念覺學佛網 : 佛教問答

濟群法師:問答專集


時間:2015/11/30 作者:阿彌陀佛

問:修行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通過修行能認識宇宙真理?

答: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斷煩惱、了生死、開智慧、證真實。要認識真理,必須具備認識真理的能力。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否真實,是否全面,就取決於自身的認識能力。問題是,我們現有的認識能力是錯亂的,無論怎樣認識,永遠看不到事實真相。就像我們戴上黃色眼鏡時,看到的世界是黃色的;而戴上綠色眼鏡時,看到的世界又是綠色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去除遮蔽認識的各種錯誤知見。其次,還須具備無限的認識能力。一個人能學多少知識?哪怕學到八十歲、八百歲,能窮盡整個宇宙嗎?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若想以這種有限的經驗認識無限的宇宙,是永遠辦不到的。惟有通過修行,才能去除種種錯誤知見,開發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由此證得諸法實相。

問:對修行來說,應當先悟道,還是先以所學救度眾生?

答:這兩種修行方式都是有根據的。在菩提心的修行中,有國王式的發心、船夫式的發心等。國王式的發心,就是先著力於自己悟道,具備相應能力後再度化眾生。船夫式的發心,則是將自利和利他結合在一起,從利他中完善自己,就像划船的船夫那樣,和乘客共同抵達彼岸。當我們無私幫助他人時,就是在克服自己的私心;當我們慷慨布施時,就是在克服自己的吝嗇。所以,兩種方式都是可行的。至於哪種更合適,應根據各人實際情況選擇。假如今生不悟道的話,也不必沮喪。生命是無盡的,今生做不完的事,來生可以繼續。只要我們的願力堅固,就能不斷在世間廣行菩薩事業。

問:律宗的修行和開悟是怎樣的?

答:就律宗而言,並沒有一個完整的、由學佛至成佛的修行系統。戒律,是一切修行的基礎。不論修學哪個宗派,不論在家或出家修行,都應以戒為基礎。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成就解脫。但我們要知道,戒律固然重要,卻不是一切。“八正道”為修學佛法的常道。其中,正命、正業、正語即屬戒的內容,但不能涵蓋全部。戒律在中國形成獨立宗派,是漢傳佛教的一個特色。但是,如果僅僅持戒,卻不修習止觀,不具足正見,只能得到“人天果報”,使你來生繼續做人或生天,卻無法成就最終的解脫。

問:自依止、法依止的“止”,當作何解?

答:依止,就是依賴、追隨。“依”和“止”不能分開理解,這個“止”,不同於止觀的“止”,那是指禪定修行。“自依止、法依止”是告訴我們,學佛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佛法的指導。

問:從理上能夠理解“心能轉物”,但有沒有實例呢?

答:“心能轉物”有兩種情況。在現實中,我們也隨時都在轉物。如將木頭加工成桌子,即“心能轉物”的例子。事實上,人類對世間所有事物的改造,都屬於“心能轉物”的範疇。當然,這種轉物須藉助外在條件。就更高層次來說,有些修行者可直接以心念改變物質的原有狀態。很多氣功師也有類似能力,可用意念將物體折斷等。佛經記載,印度有位外道仙人,因國王得罪於他,就用意念下了場冰雹,將整個城市毀滅。佛經還講到,八地菩薩可隨意念將海水變成黃金。在我們看來,外在世界是實實在在的,那是因為我們的業力相同。但在不同業力的生命看來,卻有不同境界。唯識宗經常舉這個例子:海里的水,我們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世界,餓鬼看到的是膿血,而魚就像住在房子裡一樣。又比如,我們看到大便覺得臭穢不堪,可狗看到就像美味佳肴。所以,我們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感覺,不要以為所看見一切都是固定不變的。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使我們非常信賴自我感覺,聽到與這些與感覺相違的觀點,總是持不以為然的態度。其實,我們的見解又比井底之蛙高明到哪裡?

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何義?那樣成佛太容易了吧?

答:佛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位神通廣大的黑齒梵志,可以上天入地,預知未來。他算出自己只有幾天壽命,很是苦惱,因為神通也不能幫他解決生死問題。在他痛苦彷徨之際,另一位天人讓他去求教佛陀。五通仙人立刻捧著兩朵花前去見佛,請教生死大事。佛陀告訴他:放下。他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又說: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也放下。佛陀還是叫他放下。他說:我已沒東西可放了。佛陀這才對他說:真正要放下的,不是手上的花,而是你對生死的執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同理。所謂的屠刀,並非手中有形的刀,而是我們對生死煩惱、五欲塵勞的執著。這一切,並不是我們說放就能放下的。當我們苦惱時,說一聲放下,就能立刻放下那些讓我們苦惱不堪的事嗎?我們想念親人時,說一聲放下,就能立刻把那個日夜思念的人忘掉嗎?若非平日訓練有素,你想一下子放下,根本是辦不到的。如果放下已經不成問題,那么,成就也是不成問題的。

問:怎樣發願才如法?

答:發願,就是樹立學佛目標。每個人發心不同,所以,發願內容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在每天臨睡前,面向西方合掌發願:“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如果我們發心修習菩薩道,不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利益一切眾生,使眾生都能聽聞佛法、解脫生死,每天就可這樣發願:“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總之,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圍繞相應目標進行。只有確立人生目標,所作所為才會有針對性。比如我們要買房子,為此就會努力賺錢、存錢。如果缺乏指向,錢一到手就隨手花掉,即使賺得再多也無法積攢下來。修行也是同樣,明確目標之後,我們所做的一切功德才會有明確歸宿,才會日益增長。

發願,是發自內心的真切願望。當我們念誦發願文時,應當問一問自己:我理解發願文的真實內涵嗎?我的發願是發自內心的嗎?如果是由衷、真切的願望,並且每天都在反覆不斷鞏固,那么,這一願力必能對生命的健康發展起到推動和引導作用。

問:如何發起菩提心?

答:發菩提心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是如何發起,二是發起後如何鞏固。

菩提心的發起,可參照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闡述的十種因緣進行觀修,也可依據《菩提道次第廣論》闡述的“七支因果”和“自他相換”修習。其中,“七支因果”由阿底峽尊者所傳,“自他相換”由寂天菩薩所傳。

發起後又如何鞏固呢?最重要的,是時刻念茲在茲。對於任何一件善行,都是發心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做。若能每天不斷地這樣想、這樣做,菩提心必定會在內心形成強大的力量。

問:精進就是苦修嗎?

答:人性中存在很多缺陷,需要通過修行進行調整,確實很艱難。所以,《四十二章經》說:“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要戰勝自己的煩惱習氣,必須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是一項漫長而艱辛的事業。我們在世間,為得到一點蠅頭小利尚須付出諸多努力。而學佛修行是成就世間最大的事業、究竟的利益,假如不願付出代價、不願努力精進,怎么可能達到目標呢?如果在佛前供上兩個蘋果就可以成佛,那不是太容易了?

但修行也不要追求無謂的痛苦。佛陀所提倡的,是中道的修行,智慧的修行,並非盲目的自苦其身。天道酬勤,有了努力的因,只要方向正確,必能結出成就的果。

問:定中出現的景象是否可信?

答:不論定中出現什麼境界,都不可執著,這是原則問題。如果是好的境界,執著了不會進步;如果是不好的境界,執著了會走火入魔。無論是什麼境界,都不要在乎,更不要執著。

問:如何增強自主意識?

答:通過培養心靈的覺醒能力,可以增強意識的自主性。

覺醒能力的培養,就是在每個念頭生起的時候,觀照它、覺察它,不取不捨,不迎不拒。隨著觀照力的增強,生命的自主能力也將隨之增強。

問:當五欲六塵現前時,怎樣調整?

答:關鍵在於,平時就努力培養覺照力,而不是等敵人上陣時,臨時再找武器。

當五欲六塵的境界現前時,我們往往會生起與之相關的妄想,然後就“心隨境轉”。根本的對治之道,是以智慧進行觀照。但對修行剛剛入門的人來說,觀照力非常弱。妄念現起時,可能很快就失去正念,對付不了情緒波動。不過,也不必沮喪,只要我們依法修行,時時提起正念,久而久之,觀照力自然增強。即使妄想生起,也能以正念去化解。如同光明出現時,黑暗就會消失一樣。到最後,心就能始終保持在了了分明的覺照中。

問:靜坐時如何靜下心來?念起時是否要用力壓住?

答:靜坐時,不要刻意追求“靜”,這也是一種妄想。如果我們執著“靜”,就會因此排斥某些念頭。而我們每排斥一次,又會產生相應的反彈作用。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它所導致的效果,恰恰背離“靜”的初衷,反而達不到預期目的。

所以,靜坐時對各種念頭要不取不捨。無論是執著的取,還是討厭的舍,都會使心浮躁掉舉。當妄想到來時,我們只須以正念觀照它,不為所動,不隨之跑,就是修行的功夫。真正的“靜”,並非什麼念頭都沒有,而是不隨境轉,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問:修行要念念分明,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觀照有必要嗎?

答:我們說活在當下,保持清明的心境,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在做每件事的時候,包括工作、學習,乃至吃飯、走路時,都能念念分明。禪宗有這樣一句話,叫做“搬柴及運水,神通並妙用”。活在當下、念念分明的禪修,能使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心不會粘著其上,從而培養“心無所住”的能力,培養從容應對的平常心。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