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知識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注釋(3)緣起性空


時間:2015/12/30 作者:緣聚禪蓮-佛陀正法本意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時臨末法,眾生福薄。

明師難遇,正法難求。

我等末世行人,當遵佛遺教,以戒為師,實行實做,自覺覺他,荷佛家業,住持正法。

佛法為慈舟,正見為導航。正知正見,乃修學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緣我等發心每日匯集大德開示、佛陀經典淺釋,願與見聞者共同學習進步,樹立正知正見,趣入佛法正道,如法修學,早證菩提,同歸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共修經文講義資料: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注釋(3)

三佛教緣起性空的思想

《金剛經》的主旨即是說「一切法空」。

這裡所說的「法」,梵語為達磨(Dharma),有兩種意思:一為能持自性義,即一切法各守其性。如我們所見、所聞一切現象,山為山,水為水,樹為樹,聲為聲等,各有其性相,不相雜亂;二為軌生勝解義,因由所見所聞,在心中生起對這一切的概念描述和推理等。比如由對兩個東西的比較,而生起「大」、「小」的概念;看見物體的形狀,而生起「方」、「圓」等概念;見到人皆有死,而生起「凡人皆死」的推理,等等。這些都是「法」之範疇。

簡單地說,凡是能見所見、能聞所聞、能嘗所嘗、能嗅所嗅、能觸所觸、能思所思之一切,都屬於佛教中所說的「法」。或者說,佛教所說的「法」,包含了「宇宙」中的一切。世親論師曾造《大乘百法名門輪》,對一切法進行了分類,總計有五類,共一百種,也即五位百法,在此不作詳述。

「法」的含義如此,「一切法空」,即是說宇宙中的這一切現象、道理等,皆為「空性」。所謂「空性」,意義很多,可從「原理」和「實踐」兩個方面說明。

從「原理」上而言,即緣起性空。因一切法因緣和合而有,最終莫不散壞,無有恆常不變的本體,所以說一切法都是空性。如果法有恆常不變的本體,那麼這個法就會一直存在,它就不會藉因緣而生,也就是說,如果「谷」有恆常不變的本體,那麼它就不是因為「種子」、「土壤」、「水」、「空氣」等因緣而有的,但事實上,沒有一個法不是因緣而有的,所以說一切法的本質都是空性。

說諸法「空」,並不是說諸法「沒有」。因為一切法是因緣生,所以說諸法空,這是在說各種「現象」背後,沒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本體」,並不是在說「現象」本身不存在。雖然各種「現象」沒有恆常不變的「本體」存在,但各種「現象」仍然會假因緣而有生滅。也即,雖然沒有「有本體」的「谷」生,但因種子、土地、陽光、水分等因緣,仍有「無本體」的「谷」出生的現象,並非全無「谷」生。所以「谷」雖生而性空,雖性空而又有生滅現象。

所以,「緣起」說明萬事萬物的「現象」,而「性空」則說明萬事萬物的本體。緣起和性空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兩面。

從「實踐」上說,空性是佛親身達到境界。佛如實見到了一切法究竟本來的面目,其中不見有一法實有,故而說一切法空。當然「原理」和「實踐」也不能分離。

《金剛經》即是對於一切法,悉皆破除,顯其空性。需要強調的是,並非一切法本來「實有」,佛強加破除,而是一切法本來「無有」,是人們妄執其為「有」,所以佛才予以破除。故而經說,佛未曾破一法。因為本來就沒有法可破,佛只是在破眾生心中對法的執著。

四金剛經的翻譯

《金剛經》最早由姚秦鳩摩羅什於弘始四年(402)譯出,一卷,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後相繼出現五種譯本:①北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②南朝陳真諦譯《金剛般若般若波羅蜜經》;③隋達摩笈多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④唐玄奘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即《大般若經》的第九會);⑤唐義淨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另外,還有藏文、滿文譯本等。

《金剛經》梵文在中國、日本、巴基斯坦、中亞等地都有發現,中國吐魯番等地並有和闐、粟特等文字的譯本出土。此經傳入西方後曾被譯成多種文字,1837年修彌篤根據藏譯首次譯成德文,1881年馬克斯·繆勒將漢文、日文及藏文譯本加以校訂,譯成英文,收入《東方聖書》第49卷。1957年愛德華·康芝又再次譯成英文,收入《羅馬東方叢書》第8卷。達爾杜根據梵文並對照中國滿文譯本,譯為法文。日本宇井伯壽、中村元等曾多次譯成日文。

除《金剛經》的不同譯本外,歷代大藏經在收錄時也產生了不同的版本。這些版本在個別語句上也有所不同,本文採用的是《乾隆大藏經》中鳩摩羅什法師的版本,羅什法師譯本流通最廣。採用何種版本並不影響對《金剛經》內涵的理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