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直講 第十四章 道場圓加行 三觀齊妙功  


第十四章道場圓加行三觀齊妙功

圓覺必因覺覺而後圓,大道都以加行方臻極,道場者練心之所,悟理者起行之本,心行相應而入妙,返照照妙而觀成,體之又體而全體脫落,研之又研而法界大明,一生道業功德始妙。--作者提示

下面是講道場加行。圓覺菩薩之所以提出道場加行,是因為圓教下根眾生雖解圓理,卻未證真,故需要在道場中修煉。若根基好的一切地方都可以隨緣修,處處是道。那麼甚麼叫道場?就事相而言,是在一個固定的閒靜的地方,於中可以安身進道的環境,發大誓願,剋期取證。「剋期」是規定一個時間來修加行道,如八十天、一百二十天等克定依法而修的期限專修成功。

「加行」就是加功用行,勇猛精進,在此過程中沒有一切雜念,叫加行。意思說,有些根基差的人,對圓覺也能聽懂、信解,就是做不到,做不到怎麼辦?心還浮躁,業障還重,這樣要固定一個地方,專心修行直至修成功為止。當然這還要有師父的指導才會修成功的,沒師父指導,一般在修過程中會出現偏差。所以依處、依師、依法、依心而加功用行,才是剋期取證的必要條件。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這章講圓覺菩薩的諮詢。圓覺是因圓行而覺悟,它表示收攏,表示這法門到這裡在用功上講是最後的收場,也是法門演繹的極致,最後的收場是把最差的機都收進去了。就是說既然我們聽到圓覺、信圓覺、解圓覺,那麼總能在這法門中找到適合我們修的方法,總能有使我們進入的方便。所以我們真發心的人一定能修成功,由此看出佛、菩薩是如此的慈悲與方便;佛經這麼多都是反反覆覆引導眾生。實際上講道,圓覺只一個--不一之一,但方便卻有無量。這章是法行的最後方便,所以圓覺菩薩從座上站起,頂禮佛足,恭敬地對佛說: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未世眾生有大增益。」

大悲世尊啊!您為我們廣說了如此清淨的覺性的種種方便,使一切末世的眾生有了道業上的大增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

現在我們都因聽了圓覺的大法而開悟,通過佛的開示,大家都開悟了。

「若佛滅後,未世眾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

假若佛滅度之後,那些未開悟的末世眾生怎麼辦呢?既無隨緣修的力量與智慧,怎樣安靜地住在一個地方,「修此圓覺清淨境界呢?」這是問道場,末世眾生有些在城市喧鬧繁雜的地方,根本修不起,心亂難攝。所以說,怎樣找一個安靜清淨的地方來修這圓覺清淨境界。

「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

這是問加行,在這圓覺的圓行中三種淨觀以那一種為首?

「唯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

這是請求,請求世尊給大眾及末世眾生施以大的利益,使令悟證佛道。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解處高圓,行處低微,初始一點靈明,即是終極妙覺。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佛對圓覺菩薩說,你能問圓覺道場加行的這樣殊勝方便,就是以廣大的饒益行,來利益眾生,能使一切眾生都人圓覺的無門之門,真是問得太好了!我就要給你們講說圓行之法。大家現在仔細地聽,這時在座大眾都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

佛說:「善男子!一切眾生,若在佛住世時,或在佛滅度之後的正法、像法中,或者在佛法將滅的末世時,有些眾生具有大乘性。」

怎樣才能知道眾生具大乘性?以什麼為標準?

第一:其宿世中有聞熏的種,聽過大乘佛法,我們溫州這一帶過去一直有法師、居士講解大乘經典,大家對大乘佛法都相信,其他地方也一樣,一旦聞到大乘佛法,就入於識田,這就叫聞種。我們今天講《圓覺經》亦是聞熏了大乘種,下世的種子更加堅固更加好。

第二、對大乘經典歡喜聽,對大乘經典所說的能產生信心,且亦想發心照此去修行,覺得聽了以後很親切、易了解、不難懂,這些都是根基,大家都知道,覺得自己歡喜、愛聽、發心、不難懂,這些都是大乘的根性,能夠一部經聽完,且能夠聽得有味道,這根性是不錯的,能夠承當自己,畢竟成佛,這是相當有根性的,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有些人聽幾次就不再來聽,這說明不適合他的根,溫州市真能聽懂大乘經也不是很多,但也有一定的數量。

「信佛秘密大圓覺心。」

相信佛的秘密的大圓覺心,沒辦法講的真實的大圓覺心,這裡聞的智慧已開。為甚麼說聞慧已開?因已相信了佛所說的秘密大圓覺心,真實有,我們要證到這個境界,修到這個境界,相信佛說的都是真的,這叫聞慧。

「欲修行者。」

並且發心去修行,是進一步了,以圓覺的理、圓覺的行去用功,是已經發了菩提心了,這樣叫當機。在圓覺法身來說,是當機的人,就是一個有根基的可以入道

「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假如在伽藍、眾園之中,在眾人所修的清淨園林裡面,也就是寺院或居士林以及淨修之地,安處於大眾之中。或有機緣及事務的原因,沒辦法在空閒處專修,就可以「隨分而行」,隨著我們自己的情況、隨著我們事情忙閒、隨著平時的動靜做「思察」的工夫,閒有閒的工夫、忙有忙的工夫。

「如我已說」,如我前面已經說過的。天台宗說行、住、坐、臥、做作、講話,這叫六時。在這六時中做工夫,叫隨自意三昧,這三昧是很深的,全靠平時覺照,與這裡是一樣,實際佛法在講到這個關鍵時都是一樣的,隨自意三昧,任何時候都可以隨意做工夫。還有一種六個方面相對的,即根與塵相對,眼與色、耳與聲等,這叫根塵相對做工夫,而在這中間,關鍵是一切不該起的念頭不要讓它起,做什麼事情都先要觀察,該做不該做?在做當中不動心念,不起分別,這樣做止觀的工夫。

「若復無有他事因緣。」

假若都沒有事情,即家庭、工作等都可以放下了、清閒了,有這樣的條件。但是有一點大家要注意,很多人修行修得好,身體好起來了、精神也好了、知識也懂多了,這樣能量足了,隨便的用掉,就是到外面與人說說話,到處玩一玩或者搞熱鬧,或者認為自己有力量可以去護法了,都散在外面,這是相當可惜的,這正是初步梯階剛邁上,正要藉這樣的力量走到頂峰,卻不知珍惜的隨意地浪費了。因此,很多人有點能量了,用功用出來了,然後掉在世俗的善事上,一世又白過了,下一世還帶著這一世的習氣。因為忙忙碌碌的一生,使工夫退失,下一生必然要從頭開始,同時又夾雜著許多的世情染著、俗氣、習氣,這是很多人修不成就的原因,所以修進步的人要得耐住寂寞,身心有安靜相,在逐漸地積累中,他的心量也擴大了,心也靜如止水,照物無礙,在作用處便能顯示力量,能幫助眾生,他是不動的。但是很多人不是這樣做,有點能量了、身體好了,就東忙西忙、東奔西跑,這樣的人太多了!

「即建道場。」

假如沒弘法利生的外事因緣,就要建立道場,安心修持佛法。

「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

為了約束身心,應當規定一個時間,所以應當建立一個期限,長期是一百二十日、中期是一百日、短期是八十日;根基差的、業障重的人立個長期的,恐怕自己時間不夠,不證三昧,所以在最後一定要證三昧。中根人一百天,上根人八十天,這是一種說法。另一種講法是根基差的人,長時間地修,耐不住的,時間就修短一點的,中根人還是修中期的。菩薩若願力大的要長期的,這種說或那種說法都是可以的,看情況而定。

「安置靜居。」

一定要安排一個清淨的地方,房屋清淨、環境清淨、沒喧鬧的聲音;衣著清淨、飲食清淨、布置清淨。過去有用雪山白牛的糞建道場,地面要清潔,我們建道場一定要清淨莊嚴,雜染都要離開,布置得莊嚴是有利於攝心用功的。一個房間應達到內外清淨,符合事理。

「若佛現在,當正思惟。」

假若佛住世時,要面對佛的慈容,「當正思惟」就是不用設佛像,對佛思維,恭敬佛。因佛是真善知識,可以面對聖容而思惟佛的智德、悲智與斷德。

「若佛滅後,施設形象。」

佛若滅度之後,要用泥塑、木雕、彩畫等安立佛像,要以恭恭敬敬的心去布置,並需要燈燭、鮮花、大悲水等供養,這些都是表示敬心,都是表法的。佛像是表像的德,那麼鮮花是表示佛的智慧,燈燭表示光明,焚香表示清淨等等。

「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

「心存」,心中存著佛德。「目想」,用眼睛注視著佛像;於是「生正憶念」,生起正確的憶念,不求保佑,不求世俗利益,只求證三昧、成佛道、入圓覺,「還同如來常住之日」,這種恭敬心就像佛住世時一樣。

「懸諸幡花,經三七日。」

幡表示說法的標誌,在寺院中是需要的,在家居住不一定需要。花表示莊嚴,最好用鮮花來供佛。如在道場中,若有條件,專門有人供應鮮花,每天換一次,大悲水天天換,水果也天天供,這樣才更顯得恭敬。

開始時,需要經過三七二十一天。這三七天表示甚麼?表示做準備,做正觀前的基本工作。這裡有八種:供養、贊佛、禮佛、懺悔、勸請(勤請佛住世,來加持我們)、隨喜功德、迥向、發願,應一一隨力而行。

「稽首十方諸佛名字。」

稽首十方諸佛的名號。「稽首」,五體投地地禮拜。禮佛有七種禮法

一是我禮。以驕慢心禮佛,就像有些文人,進寺院禮佛,表面上看他們是拜佛的,但心裡卻認為這些是宗教、迷信,這是驕慢。

二是唱和禮。如親戚、朋友念佛禮佛,我們也跟著他們禮佛,而心中根本沒想著怎樣恭敬佛,這不是真的禮佛。

三是恭敬禮。恭恭敬敬地拜佛,這是最起碼的條件。

四是無相禮。是深入法性,離開能所的相。

五是起用禮。觀身體與佛都是從緣起,緣起的法如幻如影,普運身心遍禮一切;如眾生有多少佛有多少,我化起就有多少;如佛有千尊佛,我們就化起有一千個人來拜佛,這樣的觀是比較難的,這叫起用禮,這在密宗中是有的。有些師父工夫高、禪定深,當禮佛時當下即能顯現無數的佛,同時化作無數的佛子恭敬拜下。

六是內觀禮。單單禮拜身心中的法身真佛,不緣想外面的佛,當體顯現法身真佛。

七是實相禮。無論是內或外、凡夫與佛,都是同體的實相,在實相一真中,假使有佛可以作為自心禮拜的對象,也是邪見。因為行實相禮的人,觀自身即是實相,觀佛也是實相,所以,以不禮而行一切禮,平等無著。文殊菩薩也講:「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

在七種禮拜中,後面的四種禮都屬於觀行,就是說第四禮是空觀,禮真諦佛,入法之性;第五禮是假觀,禮俗諦佛;第六禮是中觀,禮第一義諦佛,不計著空色,直見本覺真性;第七禮是三觀一心,禮三諦一佛,不取真也不棄假,是泯絕無寄。這部經裹是修觀前的方便,是屬於隨相門中,所以相當於第三恭敬禮與第五起用禮。

「求哀懺悔。」

「求哀」是求佛加持哀愍我們的無知與惑業,「懺」是向佛陳述自己過去的罪業,「悔」是改往修來,使自己在佛的攝受中,把往昔的一切罪障消淨。

「遇善境界。」

懺悔清淨後,得到佛慈悲的感應,有的見到佛像,有的看見光明。如果在這時「不作聖心」不認為自己成聖了,那麼「名善境界」;反之「若作聖解,即墮群邪」。所以用功人在遇到善境界時,一定要不起分別取捨的心,無心安住,不動不惑,透現無礙,方入真實。

「得心輕安。」這是指獲得利益,業障懺除後,身心調適而順暢,輕鬆通利,安樂和平,神爽而氣清,四肢百骸柔軟潤澤。凡是誠心禮佛、懺悔,或念誦的人,都能得到這樣的利益,尤其初發心的人特別明顯。

「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過了三七日之後,就應「一向攝念」了,意思是基礎已經打好,應當會歸助緣而入於實際。因為初入道場時,塵勞煩惱的心念比較粗重,所以先藉佛緣等殊勝的因緣而消業障得感應,誠心既然已經具備,應當入實際理地而攝歸正念。《大乘起信論》說:「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

這裡開始指向真實的修證工夫。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過去佛住世時,三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是結夏安居的日子,一方面是印度在這個時候,屬雨季,行走不便,其次是佛弟子如不安居修道,有被外道譏嫌的可能,所以要在「夏首三月」開始安居辦道。但是如果選下的時間在三月之前或之後,則無法與安居期相配合,所以為了不違戒律,只得依清淨的菩薩而止住,不僅僅在伽藍之中,其他清淨的處所也可以做為專修的道場。而修圓覺道的行人,應「心離聲聞」,大乘發心與小乘不同,不能以小乘心而修大乘道。同時在專修中「不假徒眾」,不可以再領導眾弟子一起修行,應一切放下,一心入觀,所以不必六和共處。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系屬故。」到了規定的安居日的時候,就在佛前對佛說這樣的話:「我是比丘、比丘尼,或優婆塞、優婆夷,名字叫某某,現在居在菩薩乘的法位上,修持離一切煩惱的寂滅之行,同入於清淨實相的理體住持中,運用大圓覺做為我的伽藍,身與心都以成所作智與妙觀察智而安居不動:永寂一如,平等性智,絕諸妄見,涅槃自性,順於法性,沒有二乘計著的系縛。

「我今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系徒眾。」

這裡是請求佛力加持,使我在修持時,不依聲聞的發心與四諦,應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相應。在三月安居中,為了真實地修持無上妙覺,不辜負這個殊勝的大因緣的緣故,所以不帶領徒眾一起修。

在小乘與大乘的安居意義上,宗密把它分為八種的差異:一、所依異:小乘是結界而居,大乘所依是圓覺;二、假實異:小乘是定性實有,大乘則為示現假相;三、住持異:小乘屬事相,大乘為實相;四、結安異:小乘對首座作法,大乘可以獨自稱名;五、成安異:小乘系身不出界外成立安居,大乘則要心不起妄念才是安居;六、失安異:小乘身體超出了結界才算破壞安居,大乘妄念既起違背本性已是失壞安居;七、還界異:小乘身體不超過允許的時間與可去界別而回叫還界,大乘在起念時能不間斷地覺照為還界;八、所期異:小乘惟期望阿羅漢果,大乘則求無上菩提。有這樣的八異,所以經文中「不依聲聞」以及成立菩薩的安居法。不拘小節就是「大因緣」,而以此「大因緣」修法中,身心無累,自在入道,所以「不系徒眾」更有助於圓觀。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遇三期日,隨往無礙。」

善男子!這樣的安居方法,是發大心的菩薩示現人間的一種安居法,並非決定執實、有修有得的安居,所以不必與小乘的三期安居日相同,如果過了三期的安居日,不妨隨緣往來無礙。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這是佛慈悲告誡我們,在加行中不可取於邪謬的境界,一定要符合《圓覺經》所說的正理正行以及所證的真實境界,否則必入偏邪。因為信、解、行、證,雖然階級有前後不同,但是所信及所證的法,元本是沒有差別的,所謂「解」就是解其「信」,「修」就是修其所解,「證」也就是證其所修,所以佛特別在這裡鄭重提出,假使修行人所證得的境界不是本來所信的法,就不應取著。從此也可看出,平時熏入正信的大乘法種是十分重要的,到了關鍵時刻起了大作用。

以下是安居期中所修的法門,分為別修三觀、遍修三觀與互修三觀的三個階段。第一是別修三觀中的靜觀。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

善男子!假使用功修道的人,初修奢摩他觀,先要採用至靜的工夫--把身心世界徹底歇下來,把一切有為有相的境界化為空,歸於極靜的境界。這時應「不起思念」,在至靜中,不應起一切思惟妄念,不起空想,不生空見,不管靜中的感覺以及靜的境況,這樣當至靜達到極點時,「靜極便覺」,立即就超越了動與靜的結縛之相,於是圓覺便當下顯現,了了分明,這是從空入中道的正觀之法。

「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初步是身體空靜,然後心逐漸從窄至寬至一個世界。「覺亦如是」,覺也同樣,一身靜空而一身圓覺顯現,一世界空靜而一世界圓覺顯現。一一無非當體,但定慧力有不同,所以逐步顯現。

「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

假使圓覺性光能遍滿一個世界,那麼這個世界中有一位眾生起一個念頭的話,都能如實覺知,因為世界既然完全成了圓覺性光所顯,那麼眾生也全在這個性光之中,所以眾生起念,沒有不能了知而照達的,好像影子入於鏡里一樣,鏡子照了無遮。一個世界如此,百千世界也是這樣,也可用電視機打譬喻,無論多少世界多少眾生,都能映現。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假如你所證的境界與這裡不符合,一定要細心諦觀,不可謬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薰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修如幻三昧,「先當憶想」,無論坐著用功、拜佛觀想、繞佛經行,要憑藉聖人的境界,所以先要憶想十方如來,十方如來無量無邊,及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亦無量無邊,這樣在憶想中依諸佛、菩薩的智悲等種種門而漸次修行,這樣勤苦地修習如幻三昧。前面的靜觀不用外境,而三摩如幻觀中要憑藉聖德的勝境來顯現的自心的功德。這一種觀想在淨土宗里有十六觀,在密乘中有壇城、本尊、種子等觀想。

天台宗里慧思大師也有講觀想,慧思大師說,觀想要這樣觀,當我們吃飯時,要把最壞的東西把它看做是最好的東西,供養十方佛,這樣供養以後,這飯的性質就產生變化,他說怎樣會發神通?若覺一覺力量發不出,那先在佛前跪下,觀佛顯現,向佛請求,請求聖力來加持,我在那裡顯神通起用,雖然我們現在覺是覺了,但力量還不夠、還微弱,這個時候聖人和你合一,馬上顯現神通。慧思大師說第二部觀想不用祈求,自然而顯;第三部連觀想也丟掉,神通怎樣用,這裡都有的。所以「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味」,是慢慢地起觀,有差別地觀。

「廣發大願,自熏成種」,願什麼?願求成佛,願求了悟,願度眾生,以悲智六度等境界熏入識田成一聖種,即「廣發大願,自薰成種」。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依法成觀,因觀入妙,現諸真境,開發道用,如果所現境界與經不合,就不可取著。因為具體觀法前面已講過了,而且當一個人安居正修時,所運用的觀法最好由師父來指導,這裡就不用詳細講了,這叫三摩缽提觀。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

若修禪那,第三種觀門先要取數門,數門就是數息觀門,即一呼一吸為一息之數,天台宗最詳盡的六妙門(編按:請參閱作者另一著作《六妙門修證全書》)當中,分:數、隨、止、觀、還、淨,這是很微妙漸進之門。那數門是怎樣呼吸?「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心與呼吸相依,息調和了心就靜了,所以了知心中生、住、異、滅的粗細妄念,及本與未,分與齊,頭與緒,來龍去脈;數是數量都要知道,裡面念頭哪裡出?是什麼念頭?裡面的念頭怎麼樣都看得清清楚楚,一個個念頭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叫禪那的觀,這是相當要緊的。念頭一點一點出來都看得清清楚楚,心中瞭然明白,但明白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跟念頭跑,禪宗是這樣做工夫,就是觀這個心,觀這個心生起的變化,而不跟它走,不起分別,或者參究是誰?講話的是誰?聽聲音的是誰?走路的是誰?這些都是返觀。

「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

這樣周遍四威儀--行、住、坐、臥中,分別這念數都知道,可以數這個念頭,一個念頭、兩個念頭,一直數到一萬個念頭,都不會混亂,這樣數,故說「無不了知」。清清楚楚,開始是坐著觀修,後來時動中起照,一切清楚,明明了了。「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

這樣漸次地增進,工夫深入而至於微,到後來「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如這茶杯,百千世界一滴雨下來猶如我們前面的茶杯掉下來一樣,看得清清楚楚,一點也知道,這是真實境界,那些神通是不奇怪的,這個是真實的覺性的了知,覺性顯現,好比大圓鏡顯現一切萬物一樣。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是名三觀初首方便。」

前面講的不是這樣的境界,就不應取著。這是三觀初首入門方便。

「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假若末法有這樣的眾生,這三種觀都修,且都圓融無礙,而且能夠勤行精進,這樣就叫「如來出現於世」。因為如來示現在人世間,其真正的內因是為了勸一切有情修習正道,現在既然三觀齊修,那麼萬行已圓備其中,所以這個人可以稱做如來出世。

再進一步講,這個人因了悟了本覺離念,就叫做佛出世。前面一章講到離四病就能證覺而般涅槃,出世與涅槃是相對而立言,可以分作兩門來分析:

一、約實義:(一)、緣起即空的真諦,既不屬於出世也不屬般涅槃,所以《大涅槃經》說:「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㈡、真如緣起之俗諦,那是念念處處而有如來出現於世--覺即出世,而於念念處處又入涅槃,煩惱盡故。所以《大涅槃經》又說:「菩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道,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這就是念念出世之義。又說:「無有少許處,空無佛身。」即是處處涅槃義義㈢、約第一義諦,即是常住世又常涅槃,因為在第一義諦中,是寂而常照--住世;照而常寂--涅槃。

二、約對機:有機緣的感招,那麼如來在菩提樹下而出現,機緣盡了之後,就在雙林樹間而人涅槃。所以《大涅槃經》中說:「佛子!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涅槃。譬如日出普照淨水器中。」因此,佛的出世與涅槃是隨機而現。

「若後未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勝上心。」

假使以後末世根機特別鈍的眾生,想求佛道,但因為是大根中的下根--根鈍業重,修行觀門不得成就。這是因為過去所造的業太重了,應當「重發誓願,決心欲證,加功勵志,懺業斷惑」。所以要起希望,不要像一般人認為我們是末法眾生,不可能修證大道,不可能開悟見性,只有帶業往生的份。的確,淨土法門乃是遍攝群機的大法門,但如失去圓覺妙理、禪密諸宗,則淨土念佛必流於形式,執著情想,生於懈怠,貪心不歇,世見不消,到了臨終神識必昏而難以見佛往生。所以不可執著唯有持名號為念佛,不可執著只有西方為淨土,如做為無量淨土門中一種特別微妙的行門則可以,而以此反對其他一切法門則罪過彌天,求升反墮了。

所以佛勸誡根鈍眾生先要斷自他--身心自他與法門自他的憎愛,以及嫉妒心理、諂曲的行為,應當勇猛精進,求勝進的向上之心,方有成就的一日。

「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複習彼觀,心不放舍,漸次求證。」

這是第三隨便互修的觀法,所以說三種淨觀隨學一種。因為有人被色相所礙,直接從空靜的觀照難以成就,所以先觀色法如幻,到了如幻觀成後,再體現空觀,由此靜觀的奢摩他才得以完成。又有些人執定實有色法,礙於心識之中,難修幻觀,先要了知色法的體性本來空無,但又不妨觀見聖相而發心,這樣才能修成假幻之觀。又有些人修中道觀難以成就虛靈絕待觀,因此,先知假全是空而無有假之相,空全是假而無空之相,空假都不存在了,於是超絕了對待觀,這樣才成就了寂滅的禪那觀。又有些人直接見到心源,才知諸法即是性體,性即是空性;空性又不壞假相而所以即假。或者單單從性而現所以是假,離性沒有所現的境相而即是空。這樣反覆練習,如能契合,即深入觀照,直至成就。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欲求無上道,先當結三期,

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非彼所聞境,

畢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

是名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鈍根未成者,

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佛的偈意說:圓覺菩薩你應當知道,就你所提的問題,我現在指示你,末世一切的眾生,他們發心想求無上的菩提大道,首先應當規定一個期限,即八十天、一百天、一百二十天的結期安居。結期之前先修加行。若有境界,如不與圓覺相符合,一定要注意,不可取於邪證。所修的方法有奢摩他--以至靜而顯性;三摩缽提--以如幻假觀而入道;禪那--運用數息方法而成覺,這三種淨觀如能別別而修,或能遍修而勤習,叫做佛出現於世。那些鈍根未得成就的人,應當經常地勤苦懺悔,以期消滅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直到一切障礙消除後,佛性真境就能現前。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