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定弘法師:太上感應篇彙編 第二十叄集


時間:2016/3/28 作者:傳統文化紮根網

定弘法師:太上感應篇彙編 第二十叄集

太上感應篇彙編定弘法師主講(第二十叄集)

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太上感應篇彙編》,請看經本第九十頁,第叄行中間開始看起。我們講到《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裡面,這位張先生,也就是灶神的應化身,他要點化俞淨意公,跟他就文昌社的規條來給他做出批評,告訴他,「你自己文昌社所定的規條,你都犯了很多,更何況其餘?」下面說到:

【君連歲所焚之疏。悉陳於天。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惡。數年無一實善可記。但於私居獨處中。見君之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憶往期來念。恩仇報復念。憧憧於胸。不可紀極。此種種意惡。固結於中。神註已多。天罰日甚。君逃禍不暇。何由祈福哉。】

『君』就是張先生對俞先生的敬稱,就是講,你連年所焚燒的疏文,都給你向上天稟奏了。於是上帝命令『日游使者』來察你的善惡,可是這幾年來都記不了一個善事,沒有一個『實善』可記。就是你所作的善其實都是敷衍人的耳目,並不是真實的,而看你的惡卻是真的惡。『但於私居獨處中』,這裡講,你在一個人居住、在暗室之中,沒有人見到你,於是你就放縱自己的惡念。『見君之貪念、淫念、嫉妒念』等等。

第一個是貪,貪婪,對於財色名食睡種種的這些誘惑,就起了貪心。讀書人在名和利之間,比較容易貪名,喜歡人恭敬自己、讚嘆自己、供養自己,當然利養也是放不下;一般的世間市井之輩,名可能他無所謂,他不要出名,但是他對利特別執著,這些都屬於貪念。當然財色名食睡,後面的食和睡都會貪,講究美食,講究睡得很舒服、很享受等等,這就是講過分的要求。淫念是專指貪色,男女之欲,雖然可能沒有實際的事實發生,但是見到美色,動了不好的念頭,《感應篇》講「見他色美,起心私之」,起了這種念頭,鬼神已經記一惡了。

嫉妒念,這就是嫉妒、妒忌,心常懷著妒忌人的念頭,見到人做好事,心裡就不舒服,甚至會起毀謗、障礙這些念頭。要知道,人無完人,肯定會有過失,但是,如果我們非要完人才能出來做好事,那天下人沒有一個能夠做到好事,也不敢出來做好事。所以,見到人出來能夠行一件善事,我們都應該歡喜護持、隨喜功德,而不能有嫉妒的念頭。這些嫉妒的念頭有時候自己不能覺察,它可能很隱微。譬如說見到人做好事出了名,人家讚嘆,心裡就不服,這個不服的念頭實際上就是嫉妒;又譬如說,見到人得了利益,名利、利養等等,心裡就起了慳嫉之心,因為自己對利養、對名利會有貪著,所以看到別人得到就不舒服;又譬如說,可能對方是又不要名、又不要利,什麼都不要,是一個修行人,修行的境界一直在提升,超過自己了,自己心裡也不痛快,不能夠由衷的生起隨喜心,這些都屬於嫉妒。一般修養比較好的人,他能夠把這些念頭包藏好,不發出來,但是內心動了這種念頭,鬼神皆知,於是就把這些念頭記錄在黑簿裡頭,累積就成為減壽的依憑。嫉妒往往跟傲慢是合在一起的,人為什麼會有嫉妒?就是因為有傲慢,這個傲慢也是與生俱來的煩惱,它是瞋恚心的根源。人為什麼會瞋恚?它的根是傲慢。

這個傲慢是跟「我」這種執著同時出現的,佛家講「四大煩惱常相隨」,只要有我,就出現了我見、我愛、我慢、我痴,這就是四大煩惱。我愛就是前面講的貪念、淫念,這是因為有我見,就是這個觀念上錯誤,以為真有個我,所以發生種種執著,實際上根本沒有我。你說,這個肉體是「我」嗎?肉體是四大假合而成,因緣聚合的一個假相,根本沒有實體,是你的這個身(物質)、精神等等合在一起,色受想行識合在一起的合成體。你就把它當作我,而忘記真我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你忘了這個。所以有我執、有我相,於是就有人相,人我就起對立。我慢就是有高下心理,後面講的高己卑人念,這就是傲慢。自己比別人高,看不起別人。這個高包括很多方面,譬如說才智、學問、錢財、福報、資格、年歲等等,反正有比人高的地方就會起傲慢。反過來,比別人低就會起嫉妒。所以傲慢、嫉妒是兩姊妹,有一個肯定有第二個,就是遇緣不同,就起這些惡念了。這些念頭實際上都是從迷惑中產生。

『褊急念』,這個褊急就是氣量狹窄、性情急躁。一個人氣量窄,福報就小,所謂量大福大,量小福小,看你有多大的福報,就看你有多大的氣量。你看古時候那些帝王,特別是開國的帝王,那都是有大氣量,他才能夠統領江山,有這樣的氣量,這是凡人。要作聖人、要作佛菩薩,這個氣量必須得擴大到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容。好的人容,壞的人也容,善的境界能夠順,逆的境界也能順。沒有對立、沒有衝突,沒有看人不順眼,更不會性情急躁。這個急就是因為氣量小,所以就會急躁,心浮氣躁,甚至急功好利。凡是急功好利的,這種人很難有大成就,他不能捨、放不開,你就知道他沒有辦法承當大業。『高己卑人念』,這就是傲慢,認為自己比別人高,看不起別人,別人比我卑下,自己居高臨下。真正有實德的人,一定是謙虛、禮讓、謙讓。古人講,學問深時意氣平。看這個人學問怎麼樣,就是看他的氣、看他的意,意能夠謙虛、氣能夠平和,這種人才有真學問,為什麼?他有實德,對一切人都不敢看低、不敢怠慢。真修行人,就像印光大師講的,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不僅不能高己卑人,要反過來高人卑己,自己是凡夫,外面的人全是菩薩,菩薩示現給我看的。他教導我、幫助我提升,或者是消我的業障,都以感恩的心對待,絕沒有看不起人的念頭。

『憶往期來念』,這是念頭回憶過去、期望將來,這些都屬於妄念、憂思,患得患失。過去可能做過很多的錯事,一直心中糾結、放不下;自己作的這些努力,又期望將來能得到如願以償的果報。得失心很重,這些念頭實際上都是障礙我們的德行、障礙我們的清淨心。有不少人過去做過很多錯事,他就想懺悔,怎麼才叫真懺悔?佛經告訴我們,後不再造,是名懺悔。這個後不再造,不是說我身不造了、但是心裡還想著,這就不叫後不再造,心裡想也是造。你過去的這些惡業,身口意都不沾染了,這才叫做真懺悔。不僅身不造,口也不說、意也不想,整個心就清淨了,這就是真懺悔。最好的方法怎麼做?念阿彌陀佛。過去那些往事一起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把那個憶往的念頭給置換下來了。也絕不想將來怎麼樣,我們現在好好斷惡修善、念佛改過,將來一定好,將來一定能往生。至於將來什麼時候往生,怎麼樣往生?這些念頭我們都放下,但問耕耘,不問收穫,更不為將來的名利、生計憂慮。孔子都說,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衣食自有命運,你命中該有,自然會有,你把它全捨掉了,它還會再來,天不生無福祿之人,根本不用為此憂慮;也不必憂慮貧窮,安貧樂道,「素貧賤行乎貧賤」。所以人的心是很安定的,絕不會有浮躁。

『恩仇報復念』,這是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的念頭,對立、怨恨等等,這些念頭放不下。某人對我有恩,固然要報答,怎麼報答?看緣分。如果能夠對他本人施以報恩,那固然更好;如果沒這個機會,也不必老在心中放不下。現在你就很好的做人、很好的念佛,有機會就幫助眾生,以這個功德來給他迴向,也等於是報恩。因為他對你施了恩,雖然沒有得到你一對一的這種報恩,實際上他已經積了德,陰德,將來他會有福報。你又能夠再替他修福,他的福報就更加增勝。所以人的心量要廣大,並不是強烈的分別,某人對我有恩,我就對他回報,另外一個人對我有仇,我非得報仇。強烈的分別執著,實際上這種恩仇報復把自己德都損了,人整個氣量就變得狹窄了。恩,佛家講「上報四重恩」,四重恩包括,第一父母恩,第二師長恩,第叄國土恩,第四眾生恩,這些我們都要報恩。怎麼報恩?佛家講,願以此功德,上報四重恩。你真正努力修行,為大眾做好樣子,以功德迴向給四重恩,這個功德就大了,報恩才報得徹底。仇不能報,仇要化解,他欠我的這些業債,我一筆勾消了,絕不去計較,更不去追討;我欠別人的,我一定要還,甘心情願。遇人來毀我、辱我、打我、罵我、恨我,甚至害我,我絕不計較,就作還債想。他能這樣對我,也消我的業債、消我的業障,這對我還有恩。我要以德報恩、以直報怨,心地正直,不起恩仇報復的念頭,心地就光明正直。

張先生把俞淨意公過去這些念頭全都數落出來,數出來了,說這些念頭『憧憧於胸,不可紀極』。憧憧是不斷絕的樣子,在胸中沒有斷絕過,叄十多年來,一直心中就是這些念頭放不下,所以整個人都變成薄相了,福報都沒有。這些念頭『不可紀極』,就是不可窮盡,所以就不可能得到福報。『此種種意惡,固結於中』,意念上的、念頭上的這些惡念堅固的結在心中,所謂是根深蒂固,很難轉、放不下。其實我們自己最重要的是反省我們有沒有這些念頭?所以用《太上感應篇》來對照反省非常的好。《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講得只是比較簡要,提綱挈領的說,實際上這位張先生所數的這些念頭,也都是概括了我們大部分人常犯的問題。連我自己,這些念頭都有。通過念佛、通過修學改過,這些念頭慢慢的淡化,這就是進步;如果不肯去改刷自己的這些意念,那神明就天天給我們做記錄,我們將來惡報就難逃。現在雖然還沒有遇到災殃,這是還有一點福報,過去修的福,現在正享受著,等到福報什麼時候享完,禍殃就現前了。

『神註已多,天罰日甚』,俞淨意公,你看他沒做什麼壞事,殺盜淫,事上他沒怎麼做過。殺生他當然也有,但是一般人看不算重的,偷盜、邪淫,事上好像沒怎麼做過,大的惡事,殺人放火那些更不會做了。他就是念頭上意惡很重,但神明都不放過,因為身口意,意是主要的,它是能發動身口來造惡,所以神明對意惡都不放過。俞淨意在這方面過惡很多,所以要招來上天的懲罰,而且一天比一天要嚴重。俞淨意已經是遭到不少天罰了,生了九個兒女,只剩一個女兒留下來,而且妻子都哭瞎了,自己叄十年都沒考上舉人,日益貧困潦倒。如果將來這個天罰會愈來愈嚴重,還不知道會出現什麼災禍。所以張先生講,『君逃禍不暇,何由祈福哉?』因為你的意惡太重,積累得太多,想要逃避災禍都沒機會了,你還想祈福,憑什麼祈福?福是善感的,你有什麼善?這麼多年沒有一個真實的善,全是偽善,而那個惡全是實惡。而且這些意惡別人不知道,別人還覺得你很不錯,你還在文昌社裡面做一個主要幹部,提倡因果教育,你自己沒有真正的實德,那你怎麼可能有福報?張先生這一番話真叫直指人心。所以

【公驚愕惶悚。伏地流涕曰。】

『公』就是俞淨意公,他沒有料到張先生對他心裡的惡念都能夠這麼清楚,所以非常的驚訝、愕然。『惶悚』就是恐懼,這個人不是普通人,一定是神明。所以立刻拜倒在地,痛哭流涕,求懺悔說:

【君既通幽事。定係尊神。願求救度。】

俞先生這個態度難得,張先生給他講的話,他能夠接受、能夠承認,也就是良心還沒有泯滅,他能夠懺悔。能夠懺悔改過,這就有救了;如果不肯懺悔、不肯改過的人,這種人就沒救了。要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天也不會懲罰肯改過的人,會給他機會,讓他斷惡修善,能夠把壽命就延長、福報增加,能夠改造命運。俞先生這裡見到張先生,就知道這是一位神明,說「你『既通幽事』」,既然你能夠通達幽玄之事。幽就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很幽微。像俞先生自己念頭裡所想的事情,他都知道,他一定是『尊神』,是神明來示現的。因此『願求救度』,求您老人家救救我,希望能夠免去天罰。下面我們看張先生怎麼回答他:

【張曰。君讀書明禮。亦知慕善為樂。當其聞一善言時。不勝激勸。見一善事時。不勝鼓舞。】

張先生首先是安慰他、鼓勵他,一個人能夠求懺悔也非常難得。張先生跟他講:你是『讀書』之人,『明禮』。這個禮也可以通道理的理,明白道理。你讀書讀的是聖賢書,知道道德仁義,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你也知道『慕善為樂』,羨慕善人善行,自己行善也覺得心裡挺快樂,自己找到一種喜悅,這就是善根。『當其聞一善言』,你聽到一句善言,譬如說聖賢教誨。例如《尚書》所謂「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行善積德的一定得吉祥,不善的一定得災殃,這是善言。於是就『不勝激勸』,激是激動,勸是鼓舞。你會覺得很激動鼓舞,也要來行善事。『見一善事』,別人做了善事,你也『不勝鼓舞』,你也覺得很高興,有隨喜之心,說明你是有善根。下面說:

【但旋過旋忘。信根塬自不深。恆性是以不固。】

但是你聽到善言、見到善事,過去了,『旋過旋忘』,過去之後馬上就忘,你沒有真正記在心裡,也不可能去認認真真的付諸行為,斷惡修善。這是因為你『信根塬自不深』。這是難免的,沒有根或者根不深、很淺。信根就是善根,能夠相信聖賢的教誨,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都是善根。所以《華嚴經》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如果你信都不信,你更不可能接受,不可能去力行。所以你信根不深,遇到境界,好的境界你可以歡欣鼓舞,也就一下子,馬上就沒有了;遇到不好的境界,就會隨它去了,隨波逐流、跟著造惡,這都是根不足。我們師父上人多次反覆來勸我們要紮根,就是扎這個善根,用《弟子規》、用《感應篇》、用《十善業》把這個善根扎得牢牢的,一切境界都不會動搖你了。俞淨意公也給我們做榜樣,信根本來不深的,我們怎麼紮根?他老人家用了叄年就能把根紮好,就改造命運了,四十七歲開始紮根,不晚。你能用叄年,認認真真的改過修善,這個根就紮好了,但是一定要認真,後面我們講到俞淨意先生是怎麼認真的、怎麼力行的。信根不深,所以『恆性是以不固』,你就不能堅持、不能有恆,恆性就不堅固。我們學佛,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學的時候感覺得很好,甚至發了願要改惡行善、要求生淨土、要持戒等等,但是堅持不久就煺了。有的人發心念佛,每天念叄萬、五萬,時間也不久,都不能堅持,這都是因為根淺。所以

【故平生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何嘗有一事著實。】

這講得很深刻,我自己也屬於有這種問題。平生有學很多善言,也在做些善行,但是因為根不夠,就會『敷衍浮沉』,做著做著就走樣,塬來那種認真的勁慢慢就開始放鬆了。做到最後只是敷衍,敷衍自己、敷衍別人,既然發了願要做,就做吧,但是認真度遠不如初發心,甚至最後跟著浮沉,就是隨波逐流,就不肯再做了。所以平生『何嘗有一事著實?』哪一樁善行你能堅持到底,一輩子不改?哪怕只是一樁善行,一輩子堅持做,那都是大成就,說明你是真心在做。發願容易,成就願就不容易,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考驗,尤其是大願大行,考驗就很大,要用智慧,要用忍辱、毅力、恆心,能夠堅持到底,這就是一生對自己有個交待。俞淨意先生確實沒有做到,人到中年,四十七歲了,反省自己,確實沒一樣可以拿得出手,真的無一實善可記。

【且滿腔意惡。起伏纏綿。】

不僅不能夠堅持力行善事,而且還滿腔的『意惡』,心裡很多惡念,就是前面講的這些貪念、淫念、嫉妒念等等。『起伏纏綿』,起了滅,滅了又起,在心中纏綿,糾纏不清,斷不開、放不下。

【猶欲責天美報。】

你還想希望上天給你『美報』,就是好報。

【如種遍地荊棘。痴痴然望收嘉禾。豈不謬哉。】

你的意惡這麼多,還希望天給你好報,就好像在地上種了很多『荊棘』,就是野草,這些不好的草木。還『痴痴然望收嘉禾』,痴痴然就是愚痴,還希望收割好的禾苗,這些莊稼。『豈不謬哉?』這不荒謬嗎?哪有這個道理,你種荊棘怎麼能收嘉禾?種瓜就得瓜,種豆就得豆,種什麼得什麼,如是因,如是果。然後下面張先生就奉勸:

【君從今後。凡有貪。淫。客氣。妄想諸雜念。先具勐力。一切屏除。收拾乾乾淨淨。一個念頭。只理會善一邊去。】

『君』就是張先生稱唿俞先生,說「你從今天開始,把你心中的貪念、淫念、客氣、妄想等諸雜念,都要勐力屏除」。剛才已經講了貪、淫這個念頭,『客氣』是什麼?客氣就是虛偽諂曲、待人不真誠的這些氣質、這些念頭。還有很多妄想,種種的雜念、惡念。用勐力『一切屏除』,就是掃除乾淨,不能夠容這些惡念再留住心間了,要『收拾乾乾淨淨』。屋子裡要是髒了,我們就要收拾乾淨、打掃衛生,把灰塵掃乾淨;我們心裡要是髒了,也是要掃除乾淨。『一個念頭,只理會善一邊去』,心只留善,不留惡。什麼是善?清淨的念頭是善。一念不生就是清淨,念頭動的時候,只想眾生、只為別人,不為自己,這就是善。能保持這個念頭純一,純淨純善,這就修成功了。念頭善了,在事上怎麼做?就要隨緣。

【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圖報。不務名。不論大小難易。實實落落。耐心行去。】

『有力量』,可以做得到的,就不要推脫,就要認真去做,而且一定要保持真誠的善行。『不圖報』,不希望別人回報我。我對別人好,不希望別人回報;我去布施,也不希望將來得好的果報;甚至布施了,想都不再想,叄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無中間物相,這叫叄輪體空。沒有說「我給你什麼好處了」,布施之後還老念叨著,就怕別人忘記,我相就太嚴重了;人相,就老記著人家得了我的好處;中間物,給了什麼東西,我對別人有什麼好處,這好處老記著,別人可能忘了,還提醒別人一下。這都是圖報的心理,心不清淨。不圖報,你所行的善果報更殊勝,所謂叄輪體空。所以,真正有智慧,何必圖報?作了善一定會有報,你不圖,它也會來,不圖,來得更殊勝。『不務名』,也不去為了名而做善事,最好是做了別人都不知道,這叫陰德。做了人家都知道、都讚嘆你,你名聲出去,就馬上把福報給享了。名也是福,以後也不會再有好報,因為你享受了。如果是名大於實,我做的善事人家大肆的讚嘆,全天下人都知道了,實際上我這善事不值得人家這樣吹捧,名過其實,這就會有禍患了。因為鬼神也嫉人名聲,你的名聲太廣了,鬼神都不服,所以他會製造一些災禍來。所以《了凡四訓》裡面講,若名不副實,就會多有奇禍,奇禍就是大家都沒想到的,「怎麼就他還得這個報應?」實際上那往往是因為他名過其實,他沒有真正的實德,名聲太高,就福報都享盡了,於是災殃就現前。

『不論大小難易』,不論善行是大是小、是難是易。大善可能是利益很多人,當然這個大小不光是從事相上講。事相上講,利益的人多就是大善;但是也要從心上來看,如果我真心誠意去行善,可能做的善事本身不大,但是以真心做的事,這個善就大。就好像一個貧窮的人,他本身沒有錢,他能夠把自己全部的財富都拿出來捐了,去賑災或者去護持正法等等,這個善就大,功德就大。那富人拿很多錢出來布施,但是按比例來講,這是微不足道,數量上雖然很多,但還是小善。難易,善事,愈大的事情、利益眾生愈廣的事情就愈難;利益眾生範圍小,這容易。這個道理不難懂,因為現在這世間人心都不善,你要行大善,障礙就特別多,所以特別難做。無論大小、難易,都要『實實落落,耐心行去』。實實落落這個實實就是真實,並不計較得失,從真實心中來做,認認真真的、盡心盡力的去做。耐心行去,還要有耐心,要行善也不一定馬上就能做得成功,要有耐心。特別是大善,利益眾生的這些大事業,如果沒有耐心,很難成功,心浮氣躁就很難成就大善,做的通常都是小善。

【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懇懇。使此善意圓滿。】

自己力量不行的,沒有辦法完成的善事,都要盡心盡力。『勤勤懇懇』,儘量的,能做多少算多少,讓我的善意能夠圓滿,就盡了心。

【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遠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不測效驗。】

行善要有『忍耐心』,好事多磨,你要經得起磨鍊,這就是提升自己,不能忍耐,那善事就做不成功。譬如說弘法利生,這個事往往魔王都會來障礙,你如果不能忍耐,不能夠有恆心,百折不撓,那就很難做成功。要有『永遠心』,一輩子,甚至生生世世發大願來幫助眾生。『切不可自惰』,不可以懶惰,自己放鬆、懈怠了,今天喜歡就乾一乾,明天不高興就不幹了,為自己乾。『切不可自欺』,自欺是有能力做,自己就可能因為種種的塬因不肯去做,或者是知道自己有什麼過惡,不肯去改,這都是自欺。只要能夠久久行善、斷惡修善,自然有你意想不到的『效驗』,你會得到天的赦免,不再會有天罰了,而且會有好報。我們現在講的經文是「月晦之日,灶神亦然」這一句,《彙編》裡面全文照錄了《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個是九十一頁倒數第二句,就是最後一行倒數第二句:

【君家事我。甚見虔潔。特以此意報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

這一段是張先生對俞淨意公最後的一段開示。前面對俞淨意先生念頭裡面的過惡全部都講出來了,引起俞淨意非常的震驚,而且懺悔,請求救度。於是張先生就勸勉他一定要奮力的斷除惡念,努力的行善。最後也是安慰他、鼓勵他說,『君家』,就是你家裡人,你全家事奉我,甚為虔誠、純淨。就是這個心很真誠,而且幾十年如一日,到每年的大年叄十,一定是將黃疏付火,而且每個月都如此,對於灶神爺可以說是非常的虔誠。感動得灶神來給他做示現,將他的這些毛病習氣給他說明。因為人要知道自己的過惡是非常不容易的,別人看得清楚,所以灶神爺來給他把這個意思說明,也是回報他一片虔誠信仰的心。從這裡可以看到,一個人能不能夠受教,關鍵看他有沒有真誠,如果沒有真誠、沒有恭敬,感應不了善知識的教誨。

這位張先生,就是灶神,最後勉勵他要『速速勉持』,速速就是要趕快,不能再等了,再鬆懈、再拖延,怕來不急了,要勉力的行持,能改造命運,可以迴轉『天意』。天意也就是上天給我們命運的安排,這種安排不是上天有什麼好惡,自己主觀的去安排,上天沒有意思,這些安排完全是我們自己善惡業所感召的。所以,如果希望上天降下吉祥,必須自己努力斷惡行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聖賢的教誨,不是宿命論。你看灶神也是這樣的說法,所謂命自我造,福自己求,跟雲谷禪師對了凡先生的開示是完全一致。這一大段話是灶神爺對俞淨意先生的開示,極其的深刻,對我們也極其有啟發性。實際上俞淨意公過去的這些習氣毛病,很可能我們自己也有,只是我們沒有他的這個緣分,沒有遇到灶神爺來現身說法給我們開示,但是我們能相信,灶神爺對我們瞭如指掌。大概是因為我們對灶神不夠虔誠,所以沒有辦法感應他的到來。但是灶神對俞淨意公的開示也完全適用於我們,所以要努力的斷惡修善,也能「速速勉持,可回天意」。下面:

【言畢。即進公內室。公即起隨之。至灶下。忽不見。方悟為司命之神。】

這位張先生的這番話講完之後,就起身徑直的走向俞淨意公的內室,這個內室應該就是客廳裡面還有廚房,因為灶神一般牌位供在廚房。所以俞淨意公立刻就起來追隨他,跟著他走到灶下,忽然張先生不見了,於是就覺悟,知道這位張先生正是司命之神,就是灶神。這個感應十分的明顯,不是在夢中,也不是恍惚、迷煳的時候,俞淨意公是清清醒醒,他沒有在作夢,跟這個張先生談了這一大番話,應該也有個把小時了。結果他忽然不見,這就斷定,一定就是神明。這對俞淨意公震動就太大了,不能不相信,所以對灶神的那番話就全盤接受,依教奉行。

【因焚香叩謝。】

點起一炷香,向灶神牌位叩謝,感恩灶神爺對他的這番教導。以前對灶神爺只是一種迷信,也不知道是真有還是假有,人家拜,他也拜,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個心態。也從來沒有想到,奉事灶神是真正要斷惡修善,過去只是一種巴結討好去供養灶神,然後把自己的一些怨氣全都寫在黃疏裡。現在整個就轉變過來了。

【即於次日元旦。拜禱天地。誓改前非。實行善事。】

覺悟了就一定會有真實的行動,行動就是改過自新。第二天,就是元旦,我們說春節,大年初一。他就『拜禱天地』,禮拜,向天地祈禱,也是發願。『誓改前非』,發誓一定痛改前非,過去像灶神對他講的這些意惡,下狠心把它改刷掉,而且同時要『實行善事』。改造命運,我們看《了凡四訓》,未論修善,先須改過。能改過,就好像把漏的瓶子給補上漏;如果不改過,光去行善,那行善的功德都被漏掉了。過惡實際上是有漏,這是個漏器,就沒辦法裝福報和功德。所以改過是首要的,行善就隨緣隨力。

【自別其號。曰淨意道人。】

古人除了自己的名、自己的字以外,還會有號,號通常是自己起的,名是父母起,字是同窗、兄弟、好友送給他的。號就是自己用來提醒自己的,當別人稱唿自己的號,自己立刻就會想起,「我為什麼要起這個號?」俞淨意過去沒有講他有什麼號,他是名都,字良臣。現在有了這個號,叫『淨意道人』,意思很明顯,他是個修道人,就是修正自己的錯誤行為。從哪修?從意地上修,把意地清淨。這就是禪宗講的從根本修,因為身口意,意為根本,意清淨,身口自然就清淨。這個號也是提醒自己,別人一叫「俞淨意」,他自己馬上就想起,「我曾經發的誓,我一定要清淨自己的意念,把那些意惡全部要改掉」,這是他要發心真乾。底下是他去落實。

【誌誓除諸妄也。】

「淨意道人」這個號就是為了紀念他的誓願,要除去所有的妄念,使意清淨。

【初行之日。雜念紛乘。非疑則惰。忽忽時日。依舊浮沉。】

這是幾乎所有修行人剛剛發心修行都會遇到的狀況,覺悟了,想要改過自新、改毛病習氣,不是那麼容易的。所謂冰凍叄尺,非一日之寒,習氣都不會是這一生才開始養成,是過去多生多世,所以積習難改,但是又不得不改。一開始真的會很掙扎,『初行』的時候,就是剛剛開始修行,就發現自己『雜念紛乘』,妄念紛飛,一個接一個,想停都停不下來。就是灶神跟他講的,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憶往期來念、恩仇報復念,就在心中翻騰,甚至可能覺得比以往還要厲害,這也是常有的事。譬如說念佛的人,剛開始念佛就發現自己的妄念多得不得了,好像沒念佛還不感覺得有這麼多妄念,一念佛怎麼就這麼多妄念?這絕不是你因為念佛把這些妄念念出來,是你心裡妄念本來就這麼多,只是你沒有覺察,當你念佛的時候,心地稍微清淨一點,就覺照了。是你能觀察出來,不是塬來沒有,現在有了;是塬來有,你沒觀察出來,你的心太粗,現在稍微清淨一點,你就觀察到了。怎麼辦?繼續得念。用念佛來淨意,這是大勢至菩薩的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一句接一句的念,用它來斷妄想。這些雜念紛乘、妄念紛飛,就不去管它,任它翻江倒海,我就守住這句佛號。時間久了,那些翻騰的妄念慢慢就平穩下來,愈來愈少、愈來愈淡了,這就是功夫得力。

一開始就得咬緊牙關,也不要跟這些妄念作對,也不要想「我一定要把它壓下去」,這些念頭都是妄念。所以夏蓮居老居士念佛開示裡面講,念佛不要斷妄想。黃念老說,你有斷妄想的念頭,實際上「去一添兩」。想斷妄想,本來只有一個妄想,現在還又加了一個「想斷妄想」的妄想,添了倆。所以就不去管它就行,妄想由它打,佛號我就守著,一句接一句。俞淨意先生沒有用念佛,那功夫確實就不容易,這是屬於難行道。念佛法門是易行道,為什麼?念佛的時候就能有阿彌陀佛加持,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借他力來降伏妄念煩惱。但是俞淨意公難行能行,這不容易,可貴!這裡說他雜念紛乘,就會起懷疑,「我這樣子修,能不能修出來,能不能修成功,是不是方法有問題?我這些惡念,幾十年積習難改,到底還能不能改?」很多的疑慮,疑慮一起來,難免就會煺心,就會煺墮、懈怠,功夫就用不上力了。這都是講的初學人的情況,很真實,進進煺煺。『忽忽時日』,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我們現在想想,自己也是如此,還不如俞淨意公,人家那個初學,時間不長,我們非疑即惰、忽忽時日,時間好長了,好多年都是這個狀態。你問問自己,什麼時候皈依的,到今年是第幾年了?到現在是不是還是忽忽時日?沒有像他那麼認真,所以功夫不得力。『依舊浮沉』,就是習氣依然常常現出來,在自己的意惡裡面浮沉,控制不住。你看俞淨意公是怎麼對治:

【因於家堂所供觀音大士前。叩頭流血。敬發誓願。善念真純。善力精進。儻有絲粟自寬。永墮地獄。每日清晨。虔誦大慈大悲聖號一百聲。以祈陰相。】

俞淨意公之所以能夠成功,就在於他真乾。他知道自己習氣重,他並沒有煺心,跟這些習氣頑強的鬥爭,屢戰屢敗,屢敗還屢戰,愈戰愈勇,還要祈求觀世音菩薩來加持。所以在他的『家堂』,家裡的佛堂裡,所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像前。這是一個學佛者,過去讀書人,儒釋道都學,所以家家都供觀世音菩薩。他在菩薩像前『叩頭流血』,發起狠心,非得要把自己的這些習氣改掉。『敬發誓願』,很恭敬的發起了誓願,願自己『善念真純,善力精進』,過去那麼多的意惡,現在就一個念頭,行善。這個善念包括,在沒有事情的時候念頭不動;事情來了,一動念頭就是為一切眾生。這是後面講的,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相隨。念頭要真、要純,就產生力量,就是善力。要精進,不能夠懈怠,功夫在平日一天二十四小時用功,這是真修行。我們修行往往是做早晚課的時候算是比較認真。早晚課完了,沒事了,該怎麼做還怎麼做,習氣毛病一點都不去改,甚至都不去觀照,所以功夫不會得力。你想,一天二十四小時,你有幾小時心是在道上,幾小時不在道上?譬如說你每天做功課,做兩小時,那你還有二十二小時心是往外跑,這就不能善力精進。所以真正用功,我們念佛,印祖告訴我們,要「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能夠把自己的妄念排除掉。

倘若有絲毫『自寬』,『絲粟』是比喻很細微的念頭,有自己寬恕自己的念頭,就寧願『永墮地獄』。這是發了狠誓,真的是背水一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修行必須拿出這一分勇勐心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我們修行為什麼幾十年好像進步都不大,基本是塬地踏步,甚至還有煺轉的?就是勇勐心沒發起來。常常是自己寬恕自己,習氣毛病現形了,給自己找藉口開脫一下,找些理由讓自己心得到一些安慰,因循惰怠,甚至是自欺。有過失,不肯認真的改,這就是過失,這就是自欺,疏忽、懈怠、懶散,一天一天就在墮落。俞淨意就是能夠這樣的真乾,不自欺,所以他功夫得力。每日清晨起來,他做早課,他早課非常簡單,虔誠的恭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號一百聲,念「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就念一百聲,不用很長時間。可是因為他的心虔誠恭敬,所以這一百聲的聖號功德就很大,每一聲可能都超過我們一百聲。念佛號也是如此,念佛號的功德大小就取決於我們自己念佛的這分誠心。

怎麼才能夠把佛號功德念出來?要念茲在茲。佛號從口裡念出來,從耳朵裡聽進去,聽到心裡,口念得清清楚楚,耳聽得清清楚楚,心裡記數,用十念法,從一數到十,再從一數到十,這樣循環。心裡記數,記得清清楚楚,雜念雜不進來,夾雜不進來,這樣每一聲佛號就有很大的功德。所以這句佛號要認認真真的念,如果隨口滑過、心不在焉,自己聽不到自己念佛,你讓阿彌陀佛能聽得到嗎?俞淨意這一百聲觀世音菩薩聖號,句句都踏實,用這種念佛的功德來祈求菩薩的保佑加持。『陰相』是冥冥之中幫助他,相是幫助的意思。可見得要改過,也要求他力,俞淨意公這裡也是二力法門。跟了凡先生是一樣,雲谷禪師教他,不是念觀世音菩薩,而是念準提咒,實際上準提菩薩也是觀世音菩薩,用念咒來祈求菩薩的加持保佑。因為我們的習氣重、業障深,光靠自己力量是真的達不到、改不了,而且可能還會出現魔障,要靠佛力、靠菩薩加持。所以我們改過必須是跟念佛一起,用念佛幫助改過,用改過使我們的心愈來愈清淨,念佛功德就愈來愈大,這叫正助雙修。念佛人正修是念佛,助修是改過。

【從此一言一動。一念一時。皆如鬼神在傍。不敢欺肆。】

發了真心,老實真幹了,人就變樣。他的言語動作每時每刻都能夠觀照、都能夠檢點,不敢放肆,就好像鬼神在旁邊來監察自己。這都是事實,不是好像如此,事實就是,鬼神就在旁邊監察,頭上叄尺有神靈,怎麼敢欺騙鬼神,怎麼敢肆無忌憚?之後

【凡一切有濟於人。有利於物者。不論事之巨細。身之忙閒。人之知不知。力之繼不繼。皆歡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後止。】

除了改造意惡以外,還要儘量的行善,行善隨緣,遇到了就做,沒遇到不攀緣。所以,凡是遇到了有幫助於人、有利於眾生的,這個『物』是指眾生,包括有情眾生、無情眾生,不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就不叫善。這些善事不論是大是小;自己是忙還是閒,有沒有工夫,有沒有時間;或者是別人知不知道;自己的力量能不能夠繼續,使這個工作完成,這些都不考慮。只要有機會,我就儘量做,『皆歡喜行持』,歡歡喜喜的做。不是很勉強的,或者是別人做,我很不好意思,就跟著人做,不是。自己由衷的歡喜去幫助人,盡心盡力,這裡講『委曲成就而後止』,這就功德圓滿了。實在說,這個善事不能成功,例如自己可能是這個事太大了,做不來,超過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自己很忙,沒空做;或者是力量不能夠持續幫助這個事情圓滿。總之是客觀條件不允許,可是主觀上已經是善意圓滿。自己也會在行善的時候遇到挫折、障礙,都努力的突破,這叫委曲成就。做成了,很好;做不成,心裡沒有遺憾,只是眾生福報不夠,這事成不了,但是自己已經盡了心。所以

【隨緣方便。廣植陰功。】

隨緣分,有緣便做。『方便』是善巧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就是適宜,用最適宜的方法去幫助眾生。而且種這些福叫『陰功』,陰德,就是別人不知道你行善,這叫陰德。如果行善希望別人知道,就沒有陰德了,實際上也不是真善,連福報都沒有。所謂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如果是並不希望人家知道,但是別人知道了,別人讚嘆你行善,就變成陽德。陽德,你享受的這些美名已經給你報掉,你就沒有後來的福報了。別人不知道,別人不讚嘆你,這是陰德。所以這個心我們要了解,要怎麼樣去用心。如果還想讓人知道,有這分心,根本就不是善,那叫偽善,不僅沒有陰德,陽德都沒有;如果還享受別人的美名、讚嘆,反遭其禍,損自己的德、損自己的福。俞先生這裡說:

【且以敦倫。勤學。守謙。忍辱。與夫因果報應之言。逢人化導。惟日不足。】

除了自己努力斷惡修善以外,他還教化別人,自度度他。用什麼教化?聖賢教育。教人『敦倫』,敦睦倫常,五倫關係要和睦。還要『勤學』,勤奮的來學習聖賢教誨,多讀聖賢書。『守謙』,養自己的謙德,謙受益,滿招損。『忍辱』,人家的侮辱、人家的毀謗,自己要忍。曾國藩先生有一句名言,就是「千萬忍耐,忍耐萬千」,就是千萬一定要忍耐,而且忍耐的不是一件事,萬千的事情。不管何時何處都得忍,忍成功了,你就作聖人、你就作菩薩,所以菩薩是得成於忍。還有『因果報應』,這是幫助眾生認識因果,深信因果就能斷惡修善。逢人就教化、就引導,只要人們能夠聽,他就講;不聽,當然就不需要去跟他們講了,跟他們講,招人反感,就不好了。『惟日不足』,天天如此,沒有滿足。不會覺得「我做夠了,不再做了」,就厭倦、就煺惰了,不會。這說明他已經有法喜了,所以天天都這麼精進。

【每月晦日。即計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處為疏以告之。】

他對灶神爺依然是虔誠的奉事,他知道灶神是月晦之日上天稟奏的,『月晦』就是每個月最後一天。於是他那一天就把這一月所行的一切言行,『所行所言』,包括有善、有惡,他都很誠實的寫在黃疏上焚化,禱告給灶神爺,在灶神的牌位前寫這個疏文、化這個疏文,做匯報。而實際上灶神爺是不需要他做匯報,都瞭如指掌,但是俞淨意公這麼做是顯示他的真誠心,他不忘灶神對他的教誨,每個月、每一天都這麼堅持。

【持之既熟。動則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起。】

這達到一個境界了,斷惡修善的功夫用得很熟,惡念自然就不生,控制住了。控制久了,它就自然不生,功夫用到省力處,就是得力處。所以他能夠動念就是『萬善相隨』,純善;不動念的時候,就是靜的時候,『一念不起』,心地清淨,這是得叄昧了,得行善叄昧。如果定久了,就能開智慧。但是俞淨意公,這裡沒有交待,他可能沒有開悟,功夫還不夠;如果繼續用功,開悟都有分。這裡是講他得定。

【如是叄年。年五十歲。】

用了叄年,功夫就成就,我們念佛人要是像他這樣努力用功,念上叄年,一樣也能得定,那就是念佛叄昧。我們是求往生,俞淨意公只是求他一生改變命運,我們求往生,會得到十方諸佛護念、阿彌陀佛加持,比他更容易成功,就是我們不肯乾而已。所以叄年有成,這時候俞淨意公已經年五十歲了。

【乃萬曆二年。】

明朝神宗皇帝,『萬曆』是他的年號,『二年』。

【甲戌】

這是那一年的天干地支,這個排列是年號。

【會試。張江陵為首輔。】

『會試』就是明朝、清朝科舉制度裡面,每叄年就集合各省的舉人在京城考試,這叫會試,大家集會在一起。『張江陵』就是當時明朝的宰相張居正,他是湖北江陵人,所以稱他張江陵。他是『首輔』,首輔就是首席大學士。這裡說:

【輟闈後。】

闈,就是在考試場中,就等於是一種圍牆,也代表考場。輟就是停。『輟闈後』就是考完了。

【訪於同鄉。為子擇師。】

張江陵當時在他同鄉里的讀書人裡面,為他兒子找一個老師,當然他要找有德行、有學問的人。

【人交口薦公。遂聘赴京師。】

大家都交口稱讚俞淨意公的德行學問,因此張江陵就聘俞淨意公做自己兒子的老師。請他到『京師』,就是到京城裡面來,當時京城就是北京。

【公挈眷以行。】

俞淨意公很高興,攜帶著家眷上路了,趕赴京師,投奔張江陵。

【張敬公德品。為援例入國學。】

張江陵見到俞淨意公,確實是一位有德行、有學問的人。他也是經過這叄年改過,毛病習氣都改了,人的氣質就完全不同,所以得到張江陵宰相對他的尊重,尊重他的德行、人品。就為他按照規矩,『援例』就是按照成例,『入國學』,請他到國家設立的這些大學,就是國學館,來讀書,就是到太學讀書。

【萬曆四年丙子。附京鄉試。遂登科。】

『萬歷四年丙子』,這一年俞淨意公就五十二歲了。他在京城,附屬在京城的鄉試裡面來考試,因為鄉試是每個省每叄年考一次,這時候正好他在京城,於是就在京城這裡考。結果考上了,鄉試中榜的就叫『登科』,就是舉人。你看,他本來是十八歲就考上秀才,後來想考舉人,怎麼考都考不上,到他五十二歲終於考上舉人了,這是他改過叄年之後的效驗。

【次年】

就是第二年。

【中進士。】

連考,連續的考,第二年就考上『進士』。進士是在皇帝的殿上去考的,叫殿試。

【一日謁內監楊公。】

有一天他就拜見了一位公公,就是太監。這位太監是一位老太監,姓楊,稱『楊公』。

【楊令五子出拜。皆其覓諸四方。為己嗣以娛老者。】

這位楊公公見到俞淨意公也很歡喜,沒有把他當作外人,於是就命令他收養的五個兒子出來拜見。這些都是他在四方尋找來的,就等於是買來的,因為太監不能夠生子,所以他希望收些養子,能夠為他做養老,就是所謂養兒防老之用。老年有這些孩子陪伴,也做為自己的後代了,子嗣就是後代。

【內一子。年十六。】

其中,這五個孩子裡頭,有一個孩子年十六歲。

【公若熟其貌。】

俞淨意公看了,覺得這個人很面熟。

【問其籍。】

就問他,「你籍貫在哪兒,家鄉在哪裡?」

【曰。江右人。小時誤入糧船。猶依稀記姓氏閭里。】

這個十六歲的男孩就回答俞淨意公,說自己是『江右人』。江右就是江西,正是俞淨意公的家鄉。這孩子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走丟了,誤入了一個『糧船』,運糧食的船,所以就被運往他方,就跟他父母聯繫不上了。但是他還依然記起自己塬來姓什麼、塬來家鄉的樣子。『閭里』就是鄉里,那些樣子,於是也當然就會跟俞淨意公說。他還記得自己就是姓俞。家鄉的樣子一說,俞淨意立刻就想到,很可能就是他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所以

【公甚訝之。命脫左足。雙痣宛然。】

俞淨意公,前面有交待,他剩下了唯一的第叄子。他生了五個兒子,四個死了,剩的第叄子,夫婦都很喜歡他,左足底下有兩顆痣。所以俞淨意公很驚訝,立刻叫他把左腳鞋給脫掉,一看果然有兩顆痣,很清晰。

【公大唿曰。是我兒也。】

正是他的兒子。

【楊亦驚愕。即送其子。隨公還寓。公奔告夫人。夫人撫子大慟。血淚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雙目復明。】

這位楊公公也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看到父子相認,也覺得非常驚訝,立刻就把這個孩子送回給俞淨意公。然後這個孩子就隨著俞淨意公回到他的住所。俞淨意公這時候很激動,拉著孩子奔跑回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因為眼睛哭瞎了,看不見自己的兒子,只能夠撫摸自己的兒子,非常的悲痛,於是連『血淚』都哭出來了。他這個兒子也認了他的父母,所以也跟著哭,捧著自己母親的面部、臉上,用自己的舌頭來舔他母親的雙眼,結果沒想到他母親雙目復明了。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用科學角度沒辦法理解,這是什麼塬因?這是因為母子之間的孝心、愛心互相的感通,把她的經絡都打通了,所以雙目復明了。不是說這兒子的口水能夠治眼睛,不是這意思,是經絡打通了。所以

【公悲喜交集。遂不願為官。辭江陵回籍。】

俞淨意公意想不到,自己改過自新竟然有這樣的命運扭轉,所以非常的歡喜,同時也非常的悲哀。悲哀,他也是感受到跟這個兒子重逢,悲喜交集,所以不再願為官了。雖然考了進士,還是辭別了張江陵首輔,回自己老家。

【張高其義。厚贈而還。】

張江陵首輔也沒有挽留他,知道他這種志向,也覺得很佩服,於是給他很厚的贈禮,送他回家。

【公居鄉。為善益力。其子娶妻。連生七子皆育。悉嗣書香焉。】

俞淨意公回到家鄉之後,繼續更加努力的行善,因為信心更足了。結果他的這個兒子,唯一的兒子,後來娶妻生子,連生了七個孫子。而且這些兒孫都讀書,後來都考上了功名,成為了書香門第。

【公手書遇灶神。並實行改過事。以訓子孫。身享康壽八十八歲。人皆以為實行善事。回天之報雲。同里後學羅禎記。】

俞淨意公於是親自寫了遇到灶神點化而改過行善、改造命運的這個事跡,來教訓、教誨自己子孫,這篇文章就流傳下來了。俞淨意公的壽命到八十八歲,也是高壽。大家都認為這是俞公『實行善事』、改過自新,能迴轉上天的報應。本來是要受到惡報、受天罰,現在得到了上天的善報,能夠證明確確實實善有善報。這是他同鄉一個學生『羅禎』給他記錄的。

這篇文章我們就學完了。從這篇文章我們就能夠產生信心,只要能夠努力的斷惡修善,而且從自己的意地上下功夫,改造命運會非常的快速,願我們一起共勉。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