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讀《黃帝內經》,讓你有身體的大局觀和整體性


時間:2017/3/7 作者:佛前明燈

讀經也好,做學問也好,都要會轉經。怎麼轉?就好比你要了解一個地方,你先看地圖,地圖有兩個作用,一個有全貌,一個是路線。大概意思是,我們世界是怎麼樣的。要了解全貌,我還是喜歡從中醫的思維方式。

中醫思維方式從《易經》出來,《易經》就是容易。比如《易經》看世界,從大到小,都分為五行相對應。從中醫講,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用一句話講,整個大宇宙好比一個大人,人是一個小人。整個大宇宙也像人一樣,有金木水火土的功能。天上的重要星宿,跟人體相相應。以前人夜觀天象,就知道人間的事。這也是人天感應的一種方式。

小一些,好比地球一樣,地球是圓的,人的臉也是偏於圓的。地球有血液就是水,有毛髮就是山林樹木,有骨骼就是石頭礦產。古人就和天地和諧的很好,不敢破壞水,樹木。斧斤以時入山林。也不敢挖礦產,不燒煤,也不會到處去截河流,乃至打山洞。

比如一段河流,水在流動的過程,就會帶著氣。宇宙中,金木水火土。流動最強的是水。水的流動,能帶動部分的氣,和土。好比人體內,動的最快的是血液,要運養料和廢物,都是血液在勞動。這就是水的功勞。

以前人住房子,都要找個跟天地合一的。要看前後左右的山,不是隨便的蓋個自己舒服就好了。古代在沿海地區是很少蓋房子的。沿海地區,海風大,流動性強,人在流動性很強的氣場中,就很容易浮躁。沿海地區的人都靜不下心來,到處奔波,其實跟整個氣候環境有關。

以前祖師建祖庭,也是建在山裡頭,要群山包圍之中。這時打坐就比較容易入定,山裡頭適合修定。比如中國和印度自古就比較看高自己的民族。中國人有天下觀,印度人認為自己是梵天下來。這也跟大環境有關。像日本這個民族就很缺乏安全感,因為日本屬於海島,沒有靠山,他就帶著很強烈的憂患意識。這跟環境有關。那中國不一樣,中國有靠山,往西就是青藏高原,北方也有很多條大山脈。我們自古就是農業國家,比較安穩的。這跟大環境有關。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就是環境決定人的性格。中國自古有修仙的思想,也是環境使然。中國物產豐富,風景多俊美,猶如天宮。印度有解脫的思想,也是環境使然。印度的環境很差,天氣熱,物產少,佛陀坐在樹底下,就想著人間苦集滅道,到了中國,沒有修佛法修苦集滅道,就修大乘的思想,成佛成仙。修道的方法和印度也大有不同。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天台宗的修行方法。

人的生命要有大局觀,就要多讀幾本經。讀《道德經》,讓人的生命圓融,好比一個圓圈。我們現在都是線性思維,就是一直去,不知道回頭。《道德經》剛好一個太極,可以彌補這個缺欠。讀歷史,可以拉長人間時間的長度。讀莊子,可以拉長空間的長度。讀佛經尤其是《華嚴經》,可以增加靈性的厚度。就是心和靈性的東西。所以佛經講的,都是屬於靈性境界的,不是物質世界的。所以不要用科學來解讀,來證明。那就錯了。讀《黃帝內經》,可以明白身和心和宇宙的關係。我們一直要用這個身體,那身體是怎麼樣運作的,和天地是怎麼運作的,就要《黃帝內經》了。比如有些人老了,還不承認自己老,很害怕老,拚命化妝。這類人就適合念《黃帝內經》。

轉自:福安古觀音閣新浪部落格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