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地藏經略談(二十四)地藏菩薩不辱使命接受世尊把娑婆世界代理掌管


時間:2017/3/20 作者:止盈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三稱)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已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這時,地藏菩薩向釋迦牟尼佛說:『世尊,我因為承受了所有佛陀、如來的大威力、大神德的原因,才能分身無量無邊,遍滿百千萬億諸佛世界,在每個世界用我無量無邊的分身形象和大慈願力,去救拔一切造業受報的眾生。如果不是因為佛陀慈悲加持,就不能做如上種種分身救度的事情了;就沒有我在無量世界鎮守最苦最難的地獄了;也不會有能顯示出來的無量無邊的神通道力了。我今天又承蒙世尊殷勤囑咐,把娑婆世界交託與我來代理掌管,直到彌勒菩薩成佛前所有的六道眾生,都要令他們得到救度和解脫。現在唯一希望的就是世尊您,不要為這些後世的眾生憂慮了。」

這一句是地藏菩薩的心裡話:我地藏菩薩何德何能有如此的變化神通?都是因為遇到的所有佛陀如來在加持我,才使得我有如此的能力。大家看看,地藏菩薩多慈悲、多謙虛!如我們在做《普門超度》時,有的同修看到場景:地藏菩薩來了,非常和藹地向我們行禮,這個禮是九十度的鞠躬禮啊!這是所有菩薩中的上首菩薩,他尚且能如此和藹,把自己放得如此低,這實在是不敢相信!相比之下,我們只有汗顏,我們還有傲慢心,還有我執心,還有人我是非心,還有爭名奪利的功利心,遇到不懂的眾生就想他真愚痴,遇到懂的眾生也不肯去恭敬他們。

常常說「契機為法」,契機的就是正法,不契機的就不是正法。在這些不契機的所謂法裡,是沒有什麼益處的。很多人看這個內容,沒有契機的感覺,聽那個也沒有這個利益,這就要從自己的心地上找原因了。學佛不得力,往往是因為懺悔不得力,學佛不得力,往往是因為誠敬心沒有升起來。就算面對的是佛菩薩,我們不認。

「阿逸多」是彌勒菩薩的名字,彌勒菩薩姓慈,在佛經里能看到他的三個流通比較廣泛的稱呼,第一個就是彌勒菩薩,第二個就是慈氏菩薩,第三個就是阿逸多菩薩。彌勒菩薩也是非常的殊勝,在釋迦佛的教法下授記接班在這個娑婆世界做佛。彌勒菩薩舍報比世尊早很久,最少是提前十二年,舍報後上升到兜率陀天天宮的後院,在那裡有無量無邊的天人圍繞聽法。「慈」正和彌勒菩薩的心地一樣,所有的佛菩薩從何而成就?都是從慈悲眾生而成就,都是因為慈悲眾生而救度眾生,在這個過程中升起了堅固宏大的菩提心來。這個菩提心的種子,就是金剛的佛種,早晚有一天都會因為這個菩提心成就為佛菩薩。

當我們開始學佛、開始修行,如果把心修得冷冰冰、修得不掛一物了,當然我要恭喜你修得很好了,但是還是要提醒一下,有沒有偏頗到對眾生無情呢?佛菩薩的這個情不是我們理解的私小的情愛,或是對認識的人、家人、親人、朋友的情,而是對所有的眾生都是這樣,這個是極度的感情。但是在極度的感性中還有極度的理智,這就實在是我們無法企及的了。在人世間感性和理性很難並存,在一個事情中不是以感性為主,就是以理性為主。因為在人類的大腦里習慣了以二元對立的方法去思維問題,又叫二分法,我們被困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中,這就是畫地為牢的二元對立,所以對我們來說,一個事情能夠感性和理性都兼顧,實在是太困難了。而佛菩薩完全超越了這種對立,不生邊見,邊見就是從分別中來的,他們對眾生的救度沒有分別心,在我們的眼中佛菩薩對這個眾生是這樣,對另一個眾生是那樣,這些完全是因為眾生的心行不同而形成的一個表象。佛菩薩不會非要顯示個什麼身相的,當我們明白這點,就能知道真的是沒有一相可以叫做佛相,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只是這樣叫叫,起個這樣的名字罷了,實際上佛菩薩不執著一定要顯示個什麼樣。

我們也要這樣去學習,要學著對眾生升起慈悲心來。這個慈悲先從我們身邊的眾生開始,從我們的家人開始,從我們的親人朋友眷屬開始,然後慢慢地擴大到能接觸到的所有眾生,所有見到的動物,所有接觸到的其他非人眾生,對他們都要慈悲!如果只是對家人慈悲,對親人朋友慈悲,這不叫慈悲;同樣,如果只對人慈悲,對動物不慈悲,這不叫慈悲;同理,如果只對人、動物慈悲,對那些看不到、摸不著的無形眾生不慈悲,依然不叫慈悲。

這個慈悲是佛菩薩對眾生的心念,而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心念面對佛菩薩呢?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是真實的。在無量劫的生死流轉里,我們在六道里摸爬滾打,遇到的事情、遭遇到的人、親人、朋友、眷屬,實在是太多了,今天我扮演這個角色,明天我扮演那個角色,都是這些眾生,只是角色在不斷地變化、互換中。我們在這些流轉里不斷地開創、不斷地忘記、不斷地愛著、不斷地傷著,本都是親人眷屬,本都是好朋友,本都是父母子女,但是幾代流轉下來竟然成了冤親債主,相互追討,相互責難,相互打擊,相互牽絆,沒有出期。這些佛菩薩看在眼裡,把真相告訴我們,可是我們豬油蒙心,看不到啊!「如是我聞」,這個「聞」是用心去聽受、用心去信受、用心去領悟、用心去恭敬、用心去接納、用心去躬行,而我們往往只是讀一讀,結果幾遍幾十遍的經文過去了,沒有聞進一個字,因為這個心沒有打開,所以一字一句、一段一偈都進不了這樣人的心。

「蒙佛咐囑」的「蒙」字帶了一種很奇妙的情緒,就算這個囑咐的內容非常艱難,我也很高興地接受,這就是地藏菩薩大地一樣的性格!就算是那麼難、那麼重的任務,他都是欣然接受。看看這尊大菩薩的心地,真是讓人感動啊!這個娑婆世界的教化任務交給了地藏菩薩,而且在彌勒菩薩成佛以前要把所有眾生都度完。地藏菩薩怎麼說的?希望世尊不要擔心憂慮,沒有事的,這些我一定可以做到。這就像一個孝順的孩子對父母說:我會很好地走下去,您不要擔心啊,不要為他們擔心,也不要為我擔心。在這一段里,我們看到了地藏菩薩偉大而光明的品格,這些品格都埋藏在平時的一字一句中,埋藏在一言一笑中,埋藏在一禮一顰中,直接而真誠,有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這時,佛陀告訴地藏菩薩:『這娑婆世界一切沒有得到解脫的眾生,都是因為性情不定,因為他們的見解常常跑偏,所以造作下惡的事情,就會結出惡的罪業來,造作下善的事情,會結出善的果子。到底去做惡還是善呢?他們對善惡沒有一定,都是隨著遇到的境遇去行做,所以才導致在六道里起伏無定,在這痛苦的輪迴中沒有一點點的休息時間,就算是經歷了無數的、如同灰塵一樣多的劫數的輪轉,還會在這個迷惑中、障礙中、磨難中,沒有辦法出離,沒有辦法得到片刻的休息!這個痛苦糾結就像是一條魚在水中遭遇網的捕撈,就算把魚救出來,放到開闊的河水裡,希望他遊走得到快樂解脫,但是剛剛從這個網中出來,卻又進入到另一個網中。這些眾生,我在為他們憂慮掛念。你就要完成以往所發下的大願了,累經劫數不斷地發下這樣深重的、度脫一切罪苦眾生的願望,也在這樣努力地行做,我又有什麼可憂慮的呢!』」

這裡釋迦佛說到自己為那些罪苦的眾生憂慮掛念,但是因為有地藏菩薩在救度眾生,基於對他的充分信任,才更加放心地把娑婆世界救度眾生的任務交給地藏菩薩,才把這娑婆世界代理佛的重任交託給地藏菩薩,才把彌勒成佛前度盡一切眾生的大任交給地藏菩薩。因為釋迦佛對地藏菩薩累劫度眾生的大願大行大慈悲完全了解,因為地藏菩薩不辱使命、欣然接受,世尊才不再為眾生憂慮掛念了。這一句里,佛菩薩的心,心心相照,惺惺相惜,互相依託,互相交付。

這句經文強調了「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也就是說,釋迦佛說地藏菩薩要成就佛果了,因為他救度眾生的願望要完畢了,這願望完滿就會成佛了,只是地藏菩薩看到眾生太苦,才一再重複地發著廣大的救度誓願,在《地藏經》中這個隱藏的內容是最為隱秘的部分。這裡,對地藏菩薩最終的結果多次給了一個固定的答案,就是你的誓願將要完畢,並且釋迦佛也說到「我助汝喜」,這個「喜」就是大願將畢,「我助」,這個「助」是怎麼做呢?就是提前進入涅槃,把娑婆交給你來度。釋迦佛提前二十年進入了涅槃,這不僅是因為要滿足魔王波旬的要求,同時也是為了助地藏菩薩究竟圓滿!

南無本師釋迦佛

南無本師釋迦佛

南無本師釋迦佛

摘自人間天老師分享《地藏經略談》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