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太上感應篇圖說165:左道惑眾


時間:2017/3/26 作者:田間讀舊書

太上感應篇圖說165:左道惑眾

經文:左道惑眾。

【原文】

河伯無私稱正神,肯將凡女作夫人?

妖巫左道誆財物,無限嬌姿落水濱。

註:左道,不正之道。小之如巫師邪術、煽惑愚民、作奸射利;大之如漢之張角、晉之孫恩、元末之白蓮等教,多聚徒眾,謀為不軌,雖當事發之時,身首異處,無一人得免,然費朝廷之兵威,竭府庫之蓄積,擾地方之良民。幸而撲滅,所損已多。有民社之責者,不可不綢繆於未雨之先也。

案:西門豹為河內太守,見城郭蕭條,人民寥落。問吏胥曰:「河內素稱富庶,兼連年豐稔,若是凋敝,何也?」對曰:「緣河伯娶婦之故。此地有大巫者,與河伯最契,凡有女之家,夜間河伯以兵甲繞其宅。大巫即為之執柯,三老說合,逼令其家獻女。復派大戶備奩贈嫁。至吉日,將女擲諸河,任其飄流。是以有女者挈眷而逃,有財者攜金遠避,所余皆孑遺之民耳,安得不凋敝?」豹曰:「下次當令太守知之。」至娶婦日,豹朝衣執笏,五馬雙旌,儀從甚整。大巫率眾徒與三老迎接,乃一年老婦人。見豹略起手,貌甚倨。豹慰勞畢,曰:「今日河伯嘉禮,太守願為小相,可令新婦相見。」移時,八騶抬一彩輿至,褰帷扶一少女出,見豹泣拜。豹視之良久,謂大巫曰:「爾眾徒中有能為使令者否?」眾共舉一少婦,約年二十餘。豹曰:「適見新婦貌劣福薄,未能供蘋蘩,煩爾至河伯府,致太守意,寬數日,另選佳者。」不由分說,喝眾役將婦拋入河中。豹罄折以待,半晌不回。豹曰:「如此大事,乃令少年傳命,太守錯矣。」指一中年者曰:「煩爾往催,務速回,勿似前使誤事。」又擲之去。半日依舊寂然。豹怒責大巫曰:「爾為師長,毫無教訓,兩徒許久不回,定在水府貪飲,爾須自往。」大巫再四求饒。豹曰:「爾肯饒新婦否?」眾役齊上,復擲之。豹命將眾徒與三老盡行捆縛,曰:「河水滔滔,去而不返,河神安在?爾等仗邪術圖利,致令芳姿麗質,付諸波流,白骨淒風,青磷泣雨,天怒人怨。律載左道惑眾,不分首從皆斬。今許爾至河伯府,備驅使。」盡推入河,改河伯廟為鄉塾。自是人民歸業,數年復富庶。

【譯文】

註:所謂「左道」,就是不正之道。小的比如那巫師邪術,煽惑愚民百姓,肆其奸謀,騙人錢物。大的比如那漢朝的張角、晉朝的孫恩、元末的白蓮教等等,廣聚徒眾,圖謀不軌,雖然事發後,終不免身首異處,無人能免,但糜費了朝廷的兵威,耗盡了國家府庫的積蓄,擾害了地方百姓。即使僥倖撲滅,禍害已經很大了。有社會責任的人,必應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案:西門豹做了河內太守,看到城郭蕭條,民戶稀少,就問吏胥說:「河內素稱富庶,更兼連年豐收,卻這樣凋弊,這是什麼原因?」回答說:「是因河伯娶婦的緣故。當地有個大巫,據說與河伯最為契合。凡是有女兒的人家,夜間河伯就用兵甲環繞他家,大巫就去作媒,三老去給說合,逼迫他家把閨女獻出來。又派定大戶人家給準備嫁妝。到了吉日,就把閨女扔到河中,任她漂流而去。所以,有女兒的人家,都帶著家眷逃走了,有財物的人戶也都帶著錢財遠遠逃避去了,剩下的都是殘存的小民。怎麼能不凋弊呢?」西門豹說:「下次應當告訴我。」

到了河伯娶親的日子,西門豹穿著朝服,手執笏板,騎馬打旗,儀仗整齊而來。大巫率領徒眾和三老來迎接,原來是個老年婦人。見了西門豹,只略略舉了舉手,姿態很傲慢。西門豹慰勞一番,說:「今天是河伯的大禮之日,我這太守願做個小小的司儀官,可讓新媳婦出來相見。」過了沒多久,一副結彩的八抬大轎到來,從帷幕後扶出一個少女來,見了西門豹就哭泣下拜。西門豹看了一會兒,對大巫說:「你這些徒弟中有能作使令的嗎?」眾人共推舉了一個少婦,年齡約二十餘歲。西門豹說:「剛才見新媳婦面貌醜陋,命小福薄,不足以做河伯的媳婦,煩你到河伯府走一趟,轉達太守的意見,請河伯寬限幾天,另選好的送去。」不由分說,就讓手下眾人把那少婦扔到河裡去了。西門豹貌似認真地等待著,見過了半晌還不回來,就說:「這樣大的事情,讓一少婦去辦,這是我的錯誤。」就指著一個中年的說:「痲煩你去催一下,務必速回,不要像前一個似的誤了事。」說著,就又讓人扔了下去。過了半天,依然沒有回音。西門豹大怒,責罵那大巫說:「你做師長的,怎麼教導部下的?你兩個徒弟都去了許久不回來,一定是在水府中貪飲,你應該自己去。」大巫再三求饒,西門豹說:「你肯放過那些新媳婦嗎?」手下一齊上來,就把大巫扔到河裡。西門豹命令把大巫的徒弟們和三老都捆起來,說:「河水滔天,去而不返,河神在哪裡?你們仗恃邪術,貪圖財物,致使那麼多美麗的姑娘,命喪波流之中,白骨橫漂,鬼火影影,淒風苦雨,天怒人怨。按照律條記載,左道惑眾,不分首犯從犯,皆斬。今天允許你們到河伯府去供驅使。」就把那些人全部推入河中。把河伯廟改為鄉塾。自此人民都回來安居樂業,數年間就又富庶起來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