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一直在極樂,我們從未離開


時間:2017/12/4 作者:smf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

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

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淨土念佛人,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臨終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如何才能往生呢?怎樣做才能徹底超越六道輪迴呢?做佛國淨土之人呢?這恐怕是念佛人修行最大的命題吧!

要積德行善才可以?要淨業三福才可以?要淨除業障才可以?要功夫成片才可以?要一心不亂才可以?要臨終念頭不亂才可以?要全靠他力才可以?要捨命全交才可以?

各位大德紛紛闡述,我等便埋頭苦幹,就等一口氣不來時,進行驗證。

可,如果現在有人告訴你:你從來都在極樂,根本就沒有離開。所以也就根本談不上從此到彼,那些為自己能否往生的擔心都是多餘的。你聽了如何感想?!

事實上就是如此啊!

那年我在筇竹寺,開始學習《楞嚴經》,對此大有悟處。「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佛子都知道現實的一切是如夢幻泡影,那麼眼前的一切山河大地、樓房人群就不是真實的,連我的身心都不是真實的,五蘊皆空。那麼真實的我在哪呢?既然這一切其實都是在夢裡游,那麼那個正在做夢的我在哪呢?也即:夢醒後我在哪呢?

夢醒後,你就在極樂世界。誰說的?

本師釋迦牟尼。

比如《楞嚴經》,傳達的主題就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注意這個「知真本有」,就是在說:你本來就是佛,本來就在西方極樂世界。而你卻認為你在娑婆世界,在六道輪迴,那是你的妄,是你在做噩夢。經中有個演若達多的著名故事,他找不到自己的頭了,到處瘋了般去尋找。他到處說「我頭沒了、我頭沒了、我完蛋了。」可頭一直在啊,他從來沒有失去頭啊,否則他還能到處去找、去問嗎?佛陀以此喻來告訴我們:我們具縛凡夫,那顆真心其實一直和佛菩薩無二無別,我們也一直都在極樂世界,可我們瘋了、發狂了,卻認為自己丟了,還說要找回家。

古往今來,所有開悟的大德,所謂悟的其實就是這麼一件事,而已。佛陀成佛後第一句話就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六祖開悟後,不是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嘛。如果我們真明白了佛陀的話明白祖師大德的話,那麼我們就該知道,真心從未失去,家園從未離開。

萬法乃夢幻,真身在上方。記得在筇竹寺那一陣子,晚間我在寂靜的庭院裡念佛,就看著頭上的星空說:阿彌陀佛啊,原來我一直在您那裡啊,我的真身就在您身邊,不過我打盹了,以至於做了個夢。我現在在地上走,在世上生活,不過是在這個夢裡呀。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我等原來一直在極樂世界,一直在阿彌陀佛身邊,並沒有一絲一毫的離開呢。我們覺得我們現在生活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那是我們的錯覺,還是我們做了一場噩夢而已。只要我們的噩夢一醒,我們一睜眼,就看見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以及清淨大海眾菩薩在朝我們笑呢!

我們不是從不此岸到彼岸,而是一直在彼岸。借用蕅益大師《彌陀要解》裡面的一句話:「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再看《圓覺經》: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一切悉清淨, 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華,

三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 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 應如是修習。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眾生本來就是佛,不是當成佛,不是曾是佛,而是已成佛。這種思想在《法華經》裡也闡述得極為究竟。所以,龍女八歲能成佛,所以,提婆達多也是佛。

如果問為何龍女八歲能成佛?回答是:其實她一歲就成佛了。

如果問提婆達多為何能成佛?回答是:因為沒有眾生不是佛。

好了,既然是佛,那當然就在佛國淨土了,就在西方極樂世界了。而且不在凡聖同居土、不在方便有餘土,就在實報莊嚴土、在常寂光土。

不可思議吧!

真是奇妙難思啊。

你不信嗎?當然了,因為如果你信了,你就醒了。現在的我們都是「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呀。

好了,既然知道自己本來就在極樂世界,現在的我不過是在夢裡罷了。那麼如何從夢中醒來呢?

祈求阿彌陀佛來叫醒自己。因為我們睡得太久了,夢得太沉了,自己難以醒來。

如何祈求阿彌陀佛來叫醒自己?那不就是念佛嘛!

原來念佛,是一種叫醒服務啊!是對生死大夢的叫醒。

你一念佛,佛就來叫醒你了,你一睜眼,就看到自己原來就在極樂世界諸佛佛菩薩的身旁,從來沒有離開過。

耶!!!

冤枉啊。

《淨土聖賢錄》裡記載了宋代吳秉信的往生事跡。

吳秉信。字子才,浙江人,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在朝廷任官。因為與秦檜意見相違,被貶斥為平民。於是回到故鄉,在州城的南邊建築一間小屋,日夜寂然地靜坐修行。叫人做一個棺木,夜裡則在棺木中睡覺。每到天亮時,就叫童子敲叩棺木並唱曰:「吳信叟,歸去來,三界無安不可住,西方淨土有蓮胎,歸去來!」吳秉信一聽到童子唱歌,即起來習禪課誦。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秦檜死去,吳秉信又被朝廷召為禮部侍郎,不久後又出任常州的知府。紹興二十六年,被召回京城,經過蕭山驛站的旅舍時,吳秉信靜坐休息,才過一會兒,即叫他的家人仔細靜聽,大家都聽到天樂之聲。吳秉信即說:「在清淨法界的本性中,因為失念而來到此世間,金台既然已經到了,我也該走了!」說完之後即安然往生。(佛祖統紀)

說宋代的事你覺得遙遠,那麼說個最近的事吧,今年2017年夏天,發生在深圳的皈命念佛學習班上。

有位廣州白雲區的文居士第一次參加皈命念佛,她說:皈命念佛第2天,我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伸手接我,我就馬上伸手,阿彌陀佛接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說:你不用念佛了,跟我走走吧,散散心(他知道我心情不太好)。

我說那我的家怎麼辦?他說傻孩子,這裡就是你的家呀。

我又說那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家呀?

他說你不是天天都在這裡嗎?

我說我在這個世間很苦呀,然後就抱著阿彌陀佛大哭,心裡感覺很苦。

阿彌陀佛就說:傻孩子,那些都是假的。

是的,現在的一切都是假的,夢裡哪有真的呀。醒來後的世界才是真的。

《淨土聖賢錄》裡還記載了宋朝廣平郡(河北永年縣東南)夫人馮氏的事跡。

馮氏,名法信,贈少師馮珣的女兒,鎮洮軍承宣使陳思恭之妻。馮氏年少時多病,等到嫁入陳家之後,病情日漸加重。當時慈受深禪師居住在王城,倡導佛法,馮氏為他闢建一間修行的淨室,並向他求取治病的藥方。慈受禪師教她奉持齋戒、誦念西方阿彌陀佛名號。夫人歡喜地信受奉行,回家不到一個月便摒除葷腥肉食,捨棄胭脂膏粉,穿著掃塔修行的衣服,修西方淨土的觀想。自己閱經、繞佛,行住坐臥起居動靜之間,一心一意繫念西方。不久,馮氏的病就痊癒了,可以像從前一樣地料理家事,但是她未因此而停止修習淨土法門。如是歷經十年,而沒有怠惰的容色,也沒有自誇的神情,心地安詳身體舒適,神氣一日比一日旺盛。

有一天,馮氏取筆書寫偈頌曰:『

隨緣任業許多年,枉作耕牛大可憐。

打疊身心早脫去,免將鼻孔被人牽。』

見到此偈的人都覺得奇怪。而夫人又說:『本來是在清淨界中,由於一時失念而至此世界。支那(中國)的緣已盡,即刻就要向西歸去。此事正合我願,有什麼好奇怪的!』

那年九月,得疾病。到了十二月的某天晚上,告訴侍者說:『我已神遊極樂淨土,面禮阿彌陀佛大慈悲父,觀世音菩薩在左顧視,大勢至菩薩在右流盼,百千萬億的清淨佛子,都作禮慶賀我得生極樂國。至於極樂淨土的宮殿樓閣園林池沼,清淨光明神妙美麗,與《十六觀經》所說的無二無別。到過淨土的人才能了解,不是可以用言語形容告訴你們的。』侍者趕緊呼叫其丈夫陳思恭前來,告訴他馮氏將要往生的情形,於是夫妻二人相對合掌誦念佛名。到了隔天的早晨,馮氏吉祥臥而往生。三天之後入殮,家人聞到奇妙的異香。後來荼毗火化之前,開棺一看,仍然栩栩如生。時年三十六歲。(樂邦文類)

圓瑛大師在註解《楞嚴經》裡「菩提涅盤元清淨體」這句時,論述說:「自性本元清淨之體,並非澄之使清,本來離煩惱濁故,即顯為真性菩提;亦非治之使淨,本來離生死染故,即顯為性淨涅槃。此體一切眾生,本來元具,不假造作,不待修成,故曰元(本來也)清淨體。元是妙明之心,並非磨之使明,乃本來自明,雖處長夜昏暗之中,其性不昏,故曰元明。……此為真本,修行當取為因地心者。」

禪宗是特別講究修行要以此真心入手,否則以意識心妄心修,則得的果也是妄。「蕅益大師他甚至於說:你能夠觀照達妄本空,可以說達到日劫相倍的效果,你修一天超過別人修一劫。如果只是在事修,沒有理觀,你就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淨界法師)是啊,禪宗如此,淨土何嘗不亦如此。以妄心修淨土,就是認為自己業障深重,自己念佛功夫還差得遠,臨終也不知道能不能正念現前,往生很可能沒把握吧。而以真心修淨土,就是當下認為自己就在極樂。

若再向上一路,那就是:自己其實和阿彌陀佛無二無別。自己本就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覺!

這,就是實相念佛了。

這,就要看你敢不敢體認承當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