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學佛須以戒為師


時間:2018/3/8 作者:淨山

馮馮

佛陀在雙樹林入滅時告誡眾弟子須「以戒為師」;虛雲和尚入滅時亦遵佛意遺命眾弟子「以戒為師」,另外許多高僧大德都時常苦口婆心地勸人以戒為師。

佛教的戒,出家人有圓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五十戒,都是極其嚴格要求個人自發自律的戒條。就是在家人亦須恪守最基本的五戒以至八戒、十戒。

多少法師諄諄勸誡學佛人在家者,至少必須恪守五戒,就是戒殺生、戒邪淫、戒飲酒、戒妄語、戒偷盜。

但是,學佛人是否都能做到守戒呢?是否都做到以戒為師呢?

有些在家人,拜佛當做拜一般神鬼,他們上廟燒了香,叩了頭,就心安理得了,他們以為只要拜過佛菩薩就行了,所求的福祉就來了。離了佛寺,他們依然飲酒吃肉,上酒家,看「成人」電影,說謊,順手牽羊地擅取公司的東西,打牌、抽菸,到了生日或年節喜慶日子,紅事白事,無不殺雞殺鴨,宰豬宰羊,大大地飲宴。有些人還去勾引他人的太太,有些人逞血氣之勇與人爭鬥,甚至於殺人、傷人,有些人用盡心機去爭名奪利…此等人士並不是不懂得五戒的意義,但是他們並不遵守五戒,他們見到法師也會頂禮供養,而且往往以為供養了法師或佛寺,他們的罪業就可以消除了。

另外有些在家人,能守得了五戒,卻守不了「不兩舌」之戒,這些可說是學佛人一般的通病。往往就是這些人把一座佛教道埸弄得是是非非滿場飛,風風雨雨,而這種人士並不自知犯了戒,他們大多數都並不存心犯戒,只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忍不住要說東說西,批評這個法師不好,那個居士不好,言下就只有自己最好,犯這種毛病的人也不單是在家人,有些出家人也難免犯此戒,因此佛經中記載說佛陀告誡必須不兩舌,這一戒聽來最輕微,卻是最難守的一戒。我曾見過一位很有名望的法師,他老人家每次講經總得順帶地罵罵佛教的人,他把所有的法師都批評得體無完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老人家廟裡的眾弟子,不是甲背後說乙的是非,就是丙背後罵丁不好,日子一久,是是非非,傳來傳去,全都炸了!大家見面都像是「鬥雞眼」似的滿面戾氣,好好的佛寺,人漸漸都散了,弄的門前冷下車馬稀,而那位老法師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呢?

這種流弊亦非獨上述的某寺為然,可說是佛教界的通病,亦是深深為害於佛教的,古今均如是。許多大德都為之痛心疾首的!所以佛教有些嚴格的道場規定「禁語」或「止語」,天主教修道院內絕對禁止交談,犯者將遭鞭笞懲罰,這是中古時代傳下來的傳統,我在修道院短期的觀察,看到了院內數百修士僧人,各有所司,各忙各的,彼此見面都無一言,那種莊嚴肅穆氣氛真是令人起敬。中國佛教的名山叢林,我沒有機會去過,我

只到過日本京都的幾座大寺,看那氣氛也是肅穆靜寂的,從未見到像我們中國人在寺廟的七嘴八舌、喧譁、說是說非的情形。

一般學佛人很多都沒有認真去學習佛教的真理與戒律,又有很多學佛人只注重研究佛學的哲理,而不肯去做到理入行入。我知道有很多飲酒食肉的學院派「佛學學者」,我見過娶三妻四妾的「居士」,這些人往往也兼有兩舌之病,貪、瞋、痴三毒俱全,酒色財氣四大不空,問題的癥結是在於他們都沒有以戒為師!這也是佛教衰微的主要病因一。

佛教為什麼到今天還受到社會的歧視呢?為什麼還會被人目為迷信呢?原因很多,其一是佛教的一些表現已經與一般的神鬼迷信崇拜溷淆不清,另一個原因恐怕是佛教人士自己未能以戒為師。嘴裡說教是一套,行為是另一套,常常有些對佛教發生興趣的西方人士問我:「為什麼你們佛教的人叫別人守戒,自己卻不守戒呢?」「為什麼你們佛教一些名人來到美、加,享受奢侈,排場那麼大,不講佛經,卻講別人的壞話呢?」「為什麼你們信佛的有些人上廟拜佛,出了廟就上酒樓吃龍蝦、烤乳豬大宴呢?」

佛教人士若不嚴格律己,以戒為師,以戒行的良好行為為世人規範,怎能向世界宏揚佛教?我覺得,我們學佛人,人人都應以戒為師,切實守戒,以身作則,這樣才有希望推廣佛教,因為佛理深奧,不是馬上就為世人所接受,而我們佛教徒的一言一行卻是立刻就會被世人觀察評價的,世人未了解佛學,首先是從我們學佛人的行為來接觸佛教的。

假如人人都學佛、信佛,世界就會和平得多,沒有兇殘殺生等種種惡業,不種惡因,那麼,世界就會和平安樂得多。已經信佛的人是很幸運的人,應該人人都以戒為師,嚴於律己守戒,做為社會的好榜樣。說佛理必須與戒行相佐,才可以接引世界各種人士學佛。就是普通的佛者也必須切實守戒潔行,才能夠從戒得定,由定生慧,學佛、信佛並不光是叩頭、拜佛像、頂禮法師,就可得福祉的。實在說,佛菩薩並不希罕人們叩拜,他們所熱切希望的是人人都力行守戒,不守戒的頂禮只不過是流於形式的虛偽禮貌而已,是毫無作用的!磕一萬個頭也沒有用。

摘自:《生死書》作者:馮馮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