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萬行大和尚:這樣的人才能做「領導」


時間:2018/4/18 作者:東華禪寺

我們學了佛的理念之後,就拿著佛的這把標尺去衡量、檢測別人,看別人是否做到了,而不檢測自己,看自己是否做到了。90%的學佛人都是這樣。

每個人都願意承認自己很有能力,而不願意承認自己沒有德行;每個人都願意承認自己很有知識文化,而不願意承認自己沒有修養教養。我經常說能力好培養,德行不好培養;知識好掌握,修養不容易提升。現在的人,尤其是學佛的人,多是有知識沒有修養,有能力沒有德行。可能你們聽了會覺得不服氣:學佛的人都沒有德行修養,天下誰還有德行修養啊?可事實恰恰就是如此。

在我們學佛人的身上,更應該體現出德行和教養。所有的信徒都不是衝着你的知識、能力而來的。你再有能力,也比不上社會上從商從政的人;你再有學問,也比不上做學問的人、大學教授。但是,為什麼從商的、從政的、搞文學藝術的等等,會認可和尚,來追隨和尚呢?他們認可的是你的德行和教養。

佛罵羅漢是焦芽敗種,只能讓眾生種福田,不能續佛慧命。只有菩薩才能續佛慧命。一個初地菩薩的功德福報就大過無數羅漢的功德福報。羅漢再多,也與眾生無關。而菩薩一發心,都是利益眾生,不求個人利益,不計個人得失。佛門裡所說的放下,是要你放下個人的榮辱、利益、得失。但眾生的利益、集體的利益、國家的利益是不能放下的。

而我們現在所謂的放下,是讓別人放下利益,自己的利益是不放下的,讓別人放下尊嚴,自己的尊嚴是不放下的。你捫心自問,以你現在的心胸、器量、格局,你能不能開悟?能不能成菩薩?且不說你用不用功,有沒有能力,能力與你開不開悟、成不成佛沒有關係。成佛是成佛的心胸,成佛的器量,成佛的悲心,成佛的境界,不是成佛的能力。你的格局都不夠,哪兒來的能力呢?能力是需要載體的,格局就是它的載體,沒有格局這個載體,你的能力是上不去的,就是上去了也會掉下來。

只要是一個人,到哪裡都會有人管,在家有父母管,到單位有領導管,出了家,也有師父管,方丈管。你就是離開家,離開單位,離開師父,還有春夏秋冬管著你,有生老病死管著你。難道不是這樣嗎?我們就是在管制中學會了生存,學會了解脫,就是在管制中成長、成熟,進而圓滿的。

為什麼你感覺到處處有人管你呢?因為你有太多的自我。如果你沒有自我,到任何地方都感覺不到有人管你。你有稜角,有自我,有種種的成見,所以到哪裡都會跟別人產生碰撞。

你是一個員工,想法太多了,跟你的經理產生碰撞。你是一個總經理,想法太多了,跟董事長產生碰撞。事實上你不需要有那麼多想法,總經理就執行董事長的方案,員工就聽經理的。作為一個領導,你必須能容納你身邊人的種種想法和行為。你不能容納,他們就會一個一個地走掉。但是,領導往往把面子和尊嚴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有一類領導,寧可員工走光,寧可事業不做,公司倒閉,也不能丟了自己的尊嚴。還有一類領導,只要員工能推動他的企業,他的尊嚴不重要。後者是成熟理智的領導。

作為領導,接受手下的建議是很痛苦的。因為接受就意味著否定了自己,否定了自己就意味著失去了自我。對人而言,沒有比失去自我更痛苦的。所以領導容易犯一個毛病,無論下屬的想法好不好,對不對,他都不聽,總是專橫霸道地說:就按我說的去做!

其實,每個下屬給領導提建議,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在腦袋裡轉了無數遍的。而且他的壓力比領導還大。因為一旦領導採用了他的建議,如果結果不好,就是他的責任。所以他會全程跟蹤。難道你們給別人提建議會信口開河嗎?一旦你的老闆採納了你的建議,你的心是不是會跟著全過程啊?(答:是)如果你給老闆提了兩次建議,老闆都不採納,你就不會再提第三次了,你也就解脫了,離開你的老闆了。

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否定自我,認可別人。尤其是學佛的人,多數都是認可自己,否定別人。所以我非常欣賞莊子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大家學了聖人的思想,就用他的思想把自己裝扮成聖人,拿著聖人的標尺去衡量、檢測別人。每個人都在盜聖人的東西。本來我們學聖人的思想,是為了用聖人的思想糾正自己的言行,淨化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的修養,修煉自己,完善自己。可是我們恰恰弄反了,總是要求別人完善,卻不去完善自己。

(禪修 心理學 佛學 詩詞大會 國學 哲學 傳統文化 孔子 經典永流傳 南海 敘利亞)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7年閉關、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字著述、17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