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4/5

輕舟已過萬重山——覺風佛教藝術學院啼聲初試

釋寬謙/文

剛上路的覺風佛教藝術學院,在2012年底,輕舟已過萬重山,第一個學年度的第一學期,在歲末鋒面的雨聲中,即將暫告段落。

回首2012年初,覺風學院開始籌辦,有如大雨後的湍流,幸得果燈法師加入僧團不畏艱難,我們共同憑著一股對法的執著,劍及屨及,說辦就辦。成立過程中,難免有些不周延、青澀不成熟,但步子一旦踏出,如同初學步的稚兒,跌跌撞撞中,總是想著站起來,走一步算一步。

北投覺風園區的誕生更是如此,原來荒煙漫草,斷壁殘垣,荒涼滿目,本單純為義助陳九駱陶藝家成立燒窯,於是冒然進駐、整頓。然開創不易,架構草創,可利用的室內空間極有限,只能把每一空間作最多元的利用。目前的辦公室,不只是辦公的地方,也是香積菩薩大展身手的場所,更是集齋堂、會客室、會議室等多功能於一身。

至於那唯一的教室,其任務也一定不少,它同時也是誦經共修的大殿、大型的齋堂、會客室、會議室、工作室、儲藏室等。最近,這些功能又漸不敷使用,於是在大殿前方的草地,以及辦公室的右側,分別搭建大型帳篷,以應付大型活動時的人潮。

校園硬設備雖嫌不足,所幸屢蒙諸佛菩薩眷顧,總能「看天吃飯」,在風風雨雨的考驗中,一一度過,一次再一次地加強對這塊土地的信心,以及堅定這一路走過來的風光。

「莫放春秋佳日過,最難風雨故人來」,覺風這塊土地,已經沈睡了五十多年,今朝打破沈寂,剛甦醒過來,立即肩負起淨化人間的責任,最難得的是,在風雨交加的艱困時節,每有友人前來探望,雪中送炭,最是人生快事。

如今,北投覺風校園的友人、學子,一天天多起來,有些是在地的芳鄰,有些是外縣市來的,也有不少借著虛擬網路的一線因緣,從天涯海角尋找來的。八方雲集而來的支持者,想必在此時、此地、此人,有一大事因緣,等待實現。

9月開學以來,寬謙本著佛弟子續佛慧命的職志,期望學院發揮「終生學習」的精神,落實人文關懷層面。然而,現實的學院仍百廢待舉,有不少的事務待解決、完成,多元彈性的學院機制,更待本院的師生同仁,一起發菩提心,包容不足之處,接受各種的磨練,學習同願同行者應備的耐性、能力和智慧。

學院成立之初,為嘉惠更多的人來親近佛法,即致力於遠距教學課程。實體和虛擬,兼容並濟,為新時代的教育趨勢,所幸覺風早已於多年前預作規劃,成立覺風網路電視台,今日才得因緣成熟,於第一學期即開設多達二十多種虛擬課程,為學子提供一多元教學的平台。

拜現化科技之賜,覺風學院的遠距課程也因而廣泛傳播於其他國家,成為全球性的佛學院,使得傳統系統的佛學課程,得以無遠弗屆地讓學人自由點播,沒有時間限制地隨時學習。目前的外國學生,主要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每個月第一周六、日的佛教藝術專題,及第二、三周六的佛學專題課程,原本擬采「現場直播」,然對國外有時差的地區有所不便,佛教藝術課程不上字幕,「實時上線」佛學專題課程已經改為「儘速上字幕後實時上網」,以方便各地學員們的學習與複習。

然則,菩薩道重在不離世間,不捨有情,獨學而無友總是有憾,於是開學後不久,即責成學院同仁致力籌組遠距教學關懷小組,終於10月,依地區性和國別,分成35小組,小組長藉由電話或電郵的定期問候,回報和解決同學們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落實人文關懷精神,同時加強遠距教學的效能。

踏出學習關懷的第一步,許多課程小組長們雖然怯生,卻也因為勇於付出關心而累積布施的法喜,在每月一次的關懷聚會中,藉由經驗的分享,總能讓聽者感染菩薩道以成就他人來完成自我的喜悅,同時也見習如何關懷同學的多方善巧。

有情的專長就是用情,只是菩薩善於用淨化的情感來成就自他,菩薩道的原點就是從這裡出發,把凡夫的自私情感升華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凡是本院的同學,都可以、也必須修學慈悲門課程,從自利利他的行為,隨緣盡分地實踐佛法,體驗佛法的真正生命。

11月起,本院大型現場「攝大乘論講記」班和「大乘廣五蘊論」班,也加入分組關懷,各選出十幾位組長。由於是現場的課程,小組長和同學的聯誼較直接而立竿見影。這二班的小組關懷經驗應較快速而豐富,宜其為日後其他班別關懷的種籽和範例。

初試啼聲,學院甫成立一學期,研究班、大學班和推廣班等,合計約670名學生,選課總次數約2300筆,可見本院同學好樂佛法,學習態度積極。為增進同學彼此互動、激勵,修習成效之分享,特於2013年2月寒假新春期間,將進行各學科學習觀摩展示,一方面是同學自我成長的肯定,另一方面則賦予推廣佛法、招生之功能,期待學院同學都能過一個不一樣的新年,從付出當中,學習自我成長,那麼,學院的未來展望,必定充滿積極活力與希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