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4/15

在996經中,天子告佛言:「不欲超憍慢,善自調其心,未曾修寂默,永不入正受,處林而放逸。」從這些詩偈中不難看出,這位天子其實並不簡單,他能把心與境的關係理解得很清楚。我們現在一般會講出家比丘在「修行」,其實用「修心」一詞似乎更貼切。「行」分為三,即身行、口行和意行。但總體而言,身行與口行都是一種外在的表現,有時候裝模作樣也能夠達到障蔽的效果;然而意行則更具隱秘性,若不具備他心通者,根本不曉得對方腦瓜里在想思些什麼。從與身口二行相較,意行作用更大,因為身行與口行通過訓練,都可以進行人為控制,而心行則極難馴服,故而修行的重點和難點均體現為「修心」。而修心的核心要素,則在於降伏我們的「憍慢之心」。一般而言,「憍」與「慢」並不完全相同,「憍」以染著自法為先,令心傲逸無所顧性,即侍仗自己的某些特長而產生自大心理;而「慢」則心自舉恃,凌蔑於他人。如果我們的憍慢之心不除,則會長養一切雜染之法。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淨土三資糧中將「信」列為其首的真正用心所在,即立信主要是為了降伏我們的憍慢宿習。若憍慢不除,則正信難立,故念佛亦無甚深功德。

與此相應,比丘即使身處阿練若之中,若憍慢不除,其實修行效果也不會很大。因此這位天子說「不欲超憍慢……處林而放逸」,雖身處空閒林中,心裏面卻是天馬行空、身曹心漢,又怎能真正進入正受狀態呢?

997經談到如何使功德增長的問題。有位天子問佛:「云何得晝夜,功德常增長;云何得生天,唯願為解說。」無論是白天黑夜裡,都能使我們的功德增長無減?佛陀回答:

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

客舍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如法戒具足,緣斯得生天。

佛陀在這裡所講的,都是些人天乘的修行法。這裡主要有四點:

第一,多種些果樹。多種果樹,一方面讓行人納涼,另方面讓他們都能品嘗到鮮甜的果實,使他們都能生起歡喜心,這樣豈不是功德之事?

第二,多修橋鋪路,極大地方便人們出行歸里;

第三,要多挖幾口井,為了供大家飲水解除睏乏。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即是此意。

第四,要及時資助那些遠行的人。當他們醫藥、糧食、盤纏、衣被等缺短,以及無處投宿的時候,及時伸出無私的援助之手,這也是莫大的功德事。

這些都是生天的必備資糧——佛陀在這裡重點教導的是居家信眾。當然,令功德增長除了這些善事之外,持戒乃是最大的功德事。持戒不僅利己,使自己保持足夠的禁忌與警省,同時亦能利人,最大限度地不觸犯他人的利益。如此這般,天下何愁不大同?(7.28.)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