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4/18

1299經:本經敘述修習十善業可以上生天道。

修習五戒十善,不僅可以保證不會墮入三惡道,而且也可以上生天界。關於佛教的「天」,一般是指在六趣之中的最高最勝的眾生所居的世界。三界共為二十七天,具體如下:

(一)欲界六天:四大王天、忉利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十七天:1、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2、二禪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

3、三禪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4、四禪八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

(三)無色界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佛陀在說法之時,針對不同的聞法對象,佛陀將之區分為出家眾與居家眾兩大類,再從此二類中,根據品性不同,再分出各種類別,猶若西方極樂世界的九品蓮花。對於出家二眾(比丘、比丘尼)而言,佛陀主要以了生脫死的涅槃法門為主;而對於出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則主要以五戒十善的生天法門為主。比如《經集》說如果施食給沙門、婆羅門、乞食者,那麼死後即可以生天。諸天所居越是往上方,其天眾身體越大,壽命越長,其所獲得的福報也越加殊勝。

在本經之中,有位天人問佛有關死後生天的話題:「何戒何威儀?何得何為業?慧者云何住?云何往生天?」

佛陀在回答的偈頌中,重點談到了十善業,此十善業是指:

1、戒殺生:「遠離於殺生,持戒自防樂;害心不加生,是則生天路。」

2、戒不與取(偷盜):「遠離不與取,與取心欣樂;斷除賊盜心,是則生天路。」

3、戒邪淫:「不行他所受,遠離於邪淫;自受知止足,是則生天路。」

4、戒妄語:「自為己及他,為財及戲笑;妄語而不為,是則生天路。」

5、戒兩舌:「斷除於兩舌,不離他親友;常念和彼此,是則生天路。」

6、戒惡口:「遠離不愛言,軟語不傷人;常說淳美言,是則生天路。」

7、戒綺語:「不為不誠說,無義不饒益;常順於法言,是則生天路。」

8、戒貪慾:「聚落若空地,見利言我有;不行此貪想,是則生天路。」

9、戒瞋恚:「慈心無害想,不害於眾生;心常無怨結,是則生天路。」

10、戒邪見(戒愚痴):「若業及果報,二俱生淨信;受持於正見,是則生天路。」

從上面經偈可知,佛陀所說的十善業,實際上無異於居家十戒。只要認真修此十戒,便可以得生天路。前三種(戒殺生、戒不與取、戒邪淫)是屬於身業,中間四種(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戒綺語)屬於口業,而最後三種(戒貪慾、戒瞋恚、戒邪見)則屬於意業,故佛教界對此總結為「身三口四意三」。前七種(即身三口四)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為之並不是很難做到(從居家者角度而言),但是後意三業則比較難以控制,倘若一個人能把很好地把持住自己的意念,做到不貪婪、不起嗔恚和不起邪見,的確是十分不易的。比如說正見的對立面是邪見,所謂邪見者,大略是不相信四諦及善惡因果報應諸事,均屬邪見之列。當代人能對因果報應深信不疑者,卻又少之甚少了。故圓滿十善而歿後生天之事實為不易,需要下很大的決心與毅力方可成就。(4.18.)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