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4/19

這個庵婆婆梨女開始並不信佛,但是她對佛陀很是崇敬,對佛法也很有好感,只是無緣聽聞。現在聽說佛陀到毗舍離來弘法了,很是高興,就驅車前往禮拜供養。那時的民風就是這麼淳樸,只要是有道德的人,人們都會爭著去禮拜供養,不像現代的人都很現實,處處為自己的現實利益著想,對於金錢權力與名利趨之若騖,那些講求道德修為的高隱之士反倒毫無用場,備受冷遇——可能我把話說得過於極端了。佛陀見到庵婆婆梨後,就對她說了三皈五戒。庵婆婆梨很是歡喜,就對佛陀說:「唯願世尊及諸弟子明受我請,即於今暮止宿我園。」

世尊聽了以後,表示「默然」,也就是表示同意了。這個庵婆婆梨一見得到了世尊的默許,自然是喜出望外,就快馬加鞭十萬火急地往自己的園子裡趕,結果在路上發生了一起輕微的但是頗具戲劇性的交通事故。起因似乎也並不突然,就是毗舍離城裡那些號稱「隸車輩」聽說佛陀準備要到庵婆婆梨的園中止宿,就一起風風火火地往佛陀這兒趕。由於二者都是全速前進,結果造成了雙方車輛的碰擦。這樣就引發了眾人皆知的一段插曲。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隸車輩」,用現在的話叫,可能指的就是那些「飈車族」,也可以是豪門貴族子弟的代稱。這些紈絝子弟們每日尋歡作樂,思想空虛,現在聽聞到佛陀來他們國家了,自然不能放過這次補充精神食糧的機會,所以就火燒眉毛般地往佛陀那裡趕奔。

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在情節上似乎顯得有些誇張,但我想這是為了突出庵婆婆梨供養佛陀的決心與虔誠,自然也無可指摘。這時候,佛陀已經到了庵婆婆梨園了,他從很遠的地方就見到塵土飛揚,「車馬數萬,填道而來」,他擔心眾比丘沒曾見到如此浩大的場面,就開始做比丘們的思想工作,於是他就對比丘們講了一番開示。這番開示的核心內容,就是對比丘們說,你們要「自攝其心」,還要「具諸威儀」,並且解釋了如何才能做到這兩點。我們不妨在這裡略去一些故事情節,多講一些佛陀的教法。如何才能做到「自攝其心」呢?就是要從內外兩個方面入手,「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舍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懈,舍世貪憂」,不僅是身觀,在受觀、意觀、法觀等方面,都要做到「舍世貪憂」。那麼如何才能「具諸威儀」呢?就是「可行知行,可止知止;左右顧視,屈伸俯仰,攝持衣缽,食飲湯藥,不失儀則;善設方便,除去蔭蓋,行住坐臥,覺寐語默,攝心不亂」。從上面看,就可知佛陀對出家比丘的要求主要是兩方面。從外在儀表上,就是要「具諸威儀」,做事循規蹈矩,行住坐臥,都要講究法度,不要胡作非為;在內心的約束上,就是注重自我的內省,「自攝其心」,要把我們每個人的心收拾好,打理好,不要心猿意馬,盡想些烏七八糟的事情。順便說明一下,上面有個佛教的專用術語叫「蔭蓋」,「蔭」即「陰」,積聚義,一般是指五陰,即色、受、想、行、識五蘊(新譯為蘊,舊譯為陰)。就是五陰等有為法將我們的善法覆蓋,使我們流轉於生死六道。因此,我們也可以把「蔭蓋」簡單地理解為「煩惱」的別名。

這些豪貴弟子們既然到了佛陀的地方,他們除了對佛陀深表讚嘆以外,最想聽到的就是佛陀的講法。佛陀給他們講了些什麼呢?就是世之「五寶」。佛陀說,世上有五種寶貝甚是難得。哪五種呢?第一種就是如來與至真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什麼叫至真?就是佛陀能遠離世間一切虛偽的東西,能達到最高的真實,故名至真。從這個角度上講,如來與至真,屬於同義詞,只是二者的立足點有所不同。第二,就是能夠正確領會佛法,並且將佛陀的正法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樣的人很是難得。第三,對如來所講的法能夠相信並且能夠理解,這種人很難得。第四,就是按照如來所講的法,老實去修行,並且有所成就,這種人很難得。第五,就是能夠「臨危救厄」並且能夠常年堅持的,這種人十分難得——就好像是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且不是一般的好事,而是「臨危救厄」。這些「隸車輩」聽了佛陀的開示以後,很是歡喜,就「頭面禮佛,繞佛三匝,各自還歸」。

這位庵婆婆梨女見到這些富豪子弟對佛陀如此恭敬,覺得自己很有面子,心裡如灌醍醐。於是他就發心把這所號稱毗舍離最好的園子作為禮物,供養給了佛陀。佛陀說,你不能供養給我一個人,而是要把他供養給我們大眾(招提僧)共同使用,大家皆大歡喜,豈不是很好嗎?庵婆婆梨聽從了佛陀的意見。然後佛又為她講了更深層次的佛法,講了四諦法門,然後又為她授了五戒,使之成為一名居家的「優婆夷」。

接下來講第七個故事。佛陀度化了庵婆婆梨女,並在毗舍離住了一段時間後,就對阿難說:「我們還是去竹林叢吧。」這個竹林叢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就是指的是竹林精舍,它位於摩揭陀國,距離毗舍離比較遠,而距摩揭陀了的首府王舍城很近。這個竹林精舍據說是摩揭陀國最早的佛教寺院,由阿闍世王的父親頻婆娑羅王提議建造。佛陀回到竹林精舍是做什麼呢?我們還是接著往下看。

佛陀費盡周折,回到了竹林叢。這時有個婆羅門,名叫毗沙陀耶,就前來拜望佛陀,並且邀請佛陀第二天率領弟子們到他家去應供,佛陀對此表示同意。佛陀到毗沙陀家應供之後,照例為他宣講了佛法。從經文中,我們見到了佛陀所說的偈語,中心思想是對供養飲食表示讚嘆,並說以飲食衣服以及臥具等供養「持戒人」會獲得很殊勝的果報。至於佛所講的其他一些佛法真理,經中對此並沒有細說,這與前面幾個故事有著很大的不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一看下面經文,我明白了。原來此時摩揭陀國正在鬧饑荒,「彼土谷貴饑饉」,大家都填不飽肚子,人民生活日益艱難。在這種情況,比丘們想出去托缽乞食,也顯得尤為困難。因此,如果有人願意主動請佛陀以及比丘們以飯食供養,就顯得彌足珍貴。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在佛陀時代,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人們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那樣豐衣足食,而是完全靠天吃飯。而印度的天氣也很奇怪,一下雨就下個沒完而出現洪澇,雨一停就會鬧乾旱。在佛陀的傳記中,曾經不止一次地有過天災人禍的記載。在貧苦的人家裡,能夠吃上粗糠已是很不錯的了,很多人就是被活活餓死的。在佛教的經典中——比如著名經典《法華經》,就是用「大白牛車」來比喻佛乘——也就是修行的最高級別。印度人養牛很多,但是他們基本上從不吃牛肉。為什麼牛在印度自古至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我們若排除了一些宗教信仰的因素,而單純從農業生產的角度上講,牛在印度社會從畜牧社會走向農業社會的過渡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牛可以幫人們幹活,它是農業耕作的重要工具,牛乳可供食用,牛糞可作生活天然燃料,牛甚至被視作潔淨的象徵。因此在《摩奴法典》中,認為食牛肉是一種罪過,把牛殺掉更是有罪。因此我們在讀佛經時,一定要參考古印度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以及風俗習慣,這樣才能準確地理解佛經里所蘊含的真實涵義。

在嚴酷的社會環境下,佛陀深感比丘們的生活也日益艱難,這對佛法的宣揚顯然是十分不利的。因為若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人的最低的需求層次是生理上的需求,它包括我們的飲食、穿衣、居住等基本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有效地保障,那麼其他需求諸如安全、社交等需求將隱退到次要的位置。試想,一個人若一天到晚為解決吃飯問題而哀聲嘆氣,那麼他將很難樹立起對宗教信仰的興趣,因為他已經把解決吃飯問題當作頭等大事來看待。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