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文學創作

少林方丈釋永信「獲贈」雲錦袈裟


時間:2009/6/8 作者:潔心

昨日,一篇名為《釋永信定製雲錦袈裟 僅金線就價值5萬元》的報導,「走紅」各大入口網站。報導的采寫方為揚子晚報。文章中稱,耗費了雲錦人數年心血,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特別定製的「雲錦袈裟」近日製作成功。報導中稱,這件袈裟「以純正的大紅色為底色,面料為『真金八寶吉祥寶蓮紋妝花緞』,用真金捻線構成菱形格紋,其間布滿具有佛教文化的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等八吉祥圖案。」文章中稱,釋永信的這件袈裟非常豪華,「用的金線有圓金線和扁金線兩種,僅金線這一項就值5萬元,還不算面料和人工」。此外,袈裟上還配了一個金鉤和一個玉環,配鉤為純金手工打造,為了堅固用的是18K金;而玉環則是上等翡翠,看上去碧綠碧綠,通靈剔透。昨日下午,記者在少林寺見到了這件寶貝。袈裟被保存在一個漂亮的紅色錦緞盒中。打開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佛教文化中的法螺、法輪、寶傘、蓮花等八吉祥圖案。而在圖案的上側和下側,則有幾條金黃色的線鑲嵌其中,這正是報導中所提到的價值連成的金線。仔細觀察這件袈裟,做工非常精細,而且色彩光鮮。尤其是穿插其中的金線,細長光亮,還不足成人的頭髮絲粗。【網民熱議】網友集體「筆伐」釋永信這篇報導出爐後,立刻成為各大網站的「香餑餑」。截至昨晚8點,已被新華網、人民網、新浪、搜狐、網易、鳳凰網等所有國內一流網站轉載。新浪的評論數量更是達到了2916條。記者翻看多家入口網站的評論、留言後發現,對於釋永信定製袈裟一事,幾乎所有網友都持反對意見。留言中,還伴有大量的諷刺與謾罵。一山東網友反問說:普度眾生,用得著金線袈裟?網友「清靜的佛門」感嘆:如今佛門已不復存在了,和尚也變成了世俗商人。不知道佛祖知道了,會怎樣?網友「哎」無奈表示:「佛門財產應該用於行善吧,身上披的再貴重,於修行又有何益?但如果釋和尚是想用此舉挽救一家瀕臨倒閉的廠子倒也可能是一樁善舉吧。」廣東一網友認為,一件袈裟能頂不少窮人的飯錢!佛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和尚能做到這個份上,也算是空前絕後了。【方丈回應】「雲錦袈裟」是研究所送的釋永信是否真的定製過鑲著金線的「豪華袈裟」?他的初衷又是什麼?昨日,記者採訪了方丈本人。說起網上的謾罵,已經「身經百戰」的釋永信則表現得十分淡然,他衝着記者微微一笑,說:「我從來都沒有定製過什麼豪華袈裟!我會花那個錢?我又不缺袈裟。那件袈裟是南京雲錦研究所送的,不花一分錢。」他說,此事應該從2002年說起。當時,少林功夫正在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雲錦研究所也正在申請雲錦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隨後的交往中,大家關係不錯,研究所就提出要用雲錦的工藝,做一件袈裟送給他。「人家送給我東西,我總不能不收吧?這樣也不合適!況且在歷史上,本身就有雲錦袈裟,研究所現在只是想恢復傳統工藝,沒別的意思。」釋永信告訴記者,他不會穿這件袈裟,因為它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體現與傳承,只能收藏。「我們少林寺目前正在籌建博物館,我準備把它收藏到那裡。」【研究所聲明】袈裟的確是送的南京雲錦研究所所長王寶林告訴記者,這些金線全部由98金做成,幾乎就是純金。加上做工和其他材料等費用,整件袈裟估計有16萬元。而對於網上的一些轉載和謾罵,王寶林表示也聽說了,「感覺很遺憾,本來是件好事,我們要送袈裟給方丈,結果卻變成了這樣!」「不信的話,我還可以把收藏證書拿給你看看。」說著,王寶林就拿出了隨身帶來的收藏證書。上面赫然寫著:釋永信為收藏方,南京雲錦研究所為敬奉方。所長解釋說,之所以做這件袈裟,是為了將少林文化和南京的雲錦技藝完美地融為一體。「2002年的時候,我們認識了方丈,當時大家都在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天,我們又雙雙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少林寺的功夫為動,我們的雲錦為靜,感覺特別有緣分,就有了這樣一個想法。」看了這篇報導,我想起了淨空法師。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