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薩確實存在,佛菩薩在你我的心裡,佛菩薩是慈善的,是清淨的,圓滿的,極樂的。今天得道的高僧園慧師父在無量寺里給我講解了監齋菩薩,園慧師父說:「在中國佛教里,緊那羅曾化為少林寺香積廚火頭老和尚,持三尺拔火棍打退圍寺的紅巾軍。因之被少林寺尊為護法伽藍,又稱其為「監齋菩薩」。監齋菩薩像有三尊,分別為持法法身、護法法身、妙法法身。頭頂塑有發表上升的青煙,煙霧上有赤腳而立的觀音像,法身形象則袒胸赤腳,手握燒火棍,完完全全一副武林人物模樣。《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一載,大樹緊那羅王(Druma-Kinnara-ra^ja)與無量之緊那羅、乾闥婆、諸天、摩侯羅伽等,共自香山來詣佛所,於如來前彈琉璃琴,大迦葉等嘆言:「此妙調和雅之音鼓動我心,如旋嵐風吹諸樹身,不能自持。一切諸法向寂靜,如是乃至上中下,空靜寂滅無惱患,無垢最上今顯現。在中國,這位菩薩和神差不多,是專門管理廚房的,所以在供養時,也有加稱這位菩薩名字的。緊那羅原是護法神之一,而所以傳說為神那樣的性質,是由於中國向來流傳著一個故事: 據《河南府志》說,元代至正(一三四一──一三六八)初年,少林寺有位行者,蓬頭裸背跣足,手中常提著一根燒火棍,在廚房做雜務,盡職盡責,十分勤勞。由於地位平平,寺中竟然沒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和法號。至正十年(一三五○),劉福通等領導的紅巾軍突然圍攻少林寺,由於事發突然,寺中僧眾皆不知所措,在這危急關頭,這位乾燒火雜務的行者手提燒火棍,衝出山門,身體忽然長高數十丈,站立山峰之上,大叫「吾乃緊那羅王也」,紅巾軍見此情狀驚恐萬分,到處逃邃,少林寺因此免遭大難,但這位行者也在隨後圓寂。至此,少林寺僧眾才知道這位行者就是緊那羅王的化身。為了紀念這位行者的護寺之功,少林寺僧眾在寺院中為他塑了像,建立了緊那羅殿,請他擔任寺院的護法伽藍菩薩,並有像供於廚上,供奉為「監齋使者」,以圓滿寺院飲食之事。這種傳說傳出後,天下寺院都紛紛效法,普遍在寺中塑起了「監齋菩薩」像,年年祭祀,從而形成了佛寺在這天紀念監齋菩薩的傳統。 」 園慧師父慈祥地說:「為什麼稱他們為「緊那羅」?緊那羅譯成中文則為「疑神」,這是由於他們頭上長了角,似人非人,似天非天,有點令人疑惑不定,故名為疑神。緊那羅中的領導者,即是緊那羅王。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大菩薩,現緊那羅王身來領導緊那羅的,即是這位大樹緊那羅王。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座寺廟裡,遭到了強盜的搶劫騷亂,眼看就要危害了三寶道場,當時寺里的出家人,都想不出退盜之計。就在這時,廚房裡一位伙頭師傅,拿了一把大鏟子出來,一下子就把強盜都趕跑了;之後,這位出家人也不見了蹤影。這就是傳說中的緊那羅王菩薩,也就因此和廚房結上了關係。其實,佛經中只是大樹緊那羅王菩薩。緊那羅,是印度語,與龍、夜叉等同屬於天龍八部。他是諸天的音樂神之一,與乾闥婆(如山門裡面四大金剛之中,彈琵琶的那一位,就是乾闥婆之一)是同一性質;凡是諸天舉行法會,都是由他們擔任奏樂的工作。」 對啊,為佛教護法的八個部族,即「天眾(Deva);龍眾(Naga);夜叉(YaKsa),乾闥婆(Gandharva,—作「香神」或「樂神」);阿修羅(Asura);迦樓羅(garuda,—作「金翅鳥」);緊那羅(Kinnara,稱「人非人」又稱「歌神」);摩侯羅迦(Mahoraga,一作「大蟒神」)。在這八個部族中,歌神緊那羅與樂神乾闥婆關係密切,皆住於十寶山,緊那羅族之女性大多嫁給乾闥婆中男性為妻,都可稱得上是能歌善舞的部族。緊那羅「似人而有—角,故曰『人非人』」;「能作歌舞,男則馬首人身能歌,女則端麗能舞」,故又稱「歌神」。緊那羅部族或男或女變幻無常,傳說有五百仙人在山中修練,適緊那羅女在天池沐浴歌唱,五百仙人聽到這美妙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又傳說空中有五百飛仙,聽到緊那羅之歌,如痴如醉,「皆失神足」,墜落塵埃。足見緊那羅之歌聲具有無限之魅力。 此刻,我想起了一個傳說:龍女是『二十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羅龍王(Sagara-nagaraja)的女兒,聰明伶俐,八歲時偶聽文殊菩薩在龍宮說『法華經』,豁然覺悟,通達佛法,發菩提心,逐去靈鷲山禮拜佛陀,以龍身成就佛道。一天,智積菩薩與文殊菩薩研究女人成佛事。文殊菩薩提到龍女能與八歲成就佛法,於剎那間,發菩提心,即成正果之事,智積正大惑不解時,龍女突然顯法力,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並向智積稽手。站在旁邊的十大弟子之一的,號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見如此,不平地說:「汝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你這麼快能證得佛法,真的難以致信,更何況女人身體很贓,根本沒有資格成佛)龍女立刻拿出一顆價值三千大世界的寶珠,現給佛陀,佛陀笑眯眯地接了寶珠,龍女問:」佛陀接寶珠快不快?」回答說:」快極了」龍女說:」成佛也是這麼快」說完龍女馬上變成男相,飛往南方無垢世界去了,龍女成佛後,便在觀世音菩薩身旁作了協持。 按佛教所描述的世界,我們所住的世界中心,有一座須彌山,帝釋天就住在須彌山頂的善見城,統領其餘諸天。須彌山四周各有八天,加上中央帝釋天,合為三十三天,此即欲界六天中的忉利天。此處的「天」當指依報意義上的生存環境方面的天。同樣帝釋天即可以指作為三十三天之主的天神,也可指其依報。照佛教說法,任何行善積德之人,皆可轉生帝釋天。帝釋天以人間百日為一日,壽長一千歲,即合人間十萬歲。傳說釋迦牟尼佛本人就曾三十多次轉生帝釋天。據《雜尼迦耶?天雜品》所說,作為忉利天主的帝釋的前生是個叫摩伽的婆羅門,他與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終後俱生於忉利天,以摩伽為天主,即帝釋或帝釋天,其餘三十二人為輔臣,即其他三十二天。帝釋並不斷七情六慾。據《譬喻經》說,阿修羅王之女容貌姝麗,帝釋天以重金聘求,並且揚言,如若不允,即訴諸武力。阿修羅王大怒,遂爆發大戰。經多次酣戰,互有勝負,最後講和,阿修羅王以女納於帝釋,而帝釋則以甘露作為回報。作為護法神,他的主要職責是保護佛陀、佛法和出家人。如佛陀在樹下修道時,惡魔向他進攻,擾其禪思,帝釋即吹響貝螺,保護佛陀。佛陀涅盤時,他又顯身,念誦頌詩。他還保護佛陀的舍利等等。作者:劉子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