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故事

佛學禪說:把自己當成自己


時間:2012/10/22 作者:佛前明燈

佛學禪說:把自己當成自己

佛學禪說:把自己當成自己

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 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著望著他說:「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願望,已經是很難得了。很多比你年長很多的人,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給他們多少解釋,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讓他們那樣好了。」少年滿懷虔誠地聽著,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著說:「我送給你四句話吧。」 第一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自然就不會那麼直接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點頭!接著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沉思了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並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 智者兩眼發光,繼續說道: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話:「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後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是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就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麼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後叩首告別。 後來少年變成了壯年人,又變成了老人。再後來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後,人們都還時時提到他的名字。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智者! 因為他是一個快樂的人,而且也給每一個見到過他的人帶來了快樂。這四句話我們能體會多少?又能做到多少? 心得: 1.「把自己當成別人」是「無我」2.「把別人當成自己」是「慈悲」 3.「把別人當成別人」是「智慧」 4.「把自己當成自己」是「人格」,可能是前三者圓滿之後才能體會與實現吧!所以須要用這輩子去經歷。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