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是什麼意思?
時間:2015/1/8 作者:君合

「天龍八部」,又稱為「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實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天眾」,「天」是指「神」,包括著名的護法二十諸天中的大焚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等。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天神的壽命終了之後,也是要死的。天神臨死之前有五種症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第五個症狀或說是「玉子離散」),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帝釋是眾天神的領袖。「龍眾」中的「龍」,和我國的傳說中的「龍王」或「龍」大致差不多,不過沒有腳,有的大蟒蛇也稱。事實上,中國人對龍和龍王的觀念,主要是從佛經中來的。佛經中有五龍王、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對龍很是尊敬,認為水中主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對德行崇高的人尊稱為「龍象」,「如西來龍」,那是指從西方來的高僧。古印度人以為下雨是龍從天海中取水而灑下人間。中國人也接受這種說法,曆本上註明幾龍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龍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羅龍王,他和幼女八歲時到釋迦牟尼所說法的靈鷲山前,轉為男身,現佛之相。她成佛之時,為天龍八部所見。「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夜叉」是本義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維摩經」註:「什曰:『夜叉有三種:一、在地,二、在空虛,三、天夜叉也。』」現在我們說到「夜叉」都是指惡鬼。但在佛經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將的任務是「維護眾生界」。「乾達婆」又稱為「香神」,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天的專管演唱俗樂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達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魔術師也叫「乾達婆」,海市蜃樓叫做「乾達婆城」。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阿修羅王常常率部和帝釋戰鬥,因為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好食物,帝釋有美食而無美女,互相妒忌搶奪,每有惡戰,總是打得天翻地覆。我們常稱慘遭轟炸、屍橫遍地的大戰場為「修羅場」,就是由此而來。大戰的結果,阿修羅往往打敗,上天下地,無處可逃於是化身潛入藕的絲孔之中。阿修羅王性子暴躁、執拗而善妒。釋迦牟尼說法,說「四念處」,阿修羅王也說法,說「五念處」;釋迦牟尼說法「三十七道品」,阿修羅王偏又多一品,「說三十八道品」。佛經中的神話故事大都是譬喻。阿修羅王權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愛搞「老子不信邪」、「天下大亂,越亂越好」的事,阿修羅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論卷三十五」:「阿修羅其心不端故,常疑於佛,謂佛助天。佛為說『五眾』,謂有六眾,不為說一;若說『四諦』,謂有五諦,不說一事。」「五眾」即五蘊」,四諦是佛法中的基本觀念。阿修羅聽佛說法,疑心佛偏袒帝釋,故意少說了一樣。「迦樓羅」是指「金翅鳥神」。這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此鳥鳴聲悲苦,以龍為食。舊說部中說岳飛是,「大鵬金翅鳥」投胎轉世,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它每天要吃一個龍及五百條小龍。到它命終時,諸吐毒,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因為它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內積蓄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肉身燒去後只餘一心,作純青琉璃色。「緊那羅」是歌神,是專門演奏法樂的音樂家。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他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所以稱為「人非人」,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頭。一、「天」是指天神無名老僧的出手,讓人驚為天神。他的神並不只在於他的武功有多高強,而是在於他的言行。他以悲天憫人之心,化解兩代人恩仇之舉,破解了人的執迷不悟,一時間「王霸雄圖、血海深仇、盡歸塵土」;所言的佛法與武功之融合之理,讓少林眾僧望塵莫及,似有「天花亂墜」之效。二、「龍」是指人神佛經中對德行崇高的人尊稱為「龍象」。蕭峰當之無愧。龍是水中力氣最大之物,蕭峰則是地上武功最難測之人。龍從海中取水化雨,拯救人類的旱情,蕭峰則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挽救了兩國的百姓免遭生靈塗態。三、「夜叉」是一種鬼神「夜叉」有其兩面性,有時指惡鬼,有時指神將。阿紫的行為手段之毒,令人髮指,但其對蕭峰的執死不愉之情,又令人怦然心動。在她的心目中,她就是蕭峰的「神將」,但這恰恰也是游坦之的「惡鬼」。所處的人不同,她的所指也就不同。四、「乾達婆」是一種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這種神,縹緲隱約,難以捉摸。能夠返老還童的天山童姥,卻是讓人難以捉摸的。她所居住之地,縹緲峰靈鷲宮是一個武林禁地,撲朔迷離,所學的武功,更是光怪陸離,讓人難以測度。而段正淳風流倜儻,到處尋花訪柳,遺情無數,最終也是和香銷玉隕的痴情女子們一起步入天國,同樣飄逸又為人惋惜。五、「阿修羅」這種神道,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這用在鍾萬仇與甘寶寶身上挺合適的。這一對名存實亡、虛有其名的夫妻,女的亮麗不可方物,男的醜不堪言。鍾萬仇為人又最妒忌,對自己的妻子又看管很嚴。正如佛經所云,「常疑於佛」,疑心病是很重的。六、「迦樓羅」是一種大鳥此鳥鳴聲悲苦,以龍為食。因它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內積蓄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慕容復心中的復國夢,就是這種毒。以慕容復的才情,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料想不難。但他一直被這種毒所累,往往行事不擇手段,最終毒素髮作,只能是一生活在自己的夢想里。七、「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頭康敏是一個蛇蠍美人,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也不想讓別人得到。這種人是永遠不會快樂的,最恨的是別人比自己快樂。雖然有著一具完美的人身,蛇頭是變不了的。八、「緊那羅」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形狀是人,但頭上有角。鳩摩智形似一代高僧,佛法高深。但行得卻是雞鳴狗盜之所為。可謂是「人非人」。所幸是,最終大徹大悟。終歸為神之列。當然,身負國讎家恨,一生作惡無數的段延慶最終溘然遠去,也當歸於此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