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蔬菜、水果經過烹煮後,都會有營養流失的問題,因為蔬菜富含的維生素C、維生素B群、礦物質等多為水溶性,很容易因為氧氣、高溫所破壞,或者在燙煮的過程中溶解於水中。其次,蔬菜在烹煮之後,所保留的養分多寡,則與烹調方式有關,當加熱愈久、烹調所用水量過多,亦是營養素流失的主要原因。
1、汆燙
所謂「汆」,就是將食物放入沸水中煮一下,隨即取出,以防止食物的養分因為高溫烹調而流失,或食物本身變老、變黃。所以,汆燙和水煮不一樣,時間掌握好是關鍵,不要將燙青菜變成久煮青菜即可。
汆燙蔬菜的小技巧為:水滾之後加入蔬菜,以一般家庭的煮菜量,大約再煮3分鐘即可。不要在水未煮滾就將菜放入,這樣烹煮的時間就會拉長,營養素就容易流失到水裡。此外,烹煮時的水量也是關鍵,很多人汆燙時因水放太多,長時間烹煮的結果,營養素就會溶解在水中,非常可惜。所以,將青菜煮熟即可,口感也會比較清脆好吃。
2、清蒸
蒸菜可利用瞬間高溫來加熱、煮熟蔬菜,營養素會比用大量水去汆燙來得容易保留。但也因為高溫烹煮的關係,如果時間沒有掌握好的話,青菜容易煮得軟爛,這取決於外鍋的水量、蔬菜量,用電飯鍋蒸或炒菜鍋蒸的方式也不同,需要較高的烹調技巧。
將一人份生鮮蔬菜放入電飯鍋蒸5分鐘,就可以蒸出相當好吃的蔬菜,但深綠蔬菜蒸完的色澤會變得較不好看,因為是持續在100℃的蒸氣之下,愈深綠色的蔬菜愈容易變黃。汆燙的話,通常是在水煮沸達100℃時放入生鮮蔬菜,此時會再降溫,而且如果沒有加鍋蓋的話,鍋里的食材不會被悶在高溫的環境,蒸氣一直往上飄散在空氣中,食材不會被悶煮,色澤就比較鮮艷。
3、水炒菜
蔬菜中的許多營養素為水溶性,所以掌握「蔬菜愈少接觸到水,營養素就流失愈少」的原則,愈來愈多人用「水炒法」來炒菜。水炒菜就是在油鍋中加入少量的水,水滾後加入青菜,以一般炒菜的方式拌炒,並於起鍋前再加上油和鹽調味。傳統熱油爆炒會產生油煙,油質也會因此變性,不益健康,而水炒法不僅更健康,且以少量的水去煮,蔬菜原始甜度不易被稀釋,不需太多調味料的使用,可減少油鹽的攝取,蔬菜一樣青脆好吃。
有的人會覺得 水炒菜不夠香,可用堅果類增加香氣。不使用液態油,是將腰果、杏仁等堅果類打成醬料,炒菜時只放少許水,將醬料拌入菜裡面,所有食材、營養全部都吃下肚。雖然現今民眾已會選擇橄欖油、葵花油、葡萄籽油等含單元不飽合脂肪酸的好油,但是它們的發煙點較不穩定,不適合高溫,所以使用上要注意,免得本來是好油,但因為烹調方式錯誤而產生致癌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