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中國美少女在美國演講:佛法無邊


時間:2015/9/19 作者:清淨心

2015年3月13日晨,在美國就讀高中的倪聞萱同學,為全校500名師生髮表了一次主題演講。這場演講深深打動了全體師生,一位老師甚至落下了眼淚。為什麼一場關於佛教的演說,會在西方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

演講從一個故事開始:

香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

公寓中的一名男孩,本已約了女友外出,出門時因風雨太大,就臨時取消了約會而逗留家中。而公寓中另一位有孕在身、本已臥床休息的少婦,因想吃點東西而獨自駕車外出。當她冒著風雨駕車返回時,發現整棟公寓竟然在風雨中倒塌了……

包括那名男孩在內的公寓中其他居民都喪身在倒塌的公寓與山泥之中,而孕婦卻幸免於難。

這是香港作家倪匡筆下一個耐人尋味的命運故事。一念之間,生死兩重天。這到底只是作家的藝術創作,還是生活的真實寫照?

你可能也經歷過這種事情,因為一個決定而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果。那麼,這是偶然還是必然?命運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它又是怎樣形成的?可以被改變嗎?如何才能改變?

我父親於2012年出版了《覺悟》一書。這是一本關於用佛教智慧改變我們生命的書。我說「This is a life- changing book(一本足以改寫你生命的書)」,因為首先,這本書的封面上的確寫著這些中文字;其次,這是我父親的書,我當然想推銷它;(笑聲)第三,這的確是一本足以改寫你生命的書。

自從他出版這本書以後,我父親就希望我能幫他翻譯成英語。當然,我不覺得我現在的英語水平夠去翻譯這整本書,但是我希望借這個機會,能分享一些他對佛法的見解,尤其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對我有很大幫助的禪學。這次演講的一部分內容會是《覺悟》一書部分章節的簡單翻譯(算是如我父親所願),還有一部分是我自己的修心、修行經歷。

從出生之日起,我們就像步入了一個只有唯一出口的巨大迷宮。佛教正是要幫助你找到這個給你帶來解脫的唯一出口。唯有找到這個出口,我們才能從滿是痛苦的迷宮中走出來。每個人在生命中都經歷著不同的事情。但不管在你的生命中發生了什麼,要知道,現在你所遇到的每一個障礙或絕境,都來自過去的無知和妄行埋下的種子。已經發生的結果,我們無力改變,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停下探索的腳步。事實上,佛教認為,只要我們從無知中醒來,就一定能走出迷宮。

加拿大有一種生命力特別旺盛的蒲公英,即便你將它連根拔起,不久它還會從地下長出新的來。後來,經過專家的深入研究發現,它的根須特別長,竟然頑強地扎入地下八米的深處,並且鬚根的盡頭有一粒種子,就算鬚根斷了,蒲公英也照樣會因這粒種子而再次破土重生。

在我們內心深處,也深埋著一顆種子。不知不覺間,這顆潛伏著的種子在不斷地發芽開花,並結滿了各式各樣苦澀的果子。雖然我們討厭那些苦澀的果子,但由於並不知道它們究竟來自何方,所以就算用盡了各種方法,卻總是失望地發現無法根除它。因為,我們總是治標而不治本。就像人們只是剷除地上的蒲公英,或者雖然拔出了蒲公英的根須,卻將那顆種子留在了地下一樣。

深埋於我們內心深處的那顆種子叫「自我」,它是我們人生一切煩惱和痛苦的源頭。我們的心,本來應該像虛空一樣,可以容納一切。一切和我們沒有對立,一切就是我們,我們就是一切。我們和整體沒有分割。當我們有了自我,我們就開始分割和比較,「我」從整體中獨立了出來。

接著,因著我們的喜好、經驗,心的大小容量就顯露出來了,我們的心不再可以容納一切了。隨著我們分割的東西越來越多,心的容量也就隨之變得越來越小。自我變成了一道過濾外界事物的屏障,將我們和整體分割了開來。接著,我們就慢慢執著於這個自我,經過一定階段的薰習和積累,因「我」而產生了愛和幸福,但也帶來了相應的痛苦和煩惱。它是一把雙刃劍。那麼有沒有辦法把這把雙刃劍用好,只使其發揮有益的作用而不產生負面作用呢?

佛教的最終目的是助你回本歸真。為此,佛教將修行分為「戒、定、慧」三個步驟。若把我們的心比喻成蠟燭,那麼蠟燭會在風中搖曳(各種利益誘惑或逆境打擊),很容易熄滅,如果給蠟燭加上個玻璃罩(就是「戒」),它就慢慢從搖曳中靜下來(就是「定」)。於是燭光會越來越明亮(就是「慧」)。

七歲起,我就讀住宿學校。有次周末回家時我滿心煩惱。父親注意到後要我和他出去散散步。那是一條滿是路燈的小道,有的明亮而有的昏暗。父親指著一盞滿是灰塵的路燈問我:「記得你最開心的時候嗎?現在你內心的光亮被憂慮和恐懼的灰塵遮蓋住了,就像這盞燈一樣。但是光就在你心中,你只需清除你心燈上的塵埃。」我意識到,只要保持正確的心態,我能戰勝任何困難。

此後父親為我設計了一張情緒記錄表。X軸為日期,在Y軸上標上1-5分的分值(1分表示極其低落的情緒,5分表示非常興奮的情緒)。

起初,這張表就像動盪的股票市場圖。有時我會前一天是5分,第二天卻僅得到1分。但當我開始觀照起自己的情緒時,它就變得慢慢平穩下來,經常徘徊在3和 4之間。我並不是說現在我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了,但是這張表對我的情緒控制起了很大的作用,面對問題時也變得更加理性。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不用填寫任何表格的方法——和自己對話。當你晚上躺在床上準備入睡前,試試放下手機,用那半小時,甚至僅僅五分鐘,和自己對話。問問自己,「你感覺怎麼樣?」讓你的潛意識和你說說話。

讓我們現在就試試。請閉上你的眼睛,想想昨天一天發生的所有事情。你昨天一天怎麼樣?(大家閉上了眼睛,在回憶)1-5分,你會給自己打幾分?當然,你的一天不可能保持同樣情緒。嘗試把開心與不開心的時候平均一下,你會給自己打幾分?(停頓了幾秒)是什麼事或什麼人讓你開心了?(停頓了幾秒)有沒有因為你的緣故讓別人過得更好?(停頓了幾秒)有沒有某個瞬間,你的情緒失控了?(停頓了幾秒)是什麼造成了你的情緒波動?(停頓了幾秒)你希望今天一天怎樣度過?(停頓了幾秒)我希望這個短短的自我對話,能幫助你在春假前的最後一天沉靜下來。

最後我想給你們一個公式——

1*(過去)+ 2*(現在)= 未知(未來)

你無法改變過去已經發生的事,但如果你能調整好你當下的狀態,你就能收穫一個意想不到的未來。

TheEnd(完)

–Audience reaction –

以下摘錄部分老師、學生的熱烈反饋:

宗教老師Ms. C:太成功了!你的演講及講稿非常完美。好幾位老師和我提到你的演講有多泰然自若。我意識到你演講的時候全場非常安靜——那種全神貫注的安靜。你為這個小鎮轉起了法輪!

Ms. R(顧問老師,在我下台後拉住我,潸然落淚):我想感謝你的演講。你讓我想起我家裡的磬好久沒被奏響過了。我會重新開始做早課的。謝謝你!你是如此特別。也請轉告你父親,感謝他的著作。

校行政官Mr. W:感謝你的分享!如果你翻譯好了你父親的書請一定告訴我!我一定會去買的。我和我的妻子都很喜歡佛教思想。我的妻子這周末正準備去參加一個佛教峰會。你能給我發一份你的講稿嗎?我想與她分享。

我的朋友包括幾個我不認識的同學在我演講後感謝我的分享,他們說:「可能是每周Matters of Spirit系列主題演講中我唯一全程醒著的一次演講。」

同學:剛才你太棒了!真希望我剛才有錄下來以便現在再看一遍。不過我覺得大家都太全神貫注了,沒人想到要拿出手機拍照錄像……為你驕傲!

學生主任Ms. N:感謝分享!你幫助我「清除了心燈上的塵埃」。對我非常有啟發的演講!

語言老師Mr. N:我非常喜歡你的演講!這就是你父親的書嗎?我太喜歡了。我喜歡讀精神教導方面的書。不知道這本書的英文版什麼時候會出,但是我非常想讀!請你一定好好翻譯!也請轉告你父親感謝他的著作。

歷史老師Mr. B(曾是律師)給我發郵件:「我想感謝你今早那令人深思的演說。我一向喜歡學習新知識或是找到一種新的見解。我準備今晚將我從你的演講里學到的東西分享給我的女兒(他的女兒正在就讀大學),她一定會非常感激你的。等你翻譯完你父親的書請一定給我發一個亞馬遜連結,我期待著買到這本書的時刻!」

英語老師Ms. G給我發郵件道:「我想告訴你我多愛你早上關於佛教的演講。非常令我深思!」

十二年級年級組主任Dr. D給我發郵件道:「我想告訴你我非常感謝你今早Matters of Spirit的演講。你講到的那種警醒、自知的生活方式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學習的。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