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十六集)  


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大德,大家下午好。我接收到大概有七、八條的問題,估計如果用一個半小時來解答,當然大家會有收益,但是還是不夠大家聽經收益大。我就想兩全其美,我們用講經,我剛才看了大家的問題之後,我希望能夠在講經當中把問題的答案附帶出來,其實大家能夠認真聽經,聽到最後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如果不聽經,你肯定很多問題,所以我們還是以講經為主。我們請大家打開《無量壽經》的經本第五頁,第二品第五頁。我這個經本是第五頁的第一行,是這個版本,第五頁的第一行: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

我們先講這一句。我們上午講八相成道,講到這裡第六條,是成道。前面的都是菩薩為我們做種種的示現,是隨順世間大家能夠理解的這種途徑,示現修行、學道、降魔,到最後能夠成等正覺,就是成佛。『微妙法』是什麼法?在《維摩詰經》裡面講,微妙就是菩提,所以「得微妙法」,就是得到無上菩提。這個菩提是什麼?就是我們講的實際的理體,《無量壽經》裡面講「真實之際」,就是講我們的自性。自性能生一切法,本有見聞覺知,但是它又沒有形象,它是非六根之所能夠接觸的。我們眼不能見、耳不能聞、鼻不能夠嗅、舌不能夠嘗、身觸摸不到,甚至連我們的意、意識也想像不到,是我們思惟之外的,這個自性就叫做微妙法,真的叫做不可思議。你不可思,你想不出來,當然就更加不能夠議,講不出來的。所以我現在怎麼講,都很難講得出、講得明白,所以這個只能是大家意會,超過語言之所能知,也超過我們思惟之所能知。

你怎樣才能夠知道?不講又不行,講又不行,這件事就難了!這件事想又想不出,那應該怎麼辦?不可思、不可議,不是說這個是我們沒辦法得知的,不是這個意思,是叫我們不要用思、不要用議,就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當你的心回歸到清淨的時候,就在這一個時刻一念不生,忽然領悟,忽然契入,這樣你就能夠見性。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他是把自己所有的分別執著、起心動念統統放下,這樣他才能夠見性。六祖惠能大師也是這樣見性的,見性之後的境界是一樣,都是成佛的境界。所以這個是佛法修學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就是這裡講的「得微妙法」,你證入自性本體。

『成最正覺』,得到的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叫做成佛了。正覺,一般是講阿羅漢所證得的,他對於宇宙人生的認識是正確的,但是他還有分別,還有動念頭。把念頭放下了,分別也放下了,你就能夠成最正覺,這個是超越阿羅漢,甚至超越菩薩,成佛。所以成佛不是外求,完全是你把內心的一切妄念放下,你就能夠得到。得到之後,你也不會有得到的念頭,你有得到無上、最上的正覺了,你還沒有成就最上正覺,你還有念頭。《金剛經》裡面說,證得佛菩提是歸無所得,《心經》裡面也是這樣講,「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梵文意思就是最正覺,無上正等正覺。你證得這個境界,其實是不可得,你有得的念頭,已經是錯了。因此這個境界完全自然,沒有任何的造作,這個就是成就究竟圓滿的佛道。

所以大家提的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初學可以提,為什麼?因為你不明白,是要給你講。但是學到差不多,你就要慢慢把你的這些問題放下,你執著這些問題,說明你的分別執著不肯放下。你說問題是怎麼來的?講到底不就是有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如果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哪裡來的問題?所以一開始我們用學佛答問來接引大家,叫做順世間故,有問題你就來問。其實是什麼?你放下就什麼問題都沒有。

所以我們老法師之前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也有學佛答問,答了幾年,後來不答了,所以所有的問題都轉到我這裡。這些問題我是答,結果愈答就愈多,因為大家見到老法師不回答問題了,所以都來問我。我就常常用老法師早年的一個例子,他有一次去外面講經,講到最後,本來有答問的時間,結果不夠時間了,主持法會的人就有點心急,沒有時間給人回答問題怎麼行?老法師很有智慧,他說最後我們接了很多問題,但是我們沒有時間回答,我們有個總答覆,他說我知道你這些問題是什麼,概括起來六個字,叫做妄想、分別、執著六個字,我也用六個字來回答,南無阿彌陀佛。你老實念阿彌陀佛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你還有這麼多問題就不老實了。所以問問題可以問,不是說不讓大家問,但是你要知道,初學的人是這樣,不可以停在這個境界。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這個是講第七,「轉法輪」這個相。首先是「總相」,總相下面分兩小節,第一是請法,我們可以看《科判》。這個《科判》可能沒有這麼細緻,「庚七」就是講「轉法輪」,下面分「辛一、總相」,辛一下面分「壬一」,按照天干這樣排列,「請法」。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

釋迦牟尼佛成佛了,成佛當然要度眾生,但是度眾生不是說自己出去跟別人講這樣就行了,要有人請法才行。法是一定要請的,不請法,大家對法就不重視,不重視就很難契入佛法的真諦,所以要有請法輪。

佛出世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因緣,佛在世的時期是很短的,但是佛不在世的時期很長。好像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在世才八十年,七十九歲走的,但是他不在世的時間就很長了。所以佛能夠示現成佛是非常不容易,真是眾生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我們就要好好把握這樣的因緣。

佛為什麼會出現在世間?在《法華經》裡面講,「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什麼叫大事因緣?我們自己反觀,我們為什麼要學佛?我們的動機在哪裡?是不是說佛門可以求升官、求發財、求做生意順利、求子、求孫、求老婆、求個好先生,求這些?這些就不需要佛來,天神都可以幫得了你。所以這裡問,天道是不是屬於佛教這個問題,不屬於佛教,佛不管這些事情。天人他是修五戒十善、四無量心,能夠生天。四無量心是慈悲喜舍。但是佛他教我們不是說得人天的福報,你在這裡想求升官、求發財、求子求孫、求平安,統統是人天福報。人的福報,不是天的福報,天的福報是以後生天,是天福。如果你只求人福、求天福,佛就不需要來;但是你如果志向很高遠,我不滿足人的福報,也不滿足於天的福報,我想要超越人天、超越三界六道,甚至要超越十法界,這樣的發心,佛就來了。所謂眾生能感,佛就有應,你的感是你自己心裏面嚮往的事情,你嚮往作什麼。

所以我們學佛的動機一定要明確,既然學佛就要樹立崇高的目標,什麼目標?我們要成佛,這個是無上的目標。能不能夠成?人人都可以成。佛教我們,眾生皆有佛性,眾生本來是佛,既然你本來是佛,現在想成佛有什麼難?這是本分的事情。俗語有說,「登天難,求人難」,求自己怎麼會難?求自己不難,你肯求、肯去修就行。當然你有這個想要修、想要求佛道的念頭,佛就來了,他為這個因緣來的,這個因緣就叫做大事因緣,不是普通因緣。

《法華經》裡面講,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佛知見,就是使你開悟,你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佛陀教育的內容。佛教不是宗教,不是迷信,它是教育,教你什麼?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明白了,就叫做開了,開悟了。佛負責「開佛知見,示佛知見」,示是示現給你看,只是跟你講你也不明白,就演示給你看,所以佛身教、言教。

我們眾生就要悟入,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悟是你明白了,這個是理解上,你的智慧開顯了。入是什麼?入佛的境界,得到佛的受用。《華嚴經》講,「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本來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德能、神通、如來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些統統自性本有的,但是現在被妄想、執著蓋覆了,蓋住,出不來。蓋住不是說它沒有了、消失了,不是,它還有,它蓋住了。現在就把它開顯出來,好像一個明鏡,本來可以能照萬物,但是現在被塵全部封住了,現在就要去把這些塵擦乾淨,擦亮它的鏡面,這個鏡子就可以照徹大千世界。這些塵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把這些統統去除了,你的自性就顯現了,如來的智慧德相你就得到了。

所以佛是為這件事來的。他來了,他不可以主動講法,因為佛是所謂不起心、不動念,好像大磬,你看我們大雄寶殿有大磬,你要去敲一下,就可以響。好的磬,一敲可以響聲很遠,但是你不敲它就不響,所謂「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好像鳴磬一樣,佛就是這樣,佛內心是空空的,好像磬是空的,這樣才響得了。空的,它沒有任何的造作,你要去敲,敲是叫做能感,它就能應,感應;你不感它就不應,你不敲它就不響。那你要敲,就是這裡講的,『天人歸仰,請轉法輪』。這個轉法輪相是八相成道的核心,因為佛就是要來講經說法的。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歲證道,就成最正覺,到七十九歲,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轉法輪,這個是他一生裡面最重要的工作、最核心的部分。

誰去請他來轉法輪?這裡講的是天人。這個天是天上的人,天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無色界天,所謂三界都有。欲界天是有欲望,有財色名食睡等等這些欲望,愈往上欲望愈低,定力就愈足。到了色界天,欲望就完全沒有了,他不會有五欲,他全部是禪定,禪悅為食。所以他不需要飲食,他沒有這個欲望,更加沒有男女,他有身體,但是他沒有欲望。色就是有物質的,他有身體、有宮殿。到無色,連物質都沒有了,沒有身體、沒有宮殿、沒有任何物質環境,完全是我們說的靈界。三界都有天人,天人統統都是恭敬皈依世尊,所謂「天人歸仰」,來請佛轉法輪。

在《大智度論》裡面講,釋迦牟尼佛成佛三十五天都沒在閻浮提講法,閻浮提是我們地球上,就是當時印度。一般講法,他頭三個七,就是二十一天,在定中講《華嚴經》,參與《華嚴經》大法會的是法身大士,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參與不了。《華嚴經》裡面講,是放下所有的妄想、分別、執著,入一真法界,這種大菩薩才能夠有資格參與華嚴大法會。所以很多聲聞、緣覺乘的弟子,這個時候都如聾如盲,不知道佛在那裡講什麼,不能夠領會。三七日之後,《華嚴經》講完了,又隔了兩個禮拜,第五個七的時候,佛見到沒有人請法,所以他就自言自語,說「我法甚深,難解難知」,佛法太深奧,自性的道理確實是一般的凡夫甚至是二乘人、二乘聖人都不能夠理解。所以不如就乾脆入涅盤了。眾生業障深重,智慧不開,六道的凡夫深著於眼前欲望的境界,阿羅漢、聲聞、緣覺弟子著於偏空涅盤,都不能夠證最正覺。所以見到大家都沒有這種發心想來學習,佛就想著涅盤了,離開這個世界。

正在這個時候,菩薩他知道佛成佛是一件相當難遇的因緣,於是跟天人一起下到人間,恭敬向佛頂禮合掌,請求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轉法輪,為我們講經教學。這位老師很難得,不可以隨便讓他走,他是來去自如,他走了之後再找就找不回來了,所以一定要抓緊機會。凡人沒有這種智慧,不懂得請好老師;有智慧的人他懂得請,代眾生請轉法輪,眾生有福。要不然,眾生迷惑顛倒、造業受報,永遠在苦難的漩渦里出不來。天人請轉法輪,佛就「默然受請」,同意了,然後開始講經。所以從定中出來,先在鹿野苑講小乘法,講《四阿含》,然後慢慢開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這樣把弟子的境界向上提升。

按照天台宗判教,所謂五時說法。第一時是華嚴時,這是一般人參加不了的,三七日中講完了,把所有佛法的真諦全部講出來,這個是一乘大法。但是一般人的根性不夠,怎麼辦?從最基礎開始學起,所以佛開始講的就是小乘,叫做阿含時。阿含時講了多少年?講了十二年,等於十二年級。他們學什麼?學最基本的,譬如說因果的道理、倫理道德、做人做事,跟怎樣去養成我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這個觀就是在佛法裡面講的四諦和正確的觀念,所謂四種觀念,觀身不淨、觀法無我、觀受是苦、觀心無常,四念處,包括三十七道品等等,都慢慢跟我們講出來。然後再跟他們講,開始講大乘,見到眾生經過十二年的教化,慢慢慢慢基礎打好了,我們說扎好根了,扎好根之後,戒律也持得不錯了,因果道理也明白了,那就要勸他們發大心,慢慢開始入大乘。

所以接著八年講方等經,方等時。方等慢慢把我們的境界開啟、提升,好像《維摩詰經》是方等時講。然後慢慢大家都發了大乘心,再講般若,《般若經》,般若時有二十二年,等於是繼續穩固我們大乘的智慧,般若就是完全跟我們講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二十二年的根基扎得非常穩了,大家大乘的智慧都開顯了,最後八年講《法華》、講《涅盤》,法華涅盤時。

所謂開權顯實,權就是方便,以前講那個方便法門,因為我們的根基比較低、基礎比較弱,所以不可以跟我們講太高的東西,真實的東西慢慢來,不跟你講那麼多,等到你的智慧真正達到這個標準了,跟你講真實話。開權顯實,告訴你,一切眾生皆當成佛。所以《法華經》是勸一切眾生成佛,而且為一切眾生(上中下三根)都授記成佛,連一闡提都可以成佛。本來一闡提大家認為不可能成佛的,結果一闡提都能夠成佛,連提婆達多都可以成佛,《法華經》也為提婆達多授記。所以古德講,開智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法華》是教人成佛。到《涅盤》是佛最後一日一夜講出來,《涅盤經》等於是佛的遺言,遺囑,把還沒有度的眾生最後度盡了,這就入涅盤了。

所以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分為這五時。五時說法,從這裡看出釋迦牟尼佛的善巧智慧,隨順一切眾生的根性講相應的法門。這個我們也可以學習。

現在我們想要請轉法輪,最要緊是什麼?要培養弘法人才。佛菩薩要我們去培養,如果不培養將來就沒有收成,佛法要一代傳一代傳下去。我們要培養弘法的人才,可以用佛的五時說法,當時五時,前後用了五十年,大數五十年,實際四十九年,我們如果是用十年的時間來培養人才,我們等於是用五時說法的五分之一的時間,首先要紮根。你看阿含是講小乘,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沒有小乘就不能成就大乘。

佛法傳到中國,在唐朝的時候小乘還有人學,小乘的經典其實翻譯得很豐富,《四阿含》很完整。在唐朝的時候有兩個小乘的宗派,一個是成實宗,一個是俱舍宗,但是後人很少人知道,沒有人學。為什麼大家不學小乘,竟然在大乘有成就?因為中國文化很有特色,它有儒、有道兩家。中國古人,讀書人都是學儒、學道的,儒、道就是非常好的基礎,它可以等同於小乘的作用,所以你把儒、道的根基打好了,你學大乘可以直入,不需要再學小乘。所以古人他在儒、道上面的根基扎得穩,一學大乘就可以直接契入。

現在佛法很衰弱,為什麼?沒人成就,很少人成就。明心見性的人你找一個來給我看看,一個也找不到。淨土法門裡面說,念佛往生的還有,一萬人裡面可以找出三、五個,這個都是很難得了,其它法門想找一個開悟的、找一個證果的,教下裡面大開圓解的,禪宗裡面大徹大悟的,密宗裡面三密相應的,找不到,很難,佛法很衰弱。別看現在好像經書很多,隨便拿,法寶那麼容易請,上網隨時可以聽經,那些都是表象,成就的人少就是衰弱。

原因在哪裡?沒有根基。小乘也不學了,儒家、道家也不學了,直接說我來讀《華嚴經》、我來讀《法華經》、讀《般若經》、讀《楞嚴經》,讀不明白,沒有辦法契入。所以沒有基礎不行,好像建樓一樣,起碼你要有地基,然後一層一層向上建。現在直接說我要第四層,下面地基也不要,一層、二層、三層都不要,直接是空中樓閣,不行的!現在我們學佛人很多都犯這個毛病,一學佛就搞大乘經典,《法華》、《華嚴》,還不是一門深入,樣樣都搞,樣樣都讀,樣樣通,樣樣松,一樣都搞不明白,所以沒有成就。

所以我們真正想要培養人才,怎樣培養?先要紮根。這個在現在的普通佛學院不是很講求,佛學院都是講什麼?佛學常識多,跟你講很多很多名詞術語、很多大經大論,甚至佛教歷史、歷史研究,很豐富,但是真正很難培養出一個、兩個祖師級人馬。好像近代的諦閒老法師、倓虛老法師,現在都找不出幾個可以跟他們相媲美。原因在哪裡?就是沒有紮根的教育,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紮根。

我們自己修學也要一樣,要紮根,尤其是年輕人,起碼要紮好三個根。儒家的根我們採用《弟子規》,大家要回去好好讀;道家的根是《太上感應篇》,講因果。《弟子規》是講你怎樣做人,《太上感應篇》教你怎樣存心。佛家的根本是《十善業道經》,十善都做不到,學佛是不可能有成就。我們《無量壽經》也特別提出十善業道,而且是多處提出。你看《無量壽經》第八品就講,善護三業,身口意三業,就是講十善業道,身不做殺盜淫,口不做惡口、綺語、兩舌、妄語,意不起貪瞋痴,身口意三業要清淨;後面第二十五品又講到,「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慾」等等十善業道,這個是佛家的根。你沒有這個根,你學什麼都學不成,想往生淨土也往生不了。

所以我們要用心來學,怎樣學?這個不是說好像學經典這樣學的,《十善業道》很簡單,十條,《弟子規》三字一句很簡單,要把它背下來,一百一十三句,每一句對照我們,身有沒有做到?口有沒有做到?《太上感應篇》大概一百九十條,都要對照。最好是每天讀一次,《弟子規》讀下來五分鐘、十分鐘讀完,《太上感應篇》十五分鐘讀完,《十善業道》你不用讀得多了,就用《無量壽經》的第二十五品。

大家可以打開經本,八十六頁倒數第二行,「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慾,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你做到這十條,「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這個是信願求生,這樣你「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你看這個條件寫得很清楚,你一定要做個善人,要當作善,然後你信願求生淨土才可以往生得了。你只有後面,我想去往生,但是我沒有十善,這樣你就往生不了。說老實話,你也不是真的想去,是叫做光說不做。為什麼?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不但是善人,是上善的人,善到是上等的人,中等都不夠資格,上等。十善要做得很夠,然後你信願求生,你才是真的。你既然想去往生,去極樂世界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不修善怎麼可能,那就事與願違。

所以根一定要紮好,紮好這個根,然後才入大乘。大乘我們不需要學很多經,因為佛當年講經都是對不同的人講,叫「應病與藥」,經典好像藥方一樣,開藥方看你得什麼病,你得的病不同,開的藥就不同,經就好像藥一樣,法藥。當時佛的弟子不同的人請教佛,每個人的病不同,你跟他是不是患同一種病?你也不知道。你什麼藥方都要試一試,到最後可能比不試更痲煩,什麼藥都吃,那不如不吃藥。所以藥一定用一味就行,對症下藥,你就成就了。所以學經要一門深入,要選你最適合的經。

你說我不知道要選什麼經,三藏十二部這麼多經典,我選哪部?佛也為你想好了,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末法時期要靠淨土得度,要靠淨土法門。淨土的經典很少,大乘八大宗,最少經典的就是淨土宗,只有五經一論。我們現在學的《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阿彌陀經》是第二部,《觀無量壽經》是第三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是第四部,還有《楞嚴經》裡面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第五部,再加一個《往生論》,五經一論,很少,任挑一部就行了。挑哪部好?當然是第一部好,淨土大經《無量壽經》,我們就學這部經。所以我現在就是專學這部經,其它經都放下,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用十年的時間專修,你一定能夠有成就。淨土的成就,就是你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成就。因為你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就一定能夠成佛,等於拿到成佛保證書,這個不就是大成就?

所以這個法門真是最簡便、最快捷,用這個方法來培養弘法人才就最可靠。他能夠在一部經裡面下功夫,這部經學通了,一經通就一切經通。為什麼?這個通是通到自性,明心見性,所以什麼經拿來你都可以講,全通了。然後你去講經說法,你才能夠真正度化眾生。就是這裡講的: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你開悟了,你成就了,自然有人來請你轉法輪,人不來請,天人來請。佛當時就是,人不請,天人來請,他來轉法輪。轉是什麼?把佛的知見能夠分享給眾生,使眾生能夠悟入佛之知見,悟是開悟的悟,悟入,也就是轉凡夫心為佛心,這個是轉。

轉一般來講要三個層次,首先要轉什麼?轉惡為善。我們本來是惡的,什麼惡?有殺盜淫、有貪瞋痴,這些就是惡,要轉,用十善業道來轉。轉惡為善之後,就要破迷開悟。轉惡為善就是把根基打好,然後你要破迷開悟,用大乘經,用《無量壽經》可以轉,任何一部大乘經可以幫你轉,只要你堅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轉迷為悟了,開悟了,最後轉凡為聖,聖就是佛,幫你成佛。

成佛之後,當然要說法,所以說法就是『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個也是上報佛恩,下報眾生恩。沒有佛的教導,沒有眾生的護持,我怎麼可能成佛?所以成了佛一定要講經說法來報效眾生。

而佛的說法,不是僅是用口來講,用語言來表達,他的一舉一動,一個神態、一個動作都是講經說法,都是覺悟世間人。所謂「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亦說」,講話的時候是講,不講話的時候也是講。對有情說法,對無情也說法,或者現有情身說法,或者現無情身說法,無情身是山河大地。所以你看在禪宗公案裡面,有些祖師大德,聽到流水的聲音開悟了,看到落花開悟了,種種這些現象都是諸佛的示現,幫我們覺悟。所以不一定要顯這個身相出來講經說法才叫講法,所以法音流轉是遍一切處。就好像極樂世界一樣,極樂世界六塵說法,落花,天降曼陀羅花,是不是講法?是講法。風吹樹聲也是講法,七寶池中流水的聲音也是講法,連小鳥在叫都是講法,「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些不都是佛的示現!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示現的,是以他的身,做為一個人身,住世七十九年,八十歲,我們虛歲講八十歲,來為我們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這些都是演說法音。

「覺諸世間」,這個世間包括三界的眾生,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世尊接受菩薩、天人的請求,要講經了,要轉法輪了,講的法門有大乘、有小乘,有權法、有實法,有偏、有圓,種種的法都是叫做轉法輪。為什麼講那麼多法?因為眾生根性不同,要契機。眾生的根性成熟了,就講大乘法;根性沒有成熟,先講小乘法,慢慢幫他提升。到最後他提升了,就開始呵斥小乘,回小向大,所謂「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呵斥偏的小的教,贊大的教,大乘法,圓教法。開權顯實,幫助所有聲聞、緣覺弟子都入大乘,行菩薩道,圓成佛道。

《法華經》跟《華嚴經》一樣,都是叫圓教,就是幫助我們圓成佛道的,成佛的教。淨土宗也是圓教,也都是幫助我們一生成佛的法門,所以蕅益大師讚嘆淨土,說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華嚴經》的奧秘的密藏,《法華經》的秘密精髓,全在淨土裡面,全在《無量壽經》裡面。所以釋迦牟尼佛講法,令一切世間人都覺悟。

下面我們再看「別相」,就是剛才講的「總相」,「天人歸仰,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分別來講,這裡跟我們講的:

【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這句是講破迷開悟了,煩惱好像一個城一樣很堅固,城是比喻堅不可摧,非常堅固。這個是講我們的煩惱習氣很重,是無始劫來養成的,要去攻破它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佛菩薩為我們示現,可以攻破煩惱、斷除習氣。

煩惱分十個煩惱,所謂見思煩惱有十種,思煩惱是貪、瞋、痴、慢、疑,見煩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五種,五大類。貪瞋痴慢疑我們比較熟悉,因為什麼?經常起來,所以就很熟悉。貪是貪愛;瞋是瞋恚,發脾氣、發怒、有情緒,這些是貪瞋的瞋;痴是愚痴,不信因果,不明事理,胡裡胡塗,不信聖教;慢是傲慢;疑是懷疑,尤其是懷疑因果,懷疑聖人,包括對自己家人,什麼人都懷疑,都是叫做懷疑的煩惱。

見惑我們講得少一點。所謂身見,第一是身見,我們的身體。我們凡夫有一種錯誤的見解,就是以為這個身體是我,這個是錯誤見解,身體不是我,充其量可以叫做我的,身體是我的,不是我,我的身體,好像一件衣服一樣,我的衣服,是我的,不是我。如果你當作是我就糟了,好像你把衣服當作是我,衣服破了,你就很傷心、很痛苦。凡夫都認為這個身體是我,所以他有生老病死的時候,就為它很煩惱,不知道其實這個身體捨去以後,還可以換一個身體。如果你沒有這些煩惱,你換的是更好的身體,人的身體放下了,你可以到天上換一個身體,如果去極樂世界,是換了金剛不壞身,阿惟越致菩薩的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跟佛的身體沒有兩樣。所以身見要放下,這個臭皮囊沒有什麼可愛,這件衣服也不是很漂亮,要穿也要穿漂亮一點的衣服,把這個身見放下。所以有很多人對這個身體非常執著,保養它,天天想著我怎樣吃多一點營養,怎樣去保它,怎樣愛護它,做種種的調養、健身。當然適當的健康的活動可以做,但是過分了就不對,過分就加重身見;正是要你放下,你還要加重它,你的煩惱怎樣去除?

第二個是邊見,邊見是二邊、是對立。譬如說有是有非、有善有惡、有對有不對,種種的對立,這個見解是邊見。佛告訴我們,宇宙眾生是一體的,不二的。結果你一分為二,而在這個一分為二之後,還要對立。本來人我一體,結果我跟人要對立,然後要跟人開始爭利益,損人利己,這就是由於邊見造成的。

邪見是前面講的所有的貪瞋痴慢疑種種的惡見,都叫做邪見。還有見取見、戒取見,這個歸納起來就是,見取是從果上的見解是錯誤的;戒取是因上的錯誤見解,就是你錯認了因果,不知道什麼因會有什麼果,或者什麼果是由於什麼因引起。譬如說,當時印度人他們修苦行,他認為今生愈苦,將來就愈快樂,這個就是因果搞錯了。所以很多人就學牛吃草,因為他們在禪定裡面看到有一隻牛吃草,第二世牠作了人、生了天,說明牛吃草是好的,他就跟著吃草,搞錯了因果。牠生天不是因為牠吃草,生天是牠能夠修行十善、修五戒、修四無量心。所以他不懂得因果,他就亂來,他是看到,但是看了之後,他自己生起一個知見,就叫做錯誤見解。

貪、瞋、痴、慢、疑五種思惑,跟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五種見惑,叫做見思惑,十種煩惱。都要斷除,把這種煩惱斷除了,你才能夠出三界,證阿羅漢果。但證得阿羅漢果還不行,上面還有菩薩、還有佛,要繼續提升。所以天台宗它講得就更加圓滿了,它講有見思煩惱、有塵沙煩惱、有無明煩惱三種煩惱,就全概括了。見思煩惱就是剛才我們講的見惑、思惑。塵沙煩惱,是你斷了見思煩惱,你要度眾生的時候,你會遇到種種的這些所謂不如意,這個叫塵沙,太多了。你智慧不夠,度眾生不圓滿,你菩薩都會生煩惱,所以這是從分別心中生出來的。

好像當時有一位阿羅漢,這位阿羅漢,他證得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他就來向佛學習大乘法。想要發心學大乘、學菩薩,行菩薩道。剛剛發了大乘心,有一個天人他就來考驗他,看看你發的心是不是真的。於是他就變成一個年輕人,在路邊痛哭流涕。這個阿羅漢就來到,看到他在那裡痛哭很傷心,他剛剛發了慈悲心,要行菩薩道,就問他:你為什麼要在這裡哭?他說:我的母親得了重病,藥都找齊了,就差一個藥引,藥引找不到。什麼藥引?這個藥引是找不到的。要什麼藥引?要阿羅漢的眼睛做為藥引,到哪裡去找阿羅漢?找到他也未必給我。這個時候這個阿羅漢說,我已經是阿羅漢了,我可以把眼睛給你。因為阿羅漢已經沒有身見,所以眼睛都可以給你,於是他立刻就挖了左眼給他。結果這個人就說:你是阿羅漢?你為什麼不聽我講完,我要的是右眼,你怎麼挖左眼給我?挖得太快了,沒有辦法,那就又挖右眼給你。結果,那個人拿了右眼之後,聞了聞:這麼腥,不像阿羅漢的眼睛。就把它丟到地下,用腳踩,就走了。這個時候,阿羅漢就退心了,行菩薩道真是太難了,退心了。這個就是塵沙煩惱。他雖然自己沒有見思煩惱了,但是度起眾生來,他就有這些煩惱,不容易。你要去度眾生,確實不是容易度的,要經受考驗。

為什麼他會退心?還是因為對宇宙人生真相沒有徹底看破。好像《般若經》裡面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當眼前的境界是真的,你把它當真了,你就會有煩惱;你不把它當真,你就知道它是假的,有這種般若智慧,你不會生煩惱,所謂「大作夢中佛事,建立水月道場」,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這樣你才能夠放下這些煩惱,所以有塵沙煩惱。

菩薩斷了塵沙,還有無明,還有起心動念,都是煩惱,要把無明斷盡了,才能夠圓成佛道。所以『破煩惱城』,是把三種煩惱統統破除,這個就叫做「破煩惱城」。

『壞諸欲塹』,塹是比喻一個很深的護城河,煩惱是城,外面還有條護城河,你要突破它很難。護城河是什麼?你的欲望,愛欲之心非常難超越。在古德的批註裡面講,日本有個道隱法師,他的《甄解》裡面講,「愛欲是諸苦之本」,這個跟我們今天早上讀的《三時繫念》法本裡面講的一樣,「諸苦盡從貪慾起」,這個貪慾就是這裡講的愛欲,是一切苦的根本。

而愛欲當中最難放下的就是情慾,男女之欲,這個就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不放下就出不了三界,甚至往生極樂世界都成問題。所以古德有說,世界上還好只有愛欲這一樣東西最痲煩,如果還有一樣東西跟愛欲一樣這麼大的影響力,可能眾生就永遠都成不了佛道了。因為這個影響真是非常嚴重,對於眾生法身慧命的傷害,所以一定要去放下。

怎樣去放下?要多聽經、多聞法,用智慧之寶劍斬斷我們的愛欲情絲。所以文殊菩薩手上有時拿著一把寶劍,文殊代表什麼?智慧,以智慧寶劍斬斷情絲。愛欲非常難斷,一定要深入經教,用智慧才能夠轉。

我們平時還要多念阿彌陀佛,加上可以念觀世音菩薩,如果這個煩惱特別重的,好像印祖當時他鼓勵大家,念一萬阿彌陀佛,就念五千觀世音菩薩,一天裡面的功課。專門靠念觀世音菩薩,幫我們解脫這些煩惱。在《法華經.普門品》裡面就講到,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就能夠離欲。所以怎樣能夠「壞諸欲塹」?你要常念阿彌陀佛,常念觀世音菩薩,憑佛力加持幫你斷。但是自己也要深入經教。深入經教,你才肯去斷;你不肯斷,佛菩薩都幫不了你。

下面講的,『洗濯垢污,顯明清白』,這個垢污是什麼?就是我們種種的煩惱,前面講的煩惱、欲望,這些都是垢污、污染。垢就是煩惱的代名詞,我們要把它洗清。我們自性本自清淨,只要證得自性,你就成佛了。而眾生本來是佛,因為一念迷妄,就有種種煩惱隨之而生起,現在我們要把這些煩惱去除,就是剛才我們講的,使我自性的寶鏡重放光芒。現在鏡子上面很多垢污,洗都洗不乾淨,還要拿個小刀來去把它刮乾淨,因為什麼?積的太久了,根深蒂固,如果不用勇猛精進去去除這些煩惱垢污,很難,我們的佛性就沒有辦法顯現。

要去除垢污,一個要靠你的解門。解門這個解不是說我學很多很多的經典,有很多佛學的常識,這個不一定是解,反而很可能會成為你解門的障礙,會塞住你的解門,你解悟不了了。所以《楞嚴經》上面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我們如果只是注重在那些名詞術語上面,不但沒有去除我們的知見,還增加我們的知見,這些知見都是妄念,知見再立知,就是無明本。要「知見無見,斯即涅盤無漏真淨」,你要把你的見,種種的妄念、種種的思惟,全部放下。所以佛學這件事真是不容易,它不同世間法,世間法你可以用思惟、可以用知見,你的邏輯、推理,然後產生你的結論,在佛法裡面講,這些叫做「知見立知,是無明本」。講得白一點就是,你學得愈多障礙愈多,所知障。

但不學也不行,不學你根本不知,沒得入。所以怎樣去學?最要緊的就是我們要懂得方法。世間搞學術研究的人,拿這些方法來搞佛學研究,搞到最後你可以成為一個佛學家,你可以成為一個佛教大辭典,什麼都知道,但是「破煩惱城,壞諸欲塹」你沒有辦法達到,你沒有辦法「顯明清白」,顯出你的自性,你做不到。所以這個解是要無相之解,你不能夠著相,學佛經不著文字相,聽經不著言說相,理解不著心緣相,心緣是你的思考、你的念頭,我不起心、不動念。所以大家聽經要懂得聽,懂得聽的你很容易開悟,聽一座、兩座你就開悟;不懂得聽的,聽一輩子都未必能開悟,而且垢污可能愈來愈多。

怎樣才叫會聽?就是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不著言說相,不著文字相,不著心緣相。所以這些名詞術語,你不要去執著它。我在這裡講的,儘量都是用最淺白的語言講,儘量讓大家都能夠聽得明白,逼不得已要講一句名詞術語,一定會解釋得很清楚給大家聽。你們不要太過追求名詞術語,我們在這裡不是培養佛學家,我們是培養佛。佛是什麼?你要放下,不要去想。聽經的時候,你就聚精會神聽、全神貫注聽,聽得明白就明白,聽不明白不要去想,這個是懂得聽。我這裡的聲音傳出去,到你的耳根,你就直接入心就行了,根本不需要經過你的思考,你的大腦在團團轉,思考一大輪才入到心,入到心的不是真正的佛法了,這些已經是你思考出來的你自己的知見,就叫做「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你變成無明了,變成你的邪知邪見了。所以懂得聽經的人,就是聚精會神,好像入定這樣去聽,又不犯困,又不打妄想,也不需要思惟,就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到最後,忽然你就可能開悟了。

也不要想我什麼時候開悟?你有這個念頭,永遠開不了悟。隨順著它,自然的去接受,在這裡坐一個半小時,就好像練你的定慧,修我的禪定。聽經就開智慧,你的定愈深,你開的智慧就愈高,不是說你想出來的、你思考出來的,不是。所以我們開經偈裡面,每次都要去讀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什麼是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是沒有意思的,什麼意思都沒有,叫做如來真實義。如果你說經裡面有這個意思、那個意思,好像很多知見出來了,全部是錯解如來真實義。如來是心中本來無一物,空空如也,這樣講出來的,你也是把心空著來接受,你就得到如來真實義。你還要想這樣、想那樣,起一個知見存在心裏面,那就永遠得不到如來真實義。

所以把我們這些知見、這些垢污全部去除,一定要在解門上入手,多聽經多聞法,但是不著相,不著文字相,不著心緣相。還要在你的行門上入手,行門是什麼?改過自新,你有錯就要改。我們每個禮拜在這裡講經,希望什麼?使得大家知道自己有什麼錯誤,你能夠知道有錯誤,這個是開悟。你知道了,開悟了,原來我錯了。然後什麼?修行,悟後起修,修什麼?把你的錯誤修正過來,就叫修行,這樣才叫做破煩惱城,要不然,你有錯誤你不肯改,破不了!

我認識一位老修,他以前到緬甸、泰國去修禪修,練的定功練得不錯,心也很清淨。但是他知道自己煩惱沒有破除,等到一不練了,心一開始起伏的時候,煩惱就很容易出來,貪瞋痴的煩惱會出來。怎麼會這樣?因為他的煩惱沒有轉。你要轉煩惱,一定要改過自新,你知道自己有什麼錯誤,你把它改正過來,你的煩惱就斷了;你不肯去改,縱容自己去犯錯誤,自欺欺人,這個就不是真修行,這就沒有辦法洗你的垢污。所以修行一定是真刀真槍,對自己那些深重煩惱習氣,一定要痛下決心來改。

好像我之前認識一個年輕人,也不算年輕,現在他是中年人,他說他年輕的時候造了很多淫業,淫慾心很強。結果學了佛之後,知道自己錯了,但是改很難改,結果他發毒誓,在佛菩薩面前刺血來寫發誓的書,一定要痛下決心,把淫慾的煩惱斷除。他現在出家了,還不錯,真正把這個能夠放得下,所以這個就是真乾。

洗濯垢污,可能垢污是多生多劫,洗它不容易,你不痛下決心,你洗不乾淨。所以古詩有講,「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梅花是香雪,冬天的時候花香傳來很好聞,經過一番寒徹骨。你要經歷一番這種苦痛,改過自新,你才能夠把垢污洗乾淨,你的清白才能夠顯出來。所謂明心見性,把你的自性寶鏡光明重現。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