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新注 佛國品第一  


佛國品第一

「品」即品目,根據文義劃分,以利學修方便。「佛國」即佛土,又名佛世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耶離庵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

「如是我聞」:即阿難結集經典時為使眾生深信此經是佛陀所說,不是我阿難杜撰臆造,故於釋迦涅槃時謹遵遺命,而在經籍之首加上「如是我聞」一句,以顯此經是我阿難親耳聞佛所說。「一時」:即指佛陀說法的時間。三論宗的慧觀大師把此經判為佛陀五時說教中的第三時教,即「挫抑小乘,讚揚大乘」的「抑揚教」。天台宗亦將本經歸列為「彈小斥偏,嘆大褒圓」的第三時方等教。而華嚴宗則更將本經歸列為「五教」中的第四「頓教」內。「佛」:全稱佛陀,即如來十號之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謂之佛。「毗耶離」:漢譯廣嚴城,即中印度之都城,因此城廣大莊嚴而得名。又譯作「好稻」或「好道」,因其城中人民五穀豐登,樂善好施而得名。「庵羅樹園」:梵語庵羅,漢譯難分別。庵羅樹園,玄奘譯為庵羅衛林,是庵摩羅女所有,淨信施佛,故佛陀在此說法。「比丘」:有三義,乞士、破惡、怖魔。出家比丘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育慧命,故名乞士;比丘常止十惡、行十善,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嗔、痴諸惡,故名破惡;又比丘登壇受戒,魔聞心生恐怖,恐魔界減少,所以比丘嚴持淨戒能破惡魔濁欲,故名怖魔。「菩薩」:全稱菩提薩多,簡稱菩薩,漢譯覺有情,也就是自覺覺他的人,因菩薩悲心切切,婆心片片,視眾生如獨子,常對眾生拔苦與樂;同時又以般若覺慧了達諸法如幻,無我我所,而內心清淨。所以菩薩是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大士,故又稱法王子。

眾所知識,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此經為大乘經典,故於諸大菩薩讚嘆其福智妙行功德。僧肇云:「大士處世猶日月之升天,有目之士,誰不知識。」「眾所知識」者:眾所尊仰也。「大智」:此智不同於凡夫世智辨聰的俗智,也不同於二乘舍俗從真的偏智,菩薩智慧,遠離空有兩邊,圓照真俗二諦,故名大智。「本行者」即菩薩的四攝六度、四無量心等無量本行。菩薩以大智做眼目,以本行作手足,足目互用,智行具足,到達圓滿境地,完成度生事業,故名「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威神」即威德義,「建立」即加被義。諸大菩薩常修自利利他的正行,深契佛心,能為諸佛威德神力之所加被,故名「諸佛威神之所建立」。佛之教理名為「法城」。諸菩薩眾能以無上大法外降諸魔,不令魔害;又能以此大法自度度人,能使正法長住世間,不令斷絕。故菩薩眾是護持正法的鋼鐵長城。所以名「為護法城,受持正法」;受持正法者,即是無量得一切佛法。《勝鬘經》云:「受持正法者,即是無量得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捨身命財而護持故」,即是此義。

能師子吼,名聞十方,眾人不請,友而安之,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能師子吼」者:獅為獸中之王,大吼一聲,百獸腦裂。比喻菩薩說法,無所怖畏,能伏魔怨,制諸外道;又能於大眾中隨機演說無上妙法,普度眾生,故爾名稱高遠,普聞十方。又諸大菩薩悲智等運,真俗圓融,行無緣慈,運同體悲,視眾生如獨子,不待啟請,而主動前往拔苦與樂,故曰:「眾人不請,友而安之」。「三寶」者:即佛寶、法寶、僧寶。三寶是破除生死黑暗的明燈,是苦海的舟楫,菩薩能荷擔如來家業,所以要紹隆三寶,使正法久住。《華嚴經》云:「發菩提心,佛寶不斷;開說正法,法寶不斷;受持戒行,僧寶不斷。」菩薩上成佛道,中說妙法,下化眾生,便是紹隆三寶的明證。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悉已清淨,永離蓋纏。

「魔」有四種:一、煩惱魔。二、死魔。三、蘊魔。四、天魔。菩薩有大智慧、大悲心、大願力、大威德、大神通、大辯才,能了我法本空,緣生如幻,而得無生法忍;既得於忍,無有執著,故能降伏煩惱魔。無有煩惱,不造染業,不感染果,自然出世解脫,而永無生死,故降死魔。既無生死,也就無有色、受、想、行、識無蘊所聚積的有漏之身,故降蘊魔。三魔既除,則魔王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諸魔既降,外道自制。(印度當時有96種外道,依照他們所執的邪見,不外斷常二種。執持斷見者,認為人死如燈滅;執持常見者,認為人死之後還會是人,無有改變。)故菩薩為使正法久住,摧邪輔正,自然要降伏諸魔的縱橫,制止外道的跋扈。所以菩薩時時是以降伏魔怨、制諸外道,從而以顯揚佛法之正見為己任。正見既樹,自然身心清淨,而蓋纏永離。「清淨」者:身、口、意三業悉淨,因菩薩不但遠離十惡,而且常以無分別慧廣行十善,故名「悉已清淨」。「蓋」即蓋覆義,此有五種:一、貪慾蓋,能障出離;二、嗔恚蓋,能障慈悲;三、掉舉蓋,能障禪定;四、昏沉蓋,能障智慧;五、疑蓋,能障正信。「纏」謂纏繞,此有八種:謂無慚、無愧,此二障戒;昏沉、睡眠,此二障慧;掉舉、惡作,此二障定;嫉、慳,此二障自利利他。因這些惡法障礙止觀,閉塞定慧,所以叫做蓋纏。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諸菩薩眾,心常清淨,遠離蓋纏,能於一切法上如實遍知其相有體無,對相有而不捨,對體無而不取,不取不捨,即是「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云:「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心常安住無礙解脫」的最好註腳。「念定總持」者:「念」即是戒,「定」即禪定,「總持」即陀羅尼,亦即般若智慧。「辯」即「四無礙辯」,亦名「四無礙解」。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訓詞無礙解,四、辯說無礙解。諸菩薩眾以戒生定,以定生慧,或者說是以慧生定,以定持戒,三學齊修心常湛然寂靜,而又用即了了分明,故能辯才不斷,口若懸河了。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

此明菩薩的妙行。羅什云:「六度具足,則自事已畢,自事已畢,則方便度人。度人之廣,莫若神通,神通既具,乃化眾生。」布施即法、財、無畏三種;持戒即律儀、攝善法、饒益有情三種;忍辱即耐他怨害,安客群苦、法思勝解三種;精進即被甲、加行、無退轉無怯弱無喜足三種;禪定即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三種;般若有文字、觀照、實相三種;若再加方便、願、力、智即成十波羅蜜。方便攝前三波羅蜜,願攝精進波羅蜜,力攝禪定波羅蜜,智攝般若波羅蜜。齊修十波羅蜜,即能自度度他,修習圓滿,即得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菩提、涅槃的無漏佛果。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玄奘譯《說無垢稱經》為「成無所得」。意謂以無分別智實證諸法離言性相,遠離一切分別執著,內心清淨,了無一物可得,而證無生忍,入不二門。「不起法忍」,即無生法忍。忍可印持是忍義。無生忍有三:一、於遍計所執性得「本性無生忍」,我法非有,體相俱空;二、於依它起性得「自然無生忍」,諸法待因及緣,無有自然而生;三、於圓成實性,得「惑苦無生忍」,觀於真如,惑苦盡斷。不增不減,不取不捨,離相離名,證法性空,故曰:「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轉」謂運轉,「輪」謂***,因佛法能破眾魔,能伏煩惱,故稱曰輪。「不退」有四:即信、住、證、行。信不退者,不退生邪見;住不退者,不退作二乘;證不退者,見道以後,不退所證;行不退者,八地以上菩薩,隨緣任運,修大士行,已能隨順諸佛,轉不退***。折衷云:「解法知根者,解佛法門,知眾生根,如世良醫,善識方藥,又能識病。」僧肇云:「諸法殊勝無不解,群生異根無不知。」故曰:「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蓋諸大眾,得無所畏」者:「蓋」即超出、勝過義。「無畏」有四:一、總持無畏,二、決疑無畏,三、知根無畏,四、報答無畏。以上是菩薩因位的四無畏。佛果四無畏是:一、說一切智無畏,二、說漏盡無畏,三、說障道無畏,四、說盡苦道無畏。菩薩修行常起四無量心,齊修六波羅蜜,以大智慧洞明人生宇宙的實相,以大悲心普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上成佛道,下濟生靈,智悲無窮,願行無盡,無所怖畏,正所謂:「假使頂戴塵沙劫,身為床坐遍天下,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即是顯示菩薩「蓋諸大眾,得無所畏」的大雄無畏精神。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舍諸世間所有飾好。

僧肇說:「心以智德為嚴,形以相好為飾;嚴心所以進道,飾形所以靡俗。」菩薩以無量功德智慧莊嚴其心,有別於凡夫以諸寶玉器妝飾其外形而忽視內心的淨化;所以菩薩內有長劫修積不可窮盡的功德智慧,故感相好殊勝的色相,相謂三十二相,好謂八十隨好。所謂修功德以資解脫,修智慧以資般若,修相好以資法身。雖不及諸佛的相好莊嚴,但在九法界中,菩薩的色相堪稱第一。因世人以七寶飾好嚴身,菩薩觀之有害無益,故以福慧內嚴盡舍外飾。

名稱高遠,逾於須彌,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肇曰:「前聞十方,取其遠也;今逾須彌,取其高也。」菩薩教化十方眾生,德高望重,其名廣播大千,遠而且高,好象勝過須彌山一樣。梵語須彌山,漢譯妙高山,因此山以眾寶合成,故曰妙,獨出群峰故曰高。據佛典記載,此山在娑婆世界鹹海之中,出水高八萬四千由旬,上至忉利天頂,水下深八萬四千由旬,下至鹹海底部,全由金銀等眾寶合成。「深信堅固,猶若金剛」者:《成唯識論》言信有「實、德、能」三義:相信佛法僧三寶是真實的,相信佛法僧三寶具備了無量無邊的功德,相信我能成就三寶的功德。「金剛」者:具光明、銳利、堅固三義:比喻大乘菩薩對佛法有堅固的信念,如金剛一樣,不為邪說所動;又比喻大乘菩薩對佛法有深信定見,自然如利劍一樣,能斷邪見執著;更比喻大乘菩薩對佛法深信堅固,自有智慧光明,能破無明痴暗。

法寶普照,而雨甘露,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法寶」喻佛所說的法如珠寶一樣,指能說的文;「甘露」喻法所顯的義,如妙味一樣,指所詮的義。又法寶乃智慧之光,能普照群機,隨眾說法,眾生得到菩薩法寶的照耀,能破除所有愚痴和昏暗,好比干渴的人得到甘露水一樣,生命得以潤澤。所以僧肇云:「法寶光無不照,照痴冥也;澤無不潤,潤生死也。喻海有神寶,能放光除冥;亦因光能雨甘露,潤枯槁也。」「於眾言音,微妙第一」者:菩薩說法,其聲微妙,悅可眾心,娓娓動聽,如頻伽佳音,微密妙好,和雅可愛,故云:「微妙第一」。

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余習。

大乘菩薩所講的緣起有三:一、愛非愛緣起(十二有支緣起),又名業感緣起、又名增上緣緣起;二、受用緣起,六識緣境有苦、樂、舍的受用;三、自性緣起,又名因緣緣起。菩薩智慧深廣,徹底明了諸法從緣而生,有相無體,它全隨因緣而住、隨因緣而滅,能生諸法的因亦是緣生,因緣所生之法亦能為因而生余法,由是因更有因,前前無始,而因無盡;果更有果,後後無終,而果無窮。由是諸法展轉相生,剎那變化,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非斷非常,是為大乘緣起正理。此緣起理,是大乘佛法教理的核心精華,深入懂得此理,自然時時處處於諸法上遠離生滅、斷常、一異、來出的邪見執著,而入於非有非空的中道實義,悟此中道實相,自會徹底去掉空有兩邊的余習,而入於不二法門。

演法無畏,猶師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

羅什云:「上明一切時無畏,此明說法無畏;上師子吼,明德音遠播,此明能說實法,眾鹹敬順,猶師子吼,威懾群獸。」「演」謂表演,「說」謂宣說;菩薩說法,具足布教十德(善知法義,能為宣說,處眾無畏、辯才無礙、方便善巧、法隨法行、具足威儀、勇猛精進、身心無倦、成就功德。)無所畏懼,如師子吼,使人敬順,亦如雷震,能夠驚醒沉迷愚盲。

無有量,已過量。

此明菩薩聖德廣大,微妙難知,言說不可稱,情度不可量。所以僧肇說:「既得法身,入無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無量」。

集眾法寶,如海導師,了達諸法深妙之義。

菩薩廣學五明(內明、聲明、因明、醫方明、工業明。)對內外典籍鹹皆通達,特別是對如來一代聖教八萬四千法門,能融會貫通,集眾經論,入佛法海,對權實大小漸修頓悟、了義不了義,窮微洞奧,瞭如指掌。更能了達一切諸法內緣而生,無實自性,常以根本智實證法性真如,內心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清淨寂然;常以後得智善達法相如幻,方便善巧,安立種種法門。二智並用,真俗圓融。同時菩薩不但自覺,還要覺他,常以大悲水饒益一切眾生,引導大眾出生死海,登涅槃岸,成等正覺,故曰:「集眾法寶,如海導師,了達諸法深妙之義」。

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

菩薩有大智慧,能夠徹底明了世出世間的因果規律。若以我法執作指導而造善惡業是感生世間六趣有漏苦果的因果規律;若破我法執而廣修六度,則是感生出世無漏佛果的因果規律。當然菩薩對眾生往來六道受生和心中所作善惡諸業,能歷歷分明,瞭若指掌。同時菩薩也能善知一切眾生心中所造善惡諸業及往來於六趣皆如夢幻泡影,有而非真。所以《中論》云:「諸煩惱及業,作者及果報,皆如夢如幻,如焰亦如響。」正是說明「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了。

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諸佛的智慧究竟圓滿,沒有能與之相提並論者,只有佛與佛才能互等,故言「無等等」。一般菩薩的智慧只能與佛慧相近而未能相等,故言「近無等等」。「佛自在慧」者:諸佛如來由修六波羅蜜多圓滿而得十種自在:修布施波羅蜜多圓滿而得「壽自在、心自在、資具自在」。修戒波羅蜜多圓滿而得「業自在、生自在」。修安忍波羅蜜多圓滿而得「解自在」。修精進波羅蜜多圓滿而得「願自在」。修禪定波羅蜜多圓滿而得「神力自在」。修般若波羅蜜多圓滿而得「智自在、法自在」。「十力」者:分菩薩因地的十力和如來果位的十力。諸佛菩薩有證得諸法實相的無邊妙智,此智堅固最勝,無有可以破壞和超勝它者,故名為力。菩薩因地十力是:一、發一切智心堅固力;二、不捨眾生大慈力;三、具足大悲力;四、信一切佛法精進力;五、思行禪定力;六、除二邊智慧力;七、成熟眾生力;八、觀法實相力;九、入三解脫力;十、無礙智力。具足這十力,菩薩就有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雄無畏、積極有為的精神。如來果位十力是:一、知是處非處智力;二、知過現未三世業報智力;三、知諸禪三昧解脫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四無畏是:一、說一切智無所畏;二、說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此四無畏前二依自利德說,後二依利他德說。無畏即無怯懼,如來智力,內充明了,凡有所說,皆安穩清淨,不可傾動,無驚恐怖畏,故名「四無畏」。十八不共佛法是: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意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舍;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佛於解脫中知見明了,分別無礙。)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語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現在世無礙;十八、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此十八種功德,唯佛具有,不共於聲聞、獨覺、菩薩,故名「十八不共佛法。」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惡趣」即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但也包括人、天、阿修羅三善道,因為此六道眾生都會輪迴死生於三界之中。「五趣」即阿修羅散在人天鬼畜趣中。從菩薩所證得的法身說,無形無相,不染不淨,不增不減,也就沒有生滅,實則就是關閉了惡趣之門,不象凡夫那樣六道中現身。折衷云:「大智斷惑,故關閉惡趣之門;大悲度生,故現五道之身。」

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僧肇云:「佛法法藥,善於治療眾病」,因此,比作醫王。菩薩有大智慧,方便善巧,不但對眾生四大不調的身病能對症治療使得身體輕安,健壯有力;而且對眾生三毒為患的心病,亦能應病與藥,徹底根治,令得出離生死苦海,得涅槃安樂。如對貪心眾生教修不淨觀,對嗔心眾生教修慈悲觀,對愚痴眾生教觀十二緣起,對慢心眾生教修界差別,對散亂眾生教修阿那波那念。八萬四千法門,隨機開演,如醫治病,對症施藥,令得服行,以愈諸疾。

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

《阿毗達磨大乘經》云:「福德智慧二資糧,菩薩集積無邊際。」因菩薩不捨世間,大悲度生,廣作一切善事以圓滿福德,即是「功德成就」義;同時菩薩又不住世間,常以大智慧了達我空法空,而心不取相,清淨寂然,即所謂以出世的精神,乾入世的事業,故《經》云:「菩薩欲求淨土者,當淨其心,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以圓滿智慧,即是「佛土嚴淨」義;福慧圓滿,即是「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

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以上顯示了諸大菩薩皆具無邊智慧、福德、神通、威力,凡有眾生見聞者,無不蒙受利益,盲者得視,聾者得聽,啞者能言,跛者能行。因菩薩智悲雙運,凡所施為,無非善事,決不會徒勞無益的。

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

初顯實智以達法性;次顯權智以對機說法;後顯權實二智並用的真俗圓融。

定自在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

初顯菩薩於諸禪定入住出自在無礙;後顯菩薩於諸法上圓融觀解,自在無礙。

法相菩薩,光相菩薩。

以功德法相現於身者,名法相菩薩;以光明之相現於身者,名光相菩薩。

光嚴菩薩,大嚴菩薩。

以般若智光莊嚴佛土名光嚴菩薩,以大悲大行莊嚴道場名大嚴菩薩。

寶積菩薩,辯積菩薩。

「寶積」就是集積無量福慧功德之寶;「辯積」就是集積無量四無礙解之辯;前以自利說,後以利地說。

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

「手」是拔濟和授予的意思。寶手菩薩顯常拔眾生生死大苦;寶印手菩薩顯常與眾生涅槃安樂。

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

「常舉手」顯上成無上佛道;「常下手」顯下度無邊眾生;也就是菩薩常修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大士行。

常慘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

菩薩以大悲心愍念有情沉淪苦海,無時不欲提拔,故名「常慘」。吉藏云:「眾生苦輪恆轉,大士悲心常切,故得是名。又菩薩以大慈心慈念眾生具有佛性,欣喜他們遲早可以成佛,故名「喜根」,雖慘雖喜,而慘喜之性平等不二,未曾增減,得常樂之真性,故名「喜王」。

辨音菩薩,虛空藏菩薩。

菩薩大悲,常辨世間有情各種叫苦的聲音而前往救拔,故名「辨音」;又菩薩雖處世間,而常以大智了達諸法如幻,無我我所,心無執著,如太虛空,清淨無相,故名「虛空藏」。

執寶炬菩薩,寶勇菩薩,寶見菩薩。

菩薩執持著智慧的火炬,以照破無明的黑暗,故名「執寶炬」。又菩薩以般若作指針,在生死苦海中努力覺悟眾生,故名「寶勇」。菩薩以慧寶見於諸法,故名「寶見」。

帝網菩薩,明網菩薩。

「帝網」即忉利天王釋提桓因的因陀羅尼寶網,此網是用摩尼寶絲編織而成的,故名。「明網」即顯示此網光光相映,明明無盡。菩薩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時、一切處,也如帝網、明網互相輝映一樣,重重無盡。

無緣觀菩薩。

「無緣觀」亦名「無緣慈觀」,此有三種:一、生緣慈,觀一切眾生如父母一般,所謂「一切男子為我父,一切女子為我母」,對他(她)們設法拔苦與樂。二、法緣慈,悲愍二乘人只證人空,而以法空拔濟他。三、無緣慈,佛心平等,隨緣任運,普度眾生,無有執著。菩薩行無緣慈,運同體悲,觀一切眾生如獨子而進行拔濟,故名「無緣觀菩薩」。

慧積菩薩,寶勝菩薩。

此菩薩集積無邊智慧,故名「慧積」;功德智慧勝過世間七寶,所以稱「寶勝」。羅什云:「集積智慧功德寶勝過世間,所以得名」。

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德菩薩,自在王菩薩,功德相嚴菩薩,師子吼菩薩。

菩薩是出類拔萃的聖者,自覺覺他的偉人,位最尊貴,如同天王(其實比天王還尊貴),故名「天王菩薩」。菩薩神力無量,威德無邊,能破諸魔,故名「壞魔菩薩」。菩薩有大智慧,了達諸法如露如電、如夢如幻,無常變化,有而非真,從而證得無所得理,故名「電德菩薩」。既無所得,內心清淨,而無掛無礙,自在超脫,故名「自在王菩薩」。又菩薩以無量功德莊嚴其身,故名「功德莊嚴菩薩」。菩薩講法度生,聲如巨雷,無所怖畏,又如獅吼,驚醒群蒙,故名「師子吼菩薩」。

雷音菩薩,山相擊音菩薩。

吉藏云:「以大法音,消伏剛強,音聲震擊,如二山之相搏、兩雷相搏」。總之,菩薩說法,能使人天歡喜,邪魔振悚,猶如雷音;又能以大法音消伏剛強,音聲震擊,就象兩山擊撞一樣,故名「山相擊音」。

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

「香象」乃象中之王,最為殊勝,身出香風;白香象在香象中其香最勝。此乃比喻菩薩在三乘中最為殊勝,如象中之香象、白香象一樣。

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

菩薩常修四攝,力行六度,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勇猛精進,不休不息,故名「常精進,不休息」。

妙生菩薩,華嚴菩薩。

菩薩生而無生,無生而生;生即大悲度生;無生即大智離相,故名「妙生」。菩薩以萬行因華,莊嚴法報二身,故名「華嚴」。

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

菩薩有大悲心,常觀世間眾生叫苦的聲音,即前往尋聲救難,拔苦與樂,故名觀世音。菩薩有大威勢,大神力,所到之處,國土震動,惡趣休息。如云:「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及魔宮殿」,故名「得大勢」。

梵網菩薩,寶杖菩薩,無勝菩薩,嚴土菩薩。

「梵即梵行,亦即清淨行,「網」是多義,意思是菩薩已修無量無邊的清淨梵行,故名「梵網」。菩薩憑仗法寶,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故名「寶杖」。菩薩的智慧神力殊勝無比,故名「無勝」。菩薩以無量福德智慧莊嚴佛土,故名「嚴土」。

金髻菩薩,珠髻菩薩。

「髻」是將發高高地挽在頭上,「金」、「珠」是寶物,乃裝飾品。比喻菩薩以種種功德法財莊嚴其身。

彌勒菩薩。

全譯梅達麗,又譯為慈,彌勒是姓,名阿逸多,義譯無能勝,生於南天竺國婆羅門家。彌勒生來不喜吃肉,《心地觀經》說:「彌勒菩薩法王子,最初發心不吃肉,是故得名為慈氏。」彌勒現住六欲天中兜率內院,位居補處,是當來下生繼承釋迦牟尼的未來佛。

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

「文殊師利」略稱「文殊」。漢譯妙德、妙首、妙智、妙吉祥,新譯「曼殊室利」。「法王子」,因佛為法中之王,菩薩是真佛子,能荷擔如來家業,故稱做「法王子」。

羅什曰:「各位菩薩名號從小到大列出,所以稱彌勒、文殊在後。」因文殊在眾菩薩中說法如師子吼,智慧最為殊勝,故以文殊師利法王子總收一切。總之,三萬二千菩薩不可能一一陳述其功德法門,故舉彌勒、文殊二菩薩以攝之。

如是等三萬二千人。

上面已在三萬二千菩薩中列出了五十二位最有代表性的大菩薩,故此以三萬二千人作結。

復有萬梵天王屍棄等,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為聽法。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中。

上明聖眾,即初禪梵王。「屍棄」:漢譯頂髻,因他頭頂有螺旋式的髮髻,故名。「天帝」:天有二種,一、地天,帝釋處須彌頂,即是地天,又名地主;二、虛空天,即梵王屍棄等所居之天,盡在虛空。「四天下」:即東南西北四大部洲,一佛土有百億四天下,每一四天下各有帝釋梵王,這些帝釋梵王都是從他方世界四天下來的。

並余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等悉來會坐。

「諸天」:即六欲、色界諸天。「龍神」:一、地龍;二、虛空龍;受善惡雜報,似人非人,似天非天,名神。「夜叉」:即暴惡鬼,漢譯輕捷。「乾達婆」:漢譯尋香、嗅香等,是天樂神。「阿修羅」:漢譯非天,《佛地經》說:「行多諂詐,無天實德」,好飲灑,終日爭鬥,有胎、卵、濕、化四生。「迦樓羅」:漢譯金翅大鳥,僧肇稱為金翅神鳥。「緊那羅」:漢譯歌神,頭上長角,似人而實非人,專門奉事諸天。「摩侯羅伽」:漢譯大蟒。以上天龍八部有大神力,能自變形,悉來會坐,聽佛說法,同時也能護持佛法。

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坐。

此明佛陀四眾弟子,亦來會坐,聞佛說法。前二是出家眾,後二是在家眾。諸字貫下四句。「比丘」:具乞士、破魔、斷惡三義。「比丘尼」:女子出家受具足戒之通稱,梵語「尼」,顯出家女性之聲。比丘為男僧,比丘尼為女僧。「優婆塞」:譯「近事男」或「清信男」,即在家學佛受持三皈五戒之男性。「優婆夷」:譯作「近事女」或「清信女」,即在家學佛受持三皈五戒之女性。

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恭敬圍饒,而為說法。譬於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以上顯示佛在沒有說法以前,已在無量大眾的恭敬圍繞之中,坐在師子寶座之上,好象須彌山王安住在大海中一樣,自在安祥。此時佛以無量福智光明蒙覆在坐大眾,正如古人所說:「佛居於四眾,映蔽群生,若帝釋臨天,梵王處定。」從凡聖雲集的勝況可以看出,雨大法雨的帷幕已經拉開了。

爾時毗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佛。

「毗耶離城」:即廣嚴城,解釋見前。「長者子」:即德高望重、大富長者的兒子。「寶積」:他是五百長者子之一,也和淨名一樣,是法身大士,今生權應茲土,特來利益眾生的。「七寶蓋」: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瑪璃、赤珠名七寶;蓋即覆蓋義,以顯菩薩茲覆有情,同登大覺。

總之,此段說明了以寶積為代表的五百長者子,各持七寶蓋,來至佛所,頂禮佛足,以蓋供佛,要求佛說法所獻的一種禮品。又因此獻蓋,發淨土之法,則福慧具足,自他兼利。

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香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蓋中。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蓋中。

「三千大千世界」者:每一恆星日月之所照臨名一世界,合此一千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因此中含有小、中、大三個千字,故名三千大千世界。「目真鄰陀山」:漢譯石山。「摩訶」:漢譯大。此經說有八山,玄獎譯本則多有金山和寶山。如此諸山都以須彌為中心,以鐵圍做外廓,中有七寶山和八香水海互動圍繞而形成一小世界。

佛現神力顯示了三方面的意義:一、變多為少合成一蓋,表示菩薩起四無量心,修四攝六度等種種妙行,可以同證於一真法界;二、變小為大覆三千界,顯真如理遍充整個法界而無不在,亦顯無二之性遍覆一切,又顯因小而果大;三、一切境界悉現蓋中,顯境界不實,唯心所現,也就是契經所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的唯心淨土的道理。

總之,此段顯示了大乘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佛陀借眾獻蓋的機會,示現佛土的莊嚴,借事顯理,開示圓融法界的道理,也就是最初揭示了本無生死可舍,無涅槃可證、心淨則佛土淨的大乘不可思議的法門。

爾時一切大眾,睹佛神力,嘆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舍。

大眾親見佛陀合蓋現土之神力,歡喜踴躍,深心讚嘆,暗顯都要以佛陀為榜樣,悲智等運,福慧雙修,從而成就自己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無漏佛果。

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

僧肇云:「形不足以寫心,故復贊之詠之。」前顯寶積以財供佛不足,今又以偈讚揚;獻蓋表心尊敬,偈贊顯佛功德。

目淨修廣如青蓮,心淨已度諸禪定,久積淨業稱無量,導眾以寂故稽首。

此頌讚佛三淨:初句贊佛目淨,次句贊佛心淨,三句贊佛業淨。目淨有五:一、淨勝,離諸障翳;二、修勝,長如半月;三、廣勝,寬闊廣大;四、皎潔,清明徹視;五、色勝,如青蓮花。心淨有三:一、念淨,念真如法性;二、定淨,如如不動;三、慧淨,真俗圓融。業淨有三:一、諸障斷盡(意業清淨);二、二死永亡(身業清淨);三、梵音如弦(口業清淨)。末後一句贊佛慈悲因凡夫執有,二乘著空,菩薩染中,如來則以第一寂滅的真諦開導他們,使其出離生死苦海,得寂滅涅槃。「稽首」:以首至地,故名稽首。

即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初頌讚佛清淨,此頌讚佛神力。「大聖」者:佛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菩提、涅槃,故稱大聖。「十方」者:東、西、南、北、下、上各六方,再加四圍,故稱十方。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佛於法自在名「法王」。其法難屈服名「法力」。已過三界名「超群生」。「法」謂教法,施予迷濛者;「錢」謂錢財,施予貧困者,「法相」有二:一、自相,如蘊、處、界等;二、共相,如無常苦等,佛後得智善能分別一切法相,而無執著。「第一義」者:無為、實相、實際、法性、圓成實、勝義、真如等,佛以根本智證此第一義諦,而如如不動。所謂佛以後得智說法,以根本智照理,說法不礙照理,照理不礙說法,二智並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真俗圓融,而自在無礙。反之,若只以後得智觀分別相,則不能證真;只以根本智觀第一義,則不能說法。如能二智齊觀,權實並顯,則能善契非有非空的中道,所以佛為法中王,「已於諸法得自在」。「自在」者:壽、心、生、資具、願、神力、解、業、智、法十種。

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一切諸法皆從緣生,相有體無,相有故非無,體無故非有,非有非無,即契中道,而破法執。《中論》云:「諸佛以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依世俗諦,二依聖義諦。」依世俗諦說,則「善惡之業亦不亡」;依聖義諦說,則「無我無造無受者」。何以故?緣生之法幻相宛然,故種如幻的善惡之因,則必感如幻的善惡之果。所以《大寶積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同時一切諸法雖因果分明,歷歷不爽,但它全隨因緣而生,隨因緣而住,隨因緣而滅,自性本空,其中無有實在的造作者、感受者和主宰者。所以《十二門論》云:「因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為有法。」意顯緣生之法無實自體,當體即空,故求人法二我了不可得。

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

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將要成正覺時,天魔來擾,佛以大威德大神力而徹底降伏,邪魔既降,佛隨即於一剎那頃入金剛喻定,而證大涅槃(滅)及大菩提(覺道)。(羅什云:「甘露滅即寂滅(實相)甘露」。)證此菩提涅槃不是一般凡夫分別心思量推度所能領納(受)緣慮的,而是佛以無漏無分別的大智慧實證現觀諸法實性所成就的,故言「已無心意無受行」。佛既降伏諸魔,成無上道,自會隨緣普度眾生,轉大***,由是佛道漸漸興隆,而外道漸漸消亡。

三轉***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

「三轉」有:三為自轉,三為他轉。為自轉者:初轉在見道,名「印相轉」;次轉在修道,名「應作轉」;後轉在無學,名「已作轉」。為他轉者:初對憍陳如等五比丘轉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名「示相轉」;次轉即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名「勸修轉」;後轉即苦我已知、集我已斷、滅我已證、道我已修,名「作證轉」。「***」:有「摧伏」和「運載」二義:佛說的教法能夠摧毀煩惱,降伏邪魔,還能夠運載眾生出生死海,到涅槃岸。「大千」者:即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佛陀出世說法教化眾生的一個佛世界。釋迦牟尼出世於三千大千世界,化百億諸身同轉***,故名「三轉***於大千」。佛陀說法是以般若智慧實證真如法界平等流出的聖教,是佛陀所轉的一乘清淨***,故名「其輪本來常清淨」。釋迦初成道果,首到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轉四諦***時,不但五比丘聽了得漏盡意解,證離系果,就是當時在場聽法的八萬諸天大眾也智慧頓生,當下證得諸法實相,悟無生理,而見道登地。這就是佛陀轉大***,能使眾生解脫的明證,故名「天人得道此為證」。吉藏云:「覺道既成,佛寶也;***既轉,法寶也;五人出家證道,僧寶也。」從此佛、法、僧三寶就出現在世間了。

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

此頌讚顯法寶的功德。因無上大法能使眾生除生死苦,得寂滅樂,故稱「妙法」。佛陀以此妙法惠施眾生,眾生不受則已,如果真能信受奉行,則定能證得常樂我淨的寂滅涅槃,而永不退墮於生死苦海。故佛陀以法藥利濟群生,如良醫治病,對症施藥,故稱「大醫王」。佛法如大海,難測難思,所以佛陀的妙法也無邊無際,這是值得每個眾生應當恭敬和禮拜的。

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虛空,孰聞人寶不敬承。

利衰苦樂、稱譏毀譽,是為八法。佛於順逆等境,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常常安住在般若三昧的性海之中,就象巍然聳立的須彌山一樣,不為四風所動,佛於一切眾生行善者生喜,行惡者生悲,從無緣大慈出發,對他們進行平等拔濟,心行如虛空,無憎愛、無分別,法雨普施,實是人中至寶(佛寶),未來的眾生聞聽佛陀無量的智悲功德誰不尊崇和敬承呢?

今奉世尊此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達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眾睹希有皆嘆佛,我今稽首三界尊。

此頌重贊佛合蓋現土、在寶蓋中變現三千大千世界的事。寶積自喜以獻小小的寶蓋,而親眼目睹了佛合蓋現土的大神變,蓋中所現三千界內天、龍、乾達婆:(尋香)「夜叉(暴惡鬼)、阿修羅(非天)、迦樓羅(金翅鳥)、緊那羅(歌神)、摩侯羅伽(大蟒)等八部以及山河大地、田園舍宅、草木鳥獸、人非人等所有一切,佛為哀愍二乘根劣智淺,只知有一佛,不知有十方諸佛;只知有一娑婆世界,不知有剎海莊嚴的無量世界,即以十力化變合蓋現土,於事事無礙法界略露一斑,以開拓二乘心量,使其舍小趨大,發菩提心。大眾目睹勝況,口贊心驚,嘆未曾有,於是頂禮三界(欲、色、無色)共所尊仰的大聖佛陀。

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

「大聖」、「法王」佛之異名。因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出世大聖,已於諸法得自在,故爾一切大眾鹹皆歸敬。佛現神力對一切眾生慈悲進行拔濟,於信者前各各現身為說無上妙法。「不共法」者:即佛有十八不共凡夫二乘的無上法,簡稱十八不共佛法。一、六不共行(身、語、意三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己舍),二、六不共證(欲、精進、念、慧、解脫、解脫知見六無減),三、三不共業(一切身語意三業隨智慧行)。四、三不共智(智慧知過、現、未三世無礙)。佛陀有不可思議的無量悲智和神力,其所證的大乘不共法,是不與凡夫二乘法相共的。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具四無礙解的智慧:一、法無礙解,說法無滯智;二、義無礙解,說理無滯智;三、詞無礙解,說諸方言音無滯智;四、辯才無礙解,巧說法義無滯智。第一頌讚釋迦牟尼詞無礙解,說諸方言音無滯智。佛陀宣說妙法,無功用行,隨吐一音,萬類異解,如摩尼寶珠自然發光,而明照十方。第二頌讚釋迦牟尼法無礙解,說法無滯智,佛陀說法逗機,應根得解受行獲果,如有聞五戒十善法,即止惡修善;有聞四諦法,即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有聞四攝六度法,即自他共利,智福同修。所以吉藏云:「只說一法,隨義普行,而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即是概括佛陀一音說法,眾生各各所解、獲利、得果之義。第三頌讚釋迦牟尼義無礙解,說理無滯智,佛說法義,惡者恐怖,善者歡喜,耽生死者厭離而欣涅槃;心不定者,斷疑而生正定。如聞生死苦報等,則心生恐懼怖畏,聞涅槃妙果等,則心生歡喜,聞三界是苦,則厭離三界,聞法相明了,則斷疑生信。所謂「一雨普潤稟受不同;三獸渡河,證有淺深。」

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已得無所畏!稽首住於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稽首能斷眾結縛!稽首已到於彼岸!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

此兩頌讚佛陀的萬行功德及離障解脫。「結縛」者:結有九種:謂貪、嗔、痴、慢、疑、惡見、嫉、慳、誑,能結眾生於四生五趣中。縛有三種:謂貪、嗔、痴,常縛有情處生死海不得出離。佛具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佛法,斷了所有分別俱生煩惱所知二障,已證得圓滿的菩提涅槃二果,他不但能遠離生死,徹底自度,而且還要度脫世間所有一切有情,故他是「四生的慈父,三界的導師」,不但寶積菩薩要稽首致敬,就是佛的所有弟子及諸有情都應向佛陀稽首歸敬。

悉知眾生來去相,善於諸法得解脫,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掛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此一頌總贊佛智不可思議。眾生心念馳騁於是非執著之中,往來於生死六趣之內,這些佛以其方便智慧瞭若指掌。上文曾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為利益眾生,不捨一法,不取一法。諸佛如來是常在世間普度無邊眾生,不捨生死,福慧雙修而成就無上佛果的,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因為世間諸法本是緣生,有相無體,佛即以此般若智慧了達生是幻生,滅是幻滅,於諸法不見有染淨生滅相,於人我不見有自他差別相,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妙湛圓寂,體用如如,當下即得見性成佛,所以說:「善於諸法得解脫」。本經云:「污泥卑濕能生蓮花,高原陸地不生此花」。意顯佛陀雖在世間不捨一法,但又同時不染一塵,內心安住上舍,如如不動,而又用即了了分明,故名「猶如蓮花不著水,常善入於空寂行」,也就是惠能所說的:「若欲求不動,動上有不動」,又說:「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的相上見性,有上觀空,真俗圓融,自在無礙的不取不捨,所以又說:「善達諸法無掛礙。」「稽首如空無所依」者:佛陀的法身圓滿,如太虛空,遍及一切,空無所依。《華嚴經》云:「法身遍滿於虛空,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此正顯示佛陀法身圓滿,清淨無相,如太虛空,無所依怙,所以值得我們頂禮和尊敬。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

「白」者:稟告之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漢譯無上正等正覺。此段說明寶積將此偈語說完以後,五百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既發心已,當修正行,所以以寶積為代表的五百長者子向佛陀稟告,希望世尊慈悲宣說一切菩薩所修淨土之行。「淨土之行」,即是修清淨佛國土的淨因。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善哉」:善者好也,哉乃虛詞,現代的語言是好啊、好啊!「諦聽諦聽」:即認真聆聽之義,此段的大意是:佛陀稱讚寶積,能夠問於菩薩所修佛國淨土之行,希望寶積靜心聽其法,思其義,而善受持之。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寶積及五百長者子看到佛陀將要為他們開示菩薩所修淨土之行的妙法時,歡喜踴躍,靜心接受佛陀的教法。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佛陀首先開示道:菩薩若求佛土,當先度化眾生,何以故?菩薩是自覺覺他的人,不但要自己覺悟,還要覺悟眾生,這與《金剛經》中佛陀答覆須菩提,要把一切眾生度到無餘依涅槃的彼岸去而又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因為大乘不同於小乘只求個人解脫,更重要的是要使一切眾生都得解脫,菩薩正是在這種基礎上以利樂有情、化度眾生為己任,時時修拔苦與樂的大士行。若果離開眾生,菩薩就無行可修、無淨土可證。所以《華嚴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意顯度濟眾生是成就佛土的正因。以故《華嚴經》又云:「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由此可見佛與眾生的關係是何等重要,若欲成佛,首當度化一切眾生。

古德云:「眾生是福德的海洋,眾生是智慧的源泉。」佛名兩足尊,他是在度化一切眾生中圓滿福慧而成就的,若離眾生,福慧從何圓滿?所以契經說:「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故佛陀首先開示「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義即在此。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此段說明聖人無常心,以眾生心為心;諸佛無定土,以有情土為土。土是眾生所依止的器界,隨善惡業力不同,故得土之勝劣亦有不同。

第一句顯示菩薩要方便善巧,隨所化度人、天、三塗一切眾生而取佛國淨土;第二句顯示菩薩要方便善巧,隨所調伏二乘眾生而取佛國淨土;第三句顯示菩薩要方便善巧,隨所入佛智慧、發菩提大心的眾生而取佛國淨土;第四句顯示菩薩要方便善巧,隨所起菩薩根修大士行的眾生而取佛國淨土。總之,修菩薩行者,不能離開世間,不能離開眾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世間即出世間。《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說若離世間眾生,菩提從何所得,涅槃從何所證。《中論》云:「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因為世間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如夢幻泡影,有相無體,生無實生,滅無實滅,如夢如幻,何來的生死恐怖,何來的世間苦海?若悟此理,當下便是淨土。所以佛陀開示:隨所化度人、天、二乘及一切菩薩而取佛土。

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譬如有人慾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菩薩饒益眾生而取淨佛國土,取淨佛國土,皆為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宇宙萬法皆相反相成,此有故彼有。佛與眾生,相待立名,若無眾生,也就無有佛陀;當然菩薩若不度眾生,也就沒有佛國淨土。譬如依於空地修造房屋,則隨意無礙;若於空中修建樓閣,則唐勞無功。因為淨土依於慈悲,慈悲依於眾生,眾生如地,依地能造宮室;菩薩依眾生而起淨土,亦復如是。所以二乘無有悲心,不度眾生,沉空滯寂,永住無為,當然也就沒有清淨莊嚴的佛國淨土了,猶如在虛空中建立宮室,終不能成一樣。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直心」者:正念,真知,不起邪執,菩薩以般若智慧實證一切諸法離言自性,無有語言文字相,現證現觀,純一直心,不動道場,是名直心。「不諂」者:心地光明坦然,諂媚屈曲之心皆已遠離,故名不諂。「深心」者:信堅、願大、行篤,而內心達到了一定的深度,故名深心。「具足功德」者:福慧資糧皆已圓滿,故名具足功德。「菩提心」者:菩提是覺義,起自覺覺他之心,故名菩提心。「大乘」者:大對小而言,乘是運載義,意思是小乘人只求自利,不求利他;大乘菩薩自他雙利,能運載眾生出生死海,到涅槃岸。故名大乘。

此段顯示佛陀又重呼寶積之名而告之:要由直心(不諂)、深心(具足功德)、菩提心(大乘),才能成就菩薩淨土。所以古人云:「淨土地平如掌,豈諂曲能夠成就;七寶莊嚴,豈淺行之所致;乘寶蓮花,普應群機,豈獨善之所招,非此三心(直心、深心、菩提心),不成淨土。」

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舍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上段已明三心,此段明菩薩所修的六度。「度」是止息諸障,得到彼岸的意義。六度以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禁;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此六度前面是聖藥,後面是眾病;前面是彼岸,後面是此岸。修法財無畏的布施度、可以感得一切能舍眾生來生;修律儀、攝善法、饒益有情的持戒度,可以感得一切行十善業道滿願眾生來生。(大乘戒之體即是十善業道)修耐他怨害、安客群苦、法思勝解的忍辱度,可以感得三十二相的莊嚴眾生來生。修被甲、攝善法、饒益有情的精進度,可以感得勤修聖道眾生來生。修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的禪定度,可以感得正念、正知、正定眾生來生。修文字、觀照、實相的般若度,可以感得已入正定眾生來生。正定即般若三昧。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舍眾生來生其國。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

菩薩的心量廣大,猶如虛空,悲願無窮,對有情無樂者,常予以樂,名「慈」;對有情有苦者,常拔其苦,名「悲」;對有情離苦得樂,破迷開悟者,心生歡喜,名「喜」;雖常時修拔苦與樂的大士行,而內心法喜充滿,安住上舍,不取諸相,名「舍」。常起廣大平等、周遍無際、不可以限量其偉大功德的慈悲喜舍四種大心,故名四無量心,菩薩常修攝客群生為一體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四攝。一、布施:對有情進行財、法、無畏的布施,對他們進行攝受。二、愛語:樂說正法,引導他們明白人生宇宙的實相以及世出世間的因果規律。三、利行:常作饒益一切大眾的善事。四、同事,常與眾生同工作、共生活、言傳身教進行化導。菩薩以此四法攝取眾生,令其入道,故名四攝。

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

「方便」者:即權巧方便慧,吉藏稱謂:「積小德而獲大功,處有不乖寂,居無不失化,無為而無不為,方便無礙。」本經云:「方便善巧,而得解脫。」菩薩在因地修行,方便善巧,故得果時,感得方便無礙眾生來生。「三十七道品」者:一、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二、四正勤: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其生;已生惡令其斷,未生惡令不生。三、四神足:欲神足,心神足,勤神足,觀神足。四、五根:信、勤、念、定、慧。五、五力:信、勤、念、定、慧。六、七覺支:擇法、精進、喜、舍、安、定、念。七、八道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定、正念。菩薩修此三十七聖道,由道能通往涅槃城,故得果時,感得修三十七道品眾生來生。

回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

「回向心」者: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二、不壞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處回向,五、無盡功德藏回向,六、隨順平等善根回向,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無縛解脫回向,十、法界無量回向。菩薩所修功德回向趣求無上菩提及施給一切眾生,不為小果,不貪著福德,故得果時,其國具足眾德莊嚴。「八難」者: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盲聾喑啞,五、世智辯聰,六、佛前佛後(佛在世時我沉淪,今得人生佛滅度,懊惱自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七、北俱盧洲,八、長壽天。,生這八處的眾生,雖然苦樂各異,但都不易見聞佛法,所以叫做「難」。這八種難可以用天人四輪摧破。一、住善處,就可對治前三塗及北俱盧洲、長壽天五難;二、依善人,可對治佛前佛後難;三、發正見心,可對治世智辯聰難;四、宿植善根,可對治盲聾喑啞難。菩薩在因地修除八難,故得果時,自然感得沒有八難的莊嚴國土。

自守戒行,不高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自己嚴持淨戒,不譏毀他人過失,也就是惠能六祖所說:「常見自己過,莫論他人非。」故菩薩成佛時,國土不但沒有犯戒之事,就連犯戒之名也沒有。「十善」是:一、不殺生而放生,故菩薩成佛時感得命不中夭,壽命無量;二、不偷盜而布施,故菩薩成佛時,感得大富大貴,珠寶嚴身;三、不邪淫而離欲,故菩薩成佛時,感得梵行清淨,相好端莊;四、不妄語而說誠實語:即所言誠諦,「誠」謂誠實,「諦」謂真實可信;五、不惡口而說柔順語:即常以軟語;六、不兩舌而說和合語,即眷屬不離;七、不綺語而說莊嚴語:即善和諍訟,言必饒益;八、不貪而安住上舍;九、不嗔而慈悲;十、不痴而明達。故菩薩因中止十惡、行十善,故成佛時,國中自然感得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回向;隨其回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

僧肇云:「心直則信固,信固然後能發跡造行。」故佛陀加重語氣向寶積說道:「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所謂直心,即隨緣任運,無執無著,以無分別智實證無分別理,現證現觀,直往直來,故名直心。本經云:「菩薩妙法樹,生於直心地。」又說:「諸佛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有了直心,自能發起各種向道之行;有了向道的妙行,自會積集無量善根,所以深心是從思維甚深妙道和廣修無量萬行生,故名「深心」。有了深心,自能調伏心猿意馬,使心寂靜;只有調伏了心猿意馬,才會聽聞佛法,依說修行;只有將修行所積集的功德平等回向給無上大菩提及無邊眾生,才會有方便慧生;有了方便智慧,自能起到度化一切眾生的作用。

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

眾生既得度化,故菩薩成佛時,無量清淨有情來生其國,而佛土自然嚴淨。所以欲成就淨土,萬行不離度化眾生。眾生既度,佛土已嚴,則自能開演無上一乘清淨妙法(後得智起用);雖演妙法,則善達法性,智慧明照,不染一塵(根本智起用),二智並用,真俗圓融,自能內心清淨,由心清淨,則所造諸業純屬無漏善業,由無漏善業薰習成種,賴耶識中染種漸盡,淨種圓滿,於是轉有漏八識為無漏四智,而成佛果。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此段總顯淨土不在別處,唯在一心,若人心淨,則佛土自然嚴淨。因為萬法皆由心生,若人內心煩惱執著,昏暗愚痴,顛倒沉迷,則造業感果,皆屬有漏器界;有漏器界,穢惡充滿,染污不潔,山河大地,坑坎凸凹,如是器界則有成住壞空,植物則有生住異滅,有情則有生老病死,一切無常,忽壞忽成,忽成忽壞。究其原因,皆為有情心不清淨所致。何以故?整個宇宙皆是眾生心識隨業力之所變現,有相無體,猶如夢幻,猶如影像,不是實有,故《華嚴經》云:「三界唯心」。又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既然一切皆由心造,則欲覓淨土者,不可離心向外尋覓;真修淨土者,當先淨其自心。只有使心徹底清淨了,隨其淨心所現的世界,才是清淨的世界;同時只有清淨心常時現起,才能做到對境不迷,所謂內心無著,實相現前;染淨隨心,境由識變。故《金剛經》云:「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謂清淨心,即是正對境時,了達它是因緣生法,無有自性,只有如夢幻泡影的假相;在行持上因其相有而不捨,因其性空而不取;不捨即不住空邊,不取即不住有邊;不住空有兩邊,遠離分別執著,而又用即了了分明,即是清淨心,也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清淨心造諸善業,即感清淨果。所以佛言:「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即是此義。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

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一位弟子,佛陀把「心淨則佛土淨」的道理向大眾講完以後,舍利弗就生起懷疑:我佛世尊行菩薩道時,心莫不淨?是故佛土不淨若此。僧肇說:「佛土淨穢,非二乘人所能知之。」這是因為世尊想顯現佛土淨穢由心,所以用威神力令舍利弗生起疑問。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

此段以日月比喻淨土,盲者比喻二乘,盲者不見日月光明,罪者亦不見佛土嚴淨,其實並非日月不明,佛土不淨。僧肇云:「日月豈不明,不見自由瞽目;佛土豈不淨,罪穢故不睹。」但是以舍利弗為代表的小乘人,法執未破,始終認為世間是苦海,是雜染,只有出世間才清淨,才安樂。所以要舍世間而出世;斷生死,入涅槃,故於清淨佛土而不見。大乘菩薩實則不然,對世間諸法了知其是緣生如幻,有相無體,實我不可得,實法不可得,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世間即出世,而遠離分別言說,故於當下便見淨土涅槃。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螺髻梵王」:即初禪天王,因他頭上有海螺絲紋盤旋式的髮髻,故名。梵,即清淨義。此段顯示同一佛土,依心淨穢,故見有異。心淨則佛土莊嚴,心穢則佛土雜染,境由心現,隨業不同,猶如同一江河,魚見舍宅遊園,人見清水綠波,天見寶莊嚴地,鬼見膿血充滿。所以螺髻梵王以無分別慧觀察此土,則清淨莊嚴。而舍利弗不得平等性智,厭世欣樂,心有高下,行不嚴淨,故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菩薩見道以後,已證諸法有情平等真如,攝客群生為一體,不住二邊,心行平等,功德莊嚴。故地上菩薩所見佛土常極清淨。

於是佛以足趾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嘆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花。

佛為饒益眾生,令其二乘舍小趨大,故以足趾按地,即時整個世間皆現清淨莊嚴、眾寶嚴飾的無漏佛土。「寶莊嚴佛」:即他受用身。「寶莊嚴土」:即他受用土。佛以神力,暫使大眾心行平等;各坐蓮花,而見淨土。總之,佛陀暗示了境由心生,境由心變,境由心滅,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的唯識道理。八地以上菩薩皆有轉變相土等自在,我佛如來,福慧圓滿,功德具足,神力無邊,至於轉染土為淨土,變娑婆為極樂,隨心所欲,皆得成辦是完全可能的。所以佛陀以足趾按地,即時變大千為眾寶合成的蓮花藏世界。

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告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此段說明四個問題:一、顯示佛陀以神力變染土為淨土,其目的是使小乘人不要只求個人解脫,而要舍小轉大,發菩提心,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二、顯示佛土常淨,因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從緣生,無有實體,其相如幻,其性本淨,法無實法,我無實我,而所謂的我法,只是在因果相續上迷執而已;既無實法,有誰生滅;既無實我,有誰生死;無有生滅生死,當下便是清淨寂滅的淨土。所以佛言:「我佛國土常淨若此」。三、說明我佛如來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悲心切切,而把自己清淨、莊嚴、美妙的無漏佛土,用神通力暫時隱蔽,故意示現一個與娑婆五濁惡世接近的染土,來方便善巧,宣說妙法,以度下劣眾生,故佛陀言:「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四、說明佛土染淨隨業力不同有異。內心雜染,三業不淨,故見佛土染污;內心清淨,造無漏業,故見佛土嚴淨。總之,以智慧觀照則土淨,以無明緣境則土染,淨穢隨心,猶如諸天大眾,共同使用一種寶器盛食,隨其福德大小,而飯色有異。又如目鍵連以上等佳飯供母,其母見飯為炭火,而不能入口。這就說明境皆不實,隨心變現,所以佛言:「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

心有高下,見土不淨,內心平等,見土清淨,是則佛土為一。但佛言:「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此又顯示佛土是多。問:佛土到底是一是多?

答:據實而言,佛土非一。經論常說三身三土。法性身依法性土,此是報身、報土所顯,大圓鏡智所證;無垢識、大圓鏡智現自受用身土;平等性智現他受用身土;成所作智現變化身土。自受用身土無漏福德招感,此身此土唯佛佛互見。他受用身土及變化身土隨有情根機而方便示現,即經中所說:「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眾生無量,而佛土亦無量,所以說佛土是多非一。佛既隨有情變現,而有情見佛、見土各異皆各以自心變現為其所見。佛仗托眾生之本質境而別變,眾生亦仗托佛的本質境而別起,心不取外境,而取各自變現之相為自所緣。所以說:佛土雖多,眾生無量,但有情各一宇宙、各證一境之理是完全成立的。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攝神足,如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者三萬二千。諸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得無生法忍在初地。「忍」謂忍解,即徹底通達和實證無生無滅的道理。忍有四種:一、無生忍,二、無滅忍,三、緣生忍,四、無住忍,得此四忍,即得見道登地。「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即發大乘自利利他、成佛度生之心。「佛攝神足」者:佛見大眾未發心者已發心,未見道者已見道,未解脫者已解脫,如是收攝神足,使世界還復如故,以顯有為無常的道理,使大眾不要貪著於淨土。「遠塵」者:境不染心,名為遠塵。無有煩惱,名為「離垢」。清淨法智,名「法眼淨」。「不受諸法,漏盡意解」者:我執已破,煩惱已離,三界諸漏已盡,斷盡無明,永不流轉生死,得真解脫,證四果阿羅漢,故名「不受諸法,漏盡意解」。真是:未發心者發心,已發心者見道,已見道者得果,大乘發大心,得大果,小乘得小果,是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