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是講事侍丈夫,如何處理跟先生的關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尤其是夫妻的關係,現在真的是十家裡頭恐怕八家都會有矛盾,真的能夠夫妻之間相敬如賓,沒有吵過架的,簡直是鳳毛麟角。那做女子的咱們不要求先生,咱們要求自己,學學事夫之道,從我做起,改變夫妻關係。當然做先生的也要從他那一邊,從自己做起。改善夫妻關係,各人皆從自我做起。從女德裡面講,從女性的角度來講如何事夫?夫妻這一倫,五倫當中之始。在《易經·序卦》裡面就有這一段的卦辭解釋,「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有所措。」天地,這是講宇宙,宇宙產生了以後就會有夫婦,夫婦是人。基督教、天主教,《舊約聖經》第一章「創世紀」裡頭就講到人是怎麼來的,它就講到有天地就有夫婦,神創造萬物,然後創造人。先創造男的,這是亞當,然後把他的身上的肋骨拿出來做一個女的,這就是夏娃。亞當、夏娃是人類的始祖,基督教是這麼講的,它講的跟《易經》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自從有了人,就有夫婦,這是人倫的開始,極其重要,夫婦這倫開始亂了,後面就都亂了。有夫婦,才有生兒育女,就有父子的關係,就是父母跟子女。父子是五倫當中最重要的,因為孝道從父子這一倫產生,父子有親,這是愛心的原點。父子然後再發展,子女之間就有兄弟。人多了,就要有人做領導,有人被領導,這就是君臣了。然後有上下的關係,人類的社會形成了,有等級了,有長幼了,就要有順序,所以有上下長幼之分,這個禮才能夠有所措置,這就是要講禮了。這是講夫婦是人倫之始,這是講到《易經》上的一段話。
在曹大家《女誡》中,這是「女四書」第一篇,曹大家就是班昭,漢朝的史學家,女史學家。她寫的《女誡》裡面講:「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也。」這是講夫婦之道,這個道就是講關係,夫婦之間的關係,「參配陰陽」,參當合字講,跟天地相合,跟天地配合。這裡講的陰陽,天是純陽,地是純陰。夫婦是陰陽配合,可以通達神明,跟天地鬼神都有感應。這是「天地之弘義」,弘就是大,天地的大義,「人倫之大節」,大節就是大道。所以夫婦這個關係,不是小事,非同小可,天地的大義,人生之大道,就在於此。
所以夫婦之間最重要的要講一個禮,男女交往,若沒有禮可就亂了。除了禮,要講義,所以禮義始於夫婦。《詩經·國風·周南》裡面第一篇叫「關雎」,我們前面說過,關雎的意思就是講男女大德,就是講文王配淑女,首先就講夫婦這一倫,非常的重要,因此我們一定要認真的學習。所謂人不學就不知道,就不懂得這個夫婦之道;人不學就不知義,義是該做的,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就不懂,必定要學。
我們先看經文:
【女子出嫁。夫主為親。前生緣分。今世婚姻。將夫比天。其義匪輕。夫剛妻柔。恩愛相因。居家相待。敬重如賓。夫有言語。側耳詳聽。夫有惡事。勸諫諄諄。莫學愚婦。惹禍臨身。夫若出外。須記途程。黃昏未返。瞻望思尋。停燈溫飯。等候敲門。莫若懶婦。先自安身。夫如有病。終日勞心。多方問藥。遍處求神。百般治療。願得長生。莫學蠢婦。全不憂心。夫若發怒。不可生瞋。退身相讓。忍氣低聲。莫學潑婦。斗鬧頻頻。……】
我們一段一段的來學習。首先我們來看第一段,這是總說夫婦之道。
〖女子出嫁。夫主為親。前生緣分。今世婚姻。將夫比天。其義匪輕。夫剛妻柔。恩愛相因。〗
女子沒出嫁之前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從子要講到下面的「訓男婦章」這個問),叫三從。這個從有跟從順從的意思。那麼為什麼說要女子順從男子?在家裡未出嫁前從父,這我們能理解,在家聽父母命,不管男女都應該,這是孝道。那出嫁了為什麼要從夫,為什麼不要夫從婦,要婦從夫?這個確實有道理,這是自然之道,合乎自然的。《易經》就是講自然現象,從自然現象總結出人生的大道理。天和地,陰跟陽,這是用來代表男女,男的為陽,法天,女的為陰,法地。那麼陰以柔為美,柔順,陽以剛為美,柔順的容易跟剛強的配合,但反過來就比較困難,這是雙方天生的性格特點所決定的。這樣的搭配,那是最和諧的。而且這種從,並不是說不平等,男女本來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所謂男主外,女主內,主外的要有陽剛之氣,這才能抵禦外在的侵襲,主內的要能柔順才能成就。
比如說我們的人體這嘴巴一張開,你會見到牙齒,裡頭是舌頭,舌頭是藏在牙齒里的,兩個牙齒合起來就把舌頭藏進去了。舌頭是柔,牙齒是剛,那麼這兩個器官配合起來才能吃好東西,那是不是平等的?是平等的,沒了牙齒不行,沒了舌頭更不行。那我們把這個剛的比喻成男的,他在外護著家裡的;舌頭比作柔。那你說舌頭和牙齒比起來哪個重要?都重要,平等的,缺一不可。而且說老實話,缺了牙齒勉強還行,你可以裝假牙,沒有牙齒你吃點稀粥爛面還可以吃得飽,沒舌頭那可就痲煩了!
所以古人並不是說男女不平等,只是按特點有分工。更何況《道德經》裡講的,柔能勝剛,弱能勝強,這是自然之理。你看人老了都先掉牙齒,牙齒掉光了舌頭還在。所以女性比男性地位上一點兒不會差。而且在家裡頭,說老實話,女性更為重要,她負擔起的是相夫教子,傳承後代,傳承家道的重要使命。這種重要使命,如果不是以柔順謙恭的那種態度,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小心謹慎地做,那豈能做到理想!豈能做得長久!這就是所謂的普賢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種柔順不是一般的德行,這是所謂的坤德,大地的坤德,可以厚德載物,可以傳承家道。
這裡講的「夫主為親」,這是對於女性來講,女性要把先生看作是一家之主,一生之主,這是一種自己謙卑的態度,然後你才能柔順。實際上兩個都是主,這一家,你說只有先生沒太太,行嗎?不行,不成其家,缺一不可。這天地陰陽,本來就平等,這裡說講夫主為親,是說女性自己的那個謙卑柔順的心態,看人要看高,我要謙卑,我學著要謙下,正如普賢菩薩禮敬諸佛的道理一樣。自己是誰?自己是凡夫。人家呢?人家是諸佛。印光大師講的,「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道理是一樣的。為什麼?養自己謙卑的存心。《尚書》上講,「滿招損,謙受益」,人最怕就是傲慢自大,自己要做主人,把人家踩到腳下,這一個心態肯定會產生衝突矛盾,天下大亂。你看古人教學多好!先教我們自己謙卑。
《易經》裡面六十四卦,唯有一卦叫「六爻皆吉」,就是六個爻全是吉的,沒有凶的,這就是謙卦。這個謙卦是什麼?地山謙,講山在地之下。山本來在大地之上,怎麼到地下了?表示謙卑。明明是高高在上的,現在我反而謙下,你就想想這個意思。古人本來看女子是這一家中最重要的角色,可以高高在上,但是現在反倒謙卑,把丈夫推上前,夫主為親,你想想這種德行,謙德。
夫妻雙方應該都這樣互敬互愛,都是把別人推到最頂上,自己謙卑下來。這裡不是說光是女子把男子推為主,推到上面,男子就高高在上了,不是的。你看古人的婚禮很有意思,古人男的去迎請女的,把女的娶回家,怎麼娶?駕著馬車到女方家以後請女方上車,自己做車夫趕著車,駕車回來。女子是坐車的,男方丈夫是駕車的,是做僕人,把女的放在上面。
我們前面講過《易經》裡的鹹卦。鹹卦是艮在下,兌在上,艮為山,兌為澤,澤是講水澤,沼澤,這是講陰,艮是山,是陽,陽在陰之下,這一卦講婚姻,這是最吉祥的。是什麼意思?這是男子在女子之下,讓柔在上,剛在下,使陰陽二氣這樣互融互感,這樣的卦象是吉祥。
所以本來女子在家裡面就有崇高的地位,根本不是重男輕女的,女德教育也不是說男女不平等,這樣想法錯了。男女本來平等,而且自古以來女子,你看進家門那一天,迎娶來的,她就坐車,她就在上。但是人老在上,這可就危險了。所以在上位的自己心態一定要謙下,所以把先生推在上,夫主為親。你看看,這個家庭多和諧,多美好,互相都把別人推到上位,都恭敬,相敬如賓,這一種婚姻才是最美好的。
這種恭敬只能要求自己恭敬對方,如果我有一念要求別人來恭敬的,你已經生傲慢了,你的敬意已經不圓滿了,誠敬心就欠缺了。如果對方也同樣要你去恭敬他,你要求他,他要求你,互相要求,就導致互相抱怨。這講的什麼?境由心造,你是什麼樣的心,就造什麼樣的境界。你只一味恭敬他,你的心所造成的境界就是他來恭敬你。
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就像照鏡子一樣,你看那鏡子裡的人,你對他笑,他也對你笑,你對他罵,他也對你罵,外面的人就是鏡中的人,那就是自己,自己的反映。所以有過錯,肯定君子反求諸己,他不會埋怨對方。過去弘一大師《晚晴集》裡面就舉這個例子,譬如你照鏡子,鏡子裡頭人鼻子上有個黑墨點,很醜。愚人看到這鏡中人就會笑他,你怎麼這麼醜,鼻子上有墨點都不知道,就拿塊布去擦那個鏡子,企圖把鏡中人的那個污點擦掉,諸位說能擦得掉嗎?擦不掉的。聰明的人他不去擦鏡子,反過來擦他自己的鼻子,擦掉了,再過來一看,鏡子裡面的人也乾淨了。這個道理很深刻,你要真懂得這一個竅門,那你跟任何人都能夠和諧,沒有不和諧的。不和諧是自己心裏面有黑點,要把它擦掉,擦掉了一看,原來世界本來和諧,本來是純淨純善的。為什麼?這是你本性本善所變現的境界,當然是本善,和諧。
這裡講到,「前生緣分,今世婚姻」,這是真的,諺語所謂的「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過去要是沒有這個因緣,這一生不可能結為夫妻,這個關係肯定是很深的緣分。
在《教女遺規》中,呂新吾先生寫的《閨範》裡面(也是女德教育,閨房的規範),記載有這麼一個故事。這是宋末元初的事情,說有臨川人梁氏,嫁給了王家。結果剛嫁過去沒多久,才幾個月,元朝的軍隊殺過來了。她丈夫跟她說,這些元兵來了之後,我一定會被他們殺害。這個太太就跟她先生約好,說我們要是死於元兵之手,那你將來要再娶的話,你還要娶我,大概這是講到來世。後來果然這夫婦兩個人都被抓起來了。結果元軍的一個將領大概看到這個梁氏有幾分姿色,就想娶這個梁氏,想玷污她。這梁氏也很聰明,她就跟這個元軍的頭領說,如果你能答應我一個條件,我就可以答應你。什麼條件?你把我的先生放了,那我就從。這個頭領就依了梁氏,把她先生給放走了。結果梁氏知道她先生走了以後,就對這個頭領破口大罵,死不依從,最後就被殺死了。
過了幾年,這個丈夫就想再娶一個媳婦,結果每次談婚,都談不成,於是就向他的妻子禱告,他知道妻子已經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人了。結果他晚上突然間夢到他妻子。這個梁氏託夢跟他講,說我死了以後生在某某家,現在已經出生了,你要等我長大以後來娶我。這個先生在夢裡夢得很清楚,知道不是假的,為什麼?因為他跟他太太有約定,說以後還要娶她。於是就按照夢中他過世了的這個太太的指點,去找到那一家人,一問果然有一個女孩出生沒多久,於是就趕緊派人先下了聘禮,等於是預訂好了,將來就娶她。問這一家人,這個女孩子出生的那一天,結果正好是他的妻子梁氏死的那一天,同年同月同日,真的就是轉世到他家。這是歷史上記載,真有其事。確實,前世緣分,今世婚約,沒有緣的不可能走在一起,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真的是如此。
呂新吾先生是明朝的大儒,他對這個故事還有一段評論,評得很好,呂氏曰:「梁氏全夫之智,臨變不迷,從一之貞,再生不易。事不必其有無,然金石之操,兩世猶事一夫。世顧有事一夫而懷二心者,梁氏傳不可不讀。」 這是講到事夫之道,最重要的是這種貞德,從一而終,沒有二心。他講梁氏「全夫之智」,她有這個智慧,能夠保全她先生的性命。而且在這種困境危變的時刻她不迷,不屈從於強勢。「從一之貞」,這個真是貞潔,正氣凜然,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對於性命看得很淡,對於道德仁義、貞潔看得很重。這種人她即使要死她也不會迷,所以再世投胎,她自己清清楚楚。「再生不易」,就是心沒有變,跟從這一位先生就跟到底了。「事不必其有無」,這件事,有人說這可能是神話迷信,我們先不必談這個事的真實與否,但我們想,古人既然有這個記載,一定實有其事。現在西方科學家都已經證明輪迴真有,不是假的,西方用催眠的方法可以幫你回溯到過去。你要是不相信,我們就此不談,先談這個道理,通過這樁事悟這個道理。你看梁氏「金石之操」,操是操守,操守像金石一樣的堅固,「兩世猶事一夫」,兩輩子都嫁同一個先生,這個難得,如果沒有純貞的這種道義感,這種貞德,她做不出來。「世顧有事一夫而懷二心者」,我們看看這世間,有的確實她嫁了一個先生,她還想著另外一個,二心,心不定,慾念很重,這一種人作惡,她往下墜。那這種人,「梁氏傳」不可不讀,這個故事不能不去細細地研讀體會,學梁氏的貞操。既然走到一起來了,這份緣分,一定要珍惜。
不管這個緣是善還是惡,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有善緣有惡緣,具體而言四種緣,討債、還債、報恩、報怨。但是遇上這四種緣,而且夫妻之緣,義重如山,不管是什麼緣,善緣固然要把善增加,愈來愈善。惡緣,把它轉變成善緣,怎麼轉?你認真落實婦道、女德,你就能轉了,所謂化怨為親,那這種就是屬於叫愛心,仁者無敵了。仁者的心目中沒有敵對,不會說,這個先生對我怎麼這麼不善,這麼無情無義,那你的心中有怨恨,有敵對,那就不是仁者了,仁者心裡沒有怨恨沒有敵對。所以要真正能夠在惡緣困境當中,還能夠修女德的,那必定是大仁德之人。怎麼修?還是要從心地上修,在心地上化解對他的不平、怨恨。前生緣分,今世婚姻,他為什麼對我不好?前生緣分,肯定是我前生對他不好,對不起他,現在我來酬償業債,那我就歡歡喜喜地還債,我絕對不會去抱怨,去不平。債還完了,我還是一樣的對他有這個恩義,情義,他就轉回來了,惡緣就會變成善緣了。我只一味地對他好,對他有義,我不要求他對我如何,這樣的人那才是真正賢人,賢女。你真正明白了境由心造的道理,沒有轉不過來的緣分,沒有消除不了的業障,關鍵是我們肯不肯轉。就像舜一樣,父母對他下那樣的毒手,他最後能夠感化父母,這是大孝。如果先生對我們要是下毒手,如果我們也能夠用智慧,用我們的仁愛感化他,那這是大賢大義。
我在國外認識一位女性的同修道友,這個女子長得也很標緻,她的先生是一位很有錢的富商,也是很強勢的人。據他太太跟我介紹,說她的先生原來是一個花花公子,家裡有錢,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太太出身比較貧寒,但是這個女性她很賢淑,很有婦德,大概就被這位先生看中了。當時很多人都勸她,不要嫁給這個人,他吃喝嫖賭都會有的,嫁給這個人你一生沒有幸福的。這位女子大概也是跟他前生的緣分,她說我當時只看中他是對自己母親很孝順,這個人再壞也不會壞到哪裡去。嫁過去之後,自己就守在家裡,家裡是很大的別墅,有很多傭人,她就在家裡操持家務,相夫教子。先生的事情,如果先生不主動告訴她,她也不去詢問,特別不會管她先生說晚上為什麼不在家裡過夜,去哪裡了,交了什麼朋友,這些,太太不過問。先生告訴她,她就很高興地去聽,去欣賞,但是沒有控制,沒有管制她先生。結果久而久之,她先生也被感動了,後來這一家學佛了,學佛之後她先生回頭,這以後很少在外面單獨過夜,漸漸地就沒有了,真的改邪歸正。所以真正你謹守著婦德,可以最終把不理想的狀況也改變過來的。
底下講,「將夫比天,其義匪輕」。作為太太,自己的那個心態,剛才講過了,一定是對於先生十分尊重,而自己謙卑,修謙德,特別是女子,謙德是非常重要的,其義匪輕。在《禮記》裡面講到,「夫者婦之天也,陽剛陰柔,天地之大義。夫恩婦愛,人道之大經」。古聖先賢講的這些道理,那是符合自然之道的。丈夫為天,太太為地,天地陰陽的交感,而構成了家庭。天地大義,人道之大經大倫,這樣的家庭才穩固。如果說天不像天了,地不像地了,天被壓在了地下,地提到天上了,這成了什麼?天翻地覆了,那這個家就不好過了。這男女不在其位,天和地不在其位了,那就痲煩了。哪個重要?兩個都重要,沒有天不行,沒有地那更不行,但重要的是天和地要保得其位,這就能夠長久,所以叫大義。
在唐朝有一位賈直言,他的太太是董氏。因為賈直言犯了事情,被充軍到嶺南去,路途遙遠,而且要充軍很久,不知道什麼時候歸來。當時董氏女子還很年輕,所以丈夫臨行前對董氏說,我的死活都不可以預料,我去了之後,你還是趕緊嫁人吧,不要等我了。結果董氏沒有回答先生的問題,而是拿了一條繩子把自己的頭髮簪束起來,然後用一塊綢子把頭髮給封起來了,然後叫她的先生在綢子上簽了一個名。董氏對她先生髮誓說,不是你親手回來把這個綢子解開,那這個綢子在我頭上就從此不再解開了。如此過了二十年,她先生充軍刑罰已滿了才回到家裡,發現他太太那個綢子還綁在頭髮上,那個簽的字還在。賈直言看到這個情景,立刻親自替他太太解開頭髮,準備給她洗洗頭,因為二十年,時間太久了,結果他太太頭髮全部都脫落了。你看這位太太那種操守,真的把自己先生看作天一樣,把這種夫妻之義看得比生命、身體要重得太多了!而且永遠就守著貞一,只嫁一夫這種貞潔,貞操,沒有想過說要離婚的。這是真正義婦,真正是讓天地動容。
現在大家學了傳統文化,逐漸意識到其實夫婦之義確實重要。雖然可能會遇到不幸,有一個人先走,但是自己能夠守著這個節義,他的心是安的,他離開人世的時候,他是無憾的,死而無憾。我們看到中國新聞網上中新社記者的報導,在2008年中秋節,恰逢孔子的誕辰日,在北京有一百八十對夫妻結婚。他們面對著孔子的聖像,在婚禮上宣誓永不離婚。他們這一百八十對新人,都認同家庭絕對不離婚的理念,然後他們一起宣誓,在大眾面前,在孔子像前對著至聖先師孔子宣誓。他們面對孔子聖像宣讀夫妻真愛宣言,他們念道,「對配偶獻上絕對的忠誠、永遠維護婚姻的聖潔,不離不棄、相伴終身」。我們也對這個誓言很讚嘆,這是什麼?真正看到傳統文化在復興。
這一句「將夫比天,其義匪輕」,確實是非常的重要。既然是把丈夫比作天一樣,對天我們要用至誠、謙卑、恭敬的心態,這是講我們的存心。女子未出嫁之前,在家從父,將父比天,父親就像天一樣,母親就像大地一樣,敬父母如敬天地。那麼出嫁以後,就一心追隨著丈夫來過日子,相夫教子,於是就將夫比作天。將對於父親、母親那種盡孝的心,也移來用於先生,當然更重要的還有對公公婆婆,這是上一章「事舅姑章」我們講到的。我們特別提到這一點,為什麼女子出嫁從夫,這個理很深。女子以陰柔為美,男子是有陽剛之氣,以剛為德,女子以柔為用,以柔弱為美,這是符合自然之性的。如果女子陽剛之氣太盛了,這就不符合自然,就違背自然。那麼柔弱的隨順剛強的,「夫剛妻柔」,這才有恩愛,就如同天地各得其位。如果調換了位置,就變成天不像天,地不像地,天翻地覆。真正能隨順的,她才是高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