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第四講
淨界法師講述
請大家打開講議第四面
第一章出家證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在經文的剛開始啊,佛陀把修道的沙門提出了兩個基本的條件:
第一個是「辭親出家」,就是我們有志於修學聖道啊,應該要遠離這種世俗塵勞的家,來保存自己的精神體力。這是修道的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你應該對你的內心啊,所謂虛妄的心識,所謂真實的心識啊,應該有一個真實的了解「識心達本」,什麼是你的根本,什麼是一種虛妄的心,你應該了解。你有這樣的情況呢才能叫做「沙門」。這個是第一段講到修道的基礎。第二段就正式說明修道的因果。
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理,成阿羅漢。
釋義這段是說明修道的因果。在因地上,「常行二百五十戒」,蕅益大師解釋這是增上戒學。持戒主要有兩個宗旨:
(一)性戒:性是指體性,如殺盜淫妄及其等流煩惱,它的體性是惡法,惡法有召感痛苦果報的功能,所以從自受用的角度,我們是為避免來生痛苦的果報而持戒,因此持戒偏重斷惡修善。由業的體性來持戒,這是性戒。
(二)遮戒:遮戒是護持譏嫌戒。有些行為本身不是惡法,但這些行為會讓眾生對三寶失去信心,所以我們應該加以遮止。故遮戒是使未生信心的眾生,令生信心;已生信心者,令增長廣大。所以佛陀制遮戒,保持僧眾的美好威儀,使令正法久住世間。
故常行二百五十戒有二種功能:(一)從自利角度,能避免遭受痛苦果報。(二)使正法久住。以上二點是佛陀制戒的主要因緣。
「進止清淨」,這是增上定學。進是行動,止是止靜,不論行住坐臥,內心皆當遠離散亂與攀緣,這叫清淨。「進止清淨」是禪定的修學,經論上說,禪定的修學有三個內涵:
(一)善取所緣境:身為一個凡夫,我們內心皆是有所住,因此要善加選擇所住的境界,譬如自己是修本尊相應的念佛法門,則應該以佛號為所緣境,念佛時「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當念佛時能聽到自己所念的佛號聲音,這即是善取所緣境。
(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強迫這念攀緣的心,一次又一次的安住在你所緣境上,如是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三)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在修專注的過程中,會遇到修習禪定的兩個障礙,一是昏沈,一是掉舉,自己應該善加對治,使專注力相續不斷。
透過以上的訓練,使我們內心達到明了寂靜的狀態,這即是「進止清淨」,內心所有虛妄的妄想皆停息,在明了寂靜中,內心產生強大的堪能性,心的造業力增強廣大,無論造善或造惡的力量都特彆強大,這時持名念佛的力量,與散亂心持名念佛的力量不同,因為心的堪能性已增強。當然這時候佛陀是要我們修善,所以「進止清淨」是為後面修四聖道做基礎。
「為四真道行」,這是增上慧學。在寂靜中修習四聖諦,四聖諦是真實道理,所以稱為真道。四聖諦的修學主要有二:
(一)知苦:能了知三界的痛苦而生起出離心。
(二)修道:戒定慧之道主要是修智慧。前面曾說:「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也是道,但這種道是大乘唯識的觀法。小乘《阿含經》所開展出的智慧觀察,主要是修「我空觀」,我空觀的觀察是先觀察無常,觀察外在的色身與內心的分別,都是剎那剎那的變化,生滅變異,無常故苦,因為有情眾生所希望的是安穩,但不幸的,我們的果報卻是變異無常,昨天的身心狀態與今天不一樣,今天又與明天不同,我們無可奈何的要面對生命的變化,這種變化造成我們不安穩而沒有安全感,所以無常故苦。「苦即無我」,如果生命的存在是痛苦,這表示我們自己對生命沒有主宰性,如果能主宰自己的生命,誰會讓自己痛苦呢?所以由生命痛苦的觀察可以得知,自己對生命並無主宰性,生命是由業力所主宰,如是由無我的觀察而證得我空的真理。所以生命的流轉,並沒有一個恆常性、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我,它只是由某一群業力而得到個體生命某種的果報,這果報受用完畢後,又因另一群業力而得果報。以上是《阿含經》所開展出我空智慧的觀察。
透過以上小乘修學的三大主題:持戒對治罪業,禪定對治散亂,我空智慧對治心中的顛倒,而證得阿羅漢果。阿羅漢的果報為無生,他不再召感三界的生死。小乘修學者的果報,由淺至深,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以下先說明初果。
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
消文透過持戒、修定、修慧,所得到的第一個果報是須陀洹,須陀洹譯成中文是預流,預入法性之流。須陀洹所斷的是三界的八十八品見惑,這八十八品見惑主要是以我見為主,若無我見,即不會起任何的邪見、邊見、斷見等。初果聖人的受用果報有七死七生,他有七次的死亡到欲界天,七次來人間受生,「七上天上,七來人間」,便證阿羅漢。
釋義經論上說,初果須陀洹不再墮三惡道。凡夫的生命,「恆轉如瀑流」,過去有無量的生命,未來也有無量的生命等著受生,而每一個生命都會召感眾多的痛苦。初果聖人與我們凡夫不同,他的生命果報體雖還沒有結束,但有一定的期限,有如船雖還未到達彼岸,但已見岸邊,即使不用划船,地心引力遲早也會把船吸到彼岸。所以成就須陀洹果後,如果精進修行,很快就能成就四果的無生;如果懈怠,最晚在三界中,七死七生流轉十四次,即證無生。
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
消文二果斯陀含譯成中文叫一來,他還有二次的生死,一次到欲界天受果報,一次到人間即證阿羅漢。斯陀含所修的正道是修我空觀,觀察我空的真理,助道則是斷欲界的思惑,欲界九品思惑中他已斷六品,還有三品未斷。他成就初果後修我空觀,已斷除我見顛倒,但在事相上還累積有欲望,所以修不淨觀與苦諦觀,觀察三界的苦與不淨,調伏心中的愛取煩惱。欲界九品思惑中已調伏六品,因此剩下的三品就召感二次的生死。
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
消文三果阿那含譯成中文為不還,他不再來欲界,因已斷欲界的九品思惑。三界思惑共有十八品,在三界九地中,欲界的五趣雜居地,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雜喜妙樂地、舍念清淨地,及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等三界九地中,他已斷盡欲界的九品思惑,只剩色界、無色界的思惑未斷,他對禪定的三昧樂還有愛著心,所以死後升到第十九天,也就是色界四禪的五淨居地,或稱為五不還天,他在五淨居天中,修不淨觀、苦諦觀與無常觀,消滅對色界、無色界三昧樂的貪愛,證得阿羅漢。所以三果最後一期的生命,是在五淨居天成就阿羅漢聖道。
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消文阿羅漢是無生,他已經不再受生,但還有一次死亡,他這一期果報還沒結束,所以他剩下一次的死亡。在他死亡前,他有三種功德:
(一)飛行變化:他有種種的神通,這種神通主要是由禪定所引生的。
(二)曠劫壽命:他的果報體如果有弘護正法的因緣,他也可以用禪定的三昧樂,支持他的壽命滿一大劫,色身能不壞,蕅益大師說這是意生身。由禪定力他能隨順心意,隨願久住,他有壽命的自在力。
(三)住動天地:前面的神通與壽命是自利的功德,住動天地則是利他功德。身為一位阿羅漢,他有殊勝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分法身,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能震動天地,廣攝人間,他的教化能使眾生生起清淨信心,無論天人或人間,聽聞阿羅漢說法都能產生歡喜心、恭敬心。
透過戒、定、慧的修學,在小乘的果位中,有以上四種果報的受用,從十四次的生死、二次的生死、一次的生死,最後成就阿羅漢的無生。
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消文前面四果的總相都是觀察真理,以真理斷除我見的顛倒,其中的差別主要是愛欲,這愛欲是指對三界果報的愛欲。愛是染著,對已經得到的果報產生染著,譬如自己的貌相莊嚴,有眾多的財富,美好的眷屬,你希望這果報不要喪失,這就是染著的愛心。欲是希望,對於尚未得到果報的希求。若斷除對三界果報的愛欲,有如割斷四肢,不再生起。這是說,愛欲煩惱是顛倒所生的虛妄相,虛妄相斷除後,它就不再生起,是可斷性的。
釋義大乘佛法的學者也要修聲聞法,也修不淨觀、苦諦觀、無常觀,以調伏對三界果報的愛欲。但在調伏愛欲的過程中,要注意一個關鍵點:不能錯損菩提。從大乘的角度,愛欲是無自性的,但小乘學者認為愛欲是多餘的,因為他們的目的是在成就無生;而大乘佛法的重點是在成就萬德莊嚴,成就斷惡、修善、度眾生。斷愛欲屬於斷惡,但在斷惡時也要生善,生起廣大波羅蜜善法的追求,成就諸佛菩薩廣大的神通三昧。對善法及對無量無邊眾生度化的追求,這二種動機都是以愛欲為根本,心中具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希望,若菩薩沒有希望,則不可能行菩薩道,若沒有願力,怎能付諸行動呢?若沒有願力,頂多只在生命中斷惡,只消極的不造惡,如是時間久遠,這個人就變成小乘學者了。小乘學者的心情就是不造惡,但也不修善,所以他的果報體是無生,沒有三界的果報,也沒有萬德莊嚴。所以大乘學者在共學聲聞法時要注意,有些修學是不共的,也就是說,在斷愛欲時,也要生起對大乘法殊勝功德的好樂追求。雖然我們對諸佛菩薩的功德不能馬上成就,但內心對這功德具要有好樂心,否則很可能會墮於二乘種性,因為你對大乘佛法不生好樂,對諸佛的甚深功德,對度脫苦惱眾生,已不生好樂心。所以大乘菩薩從自受用解脫的角度,也修無常觀、不淨觀、苦諦觀,以調伏內心對三界果報的愛欲,但他同時也思惟諸佛菩薩甚深功德,而生起好樂心、追求心,所以他是有所破壞,有所建設,這是不共聲聞法的地方。因此這裡的斷除愛欲是指斷除雜染的愛欲,但對於清淨法的愛欲也應同時生起。以上這一段是廣大行,依止出離心、空正見,生起廣大戒定慧妙行,調伏心中我見顛倒及愛欲煩惱,成就四果的受用。
第二章斷欲絕證
前一章是事相的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有它的因與果,前一章的因果是清淨的因果。這一章是講非因非果,什麼是非因非果?從甚深見所觀察的真理是斷欲絕證,心中沒有五欲的雜染法,也沒有果證的清淨法。在道法上,沒有欲望,也沒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果證的差別,那是不生不滅的平等法性,這稱為「道」。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消文前一章的「道」是一種因緣所生法,可透過你的造作修福而出現果報,故是因緣所生法;這一章的「道」則是非因緣所生法,是宇宙間本來就存在的真理,造善時它是「如」,造惡時它也是「如」。
出家的修道人在有為法的修持上,首先要斷欲去愛,斷欲去愛是指持戒與修定。起初要持戒,奉持佛陀的戒法,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作,斷除身口二業的愛欲。進一步要修習禪定,調伏心中的攀緣心,對治意業的愛欲。總之,透過持戒與修定,斷除身口意的愛欲。但這時心中我見、法見的種種顛倒都還存在,所以更進一步要修智慧。「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我們應該了解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通達我空、法空真理,覺悟不生不滅的無為法。「識自心源」偏重在斷惡,「達佛真理,悟無為法」偏重在證真,所以前面是破惡,這裡是生善。
如何修斷惡證真呢?以下開出三個次第:
(一)內無所得,外無所求:這裡以唯識的觀法來做解釋,修唯識觀起初的資糧位就是修「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唯識學認為修空觀所對治的是遍計執,不是對治依他起,因果的法則是不能破壞的。修空觀所破除的是心中的名言與顛倒,在對治名言的過程中,唯識學分成二個次第:
(1)外無所求:這是對治所取相,所取是外境,對治所取相是外空,外境是畢竟空。對外境的畢竟空,唯識學是觀「諸法如夢」,這是無常觀。有時我們的顛倒是外境所引生,譬如善業強福報大者,容易生起常見的顛倒,這時要觀想自己今生所受用的福報,無論是身體的健康,美妙的眷屬,及廣大的財富,這些都只是暫時存在,當死亡來臨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自已要經常思惟死亡的到來,當死亡來臨時,它會把今生所有的受用完全破壞。所以外無所求是破除所取相的執著。
(2)內無所得:破除對外境的執著後,其次要斷除內心的執著。內無所得的觀法,唯識學是觀「心性無生」,這心的顛倒主要是名言,觀察自己心中的妄想是由相狀所引生,這相狀是依祂起性,是由業力所變現的種種相狀。善業強者,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所取到的色聲香味觸法,如眼睛所見、耳朵所聞,皆特別殊勝美妙。有些人過去生中有罪業,因這罪業,他六根所取到的相貌是卑賤苦惱。這相狀無論是善相或惡相皆不能消滅,佛法的空觀不能消滅依祂起性,若消滅依他起則是斷滅見。所以依他起要保留,因為它是「因緣有」,我們所要斷除的是「顛倒有」的遍計執,也就是自己依止相狀所安立的名言,這些名言應該要破除。什麼叫做名言呢?如在光線不足的黑暗地方,見到一條繩子,這繩子是依他起,不能說它沒有,但你的眼睛見到繩子時,心中卻出現蛇的影像,這蛇即是顛倒有,是自己心中所捏造出來的,自己認為這是一條非常可怕的毒蛇,牠會傷害我。這些概念名言都是自己所捏造出來的,這一部分要斷除。所以這裡的「內無所得」是破除心中的名言,觀察這些名言是自己的妄想因緣所生起。以上是對治能取相,對治能取著的這念心的名言,這是內空。因此先修外境的空,再觀察內心的空。
(二)心不系道,亦不結業:前面的「內無所得,外無所求」是資糧位菩薩的如理作意,這裡是加行位菩薩的修行,他在長期如理思惟的薰習之下,由生轉熟,內心任運不刻意的安住在戒定慧聖道上,他也不造罪業,因為已調伏煩惱,沒有煩惱也就不造罪業,所以他內心是任運安住在聖道上,他不必刻意系道。這是形容加行位菩薩對聖道已漸漸相應,道的力量在他心中已由淺轉深。
(三)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這是形容通達位菩薩的修行,他不但不造作身口的惡法,也沒有意業的憶念,他對惡法是「無念無作」;對戒定慧是「非修非證」;對於道的觀察,沒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諸位的差別,在一切法中,是最為圓融殊勝,名之為道。
釋義佛法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在調伏心中的顛倒過程中,所開展出的戒定慧法門,沒有兩個人所修是完全相同。譬如你持戒,他也持戒,你們兩個人不可能持相同戒法,也不可能修同樣的禪定。又如修我空觀、法空觀,你喜歡修唯識觀,他喜歡修天台一心三觀,另一人歡喜修中觀,這也是種種不同的觀法,種種的名言安立。但是當成就聖道時,每一個人卻都沒有差別。佛法就是如此的微妙,在過程中「方便有多門」,你可在一百部的經典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但到了最後成就時,「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在領悟聖道時,卻是現出無有少法可得的無差別相。所以修中觀的學者,與修唯識或修天台的學者,起初對空觀的解讀雖有所不同,但成就空觀時,卻相同沒有差別,因為「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
古時有一禪師修行有了心得,因為禪宗修學佛法是不立文字,不讀經典,所以修禪的學者要請善知識印證,於是這禪師找法演文義禪師印證,他說:「我經過長時的修行,心中有心得,我現在的心境是『萬里晴空,一輪明月』。請禪師替我印證。」「萬里晴空,一輪明月。」這是表示他心中的烏雲都已消失。法演禪師答說:「你這個道,猶是階下漢。」這是說禪師與道還有一段距離。禪師謙卑的說:「請師接上階。」他請法演禪師拉他一把,法演禪師答說:「月落後,再來相見。」若要與道相見,「萬里晴空,一輪明月」的境界要消失掉。這是說,起初在對治煩惱時,內心是依止戒定慧,有戒可持,有定可修,有智慧可觀照,「萬里晴空,一輪明月」這是在修道過程中,需要做很多事,有所破壞,有所建設,對治法門,自己已走在通往道的路上,但若要與道相應,「月落後,再來相見。」最後是回歸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這是沒有開口處,已沒有對立相。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一定有對立,有能對治的戒定慧,及所對治的煩惱,但到達「道」時,這是離諸對待,無有少法可得。所以說以如幻的戒定慧,消滅如幻的煩惱,最後內心是「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修行人在修道過程中,需要做很多事,有所破壞,有所建設,到了最後成佛,無有少法可得;雖無有少法可得,卻又具足一切功德。不過在剛起修時,「遍計本空,依他如幻」,自己要先觀空,從假入空,先不要急著觀依他如幻。當遇到障礙,先把心帶回家,不要相信自己的名言,我們最大的錯誤是相信自己的概念,有如見到繩子,認為它是蛇,若相信它是蛇,則永遠無法解脫,「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生命就變得非常複雜。所以身在凡位,起初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若遇逆境,採取的第一個行動是「把心帶回家」,自己的家應該有個法寶,如持佛號、往生咒、大悲咒,這個法寶就是自己的家,以這個法寶破除名言。不論有多好的理由,都不要相信自己,讓自己的心保持在沒有名言的境界,自己的修行智慧才能漸漸成長,如此才能正確的觀察生命。如果一開始不對治名言,即使修種種的布施,持戒也莊嚴,自己仍在顛倒之中,這個善業只是得到暫時的可樂果報,臨命終時一定會起顛倒,為什麼呢?因為平時顛倒,臨命終時也一定顛倒。為什麼會起顛倒呢?因為從來沒有消滅心中的名言,只是一直跟著感覺與名言走。在生命中雖然積集了某一部分的善業,或持戒修定,或廣結善緣修善法,如是以顛倒心為基礎,雖然積集了一些善業,但你顛倒的本質並沒有改變。佛法很重視消滅顛倒,也就是破除心中的名言,佛法的修行先要大死一番,然後再大活,也就是先否定再肯定。起初修時偏重在否定自己,再漸漸從空出假,許下廣大的悲願,廣度眾生,這是佛法的修學次第。若內心一直只在有為法中活動,生命就只是積集善業,根本談不上所謂的解脫。因此若有志於解脫,如何超越心中的名言,超越心中的顛倒,這才是修學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