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經』,這部經我們來介紹一下,是中國最早的第一部經,是由攝摩騰、竺法蘭,白馬馱經到中國來,在洛陽的白馬寺翻譯經典,所翻譯出來的第一部經,是《四十二章經》,一共有四十二條。我最早在佛陀教育基金會學講經,也學講過這一部《四十二章經》,還有《八大人覺經》,這些都是基礎經典。然後有學《佛學入門》,再學《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那最後再學《地藏經》,再專門研讀《地藏經》,地藏三經。
《四十二章經》是後漢迦葉摩騰,我們一般講叫攝摩騰,竺法蘭共同翻譯的,是我國最早翻譯的佛教經典,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全經共有四十二章,故稱《四十二章經》。每章內容簡短扼要,如果各位有機會的話,可以把《四十二章經》背起來,還有《八大人覺》背起來,《八大人覺經》。這兩部經都是對佛門,剛開始入門的時候,最重要的經典。《八大人覺》就是講菩薩,要行菩薩道的八個要點要知道。「八大人覺」那個「大人」就是菩薩的意思,做菩薩要覺悟的八個重點。
那麼《四十二章經》,它每一章都簡短扼要,最長的只有一百多個字,最短的二十餘字。經中簡要說明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重點在說明沙門的證果。《四十二章經》簡單說,也是講給出家人聽的,所以它是沙門的證果。善惡諸業,它裡面的重點當然是講這樣,就是沙門證果、善惡諸業,還有心證,還有遠離諸欲,還有人命無常等這些,大概幾個重點,闡述一個出家人學道的要義。它說理的方式平易簡明,因為攝摩騰、竺法蘭他們其實是入境問俗,他們有本地化,他們用中國的詞句來翻譯《四十二章經》,所以讀起來非常優雅,所以它平易簡明,為佛教的入門書。
有關本經傳譯的記載是在東漢明帝,我們講東漢就是後漢,西漢就是劉邦建國,叫前漢,我們稱叫西漢。後漢,我們一般就叫東漢。在東漢明帝永平十年,東漢明帝這位皇帝,也是很喜歡佛法,他跟它有密切關係。因為這個《四十二章經》會傳過來,最早的記載是在《四十二章經》的經序,裡面有提到後漢孝明帝,就是東漢明帝,叫孝明帝。他夜夢金色人,就是夢見金人。因此孝明帝就派遣張騫、秦景、王遵到大月(越)支國,或者是大月(肉)支國寫取佛經,《四十二章經》。本經的大意說出家、在家應精進離欲,離開欲望,離開五欲六塵,由修布施、持戒、禪定而生智慧,即得證四沙門果。文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綱領,各章的內容多見於阿含部經典。但本經的文字比這些經簡略,很象是其阿含部的摘要。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O六集)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