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十四章處中得道
宣化上人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第三十四章說明了人學道的方法,應該好好地調身、調心,不要令身心或者太緊張了,或者太懶惰了。在儒教里也講,你若往前進得快,往後退得也快。你修道時,不要忘了這個道,也不要幫著這個道,要這樣子。能這樣子,這才是修道的一個好辦法;你若不是這樣子,你修道就不能成道了。因為你不會用功,不是緊了,就是慢了。所謂「緊了繃,慢了松。」緊了繃——就像彈琴,弦若緊,它就斷了,這叫緊了繃;慢了松——你彈的弦很不緊,那它又太鬆了。所以說:「不緊不慢才成功。」也不緊,也不慢,這修道才能成功的。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有一個沙門,晚間誦持迦葉佛那個時候留下的遺教經,他誦念這經時,「其聲悲緊」:他聲音很悲慟,很緊張的樣子。「思悔欲退」:他就自己覺得很慚愧,又想要不修行了,要退步了。
「佛問之曰」:佛就問他了。「汝昔在家」:你在家的時候,「曾為何業」:是做什麽職業的?你做的是什麽事情啊?「對曰」:這個沙門對佛就說了,「愛彈琴」:我最歡喜奏樂彈琴,我歡喜做這個事情。
「佛言」:佛對他說,「弦緩如何」:那你就懂得彈琴嘛!這彈琴的弦若是緩慢了,鬆了,會怎麽樣啊?「對曰」:這沙門就對佛說,「不鳴矣」:彈不響了。弦若鬆了,就彈不響,琴就不鳴了,就沒有音樂了。
「弦急如何」:這弦如果太緊了,又怎麽樣呢?「對曰」:這沙門就對佛說,「聲絕矣」:那麽這一彈,弦就斷了,也沒有聲了。
「急緩得中如何」:也不急,也不緩,這急緩正相當時,又怎麽樣呢?「對曰」:這沙門對佛說,「諸音普矣」:這音樂就奏得普遍都響了,很好聽的。
「佛言」:佛對沙門說,「沙門學道亦然」:這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的沙門,想修習道業,也是要這樣子。「心若調適」:你心也不緊也不慢,「道可得矣」:你就可以成道了,也不要著急,也不要懶惰,這就可以得道了。
「於道若暴」:你在修道的時候,如果很暴躁,很著急的話。「暴即身疲」:你這一著急,一有火氣,這身很容易就疲倦了。「其身若疲」:你身既然疲倦了,「意即生惱」:你的意念也就生出煩惱來了。「意若生惱」:你意念假如生了煩惱,「行即退矣」:你一生煩惱,就會退心、退步,就要還俗不修行了。「其行既退」:你這行為既然向後退,不精進了,「罪必加矣」:你的罪孽也一定又加多,又加重了。
「但清淨安樂」:你單獨地,你就是一個人清淨其心,安樂其心,「道不失矣」:這就不會不得道了,一定會得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