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慧豐師兄
所謂修行,不只是誦經,拜佛,念佛,放生,打坐等等才是修行。修行更重要是應該體現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比如有些居士,誦華嚴經時倒背如流,又有些居士拜萬佛懺卻面不改容(一天拜1200-1400尊佛號),有的用自己血抄經,有的24小時止語,有的受戒時在身上燙上各款「戒疤」,有的打坐一坐就是半天,有的有天眼通宿命通等各種神通,等等,看似修行得非常好。。。可是當他們不是在誦經,拜佛,打坐,抄經等等時,照樣喜歡跟別人吵架,搶拜墊,貢高自大,挑別人毛病,搬弄是非,惡口相罵,不謙讓等等,這就是沒有把修行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沒有意識到修行的重點在於跟從佛的教導來改正自己不良的習氣,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行為,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把貪嗔痴一點一點去除。不過這也是大多數現今佛弟子的誤區。所謂「學佛」,是學習和跟從釋迦牟尼佛(兩千多年前一位印度的王子,後來通過修行覺悟誠佛)對我們的教導來改好自己的思想行為,把不好的習氣改掉,把自己以佛為榜樣來做人處世。把佛的教導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依教奉行。比如地藏經中,說如何布施給窮人,病人,你都可以學著去做.又比如說經中警戒我們做了什麼壞事會得什麼報應,那你就儘量避免做這些事.還有你可以學習地藏菩薩為眾生髮大宏誓願的心量,或堅牢地神,主命鬼王等的大無畏護持佛法精神!佛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而不是像別的宗教里要求信徒盲目崇拜的全能之神。學佛要「正信」,不要「迷信」。所謂「學佛」,是學佛說的,而不是學阿婆說的,或阿姨說的。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教導都在佛經里寫得清清楚楚,所以你要多看經書,這樣才不會道聽途說,以訛傳訛。開始時可以先看一些簡短的經,例如普門品,藥師經,心經,金剛經,地藏經等等。如果你是初學佛的人,可以從三皈依,五戒,十善開始做,當然一開始不可能完全做到,但是可以一步一步來:三皈依:皈依佛,從今以往稱佛為師,更不皈依天魔外道(就是說跟佛學,不跟別的宗教的神仙聖眾學他們那一套)皈依法,從今以往稱法為師,更不皈依外道典籍(就是說跟所有佛教經典學,不跟別的宗教的經書學他們那一套)皈依僧,從今以往稱僧為師,更不皈依外道徒眾(就是說跟所有佛教的出家人學,不跟別的宗教人士學他們那一套)以上就是三皈依的要求,不是很難吧!皈依以後如果想去了解別的宗教,看他們的書,跟他們的教內人士交流是可以的,最重要是不跟他們學他們那一套(比如說道教的 算命,招魂,飛符,下咒,天主教的盲目崇拜,法會上喝紅酒象徵喝耶穌的血,稱為領聖體。。。等等),時時刻刻以佛經的教導為做人處事的標準。釋迦牟尼佛時代三皈五戒是同時受的,不過我們現在一般都是分開的。可以先皈依,等以後再受五戒。很多居士選擇一直都不受五戒。五戒: 不殺生(包括蚊子) 不偷盜 不邪淫(合法夫妻以外的肉體關係都算邪淫,合法夫妻關係時允許的) 不妄語(不說假話騙人) 不喝酒十善: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 不兩舌(不搬弄是非) 不惡口(不說惡毒罵人的話) 不綺語(無有意義的閒話,裝飾浮言靡語) 不貪,不嗔(不生氣或嫉妒) 不愚痴菩提,梵語 bodhi,覺悟的意思。般若,梵語,prajna,智慧的意思。「佛」的梵語是 buddha,是從 bodhi 來的,就是「覺者」的意思,就是「覺悟的人」。佛學院標準答案里,「佛」是自覺,覺他,覺滿。佛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歸納起來其實只有3種,就是貪嗔痴。我們通過修行把我們的貪嗔痴儘量去除。貪:貪心,貪錢,貪吃,貪睡,貪名,貪美色,貪安逸,等等。。。嗔:生氣和嫉妒痴:愚痴有師兄說「菩提」是島,「般若」是舟也對,「菩提」是目的,要靠「般若」智慧才能覺悟。覺悟有多重層次,比如你看地藏經,學到裡面殺生會帶來各種嚴重的果報,明白殺生果報,你就更具般若智慧,你就會覺悟你以前以為燉雞湯喝可以補身體是錯的,現在明白其實反而使害自己以後要受果報。比如你炒股票賠了很多錢,你看金剛經,然後明白了過去現在未來心都不可得,然後就把股票的事看開了,覺得知識過眼雲煙。通過學習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研讀佛經),我們就逐漸的增加般若智慧,從而獲得更多大大小小的覺悟。當某位眾生完全覺悟時,就是成佛了,就是佛經里經常說的,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譯成漢語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每個眾生多可以成佛的,像釋迦牟尼佛本來是人,是兩千多年前印度的王子,通過修行他完全覺悟了,就成佛了。有師兄會說「即心即佛,自性是佛」,因為我們都有成為佛的潛能,可是被我們的貪嗔痴蒙蔽,所以要通過修行把我們的佛性「開發」出來。另外寺院阿婆堆里其他最流行的邪見包括:地藏經家裡不可以念,會招來好多鬼;楞嚴咒一定要早上幾點幾點前念;念經一定要吃素;受五戒,皈依,甚至信佛一定要吃素等等。奉勸師兄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不要認為某人在佛門很有名,或是學佛都幾十年了之類的,就以為他們說的對一定對。你自己要依照佛經(太上感應,三世因果,了凡四訓等不是佛經,只是民間善書。你網上可以搜尋一下乾隆大藏經的網站,就能看到佛「經」,還有「律」和「論」)。如果你一開始有點擔心看不懂佛經,可以多上地藏論壇學習,反正這裡是嚴格要求說的話都要有佛經依據的,這樣你比較不會走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