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做生意萬萬不可逃稅漏稅


時間:2010/12/16 作者:明華居士

從事於經商的同學,做生意可以賺錢,但是要記得,萬萬不能逃稅;如果你有意漏稅、逃稅,這個問題嚴重了。

《瓔珞菩薩戒經》裡面,佛告訴我們:「不漏國稅。」

我們現在總想辦法能少繳一點稅,少繳一點稅也要合情合理,所謂是走法律的漏洞。

他有漏洞可走,行,總不能夠說犯法,犯法就錯了。

所以有一些同學來問我:「這個怎麼辦?」我就反問他:「你是要作菩薩,還是要作凡人?」

你要作菩薩,有菩薩的作法;作凡人,你是用妄語欺騙的手段,錢是賺到了,果報在三途。

《瓔珞菩薩戒經》裡面,佛教給我們「不漏國稅」,這個意思要是引伸,決定不做占別人便宜的事情。

佛在經上講,不殺得長壽,不盜得大富。「盜心」是什麼?想占別人便宜的念頭是盜心,折福!

今天我們看到社會上許許多多得到功名富貴的人,他們用的手法不正常。

絕對不是說不正常的手段可以得到功名富貴,那你就完全搞錯了。

要知道,他得到的是過去生中修積的,因為他現前用的手段不正常,處處想占別人的便宜,他的福德已經打了折扣,這叫折福。

處處想占別人的便宜,諸位要知道,這個念頭叫盜心,這是偷盜。

佛說「不漏國稅」,這個是極為慈悲的告誡!為什麼?國稅是全國人民所納的稅,你要是偷國稅,你是偷國家的財物。

偷國家財物,結罪從哪裡結?要從全國人民結,這個事痲煩。像新加坡,這是小國,人不多,才三、四百萬人口,這還好辦。你偷盜國稅,你將來還債要還三、四百萬人。

如果在中國可痲煩了,中國有十幾億人,這個債就還不清了,你能做嗎?我們學佛的人都知道「因果通三世」,這個偷盜戒太可怕了。

我在前面提過,條條戒有開緣。這個戒的範圍非常之深廣,我們要知道它的精神,知道它的深義,然後才曉得怎樣來修學。

廣義的戒律,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這個沒有條文的,這個範圍大。

「攝善法戒」,是對自己的,攝眾生戒是利益眾生的,我們都要懂得。

「攝善法戒」,這條戒是教我們修一切善法。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標準一定要清楚。

真正的標準,利益社會是善,利益眾生是善,利益自己就是不善。

利益自己就是自私自利,這是錯了,所以善惡的標準要搞清楚!只要是利益眾生的,我們都應該去做。

有人問我,他漏稅、逃稅,想多賺一點錢。我就跟他講:「中國歷史上我們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永明延壽大師,沒有出家之前,他是國家稅務機構裡面的出納。他就常常偷盜國稅,偷盜國家的錢他去放生。」

我說:「你們偷盜都能學到永明延壽那一種心,那種心去偷盜,有功德沒有罪。」

過去在中國歷代的帝王都學佛,絕大多數都是皈依三寶的三寶弟子,所以國家懂得修福。

偶爾有不懂得修福的這些國家領導人,你偷盜國家的錢財替國家修福,這好事情!絕不是為自己享受,如果為自己享受,這個罪過就很嚴重。

像永明延壽大師,他盜國庫的公款去放生,這修福,為國家修福。

被發現了之後,要不要接受刑罰?要接受。接受刑罰絕不逃避,這是正確的。所以事情發了之後,他被判了死刑,那個時候死刑,殺頭!

皇帝知道這個事情,就吩咐執法的人員把他送到法場殺頭,看一看他害不害怕?「他如果害怕,就把他殺掉算了;他如果不害怕,叫他來見我。」

永明師上了法場,一絲毫恐懼的心都沒有,甘願接受國法的制裁,歡喜接受。

那個監斬官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害怕?」他說:「我以一條命,救了千千萬萬的生命,值得!我有什麼好怕的?」

監斬官把這個話報告皇帝,皇帝召見。皇帝召見他後赦了他的罪,問他:「你有什麼願望?」

出家是他的願望,他跟皇帝講:「我希望能出家。」 「好。」皇帝成就他出家,做了他的大護法。他後來成為一代祖師。

像他那一種心偷盜,行!沒有問題。你要不是這一種心偷盜,偷盜是為自利,那你這個罪過就重。

由此可知,就是一個公、一個私。一切為公,就是善的;一切為私,那就是錯的!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