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茶禪一味 佛俗同天


時間:2018/8/2 作者:清風扶露

「茶禪一味,佛俗同天」。這是內江市詩詞楹聯學會楊方德老師的詩廟觀庵聯,讀來清風滿袖,清香滿懷。茶香與禪思就如莊周之於蝴蝶、蝴蝶之於莊周,悠悠晃晃地撲扇而來,如影隨形,令人交纏莫辯。

入座半甌輕泛綠,閒緘數片淺含香。茶有許多種,禪也有許多種,但都是慢歌款曲的清性、雅性之物。再濃烈的茶,也不像咖啡和烈酒那樣使人煥發衝動的激情。在落霞的黃昏、喜雨敲窗的春季或伴著籬笆瘦菊的朗日,潔淨的杯中蒸蒸瀰漫,茶香滌心蕩肺,沁心潤脾。茶葉入杯後在沸水中猶如仙子甩著水袖,舒展著翩翩的舞姿,沉沉浮浮的青葉蕩漾在青碧透亮的茶湯中,鮮醇高爽,使人心曠神怡。「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茶是引發思維以助清興、禪定入靜的神來之物,清雅美境牽動了無限的幽思心境。詩情奇韻便從飄浮無跡的茶香泌入心脾,揮之不去,回味無窮。一個人面對一杯茶,在時光中獨坐,看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那些嫩葉舒展著,打著轉兒慢慢地沉進杯底,仿佛活過來一般。湯花在轉瞬即滅的霎那間,顯示出瑰麗多變的景象。每一片葉子都在高山深谷里浴過風雨雲霧,每一瓣茶朵都是一個動人的傳說,如同每個人豐富的人生歷程。那些紛繁而至的人與事,一如杯中那些葉子載浮載沉。紅塵滾滾中有遮天嘉蔭,更有離愁飄掛。《法句經》上說,蛇飲水化毒,牛飲水化乳。是毒是乳,關鍵在於是否有一顆觀照的心。彼時彼刻,茶香與禪韻匯成一股款款的清芬,縈繞於心腦之間,天上雲舒雲卷、窗外黃葉飛花,直啟性靈妙處。這就是茶之品,禪之性。

茶能夠積澱馥郁的心事,禪則涵蓋了所有的春夏秋冬。一縷清風,一片清興,暖暖的禪意萬萬全全泡開了它。在深棕色濃香中舉起杯子,高沖低斟、細啜慢品,茶湯又澀又苦,同時微甜的味道在舌上的每個胃蕾上跳躍起來,滿嘴清香,含有南北風雨的浮塵,有四季風霜的味道,有風雨過後的平靜與淡泊。我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居士有句詩偈說: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真是寧靜淡泊,融潤通達,雅俗共鑒。禪思中會意超然,澆去胸中無數塊壘,感悟悠然恬靜,於人間百態中來一個「靜處閒看」,在超越時空界線的廣闊世界,與古今同道神會。讓千年的記憶,如潮般在腦海里流過,盡品生命如花。歷史把世態百相風乾成了一捏兒茶,分不清哪是茶葉,那是茶花。有的人生像陳年佳釀,百讀不厭;有的人生如倒啖甘蔗,漸入佳境;有的人生卻像一枚青青的檄欖,品盡苦澀而後漸現清香……此時,茶香凝固成溫馨的遊絲,使我們脫離俗世的煩惱;禪意成為智慧、澄明、清涼的主題,補中益氣,清心寡欲、養氣頤神,如同時光的翅膀交錯地讓人沉醉、回味。

一盞香茗,綠塵起,碧波翻,在淡淡漂浮的幾片青瘦的茶葉享受著古老的禪意的擁抱,將滿捧的氤氳盛入清澈的茶湯,盛入別人的生活和日子。清茶數盞,文靜雅觀,品茗蘊釀著禪意。《文心雕龍·養氣》說:「清和其心,調暢其氣,煩而即舍,勿使壅滯。」 品茗參禪,心中有的是建盞爭輝的外觀和茶葉的芳香,以及隨茶湯注入心扉的內在感受,仿佛置身於高山大谷之中,獨坐幽篁,領略那「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這如許的風景,使心中很多沸騰的東西,走過寂寞和熱烈,逐漸沉澱。人生從容的韻味盡在其中。此間心無旁騖,還有何等瑣事不變得簡單超然?一味的歡樂是一種殘缺,正如同一味的悲絕。人生如果像乏茶是無法使人振作的,拒絕隔夜茶才不會把人的肉體與精神攪和渾濁,目光才會保持明澈和靚麗。沉浸在茶禪淡若清風的魅力和空間,淘洗了面上的顏色,也潔淨了心上的浮塵。惟有一份樸素安雅在心間蕩漾,在衣鬟鬢影間顧盼自若。

在充實生活、安頓心靈之際,我不知,冥冥之中茶與禪是否真的是註定成緣。你看,禪(chan)可不正是由「n」個茶(cha)修成的嗎?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