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每日一偈 若於轉處不留情


時間:2018/12/6 作者:定英蔣德英

靈隱寺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壇經·機緣品第七》

僧人智通,壽州安豐人。他開始看的是《楞伽經》,大約讀了一千多遍,卻沒有理解「三身」和「四智」,因此拜見慧能大師,請求講解經文妙諦。

大師說:「所謂『三身』,第一是清淨的法身,是你的本性;第二是圓滿的報身,是你的智慧;第三是千百億化身,是你的行為。如果離開你的本性而來談『三身』,就叫有身無智;如果領悟『三身』並沒有它自己的本性,就叫四智菩提。聽我念一首偈語: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智通又問道:「『四智』的妙義,我可以聽聽嗎?」

大師說:「既然已經領悟了『三身』,自然就懂『四智』了,還問什麼呢?如果離開『三身』,另外再談『四智』,這就叫有智無身,這種所謂有智,其實還是無智。」

大師接著又念誦了一首偈語:「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智通立刻領悟了本性的智慧,也念了一首偈語呈獻給大師:「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不留情」即不起心動念。

「那伽定」,即禪定,如龍象不動之定。

這句偈誦的意思是說:如果在心悟得轉時,不留余情,不起心動念,那麼我人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雖然外緣繁雜多起,而心卻常處在定中。須知禪就是涅槃妙心,真知佛性,只要明悟不疑就是,即破除迷執,持有一顆平常心。

憨山大師對此釋云:「所言轉識成智者,別無妙術。但於日用念念流轉處,若留情念系著,即智成識;若念念轉處,心無系著,不結情根,即識成智。則一切時中常居那伽大定矣!」

《五燈會元》中的公案

《五燈會元》卷二中有這樣一則公案:溫州靜居尼玄機,唐景雲中得度,常習定於大日山石窟中。一日忽念曰:「法性湛然,本無去住,厭喧趨寂,豈為達邪?」乃往參雪峰。

峰問:「甚處來?」

師曰:「大日山來。」

峰曰:「日出也未?」

師曰:「日出則熔卻雪峰。」

峰曰:「汝名甚麼?」

師曰:「玄機。」

峰曰:「日織多少?」

師曰:「寸絲不掛。」

遂禮拜退,才退三五步,峰召曰:「袈裟角拖地也。」

師回顧。峰曰:「大好寸絲不掛。」

尼師玄機,世傳其為永嘉玄覺大師的得度弟子,她在禪學上應當是有一定的修為的,所以才會在大日山的石窟里修習禪定,當她偶然間念及「真如法性清湛澄明,無去無住,而自己卻討厭喧譁而趨向於寂然,這怎麼能算得上是了悟呢?」於是她便前往雪峰山參訪雪峰義存禪師。在經過一番機峰對答之後,玄機說自己的悟境已是「寸絲不掛」,其用意與「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縷絲」一樣,即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毫不執著的境界。

為了印證尼師玄機的境界,雪峰義存大師趁她不注意的時候,突然對她說:「你的袈裟角拖在地上了。」

玄機原本認為自己對事對物已經做到了無痕跡,不會放在心上,大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胸襟,孰料,卻被一句話而引轉回頭,這一回頭,就足以證明她的心中還是依然有所牽掛,於所轉處還留有餘情。所以口裡說是「寸絲不掛」,可心中掛的何止千絲萬縷啊。

其實,「寸絲不掛」確實是一種對境「不留情」,不為境轉的境界,這境界就是一塵不染,六根清淨,收放自如,毫無牽掛。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有著太多的人,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做著身不由己的事,總是認為自己什麼都能夠放下,什麼都不會執著,可是一旦身臨其境,關係切身利益的時候,就什麼都放不下,什麼都執著。

世間很多學人往往理論上可以放下一切,可以對境不留情,沒有執著,可當面對實際情境,才知道放下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只是因為還沒有遇到你可以掛念的事情罷了。

話說痲谷、南泉、歸宗等五位大德悟道後,有一次,他們一起行腳去拜訪徑山禪師,路上正值天熱,眾人口渴難止,見路旁有一婆婆賣茶,就走過去向婆婆討幾杯茶喝。婆婆見來了五位和尚,就問他們:「大德何往?」禪師答:「參善知識。」婆婆送上茶具沏好茶水後說:「我這裡吃茶有個規矩,要有神通才能喝,無神通不能喝!」幾位行腳的禪師一聽就呆住了,雖然他們已經開悟,但都認為自己神通未發,於是面面相覷,不敢舉杯飲茶。婆婆見狀哈哈大笑,說:「你們這幾隻呆鳥,看我老婆子逞神通喝茶!」說罷,舉起杯來,一飲而盡。幾位禪師看罷恍然大悟,齊聲道:「今日才是我等真正悟道時!我等時時在神通中,不知是神通,還向外馳求。今日不逢婆婆,又幾錯過一生!」

看來這位老婆婆也是位禪林高手,並且在禪門機鋒上略勝幾位禪師一籌。而幾位禪師的落敗,敗就敗在他們雖然開悟但卻於轉處留有餘情,即執著於神通。禪門大德龐蘊居士雲「神通及妙用,運水與搬柴」,在悟道者的眼中,「神通」的大機大用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運水與搬柴中顯現出來的。正如天皇道悟禪師所云:「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禪師們的心思都集中在了「神通」上面,而完全忘卻了禪的本來面目是直下里見佛,失去了平常心,又如何能夠破除對神通的迷執呢?

所以婆婆自然而然地飲茶,當下即讓禪師們心開意解,明了「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無別勝解」的旨歸所在。亦如達摩大師云:迷時色攝識,悟時識攝色;但得本,不愁末。直指見性,如自真肯不疑,必然通身放下,寓定於慧,於日用中毫無粘滯。縱或習染深厚,一時不能淨盡,遇個別境緣尚有起心動念處,但前念才起,後念即覺,不至徘徊不去,留連忘返。再經綿密打磨,不斷錘鍊,必然「皮膚脫落盡,惟露一真實」,不愁不神通大發。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亦可言指禪定的前因與後果。六祖在《壇經·坐禪品第五》中云:「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內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六祖大師認為禪定就是不執著於一切的相,也不在心裡有妄想雜念,能在一切境前而心安然不亂。

六祖晚年,當他告之門人就要離開人世駕鶴西歸之時,法海與諸弟子聽到這話後,未免都傷心流淚起來,唯有最小的弟子神會沒有哭,也沒有流露出哀傷的表情,所以六祖才會認為神會年紀雖小,但卻已有了禪定的功夫,謂他「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這就是在稱讚神會轉識成智,沒有分別心,亦不執著於生死。接下來,六祖又告訴諸門人:「汝等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

神會亦是六祖的弟子,與六祖亦是有感情的,因此他在六祖預言要西歸之時不悲傷流淚並不是他無情的表現,而是正如六祖所言,他已深諳禪定的旨趣,能夠遇到境界而不動心,不留情,能在相離相,在塵出塵,於一切處,時時用直心,所以能夠如如不動,不起憎愛之念。

這就是大乘的精義所在:

不會只有在離群索居時心才不亂,

而是要在境界中也不心亂。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是要我們於種種六塵境界,念而無住,處而不染,心裡沒有粘著,是要我們「放下萬緣,一念不生」。放下萬緣是去除我執,不執著於相,而不是放棄一切,萬事不管,消極避世。真正的放下是隨緣不攀緣,了緣不生緣。如果一顆心萬緣纏繞,念念生滅,那又如何能不導致你的人生煩惱重重,輾轉反側呢?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放之於我們的現實生活,就是要我們儘管身處紛亂的塵世,但只要心靈能夠保持寧靜淡泊,不為外界事物所干擾,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立處皆真,觸目菩提」,無論是什麼事情,都會「當處發生,隨處解脫」。

編輯|妙蓮

美編|慧容

責編|文卿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