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是佛教的一種法器,共有兩件。最常見的一種是圓魚形,大小不等,大者置於佛殿,小者置佛案。二者均使用硬木製成,中心挖空,和尚誦經時用木錘敲擊它,便發出清脆的聲音。其用途是便於掌握誦經節奏與調整音節。
另一種木魚,懸掛在寺院齋堂附近,呈直魚形,扁平而中空,又稱著「梆」,敲擊聲十分響亮,是作為通知僧眾進齋飯的信號之用的。這種木魚大都是吊在廡廊的木梁下,懸吊的方向卻很有講究。按佛門規規矩,一般寺院只許魚頭朝寺內方向,只有十方叢林方可魚頭朝外。
和尚為啥要敲木魚?
它是有意義的,四點參考:
一、精進:
我們看水裡的魚,不管游水或靜止不動,牠不會閉上眼睛。佛門以魚的形象,來勉勵大家在修行上,要像魚一樣精進不懈。甚至在魚梆上會寫著「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珍惜光陰,時不待人」,提醒大家惜時惜陰、努力用功。
二、警惕:
我們的心經常處在妄念里,幻想、白日夢,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情境。這木魚一敲,透過木魚的聲音,會給我們警惕,可以把散亂的心、妄想的念頭找回來,叫你不可想入非非。不要小看那一槌,歷史上很多禪師,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時候,一槌磬聲、一記鐘聲、一棒鼓聲、一槌木魚,就是在這麼一個聲音下,一個警惕,他就豁然大悟了。
三、統一:
在誦經時,你念、他念、我也念,你念得快、他念得慢,念得七零八落、參差不齊,不僅不好聽,也會讓誦經的人起心動念,不能專心。這時候,木魚就有統一的作用,它可以把大家的聲音結合起來,隨著木魚的節拍進行,一樣的快慢,好像流水一樣潺潺有聲,也像潮水一樣,一波一波、一涌一涌,那誦經的聲音,就會悅耳好聽,讓人彷彿置身在另一個清涼境界,也令人息下許多雜念。
四、攝心:
所謂「心猿意馬」,我們的心像猿猴一樣,跳動不停,一刻不能安住。如何把這顆動盪不停的心,給它安住在木魚的聲音上,讓心不要往別處亂跑,這木魚聲就有攝心一處的作用,它會敲醒迷惑的眾生,提起正念,遠離是非煩惱。
小小的木魚,和它的鐘棰是個隱喻和象徵。萬有世界,樣樣事物都是木魚頭,我們的心就是那木魚棰,人人每時每刻都在敲木魚。傾聽敲木魚,重點在敲木魚時,要領悟空境心性的境界。我們說在生活中修行,千修萬修,如果修的都不在我們的念頭上,那就是只能在外圍打轉了。而善法的養成,就在木魚和其敲打之聲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