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願樂欲聞,走出智障泥潭
蔡漢以
2019-02-18
「願樂欲聞」---是金剛經中的第二品「善現啟請分」最後的那一句話!那麼,這「金剛經」是啥東西呢?它是近期中央發出的一份檔案---要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列出的100本書籍之一。
雖然《金剛經》是佛教之經,但它已溶化到中華傳統文化之中了!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你「信佛」或「不信佛」,都有必要學習。《金剛經》是一本非常有殊性的佛經,我們從以下一句話,就可以看出其殊性之所在:「……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麼意思?因為網路上查找很方便,請你自己上網搜尋吧!在這裡我就不必多言了。而我要說的是,在學習《金剛經》過程中,由於自身智慧不夠,有些「佛言」不求甚解!但有一句話,卻給我帶來驚喜!讓我初悟!這一句話,就是---「願樂欲聞」!
我覺得這「願樂欲聞」,相當於---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或者---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或者---世界無奇不有,不可少見多怪……但「願樂欲聞」它又比以上所說的,更為深刻,更有內涵!
聯繫現實生活,我們將對「願樂欲聞」有驚喜、有初悟!
我們知道,對於不清楚的事物,如果你想知道,就要願意聽人家說,並且很樂意地聽下去……只有這樣,你才聽出其所以然。否則就會,一知半解;或者不懂裝懂,說出讓人取笑的話,把自己置於無地自容之境地!
金剛經的那些「佛言」,你只有做到「願樂欲聞」,才會出現「恨相識太晚」之渴望! 這種渴望就如---每天太陽都是新的,那樣地讚嘆!
例如我們常聽人家這樣說,「一片片葉子飄落,秋天來了……」這裡說的葉子是片狀的,可是許多草,許多樹,它們的葉子不是片狀,而是如「針條」狀。如大家所熟悉的松柏樹,其葉子就不是片狀,而是針條狀。還有我們常說,「聲音只能用聽或聞的」可有一位家喻戶曉的「菩薩」,人家卻叫---觀音菩薩,而不叫聽音菩薩或聞音菩薩。
對於觀音菩薩與聽音菩薩之問題,從古代到現代,都有人提出來。有人說,可能是當年翻譯錯了……如果依我們的智慧理解,就會說是當年翻譯錯了。因為聲音怎能用觀?用看的呢?然而,翻譯成「觀音菩薩」沒有錯啊! 聲音用觀,用看---這事已被現代科學所證明了。聲音---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而傳播的形狀是「波狀」。這「波狀」我們觀看不到,而科學儀器可以檢測到。這事我們到近代才知道,但在一千多年前,佛陀因有---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卻知道了這回事,所以才叫「觀音菩薩」!如果我們以淺薄的知識,來批評人家翻譯錯了,那麼就會成為一知半解,不懂裝懂的人!
另外,松柏樹的葉子不是片狀,而是針條狀的原因,可參照水彬問題,它們是古老的稀有樹種,屬裸子植物。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松柏樹原是寒帶和高山生長的樹木,由於長期在寒冷的環境中生活,形成了獨特的禦寒構造。松柏樹的葉,一般都縮小呈針形、線形或鱗片形,由於「葉」面積小,因而水分不容易蒸。
……從以上例子可知,只有學會「願樂欲聞」,才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走出那智障的泥潭!
點我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