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不離三寶
在佛陀涅槃後
佛法的弘傳便有賴於僧團
而我們要想修學佛法
自然離不開向法師請教
那麼身為居士
在日常修行中
又該如何與法師相處呢?
學佛初期的常見誤區
學法初期,由於不了解佛理和戒律,在親近法師的過程中,雖然心存恭敬,但恭敬的原因卻往往並非「佛法」,而是他所誤認的身份——
法師≠算命大師
「大師,您給我算個姻緣唄?」
法師≠財神
「唵嘛呢叭咪吽!
(all money go my home!)
求大師作法,讓我發發發!」
法師≠心理醫生
「師父,這段感情讓我很痛苦,我應該怎麼辦?」
法師≠網紅偶像
「不枉我驅車萬里!大師果然高!求合影!求籤名!」
法師出家,是為弘法利生,他可以像觀音菩薩那樣,以種種方便、種種身份、種種樣貌,來為我們宣說佛法。
但「方法」、「身份」、「樣貌」,不過是指月的手指,我們可以欣賞「手指」,但更要看見手指指向的「月光」。
學佛中期的常見誤區
學佛一段時間後,內心對佛法更為懇切,對法師也更為親近,但往往因為對「親近」的錯誤理解,對法師的「恭敬」與「親近」漸漸轉變為「貪愛」或「隨意」——
法師≠病人
「你怎麼又瘦了!給你帶了點補品,好好補補!」
法師≠父母/子女
「師父,數日不見,我有點想你了...」
法師≠聊天茶友
「唉,你說為啥我會遇到這種甲方,作孽啊...」
法師≠業務員
「你放心,我和他熟,我讓法師幫你!」
法師出家是要修戒定慧、成佛度眾生。居士護法,則是要護持法師修行。
若遇見法師不思恭敬,護持百般皆為世間俗情,並以俗情揣摩師父用心、擾亂師父修行,於師於己,豈不可惜!
學佛中後期的常見誤區
因為對「法」的懇切,會自發的看一些佛經講義、聽一些佛學課,做一些功德,從而對佛法有了自己的一套邏輯與看法,但因為累劫以來的「法執」與「我執」,使得對法師的「恭敬」由「隨意」漸漸轉為「輕慢」——
「我」功德大
「我做了那麼多「功德」,你們就應該順從我!」
「我」智慧高
「你講錯了!和我知道的不一樣!」
親近法師、廣行善舉、研習善法,這都是值得讚嘆的行為。但學佛是求解脫,不是求智慧高、求功德大、求成就多。
如果我們沒有恭敬的心態、沒有求法的懇切心愿,不能從中切實反省生命,對治煩惱,再多親近法師、獲得再多功德、理解再多經論的文字,也不過是增長「我慢」的枷鎖。
我們可以這樣做
唐太宗曾問玄奘大師:「我想供僧 ,但又擔心他們修行水平不行,大師,您怎麼看?」玄奘大師隨即開示——
「凡僧雖不能降福,修福須敬凡僧!」
因為還沒成佛,所以每個人都要學習。學習就是因為有不圓滿的地方,居士在學習,僧眾也在學習。
正所謂「法從恭敬中求」,在這個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身、語、意,做出這樣的嘗試——
穿著得體
衣著得體莊嚴、不穿拖鞋背心、不穿暴露著裝、不噴濃重香水、不戴鮮艷飾品
稱呼如法
「請問法師『上下』?」
當我們來到寺院,想向不認識的法師請教佛法,首先要請教法師法號。這時就可以問:「請問法師『上下』?」
「上下」兩個字的意思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象徵著三寶的慈悲。
求法心切
「師父,請問怎麼用佛法對治煩惱?」
法師的責任是弘法利生,居士皈依佛教的目的是學習佛法。所以居士與法師的相處,應該以「法」為基礎。
所以當年六祖惠能身為居士,初訪五祖時被問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他回答道——
「
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
佛陀教誡我們「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居士若是來寺親近法師,要如六祖,為作佛而來、為解脫生死輪迴而來。
若只是為了世間的福報、為了諮詢婚姻問題、為了談天喝茶,那就空來佛門。因為佛教教學的總目標就是要解決金錢無法解決的事情——生老病死,六道輪迴。
願出家人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演說種種,無乖諍法
願在家人
善事於佛,護養一切
巧事師長,習行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