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深陷邪淫,到底是什麼讓你動了淫心?


時間:2019/4/30 作者:懺悔萬惡

因緣和合:到底是誰讓你動了淫心?

對於淫慾,大體可分為兩種觀點:

一種是持積極肯定態度。這種觀點比較普遍,認為「食色,性也」,淫慾就是人的本性,「男人不色狼,發育不正常」;欲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動機,歷史的車輪靠的就是夥伴們的欲望在推動;並且認為情慾是值得用詩歌去讚頌的,流行歌99.9%都是在談情說愛,有人甚至認為「盤古開天闢地以來,最爽的事就是這個」,「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風流」;

另一種觀點,則是持消極否定態度。學過傳統儒家文化的人,會注重道德層面的自我約束,提倡修身養性、潔身自好,「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道教行人會從養生修道的角度,強調節慾保身、煉精化氣,排斥縱慾,如雲「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學佛者則會透析貪慾的本質,了解「眾苦所因,貪愛為本」,並且通過不淨觀等方式來對治自己的淫慾。

把上述觀點羅列出來,暫時先不著急去支持或否定一方,相信我們貴為人類,都是有理智的,有著正常的思維和判斷能力,只要不固守己見,都是願意接受客觀真理的。

我們知道,《金剛經》中有句名言,叫「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何謂有為法,說白了,就是我們凡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能接觸到的色身香味觸法六塵為主的一切對境,都算有為法。有為法的特性就是無常、苦、空、無我,最重要的,一切有為法離不開因緣和合的「宿命」。淫慾,當然也算有為法。所以可以這麼說,一切淫慾,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充滿了無常、苦、空、無我,宛如夢幻泡影一般,毫無實質!

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論斷。在眾說紛紜、各持己見的當今社會,它是否是顛簸不破的真理,還需要我們冷靜下來,好好分析一番:

一、淫慾,是因緣和合的產物。

開聊之前,首先解釋下啥叫「因緣和合」。所謂「因緣和合」,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個歷史性發現,也就是說,我們所能知道的一切事物,都離不開因和緣的相互作用而產生,如《造塔功德經》言:「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打個比方,農民春天播下的種子,是內因,土壤、陽光、雨露、肥料、農夫日夜辛勤的耕耘則是外緣,只有種子一個因,或者只有陽光雨露等外緣,都不可能在秋天收穫稻穀,由此可見,稻穀就是因緣和合作用的產物。其他一切有為法,都可以以此類推。

或許大家都好奇一個問題:既然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那麼請告訴我,淫慾心是如何產生的?

根據大德開示,一個慾念的產生離不開三個要素:

第一,習氣種子。如《大乘阿毘達摩契經》言:「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我們每個人,無一例外,都有一個阿賴耶識,也叫藏識,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儲藏我們過去造過的各種善惡、無記業。其中,就收藏了我們無始以來的許多淫慾習氣,哪怕看到一位美女,起一個剎那貪念,都會在阿賴耶識上留下痕跡,如果沒有通過懺悔等方式去對治,它就是一個完整的種子埋著,何時開花結果就看因緣何時成熟。正如《解深密經》說的「阿賴耶識甚微細,一切種子如瀑流」,這種習氣特別細微,我們凡夫往往難以察覺,卻無形之中在左右著我們,讓我們隨業流轉、身不由己。

第二、樂意對境。就是讓你生起貪心的對境。這種引發貪慾的對境,可以是一位性感的女郎、也可以是這位女郎的照片、影像、聲音、體味、觸覺、甚至是衣服等用過的物品。假如缺乏對境這個外緣,雖然自己有淫慾習氣,但也不會生起強烈的貪慾。比如自己深夜在房間裡,緊張投入地複習功課,這時內心專注於學習的內容,淫慾是不明顯的,但是突然隔壁房間傳出了女人的聲音,這時你就不淡定了,很可能馬上會慾火焚身、坐立不安,這就是對境現前的作用。

第三、非理作意。淫慾之所以會產生,除了自己內在的習氣,和外在的對境,還離不開一個因素:就是自己當時的起心動念!比如,接著上面那個例子,隔壁的女人聲音撕破寂靜的夜空,傳到你的耳根,這時你心裡就產生了一個判斷:這是隔壁男女在搞事情啊!然後就進一步聯想:那個女的上午我還見到過,穿著藍色超短裙加粉色吊帶悲心,身材那叫一個火辣呀!然後就進而想到:她的男友太。。。羨煞我也!等等各種妄念波濤洶湧地出現······這些念頭,就是一種非理作意。而這種非理作意,助長了自己的淫慾,讓自己陷入欲望的泥潭,無法自拔。相反,如果能夠做到如理作意,就會壓制自己的淫慾心。比如當女人聲傳來時,自己馬上提起正知正念,告訴自己,這只是一種聲音而已,而不同聲音之間,比如跟殺豬慘叫聲相比,解構每個瞬間的音符,只不過是聲波震動頻率的不同而已,並無特別之處。如果仔細去尋找,聲音本身當中完全找不出引發貪慾的成份,唯一只不過是自己的心魔在作祟。通過理智的分析,就能讓自己保持清醒,不被淫慾牽著鼻子走。

綜上可見,一念淫慾心,至少是三個因緣和合而產生,缺一不可。

二、淫慾,離不開無常

《大智度論》言:「因緣生故無常」。所有因緣和合的事物,都離不開無常的特質。因為一切有為法,只有在因和緣二者聚合的時候,才會產生;而一旦支撐事物存在的因緣消失,那麼事物本身也會隨之消亡。如《雜阿含經》提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因此,淫慾也不例外,它需要觀待上述三個因緣而存在,三個因緣聚合,淫慾心就出現;三個因緣缺失,淫慾心就消失。反觀我們現實生活,也的確如此。我們並非一直處在淫慾狀態,比如在專注工作、學習或者劇烈運動、犯困沉睡的時候,淫慾並未占據自己的心靈。而當淫慾升起來的時候,雖然會在某個階段主宰自己,但是也會隨著因緣的改變而消失無蹤。歷史記載古代有個公案,一名男子帶著強烈的欲心,深夜尾隨一個妙齡女子,妄圖尋機調戲,結果追到墓地,那個女子突然轉身變為厲鬼,那個男子的慾火頓時降到冰點,轉變為巨大的恐懼而尖叫逃命。這就是淫慾,帶有無常的特性。

三、淫慾,是一種苦

世間人在談到淫慾時,往往會露出一絲「蕩蕩」的微笑,內心特別渴望那種銷魂的快樂。但是,很遺憾,本著對真理的尊重,必須理智的告訴你:因為淫慾是因緣和合而生,而因緣和合的東西是無常的,而無常,就是一種不自主、不自在,而不自在,便是一種苦。如《大智度論》言:「屬因緣故不自在」,「無常故苦」。

佛教提到的「苦」,包括苦苦、壞苦、行苦三種。所謂的苦苦,就是當下身心感知苦受,比如生病、生煩惱等等,這個婦孺皆知是苦,不言自明。淫樂不屬於苦苦,因為在淫樂的當下,大家都感到樂,不覺得苦。但是,淫樂屬於「壞苦」與「行苦」。

淫樂是一種壞苦,即變異苦。淫慾雖然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是,因為無常的緣故,當你沒有得到、或者已經失去它時,你會感到痛苦!你越是貪著於它,就越患得患失;你越是患得患失,身心就越加受系縛,不得自在。正如吸毒者,若得不到滿足,會生不如死,嚴重的會自虐、自殘、自殺。淫樂也一樣,不過是暫時的不苦而已。所以,有人問一位大德:你們修行人真的不貪慾樂嗎?大德妙答:撓痒痒雖然很舒服,但是不癢豈不是更好嘛?!的確,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在淫樂中度過,一來身體吃不消,二來淫樂逃不開無常法,轉瞬即逝,當下雖然快樂,但是之後有很多苦受等著你去買單,況且生命不斷流逝,「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淫樂也是一種行苦。淫慾交歡的觸受,並非恆時存在,它只是剎那不住、不斷遷流的有漏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樂受全都是泡沫!如果我們對這些夢幻泡影般的感覺產生執著,必將系縛於輪迴,難有出期。

四、到底,是誰讓你動了淫心?

實際上,我們在說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時候,等於在承認:一切有為法,都是沒有自性的。所謂的因緣和合,就是要觀待其他因素而成立,如果離開其他因緣,僅憑自己本身根本無法存在,也就是自己本身沒有不觀待他緣而獨立存在的特性。如《十二門論》言:「眾緣所生者,是即無自性」,《過去現在因果經》提到:「一切諸法本,因緣生無主」,《華嚴經》也說:「觀察於諸法,自性無所有」。比如,一棵樹,如果離開最初的種子以及土壤、陽光、雨露等因緣,它就無法獨自存在。最明顯的,如果連根拔起,讓它離開土壤這一外緣,相信過不了幾天,它就會枯萎死亡。

同樣,我們每個人的慾念,都要觀待因緣才能產生,所以每個淫慾本身,找不到絲毫獨立的自性。這至少給我們三點啟示:

第一,淫慾不是我們的本性。世間人「食色,性也」的觀點,實際上就是說慾念是我們的本性。「本性」這個詞,它包含兩層意思:本來擁有,和不觀待他緣而存在。所以,當我們說淫慾是人的本性時,就等於承認:淫慾是我們與生俱來、從生到死都恆時擁有的特性,而且這種淫慾不需要觀待自身意外的其他因素,就獨立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身上。果真如此嗎?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淫慾是一種有為法,是因緣和合的產物,如果它不觀待他緣而生,那麼無論是否遇見樂意對境、是否起心動念,我們自己應該從生到死都一直在生起慾念,而且這種慾念不應該隨著外在因素的改變(如少女變厲鬼)而改變,但顯然事實並非如此。

第二、沒有一個我在生起淫慾。因為淫慾是因緣和合而生,而不是由我自主所生,所以當淫慾出現的時候,會引生出一個問題:到底是誰,讓我動了淫心?是我自己嗎?如果已經有一個我在生起淫慾,那還需要觀待其他因緣幹什麼,就像兒子如果只需要媽媽就能生出來,那還需要爸爸幹什麼?但淫慾明明是觀待因緣而生的,並非一因所生。另外,如果說淫慾是我所生,能生與所生應該是互為觀待存在,那是不是說淫慾出現的時候,我就存在,淫慾消失的時候,我就消失?而且,既然淫慾是因緣和合的產物,那是不是我本身也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正如《圓覺經》所言:「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和合為相,實同幻化」,毗舍浮佛也有個偈頌:「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如果我的身心也是因緣和合的產物,那也就不存在有一個獨立實有的我,在生起淫慾。

所以,當淫慾生起的時候,我們不要害怕,要深信:這個淫慾,乃因緣所生,沒有一個實有的我在為這個淫慾的業買單,正如《觀普賢行法經》言:「我心自空,罪福無主」。當然,能認識到這一點,很好,但作為初學者,如果認識不到,修行境界還不夠,就還是好好懺悔,努力斷惡行善。如《永嘉證道歌》所說:「了即業障本來空,不了應須還宿債」。

第三、淫慾,一場心夢而已。我們在生起淫慾心的當下,往往感覺特別真實,然後就會起各種善惡執著,惡執著就是要通過各種邪淫手段來滿足自己的欲求;善執著就是要通過各種對治方法來降服自己的慾念。當然,現在我們還是特別需要這種對善的執著。但這裡也有必要了解,其實,我們之所以會執著,是因為我們覺得它很真實。比如,我們看電視劇,一些人就很容易被帶進去,隨著劇情的起伏而歡喜憂愁,但有些人則比較理智,知道那是演戲,不是真的,所以就比較冷靜,不至於讓電視劇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同理,我們應該了解,每個慾念生起的當下,煩惱似乎很粗大,就像一場暴雨,下起來的時候很猛烈,但過後卻消失無蹤。或者就像做夢,雖然夢中會有苦樂等各種感受,但是一覺醒來,發現夢中各種遭遇根本就不存在,並且不是醒來才不存在,而是在做夢當下就不存在。如《七十空性論》言:「夢境生苦樂,彼境亦非有,如是緣起法,所依緣亦無」。我們在現實生活依靠各種因緣生起的每個淫慾念頭,實際跟做夢一樣,畢竟無所有。當然,說淫慾是一場夢,並非是要給縱慾找藉口,畢竟種啥得啥,因緣規律,絲毫不亂,在徹底醒悟之前,在夢中種惡因,也會感召非常真實的惡夢。這裡主要是讓我們體悟到:淫慾雖然看起來來勢洶洶、難以戰勝,但只要我們能夠堅持學修空性的道理,了知萬法實相,認識心的本來面目,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體證六祖所言的「煩惱即菩提」的甚深境界。願吉祥!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