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佛滅後百年余,佛教產生異議而逐漸分裂,義學紛紜。直至佛滅後九百年初,世親造《俱舍論》;又九百年中,訶梨跋摩造《成實論》。因這二部論典的傳播,而形成俱舍成實二宗。
一、俱舍宗
俱舍宗是依《俱舍論》而立宗的。《俱舍論》是《阿毗達磨俱舍論》之略,譯雲對向法論、對為對向涅槃,對觀四諦,法,勝義法為涅槃,法相法為四諦。即以無漏智,觀四諦法而證捏槃。
《俱舍論》有兩譯,陳真諦譯此論,即開俱舍宗。唐玄類重澤。此論共三十卷,九品,初解萬有,次論迷之因果,後明悟之因果,末述無我之理。
俱舍宗在教義上立七十五法,修四諦及十二因緣。所證果位同聲聞行果之漸次。
七十五法
(一)色法有十一:五根、五塵,無表色;
(二)心法有一:心王;
(三)心所法有四十六。
(1)大地法有十
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
(2)大善地法有十
信、慚、愧、無貪、無瞋、勤、不放逸、輕安、舍、不害。
(3)大煩惱地法有六
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舉。
(4)小煩惱地法有十
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5)不定地法有八
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
(四)不相應行法有十四
得、非得、同分、無想果、無想定、滅盡定、命根、生、住、異、滅、文身、名身、句身;
(五)無為法有三
擇滅、非擇滅、虛空。
二、成實宗
成實宗依《成實論》而立宗。此論發揮二空之理,恰與俱舍論相反。本論觀察宇宙萬有,分為世界門和第一義門。世界門,立一切法為有,人我非無,然諸法皆因緣而生,離因緣則滅。雖有亦假,似有實無,進而入第一義門,則說人空法空。人空者,喻如瓶中無水,五蘊假和合中毫無實常之人我,為人空觀。法空者,如瓶無實,五蘊諸法但有假名.並無實體,為法空觀,二空深理,為小乘空部最後之發展。
姚秦鳩摩羅什譯此論,遂傳中國,南北朝亦有弘傳此論者,稱成實宗。唐吉藏判為小乘,其思想近大乘三論宗。
(此論共二十卷,明五聚之義。即發聚及苦集滅道)
如上所述的各宗教法,便是吾人趣向佛道的種種途徑。無論顯密大小及宗教,都不出一實相印或三法印的法教。只是依據不同,在解說上而各異。但無非是在斷煩惱證涅槃,轉凡成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