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6/27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 詮釋——以「三心」的思想結構為中心

聖凱法師

內容提要:本文從剖析《維摩詰經·佛國品》的「心淨則佛土淨」出發,強調《維摩詰經》是從實踐論的角度來闡釋,其思想結構是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從而揭示出「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結構。其次,我們強調「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主旨在於詮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世界的關係。通過心與自然、社會、世界的「互為條件」,依外緣、內心、事理並重的互動,最後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 關鍵字:心、心淨、心安、心平、和諧世界、互為條件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提出「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主題,彰顯了中國佛教的深邃智慧與不懈追求的目標。「和諧世界」當今世界人民熱切期盼的大目標,而佛教則為此目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現途徑與方法——「從心開始」,即「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從心淨、心安、心平開始,建設與實現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這即是實現共同的願景——「和諧世界」。

佛陀施教的目的,在於建立自他共存的和樂清淨的人生與世界,依現代話語的表述,即是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從思想的邏輯結構上看,都是屬於同一結構的條件句,其經典依據則可能來自《維摩詰經·佛國品》的「心淨則佛土淨」。因此,仔細分析「心淨則佛土淨」的思想結構,便能闡釋「三心」的思想內涵,揭示出心淨、心安、心平與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之間的關係,從而為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提供了可能的途徑與方法。

一、行淨→眾生淨→佛土淨

《維摩詰經》中「淨土」譯語的出現,是鳩摩羅什首倡,比較藏譯本,相當於「國土」的意思。《維摩詰經·佛國品》在贊佛偈後,說:

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以發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顧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

寶積的問題包括三方面:一、發菩提心的菩薩,二、願聞佛國土清淨相,三、願世尊說菩薩淨土之行,這是三種漢譯相同的。聲聞乘所重的,是眾生的身心清淨,重在於遠離煩惱,而顯發出自心中的無漏清淨;大乘佛教不但追求眾生清淨,還要追求國土清淨,這是菩薩利他的二大任務。

何謂「菩薩佛土」?佛陀在《維摩詰經》中原則性地回答:「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眾生有許多不同的類別;不同類別的眾生,應該有不同型態的淨土(佛土)。菩薩為了度化重戒眾生,創建了「其地平正」的淨土;為了度化重施眾生,則創建了「七珍具足」的淨土。修習「淨土之行」的菩薩,依照他們不同的本願,即以所化眾生的不同類別,來創建不同型態的淨土,所以釋迦接著解釋說:「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而且,菩薩創建的目的在於利益、成熟眾生,即「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眾生故」。菩薩與二乘不同之處,在於修習福德,福德能感世界清淨,而此福德、清淨世界皆為利益眾生。

《維摩詰經》在「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之後,便說到十七種修習「淨土之行」的德目,前為菩薩創建淨土的總原則,後為修行的具體方法。僧肇解釋說:

土之淨者,必由眾生。眾生之淨,必因眾行。直舉眾生,以釋土淨。今備舉眾行,明其所以淨也。夫行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此必然之數,不可差也。

菩薩必須修習利他行,才能淨化眾生、成就佛土。僧肇於此指出「淨土」的內在邏輯:行淨→眾生淨→佛土淨,而且這是「必然之數」,是不能有任何差錯的。

對於「淨土之行」,鳩摩羅什譯本有十七種,玄奘譯本有十八種。十七種「淨土之行」是:(1)直心,(2)深心,(3)菩提心,(4)布施,(5)持戒,(6)忍辱,(7)精進,(8)禪定,(9)智慧型,(10)四無量心,(11)四攝法,(12)方便,(13)三十七道品,(14)回向心,(15)說除八難,(16)自守戒行、不譏彼缺,(17)十善。但是,這十七種「淨土之行」都是以一定的因行、得果關係來加以敘述,可以將鳩摩羅什、玄奘譯本的句型,列表如下:

內容提要:本文從剖析《維摩詰經·佛國品》的「心淨則佛土淨」出發,強調《維摩詰經》是從實踐論的角度來闡釋,其思想結構是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從而揭示出「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結構。其次,我們強調「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主旨在於詮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世界的關係。通過心與自然、社會、世界的「互為條件」,依外緣、內心、事理並重的互動,最後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

關鍵字:心、心淨、心安、心平、和諧世界、互為條件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提出「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主題,彰顯了中國佛教的深邃智慧與不懈追求的目標。「和諧世界」當今世界人民熱切期盼的大目標,而佛教則為此目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現途徑與方法——「從心開始」,即「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從心淨、心安、心平開始,建設與實現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這即是實現共同的願景——「和諧世界」。 佛陀施教的目的,在於建立自他共存的和樂清淨的人生與世界,依現代話語的表述,即是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從思想的邏輯結構上看,都是屬於同一結構的條件句,其經典依據則可能來自《維摩詰經·佛國品》的「心淨則佛土淨」。因此,仔細分析「心淨則佛土淨」的思想結構,便能闡釋「三心」的思想內涵,揭示出心淨、心安、心平與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之間的關係,從而為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提供了可能的途徑與方法。

一、行淨→眾生淨→佛土淨 《維摩詰經》中「淨土」譯語的出現,是鳩摩羅什首倡,比較藏譯本,相當於「國土」的意思。《維摩詰經·佛國品》在贊佛偈後,說:

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以發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顧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

寶積的問題包括三方面:一、發菩提心的菩薩,二、願聞佛國土清淨相,三、願世尊說菩薩淨土之行,這是三種漢譯相同的。聲聞乘所重的,是眾生的身心清淨,重在於遠離煩惱,而顯發出自心中的無漏清淨;大乘佛教不但追求眾生清淨,還要追求國土清淨,這是菩薩利他的二大任務。 何謂「菩薩佛土」?佛陀在《維摩詰經》中原則性地回答:「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眾生有許多不同的類別;不同類別的眾生,應該有不同型態的淨土(佛土)。菩薩為了度化重戒眾生,創建了「其地平正」的淨土;為了度化重施眾生,則創建了「七珍具足」的淨土。修習「淨土之行」的菩薩,依照他們不同的本願,即以所化眾生的不同類別,來創建不同型態的淨土,所以釋迦接著解釋說:「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而且,菩薩創建的目的在於利益、成熟眾生,即「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眾生故」。菩薩與二乘不同之處,在於修習福德,福德能感世界清淨,而此福德、清淨世界皆為利益眾生。 《維摩詰經》在「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之後,便說到十七種修習「淨土之行」的德目,前為菩薩創建淨土的總原則,後為修行的具體方法。僧肇解釋說:

土之淨者,必由眾生。眾生之淨,必因眾行。直舉眾生,以釋土淨。今備舉眾行,明其所以淨也。夫行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此必然之數,不可差也。

菩薩必須修習利他行,才能淨化眾生、成就佛土。僧肇於此指出「淨土」的內在邏輯:行淨→眾生淨→佛土淨,而且這是「必然之數」,是不能有任何差錯的。 對於「淨土之行」,鳩摩羅什譯本有十七種,玄奘譯本有十八種。十七種「淨土之行」是:(1)直心,(2)深心,(3)菩提心,(4)布施,(5)持戒,(6)忍辱,(7)精進,(8)禪定,(9)智慧型,(10)四無量心,(11)四攝法,(12)方便,(13)三十七道品,(14)回向心,(15)說除八難,(16)自守戒行、不譏彼缺,(17)十善。但是,這十七種「淨土之行」都是以一定的因行、得果關係來加以敘述,可以將鳩摩羅什、玄奘譯本的句型,列表如下:

《維摩詰所說經》 《說無垢稱經》 「直心」是菩薩淨土。 「發起無上菩薩心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 菩薩成佛時, 菩薩證得大菩提時, 「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一切發起大乘有情」來生其國。

僧肇解釋說:「菩薩心既直,化彼同自,自土既成,故令同行斯集。此明化緣相及故果報相連,則佛土之義顯也」。菩薩在因地修習「淨土之行」而成就眾生,眾生接受教化後,則亦修習「淨土之行」,所以「行淨則眾生淨」;這樣,同願、同行的眾生便會一起集合在菩薩成佛的國土,所以「眾生淨則佛土淨」。 《維摩詰經》在十七種「淨土之行」後,則有一段經文:

菩薩(1)隨其直心(2)則能發行,隨其發行(3)則得深心,隨其深心(4)則意調伏,隨意調伏(5)則如說行,隨如說行(6)則能回向,隨其回向(7)則能有方便,隨其方便(8)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9)則佛土淨。隨佛土淨(10)則說法淨,隨說法淨(11)則智慧淨,隨智慧淨(12)則其心淨,隨其心淨(13)一切功德淨。

這是「淨土之行」的修行次第,僧肇解釋說這是「行之階漸」、「至極深廣」,所以「不可頓超」,必須依從「直心」一直到「一切功德淨」而修行,才是「尋之有途,履之有序」。 淨影慧遠、吉藏都是依此「階漸」的順序,然後配合菩薩的階位進行解釋,列表如下:

《維摩義記》 《維摩經義疏》 (1)直心 種性已上(心無邪偽,故名為直) 外凡十信 (2)發行 解行心(發求出世間行,故名發行) 內凡(既有信心,則應修行) (3)深心 初地(信樂愍至,故曰深心) (初地已上修治地業) (4)調伏 二地(持戒離過名為調伏) (持戒防惡名為調伏) (5)如說行 三地(依聞修定) (依聞修定) (6)回向 四五六地(修習順忍,趣向無生) (修於順忍,趣向無生,名為回向) (7)方便 七地(修習十方便慧) (習於十方便故) (8)成生 七地(修無量種化眾生德) (能成就眾生) (9)佛土淨 八地(修習淨佛國土) (修淨佛國土) (10)說法淨 九地(辯才為人說法) (辨才為人說法) (11)智慧型淨 十地(成就智波羅蜜) (成就智波羅蜜) (12)心淨 金剛心(金剛心淨) 等覺地(即金剛心) (13)佛果 一切功德淨(佛果淨) 妙覺地(行願既圓,故一切功德淨)

淨影慧遠、吉藏是將十三種「淨土之行」解釋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而智顗的解釋,則與二者有所不同。智顗從通、別、圓三教來解釋,依橫、豎兩義,依橫義則一一諸行皆至金剛心,依豎義則是從淺至深;而且,智顗將此十三行攝入「觀心」,這樣十三個次第則成為觀心的內容,並無關實際的行為。 釋惠敏在解釋這一段時,引用《大智度論》的說法:「菩薩住七地中,破諸煩惱,自利具足。住八地、九地利益他人。所謂教化眾生,淨佛世界。自利利他深大故,一切功德具足」,七地菩薩自利具足,八地、九地菩薩自利、利他的功德深大,能夠教化、淨佛世界;而淨影慧遠、吉藏則以七地菩薩教化眾生,八地菩薩淨佛世界,二者在位次上有所區別。另外,引用《大智度論》:

深心清淨故能教化眾生。何以故?是煩惱薄故,不起高心、我心、瞋心故,眾生愛樂信受其語。教化眾生故得淨佛世界。如《毗摩羅詰》(即《維摩詰經》)佛國品中說:眾生淨故世界清淨。

菩薩因為深心清淨的緣故,眾生歡喜愛樂信受其語,這樣菩薩自然容易教化眾生,所以成就眾生清淨;而眾生清淨故,則能淨佛世界,即世界清淨。這樣,十三種「淨土之行」的前七種便可以簡化成「深心清淨」,即是深心清淨→教化眾生(眾生清淨)→淨佛世界(世界清淨),這種次第亦符合我們前面所說的行淨→眾生淨→佛土淨,「深心清淨」即是「行淨」。 二、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 釋迦說完十三種「淨土之行」後,便總結說:「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便是著名的「心淨則佛土淨」的結論。 首先,我們從十三種「淨土之行」的排列順序來看,「佛土淨」為第九,「心淨」為第十二,所以這便可能意味著內在的「心淨」比外在的「佛土淨」更為必要與根本,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淨,那麼內在心中的煩惱便無法徹底清淨。同時,從「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的思想來看,如果想讓外在的世界清淨無染,必須從先去除內在心裡的煩惱。這樣,「心淨」與「佛土淨」之間,便不是一種順次的條件,而是互為條件,互為影響。 僧肇解釋這段經文說:「結成淨土義也。淨土蓋是心之影響耳。夫欲響順必和其聲,欲影端必正其形,此報應之定數也。」僧肇是以形、影和聲、響的關係,來比喻「心」與「土」的關係。窺基解釋玄奘譯《說無垢稱經》相應的這段話:

此釋所由。諸修行者,自心嚴淨,外感有情、器土亦淨。自心不淨,何得淨地?所以菩薩自心清淨,五蘊假者有情亦淨。內心既淨,外感有情及器亦淨。《佛地經》言,最極自在淨識為相。故識淨時,佛土便淨。上來但說有情為土,本所化故,不說器界。有情土淨,器界自淨,不說自成。

窺基亦是反對將此段話解釋成內心清淨了,則淨土自然成就。「心淨」是一種實踐論的概念,並不是存在論的概念,這是通過實踐的層面,淨化自心,淨化眾生,最後達到清淨國土。如吉藏解釋「心淨」是「智慧之本,則是其心」;而在實踐層面的「淨土之行」,心為諸行的根本。 所以,「心淨」與「行淨」都是指實踐,心為諸行之本;菩薩為了成就眾生,所以建立淨土。結合上面所說的「行淨→眾生淨→佛土淨」,「心淨則佛土淨」的內在邏輯結構則成為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而且,「佛土淨」是動態的、實踐、動詞性的概念,並不是靜態的、名詞性的概念,因為菩薩必須透過莊嚴淨土並成熟眾生的修行過程,這是解脫成佛的義務性條件。所以,「心淨則佛土淨」的完整意思是:菩薩修習種種「淨土之行」,淨化自己,令自己的內心清淨;而且教化眾生,使眾生能夠信受自己的教化;這樣,將來成佛時,同願、同行的有情們共同生於菩薩成佛的國土,即是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 一般的理解,都只注重佛土清淨是內心清淨的果,而不注重「莊嚴淨土」的菩薩行願,這樣缺乏莊嚴淨土的應然性或義務性。菩薩清淨國土的原因在於,這亦是行菩薩道的義務;從共業所感來說,佛土清淨亦是內心清淨的「因」,內心清淨是佛土清淨的「果」。楊惠南指出,「心淨則佛土淨」並不是簡單的條件句(conditional sentence),而是雙條件句(biconditional sentence),是完全正確的。 三、「心淨」之「心」的意義 大乘佛教「心」的意義非常複雜,歷代註疏對《維摩詰經》「心淨則佛土淨」的「心」的理解各有差異。而且,《維摩詰經·弟子品》引用《阿含經》之文:「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故,心淨故眾生淨」,並且依此而論證「一切眾生心相無垢」或「心性本淨」(玄奘譯)的理論。在《阿含經》的本意,心清淨並非積極的,而是消極意思的清淨;說明心既有染污,也有清淨,是採取淨穢不定的空無我之立場。對《維摩詰經》的「心」的理解,智顗解釋說:「四種心只是一自性清淨之心,此心若顯,一切佛土悉淨也。」這是依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來理解「心」。但是,《成唯識論》引用《阿含經》的偈頌作為證成阿賴耶識的教證,因此窺基引用《佛地經》的「最極自在淨識為相」來解釋「心淨」,所以,「心」即是阿賴耶識,「心淨」即是清淨的第八識。 但是,《維摩詰經》從思想上說,是依《般若經》與中觀的方法,而拒絕將「空」實體化,並且不承認有任何足資作為經驗的事物。因此,Lamotte認為,《維摩詰經》的「心淨」只是《般若經》系統的「非心之心」,而不應是如來藏或阿賴耶識。《小品般若》說:「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如是學!不念是菩薩心,所以者何?是心非心,心相本淨故。」「是心非心」是對部派佛教中,以為相續的心或與煩惱相應的心,本來是清淨的見解,從根本上給以否定。《般若經》所說的「非心」,是心空、心不可得,所以說心的本性清淨。依《般若經》的特點,「無心」是無變異、無分別,「無變異」即是真實的真如,「無分別」即是般若,這樣「心」是虛妄分別的心心所。 「是心非心」、「非心之心」並不是有一個非心的「心」,這是指清淨、真實的如成立於虛妄、不淨的心之無當中。這就意味著虛妄、不淨滅時,才有清淨、真實者的成立。而清淨、真實者的「非心」而又稱為「心」,表明虛妄、不淨者和真實、清淨者,或者心和無心的無異性。具有否定一方才能成立他方之關係的二者,保有這種否定對立關係的同時,二者又是無異乃至同一,這完全是矛盾的,這正是「空」的本質。「是心非心」正是從勝義「空」的立場,表達了「空」的主體性體悟。 這樣,《維摩詰經》中的「心淨」應該是指般若慧,是依實踐層面的「行淨」而闡釋;「心」則是虛妄、不淨的心;「心性本淨」則解釋為「非心」、「是心非心」、「空寂心」等。這樣的解釋,是應該比較符合《維摩詰經》的原意。但是,在展開「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思想詮釋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阿黎耶識的蹤跡。

四、「三心」的思想結構 總而言之,《維摩詰經》的「心淨則國土淨」不能簡單解釋為「內心清淨了,那麼佛土也就自然清淨了」,其含有豐富的內在內容與嚴密的邏輯結構,是菩薩修行的成佛之道。菩薩為了成就眾生,必須淨佛國土;而且菩薩為了達此目標,則必須修習「淨土之行」,化彼同自,最後同願、同行的眾生才會聚集在菩薩成佛的國土,即是行淨→眾生淨→佛土淨。從《維摩詰經》在十三種「淨土之行」後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是從實踐論的角度來闡釋,並不是存在論的解釋,所以其內在邏輯結構是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而且,《維摩詰經》的「心」即是虛妄、不淨的心,即平常當下一念之心,而經中所說的「心性本淨」即是般若系統的「是心非心」等意義,不能解釋為如來藏或第八阿賴耶識。 所以,「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結構,都是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的不同表述。但是,心淨國土淨」重點在於「國土」,即是詮釋人與自然的關係;「心安眾生安」重點在於「眾生」,即是詮釋人與社會的關係;「心平天下平」則重視「天下」,即是詮釋人與世界的關係。因為,「三心」是同一條件句結構的表達,所以其實現途徑是相同的,其實踐中心在於心淨→行淨、心安→行安、心平→行平;「行淨」、「行安」、「行平」依「三心」的不同詮釋重點,其實踐的行為亦有所不同。 五、「心」與國土、眾生、天下的互為條件 在實現「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過程中,即在建設「和諧世界」的過程中,必須實現重於外緣的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重於內心的心淨、心安、心平,事理並重的究竟「和諧世界」。 1、重於內心的心淨、心安、心平 心靈為轉換自我與世界的樞紐,佛法強調自身內心的清淨、安寧、和平,因為內心會引導我們趨向於合理的行為,或誤趨於不合理的行為,所以內心是否清淨、安寧、和平,對自然、社會、世界等自他的清淨、安寧、和平有必然的關聯。當然,從生命個體來說,內心的清淨、安寧、和平,必然會有和平處世的表現。這樣,國土的不清淨,社會的不安寧,世界的不和平,卻不會妨礙實現個人心地的清淨、安寧、和平,這在個人的心靈上是統一的。 在佛法中,三乘聖者同證涅槃解脫。解脫,是不受煩惱系縛,而得活潑、無拘無礙的自由自在。涅槃,梵語有消散的意味,稱嘆為止、息、靜、寂滅、安隱,這其實是形容心與真理冥合,心地的最極清淨、最極安寧、最極和平。一切煩惱的產生,無非是來自知、情、意的偏頗的分裂,導致缺乏完整性、統一性,而成為對立與矛盾。因此,心中煩惱的現起是心海的動態,如海水一樣,相推相盪,不能清淨,無法安寧,不能和平。所以,通過內心的淨化,消除煩惱,證得涅槃、解脫,便是內心為重的清淨、安寧、和平,是徹底、究竟的。 所以,我們必須強調「三心」在內心為重的層次上,是同一的。因為,這是從正覺人生真相,斷除我執為本的煩惱根源,於是由我執而起的嗔慢、貪慾、執見等,都不存在,體空無我性,內心自然清淨、安寧、和平,這是佛弟子身心修持的目標。而且,從心地的清淨、安寧、和平,流露出的身心活動,待人處世,亦必定會愛護自然、尊重社會、追求和平,從而在個人的內心中實現了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 2、重於外緣的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 但是,我們從「三心」的思想結構中,在「心」與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之間已經發現了「行」與「眾生」。佛法強調和樂清淨的人生與世界必須建立在自他共存的基礎上,因為緣起的真理揭示出事物存在於「關係」之中,所以亦是從自他關係中得到解脫自在。這樣,內在的心因與外在的事緣,存在著相互的關係,這是一種「互為條件句」,「行」與「眾生」的存在,正是表明了「心」與「和諧世界」之間的「互為條件」的關係。因為外緣的「和諧世界」對於內心具有極強的影響作用,對於內心的淨化提供更有力的條件。 自然界的生態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部分井然有序的運轉,結合成和諧與完整的一體,以達成支持生命存在的目的。那麼,對地球的掠奪,或任意干擾、破壞其有機整體網路;或把它看成機械,任意簡化其有機體系,而使得其支持生命存在的結構解體,這樣「心」的清淨便會受到干擾、破壞。反之,當自然界在和諧的有序的運轉時,「心」則自然容易得到清淨。 社會、世界是複雜的自他關係的組成。當社會逐漸趨向安寧,世界逐漸趨向和平,這是外緣的減少,這樣內心的染因——思想的偏見、權力的我慢、經濟的貪慾等也會受到限制,而且亦會自然淡薄起來。正如淨土中的眾生,內心因受外緣的影響,自然更容易清淨,其修道則更容易成就。 正因為自然、社會、世界的複雜的關係系統,絕對不能做到人人的內心清淨、安寧、和平;反之,即使少數人能夠實現心淨、心安、心平,對於整體的自然、社會、世界,亦不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須從「行」與「眾生」入手,重視外緣,促進「和諧世界」的究竟實現。 3、事理並重的「和諧世界」 從佛教的究竟意義上,「和諧世界」的實現必須是外緣、內心並重,即事理並重為目標。因為,偏重於外緣的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而不能落實於徹底的心地,則成為流為政治、社會的層面;偏重於心淨、心安、心平,不能著力於現實自然界、社會、世界的努力與運動,即同於小乘行。所以,必須外緣與內心並重,增進自然的和諧、社會的和睦、世界的和平,則亦會增進內心的清淨、安寧、和平;同樣,由於心淨、心安、心平,更能促進「和諧世界」的實現。所以,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是究竟的菩薩道、大乘行。 這是基於緣起法的相關相與平等性,世間與出世間法的中道與圓融。因為,宇宙人生既然是自他共存,則真正的不清淨、不安寧、不和平,都是屬於生命個體的自己,但是通過「自他共存」的自然、社會、世界等關係,則會動亂於經濟、法制、生活、思想、文明等方面,便會成為自然的不清淨、社會的不安寧、世界的不和平。另一方面,從生命個體來說,交織於身心、自他、物我等方面,反過來會薰習自己,造成內心的不清淨、不安寧、不和平。 所以,人類的德行,必須在自然中實現內心的清淨,在社會中實現內心的安寧,在世界中實現內心的和平,從利益眾生中去利益自己,以「自他不二」的慈悲精神,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 第一,依「三心」的思想結構:心淨→行淨→眾生淨,說明人類的德行,應從內向的深刻到內心的淨化,使道德的心能增進擴展而完成;淨化自心的「定慧熏修」、「離惑證真」,達到法的現覺,即德行的深化。由於自心的淨化、安寧、和平,能夠感同身客群生的苦難,於是在共同的信念與關切下,在佛陀所開示的偉大真理感召下,傳播佛陀的法音,教化並成熟眾生,化彼同自,從而有種「同願同行」的共同努力與行動,即「心淨則眾生淨」、「心安則眾生安」、「心平則眾生平」。 第二,內心的清淨、安寧、和平,主要是通過智慧斷除無明煩惱,徹證平等空性。但是,菩薩在成佛的道路上,並不離世間,反而是淨化世間而成正覺。佛法的德行,不但為自他相處,更應從自心而擴大到器世間的淨化,使一切在優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滿生意的和諧,即是「心淨則國土淨」、「心平則天下平」。 第三,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即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偉大事業,因此必須具足菩提心、空性智、大悲心,這才能完成菩薩的聖格,達成淨化自己、淨化眾生、淨化國土的究竟清淨、安寧、和平。

《維摩詰所說經》 《說無垢稱經》 「直心」是菩薩淨土。 「發起無上菩薩心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 菩薩成佛時, 菩薩證得大菩提時, 「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一切發起大乘有情」來生其國。

僧肇解釋說:「菩薩心既直,化彼同自,自土既成,故令同行斯集。此明化緣相及故果報相連,則佛土之義顯也」。菩薩在因地修習「淨土之行」而成就眾生,眾生接受教化後,則亦修習「淨土之行」,所以「行淨則眾生淨」;這樣,同願、同行的眾生便會一起集合在菩薩成佛的國土,所以「眾生淨則佛土淨」。

《維摩詰經》在十七種「淨土之行」後,則有一段經文:

菩薩(1)隨其直心(2)則能發行,隨其發行(3)則得深心,隨其深心(4)則意調伏,隨意調伏(5)則如說行,隨如說行(6)則能回向,隨其回向(7)則能有方便,隨其方便(8)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9)則佛土淨。隨佛土淨(10)則說法淨,隨說法淨(11)則智慧淨,隨智慧淨(12)則其心淨,隨其心淨(13)一切功德淨。

這是「淨土之行」的修行次第,僧肇解釋說這是「行之階漸」、「至極深廣」,所以「不可頓超」,必須依從「直心」一直到「一切功德淨」而修行,才是「尋之有途,履之有序」。

淨影慧遠、吉藏都是依此「階漸」的順序,然後配合菩薩的階位進行解釋,列表如下:

《維摩義記》 《維摩經義疏》 (1)直心 種性已上(心無邪偽,故名為直) 外凡十信 (2)發行 解行心(發求出世間行,故名發行) 內凡(既有信心,則應修行) (3)深心 初地(信樂愍至,故曰深心) (初地已上修治地業) (4)調伏 二地(持戒離過名為調伏) (持戒防惡名為調伏) (5)如說行 三地(依聞修定) (依聞修定) (6)回向 四五六地(修習順忍,趣向無生) (修於順忍,趣向無生,名為回向) (7)方便 七地(修習十方便慧) (習於十方便故) (8)成生 七地(修無量種化眾生德) (能成就眾生) (9)佛土淨 八地(修習淨佛國土) (修淨佛國土) (10)說法淨 九地(辯才為人說法) (辨才為人說法) (11)智慧型淨 十地(成就智波羅蜜) (成就智波羅蜜) (12)心淨 金剛心(金剛心淨) 等覺地(即金剛心) (13)佛果 一切功德淨(佛果淨) 妙覺地(行願既圓,故一切功德淨)

淨影慧遠、吉藏是將十三種「淨土之行」解釋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而智顗的解釋,則與二者有所不同。智顗從通、別、圓三教來解釋,依橫、豎兩義,依橫義則一一諸行皆至金剛心,依豎義則是從淺至深;而且,智顗將此十三行攝入「觀心」,這樣十三個次第則成為觀心的內容,並無關實際的行為。

釋惠敏在解釋這一段時,引用《大智度論》的說法:「菩薩住七地中,破諸煩惱,自利具足。住八地、九地利益他人。所謂教化眾生,淨佛世界。自利利他深大故,一切功德具足」,七地菩薩自利具足,八地、九地菩薩自利、利他的功德深大,能夠教化、淨佛世界;而淨影慧遠、吉藏則以七地菩薩教化眾生,八地菩薩淨佛世界,二者在位次上有所區別。另外,引用《大智度論》:

深心清淨故能教化眾生。何以故?是煩惱薄故,不起高心、我心、瞋心故,眾生愛樂信受其語。教化眾生故得淨佛世界。如《毗摩羅詰》(即《維摩詰經》)佛國品中說:眾生淨故世界清淨。

菩薩因為深心清淨的緣故,眾生歡喜愛樂信受其語,這樣菩薩自然容易教化眾生,所以成就眾生清淨;而眾生清淨故,則能淨佛世界,即世界清淨。這樣,十三種「淨土之行」的前七種便可以簡化成「深心清淨」,即是深心清淨→教化眾生(眾生清淨)→淨佛世界(世界清淨),這種次第亦符合我們前面所說的行淨→眾生淨→佛土淨,「深心清淨」即是「行淨」。

二、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

釋迦說完十三種「淨土之行」後,便總結說:「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便是著名的「心淨則佛土淨」的結論。

首先,我們從十三種「淨土之行」的排列順序來看,「佛土淨」為第九,「心淨」為第十二,所以這便可能意味著內在的「心淨」比外在的「佛土淨」更為必要與根本,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淨,那麼內在心中的煩惱便無法徹底清淨。同時,從「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的思想來看,如果想讓外在的世界清淨無染,必須從先去除內在心裡的煩惱。這樣,「心淨」與「佛土淨」之間,便不是一種順次的條件,而是互為條件,互為影響。

僧肇解釋這段經文說:「結成淨土義也。淨土蓋是心之影響耳。夫欲響順必和其聲,欲影端必正其形,此報應之定數也。」僧肇是以形、影和聲、響的關係,來比喻「心」與「土」的關係。窺基解釋玄奘譯《說無垢稱經》相應的這段話:

此釋所由。諸修行者,自心嚴淨,外感有情、器土亦淨。自心不淨,何得淨地?所以菩薩自心清淨,五蘊假者有情亦淨。內心既淨,外感有情及器亦淨。《佛地經》言,最極自在淨識為相。故識淨時,佛土便淨。上來但說有情為土,本所化故,不說器界。有情土淨,器界自淨,不說自成。

窺基亦是反對將此段話解釋成內心清淨了,則淨土自然成就。「心淨」是一種實踐論的概念,並不是存在論的概念,這是通過實踐的層面,淨化自心,淨化眾生,最後達到清淨國土。如吉藏解釋「心淨」是「智慧之本,則是其心」;而在實踐層面的「淨土之行」,心為諸行的根本。

所以,「心淨」與「行淨」都是指實踐,心為諸行之本;菩薩為了成就眾生,所以建立淨土。結合上面所說的「行淨→眾生淨→佛土淨」,「心淨則佛土淨」的內在邏輯結構則成為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而且,「佛土淨」是動態的、實踐、動詞性的概念,並不是靜態的、名詞性的概念,因為菩薩必須透過莊嚴淨土並成熟眾生的修行過程,這是解脫成佛的義務性條件。所以,「心淨則佛土淨」的完整意思是:菩薩修習種種「淨土之行」,淨化自己,令自己的內心清淨;而且教化眾生,使眾生能夠信受自己的教化;這樣,將來成佛時,同願、同行的有情們共同生於菩薩成佛的國土,即是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

一般的理解,都只注重佛土清淨是內心清淨的果,而不注重「莊嚴淨土」的菩薩行願,這樣缺乏莊嚴淨土的應然性或義務性。菩薩清淨國土的原因在於,這亦是行菩薩道的義務;從共業所感來說,佛土清淨亦是內心清淨的「因」,內心清淨是佛土清淨的「果」。楊惠南指出,「心淨則佛土淨」並不是簡單的條件句(conditional sentence),而是雙條件句(biconditional sentence),是完全正確的。

三、「心淨」之「心」的意義

大乘佛教「心」的意義非常複雜,歷代註疏對《維摩詰經》「心淨則佛土淨」的「心」的理解各有差異。而且,《維摩詰經·弟子品》引用《阿含經》之文:「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故,心淨故眾生淨」,並且依此而論證「一切眾生心相無垢」或「心性本淨」(玄奘譯)的理論。在《阿含經》的本意,心清淨並非積極的,而是消極意思的清淨;說明心既有染污,也有清淨,是採取淨穢不定的空無我之立場。對《維摩詰經》的「心」的理解,智顗解釋說:「四種心只是一自性清淨之心,此心若顯,一切佛土悉淨也。」這是依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來理解「心」。但是,《成唯識論》引用《阿含經》的偈頌作為證成阿賴耶識的教證,因此窺基引用《佛地經》的「最極自在淨識為相」來解釋「心淨」,所以,「心」即是阿賴耶識,「心淨」即是清淨的第八識。

但是,《維摩詰經》從思想上說,是依《般若經》與中觀的方法,而拒絕將「空」實體化,並且不承認有任何足資作為經驗的事物。因此,Lamotte認為,《維摩詰經》的「心淨」只是《般若經》系統的「非心之心」,而不應是如來藏或阿賴耶識。《小品般若》說:「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如是學!不念是菩薩心,所以者何?是心非心,心相本淨故。」「是心非心」是對部派佛教中,以為相續的心或與煩惱相應的心,本來是清淨的見解,從根本上給以否定。《般若經》所說的「非心」,是心空、心不可得,所以說心的本性清淨。依《般若經》的特點,「無心」是無變異、無分別,「無變異」即是真實的真如,「無分別」即是般若,這樣「心」是虛妄分別的心心所。

「是心非心」、「非心之心」並不是有一個非心的「心」,這是指清淨、真實的如成立於虛妄、不淨的心之無當中。這就意味著虛妄、不淨滅時,才有清淨、真實者的成立。而清淨、真實者的「非心」而又稱為「心」,表明虛妄、不淨者和真實、清淨者,或者心和無心的無異性。具有否定一方才能成立他方之關係的二者,保有這種否定對立關係的同時,二者又是無異乃至同一,這完全是矛盾的,這正是「空」的本質。「是心非心」正是從勝義「空」的立場,表達了「空」的主體性體悟。

這樣,《維摩詰經》中的「心淨」應該是指般若慧,是依實踐層面的「行淨」而闡釋;「心」則是虛妄、不淨的心;「心性本淨」則解釋為「非心」、「是心非心」、「空寂心」等。這樣的解釋,是應該比較符合《維摩詰經》的原意。但是,在展開「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思想詮釋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阿黎耶識的蹤跡。

四、「三心」的思想結構

總而言之,《維摩詰經》的「心淨則國土淨」不能簡單解釋為「內心清淨了,那麼佛土也就自然清淨了」,其含有豐富的內在內容與嚴密的邏輯結構,是菩薩修行的成佛之道。菩薩為了成就眾生,必須淨佛國土;而且菩薩為了達此目標,則必須修習「淨土之行」,化彼同自,最後同願、同行的眾生才會聚集在菩薩成佛的國土,即是行淨→眾生淨→佛土淨。從《維摩詰經》在十三種「淨土之行」後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是從實踐論的角度來闡釋,並不是存在論的解釋,所以其內在邏輯結構是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而且,《維摩詰經》的「心」即是虛妄、不淨的心,即平常當下一念之心,而經中所說的「心性本淨」即是般若系統的「是心非心」等意義,不能解釋為如來藏或第八阿賴耶識。

所以,「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結構,都是心淨→行淨→眾生淨→佛土淨的不同表述。但是,心淨國土淨」重點在於「國土」,即是詮釋人與自然的關係;「心安眾生安」重點在於「眾生」,即是詮釋人與社會的關係;「心平天下平」則重視「天下」,即是詮釋人與世界的關係。因為,「三心」是同一條件句結構的表達,所以其實現途徑是相同的,其實踐中心在於心淨→行淨、心安→行安、心平→行平;「行淨」、「行安」、「行平」依「三心」的不同詮釋重點,其實踐的行為亦有所不同。

五、「心」與國土、眾生、天下的互為條件

在實現「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過程中,即在建設「和諧世界」的過程中,必須實現重於外緣的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重於內心的心淨、心安、心平,事理並重的究竟「和諧世界」。

1、重於內心的心淨、心安、心平

心靈為轉換自我與世界的樞紐,佛法強調自身內心的清淨、安寧、和平,因為內心會引導我們趨向於合理的行為,或誤趨於不合理的行為,所以內心是否清淨、安寧、和平,對自然、社會、世界等自他的清淨、安寧、和平有必然的關聯。當然,從生命個體來說,內心的清淨、安寧、和平,必然會有和平處世的表現。這樣,國土的不清淨,社會的不安寧,世界的不和平,卻不會妨礙實現個人心地的清淨、安寧、和平,這在個人的心靈上是統一的。

在佛法中,三乘聖者同證涅槃解脫。解脫,是不受煩惱系縛,而得活潑、無拘無礙的自由自在。涅槃,梵語有消散的意味,稱嘆為止、息、靜、寂滅、安隱,這其實是形容心與真理冥合,心地的最極清淨、最極安寧、最極和平。一切煩惱的產生,無非是來自知、情、意的偏頗的分裂,導致缺乏完整性、統一性,而成為對立與矛盾。因此,心中煩惱的現起是心海的動態,如海水一樣,相推相盪,不能清淨,無法安寧,不能和平。所以,通過內心的淨化,消除煩惱,證得涅槃、解脫,便是內心為重的清淨、安寧、和平,是徹底、究竟的。

所以,我們必須強調「三心」在內心為重的層次上,是同一的。因為,這是從正覺人生真相,斷除我執為本的煩惱根源,於是由我執而起的嗔慢、貪慾、執見等,都不存在,體空無我性,內心自然清淨、安寧、和平,這是佛弟子身心修持的目標。而且,從心地的清淨、安寧、和平,流露出的身心活動,待人處世,亦必定會愛護自然、尊重社會、追求和平,從而在個人的內心中實現了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

2、重於外緣的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

但是,我們從「三心」的思想結構中,在「心」與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之間已經發現了「行」與「眾生」。佛法強調和樂清淨的人生與世界必須建立在自他共存的基礎上,因為緣起的真理揭示出事物存在於「關係」之中,所以亦是從自他關係中得到解脫自在。這樣,內在的心因與外在的事緣,存在著相互的關係,這是一種「互為條件句」,「行」與「眾生」的存在,正是表明了「心」與「和諧世界」之間的「互為條件」的關係。因為外緣的「和諧世界」對於內心具有極強的影響作用,對於內心的淨化提供更有力的條件。

自然界的生態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部分井然有序的運轉,結合成和諧與完整的一體,以達成支持生命存在的目的。那麼,對地球的掠奪,或任意干擾、破壞其有機整體網路;或把它看成機械,任意簡化其有機體系,而使得其支持生命存在的結構解體,這樣「心」的清淨便會受到干擾、破壞。反之,當自然界在和諧的有序的運轉時,「心」則自然容易得到清淨。

社會、世界是複雜的自他關係的組成。當社會逐漸趨向安寧,世界逐漸趨向和平,這是外緣的減少,這樣內心的染因——思想的偏見、權力的我慢、經濟的貪慾等也會受到限制,而且亦會自然淡薄起來。正如淨土中的眾生,內心因受外緣的影響,自然更容易清淨,其修道則更容易成就。

正因為自然、社會、世界的複雜的關係系統,絕對不能做到人人的內心清淨、安寧、和平;反之,即使少數人能夠實現心淨、心安、心平,對於整體的自然、社會、世界,亦不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須從「行」與「眾生」入手,重視外緣,促進「和諧世界」的究竟實現。

3、事理並重的「和諧世界」

從佛教的究竟意義上,「和諧世界」的實現必須是外緣、內心並重,即事理並重為目標。因為,偏重於外緣的國土淨、眾生安、天下平,而不能落實於徹底的心地,則成為流為政治、社會的層面;偏重於心淨、心安、心平,不能著力於現實自然界、社會、世界的努力與運動,即同於小乘行。所以,必須外緣與內心並重,增進自然的和諧、社會的和睦、世界的和平,則亦會增進內心的清淨、安寧、和平;同樣,由於心淨、心安、心平,更能促進「和諧世界」的實現。所以,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是究竟的菩薩道、大乘行。

這是基於緣起法的相關相與平等性,世間與出世間法的中道與圓融。因為,宇宙人生既然是自他共存,則真正的不清淨、不安寧、不和平,都是屬於生命個體的自己,但是通過「自他共存」的自然、社會、世界等關係,則會動亂於經濟、法制、生活、思想、文明等方面,便會成為自然的不清淨、社會的不安寧、世界的不和平。另一方面,從生命個體來說,交織於身心、自他、物我等方面,反過來會薰習自己,造成內心的不清淨、不安寧、不和平。

所以,人類的德行,必須在自然中實現內心的清淨,在社會中實現內心的安寧,在世界中實現內心的和平,從利益眾生中去利益自己,以「自他不二」的慈悲精神,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

第一,依「三心」的思想結構:心淨→行淨→眾生淨,說明人類的德行,應從內向的深刻到內心的淨化,使道德的心能增進擴展而完成;淨化自心的「定慧熏修」、「離惑證真」,達到法的現覺,即德行的深化。由於自心的淨化、安寧、和平,能夠感同身客群生的苦難,於是在共同的信念與關切下,在佛陀所開示的偉大真理感召下,傳播佛陀的法音,教化並成熟眾生,化彼同自,從而有種「同願同行」的共同努力與行動,即「心淨則眾生淨」、「心安則眾生安」、「心平則眾生平」。

第二,內心的清淨、安寧、和平,主要是通過智慧斷除無明煩惱,徹證平等空性。但是,菩薩在成佛的道路上,並不離世間,反而是淨化世間而成正覺。佛法的德行,不但為自他相處,更應從自心而擴大到器世間的淨化,使一切在優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滿生意的和諧,即是「心淨則國土淨」、「心平則天下平」。

第三,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即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偉大事業,因此必須具足菩提心、空性智、大悲心,這才能完成菩薩的聖格,達成淨化自己、淨化眾生、淨化國土的究竟清淨、安寧、和平。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