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6/28

四、菩提道上三個層次

學佛的過程,可以由淺入深地分為三個層次:下士、中士和上士。 下士的發心,是遠離惡趣,希求世間安樂。修學的內容,主要是受持皈依、修學十善。所得的果報,會使我們不至於墮於惡趣,生於人天的善處。 中士的發心,是解脫輪迴的痛苦,證入解脫。修學的內容,主要是戒定慧三學。所得的果,主要是解脫和涅槃。 上士的發心,是要以大悲心救度一切眾生。修學的內容,主要是六度四攝。所得的果,是無上佛果。

1、下士道的深信業果(1)做一個下士不容易我們先來看下士道。大家不要覺得,「下士」好像是一個很低級的階段,等同於「下等」。事實上,能夠稱作「士」,已經很了不起了。下士至少能夠保證在輪迴中不會墮入惡趣。 在我們這個時代,能在輪迴中保持自己的生命不斷地向上,能夠保持內心始終都是安樂的,能夠保證生活始終與善法相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接觸了很多學佛的人,大家的一個共同感覺就是,這個時代的壓力超過了任何一個時代。時代的潮流不斷地推動著每一個人。 首先是信息爆炸。只要一打開網路,什麼都有,鋪天蓋地。在信息的海洋中間,我們如何來選擇,如何不被淹沒? 第二是刺激消費。消費本來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因為我們有需求,需要使用。但是現在,生活讓我們感到一種要去消費、要提升消費能力的壓力,使我們的生命被驅趕著。 第三是提倡競爭。在這樣一個競爭的時代,我們從上幼稚園的時候,就開始踏上競爭軌道了。一個班級里,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一個人成功,其他人都是失敗的。這樣的過程中,註定了每個人都有那麼多壓力。 而且我們的媒體,又給我們這樣的薰陶和灌輸。 大家可以看一下螢幕。螢幕上,舉槍的是一個十一歲的孩子。他其實是在做遊戲,舉了一把玩具槍,對著攝影記者。雖然只是在玩遊戲,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他的那種眼神,他的臉,非常猙獰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哪裡來的?就是從影視、文學作品來的。那些不健康的作品,把種種貪婪、仇恨直接灌輸到我們的頭腦里來。 你看這個比賽場上,人們在那裡競爭,拼搏,掙扎。每個人好像都已經竭盡全力了,每個人都在渴望著勝利,渴望著得到榮譽,得到物質,得到種種的東西。 當我們在想要戰勝外界的東西時,有沒有想著戰勝自己呢?當我們與外界的人去競爭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與我們內心的煩惱,與我們內心種種的痛苦,做一個競爭呢? 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作為後盾,沒有清醒的覺照,我們根本就沒有力量來對抗種種的貪婪、仇恨、愚痴。 所以說,真正做一個下士不容易。 在這樣一個時代,想要讓生命得到安樂,想要讓內心充滿喜悅,想要讓身語意都安住在善法上面,那是相當不容易的啊!

(2)念死讓我們清醒 《道次第》裡有兩方面的修學。第一,學習斷除種種煩惱的能力;第二,讓我們的身心回到善的軌道里來。其中介紹了一個強有力的法門,就是念死。 在死亡面前,我們會忽然清醒過來,發現我們追求的東西,可能是用畢生精力去爭取的東西,並不是真正想要的東西。憶念死亡,可以使我們清醒,重新傾聽內心裡真正的聲音。 我前段時間看了一本雜誌,它介紹了汶川地震。有一篇文章,介紹了一對夫妻,剛剛離婚。兩人結婚了一段時間,總是互相傷害。最後兩人都已經傷痕累累,厭倦到再也不想在一起了。他們辦完離婚手續出來,這個男子想起要給前妻買一個髮夾。以前一直想買,沒有買過。離婚的時候,他突然有一點良心發現,要去買髮夾。當他跑到商場裡去買的時候,正好地震開始。剎那之間,那個女子就眼睜睜地看著她的前夫被埋在廢墟里了。她衝上去,在廢墟里扒,要把那個人給拉出來,其實人已經砸死了。在她拚命扒的時候,過去種種兩人互相關懷的情景、美好的記憶,全部現起來。她才明白,過去兩個人互相傷害,很多都是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種種不滿和指責,來源於自己內心的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希望別人圍繞著自己轉,來源於永不滿足的貪慾。面臨死亡的時候,她才真正看清楚。 我們要真切地去憶念死亡,在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真正最在乎的是什麼? 面對死亡,每個人的反應不一樣。我在這裡談死,可能你們心裡在想:如果我要死了,我最重視的是什麼?我最想得到的是什麼? 可能有人覺得:如果我快死了,我肯定要大吃一頓……去沒有玩過的地方,好好地旅遊一下,放鬆一下……或者,好好地陪伴我的妻子、我的孩子…… 也有人可能會想:我還有那麼多煩惱,那麼多不足之處。如果這一刻就死了,我還有太多善法沒有修,我會覺得不甘心,覺得錯過了很多時光。 佛法的念死,不是為了讓我們對本來就無常的東西更貪著。念死,是要給我們敲響鐘聲,提醒我們,我們的生命還不圓滿。如果這時候就要離開這個世間,那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念死,是為了將來的那一刻做好準備。 如果我們能每時每刻都把身心調整得很好,每時每刻都能覺知自己的狀態,把握住自己的身心,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不會有遺憾,不會害怕。 我們會覺得遺憾,會覺得不甘,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地把握生命。

(3)對惡趣苦生起怖畏 在念死的過程中,也需要深刻地憶念惡趣苦。如果我們帶著煩惱的心態,帶著種種的焦躁、憤怒,帶著種種的不滿,走向未來的生命,那麼等待著我們的是什麼呢?能不能是安樂和喜悅呢?恐怕很難。 觀察惡趣苦,生起怖畏,我們就會知道,我們需要尋找內心真正的歸宿。 在業的洪流裡邊,在生死的滾滾波濤裡邊,在種種煩惱狂潮衝動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依靠,內心的小船如果沒有港灣,我們只能在洪流里翻轉、沉浮。

(4)三寶是心靈的歸宿 為了尋找心靈真正的歸宿,我們需要皈依。皈依是什麼?就是尋找一個依靠,尋找生命的方向。 在漆黑的大海里航行,是需要一個燈塔的。有了燈塔,你就能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方向。你也就知道,終有一天能到達目的地。 如果連燈塔都沒有,不管我們航行多久,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走得是對還是錯,也不知道究竟有沒有能夠到達的一天。這樣一種生命的狀態,肯定是漂泊的,迷茫的,痛苦的。 我們皈依的是什麼?皈依三寶。皈依裡邊,正皈依是什麼?皈依於法。法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那麼佛陀是什麼呢?是皈依的大師,就是我們的榜樣。他真正覺悟了生命,有能力解脫自己,也有能力幫助別人解脫。清淨的賢聖僧團,是我們修行路上的良師益友。我們修學,不能離開團隊的力量。 我們受持了皈依,修行才能完整地展開。我們內心裡那一顆菩提種子,才能發芽、生長起來。

(5)時刻觀察自己的行為 下士道的修行,著重的是修十善業,要對業果產生正念。 對業果的了解,是整個下士道正見的核心。 說到業果,可能很多同修都會覺得,這個大家都很清楚,沒有什麼很深的東西。 但是我們對業果的理解,是不是能夠真正地深入到——我們做每一個行為都會考慮到它的後果和影響?當我們在內心裡,放縱嗔恨、放縱貪婪、增長愚痴的時候,有沒有去想一下: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都是在生命里種下一個力量,種下一顆種子呢? 如果你對業果的理解,能夠精細到這樣一個地步,時刻都能想到自己的行為,這才是真正具足了業果正見的標誌。那麼,業果就不再是口頭上的說法,也不再是佛學課上的名詞解釋,你可以真正地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了。

2、中士道的四諦法門(1)思維四諦觀察世間中士道的修學,在《道次第》裡邊,主要集中在苦、集、滅、道四諦。四諦法門,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了之後,第一次為弟子們宣說的法門。佛陀告訴弟子,要這樣觀察世間。 苦諦,是對世間的診斷,認為世間是痛苦的。集諦就是查找病因,看痛苦的原因來自哪裡。滅諦,是對未來康復的評估。道諦,決定了治療的方法。 整個四諦法門,代表了佛陀對這樣一個輪迴世間的系統評價,和處理的態度。

(2)談苦是面對現實 首先談苦諦。佛教談苦,是非常之多的。有三苦、六苦、八苦,還有《瑜伽師地論》裡邊講的二百多種苦,還有無量諸苦。 有的人一聽:「你們佛教好像非常悲觀消極,老是談苦。為什麼不談快樂呢?世間有那麼多開心的事情。」 因為人生有很多問題,確實是非常基本的問題,必須要面對。如果不面對,可能永遠沒有解決它的機會。你面對它的時候,也許就能夠解決它。談苦,大家不要皺眉,也不要頭痛,而是要具有面對的精神,真正地看一看它。 人生的痛苦包括身心兩個方面。身體方面,生老病死,是我們都會遇到的根本問題。心裡邊呢,心愛的人要別離,不喜歡的會見面,要求的東西得不到,這些感覺,是每個人經常會遇到的。 有的人會說,是的,世間有很多痛苦,但是也有很多快樂呀!也有很多陽光、微笑…… 然而,所有的快樂,都是基於苦的減輕。在無常變幻的世間,你沒辦法找到絕對的、永恆的樂。 有時候你覺得陽光燦爛,可是如果這個燦爛的陽光一直曬下去,你也會覺得:怎麼天天老是晴的,要是來點雨滋潤一下就好了,也可以吹一點風嘛,為什麼不下一點雪?要是一天到晚都下雪,你又會覺得:為什麼不給我們一點春的溫暖? 人的內心總是這樣,在不斷地無常變化之中。 我們的很多快樂,只不過是痛苦的暫時緩解。吃東西的時候很快樂,但你要是一直吃一直吃,你就會吃得煩死了,苦不堪言了。睡覺也是這樣,睡到最後,睡得很苦惱,難受得要命。生病的人,天天在病床上,睡得最多,卻是最痛苦的。 不管我們得到了什麼,最終都會失去。就算你一生中最希望得到的東西,你都得到了,但是轉眼之間,死亡也會把它們帶走。人世間充滿了不圓滿,充滿了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生老病死,每個人都會面臨著分離。 那麼,生命的價值在哪裡?我們的世間,希望在哪裡? 所以很多哲學家思考到最後的時候,就會發瘋,甚至自殺。因為他對人生做了很多思考,但是找不到出路,只好選擇結束生命:「我沒有辦法面對了,這麼多痛苦,太可怕了。」——我們很多人,還達不到他們那種程度,還在掩耳盜鈴,不去看、不去聽、不去想、不去解決問題。 佛教不是消極的宗教。恰恰相反,佛法是最積極的。佛法講四諦,並非只是講苦。說苦,是為了讓我們斷除苦。 我們說苦,最終不要執著於苦,而是要以苦生起真正的出離心。要知道,在這世間,很多讓我們貪著的東西,其實價值並不是那麼大。如果你悟到了這一點,你就會放下很多東西,內心就會得到很大空間。 佛法經常讓我們去思維苦、無常、不淨,等等。這是為了把你解放出來,讓你放下。

(3)斷除煩惱的重要性 知道了苦,就要進一步地去看它的原因,看如何去解決它。 輪迴生死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煩惱,一個是依煩惱而起的業。 而在煩惱和業力之中,哪一個又是最根本的呢? 認為業是最根本的舉手,我看一看是多少。認為煩惱最根本的舉手,我看一看——多一些,也不是特別多。還有一些,兩個都沒舉手的,保持中立是吧?認為兩個都一樣重要? 在煩惱和業力中,煩惱是最根本的。為什麼呢?因為業是依煩惱而產生的。如果沒有煩惱的滋潤,即使有業力,它也很難現形。相反,即使你沒有過去的業,都已經把它懺除清淨了,但是只要內心還有煩惱,你就會在煩惱的推動下不斷造業。 什麼是煩惱?有些人說,我一天到晚都很煩惱。但是讓你說到底什麼是煩惱,你又覺得說不出來了。 煩惱就是:「謂若何生,令心相續,極不寂靜。」就是讓你心靜不下來、安不下來的那種推動力。我們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內心的一種躁動,讓你不能安詳。 安一顆心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一個人能做到心安的話,已經煩惱很輕,甚至已經斷除煩惱了。 當年禪宗二祖,到達摩祖師面前求法的時候,雪下得非常大,他在雪地裡邊跪了很久,但是達摩祖師沒有答應他。後來二祖就把自己的胳膊砍下來,托著一條胳膊跪在達摩祖師的面前求法。達摩祖師就問他,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你把手臂都砍下來了,到底想要什麼呢?當時二祖回答了一句話:「我心難安,乞師與安。」可見,安一顆心是如何難。把手臂砍下來去求這樣一個法,也是值得的。 煩惱住在我們的內心裡,一天到晚地推動著我們,催促著我們,糾纏著我們,牽掛著我們。從我們出生開始,煩惱就跟著我們了。從過去生,久遠劫以來,它都在跟著我們。如果我們不去尋求解脫的正法,那麼它未來還會生生世世都折磨我們。 我們要認識煩惱。外在的敵人,都可能有消失的一天。但是我們內心的煩惱,永遠不會放過我們的。

(4)十種根本煩惱 一般來說,有十種根本煩惱。 依於事的有:貪、嗔、無明、慢和疑。就是貪婪、嗔恨、無明、傲慢、懷疑。 依於理的,主要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那就是說,對自我的執著;執著於自己是恆常的,或者執著於自己是死後就灰飛煙滅、一無所有了,這樣的斷滅見;或者認為人類是上帝創造的,是大梵天造的,認為冥冥中有天在操縱著我們的命運,這樣的邪見;認為身見、邊見、邪見很殊勝,執著於這些見解;或者執著於種種行為,比如說修種種苦行,用火燒自己,或者認為跳到恆河裡洗個澡,就可以把罪孽洗掉,或者認為排一些氣、采一些能量,就能夠讓生命解脫,等等。所有這樣的錯誤的東西,不但沒有讓我們的生命更快樂,反而使我們沉淪得更厲害了。 我執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有我知有他,自他分愛憎,由此等和合,一切過當生。」 因為對我們生命的本質的不明了,就會對自己的五蘊,執著有這樣一個「我」。你會認為這個我是恆常的,小時候是我,現在是我,老了還是我。小的時候的身體,跟老的時候的身體,早就不同了,心理也早就不同了,什麼都變了,但是就覺得這個我沒有變。從小長到大,照片裡那個小孩子也是我,未來的那個將要走到死亡邊上的老頭或老太太,那也還是我呀。 到底什麼是我?那就是一種感覺,一種執著。 在這個自我的基礎上,判別的是「他」。對自己喜歡的、要的東西,對符合自己的,會貪;對不符合自己的,會產生嗔恨。 緣我高舉,產生傲慢。在這個世間上,我們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自己那一小片空間。可是在我們的感覺上,好像整個世界被我們分成了兩半:一個是我,一個是我外邊的世界,好像整個世界是以我為核心的,以我的價值觀來評判的:我喜歡的、我不喜歡的;對我有利的,對我有害的。

(5)八正道的修行 如果想破除我執,走向解脫,那就是道諦的內涵。以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來斷除煩惱。 八正道分三個方面:一個是戒,一個是定,一個是慧。 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的範圍,可以使我們的煩惱不至於太厲害。如果我們每天把身心調整得比較好,而且有正當的職業、良好的生活態度,煩惱會少很多。 正精進、正念、正定,屬於定學,可以壓伏煩惱。你在禪修中,有時候會覺得找到了安樂,內心一片喜悅和寧靜。但這個時候,還只是一種壓伏。 最後,用正見、正思維,用慧學來永斷煩惱。

(6)真正的出離心是清涼的 以上就是中士道的整個過程。 在中士道的過程中,最核心的,就是要產生出離心。中士道的正見,就是無我的正見。 怎麼才能生起出離心呢?通過正見、正思維。思維什麼,能讓出離心生起來呢?就是對苦諦的思維。如果你對苦諦沒有真正的認識,後面的一切都談不到了。 真正生起出離心是什麼感覺?律藏裡邊有一個公案。 當時佛陀出家以後,證道了。他父親淨飯王曾經有一個要求,你成佛以後,必須要回你的祖國來一次,讓我看看你。佛陀成佛之後,為了實踐這個諾言,帶著弟子回到了祖國。 他的父親一看,佛陀的弟子們因為修苦行,都又黑又瘦,法相也不怎麼樣,穿得很破。淨飯王覺得,我的兒子是佛陀,這麼尊貴,但是他的弟子們不莊嚴,配不上。於是他下令:所有的貴族子弟,每一家要選一個,長得又莊嚴,而且又年輕又聰明的男孩,跟隨佛陀出家。硬指標,給他的兒子壯聲威。 結果很多貴族都剃度出家了。有一個王爺之類的貴族年輕人,也剃度了。出家之後,他跟隨佛陀聽聞了一些教法。後來,他到屍陀林裡邊去靜修。一天夜裡,幾個出家人路過這片墳場,聽到這個年輕人在裡邊大聲喊叫:「真快樂啊!太快樂了!」這幾個人就想:你看那小子,是不是又在回憶過去在王宮裡邊的生活了?他們就匯報給佛陀了。 第二天,佛陀把這個比丘找來,問他,昨天夜裡你是不是喊「快樂」?他說,是啊。佛陀就問,你是不是憶念到那些五欲六塵的享樂,想到你那些美女、醇酒、王宮了? 這個比丘說,不是的。他說,我以前在王宮裡邊,雖然有很多享受,但是內心裡很煩躁,有壓力,有很多事務要管理,還要經常參軍打仗,防備仇敵的陷害。妻妾們有時候還爭風吃醋,家庭關係協調不好,很煩惱。昨天夜裡,在墳場裡邊思維這些的時候,我感覺到,從這一刻開始,我不需要再為這些東西掛礙了。突然,我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從未有過的清涼,所以忍不住喊起來了,因為這個感覺太美妙了。 佛陀就為他驗證了,說,是的,真正的佛法的修行,確實是清涼的,是安樂的,你的感覺是對的。 真正的出離心,會讓我們體會到如釋重負之感。 現在我們很多學佛的人,也會修出離心,卻修得深仇大恨的,苦不堪言的。那不是真正的出離心,那是一種嗔心。 如果出離心修得不正確,狀態很痲煩,不單自己煩惱,還將給別人帶來很多煩惱。 為了修出離心,有時候要問自己一句:「又如何?」有人總想著,我要得到一百萬,或者一千萬,我要買一套更大的房子,或者買兩套、三套、四套、五套……你想買的時候,就要問問自己:「又如何?」就算買到一百套房子,又如何?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上,有太多外在的東西在推動著你。你的世界觀,可能是非常病態的、充滿貪嗔痴的,它在影響著你,控制著你的身心。如果你在當下問自己這麼一句話,你就會醒過來。

3、上士道的發菩提心(1)成佛是為了利益眾生中士道已經很美妙了,但是,往上,還有更殊勝的上士道。 上士道的發心,是發菩提心。這樣的眾生,不光是為了自己的解脫。他擁有非常強烈的社會責任心,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 菩薩道的修行,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在利他中成就自己。在利他的過程中間,一方面可以不斷地突破我執,另一方面,不斷地成就大慈大悲的品質和無量的福德。 進入大乘,標誌是什麼?就是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為了利益眾生的緣故,願意成佛。 也有的人會說,我為了成佛,所以要利益眾生。大家說,可不可以這樣想?這樣想,是不是一種菩提心呢?認為可以的舉手,我看一看。認為不可以的舉手,我看一看。看來認為不可以的是非常多的。 成佛並不是我們的目標。什麼是目標呢?盡未來際地利益眾生,圓滿地利益眾生,這是我們最根本的目標。它是真正的菩薩的唯一的發心。 菩提心以大悲為核心。菩薩為什麼要成佛?因為只有佛陀有最圓滿的能力利益眾生。

(2)發菩提心的四個緣 《瑜伽師地論》裡講到,怎麼才能生起菩提心呢?有四個因緣。 第一個,通過見聞諸佛菩薩的神力和功德,生起欲得之心。我們看諸佛菩薩的傳記,看到經典里的描寫,對他們的功德、智慧、慈悲,生起了一種信心:原來佛陀這麼偉大,他對眾生的教化,值得我們尊敬和信仰,值得我們依靠。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我也想有這樣的功德和智慧,有這樣的能力。 第二個,聞無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通過聽聞大乘佛法,產生信心。 第三個,是看到佛法的衰微。在這個末法的時候,正法非常微弱,人們的貪嗔痴非常熾盛。不要說修大乘法了,修解脫道、修下士道的人都已經很少了。因為看到佛法如此衰微,菩提心如此難以生起,有人會想:正是因為菩提心難發,所以我才要發菩提心,帶動大家一起發心,讓菩提教法久住世間。 第四個,見到世間的惡人愚痴過重而發心。我們這個世間,人們煩惱太重了,太痛苦了,希望自己早一點有能力利益他們。 由於這樣的因緣聚會,菩提心能夠生起來。 過去生中,我們發過菩提心,今生聽到善法,就會生起這樣的一種心,生起強烈的感動。

(3)生起菩提心的七重因果 接下來我們具體看一下菩提心的修習方法: 圓滿的佛果從哪裡來呢?從菩提心來。 菩提心緣於增上意樂,就是要承擔利益一切眾生的重擔的責任心。 這樣的增上意樂,來源於內心的大悲。 悲心來源於哪裡呢?悲心來源於對眾生真正的慈愛。佛法,並不是無情的,佛法,並不是冷漠的,其實有著滾燙的情懷,對眾生是有慈愛的。 慈心從哪裡來?慈心生起,來源於知恩、念恩和報恩。 對我們恩德最大的,是母親。母親跟我們是最有因緣的,她用她的生命、她的身體孕育了我們。從知母念恩,再觀察一切眾生都曾是自己的母親,從而產生對眾生的報恩之心。眾生對我們有那麼大的恩德,所以我們希望眾生快樂,希望斷除他們的痛苦。 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要有能力,必須要成佛。這時候,就會發菩提心。 有了菩提心,我們最終會得到佛果。 在七因果裡邊,最核心的要素是大悲心。慈悲是菩薩的核心的品質。知母、念恩、報恩,和慈的修行,都是為了讓我們生起大悲心。增上意樂和菩提心,乃至於佛果,都是大悲心的果。你有了大悲心,就會一步一步地增上,會發起菩提心,會去追求圓滿的佛果。想要解除一切眾生痛苦的悲心,是整個大乘佛法裡邊最核心的內涵。 當然,這個菩提心,還只是一個菩提心愿。當你生起了這樣的菩提心——我要利益一切眾生,我要求取無上佛果,也要讓我周圍一切眾生永遠沒有痛苦,都得到安樂——那麼你就發起了願菩提心。

(4)受戒強化菩提心 發起願菩提心之後,可以通過一個儀軌來強化它,使它進一步地穩定下來。這就是受持菩提心戒。 每次菩提靜修營,濟群法師都會給大家傳授菩提心戒。 菩提心戒,跟菩薩戒還不同。它是願菩提心的戒。從發起願菩提心,到落實到行動中,真正地去做,還是有距離的。 受了願菩提心之後,可以進一步地受持菩薩戒。 菩薩戒就是開始進入行菩提心的階段,開始真正地在生活中不斷地修學六度四攝,不斷地增進我們的福德和智慧。 我們的生命開始不斷地成長,最終到達那個最高的境界,那就是無上圓滿的佛果。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