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善事業與布施法門 (1)從事佛教慈善事業即六度齊修 佛教慈善事業可以和六度之首的「布施」劃為等號,那就有必要來研究布施法門,從而更好的從事佛教慈善事業。布施分為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分為內財施和外財施兩種:內財施即把自己的眼、骨髓以至整個色身施於眾生,如世尊捨身飼虎、割肉餵鷹;外財施即把自己所擁有的衣食財物施予有情,令彼不受饑寒之苦。法施即以清淨心為眾生說如來之正法,令聞法者得法樂,滋長善根福慧。無畏施即當眾生有種種災難怖畏之事時,去安慰他、幫助他免除內心怖畏。其中財施僅能救急不能救窮,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佛教慈善事業最終目標是徹底解決受難者的痛苦。布施為六度之首,又含攝其餘五度。在布施時,首先應防護自己身、口、意,就需要有戒為助伴;若在布施過程中遭受到布施者的誤解或辱罵時,就需要有忍辱來助成布施;若在布施過程中心生懈怠,就需要有精進來策勵;若在布施過程中要保持心裡安定專注,就需要有靜慮;為了能知布施因果,或通達布施實相,作三輪體空的如法布施時,當然也不能缺少智慧。所以說做佛教慈善事業行布施的本身就是六度齊修了!
(2)是否一定需要有錢才可以做佛教慈善事業?布施者是否會變窮? 世人普遍認為做佛教慈善事業一定要有財力,否則會有心而力不足。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正因為這種錯誤觀念使得很多人都不敢去做慈善事業、不敢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去,這是非常可惜的!實際上從事慈善事業並不是一定要有錢才能做到。前面我提到佛教布施分為三種,除財施外還有法施和無畏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為人指點迷津、為人提供各種方便、去無償獻血、乃至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親切的問候、一句鼓勵人心的話語、哪怕是一念善心等等,都是在行善。慈善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正如諾貝爾獎獲得者特麗莎修女說的那樣:「當愛被分享時,歡樂成了兩倍;當痛苦被分擔時,卻只有一半」。
有些人認為假如他自己全身心地去做慈善事業,到最後會一無所有,幫助別人、捐獻人體器官說不定會把自己的小命都搭上的。這也是非常錯誤的觀念。《薩加格言》裡說到:「吝嗇鬼不會成為富翁,施捨者不會成為窮人」。佛教慈善事業好比是一位充滿愛心的苦行僧,看到一個快餓死的人時,不但向過路人乞食讓他吃飽,更不失時機地給他和過路人宣講佛法,使他們信仰佛教、修習佛法,了脫生死。佛教的布施沒有像基督教那樣讓教徒按自己收入的百分比來捐贈給教會,佛教講隨緣,願意捐多少都可以。隨緣捐贈財物既不會變窮,又能為自己培福報,何樂而不為。佛陀就是福德的圓滿者!2005年春晚《千手觀音》的編舞張繼綱先生在元宵頒獎晚會上說道:「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愛,就會有一千雙手來幫助你;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愛,他也會伸出一千雙手去幫助別人」。
(3)從事佛教慈善事業能使人學會淡泊 相信大家都聽過「留財給子孫不如留德給子孫」這句話,那怎麼樣才能「留德」給子孫呢?正如古人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不善之家,必有餘秧」①。宋朝政治家范仲淹二歲喪父,家境衰落,從小勤奮好學,胸懷「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他自己積善、全家積善、子孫皆知行善,他官至宰相,五個兒子中,有兩個後來也官至宰相、一個做過御史大夫,他到自己死時卻買不起棺材,那他的錢都到哪去了?其實全都用在了社會福利事業上、救濟受苦難的百姓了。這不就是大乘菩薩「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慈悲情懷嗎?後來他的家族據說近千年不衰,子子孫孫都積德行善,以慈善為美、以慈善為德。清末禁菸民族英雄林則徐將萬貫家財濟民救災,有人曾勸他為後代留些金銀財寶,他卻說:「子孫若如我,留錢何用?賢而多財,財捐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何用?愚而多財,財增其過。」貪慾使人不能把持自己,而淡泊則能力求簡單。境由心生,通過佛教慈善事業,利益眾生,使淡泊的心升華到淡泊的境界。境界的升華需大智大慧,大悲無淚,大悟無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4)出家眾一定要做佛教慈善事業、廣行布施法門 電影、電視中放到有關出家眾勸化世人時,通常會說一句:「我佛慈悲!」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按佛教教義講今生能得人生、聽聞佛法,除乘願再來之外,都是在過去生中五戒、十善②修得特別好,今生才能有幸出家,聽聞佛法、弘揚佛法。
下面列舉幾位高僧大德的慈善事跡:
現代高僧圓瑛大師把佛教慈善事業看作是弘法利生的重要部分,大師除了到處講經說法,以法布施外也非常重視佛教慈善事業,實行財、法二施並重。民國初年,圓瑛大師初任寧波佛教協會會長時,創立僧、民二校,僧校用來教育出家青年、民校用來免費教育貧寒子弟。1918年又創立了寧波佛教孤兒院,博得社會的好評。1923年在南洋講經時,遇到新加坡轉道、轉物兩位大德,三人共同發願,重興泉州大開元寺,並創辦開元慈兒院,以收容失去父母的孤兒,學科依照普通學校教程,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全部免費,亦教亦養,1925年慈兒院正式成立,1926年為籌集慈兒院資金,圓瑛大師再次遠渡南洋群島講經,籌得巨額資金,使慈兒院得以維持發展,慈兒院從籌建到建國之初,將近30年的歲月,收容和教育的孤兒數以千計,他們中絕大多數成為了社會的有用之材。1937年10月圓瑛大師帶其弟子明暘法師到新加坡、吉隆坡、檳榔嶼、馬六甲等地,籲請當地華僑組織成立「華僑籌款救國委員會」,並借講經的機會積極宣揚籌款救國,倡導「一元錢救國運動」,得到了廣大愛國僑胞的支持,大家踴躍捐款,募得了相當的款項,匯回祖國,以作為佛教醫院、佛教收容所的經費。
現代天台高僧靜權法師由於從小受佛教思想薰陶,因而在未出家時就樂善好施,喜歡為別人排憂解難。青年時他的父親去世,他繼承家產12畝土地,他將5畝捐給母校擴建校舍,使地處山區的兒童有更多的入學機會。又將5畝變賣銀元500元,加上家中的資金,獨資建造了一座石拱橋,從而消除了雨季水漲之際過往行人溺水之險。餘下2畝交給侄輩經營,自己隻身空手另謀生路。一次鄰近的兩個村莊,為了一片山林爭執不休,從對罵、打架發展到雙方聚眾持槍,策劃大規模械鬥,法師聞訊前往,竭盡全力開導雙方,使之分清利害得失,終於化戾氣為祥和,免除了一場不應有的武鬥流血事件,使山林糾紛得到合情合理的解決,當地人稱頌法師為「活菩薩」。
1941年廣東曲江縣嚴重缺糧,饑民非常多,由於當時國家正處在困難之際,無人出面解決饑民溫飽問題,此時虛雲老和尚將十方善信供養的20多萬錢全部用來賑濟災民。
當今社會物慾橫流,有許多事物都會阻礙我們的修行。如果隱於山林,做個自了漢固然快樂,那都市的眾生由誰去度化?出家人要做到在任何地方都能保持心境平和,慢慢地用心去轉境。古人云:「世露風霜,吾人練習之境」③,可以把都市環境當作考驗自己定力的增上緣。都市眾生更需要出家眾來布施法雨甘露,行大乘菩薩道就不該因修行環境不如意而捨棄眾生。所謂「小隱隱於山林,大隱隱於鬧市」就是這個道理!
出家眾吃住都在寺院,衣食無憂。百丈惟海禪師有首詩寫得好:「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閒人,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這是多麼的瀟灑快樂。出家眾為何能這麼自由自在?除了聽聞佛法得受法樂外,最主要的是衣食由在家眾供養。在家眾不但要養家餬口,還要供養出家眾,是多麼的不易!出家眾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修習佛法?有一首佛偈說得好:「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出家眾除了修習佛法外,應該支持佛教慈善事業。錢多了也會障道,《佛說八大人覺經》第二覺知云:「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如果出家眾自己貪得無厭,又有什麼資格去勸導在家眾參與到佛教慈善事業中來。唯有給世人帶好頭,做好榜樣,為佛教、為社會多做貢獻,才對得起施主無私虔誠的供養、對得起自己身上穿著的袈裟!世人都知道「飲水思源」、「知恩不報非君子」的道理,更何況為人天師表的出家眾呢!出家眾應本著「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中國傳統美德,用心去做佛教慈善事業、去感恩諸佛菩薩、感恩社會、感恩十方施主!①出自鄧安生編著《易經·<坤·文言>》。P71.中華書局。2006年7月1日,第二次印刷。②五戒十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不妄語 不飲酒。十善: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語 不兩舌不惡口 不綺語 不貪 不嗔 不痴。③出自饒尚寬的《呻吟語·聖賢》P73,中華書局2006年7月1日第二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