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7/22

證果實相(四) 若菩薩為救度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不應證入二乘人以偏空為究竟的無為境界中,此時應修從空出假觀,以教化眾生。初心菩薩修從空出假觀、方便隨緣止,能開發法眼、斷塵沙惑、證得道種智。 如何修從空出假觀?行人觀察心性雖空,但面對因緣境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一切諸法,指我們身心世界等現象,上至四聖、下至六凡,世出世間皆是。而這些現象,雖有而空(因緣假合故),雖有非實(會變化故),猶如幻化;雖無定實,但卻有見聞覺知的作用。如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亦如法華經的常不輕菩薩,常對眾人言:「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雖被打罵,終不改對眾生的慈悲心,這就是「從空出假觀」的菩薩行持。 修學假觀的菩薩,雖知一切法畢竟空寂,但能於空中修種種善行,能分別眾生根性慾無量,故菩薩悲願、說法無量。因善解眾生根性,以無量法門度眾,而斷塵沙惑,顯發法眼、道種智,成就無量辯才,利益六道眾生,是名方便隨緣止。方便隨緣止,是菩薩歷緣對境時,方便隨緣辦理一切事務,但能沒有妄念分別,對一切眾生,皆能以平等心看待。 道種智,是菩薩善知八萬四千法門的智慧型。菩薩以無分別心,廣度一切眾生,是名法眼。這種智慧,必須善知法藥、根性,才能給予眾生治病,非一般聲聞所能為。如號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有兩位弟子,一為金師匠,一為守墓者。舍利弗教守墓者修數息觀,命金師匠修不淨觀。因習久未曾見效,遂生退心。佛陀觀察此二人的根性後,就教守墓者修不淨觀,命金師匠修數息觀。此二人不久即得道果。所以,法眼、道種智、從空出假觀,非真實菩薩,是不易證入的。永明延壽禪師說:「降伏鏡里魔軍,大做夢中佛事。」即是假觀菩薩具法眼、道種智,度化眾生的寫照。 方便隨緣止,在日常生活中,修持止觀的行人,應常常套用。如吃飯時,反觀能吃飯的人是誰?對一切的珍饈美味,不起貪念,雖吃而無吃的好惡分別。我們的行住坐臥,也是如此。雖行一切事,而無一切的執取心;隨時放得下(止)、提得起(觀)。常言「不便隨緣」,即是這種心境。{76} 2004.07.15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