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0/7/28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徐恆志老人講述

目錄

徐恆志阿闍黎略傳

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錄

二、《金剛經》要義

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眉注

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述

五、慧徹三空 功圓萬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語體文版)序

六、徐恆志老人追思法會紀實

七、般若為導 總持為法 淨土為歸——紀念當代佛教大德徐恆志老人示寂六周年

徐恆志阿闍黎略傳

徐恆志阿闍黎,生於1916年1月30日(農曆1915年12月26日),原籍浙江鎮海。少年超穎,夙慧深植,悟世無常,歸信佛教。早年親近太虛大師,與大師書信往來,函示顯、密異同,慧照觀心用功要旨,獲益良多。24歲(1939年)到能海上師處受三皈五戒,法名定真。同時,(1939年)蒙王驤陸上師示以般若要旨,並函授觀心方法。自覺念寂心空,而見聞仍了了不昧,並不斷滅,頓悟諸佛心要非此而何!1945年,隨王驤陸上師學無相密乘心中心法,潛心修持;經師慈悲鉗鎚,截斷葛藤,悲欣交集。20世紀50年代,在清定上師座下受瑜珈菩薩戒。於1953年受心中心密法阿闍黎灌頂位後,開始應邀為上海佛教青年會講授佛法。多年來在國內各道場、學府宣講《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楞嚴經》、《彌陀要解》、《無量壽經》、介紹佛教教理、人生價值觀、禪修次第、佛七開示等,法雨普施,稱性極談,受到信眾的熱烈歡迎。師尊外現居士相,內密菩薩行。通宗通教,顯密圓融。獎掖後進,為法忘軀。謙慈仁德,定慧等持,戒行精嚴,以大慈悲,普攝一切。濟三根出生死,導群盲離火宅。憫眾生之沉溺,作苦海之慈航。雖單提正令,傳佛心印,提倡明心見性;但悲心懇切,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示導行人,隨機施教,方便接引,普應群機。言傳身教,書信答疑、接引後學,不遺餘力,受法弟子遍於全國各地及海外。為佛教界人士、各寺院請師尊訂正書稿、作序、書寫楹聯、題字者不計其數。生前歷任上海佛教協會各屆理事、上海佛協第八屆諮議委員、上海佛教居士林講師、弘一大師研究會顧問、寧波佛教居士林名譽林長、廣東省元音古寺顧問等職務。佛門歸望,海內欽仰,被尊稱為「當今維摩詰」,譽為一代耆宿。浙江上虞臥龍山普淨寺智正老法師贈聯:

現居士身虛懷若谷照大千當今維摩詰

示般若花實相明燈懸萬古一代人天師

阿闍黎法幢高懸,傳佛心印,與元音老人一起弘揚心中心法。二老互相推崇,提攜後進。元音老人復齊志軍的信中說:「閣下如一心求心中心法,不畏辛苦,不怕艱難,可請徐恆志老師傳授。徐老師住「上海某某路某弄某號」。徐老師與余同一師承,功夫、道力均較余優深,如得伊指授心中心法,當不能有誤閣下也。余因年邁力衰,早已不再傳法收徒,不情之處,深望原宥!」牧牛老人復沈洪的信中說:「師公王驤陸、師父元音老人,還有徐恆志師叔,皆是當代大德,是荷擔佛的事業——心中心大法的傳人,所以他們的著作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有事有理,理事圓融,是大菩薩的品位,要作為必讀的『論藏』來看。因為光讀經,往往會忽略真實意義,通過菩薩的論文,一解釋,一分析,就可深入了。」元音老人在復一些學生信中,也要他們親近徐老,也有許多學生經徐老介紹得以親近元音老人。許多學生師從於元音老人和徐老兩位師尊,深受教益。元音老人圓寂後,心密弟子共尊徐老,在弟子們的心中,兩位老人家是無二無別的。

2007年3月5日(農曆正月十六)凌晨兩點三十六分,師尊在上海寓所「幻齋」,手結彌陀定印安祥示寂,享年九十二歲。荼毗後七彩舍利無數,頭靈骨完整、舌舍利不壞且舌頂上齶。佛教史記載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和唐三藏法師玄奘等少數高僧大德有此希有瑞相。在靈岩山安放舍利時天降舍利花雨,瑞相昭然,這是徐老一生精誠修持,為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數十年來,恩師續佛慧命,筆耕示《般若花》,凡有發揮,請佛證明,末後舌舍利金剛不壞,足證講經說法深契佛義!先師雖逝,法脈猶存。但願恩師分身塵剎,乘願再來,廣度群倫。

二零一三年歲次癸巳後學弟子楊振剛 許洪亮 和南敬撰

《金剛經》是先師徐恆志老人最喜歡的經典之一,老人家生前曾應佛教界人士的邀請,在上海、寧波、美國等地多次講演。這次整理的《金剛經講記》,是徐老於1996年拜訪美國洛杉磯法印寺時講解的《金剛經》,曾與方丈印海法師合影留念,時年82歲。這次整理的十二盤錄音帶,是早年陳峰老師贈送給許洪亮珍藏的,現由宋葉靜發心聽寫錄音文字,徐東發心製作徐老音像集並校對字幕,耿宏升錄音整理,張書英、郝志強、鄭振峰、常宣居士文字校對,由許洪亮編錄成文。本錄音文字版儘量保持徐老的鄉音原貌,讀者最好作為配合聽《徐恆志老人弘法音像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錄音時的參考,由於方言關係和錄音有模糊之處,文字錯漏難免,請謹慎理解,文中虛線為錄音中斷處,特此說明。為方便讀者參考,與恩師手稿《金剛經》要義、《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眉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述等合為一冊。

感恩徐老愛子徐覺哉先生的大力支持,感恩寧波市佛教居士林林長徐文芳為本書流通做出的巨大貢獻。略敘因緣,願一切眾生早證菩提,同圓種智。

後學弟子楊振剛 許洪亮拜記於二零一四年夏初

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徐恆志老人講述

第一集上

五重玄義

懂得佛教的真理以後,思想境界就跟一般的人不同,提高自已的思想認識,解脫無明煩惱,使我們的人生呀生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因此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也是一個大事因緣吧。這部《金剛經》呢,文字很淺,知道的人也很多,不管是老人、小孩,但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般都是知道。就是有些外道啊他對《金剛經》也是很注意的,外道也有《金剛經》的解釋。那麼這部經大家讀了以後呀,這部經研究的人多,真正懂得它意思的人不多。為什麼呢?這部經實際上講得是成佛的方法,也是修菩薩行的一部經,所以不經過一翻研究講解,不大容易了解它真正的意義。因為經上所講的,大家可能都念過的,「是經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大乘就是菩薩乘,也就是這部經是為發菩薩心、修菩薩行的人講的。也是為發最上乘就是佛乘,也就是這部經是為了成佛的人講的。因此它的思想境界確實比較高。

在座的各位呢,當然可能有初學的,也有久學的,特別是有幾位已經學心中心密法的人,跟《金剛經》的關係比較大。因為心中心密法是無相密,到後來可以修到《金剛經》的境界。因此大家學習《金剛經》有很多的好處,有很多好處。

佛教的禪宗,禪宗最早的時候,初祖、二祖、三祖、四祖都是用《楞伽經》印心,而五祖以後,五祖、六祖就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印心。六祖就是因為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打開的。到五祖的東山法門啊,講這個開示,(六祖)後來也是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又一次聽到以後,加深了他的悟境,成為第六代祖師,也是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作為他的啟發和印證。

這部經它是《大般若經》四處十六會第九會所講的,一共5837個字,不算多也不算少。《大般若經》(內容)是很多的。我們學的時候,要領會三個法。一個是文字般若,一個是觀照般若,一個是實相般若。先把般若兩個字講一下,所謂「般若」就是智慧,實際上「智慧」兩個字還不是最恰當,但是在中國文字裡面還沒有更恰當的文字,只能翻譯「般若波羅蜜多」為「智慧」。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般若」跟「聰明」是兩回事。一般世間人啊,把「聰明智慧」四個字連在一起。實際上聰明和智慧完全不同。從世法上來講,聰明,他的眼睛,他的耳朵,他的嘴很靈慧,辨貌見色很快。智慧就不是這樣,它沒有分別。聰明是有分別的,智慧沒有分別。沒有分別而能了知一切這就是智慧的功能。這個智慧一般分為三種,一種是文字般若,文字也是權宜的教導,指導我們明悟般若境界,所以是文字般若。因文字般若教導的觀心法門,引起、啟發我們的觀照般若。所謂觀照般若就是迴光返照,經常觀察自已的心念,起心動念要了了清楚,這是善的,這是惡的,這是不善不惡的。這是貪,這是嗔,這是痴,這是驕傲,看得清清楚楚。不但看得清清楚楚,而且還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究竟到什麼地方去,這就是觀照般若。由觀照般若以後,逐步逐步地把妄想執著去掉,才慢慢歇下來,這樣歇下來以後就能證到我們的本來,實相般若。講到實相般若啊,因為我的鄉音比較重,國語講不好,或許有些聽不懂,請王先生解釋吧。實相般若是什麼呢?實相般若就是真如實相,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實相,都有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佛性,就是圓覺,就是真如,就是菩提。這個境界一般人不容易證到。我們凡夫因為有種種的妄想執著,種種的煩惱、無明,把這個真實實相障礙住了。所以大家一般不學佛的人啊根本不知道有這個東西,就是學佛的人啊,老實講證到這個實相境界的也不多。所以許多人修了許多年,不管你修什麼法。最近有些道友他們跟我講,也是這樣的。…….他們心裡很苦惱,修法得不到什麼確切的覺受。那麼原因呢?就是不懂修法的根本宗旨。因此我們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很重要,也很有實際的意義。

實相,我們思名故義,真實的解脫,真實的相貌。可見我們平時見到的相貌,不是實相,是虛相,虛妄的影相,虛妄的相貌。現在我們要證到自已本有的實際的相貌,要下一番功夫。不管念阿彌陀佛,淨土宗,還有禪宗、密宗等,還有其他種種的法門很多。各人根性不同,所選法門也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證到實相,用普通的話來講就是明心見性。關於明心見性的問題,有許多人可能搞不清楚。實際上學佛的每一個人,學佛全是為了明心見性,這句話我們學佛的人首先把它肯定一下,如果這個目標搞不清楚的話,你修行的方向就容易出現偏差,就不容易見到你的本來境界。因此也不能得到學佛的好處,也不能得到學佛應有的受用,當然要了生脫死也是遙遠了,所以各位啊清醒一點。

什麼是明心見性?第一個,心是良心的心,…….心是體,…….,所以要明心見性…….。另一方面,明心的明,心本來不可得,虛妄的。煩惱本來了,不理它就沒有了。所以心本虛妄,了不可得。二祖就是因為初祖讓他覓心了不可得,他就見性了,成為禪宗的第二代祖師。因為妄心不是真實的,但是我們凡夫就是被這不真實妄心所縛,被這個妄心所籠罩,不容易解脫,實際上這個妄心是了不可得的。《金剛經》不是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三心都不可得。剎那剎那,生生滅滅,但是我們就是上它的當,一來念頭就跟它跑。假的當真的,見到的東西當它不生不滅。這就是我們凡夫心裡的煩惱,也是我們學佛困難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了,「你們每一個人的佛性跟我一模一樣,智慧德相跟我也一模一樣。但是因為妄想,因為執著,所以就不能夠證得跟我一樣的智慧德相。」如果離開妄想,消除執著,那麼一切智,一切智慧;自然智,自有的智慧;無師智,用不著人家教,他自已就有的,智慧現前。這是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講的。

各位,因此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搞清楚了,主攻的就是「妄想、執著」四個字。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我們要學佛,得到佛教的好處,要了生脫死,要成就菩提。實際上只要消除妄想執著就可以啦。所以指路的方向是很明確的,我們努力的方向也很明確。但是問題在什麼地方呢?因為這個妄想執著,講起來只有四個字。但是它的力量很大。妄想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第六意識的妄想分別。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它的功能是什麼呢,就是東想西想,分別一切事,妄想分別。因為分別了,所以他就妄想,是非恩怨,人我,以及對境的種種二元對待的境界,都是妄想境界。所以第六意識對我們的影響力量大。執著是什麼呢?執著就是第七識的我執。我執,跟法執。我執跟法執執著一個我,毛病就出來了。執著我以後呢,它就人我是非呀,貪嗔痴,五欲六塵的境界啊,這地方都有我在。我執是一切貪到我這裡,這就是第六意的分別。所以第六第七兩個識是我們學佛最大的障礙。我們修法的目的就是要把第六識和第七識慢慢慢慢的轉化過來,轉化了以後,第八識和前五識也轉了。所以我們修法如果把第六識和第七識轉過來,轉到無分別的智慧境界。所以講智慧就是無分別,聰明就是有分別。這兩個是不同的。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細地講我們怎麼樣修心,把妄想息下來,證到無上菩提。……因此我們學這部經就要有大乘菩薩精神。因為這部經就是對菩薩講的。因為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實際上我們說的人和聽的人要把自已看成是菩薩,「我就是菩薩」。這話是不是好像就自高自大了?也不是。如果未得謂得,沒有證到道果,就說我已經證到果位了,這就是大妄語。未得言得,未證言證,大話,不可。但是我儘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現在修就是為了成佛,我現在修的就是菩薩行,這不算驕傲,而是大行勤道,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從上面來講就是我們要成佛道,從下面來講就是要度化眾生。所以發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個還有我們剛才說的明心見性。六祖講只要研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能見性,《六祖壇經》裡有這個話。要見性就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什麼這個道理?因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三空到底,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是無我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我相。還有它講無法相也無非法相。所以法相也沒有,我相、法相都沒有。那麼還有什麼呢?還有空相。法相沒有了,我相也沒有了,空相還有。我空了,我已證得阿羅漢果了,我已經證到心空、法空了。這空還是相,還是要把它轉化。所以粗的煩惱就是我相,細的煩惱就是法相,微細的煩惱就是空相。我相,法相,空相,經過這樣三空到底。所以《金剛經》三空到底。關於明心見性,我再解釋一下,一方面它是讓我們了解心不可得,放下無始以來執著的相,見到本來。了解心不可得,放下妄想,見到本來。還有明心見性呢?因為明心了,知道心不可得了,那麼就是起用了。由用歸體,有心一定有體,有用一定有體,所以由用歸體了。還有呢?明心,知道心是空,了不可得。見性,性是有的,並不是沒有,沒有就斷滅了。總的來講,明心見性是我們學佛的目標。實際上有許多人他怕明心見性,認為明心見性很高,所以修法不得受益。一(開始)修法就要明心見性,就跑得快,修法容易受益。我們許多人這樣想,我們凡夫嘛,業障多得不得了;明心見性那還得了?我們這種人還能明心見性?我們念阿彌陀佛到邊地疑城就可以啦。其實我們應該當仁不讓,就是要明心見性。

關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五重玄義。五重玄義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師發明的方法。從五個方面來講經的意旨。一個就是解釋經的名字。一個就是這部經它以什麼為體。本體是什麼。第三個呢?明白這部經的修行方法。用什麼方法來修行。第四個呢?這部經起到什麼作用。第五個,這部經在佛教「三藏十二部」里究竟占何等的地位。我們現在初步的,通俗的講。各位有很多是初學,高深的大家不懂,所以這裡把比較容易理解的方法告訴大家。金剛般若,我先講名字。為什麼叫金剛般若呢?金剛就是我們本能的智慧。金剛是什麼?金剛鑽,金剛石。金剛有三個特性。一個是堅固。一個是明,光明透徹。一個是銳利。它堅固,它不能被別的東西破壞。明,它的本性是很清淨很光明的。銳利,它能破壞別的東西,別的東西不能破壞它。金剛有這三個作用。這三個實際上就是體、相、用。堅固是講般若體。明是講般若的相,它的影相是很光明。銳利是講它的用。體、相、用。所以用金剛比喻我們的真如佛性。也就是實相、菩提、圓覺。可見我們這個智慧是金剛心。講來講去,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煩惱妄想太多,現在不認識它。我們業障很多,這是實話,這個業障去了,那個業障又來了。自已掌握不了自已的性格、脾氣、煩惱,一再輪轉,所以我們要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這部經是講金剛般若波羅蜜,金剛是什麼?比喻。般若波羅蜜多是法,方法。以智慧來超度到彼岸,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到生死的彼岸,要靠智慧,用金剛的智慧度到生死的彼岸。這是金剛般若波羅蜜通俗的解釋。還有呢,這個「經」啊,就是契經。契就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的根性。眾生的根性各人各有不同,講的經契合眾生的根性。一方面契合它講的道理,一方面契合每一個眾生的根性,所以叫契經。還有這個「徑」的意思,還有路徑的意思,也就是成佛,了生脫死的路徑,路就是走路的路。還有「經」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常」。這個常就是平常的常。也就是說,這個經所講得道理是永遠也不會變化的。但是它改革的不是它的教義,不是它的宗旨,也不是它所講的真理。重要的它是隨機說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在方式,方法上我們應該可以有所改變。但是它所講的真理,它所講解這個如來性的道理不能改變。因為它是真理嘛,可以改變的化,它也不是真理啦。所以也有常這個意思在裡面。所以從解釋這個「經」的名字來講呢,經是通名,普通的,大家一起都有的。《阿彌陀經》、《法華經》、《圓覺經》,它也是有的。從別名來講呢,它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妙法蓮華經》啦,《阿彌陀經》啦,用別名來命名的。還有經的名字,一般來講,還有幾種的講法。有些用人名來命名。比如《佛說阿彌陀經》,佛就是人名,阿彌陀也是人名。《涅槃經》就是法,涅槃就是法。比喻,《梵網經》,梵網是光明重重無盡。人法,人和法一起來命名的,比喻這部經的名字。比如說《文殊菩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文殊是人,般若波羅蜜是法,人法做為比喻。還有是法喻,《妙法蓮華經》,蓮花是比喻,妙法是法。法喻結合來命名。還有呢,人喻,人跟比喻結合在一起,比如《如來獅子吼經》。獅子吼,獅子叫。如來是人名,獅子吼比喻。還有人、法、比喻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都有。比方,《楞嚴經》大家都知道的吧,它的全名叫什麼,《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它這裡面,如來、菩薩就是人名;大佛頂就是比喻;密因、修證了義、萬行,就是法。所以這裡就是人、法、喻命名。

第一集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法喻為名。般若波羅蜜是法,金剛是比喻,用金剛來比喻它。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很重要,特別是關於心的問題。一般來講我們有幾種心,我們修行的人,心有幾種要搞清楚。一種就是污染的心,經常的心,這個心………,並不是我們起心動念的心。我們所講的心就是本覺的真心。對於污染的心實際上它是沒有……的。許多人就搞錯,因為……..。實際上以現在的科學證明,…….,在……..裡面,有二種。一種是思想意識為主的,一種就是以大腦本身為主,就是腦筋起作用,這是一種思想意識。但是佛教不是這樣,大腦不過是它的工具而已。佛性通過大腦起作用,跟大腦沒關係。但是它有能量,通過第六意識起功用,不然的話就講不通。我們許多人聽過的詩啊學過的東西,幾十年以後還記得牢。在大腦里展現,幾年以後,全部都變化了,但是你過去的影子,過去經過的事不會忘記。它是藏在什麼地方?所以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不但污染的心不是真正的真心,妄想心第六意識也不是真正的真心。我們理解的是真如本性。這個真如本性有體、相、用。它的體是廣大無邊,好比虛空。從前孟子講過一句話,他說,吾人有吾浩然正氣——我有我的勇氣,此氣巨大——這個氣很大,力量可以充滿到天地之間,天地之間都可以充滿。孟子他有這個境界。我們佛教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體很大。相,相是清淨的,寂然不動,清淨自在。他的用,是觀照…….,對觀照多了解,就知道。所以它的體、相、用就是無相而無不相。實際上它是沒有相的,沒有妄想,沒有顛倒。但是什麼東西都離不開它。離開它,就斷滅了,變成沒有用啦。我們修法都懂的,它斷滅了。斷滅不是,頑空也不是。不是斷滅,也不是頑空,但也不是有相的。這是什麼東西?這就是金剛般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致的意思,初步地講,講了這個道理:用金剛的智慧把我們度到生死的彼岸。波羅蜜就是彼岸,般若波羅蜜就是用智慧度到彼岸。為什麼用智慧度到彼岸呢?我們菩薩修行不是有六度萬行嗎,那麼六度裡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個裡面,前面五個度不能算度。為什麼呢?前面五個,世間人也有的。布施吧,也有人天福報的。持戒吧,我們居士持五戒,八戒。持五戒的人下一生不失人身。修十善的人,下一生不會失去天道。修八戒的人以後就種了出世的善根。總的來講,持戒和世間有關係,不一定能夠出世。精進,世間的事情也是要精進的。忍辱,世間的事情也要忍辱波羅蜜的,小不忍則亂大謀——小的地方不忍耐的話,大的計畫就打破了。禪定,也有世間的定,四禪八定,四禪八定是世間的定,不一定能夠出世。有世間的禪定,有出世間的禪定,有出世間的上上禪定。所以為什麼還稱它為度呀,就是因為有般若波羅蜜。有般若波羅蜜,眼睛就開了。好比,船要開到對面去,掌舵的人很重要。如果掌舵的人把方向搞錯了,那麼船的方向就有偏差,航向有偏差了。所以般若波羅蜜好比是眼睛,前面五個度好比是….,…..分別方向就靠眼睛來指導。靠智慧來指導。因為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能夠度到生死的彼岸,就有六度。光有前面五個度,沒有般若就不算度。可見般若的重要。

這部經翻譯的人叫鳩摩羅什法師。這個法師大家可能都聽到過。《法華經》也是他翻譯的,很多的經,《維摩詰所說經》也是他翻譯的,他翻譯的經很多。他七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叫他出家。出家以後一日千偈,一天就能背佛教的上千偈。九歲的時候到罽賓國,學小乘的輕論。他十二歲的時候,他媽媽又把他帶回他出生的地方。這個時候,有個阿羅漢看到他很奇怪,跟他的母親講,「這個兒子,你要很好的教育他,今後這個法師可以度人無量。」後來鳩摩羅什法師學了很多的東西。五明的經典,五明就是聲明、工巧、醫方明、因明、內明。在印度通五明的不多。那麼他學五明,學陰明,一般的世間的學問都學過。後來他就到龜茲國,回到罽賓國跟他的師父盤陀達多論證這個道理。論證這個道理,主要講得就是大乘的法門。他的師父本來是小乘,因為他們的互相辯論以後,他師父也學大乘了。所以小乘他跟師父學習,大乘他師父跟他學習,轉過來。這部經啦,後來姚興要打西涼。打西涼的時候,呂光和符堅兩個人打起來。呂光聽到符堅被人殺掉以後,就自已做皇帝。(姚興)聽到鳩摩羅什的大名,就邀請他到他的國家來,但是呂光沒有答應。等呂光死了以後,姚興就打西涼,迎請鳩摩羅什大師到長安,請他當國師。以後,他集合大德八百多人翻譯經典。他所翻譯的經典共有九十八部,三百九十多卷。所以他是一個大翻譯家,同玄奘—《西遊記》裡的唐僧,是齊名的。那麼,解釋經名和翻譯的人大致是這樣子啦。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現在開始研究和解釋經文本文。先看經文第一段,「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如是我聞,通俗地講,這些文字,這些語言是我親自聽到的。這四個字啊,釋迦牟尼佛要涅槃的時候,阿難悲傷的不得了,悲痛欲絕。這個時候有人跟他講,哎呀,你不要哭了,你趕快去請問大師,大師涅槃以後,每一部經翻譯以後,第一句要放什麼字呀?阿難請問釋迦牟尼佛以後呢,佛就講,應放「如是我聞」。這個經是我親自聽到的。親自聽到有幾個意思,一方面是這個經不是假的,是我親自聽到的。一方面說明這個經不光是我阿難一個人聽到的,是大家一道整理的,因為翻譯的人很多,有不對的地方,大家都把它改正過來。所以如是我聞,普通的來講就是,這些經是我親自聽到的。進一步來講,如是的「如」就是不變、不易的意思。不變——不二相。是,什麼叫如是,是就是沒有不是的,就是無非。無非就叫是,如是就是不變不易,就是不會錯啦。叫如是。佛講的實相的道理,絕定不會錯。我聞,我親身耳根聽到的。所以這個如是我聞,如就是如如不動的意思啦。是,當下就是。當下就是你的本來面目。這是心的一種來講。我聞,不是阿難自已的行為,好象我們普通的我執的我,它這裡的我是大我,遍滿虛空。我執破掉以後就是大我。聞,耳根接觸……,……接觸耳識而聽到的。所以如是我聞就有這幾個意思在裡面。普通地講,就是這是我親耳聽到,是不會錯的。一時,為什麼是一時呢?不講什麼時候,什麼時候呢?因為我們國家講曆法是不同的,你講印度的曆法現在就不同的。還有從佛教來講,時間相、空間相都是了不可得,都是唯心所生。時間相空,空間相也是空。因為時間相、空間相都是物質運動有關係。物質動了,就有時間。我們地球轉一圈,自轉一圈就是一天。公轉一圈,繞太陽轉一圈,就是一年。如果地球不動呢,這個時間沒有。太陽以外,還有別的星啦,火星呀,木星呀,水星呀,它那個圈圈就大了。就是它所轉的範圍就大了,不是三百六十五天啦。所以時間是無相的。空間也是這樣子的,因為物質運動才有空間,不然的話就沒有空間。因此時間相,空間相真如本體來講是沒有定相的。從前有個八指高僧,他有八個手指,他在坐禪的時候,有一天,好象一下子就過去了。他覺得好象時間很快,這就是他有入定的時候,沒有時間相。因此《華嚴經》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大能包小,小能包大,大小都是沒有定相。

各位,這個舍衛國,就是印度的一個地方,在中印度。中印度這個地方,也叫豐德。它的財寶很多,所以因為財寶很多所以稱為豐德。他那個國家不但財寶很多很豐富,人也是多聞,有解脫者,很有道德。所以叫它豐德。這個地方,為什麼叫它給孤獨園呢?給孤獨園就是小的時候沒有父親叫孤,老而無子就叫獨。給於孤獨者叫給孤獨。就是經常用財物救濟人家,讓他離開苦惱。所以他得到這個名字。他的本名呢,就叫做須達多。須達多現在我們用華文翻譯就叫善施。就是經常布施救濟貧困,樂善好施。有一次因為要請佛到這個舍衛城來。須達多聽到佛這個名字,心裏面很想佛,他就供養佛。因為供養佛,須達多很想念佛的時候,佛就放光來照他。看到佛光以後,他就跟著佛光來到城門裡面,看見佛在外邊經行,須達多看見佛以後歡喜踴躍。佛給他說法以後,他就證到初果。

初果是什麼呢?修行有四個果,一個果就是初果,初果就是斷見惑。它有身見、我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都是斷掉了,證到初果。這在佛教裡面叫斷見惑。初果以後到二果了就斷欲界的六品思惑。到了三果的時候,斷欲界的三品思惑。到四果阿羅漢的時候,色界、無色界的思惑都斷掉了。所以我們了解一下。修行四果很不容易,雖然他是小乘,二乘。但是他的境界也很是了不起。見惑是什麼東西?我見,我的見解。身見,我們最不容易破的就是身見,我的身體要怎樣保護好,營養它,對我的身體都十分關心。也就是我見,身就是我。這個我見啊,就引起了種種不好的作用,因為有我在嘛。我見以後,就貪啊,嗔啊,痴啊,驕傲啊都來了。跟我有關係。邪見是什麼呢?拔無因果。不相信因果。實際上各位,因果兩個字是真正重要的規律,有因必定有果,有果必定有因,種瓜一定得瓜,種豆一定得豆。提倡因果是世間世道人心的一個重要的方法。許多世間的人不相信因果。認為這個惡因種下去沒什麼果報的,實際上這個果報是一定有的,時間長一點,短一點。所以佛門有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時間還沒到啊。時間到了,它就有因果報應。有許多我們這一生碰到的事情,往往就是前生的報應。比如我見到一個陌生的人,一見如故很歡喜。這就是前生結的緣。有時候,我們看見一個人一看心裡就不開心。這就是以前沒有跟他結過緣。破因果就是邪見。還有是邊見。什麼是邊見呢?就是人死以後就沒有了,這是斷見。還有就是人死以後,靈魂不滅。…….這是常見,認為不滅。恆常保留的。一個斷見,一個常見,這兩個是邊見。偏於一邊的。偏於一邊的就是邊見。還有一個見取見,認為我的知見一定是對的。戒禁取見,認為我所修戒才是對的戒。所以叫五見,這個五見如果把它保留下來以後就有了偏差。到了什麼時候呢?到了初果的時候,這個見就斷掉了。斷掉了以後,就叫斷見惑。見惑沒有了就是初果,就是須陀洹果。須陀洹就是入流。入流就是入到修行之流,得到修行之果。到二果就斷思惑。思惑就是貪、嗔、痴、慢、疑。這六個就是根本煩惱。有這根本煩惱以後,我們思想就無明顛倒,十分痛苦,業障很深。這在佛教里,名字叫思惑。見道位以後,就是要破思惑。破思惑的時候,就是跟自已的貪、嗔、痴做鬥爭。跟貪嗔痴做鬥爭也不是簡單的,過去有人比喻,斷見惑的人……的流水衝下來,你能擋的住。你能擋住它,你就斷了見惑。斷思惑的力量更大了,思惑發起的時候,你擋不住,往往就是流轉生死。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流轉生死的主要動力,就是見思煩惱。因為這兩個就流轉生死,所以修行的人一般都是,先斷見惑再斷思惑。就是悟後起修。所以明心見性的人還不是斷見惑。見道了就是,悟道了。因此見性以後還要好好用功,悟後起修才能真正的斷掉自已的見思煩惱。從這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了生死是不容易的。因為斷見惑的時候,斷思惑的時候,貪嗔痴慢疑都已經息下去。一般粗的煩惱都已經斷掉。因為這個關係想自己的力量了生脫死不容易。

所以大德們都提倡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呢,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因為阿彌陀佛是發過願。他說的,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妄想習氣轉了,就能借佛的力量跳出三界,往生西方。因為這個方法比較簡單,比較容易。特別是它能夠帶業往生。所以現在修行的人,很多人都修淨土宗。淨土宗就是用阿彌陀佛這句洪名來轉化自已的煩惱習氣。因為一般的話不容易轉化。就是明心見性以後,也還要下一番工夫的,不然的化也不容易轉化。這樣講來,為什麼一定要明心見性呢?因為明心見性以後除習氣比較方便。沒有明心見性,心裡是糊塗的,好比日光燈沒有開,你在掃垃圾,整理這個房間很不容易。日光燈開了以後,看清楚了就可以整理房間。所以這一點我們要講清楚。明心見性是你悟的境界,並不是你證的境界。悟後再起修很重要,不然的話,明心見性了,有些人以為明心見性了,我好象就了生脫死啦,各位,這是錯誤的。明心見性和了生脫死有一段很大的距離,要斷見思惑以後才能了生脫死。

第二集 上

所以明心見性和了生死有很大的一段距離,要斷見思惑以後才能了生脫死。所以明心見性的問題呢,就是要了解到,它悟的境界當然比一般人高,但是它不是證的境界,悟後要好好地用功才能一步一步打掃無明習氣。不過它悟的境界比一般人高,境界是很高的,但是這是悟而不是證。所以有許多淨宗大德叫我們帶業往生。因為淨土宗它有依靠,是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個願。他見過二百多億佛土…以後,發願建成西方極樂世界。它九品往生,就是教導我們帶業往生到西方淨土。具體講起來帶業往生還有許多的境界。上品啊,中品啊,下品。這三個品大體上來講,本覺法身大士證的就是上品,佛菩薩境界。中品,阿羅漢是中品境界。中品——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都是阿羅漢境界。還有下品也有三品。我們帶業的凡夫妄想習氣沒有斷,但是信願懇切的,他就能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根據蕅益大師所講的,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信願。能生與否,就是他的信願有無;品位的高下,就要看持名的深淺。阿彌陀佛念得深的品位就高,但是不一定能夠往生。往生的唯一條件就是要信、願。如果見思煩惱還沒有斷的,他也能往生。這就是一個特別法門,帶業往生。為什麼呢?因為他有信和願的力量。我們修法的人很多,有信有願就能往生;沒有信願,你念佛念得再多再好不能往生。

因此我們學佛的人,自已確信有把握了,明心見性了以後,也可以繼續念阿彌陀佛,往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跟明心見性有什麼關係呢?一個很容易除習氣,另一個往生求上品上生。它能夠對各種的無明呀,塵沙惑啊,破除見思惑啊比較契機,它有一套方法。明心見性了,自已隨習氣流轉自已還不知道。因此我們在說法的中間呢,悟和證的境界要講清楚。悟後起修更是重要的,並不是一悟好象問題解決了,有許多人誤會了,我明心見性了以後好象生死沒有了。這是不對的。明心見性剛剛開日光燈,地還沒有掃呢,你怎麼說它成功了。沒有成功。不過日光燈開了以後,他掃地,整理房間就有方向了,不會錯。不然的話,你垃圾東掃西掃,一塌糊塗。始終掃不清楚,所以始終是不靈的。所以這裡重點講了關於淨土宗的問題,因為主要的就是淨土宗的問題最重要啦。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因為須達多……,他要供養佛陀,就是要在太子地方把花園買下來。那麼太子就跟他講了,「你要買我這個花園啊——這個花園本來是太子的,要買我的花園要金磚鋪地,我就賣給你。」太子原來呢是戲言,但是須達多很富有,他家金子很多。他就說,「好,我就買下來,買下來以後,我就金磚鋪地。鋪滿,你總要給我了吧。」太子看,遊戲的話,須達多變成真的啦。他就說,「我跟你一起做功德吧。」須達多說,「不要,我就一個人來,你就賣給我。」這樣講了。太子說,「好,花園你已經金磚鋪地了。但是這樹啊,樹木是我的,不是花園的,你金磚鋪不到了,樹木應該是我的。」(祇陀太子奉獻樹林)所以祇陀也就是太子的名字啦,這樹因為是他的,祇陀的。給孤獨就是須達多。兩個名字放在一起,所以叫祇樹給孤獨園,所以這個園是兩個人組成(奉獻)的。

在這個地方,有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各位,這個比丘啊就是讚嘆他的德行,大比丘就說明他不是小比丘了。這些比丘,有些都是有神通,有些都是阿羅漢,已經斷除見思煩惱,所以是大比丘。這比丘兩個字啊,含義很多。主要有三個意義,一個就是乞士,因為在印度的時候,東西都是討來吃,乞食,以乞食,討來東西吃來養活他的肉身。一方面乞東西,一方面乞法,乞如來的法來養慧命。一方面養色身,一方面養慧命,所以叫乞士。乞是求乞的乞。第二個叫怖魔。為什麼比丘叫怖魔呢?因為比丘斷見思惑以後,受具足戒,夜叉看見就讚嘆他,魔王看見就生恐怖,因為魔王恐怕他出三界以後,魔界就破壞了。還有一個就是破惡,就是勤修戒定慧,破除貪嗔痴。所以大比丘眾,這個眾就是和合眾,也叫僧伽耶,僧許多人住在一起的叫僧,一個人不能叫僧。他住在一起有六種和:戒和同修啊,有戒我們大家修;見和同解,有見解我們大家一樣的見解,都是按照佛的教導;身和同住,比丘出家人都住在一起的,叫身和同住;口和無諍,講的話大家沒有爭吵,大家都沒有吵架,都是以無諍為指歸;第五個,意和同悅,意識上我們大家法喜充滿,因為領會無上密意了,大家一同喜悅;利和同均,有利益了大家分享,大家一起享受。這是大概的講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這一千二百五十人也不是具體的數字。

佛成道後,最初度的就是憍陳如師父。憍陳如就是歌利王,《金剛經》裡的歌利王。歌利王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在修行的時候,那個時候他還是菩薩,修行的時候,歌利王的宮女,歌利王也到山上去,他的宮女啊,看見,啊,這地方有個和尚在修行,他們就覺得奇怪好玩,就磕頭禮拜他。歌利王醒過來了,一看他手下的宮女在同和尚在打交道。他就發火,以為和尚在調戲他的宮女。發火以後,他就問他,「你修什麼東西呀?」他說,「我修忍辱波羅蜜。」忍辱就是有忍受的事情,他能忍耐過去。歌利王說,「啊,你能忍辱嗎?」他就把劍拿過來,把他的耳朵給割了。「你忍不忍了?」釋迦牟尼佛說,「不要緊,我心裡沒有動,沒有嗔恨心。」你還沒有嗔恨心啊,就手腳都斬斷了,斷續拿劍把手腳都斬斷了。問他,「你還能修忍辱波羅蜜嗎?」他說,「我心裡沒有嗔恨心。」《金剛經》裡也有這段文字。不但沒有嗔恨心,釋迦牟尼佛那時候還是菩薩啦,這菩薩心裡想,「我今後,我成道以後還要先度這個歌利王。」先度歌利王就是以德報怨。現在我們世間的人一般都是以德報德,以怨報怨。你對我好,我將來來報答你;你對我有怨家有怨氣,怨怨相報——你罵我,你打我,或者對我不好的事情,有損於我的,我現在沒有力量,等以後有機會了來報仇,怨怨相報。當然有些不好的人,以怨報德的也很多——明明對他有恩德的,他就以怨來報答你;所以世道人心不好。有大德的人就不同了,以德報怨了——你過去對我不好,我還是以道德來保佑你;釋迦牟尼佛,菩薩的心境就是這樣,以德報怨的。後來呢,憍陳如就是歌利王的後生。釋迦牟尼佛最初度的五個比丘,一個就是歌利王。後來度三個迦葉,迦葉波。因為這個迦葉啊,他們是幾個大仙。大仙裡面有一位叫摩訶迦葉,一百二十歲,他是哥哥,世間稱他為大仙。釋迦牟尼佛想,這個人一度啊,有許多人都跟他來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又到這個迦葉面前現神通,折伏他驕慢的習氣;後來他們師徒五百人,就皈依釋迦牟尼佛。這是哥哥,還有他的弟弟,摩訶迦葉還有個弟弟叫那提迦葉,師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葉,師徒一共二百五十人,也跟釋迦牟尼佛出家,進行剃度。後來舍利弗和目犍連,各有一百人。還有長者十二子就是耶舍跟同學共有五十人也向釋迦牟尼佛皈依出家,作為弟子。所以總的來講呢,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五個人就是憍陳如等五個比丘。一般用整數來講就是一千二百五十個人,零數就不講啦。這些人因為感得佛的恩深,經常侍奉釋迦牟尼佛。佛講經說法的地方,他們經常去。所以經典裡面不是經常有一千二百五人嗎?就是這些弟子。過去有些都是外道,憍陳如也是外道。因為被釋迦牟尼佛感化了以後,才出家學佛的,聽佛的教化,作佛的弟子。

這一段是通序。通序是什麼?通序就是一般經裡面都有的幾句話,都講多少人,什麼地方,什麼時間,一起去的有什麼人,講的有什麼人,他都講的。一共有六種成就。如是我聞,就是相信不會假的。我聞就是聞成就,這個聞就是我聽到以後,把它結集流通。一時就是時間,時間也有了。佛就是說法主成就,因為般若波羅蜜多,只有佛能夠講這個諸法實相,時間到了釋迦牟尼佛就開示般若法門。舍衛國就是處成就,什麼地方講都有了。與大比丘眾就是眾成就,眾----大眾一起來,就是一千二百五十個人。所以一般經裡面,就成就證信序,六種證信序。六種證信序具備了,就說明這個法是可信的。有講的內容,有聽的人,有講的人,有講的地方,有講的時間,有跟我一起聽的人。六種成就,這主要說明可信之法。

下面可以講一段,「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個一般經叫別序,它也是序文,不過每部經是不同的。叫別序。前面六種成就叫通序。在這裡面,釋迦牟尼佛他從普通的穿衣吃飯,來去動靜,行住坐臥這些普普通通的事情表現出來。表現什麼呢?表現他的般若大用。所以各位,世尊吃飯的時候啊,穿好衣服先拿了這個缽啊,就是盛飯的這個碗,到舍衛大城乞食,乞食的時候,為什麼要討飯吃呢?因為修行的人,他就是教大家要布施。實際上要大家布施,自利利他。一方面我乞討,一方面叫人家布施。布施的時候,……。同時呢次第乞已,為什麼要次第乞已?一個方面說明他的平等性沒有分別,不是你家富有了,我多討點,他沒有,窮苦啦,就少討點。一家一家地,次第乞已。還有一方面,叫忍辱波羅蜜。因為有些人,可能不大讚成佛教的,他給你的時候可能不大開心,那麼討的時候就忍辱下去。不是見好的人家,容易講話的人家討,一家一家都討。還至本處,就是要精進。最後討好以後,馬上到本處去。為什麼?要修行啦。要精進。飯食訖,吃好飯以後收衣缽,衣缽收好,足也洗好,現在敷座。他討得時候赤腳啦,不乾淨了,洗了以後呢,敷座而坐。敷座就是入定了。講般若智慧以前講這些話有什麼用呢?實際上說明一個道理,說明什麼呢?要我們修法的人,從釋迦牟尼佛平常的穿衣吃飯,這些行動中間,看到他的般若放光。他的智慧在放光,他在全體大用。這些,著衣持缽,乞食,還至本處,吃好以後收衣缽啊,洗洗足啊,打坐啊,目的呢?讓我們認識到,他沒有意識的說法他也是在說法,因為般若的本性是一切法不離自性。它般若智慧照天照地。這就是日用之間一舉一動都是修般若的。

過去有許多禪宗禪師,禪師參老法師。對他的師父說,「師父啊,我要到別的地方去了。」師父問:「你為什麼到別的地方去?」他說:「我來了很久,你沒教我什麼東西呀。」師父說:「啊,我沒教你什麼東西?你拿茶來的時候,我不是吃茶了。你禮拜我的時候,我不是低頭啦。我時時在照顧你呀,時時在表現給你看啊。你怎麼不領會啊?」原來他一舉一動都是在般若放光芒。所以無意啊,用沒有意識的法門告訴大家,日用中間認識本來面目,要大家一舉一動之間識取自已的本來面目。一切如來,一個鼻孔出氣,一個境界。所以在這個裡面,就是佛示現的許多情況,實際上就是般若的全體大用,種種的舉動都是般若智慧在六根門頭大放光明,不是好象多餘的文章,不是多餘的文章。好,還有二十分鐘是吧,大家有什麼不理解的,我們一起大家來討論計論都可以。

剛才講江味農居士他很仔細,講到三空問題。三空問題是這樣子的,三空呢,一般我們修行境界是這樣的,首先空我執,因為我執呀,就會生起各種的煩惱。先把我打破了,事情就好辦了。這我執裡面,具體來講就是有我相、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總的來講,還是有我執。因為有我所以有人,人我。有人、有我就是有眾生,許多的人嘛不是一個人嘛——眾生。有眾生嘛,念念不忘。念念不忘記我人、眾生就是壽者相。所以《金剛經》一開始就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空我的人他能夠出離三界生死。進一步就是要空法相,這叫法執,法執實際上是出三界以後的菩薩的境界。有二種,一種叫塵沙惑,一種叫無明惑。也就是我執呢,是見思惑;法執呢,就是塵沙惑和無明惑。無明惑破掉了,塵沙惑破掉了以後呢就是成佛了。那麼,在修行的中間呢,往往法執不容易破。認為我是空的,小乘就是這樣,認為:我是空的,法不空,五蘊是不空的;我身體是空的,是五蘊結合起來的,但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是不空的,所以我空法有,小乘這樣。菩薩就不是這樣,我法雙空,不但我是空的,法也是空的。因為法也是因緣合和的,我的受想行識,我的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合和的,並不是一個東西不變不動,他也是有變化的。所以大乘講的是我法雙空。因此就破法執,不認為法是真有的東西。破法執以後,我也空了,法也空了,那麼還有什麼呢?還有個非法。非法什麼東西呀?非法就是空,不是法嘛。所以《金剛經》裡面,後來不但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還有無法相也無非法相。沒有法相,也沒有非法的相。沒有法相就是非法啦。非法是不是有呀?非法也沒有。實際上這個非法就是空相。空我、空法、空空,這就是三空到底。所以它這個經就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的一部經。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從這部經出來的,三藐三菩提法也是從這部經里出來的,你想,大不大。

所以有些人認為這部《金剛經》是講空的經,不光講空,……剛才講過,江味農居士他講《金剛經》講得非常圓融,他也講《金剛經》不光是講空啊,它是極圓極頓的一部經啊。它講有的地方也很多啊,「此法無實無虛,一切法皆是佛法。」哪裡只講空,「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都是有的,它承認是有的。所以這部經我們大家今後要用點功夫。……三空到底。對今後修學的問題,……一目了然。初步呢,最早就是先破我執,破了我執以後,修行就好辦。我執破了以後破法執。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裡「法」有二種。一種是方法,我們修行的方法,不要把方法做為永遠不變的東西,方法也是善巧方便,一切法都是善巧方便,到後來呢,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還有呢,就是我們…的各種法,也是變化無常的。法也去掉了,到最後就是一個空空寂寂、了了分明的境界。但是有許多人,把空空寂寂的境界執牢了,這就是我的本來面目,就是我的本性,就執牢空靈的境界,也是昭昭靈靈的境界。但是昭昭靈靈的境界不能執牢,一執牢就有……,也就是空相。《楞嚴經》這方面講得很清楚,一步一步地。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修耳根圓通的時候,所做的事情是什麼?實際上是……。所以有些,特別是禪宗,講到般若的時候,大家互相默契。過去,有些大德他在講法的時候,他不講,講般若的時候,把醒木一拍。好,佛法講好了,回家去。用不著講嘛,無語之教啊。有言語了,那是文字語言,跟自性不相干。我桌一拍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是在起般若之用啦。所以音聲沒起的時候就了解到,噢,這是講般若波羅蜜。

第二集下

釋迦牟尼佛在……,拈花微笑。拿朵花向大家微笑。這時大家許許多多的全體大眾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拿朵花,拈花微笑。只有迦葉他點點頭。我領會了。意思是我領會你的意思啦。這時候他還沒有講話,一句話沒講。迦葉領會釋迦牟尼佛的心境啦,你這拈花微笑,這不是無語之教嗎?後來就有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就出來了。禪宗說法是心地法門。如果說法不是心地法門,就是外道,可以這樣講。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是從心地上下手,他一定著相。一定著境界,心往外面跑。不是向內反觀自性。這樣子呢,心外取法這不是外道嗎?所以我們修法的人時時要迴光返照,返照自已的起心動念。剎那的。起心動念。來從何處來?去向何處去?這是觀心的方法。有些沒有,止觀有這個方法。從什麼地方來?從無中來。向什麼地方去?向無中去。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金剛經》裡不是這樣講嗎?本來是沒有。所以各位我們修行苦惱的地方就是去除煩惱。講講是很方便的,妄想實際上破除是不容易的。你一個煩惱沒了,又一個煩惱來了。你有破除了,無還有,無破除了得還是要有。各有各的境界。有些人明白了好象,「噢!一切都是空的。一切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境界來的時候,你知道它是虛幻嗎?明知道是沒有,但是他就是不肯放。為什麼?眾生多劫的業力,還有輪迴的業力。所以修行的時候就要加持的力量,就要念阿彌陀佛,借佛的力量來幫助,自已的力量還不夠。所以從前,禪宗的道場裡,他們有許多老法師,做到功夫得力的時候,習氣翻出來的時候,過不了關。怎麼辦呢?就念……,念好以後痛哭流涕,一方面禪坐,一方面流涕,慢慢把習氣除下來。除習氣確實不是簡單的,不然我們怎麼不成佛呢?早已成佛了。怎麼還會有眾生,苦惱眾生?就是習氣不容易除。不是空頭講的。

……見惑,先把見解釋清楚。見,見所斷惑,見道位所斷的惑。見道了以後,他自然就沒有了。見道惑是什麼惑呢?就是我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五個見是障礙你見到本來面目的,一定要把它斷掉以後,息滅下去了,見到本體啦。見道位這個見惑斷掉了。所以先斷見惑。見道位先把見惑都斷掉以後就叫什麼呢?叫斷見惑。斷見惑的人,他證到了初果。初果的人他沒有見惑了,我見沒有了,邪見也沒不會產生。他相信因果也相信了。但是思惑還沒有斷。所以見道位以後,進一步就是斷思惑。見道位斷見惑還是方便的,因為它是分別而起的。邪見,不相信因果,邊見,我見都是分別而起的;不是與生俱來。思惑力量就大了,貪啊,嗔啊,痴啊,慢啊,這叫思惑。這個思惑叫俱生惑,它跟你的生命一起來的。不是象分別這麼簡單的,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思惑比較難斷,要到什麼呢阿羅漢的時候斷思惑。阿羅漢斷了思惑以後,這就是小乘。回小向大。有些小乘要發大菩提心。那麼就先破塵沙惑。塵沙惑這個惑是很難破的。眾生有如恆河沙的煩惱,就是如恆河沙的法門對治它。破了塵沙惑以後佛教里叫…。….這三個…破掉了,就是塵沙惑破掉了。進一步破無明。這無明就叫無始無明,多生多劫的,不是一念無明。一念無明就是一念的靈光見到的。無始無明就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就是圓教里有四十二品無明。從別教來講有十二品無明。……總的來講圓教(破)無明比別教高。別教(破)無明低一點。上通別圓。到圓教破四十二品無明以後,微細的無明也沒有了。粗的,細的,微細的煩惱都沒有了。所以一共有三個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三個惑都破掉了。也就是,破見思惑就是我空了。破塵沙惑,破無明惑,就是法空了。最後八地菩薩以後就是空空了。所以我空,法空,空空。這空空也就是空非法相。我相,法相,非法相都空掉。……大概這樣子講。見惑破掉以後他不能了生脫死,要思惑破掉以後才能了生脫死。……先證初果就是須陀洹。第二,斯陀含。第三,阿那含。第四,阿羅漢。到阿羅漢的時候,思惑也斷掉了。所以斷見思惑,斷見思惑也不容易。因此大德都提出來要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無窮的力量。斷見惑,是這樣子,見惑是分別而起的,分別就是我執。妄想執著,妄想裡面就包括分別心。愚痴啊,貪啊,嗔啊,慢啊,疑啊,分別的時候,妄想就起來了。但這妄想分別心還是容易去的。不容易去的是什麼呢?就是第七識我執不容易去。須陀洹就是第六識、第七識破掉了,所以力量非常大。因為第七識就是執著。第六識就是分別。分別不起來就把妄想執著破過去了。要到(轉)第八識,第六識、第七識轉變了以後,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那麼第八識就轉過來了。《六祖壇經》裡說,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先轉第六、第七識,這兩個識轉了,第五識、第八識就轉了。……但是反過來講,第六意識也有重要的地方,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從第六意識下手。不從第六意識有相的下手,你無從修持。所以第六意識是功勳、罪魁;罪也是它,功也是它。這是止觀裡面,…….。

一般來講,圓教來講,破四十二品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四十二品無明破光了,最後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生相無明是最微細的無明。這一品一破,了死脫生,成佛了。到八地以後,為什麼一般講八地為界線呢?因為八地菩薩他是無功用道。到這個時候,他用不著起功用了,他自然而然的認識到光明佛性。到七地以後已經開始不動了。到八地以後就是無功,功用沒有。那為什麼還有十三品呢?還有十三品微細的還沒有掃掉。八品、九品、十品還有三品就是生相無明,....無明,還有三品無明掃掉以後,那…妙覺。這三品實際上已不起大的作用。所以叫無功用。…他是隨緣自在,這時候一定光明遍照。但是他從修行過程來講還有…。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們應化來,都是等覺菩薩,八地菩薩以上的。實際上觀世音菩薩還是正法明如來,他還是如來。了解一下這個修行過程,他的位次也有好處。…不是,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搞清楚。四禪八定是天道。四禪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它是色界天的定。無色界天也是四個定,四空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就是四空定。加起來四禪八定。…一步步的來…。所以光是四禪八定是世間的禪定,不是出世間的。…所以四禪八定跟出世間的禪定是不同的。為什麼不同呢?可以告訴各位。無色界定最高的定是非想非非想處定。非想它這個時候第六識、第七識不起作用了,好象沒有想——非想,但是第八識的微細微細的思想還在起作用。…他還是要流轉生死——非非想,不是非想。所以這裡叫非想非非想。這就是哪一種境界?中國的老子就是這境界。他境界也很高的。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他就悟得實相無相無不相。他悟得這個境界。很高。世間境界他最高。他為什麼不了生死呢?因為還有非非想,第八識的…。如果他非想非非想的最後一個非想…散掉了,第八識的…散掉了,他也…。

還有什麼問題嗎?…大家一起來了。佛法是大海,…不過呢,佛法雖然是大海…。我們要息下我們自已的妄想執著煩惱,這很重要。你法講得再好,書看得再多,不從煩惱上下手,不是學佛。我們一定要學佛要從煩惱下手,才能了生脫死。還是一句阿彌陀佛,不學其他法門,一句阿彌陀佛便當。學觀照法門的,一天到晚一直照著…,寂而常照 照而常寂 道理很深,方法很多…。一定要從自已煩惱習氣打交道。這是我不對的地方,我就拚命的改。而且要有思想準備,他改不是一下改過來的,一次,二次,三次,四次。我可以告訴各位,……不去理它,越理它,它越痲煩,永遠是糾纏不清。……觀照的力量,….本來是空的嘛,上當了。學佛的人一定要注意自性本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上就是這樣講的。……這些地方是關鍵的地方,應無所住。你一切境界都不要執著,越執著自已越苦惱。……神經病啊,都是因為執著而來的。所以學佛的人不會…也不會發神經病。前幾天,我看見報紙上,修氣功的人很可憐……,他沒有辦法,因為習氣擋不了,他就是著相。所以無相的法…,《金剛經》就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了,時間不早了。今天我們到這裡清淨莊嚴的福地,因緣是不可多得。因此我們要感謝印海法師的慈悲,幫助和支持。我們應該感謝他。….

各位大家,因為今天好象有不少都是上次沒有參加的。因此今天我們學習還是從最初開始。簡要地再把上次我們學的內容再大概地講一講。講經以前我們三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再念遍開經偈,最後我們念回向文。願以此功德……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各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一部大家都知道的經。不管是學佛的,還是不學佛的,講起《金剛經》一般都是了解,都是聽到過。許多道教呀,外道呀,往往也把《金剛經》作為標榜,加以研究。說明這部經是一部了不起的經。為什麼是一部了不起的經呢?因為這部經就是教我們怎麼樣成佛,怎麼樣開智慧,開般若波羅蜜多,了脫生死,成就菩提。因此這部經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也就是說這部經是對大菩薩講的。所以各位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實際上我們應該,上次我也講過,應該有志氣承當如來家業,把自已作為菩薩看,「我就是菩薩。我不客氣,當仁不讓。」

首先我們把《金剛經》的題目再簡單講一講。金剛般若是什麼東西呀?我們研究的是金剛般若,那麼金剛般若究竟是什麼東西?是什麼境界?各位,金剛般若就是我們的實相,真如實相,就是我們本有的佛性。人人都有的,各各都有。這個般若,因為它是一個很堅固,很透明,很光明,也是很銳利。堅固是講它的體,體很堅固。透明,光明是講它的用——相,它相是清淨光明。他的用呢?他的用是很銳利。他能夠破壞一切東西,不會被一切東西所破壞。所以他是象金剛一樣,代表的是體相用,這是一個比喻。般若大家都知道是翻譯成智慧。翻譯成智慧很勉強。因為我們中國人的語言,般若這個境界勉強地翻譯他為智慧。但是這個智慧跟聰明智慧是不同的。聰明智慧是有分別的。聰明是有分別的,有生滅的,有痛苦的,有污染的。而般若是不生不滅,沒有痛苦,沒有污染,沒有分別,境界是不同的。所以我不能把聰明智慧連在一起講。般若就是我們自已原有的智慧本體。波羅蜜也就是彼岸到,到彼岸。反過來說就是到彼岸。用金剛般若觀照自性,把一切妄想雜念息下來後,就能到生死的彼岸,到了無上菩提的境界。所以這裡比喻到彼岸去了。實際上無所謂彼岸,也無所謂此岸。煩惱顛倒就是此岸,清淨自在就是彼岸。所以總的來講,金剛般若波羅蜜是法喻為名。金剛就是比喻。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就是法。法跟比喻結合起來,叫法喻為名。因為古來命名的方法有七種之多。有時講法,有時講人,有時講比喻,有時把人法放在一起,有時把法喻放在一起,也有把人跟比喻結合在一起。這部經就是比喻和法結合在一起的,叫法喻為名。這個簡單地講。「經」簡單地講是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一方面根據眾生的根性說無上的妙法,一方面講得跟諸佛的道理,實相般若的道理是完全符合的。所以這兩個結合在一起,一個是別用的名字,一個是通用的名字,結合在一起,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簡單的,上次也講過的,今天不再具體地講了。

三臧法師啊,姚秦,就是東晉以後,這個時候姚興的父親叫姚萇,後來他兒子當權了就叫姚興。因此這個時代就叫姚秦。姚秦的時候,三藏法師,那就是經藏、律藏、論藏叫三藏。經藏,大藏經的經典。律藏就是戒律。論藏就是就是諸菩薩的發揮,跟據佛講的經進行詳細的發揮就是論藏。這個法師他就是通達三藏經典所以叫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為童壽。雖然是童年但是有長老的德行,所以叫童壽。他的母親啊出家了。他七歲的時候鳩摩羅什法師也出家了。出家了以後,他學了很多的學術。

第三集上

把外道的經典,五明的知識也都學了,於是學了小乘的法門。大乘法門通達以後,他度了他的小乘的老師,叫盤陀達多,講了無上的大乘法門。所以後來他由小乘轉化為大乘。總的來講,鳩摩羅什法師是一位譯經法師,他同玄奘法師一樣有名的。他大多數都是以義翻寫,所以比較很容易適合我們中華民族的根性,很容易懂。《法華經》、《阿彌陀經》啦都是他翻譯的。姚興即位以後呢,就攻打西涼。那個時候呂光在西涼那個地方,留住了法師,不肯放出來。後來姚興打了西涼以後,迎請鳩摩羅什法師到姚秦來。因此招集了八百多人從事翻譯工作。一共翻譯了九十八部經文,三百九十多卷經論。所以這是一位譯經大師,很出名的。他臨終的時候,他很謙虛地說,「我自已根性很鈍,但是很慚愧地翻譯了很多經典,這些經典,如果我翻譯的對的話,不錯的話,我死了以後,火燒了以後,舌根是不壞的。」後來他火化了以後,果然舌根不壞。就說明鳩摩羅什法師他翻譯的經典是不會錯的,符合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道理。這也是一個大概的介紹。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下面我們開始研究經文。先讀一段,讀一段以後再給大家解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如是我聞」這句話,實際上是釋迦牟尼佛,他指示以後經文前面加這四個字。釋迦牟尼佛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心裡非常的悲傷。那個時候哭哭啼啼,好象很過不過去。那個時候有個叫無貧的尊長告訴他,」你現在不是哭的時候,趕快要請教釋迦牟尼佛問四件事情。」後來阿難就問啦,」什麼四件事情啊,我怎麼問啊?」他說,」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我們依佛而住,現在佛要滅度後,今後依什麼而住?佛在之日,依佛為師,佛滅度後,依誰為師?佛在之日,惡性比丘,脾氣不好的比丘也有,佛在的時候因為佛的威德可以感化他們。現在佛要滅度後,以後這些噁心比丘發脾氣的時候,做惡的時候,我們怎麼辦呀?還有經論結集了以後,第一句應該放什麼字?」阿難一一請問了釋迦牟尼佛以後,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他,「今後你們就依四念處住。」為什麼以四念處住呢?四念處各位一定知道,三十七道品裡面最初的四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身體是不淨的,但是我們總是以不淨為淨。這是顛倒。如果我們經常觀身不淨,每一個人的身體都是不乾淨的,這樣子可以消滅我們的貪心,消滅我們的無明煩惱。還有觀受是苦,一切感受的,不管你是苦的感受,樂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歸根到底離不開一個苦字。最後必竟是苦的。所以歸苦啊。觀心無常,我們的心生生滅滅,如夢如幻,無常變化。這當然講得是妄心。真心那又不是一回事情。經常觀察我們的心是變化無常的。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一切諸法也是生生滅滅的,我這個人也是各種法結合起來的,才成為我這個人。實際上我這個人還是四大五蘊結合而有的。這樣推想,無我可得的。但是我們凡夫都是以我為主的,我見、身見,這是各種見的根本,有我見以後,是非人我都起來了。這叫四個見道。釋迦牟尼佛涅槃時候就告訴大家今後要按這四個法門安住下來。來修行、觀心。這是四念處。還有呢,惡性比丘今後要吵鬧,要發脾氣,破壞寺廟,破和合僧,有這些事情的時候該怎麼辦呢?佛說,「默而擯之」不要響,不和他爭論,也不得罪他,讓他離開這個清淨的佛地。還有佛滅度以後以什麼為師呢?佛說,「以戒為師」。所以這句話,大家都是明白的。戒、定、慧是佛學裡面三種重要的佛學基礎。以戒為基礎,以定作為依止,以慧為先導。所以戒是很重要的,沒有戒就不能生定,沒有定就不能發慧。所以要以戒為師。我們修行的人如果不持戒的話,就不能保證他達到定慧的果位。所以釋迦牟尼佛要阿難以戒為師。經文結集以後,要放什麼字最適當呢?釋迦牟尼佛講,「如是我聞」,所以這四個字,實際上是釋迦牟尼佛指示的。「如是我聞」四個字簡單地講就是,這些內容是我親自聽到的。一般地講,如是,這些內容,這些道理,我親自聽到的。如果進一步,加深來講,如就是真如的本體。這個不變不動的真如本體呀是決定不會錯的。所以在三法印裡面,無常、無我、涅槃寂靜。還是講的涅槃的境界,還是從一實相的地方,講實相,實相是決定不會錯的——法印。這就是法印。因此這個實相道理在釋迦牟尼佛以前,沒有人說得這樣清楚,也沒有人徹底證到這個境界因此也講不清楚。老子也好,孔子也好。孔子在四書裡講,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孔老夫子講性講天道我們聽不到。實際上孔老夫子並不是不懂,他講天人的境界還是很高的。但是他也沒有講得清清楚楚,也沒有講了生脫死,也沒有講六道輪迴。他為什麼沒有講,因為弟子們的水平不夠。所以孔老夫子講性講天道不可得而聞。你們聽不到。說明他不是不講,不過少講。總得來講他講的性並沒有釋迦牟尼佛講得那麼清楚,講的世界觀、宇宙觀、人生觀講得沒有這樣清楚。老子也講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也講到,「為道日損,為學日益。」作學問呢,要日日增加知識。修道的人要日日減少煩惱我相。損之又損,乃至於無為。到損之又損的時候,減少又減少,把我相減少又減少就可以到無為的境界。無為而無不為。到無為的時候,反過來,就是無所不為。可見老子境界比孔子高得多了。但是呢,這個高的境界也講得迷迷糊糊的。並不是講得徹底明了。因為將六七兩識降服了以後,第八識……還沒有斷。所以沒有講得清清楚楚。所以釋迦牟尼佛講這個如如的真理是決定不會錯的。決定不可能改變的。如是的真理,我是親自聽到的。這裡我是阿難。……一時,佛在舍衛國。 一時,一個時間。這個時間為什麼不是……或者印度什麼時候。因為各個國家曆法不同,這是一點。同時這個時間沒有定相,在我們真如實相裡面,時間相,空間相都是沒有的;沒有定法的,時間相。比如我們心急的時候,時間好象是很長。心空的時候,好象時間就過不了。所以從前……作過一首詩,……,他一天功夫好象一年。空閒的時候,好象覺得時間過不過去。但是過去有許多大德,他入定了以後,他好象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從前有個八指……,他只有八個指頭,他坐一天功夫好象一下就過去了。可見時間是沒有定相的。因此放一時兩字,就是時節因緣合和的時候就開始講經學佛了。所以一時兩個字放在這裡,很恰當。佛大家都知道,佛陀啊,佛陀就是翻譯為覺,因為有些初學的人,佛是什麼意思不了解的也很多。實際上佛就是覺悟的意思。佛陀就是自覺,覺他。覺悟圓滿。覺悟以後,迷妄顛倒去掉了,自性光明——體啊,相啊,用啊,起般若了。無上菩提,本來證到。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多次……。那個時候呢,就叫舍衛國,舍衛國就是中印度地方,很有財富,都是很有道德。給孤獨長者,他專門救濟幫助一些苦難的人。苦難的,沒有兒子的——獨,沒有父親的——孤,孤獨的人,他就去幫助。因為他有的是錢。他發心也是很好。專門向善。他聽到釋迦牟尼佛的威德,聽到釋迦牟尼佛這樣的智慧。他非常地敬仰釋迦牟尼佛。邀請釋迦牟尼佛到舍衛國來講經說法。……釋迦牟尼佛說,我講經的時候,有許多人來聽了,你地方有沒有呀?那麼釋迦牟尼佛就派舍利弗到舍衛國看,看哪個地方是適合講經說法的。他看到了,祇陀太子的花園。祇陀太子就是波斯匿王的兒子。這個太子他有個花園很好。但是如果要給釋迦牟尼佛講經的話,須達多要跟他商量。是不是能把這個花園,借給我們講經。須達多跟祇陀商量的時候,祇陀太子跟他開玩笑啦,你如果要借我的地方供養佛陀的話,你要用金磚鋪地。一塊一塊的金磚要鋪滿,把地上都鋪滿金磚,我就給你用。這當然是開玩笑的一句話。不料,須達多發大心,他說,好啊,你讓我金磚鋪地可以呀。他就拿來許多金磚。啊,你真得答應啦。祇陀想,功德都給你一個人做去啦。他說,我們兩個人做功德,我也來施捨一些金磚,你也施捨一些金磚,大家一起來鋪。須達多講,不要,你不是已經講了嘛,金磚鋪地,鋪滿了以後就給我們用了嗎。供給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幫助眾生嗎?那麼後來他沒有辦法,只陀太子就說,這個樹是我種的,你樹總不能鋪金磚吧。意思就是兩個人一起來做供養佛陀的功德。所以叫祇樹給孤獨園。祇陀太子的樹,再加上須達多的園。就是這個地方,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就是不是小根小器的人,回小向大。不是光是自利為主的,他能夠弘法利生,所以叫大比丘。這大比丘呀,一千二百五十人是經常跟隨釋迦牟尼佛聽經。在阿彌陀佛經里也這樣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阿彌陀經》上也是這樣講。實際上釋迦牟尼佛講經的時候人都是很多。不過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經常和釋迦牟尼佛在一起的。一千二百五十人是哪些人呢?都有具體人的。一個就是,那個時候,有一個外道,這個外道啊,他是那個時候的一個國師,這個國師一百二十歲,那個時候大家稱他為大仙。釋迦牟尼佛知道這個機緣到了,如果我要把佛法弘揚的話呢,先要把這個人度了,這個人一度呢,大家一起就跟著來了。釋迦牟尼佛就到這個地方表現大的神通,表現大神通以後,把這個叫優樓頻螺迦葉,這個哥哥(感化了)。他一共有三個兄弟,兩個弟弟也是有一定的勢力。他哥哥被釋迦牟尼佛神通感化了以後呢,他就皈依佛陀,他把五百個弟子一起帶來皈依佛陀。那麼他兩個弟弟一看,哥哥這樣子啦,他師徒各有二百五十個人,也是五百個人也跟著一起來了。這樣子就有一千個人皈依佛陀。這就是叫迦葉,三個都是叫迦葉名字。弟弟叫伽耶迦葉,那提迦葉,他本人叫優樓頻螺迦葉。還有呢,舍利弗跟目犍連。他們兩位本來也是外道,也是學外道的法門的。後來因為釋迦牟尼佛度了他們,他們兩個人各有一百個人,師徒共有二百個人也皈依釋迦牟尼佛。還有呢,耶舍長者的兒子跟同學五十人。所以這樣加起來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個人。再加上最初和釋迦牟尼佛一起出家的五個比丘。這五個比丘里第一個比丘就是憍陳如。憍陳如就是金剛經里歌利王的後生。釋迦牟尼佛當時歌利王拔劍以後,他心裡想,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心裡不起嗔恨心,不但不起嗔恨心,而且還以德報怨。他發願,今後我成道以後,我要超度歌利王。後來歌利王轉世成為憍陳如,就是歌利王的後生。果然釋迦牟尼佛的願望實現了,就是度他。還有五個比丘都度掉了。所以總的來講實際上是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說個大數,五個人也不講了。說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這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是經常感謝佛的聖恩,經常隨時在一邊一起聽聞佛法。不離開佛的教導。這個時候呢,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個時候,就是前面六種成就的時候,六種成就就是可以相信的,成就一個信的。我聞,那就是我親自聽到的,成就一個聞。一時成就一個時間,時間也有了。講得人就是佛,佛在舍衛國。講信有了。地方也有了,就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一起聽的人,一千二百五十人。這在經典裡面叫證信序。由這六個內容就說明這部經是完全可以相信的。有地方,有時間,有講經的人,有聽經的人,六種成就。爾時,就在這個時間。世尊,為什麼說他是世尊呢?他是世間所尊重的大師。世尊的名字很多,一般地來講有十個名字,佛陀啊,明行具足啊,無上士啊,調御丈夫啊,都是說明釋迦牟尼佛的大智、大力、大願,很多的,這裡不詳細講了。在吃飯的時候,佛陀吃飯是日中一食,中午的時候,吃一頓飯。吃飯的時候,著衣持缽,按照那時的規定他有三種衣服,上……上堂講法的時候,吃飯乞食的時候,他都是要穿大衣的,二十五條大衣。著衣持缽,穿好衣服,實際上這是讓人持戒。持缽,缽就是盛飯的東西,到舍衛大國去乞食,乞食的時候,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一家一家地乞飯,為什麼一家一家的乞飯呢?就說明平等。如果見有好吃的地方就去,不好吃的地方就不去,那就不平等了,有分別心了。一方面這個,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就教導我們要忍辱波羅蜜。修忍辱波羅蜜以後,即使人家飢笑我,討厭我,也不放在心上,叫次第乞。乞好以後呢,還至本處。吃好以後,回到本來的地方,吃好飯,飯食訖,收衣缽。把衣缽收起來。洗好足,把足洗好,敷座而坐。敷好座墊準備入定。這些話,看著好象多餘的文章,不是講具體地修行方法。實際上,各位,我們要在這上面進行智慧地觀照。還至本處——實際上呢,這些動作以後呀,要進行……歸體呀,……以後,歸到本體。吃好飯以後,收衣缽,洗好足,就準備精進用功了。這就是教導精進。敷座而坐呢,就是要入禪定了。般若波羅蜜就在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頭放光。因此這段文字實際上就是教導我們修六波羅蜜。看著好象是閒文章,實際上都是般若在放光。說明我們的本體,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能生萬法。六祖不是也講過,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不動搖!六祖也講到了,開悟之後,他講了五句話。所以一切……全事即理,事就是理。他詳細地描寫,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與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本地風光,發揚光大,表現般若智慧在起妙用。我們應該這樣來理解這部經所講的這些內容。所以不光是形相的動作,這些都是有相的,就是他的智慧在放光。從前臨濟禪師啊,不跟大家講,(敲一下引磬)。你要認得這個聽法、說法的人嗎?你當下這就是啦!……的人,當下就是你的本來。很清楚,能聽能講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表現,實際上都離不開般若智慧。離不開般若智慧。因此……般若的境界是非常微妙的。這個時候,敷座而坐,他開始用功啦。用功地講經說法啦。

第三集下

長老,有年齡的,年齡越高啦,道德、修持、威嚴各方面都是很……的,叫長老。所以有些老法師,我們經常稱他為長老。他就是長老,我們尊敬的一位大法師。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印度人的規矩,偏袒右肩表示恭敬;右膝著地,也表示恭敬;合掌也表示恭敬——這就是身業的恭敬。身口意嘛,他身上的恭敬,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而白佛言,向佛說。這就是口業的恭敬。「希有,世尊。」哎呀,如來啊。您在日常生活中間已表現了般若的妙用啦。真是希有啊!讚嘆世尊。很少見。如來什麼意思?有許多不學佛的人,他誤解,以為釋迦牟尼佛就是如來,所以叫如來佛。當然釋迦牟尼佛是叫如來,也叫佛。釋迦牟尼佛也叫釋迦牟尼如來。或者叫阿彌陀如來也可以的。東方藥師如來也可以的。如來兩個字是通名,並不是哪一位佛陀可以稱如來。所以要搞清楚。什麼叫如來呢?如來,如如不動,也就是不變的意思。我們真如自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空非有,本來就是如如不動。來,隨緣的意思。它雖然不動,它能隨緣應付,妙用縱橫。並不是不動以後,什麼事情都不幹了,什麼事情都不動了。不是這個意思。所以這裡特別講如來兩個字,就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實際上我們自性也是如來啊,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嘛;因此如來也是各人的自性功德。希有,世尊。您如來善於護念,護念就是愛護懷念諸多菩薩。當然諸佛對諸菩薩都是愛護的,都是護念的,加持的。同時也付囑諸菩薩,叮囑諸菩薩。菩薩兩個字這裡也解釋一下,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簡單地稱為菩薩,叫覺有情,覺悟有情的眾生,叫菩提薩埵;同時他自已也是覺悟了的有情。所以有兩重意義。因為菩薩修行的時候他也覺悟了,不過覺悟有高低的不同。圓教講得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就有高低不同,有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有……位,有……位,所以位次高下就不同的;但是有一部分覺悟,還有一部分沒覺悟,還有無明。覺悟了的眾生,叫覺有情,一方面他要覺悟有情眾生。菩薩有這兩層意思在裡面。善護念,如來時時刻刻地愛護、護念一切佛子——就是修行的菩薩們,要使他們真正處於真常、真如實相之中。究竟怎麼住?下面他有詳細地開示,對於我們修行人來講十分重要。他咐囑諸菩薩,沒有降服妄心的話,要把妄心降服下來。妄心降服以後,分別妄想不起,心無掛礙,度一切苦厄。就可以度一切苦厄了。所以諸佛就是這樣子地護念,囑咐諸位菩薩。究竟怎麼降服?下面就要好好地研究了。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世尊啊,須菩提請問世尊啦。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想成佛的,有成佛之心的叫善。這裡的善,不是善惡的善,不是做了好事叫善。這裡他講的對象都是大菩薩,所以這部經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所以聽經的人實際上都是菩薩。這樣看來,我們在座的也是菩薩,因為我們也發心要成就佛道,我們也要降服其心,也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我們都是修行的菩薩境界。善男子,善女人,你們這些有成佛之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先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講一講,阿耨多羅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阿就是無,耨多羅就是上,三就是正,三藐正等,三菩提就是正覺。三藐三菩提這是佛的最高境界。無上是對菩薩來講的,菩薩還是有上,別教講的要破十二品無明,圓教講的要破四十二品無明,他一品一品的。當然四十二品是一個教相的說法,實際上不只四十二品,四百二十品也講不定。是吧,沒有定法,教來講它一定有個範圍的,但是這些沒有破盡。對菩薩來講,佛已經破盡了;所以無上,不能再上了。菩薩還有上。正等就是對二乘人來講,佛是正等。為什麼呢?二乘他講得都是偏空,偏空涅槃。為什麼呢?他斷見思惑以後,塵沙惑、無明惑還沒有破。斷見思惑,出離三界,了分段生死,這是二乘,但是他沒有回小向大再破塵沙惑。到初地菩薩要破無明惑。他沒有做到。所以對二乘來講他是偏而不是正,釋迦牟尼佛是正的。等,因為他心不平等,不能冤親等度,自利利人,所以心不平等。佛是平等的,正等。所以這是對二乘人來講。正覺就是對凡夫來講,也對外道來講的。我們凡夫是不覺,不能夠迴光返照。外道是邪覺,他覺還是想覺悟的,他是邪覺邪見,都是邪的,而不是正的。正覺就是對我們凡夫,對外道來講的。因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只有佛證到這個境界。它這裡對菩薩,對二乘人,對我們凡夫、外道針對性的講的名字。還有這個「發」我們也研究研究。這個「發」有二層意義。為什麼說有二層意義?一個從因地上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我們發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就是發菩提心。簡單地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發菩提心就是這樣的。但是這還是因地的發心。一個初信的人就是發起上求下化之心。從果地上講,這個發就不同了,這個發是開發,開發無上正等菩提;智慧開朗,徹見佛性,自已本來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本地風光徹底現前,這是果上的。所以這個發也有兩層意義在裡面。在因上來講是發心成佛,從果上來講開發菩提心。所以一個是發起,一個就是開發。這個發有開發和發起兩層意義在裡面。流通本裡面一般都講,「云何應住?」跟……講的「云何應住?」文字一樣,一模一樣的。但是按照他們研究的江味農居士他的講義【江味農居士著《金剛經講義》】裡面,他講到應該按照唐朝人的寫本裡面,應該是「應云何住?」——應該怎樣地住下來?一個是云何應住?一個是應云何住?這兩句話根據諸大德的研究,含義有些不同。應云何住的意思呢——我們應該怎樣把心住下來?住就是定下來,把心定下來。應該怎樣定下來?這就是我們下手的方法。初步下手的方法。……大家經過佛的開示,應無所住生其心啦。剛才……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一切都無所住。有些人講了我不住在六塵境界中,那麼住在般若波羅蜜多上不錯吧?當然對的,這部經本來就講般若波羅蜜,開智慧嘛,住在般若上不會錯的;但是應無所住,什麼都不要住啊,住在般若上也不一定對啊。無法相,也無非法相嘛。所以云何應住?——究竟怎麼樣子住下來?進一步地問。這兩個意義有所不同。一個是初下手的時候,一個已經知道要住心,但是明明講得應無所住,那麼究竟應該住在什麼地方?云何應住啊?……已經答覆他了,無少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際上是沒有少法可得的,所以無上正等正覺沒有少法可得的。住在般若上,住在般若波羅蜜上,還是法吧?般若波羅蜜就是法。那法執還沒有破嘛,法執還沒有忘掉嘛。所以無有少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無有法心有所住。所以這兩句話可以作為兩層意義來講。當然各人的體會不同,我們各人作個參考就是啦。個人有個人的看法。流通本里這樣講,唐人的本子裡也這樣講,我們作為參考。云何應住?我們心怎樣把它住下來?也可以說定下來。云何降服其心?這個妄想心怎麼樣把它降服?各位這個問題很重要。從這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修行主要是降服其心。心不能降服的話,都是痛苦顛倒,妄想分別。所以心經里講了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照見就是緣起性空的,能夠了解它是緣起性空的話,一切苦厄就沒有了。一切苦從什麼地方來的?因惑而造業,因業而受苦。假如惑業去掉了以後,那麼苦也本來也沒有了。我空了,我也緣起性空了,那麼苦惱也就沒有了。所以修行就是為了度苦。如何來降服其心?這是須菩提代我們問的,我們修行主要的老實說就是這句話。如何降服其心?因為平常時候我們種種的貪啊,嗔啊,痴啊,增上慢啊,懷疑啊,六大根本煩惱,無常無邊,一天到晚生生滅滅、顛顛倒倒。這些心究竟怎麼把它降服呢?怎麼把真心住下來,妄心把它降服下去?好象是兩個,實際上呢,各位,「住」就是「降」,你降服了,真心不住而住,你真心真能住下來,能常住真心的話,那妄心自然降服下去。實際上這兩個也是可以融通的。分開來講呢,這個住呀,我們不要住在六塵的境界上而應該降服妄心,住在本地風光上。實際上本地風光已經是多餘了,無所謂本地風光,因為無有少法可得嘛。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嘛。所以《金剛經》後面再三講,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釋迦牟尼佛讚嘆須菩提,好啊!好啊!這裡兩個善哉,分開來講,第一個善哉可以講,哎呀!須菩提你大智慧啊,還能提出這麼重要的問題;還有一個善哉就是說,大悲心啊,你能夠為後世的眾生想出這樣的問題,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大智大悲。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就象你所講的,如來能夠愛護、護念許多菩薩,也善於付囑善於叮囑各位菩薩。你現在仔細地聽著。諦聽!諦就是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聽。我當仔細地為你講。你仔細聽,我下面就要講了。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各位這個讀唯(第四聲),不能讀唯(第二聲)。唯就是「應」——好,好!不是唯一的唯。好啊,世尊,願樂欲聞。這樂有三種意義。一種是音樂,我們唱的音樂,開音樂會。還有一個快樂的樂。還有一個樂就是愛好的意思,我歡喜這東西,喜歡這東西。願樂欲聞。歡喜聽到佛陀的開示。我仔細聽,請佛陀講這個內容。那麼下面佛就告訴須菩提了,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菩薩摩訶薩是大菩薩,摩訶就是大的意思。發大願修大乘的人叫大菩薩。大菩薩應該怎樣降服其心呀?因為這部經主要講的般若,所以要從怎樣降服其心下手。用般若實相降服其心的話,便不住於各種相上;不住於各種相上,那麼我們就把我們的心住在實相上。所以雖然講降服其心實際上等於把自心住在的「住」也講出來了——心降服了,不住而住。「住」跟「降服其心」的關係這樣。下面釋迦牟尼佛就開示了,怎樣降服其心呢?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所有一切眾生,包括濕生、……包括卵生、胎生、化生。卵生、胎生大家了解。濕生,有些濕的地方,有各種小蟲生出來了。化生,天道、地獄道化生——本來沒有的,突然變化出來了叫化生。實際上,胎、卵、濕、化把我們十二類的眾生都可以包括進去。我們具體分析,詳細地下面再講。如果象這個有色的,色界,我們是欲界,三界,上面還有色界。胎、卵、濕、化都是欲界。色界就是沒有慾念但是還有形色,還有身體,還有物質的狀態,叫色界。若無色,那就是無色界。三界裡面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還有再高的。無色界裡面還有四個界。無色界就是——空無邊處天,虛空無邊,因為無色了,色沒有了,身體只有虛空,所以空無邊處;若有想就是識無邊處,認識,他有了虛空以後,他想到應該返觀自性,就從想下功夫,觀照自性無邊遍滿虛空——識無邊處;若無想,就是無所有處;若非有想非無想,就是非想非非想處。這是無色界的四個天,把它分開來這樣講。非想非非想就是六、七二識……已經斷掉了,但是第八識的……還沒斷掉,所以不能出離三界。但是他的壽命很長,八萬大劫,八萬大劫以後,還是要墮落下來,還是要六道輪轉,還是要下地獄。所以這個有許多儒家、道家講的學說不徹底的,不能了生脫死。孔子就不是講了生脫死,他說,「未知生焉知死」——我生也講不清楚,不要講死的問題。他不講生死。實際上,釋迦牟尼佛就是要我們六道輪迴中間就是要了生脫死。不能了生脫死,學佛做什麼?學佛以後還是老樣子,還是六道輪轉嗎?所以道教和儒教跟佛教實際上是不能比的。這些十二類的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都要使他進入到無餘涅槃的境界。各位,什麼叫無餘涅槃呢?有二種解釋。一種我見思煩惱已經斷掉了,證到涅槃的境界,但是呢還有依報身體還在,還有餘,還有依報還沒有一起都解快——依報沒有了,他就可以無餘涅槃,沒有多餘的身體啦,了分段生死,這是小乘來講。對大乘來講,小乘,二乘人,阿羅漢啊,聲聞,緣覺二乘人來講,他雖然已經破掉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就是貪、嗔、痴、慢、疑、邪見,破掉了,但是他的塵沙惑還沒有破。塵沙惑就是回小向大以後呢,眾生如恆河沙的煩惱,要用如恆河沙的法門去對治他。有些小乘就怕了,不敢,眾生難度啊,我不去度他,我管管自已就算了,這就是小乘。有些就回小向大,不怕,我就是要度眾生,眾生煩惱雖多,我法門也是無量的,八萬四千法門能夠對付八萬四千煩惱。他就是破掉塵沙惑,進一步以後就是破無明惑,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這樣子他就是把有餘的部分一步一步的掃除了。所以大乘無餘涅槃就是無明煩惱都破除了以後,無餘了,所以叫無住處涅槃——不住涅槃也不住生死了。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個無餘涅槃當然是指的大乘菩薩了,大乘菩薩的無餘涅槃,就是無住處涅槃——悲智雙運,不住涅槃他要度眾生;雖然度眾生,也不住生死裡面。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叫無住處涅槃。我都要度他們到無餘涅槃的境界而滅度之。滅度就是無餘涅槃了,圓寂,功德圓滿,煩惱永寂。

第四集上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樣子滅度無量無邊的眾生,讓他們都達到無餘涅槃的境界,到無餘涅槃時這個地方。實際上說法當然是說了,這是大悲精神嘛,廣度眾生嘛。但是呢,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大乘的境界。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但是沒有眾生度。為什麼?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講得很清楚,如果菩薩執著在這個境界上,以為我是能度的人,眾生是所度的對象,還有中間許許多多的佛法,講這些佛法以後眾生就度掉了,念念不忘這些境界——著相為妄呀,所以他不能稱為菩薩。他這個意思就是什麼?主要的就是做了許多度生的事情,心中不執著在度生的這個境界上。也就是不住兩個字,不住一切法,這是《金剛經》主要的宗旨。住與不住是我們凡夫和諸佛菩薩的一條界線,我一向這樣講的。實相布施它就是行所無執,無為而持。什麼事情都做得很……我按這個展開。……老和尚三次修理……這個寺廟,多少功夫,幾個月時間,我看他老人家行所無執,無所謂,好象沒有做什麼事。他修廟我看也沒有幫助他的人,但是他每一件工作都做得有條不紊。今天我們到這個寺廟裡面看見清淨莊嚴三寶地,好多人看見了。這個老法師他起妙用。我講這個目的就是說明什麼?諸佛菩薩,有大的修養的人都是心不執著的。不是講,「哎呀,這個廟是我蓋的,我有功德的。」「我明天做什麼啦,後天做什麼啦。」心裡煩惱得不得了,操心得不得了。各位,這當然是功德,但是有限了,不是菩薩了。因為他心裡起煩惱了,心裡有掛礙了。諸佛菩薩心無掛礙,不執不住。這個地方主要就是講明了,各位,這個道理很簡單,對我們來講,我們每一個人實際上也是這樣的:我們接觸到事情,一切事情,過而不留,過了就算了,做的時候還是要做的,了解它,對付它,處理它。有一次我在什麼中心啊,聽到……老法師他講這句話,「最好放掉它。」對,我們應該這樣的。事情來了,我們不對付、不研究、不出力,當然也不行;還是要重視它,把它處理好,這是起妙用嘛,是我們的用嘛。但是你不要永遠放在心上,永遠把這個相當成真的啦。實際上一切法都是緣生性空,哪有什麼真的事情啊。不要執著!這主要的精神就是:教導我們度無量的眾生,做無邊好事,但是心中要沒有這回事,無執無著、無掛無礙。如果我們有我相、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就不是菩薩了。他講得很清楚。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兩種解釋。一種我相、人相、眾生相就是講我,為什麼呢?有我相,「哎呀,我怎麼樣,我怎麼樣……」以我為中心,這是我相。人相呢?有人的樣子:有兩個肩膀,一個頭,有四肢啊……有人的相,叫人相。眾生相,我這個人,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一天不吃飯就不行,……幾個小時就不行,一切因緣和合而成人這個樣子。緣起性空,實際上都是生生滅滅的境界。所以眾生相,有眾生相的話,把虛幻不實的眾生相當成是真的啦。還有壽者相——以為我這個壽命是永遠連續下去,連續不斷,這是壽者相。實際上四相都是講我相。這是一種解釋。還可以這樣講,有我啦,就有人啦,對立面嘛。有我,有人就有是是非非啦,顛顛倒倒的事情就來了,恩仇、是非、得失都來了。煩惱無窮,無量無邊。世間有世間的煩惱,學佛法還有學佛法煩惱。所以我們眾生實際上來講是很苦惱的。所以現在根據我所知道,不管是大陸也好,這裡也好,要求佛陀解脫生死苦惱的人很多很多。可是他們找不到真正的辦法,不能降服其心啊!是很可憐的,很可憐的。有我、人以後,有眾生,人不是一個,很多嘛,就是眾生相。壽者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念念不忘,這就是壽者相。所以有這個四相以後呢,一切相都起來了。以後還有什麼呢?就是我執(以後)還有法執啦。法執是什麼呢?法相,非法相,就是法執。有我執,有法執,有這二執就是有分斷生死,有變異生死;生死不了,永遠是六道輪轉,生生世世,天上、地下,不能了脫我們的大事因緣。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如果菩薩有這四相的話,有我相的話,還有四相的話,那就不是菩薩啦。這主要的就是破我執,這個地方主要講破我執,還沒有講到破法執,法執在後面,還要破法執呢。有我、人、眾生就是有我嘛,以我為中心。各位,從前印光老法師他有一句話,「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則無盡煩惱悉化為大光明藏。」我看他的文鈔里有這句話,我很受用。各位,我們的煩惱是多得不得了啊。主要對付的方法就是無我。他說,修行很久的大菩薩——大士啦,能了我空,能夠明白我是空的,那麼無盡的煩惱都化為大光明藏。好啦,煩惱變為光明啦。煩惱本來就是光明藏,妄心本來就是真如實相;因為我們顛倒、迷惑、掛礙,所以把這個無量的光明化為生生滅滅的顛倒妄想。能夠我空——一切境界來了,不睬不理,不取不捨。它本來就是我的自性,你不要去舍它也不要隨它流轉;好啦,無盡煩惱就化為大光明藏,變成大光明。這是《印光老法師文鈔》裡有這句話的。就是這句話我感到是非常受用的。說明,我空很重要。學佛法主要就是講我空、法空。就是講緣生性空,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緣生性空。我只要真正做到我空,法也空,二空的話,度一切苦厄!所以觀世音菩薩講度一切苦厄。度一切就是包括我,包括法都在,不光是度我空啊,度一切苦。所以大德有些開示對我們凡夫來講,是十分需要。

妙行無住分第四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還有,須菩提啊,菩薩對於一切的六塵事物。各位,這個法就是六塵的事事物物,叫做法。這個法字有很多的解釋,主要的有三種。一種,法就是事物,一切事物都可以稱它為法。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一切事情,一切東西都可以叫它為法。「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大乘起信論》裡講的。這個法就是一切事物。你心生了,好象這個不得了,什麼事情都來了,是是非非好好壞壞都來了。心滅了,法也滅掉了。這是一種解釋。還有一種,就是方法。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也應該舍掉,不要說是非法——空。這裡是方法的法。還有一種,是真如之法。此法無實無虛,這裡的法就是真如之法。真如也可以叫它是一個法吧,般若也是一個法吧。不過,所謂般若者即非般若,是名般若——掃掉。《金剛經》就是用三句話掃掉,空掉。空掉以後,還有沒有呀?今後大家再研究,究竟有沒有?這是很大的問題,也可以說,修行人的關鍵的問題!有許多人我看是老修呀,他境界也差不多了,用功十年,二十年下來,就是因為這一關沒有打破,始終見不到本來面目,始終流浪在煩惱痛苦之間。很可惜啊!所以這種人,我勸他應該多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多念《心經》。不但是念,還要受持——能夠受到它所講的境界。所以菩薩對於六塵境界,應無所住,應該不要住著。「住」就是執著的意思。不要執著,放不掉。行布施的時候,不要執著在布施裡面——「這是我布施啦,我能布施多少,布施給哪些人,中間布施的多少錢,多少東西,多少法,我講法,講了多少法。」各位,這不是布施的境界啦。應無所住,應該無所住著,就是行一切法的時候不但沒有我相,也要沒有法相。因為一切法應無所住,就是破法執了。前面是破我執,這裡要破法執。所以《金剛經》它許多內容,前面、後面文字差不多,但是境界有粗細的不同。有些人這樣講,他說,《金剛經》前面半部經文是破我執,後面是破的法執。這個地方來看,這個講法是不妥當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嘛,法也破掉了。所以前面一部分也有破法的,也有破法的地方。有破我執,有破法執。那麼究竟有什麼分別呢?就是前面比較粗,後面比較細。這怎麼解釋呢?我們舉個例子。前面部分不是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嘛。後面它講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講見啦,見就是比較細啦,相就是外面的境界。見就是我們能見的見。一個是所見的境。所以《金剛經》的兩部分,以後我們學下去,大家可以互相探討。它就是先講粗分的我執、法執,再講細分的我執、法執。最後全面空光,把空也空光,三空到底。無法相,破法嘛。無非法相,破空嘛。空空,空到底。各位,到這個境界,我們還有不自在的人嗎?沒有不自在的人。這個法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為成佛的人說這部經。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啊。無所住著,一切無所行;行一切法,而行所無施。同時,為什麼這地方講布行為布施啊。各位,實際上,布施,它對於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來講,它包含有六度的內容。比方說,財施,以財物來救濟人家,這是財物的布施。法施來講說法無畏,這就是精進度。說法不亂,就是禪定度。說法無礙,就是智慧度。以無畏施來講,它能夠不惱怒一切眾生,使眾生離開怖畏,叫做無畏施。這就是執戒嘛。它也是不冤冤相報,讓一切眾生離開怖畏,這就是忍辱波羅蜜嘛。所以實際上,布施一個法門也包含有六度的內容在裡面。因此釋迦牟尼佛在這裡經常舉布施二字。我也常常在想,我們也可以這樣的理解,布施的時候當然是以財物來布施啦。布施還是持戒啊,為什麼?菩薩戒裡面如果你有力量修福慧的,你不修福慧,就是破戒。這不是布施嘛,修福慧不是布施嘛。忍辱也是這樣子,不動嗔心,舍掉嗔心,把嗔心舍掉,這不是就是布施嗎?精進也是舍掉懈怠、懶惰,懈怠都舍掉了,布施掉了。這不是就是精進嗎?舍掉散亂就是禪定嘛。舍掉愚痴就是智慧嘛。所以實際上,一個布施它包含有六度的內容在裡邊,我們要廣義的來看這個問題。所以「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各位,經上所講的,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怎麼樣具體地去做呢?不要在色上行於布施,也不要在其它的六塵境界上,住在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上,行於布施。菩薩應布施不住於相。就是不住在六塵境界法相上來行布施。我們應該做到心無所住。它妄心就不降而降了。妄心隆了,我們本覺的佛性就現前了。所以修行最好的辦法,古德也講過的——不用求真,但說歇妄。我們修行的時候,不要去求它——我要見到佛性啦,我要見到真如本體啦。你越是要求,越是求不到。所以,「但說歇妄,不用求真。」不要去求真,只要把妄心歇下來,當下就是。《楞嚴經》講的,「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我們平常的時候,虛妄的心歇不下來,如果狂心能夠一但脫落,歇下來了,親自就可以見到菩提本性。所以各位,菩提本性,人人都有,問題就是要歇下狂心。你講它難,也不難的,因為這個本性我們本來有的,並不是外面來的,並不是人家可以加給你的。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本非因緣,也非自然。」這是《楞嚴經》裡講的。所以,我們不要畏難,但是要說容易也不容易。看看「妄想、執著」四個字,你要除掉它也不是簡單的。因為我們有很多的各種不同內容的妄想——貪啊,嗔啊,痴啊。有許多人他貪心倒沒有,嗔心很大。一碰就跳,一句話就跳起來,壓不住,實在壓不住。他嗔的習氣重,這個嗔的習氣不但是這一生養成的,還和以前多生多劫有關係。有些羅漢,他證到果位以後,有些殘餘的習氣還是有。像舍利弗他過去生中,嗔心很重,證果以後,他有時候,殘餘的習氣,嗔心還是有。據說,有一個人知道舍利弗是個行者,已經修到阿羅漢的果位。他就是要去向他要眼睛。他說,我的母親生病了,一定要修行人的眼睛能夠醫好。你能夠布施嗎?你是個行者嘛,你是個修行人嘛。他舍給他了,「你拿去,我的眼睛挖給你。」把右邊眼睛挖給他了。他拿到了,一看,「哎呀,不對,不是右眼,我要左邊眼睛。」「左邊的眼睛,不是這一隻。哎呀,我只有一隻眼睛,怎麼再能給他一隻眼睛呢?」再一想,「修菩薩行,頭目腦髓都要布施,怎麼能夠不布施呢?」又把左邊的眼睛也挖給他了。不料,那個年輕人拿到眼珠以後,放在地上,用腳踩了。還不是這樣的眼珠,這個眼珠有……「哎呀,實在忍不住了。我兩個眼睛都給你了,你還是不滿意,還把它踩了。」他講啦,「什麼東西,有你這樣的東西呀。」凶得不得了。舍利弗心裡嗔心一動呀,他的功行就退掉了,又成小乘的根性,後來當然又修上去。所以,各位要去掉妄想執著,不能把它看得太容易,當然也不能把它看得太難。好在,我們修行的人修般若波羅蜜多,迴光返照,照見五蘊皆空。

還有一個,淨土宗的念佛求生西方的無上法門。我們如果怕時間來不及了,念佛求生西方,信願往生,這是可以的,保險的。能夠可以保險,就在這一生了生脫死,就在這一生成辦了生脫死的大事。釋迦牟尼佛很慈悲,已經給我們準備好了。所以般若和淨土兩個法門,一定要相提並論。修般若的人,假如回向西方的話,他的品位一定很高。修般若的人能夠念阿彌陀佛,他就更加有把握,能夠了生脫死。所以今後我們一方面要研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了解自性的本來面目,見自本性,明知本心。一方面,我們要至誠懇切地念阿彌陀佛,希望阿彌陀佛臨命終時,接引我們與法界眾生同生西方。所謂,應無所住,不應該住在什麼地方?不應該住色布施,也不應該住色聲香味觸法上布施。應該這樣子布施?不住於相,色相上不要住著。不要住著這個色,也不要住在聲香味觸法。你六根門頭,雖然它起各種的作用,但是我們不要住著它。見聞覺知有啊,見聞覺知還是有的。六祖講,「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有些人講,「哎呀,我入定了,我見性了」好像什麼都不起作用啦,見聞覺知沒有了,什麼都不曉得了。各位,這是不對的。修行的人,就是明心見性,見到自已的本來面目,他見聞覺知照樣有,才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見聞覺知還是有。跟我們不同的地方,我們就是隨它流轉,放不掉;他就是無執無著,也無所掛礙,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布施就是一切都不執著。須菩提,應該這樣子布施,不住在相上。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各位,這個「不」字讀「否」。這個「不」字有三種讀音,一個讀「否」,一個是「弗」,一個是「不」,不要。否就是不下面加個口。弗就是阿彌陀佛的佛單人旁沒有的。有三種讀音。這個地方,可思量否?問句,問號。「弗也」下面就是單人旁沒有的弗。不是啊。不可以思量的。跟不要的「不」是不一樣的。這個「不」和快樂的「樂」一樣的,有三種讀音,有三種解釋。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佛又問了,那麼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嗎?虛空無量無邊。四維有四隻角。數學幾何學裡面叫三維,平面的就是寬和長,加上高,就是三維空間,加上時間就四維空間。現在我們科學家一般所研究的都是四維時空。境界再高上去了以後,現在科學可以證明可以十一維,十二維再高上去。主要就是神通智慧越大,他的維數就越高。這地方講的四維,當然就是四個角啦。也有聯繫的意思。十方實際上是互相聯繫的。所以南西北方跟東方虛空都是不可思量的。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也是不可思量的。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這是佛講的。「世尊」是須菩提講的。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菩薩不住相行布施,福德呢?亦復如是,不可思量。也是跟虛空一樣,不可思量。為什麼?布施有相,有相還是有限量的。福德性是無量的。這個福德為什麼不可思量?這個福德是福德性,是我們本具的性體。本具的性體無量無邊。《楞嚴經》講了,「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淨到極點了以後,光明通達,寂然常照的境界把虛空也包含進去。所以自性是廣大不可思義的。虛空實際上還在自性的包含的裡面。所以《楞嚴經》講的,虛空在自性裡面好比一朵白雲,說明自性廣大不可思議。所以淨土宗有兩句話,「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生西方,生是一定生的,實際上去是並不去的。這句話怎麼講?因為自性廣大,自性包含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諸佛世界都包括進去。我生到西方在自性之中,在娑婆世界也在自性之中。所以生是一定生的,這是從事上來講。從理上來講,去則沒有去,不離自性。這是淨土宗有這樣兩句話,說明我們自性廣大無邊。菩薩無住相布施,他的福德也是和虛空一樣不可思量的。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菩薩則應該根據我所教導的,把心住下來。各位,根據釋迦牟尼佛所教的而住下來。究竟是住在實相般若中間呢?住於般若波羅蜜多裡面呢?也就是說住在法裡邊呢?還是住在無所住裡邊?這就是要我們探討。這部經講得是般若波羅蜜多。我們不住在般若波羅蜜多,那又妄想顛倒啦。當然要以般若作為主要的皈依。那就是我們要住在實相般若的中間。但是呢,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來講,住於般若也不是真正的住呀。你住於般若就是住於法啦,好比……放在你的眼睛裡邊,這眼睛開得開嗎?開不開。所以不要說這個法是好的。法沒有好壞的,能夠治病就是好的。你……放在眼睛裡邊,一樣的,遮蔽他的視線,看不到東西。佛法也是這樣的。法是治病的,病好了,法就不要了。不要說,這個法很好,我要學它,我要護持它。講這個話,說明他對佛法還沒有真正的理解。法沒有好壞。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經上有。法到一定的時間也要舍掉,也要空掉。最後還有空,空也要空掉。《圓覺經》裡講,一層一層講得很清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面》也講得很清楚,「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到最後,一步一步,好比剝這個筍一樣,一層一層剝掉以後,最後就三空到底。

第四集下

住在真空般若中間,這個住也不是真正的住。無住而住才是真正的住。你有所住怎麼會是真正的住呀?你住在法上。住在事上不對,住在法上也是不對的。住在我上當然不對。住在法上不對。住在空也是不對的。各位,所以這是大菩薩境界。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還有十分鐘。各位看看,如果有什麼講得不對的地方,不了解的地方,大家交流交流,可以探討探討,有問題可以提出來,好吧,我們互相交流。我們有不懂的地方,印海老法師好象也在座吧,印海老法師多指導指導。《楞嚴經》有兩句話。這兩句話:非因緣也非自然性。是吧?非因緣非自然性就是講,我們的如來本體。我們的本體並不是因緣所生。佛性並不是因緣所生。因緣是我們的五蘊境界,諸法都是五蘊的,因緣所生的。實相不是因緣所生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有時候講的是一切事物,有時候講得是真如本體。這兩句話是講本體的。本體不是因緣所生。《楞嚴經》在這一方面講得非常透徹。雖然五蘊諸法都是性空,但是五蘊之法就是實相。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它講到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就是如來藏的本性。所以佛教就是一步一步的深入。比如《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五蘊皆空」這句話有深有淺。從事上來講五蘊都是因緣和合的,皆空的,緣生的。叫做性空。從理上來講,這五蘊就是我的本體。五蘊,一切事情,只要我們不執著它,都是我們自性的表現。因為自性是見不到的,見到五蘊諸法就是見到本體。所以諸法實相,《法華經》講諸法實相就是這個道理。諸法就是實相。這是從理上講。諸法是諸法,實相是實相。這是從事上講。有深有淺的。所以《心經》,照見五蘊皆空這句話,含義很深。各位,大家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請教,請教老法師。大家互相交流交流比較好。怎樣子滅度眾生?接下去,我們就是要滅度眾生。滅度眾生。妄想雜念就是我們的眾生。自性眾生誓願度。要滅度眾生就是要降服其心。降服其心以後,我們真心才能住下來。要真心住下來,就是要不住而住,無所執著。一切法,一切境界無所執著。《金剛經》講要無我相,無法相,也無非法相。這樣子一切相空,就是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看見一切相不是真實之相,這個時候如來境界就有了。所以我們如何滅度眾生?最好的方法,根據我的體會,你不要去理它,要不取不捨。你去取它,舍它都是多餘的。越舍越討厭,越舍越不肯去。越取當然隨它流轉。越舍它,它越是,象理痲絲一樣的,越理越亂。你不要去理它。它本為是空的嘛,你去理它做什麼?所以你講,怎麼樣滅度它?不理是最好的方法。《六祖壇經》也講,「用自真如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就是見性成佛道。」這是六祖講的。不取不捨是好的方法之一。當然我們自已也從中加以去體會,方法還是很多的,但是不外乎就是降服其心,一步一步降服其心。各位,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大家互相討論。我們以討論的方式。降服其心的話。各位這裡的心,我們要了解到,這個心就是妄心。有時候心是作真心用,有時候是妄心用。這地方降服其心,就是降服生生滅滅的妄心。心的妄心降服以後,真如本體真心就出現了。當然這時候也沒有真心來對待,真是對妄來講的。實際上無所謂真心,無所謂妄心。對待之法都是虛妄的。不過我們從文字上來講,有真心,有妄心。降服其心以後呢?有一個本體。這個本體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來不去。無所從來,也無所去。所以降服其心以後,並不是沒有。還有一個本體。有這個本體以後呢?還要起妙用。所以叫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因此在降服過程的中間呢,降服的方法很重要。方法對頭,妄心不降而降。實際上也沒有什麼法的。無有少法可得,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不是講一定是什麼教理啊,或者什麼。因為它所有的法執,到那個時候都用不上。所以《金剛經》也講的,般若波羅蜜多,所謂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它掃掉,一邊講一邊掃掉。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以後學完這部經以後,一定會了解。我們有一個如來本性呀。這個本性一天到晚跟我們打交道,離我們不遠。所以《中庸》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跟我們不離開的,所以這個很實際的。學佛就是一天到晚跟我們很實用的學問,並不是一些虛無飄渺的,高談闊論的學問。以後,我們慢慢地來體會。一切萬物都是緣起性空,那麼還有真和妄嗎?是吧?這裡比喻,一個明鏡,它看到一些境界,鏡子裡面的東西都是緣起的。但是這個明鏡被灰塵污染了,裡面緣起的東西就看不見了。污染的東西去掉以後,這個明鏡裡面,影子照起來就照到裡面去,不斷滅。這個時候呢,就叫真空妙有。一邊是空的,但是它能起妙有,能夠照東西。東西拿掉以後呢,就沒有了。所以講它是妙有。妙有就是有而不住。真妄也是假名,這個說得很對,本來無所謂真的。一切世間事情都是對待的,有人有我,有是有非,有好有壞,對待之法,這個對待之法我們叫它妄想,叫它分別。你不分別,就沒有對待。所以我們修行的時候,也不能認為一種法門,認為這種法一定是好的。為什麼呢?法無定法,對你來講是好的,對他來講不一定好。無有定法,都是善巧方便,病好了就好了。本來確實是無所謂真,無所謂妄的。不過,我們講法來講,學法來講,不然講不清楚,總有個真有個妄吧。這個真是從言語、文字上來講的。迴光返照,起觀照的時候,真如的境界也不要執著它。執著它以後就變成法執了。意思是不是這個意思呀?大家討論。這個地方沒有講清楚,可以再問。生滅無明跟真如相對是吧?有生滅門,有真如門,兩個門,《大乘起信論》廣泛講這個內容。真如門,一念不覺而起無明。三細六粗,三個細的,慢慢變成粗的,最後就成苦相了,很苦惱了。這裡面,從真起妄。返妄歸真。所以修行實際上是返妄歸真的過程。最後,不覺,就是全真即妄;覺了,就是全妄即真。所以真跟妄兩個字,問題就在覺與不覺。我們修行的人也是這樣子,關鍵就在一個覺。覺悟了以後,不執著一切相,當下就是。當下見性。當下空淨。如果不覺悟的話,永永世世就是流轉六道,苦惱無盡。關鍵就是執著不執著,覺悟不覺悟。真妄相對,我們是從教來講。宗下來講,開口就錯,無所謂真也無所謂妄。你說有真就是有妄,為什麼?因為真是對妄來講的,如果沒有妄,真也沒有了。都是相對的。相對之法,不過你不用真妄來講,那怎麼講呢?所以文字、語言不能說是究竟的了義。總的來講,重點在我們自已當下一歇以後迴光返照。返照這個本地的風光以後,了解到原來有這個不生不滅的、不斷不常的這個境界,體會了,這個文字語言不一定用它,當然也可以用。到那個時候,你儘管講,儘管說也可以。不明白的話,你開口就錯。所以禪宗里要「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行的地方滅掉。親自見到這個不生不滅的東西。好了,就沒有話可講了。當然,我們這些凡夫不一定做到,慢慢來。說大話還是不行的,慢慢地學習。

上一次我們學到,「菩薩但應如所教處住。」這是妙行無住分第四。上次也講了,如所教住——要按照我所教導的這樣子把它安住下來。各位,這個住是很有講究的。有兩個意義。一個意義就是我們心住在六塵境界上,這也是住。住著,住著在六塵境界上,這是妄心,妄想分別,顛顛倒倒這也是住。現在這個住呢?就是安住下來,把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上。換句話說,就是真住,把心定下來,也是安。這個地方呢,如所教住——應該按照我所教導的這樣,把心安住下來。所以這個住有兩層意義。當然,這個住,上次我們也講了。你到底這裡住在什麼地方呢?當然住在般若真空實相之中,但這話講得不大徹底,不大了義,為什麼呢?佛講得,應無所住。應無所住,就是沒有地方住,不住在一切地方。住在般若真空裡面,還不是住嗎?不是住在我相上?不是住在法相上嗎?也是住啊。所以應該來講,不住而住。這又是我們修學的問題了。不住怎麼是住呢?各位,我們常住真心呀,一切處無所住以後呢,它心就平下來。妄心降服了,真心就定下來。這個定就是住。所以叫常住真心。因此,上次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大概講了,今天連下去。下面接下去,分析,如理實見分第五。先把經文讀一下。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須菩提。今天我們請……先生髮心,幫我們解釋一下,因為有些名相,不容易聽得懂。特別是我的鄉音很重,聽起來很吃力。請他辛苦一下,幫助解釋一下。須菩提呀,在你的意思中怎麼講?於意云何?你是何種見解?你是怎麼想的?是不是可以身相見到如來嗎?我們普通人的身相,各人有各人的身相。從身相上可以見到如來嗎?換句話說,可以從身相上見到法身如來嗎?不也,世尊。不可以呀,世尊。這是須菩提講的啦。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不可以住著,以我們的身相就是如來。以我們的身相就是法身,身相是生滅之法,法身是不生不滅之法。怎麼能相提並論呢?所以,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法身是清淨的,象虛空一樣的。怎麼可以以現在生滅、變化的身相,說它就是法身呢?所以身相是生滅的,法身是不生不滅的實相。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法身是離相的。主要說明法身是離相。何以故?為什麼這樣講呢?如來所說身相。如來所講的這個音聲的身相即非身相。並不是如來所說的法身的身相。兩回事。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我們這個身體究竟是不是法身?這個問題,值得討論的。實際上,主要的病,就是我們的執著。如果我們對現在這個身相不執著的話,不住著,不執著,那麼我們這個音聲的身相也是法身。法身也不離這個音聲。性和相是一樣的。相跟性是不二的。所以叫,性相不二。因一切法不離自性嘛。音身之相也不離法身而有。這個關鍵在什麼地方呢?就在執著不執著。執著了以後,它當然是虛妄的。不執著的話,全相即性,全事即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所以說如來所說這個音身生滅的相不是不生不滅的法身身相。兩回事。那麼,下面為了解釋這個問題,佛就講了。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告訴須菩提,所有的一切相,各位,凡所有相,包括一切相,也就是一切的現相。相就是現相。這個相不單指外面的境界,內心的一些起心動念都是相。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心裡。心裡也是相,外面境界也是相。凡所有相。所有的一切相,皆是虛妄。佛講得很肯定,都是虛妄的。我們不能執著,這個外面的相是真的,不會變化的。這是錯誤的。問題是我們凡夫,對一切境界都是很執著。本來是虛妄的,生滅的東西,我們當它是真的,當它是不變化的。所以在四念處裡邊,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當然是這樣子,苦、空、無常、無我。但是我們凡夫就是顛顛倒倒,本來是不乾淨的身體,當它是乾淨得不得了,一天到晚,打扮呀,整理呀,把這個身體保護得很周到。當然,我們講究衛生還需要的,但是有些人對身體過分的愛惜了以後,他就迷誤真心,把虛妄的東西當成是真的了。心本來是無常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但是一般人把起心動念當成是真的,一個念起了以後,哎呀,這個事情沒有了啊,這個事情怎麼辦啊,就是要胡思亂想,分別計較。實際上,心是無常的,你不要當它是真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起信論就這樣講。一切都是唯心所作。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但是因為大家不了解這個真理,所以無常的心以為是真實的,隨它流轉,生生世世六道輪轉。其它的也是這樣子。觀法無我,本來無我的,我作不了主意的,但是一般人迷妄顛倒,以為我是真我,實際上是虛妄的。所以一切相都是虛妄,不實的,佛講不要我們認妄為真。不要把妄心看成是真心,不要把生滅的東西看成是不生不滅的東西。但是這話還沒有講完,下面還有兩句,非常的重要。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果我們見到這許多相,不去執著它,非相,不住於相,非相就是不執著於相上。那麼就見如來,就能看到如來的本性。我們自已的主人翁就看到了。要看到主人翁怎麼辦?就是要見諸相非相。對一切相,我們不要執著。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下面有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各位,這個地方很有講究的,我們修行重要的就是要學習這些地方,對我們修行有很大關係。不管是理也好,事也好,這些地方都講得圓滿。以後,我們一步一步地來研究。這四句話里。如果我們以智慧照見諸相不是實有之相,不住著在諸相上,知道它是虛妄之相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見到。則見如來,不是一個阿彌陀佛來了,釋伽牟尼佛是吧,這個如來就是自已的本性。我們只要不住於相就能見到,住著相就迷於相上。所以,各位,有許多大陸學氣功師看到住著外相,看到放光,看到佛相,有的變化了,有些是真的佛來也有,有些是魔來也有。「魔來也斬,佛來也斬。」一般修般若智慧的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什麼境界來了,你只要念這句話,沒有什麼事。不會對你有什麼損害。就是魔來了,你這樣,都是虛妄的,不去理它,它不久就消失了。所以這句話對修行很有作用。有時候,我們意念起來以後,不容易,歇下去,也應該想這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這個時候,想的事情,所想的事事物物,也是相呀。佛告訴我們相是虛妄的。我們何必跟它流轉呢。當然,處理還是必要的,了解它,處理它還是必要的。處理以後,就丟掉了,不去住著,不去妄想分別,沒有休止地妄想分別。所以這兩句話對修行有好處,特別是後面兩句話。

照見。各位,照見就是《心經》上的照見五蘊皆空。這裡的見是一樣的作用。這個見不是眼睛看見的見。照見是用智慧觀照,知道一切諸相非相。非相就是無相,也就是不住相,非是實相,這樣解釋都可以的。如果見到這許多相,不以它為實相,不以它為真實不變之相,那麼就見到如來本體。各位,這就是修行的方法,我們修行念阿彌陀佛也好,參禪也好,觀心也好,有可能相來了,分別妄心來了,不去理它,諸相非相。妄心頓歇,歇即菩提。不是《楞嚴經》講得嘛,你這個狂心只要歇下來,歇下來以後,當下就是菩提,所以菩提本性並不是高不可攀的,問題是要歇妄心,能夠歇妄心,當下就是,並不難的。我們各位,學佛的人往往有種偏差,念佛的人,學佛的人,一聽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明心見性,見到本來,那是不得了的事情。我這些鈍根怎麼能夠見到本來面目呢?怎麼能夠見到無上菩提呢?這樣想,你就不能見到。你沒有這個膽量,沒有這個志氣。不能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對學佛來講,當然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實際上,我們只要承擔,菩提自性我們本來是有的,清淨自性本來是具有的,並不是高不可攀的。能夠這樣的話,心中就比較有把握,知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這個心就是佛心,就是清淨光明的佛心,這樣子自已心裡就比較踏實多了。因為我們對於照見五蘊皆空這回事,見諸相非相就是照見五蘊皆空。見諸相非相,不就是五蘊皆空嗎?照見五蘊皆空,就見到如來的本體啦。所以講得很清楚,沒有幾句話問題就解決了。總的來講,對於性和相的問題,我們透過現相見到本體。

第五集上

種種的相,這些相都是虛妄的。為什麼呢?你火一燒一熔化以後,這個相都沒有了。但是它的本體呢?耳環的本體還是金子,金茶杯的本體還是金子,戒子的本體還是金子。本體還是不變的。這樣講啦,相就是性,沒有變啊,它本性不變的。所以說,形像雖然是不同了,但是它的本體還是金子。換句話說,全妄即真。你別看它是杯子,它就是金子。對不對?妄好象是妄心,虛妄的東西,它可以變化的;但是它本體是金子。這樣講起來,妄就是真,相就是性。因此,我常常講關於「五蘊皆空」這句話,就兩有個層次。一個層次比較淺的,照見五蘊都是因緣所生,緣生性空。五蘊皆空嘛,緣生性空嘛,這是對的。這是講空的一面。還有呢?照見五蘊皆是真空實相,這是進一步了。全妄即真,色即是空,相就是性,五蘊就是我的本體。各位,相信這句話吧。我舉個例子,《楞嚴經》不是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妙真如性。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諸法,都是妙真如性。這個地方請各位注意,照見五蘊皆空。從事上來講,五蘊都是虛妄的,緣生性空。從理上講,這個相,五蘊就是真空。所以《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嘛。全妄即真,全事即理。佛法是講不二之法的。理事不二,真妄不二,性相不二,都是不二法門。各位,這些理論很重要,要把它領會。當然重要的還在修持上,修持了以後,見到本來面目了。這些道理不懂,自已解決了。但是我們理論上有個基礎還是必要的。總的來講,相是表面的,性是裡面的。表面和裡面還是一個東西,不過有表里的不同,東西還是一個東西。這一點,我們有必要把它領會。結合我們現在人生來講,我們人生有總總的世間相。有種種的喜怒哀樂,榮辱得失,生老病死。實際上,我們人這一生啊,老老小小在一起等於一台戲。做戲。做戲的時候,有些男的,有些女的,有些老的,有些少的,悲歡離合。好象是十分逼真,是真的,實際上是一台戲。為什麼呢?它是有一天是要散掉的,它是無常的。有一天把戲收場了以後,一場假戲吧。所以憨山大師有一首《醒世歌》,勸世界的,他最後兩句話,「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一下子鑼鼓歇下來了,走完了,我的家鄉在什麼地方還不知道。究竟做牛,做馬,做人,做……不知道啦。這台戲你不要當真啦。各位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看許多不學佛的人,當然把世間的一切看得太重了。變化無常,苦空無常的事情,認為它是永遠不變的。兒子、孫子、家財、房子什麼東西也是永遠不變的。不要說不學佛的人,學佛的人也不免有這種傾向。實際上迷妄顛倒了。佛早已講過了一切都是無常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當它是遊戲觀,當它是做戲觀,那你可以輕鬆得多了,要自然的多了。日子就好過一點兒了,哈哈。我們這裡有一位溫小姐,她說,「我們學佛以後,日子好過一點兒了。」這是一句由衷的話,不然日子不好過啊。所以從前這個倓虛法師,是一位開藥房的大德。他出家了,家裡一個人也不知道,自已一個人出去。家裡有四個小孩,女人他也沒叫。出去了以後,做了很大的功德,修天台宗。倓虛老法師,各位可能聽到過。後來居住在香港,他最後結論就是「要看破、要放下、要自在。」一切都看破,你看破以後,才能放下,放下才能自在。觀自在菩薩,自在兩個字不, 是容易的。觀世音菩薩當然是大自在,不是一般的自在。我們要看破,放下,自在。我們學佛,這些地方都是重要的關鍵。不然的話,學了十年的佛,學了二十年的佛,還是老樣子,還是痛痛苦苦,顛顛倒倒。跟一般人一樣,念經念佛也是念的,打坐還是打的,痛苦煩惱來了,一點兒擋不住。各位,這就是我們浪費時間了,對不起佛菩薩了。所以我們凡夫這些地方,互相迷戀。當然做事情我們還是要認真一點兒。不認真做,當事情來了,馬馬虎虎,對世間法隨隨便便也不好。這台戲就沒人看了,做得不像了。所以做的時候還是要做得認真一點兒,不過你要知道,「這是如幻如化的」。如幻如化,不要過分執著它。我們眾生的病根就是執著兩個字,你沒有執著了,爽快得多,這個肩膀上負擔就輕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了解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表面的。當然,你妄想息下來的時候,這個眼前的,萬緣放下,而了了分明的,就是你的主人翁。

各位,這裡我再多講幾句,因為這都是關鍵的問題。我們修行的時候,不管你修什麼法,不管你密宗也好,淨土宗也好,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破除我們的妄想執著。妄想執著來了,我不去理它,不取不捨,還是做我的功夫。到一天功夫到家了以後,他的妄想分別自然不起來了。你用不著修,它自然不亂。妄想脫落,也就是根塵脫落。根跟塵就脫落下來。這個脫落以後呢?又是一翻境界。這境界,我們用文字語言來講當然不對的。這只是言語文字啦。那時候,一念不生,但是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並不是稀里糊塗的。各位,這是什麼境界?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各位,這樣子,我們就能相信,我們有一個真心。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空非有,無實無虛都是形容這個境界。下面正信希有分第六經文,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須菩提請教世尊,有沒有這樣的眾生,聽到這些言說章句後,他們能夠真實相信嗎?真的能夠相信這些話嗎?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佛跟須菩提講,你不要講這話,如來寂滅以後,後五百歲。什麼叫後五百歲?佛滅度以後,有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一般來講,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是一萬年。正法兩個五百年,像法兩個五百年,就是四個五百年;再加上一個末法的五百年就是第五個五百年,就是後五百歲。第五個五百歲叫後五百歲。也就是末法的時期了,這個時候有人持戒修福,為什麼這裡持戒修福?因為這兩個法門很重要的。戒,大家都知道是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三無漏學。也只有戒,它能生起定來以後,開發智慧。戒、定、慧圓融無礙,就達到無上菩提。所以持戒很重要。修福呢,幫助我們修慧,幫助我們成就菩提一定要有福報。有許多人,他慧根很好,學佛的決心也很大。但是你剛剛要修行、進步的時候,業障來了,各種魔障啊,各種煩惱,各種事情都來了。這往往是積德不夠,福報不夠。業障起來使他不能繼續修下去。這種人也很多。因此在佛門裡,要福慧雙修。不但要修慧還要修福。福慧同時進行,修慧必須修福。我們在座的各位,大家聽到《金剛經》,我們一起來學習《金剛經》。對於這些能夠學習、理解《金剛經》的人,不是就是有福報的人嗎?不是有信心的人嗎?不然,他不會到這裡來。所以,各位能夠學習《金剛經》福報是很大的。持戒修福,對《金剛經》的章句生信心的,以這個為真實不虛之法,以此為實。當然,《金剛經》是真實不虛的。後面一再的比較,用種種的比較來說明《金剛經》四句偈就能抵過很大的珍寶。抵過捨命布施。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我們應該知道這些持戒修福,以此為實,對《金剛經》信心不疑的人,他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他甚至不是這一生學。有時候,朋友之間,「哎呀,我剛剛學佛,就兩三年。」實際上,我們不能這樣看待,學佛兩三年是這一生,他前一生,前幾生,學過佛沒有,我們就不知道了。我們沒有他心通,沒有宿命通啊。但是呢,從因果來講,有許多人一接觸佛教,他就勇猛精進,他不用二年三年就能通達很多道理。這些人都是宿世有善根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是彌陀經里也講的。所以從因果來講,他剛剛學佛就能勇猛精進,他不是過去的善根,能這樣嗎?不可能的。凡是這一生的興趣、愛好、善根都是跟宿世有關係。跟前一生有關,比方有些人前一生是通音樂的,這一生他就對音樂特別感興趣,學起來很快。前一生是繪畫的,這一生他學起來就有題材,一般講有題材了。所以跟宿生有很大關係。因此我們能夠一聽金剛經,以此為實,這些道理很好,不錯。就是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啦,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聽到金剛經的章句能一念生淨信者,乃至,是有許多過程在裡面,乃至是最小的,一念,他只要一念就能生清淨之信。什麼是清淨之信?信到極點了,極點了以後就生到清淨之信。一念生清淨之信,須菩提呀,如來以大心的智慧完全知道,他以天眼的神通完全看見,這些眾生能夠得到無量的福德。什麼是無量福德?就是十方虛空也不可思量的福德。上面不是有比較嗎?這個福德是無量無邊的。我們今天能夠聽到般若這個法門啦,就是有無量的福德。第八識裡面把這個種子種下去以後,永永世世就是解脫的眾生。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為什麼呢?為什麼有無量福德,這些眾生他已經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啦。這四個相,簡單講起來就是我相,就是我執。無我相,就是無我執了,我執破掉了。因為聽到《金剛經》無相嘛,破四相嘛。不但是破我執,破我相,而且無法相,沒有法執了。我執沒有了,法執也沒有了。法執是什麼?法執還是有啊,有法嘛。也無非法相。非法,沒有了就是空了。無非法相,空也沒有了。所以這個地方無我執,無法執,也無空執。一般講起來,三體都空。我空,法空,空空,修行是一步一步到這個境界,我們修行的境界一定有這個過程的。當然從這個粗細煩惱來講,破我執以後,就是了分段生死,阿羅漢就是破我相,破我執,回小向大以後破塵沙惑,那就是破分別我執,分別法執,再上去,破無明,就是俱生法執,一步一步地破掉,破掉以後無有我相,無有法相,無有空相,這樣子就是法也沒有了,空也沒有了。所以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不是講嘛,「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滅已,寂滅現前。」他破六個境嘛,動啊,靜啊,根啊,覺啊,空啊,滅啊,六個境一個一個破掉,都是這個境界。當然根性有不同,有些一下子破,有些慢慢地破。慢慢地破就是別教的根性,別教的根性都是一心次第三觀,空、假、中,先空後假再中。有些一下子,一破一切破,一斷一切斷,一修一切修,一行一切行。這是圓教的根性。圓教的根性的人,他是即空、即假、即中。也就是天台宗的同修可能了解。當然這裡不能詳細地講,詳細地講,很多很多。所以這些眾生到那個時候,已經不但是破我執,上面講破我執,破四個相,四個相不只四個相啦,有六個相了,我相、法相、空相。各位,空相、空執是什麼東西?空執也是法執,它也是法執,法執裡面執著一個有,妙有;執著一個空是真空,實際上都是執著。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因為既然取非法是空相,就有能取是我。有我相以後,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都有了。所以眾生如果取我相以後就執著我執,就執著我、人、眾生、壽者了。如果取了法相了,那麼又執著法我執。這有兩種,人我執,法我執。什麼是人我執?執著一個我,以為我這個人是具體能掌握一切的,我能主宰一切的。我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是我執。我的見解,這個事情我認為要怎麼做法,以我為中心。因為你有我執,我也有我執,大家意見不同,所以世間爭論的事情特別多。家庭中爭爭吵吵的也有,都是因為我執的關係。法執是什麼?法執就是知道我是空的,五蘊皆空嘛,因緣和合嘛;但是呢,他認為法是真的,受想行識法,十八界,十二處,法是有的。所以小乘人是我空法有,我是空的,法是有的。大乘呢就不同,我法雙空,不但我空,而且法也是空的。所以照見五蘊皆空。皆空有道理呀,都是空的。不但我空,法也是空的,空也是空的。好啦,三空到底了嘛。什麼障礙都沒有了,有個非空的東西出來了。所以《圓覺經》裡講,「諸幻滅盡,非幻不滅。」一切虛幻的東西都滅掉了,這個時候怎麼樣?不是沒有了,有個非幻的東西,不是假的,非幻不滅,它不滅掉的。講得很清楚。這裡講得也一樣的,若見諸相非相,就是一切滅掉了,虛幻的都滅掉了,就見如來,非幻不滅。不虛幻的東西,它不滅掉的。當然,我們不能以為,噢,我有個了了明明的東西啊,我是不是見道了。那又不對了,你有個了了明明,又是執著了,執著一個空相嘛。所以非想非非想處天的人,他六、七兩識伏下去以後,第八識,……根不斷。……根不斷就不能超出三界。非想非非想,大概中國的老子有這個境界,所以他沒有了生脫死。儒、道兩家都不斷生死的問題。只有釋迦牟尼佛大勇無畏,把世間的實相告訴我們。我們都在六道輪迴中間,沒有多少人了脫生死苦惱。看生癌的人多少苦呀,生心臟病的人也很快,一死就死了。我們為什麼學佛?老實講,就是為了解脫生死問題,就是想到人生無常。如果人生是常的話,我們不學佛了,苦苦惱惱,還要艱苦修行呀,打坐呀,很辛苦呀。但是從生死來講,這些是不辛苦的。辛苦是一世,受用在後世。因此,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如果取非法相呢?執著這個藥又成病了,執著我人眾生壽者相。所以這裡面有三個字很重要,就是我們的毛病。就是三個「取」字。若心取相,取我相。若取法相,執著一個法相。若取非法相,執著一個空相。這三個「取」就是毛病。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我們不應該取這個法,也不應該取非法,非法就是空啦。不應該取有,也不應該取空,也就是我們要離開有為法,不應取有,要離開有為法,不應該取非法,就是要離開無為法。有為,無為都不應該取,都應該離開。從這個意義講,如來常講,你們比丘呀,執著我說法了,我所講的法。各位,這個法是方法的法。三個法我們搞清楚,這裡是方法,佛法;有時候講得是真如本體,此法無實無虛;有時候就是一切事事物物,也叫法,心生法生,心滅法滅,這個法就是一切事物。我們看經的時候,這些關鍵的字要搞清楚。心也是一樣,有時候是真心,有時候是妄心。要看什麼地方用。當然佛教裡面,它用得是很精到的。但是有些字它的用處是不同的,我們要把它分清楚。知我說法,如筏喻者。知道我是講法,如果以筏喻者,筏就是竹排,竹排是可以當船用的,行到對岸。如果以竹排來比較的話呢,我們上岸以後,這個竹排,船就用不到了,還是要舍掉的。法尚應舍,法也是這樣子,病好了,法就不要執著了;還要執著這個法,又是成病了。對這個問題,學佛的人很容易出毛病。修了一個法以後,煩惱是稍微輕一點。比如觀心,一天到晚觀心,煩惱起了,觀心,但是他這個觀就是不放掉,一放掉,怕煩惱又來了,就執著這個法。就比如我們以指標月亮,大家看,這是月亮。月亮在天上,這是什麼啊,是方法,指給你們看的,這不是月亮。以指標月,指不是月亮。你見到月亮以後,指就不要了,要它有什麼用啊。《金剛經》、《楞嚴經》、《圓覺經》,有些大經都講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應該明白法是用在一時的,而且這個法都是善巧方便,不是永遠不變的,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知道這個法是一時方便,那麼就不會以手指作為月亮。當然也不離開手指,沒見到月亮以前,全靠手指來指導他。修的時候這個法還要注意呀。有些人講,法尚應舍,那麼念阿彌陀佛,這句阿彌陀佛要不要舍呀?法尚應舍,阿彌陀佛不要念了,但是有些大德講,我們一句阿彌陀佛要念到底呀。到臨命終時,一心不亂呀,借阿彌陀佛的力量往生西方呀。各位,這是一個修行境界的問題,如果我們念阿彌陀佛到一定的時間,到念佛三昧的時候,從有相到無相,從有念到無念,雖然念佛還是念的,但是心裡沒有掛礙,沒有執著,沒有法相,叫有念而無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不是這句話嗎?印光老法師的《念佛三昧摸象記》講得很清楚。我們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這個是沒有相的,但是念還是念的,何必廢掉它呢?別的法門,觀心也是這樣,有時候我們觀心就不要觀,觀了以後就是頭上安頭,反而多事,但是有時候,用一下功,用這個工具來打掉敵人還是可以的。所以說,法無定法。等到自已明了根本以後,就能夠起各種妙用。法尚應舍,就是所修的有相的佛法還是應該舍,何況非法,空相呢?空相當然更應該舍了。非法是空嘛,當然更不能執著空嘛。這樣子,如果能夠一空到底以後,真如本體就能夠明顯的現前。各位,從前,宋朝的時候,有一位德山禪師,大家可能聽到過。德山禪師是專門研究《金剛經》的,講《金剛經》的。他講《金剛經》的時候,聽到有人講南方,他那是北方,南方講禪的參禪的禪風很盛。

第五集下

南方講經的禪,參禪的禪風很盛、很廣。他心裡想不平,他說,「出家人千辛萬苦學佛,修戒、定、慧不是容易成佛的。為什麼現在南方到處說,『我明心見性,我……了。』」沒有這樣簡單,他不相信。有一次,他為了報佛恩,他說,「我要報佛恩,破掉這些邪見。」他帶了《青龍疏鈔》,《青龍疏鈔》是他寫的一本《金剛經》的註解。到湖南去。到湖南去了以後,路上碰到一個老婆婆。他肚子餓了,向老婆婆要幾個餅。她是賣餅的老婆婆。老婆婆說,「我可以供你餅吃,但是問你個問題,你答得出來就給你餅,答不出來就到別的地方去吧,不能吃我的餅。」「你什麼問題呀?」她說:「《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大德要點什麼心呀?」不可得嘛。德山禪師被這麼一問呀,一時回答不上來。他想,「我研究《金剛經》這麼長時間,怎麼這些話就答不上來?」他沒有辦法了。餓著肚子,就到龍潭禪師地方,有一天晚上德山和尚跟龍潭禪師在一起,服侍他。天已經晚了,龍潭禪師講,「你可以回去啦,天已經晚了。」他就回去,回去的時候,龍潭禪師給他一根蠟燭,就是可以點亮的蠟燭。蠟燭點了以後,就給德山禪師。德山禪師正要接的時候,龍潭禪師就把蠟燭吹掉了,光明就沒有了。就在這個時候,德山禪師大悟。大悟什麼呢?我們沒必要從道理解它。他那個時候,要拿的時候拿不到,這個時候,萬念放下了,靈靈明明了,自已的境界昭然現前。明白了以後,他就把《青龍疏鈔》燒掉,「我這個疏鈔沒有用,人家問我問題,我答不出來。」燒掉以後呢,就說明什麼呢?修行的功夫不是在言語文字上,當然文字我們不一定否認它。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三個般若。沒有文字,也(就)沒有觀照。但是執著在文字上,不從見性上下功夫的話,沒有用,所以法尚應舍,燒《青龍疏鈔》就說明這個道理,掃掉。還有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天龍和尚,他的弟子叫,俱胝和尚。有一次有一個尼姑,帶著帽子在他身邊繞了三圈,就問俱胝和尚,「這是什麼意思呀?」俱胝答不上來,因為它是禪機嘛。這個比丘尼就跑了。要跑的時候,俱胝就說,「你先坐一坐,不要跑,坐一下再講。」她說,「你講得出來,我就坐下來,你講不出來,我就不坐。」他又講不出來。這樣子,他想,「我是一個大丈夫,我是一個比丘,怎麼能被比丘尼一問就問倒了?」後來天龍禪師到了,俱胝和尚就把這件事告訴他。我不如一個比丘尼,我堂堂大丈夫。他說,「你下次,就這樣一伸。她讓你答話的時候,你一伸大指頭就是。」後來,他就用大指頭接引眾生,接引許多的人。當然他這個大指頭,就表示真空實相。不講道理,禪宗不講道理。講道理叫教,禪宗是宗。宗跟教是不同的。佛教里宗和教是不同的,因此有許多公案,有許多語句,他是看你見地怎麼樣,上當不上當。並不是讓你講道理。什麼是佛法大意呀?門前柏樹子。柏樹子有什麼道理好講。我問你佛法大意。你怎麼講門前柏樹子?所以不講道理,看你見地,上當不上當。後來俱胝和尚一個弟子,小徒弟他也學俱胝和尚這一套。有人問他佛法。他就大指一伸,「這就是佛法。」人家一看,這不錯啊,是禪宗啊。後來,人家就告訴俱胝和尚了,「你的弟子不得了啊,小小年紀懂得禪的道理。」你聽了,就叫弟子來,他說,你懂得什麼?他弟子伸出大指說,「這就是佛法。」俱胝和尚就用刀把這個大指斬了。斬了以後,小和尚就哭起來,哎呀,痛得不得了。「你再講講佛法大意。」小和尚又伸大指,伸不出來,大指沒有了。他就開悟了,真得開悟了,明白了,「噢,一切法不可執著,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所以法也應該舍,有為法應該舍,無為法也應該舍。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在你的意思里,是怎麼樣的?怎麼理解的?就是一般人講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你認為怎樣?如來是不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呀?如來是不是說了佛法?三藏十二部,我們講當然說了佛法。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須菩提講,象我所理解佛講得意義,無有定法。不可執著的,你講得法怎麼能執著呢?法無有定的。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無有定法可說,無有定法,也無有定法可說的啦。說明無上菩提是超…離…的,不是一個凡夫的思想境界。也不要把它說死了,說死也不是佛法。所以無有定法,也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說法,什麼人來,看什麼根性講什麼佛法,沒有定法。從前孔子也是這樣,大修行人也是這樣,對機說法。有弟子來問他需要的問題,各人來各人講法是不同的。因為情況不同,背景不同,學問不同。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你應該修數息觀的,你教他修慈悲觀也不行。必竟對他的根性,讓他得到很多的好處。下面講,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為什麼無有定法可說呢?如來所說法是無有定法,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所說的般若法門皆不可取,也不可說。《大乘起信論》不是講的,離心緣相,……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果有人,把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這個人的福德多不多啊?當然多啦。須菩提講了。為什麼呢?這是福德相,相可以說它多。但不是福德性。即非福德性。並不是講真如實相的般若本性啦。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福德相,不是福德性,所以如來說福德多。有多少可以講的。是不是多呢?當然是多的啦。這講的是福德相。從福德性來講就不可思義了。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如果有人於這部經中間能夠受持乃至四句偈,能夠受持四句偈的話,並且能夠為他人講《金剛經》的四句偈,這個福德比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的福德還要殊勝。為什麼呢?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從這部經里出。一般來講,……小乘人證到涅槃以後,他偏空……大乘人……所以實際上……江味農居士說,這部《金剛經》……《金剛經》是了義的經,是圓教的,極圓極頓。所以,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四句偈:無可住;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些都是四句偈。還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都能夠讓你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從這部經里出。各位,這部經是什麼經?《金剛經》。如果這樣講……皆從此經出,也就是講,般若自性呀……金剛般若波羅蜜是以法命名,講的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些地方一起把它起般若智慧觀照。還有修行的問題: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相都不執著。禪宗是見性的,當下就見。六祖大師就是講頓教法門。因為你本身就是佛嘛。爾等自心是佛,成就菩提。你們不要懷疑。你們就是。在坐各位大德你們敢於承擔嗎?我是佛,你敢於承當嗎?這個承當並不是增上慢,並不是未得謂得。不住呀,但是我們本體還是要敢於承當。你沒有成佛的可能,你學什麼法?你不能明心見性,那是什麼般若波羅密多?……未得謂得,「了不得了,我見性了,我怎麼樣了」,這種人本身就是起了驕傲心。一般大德沒有這種起心,有修養的人…還有一種人…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呀,象你的意思又是怎麼樣?須陀洹能夠這樣想嗎?我得到須陀洹的果了。須菩提言:「不也,世尊。」為什麼呢?須陀洹名字叫入流,實際無所謂入流。因為什麼呢?因為不入色聲香味觸法。須陀洹證到的地是初果。這個初果什麼境界呢?他的見惑已經斷掉了。斷掉以後,欲界的六品思惑還沒有斷掉。斷掉以後是二果。小乘入流和大乘入流不同。大乘的入流就是……。小乘的入流就是斷見惑。見惑:身見、我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要斷這個見惑就象……流水。所以叫入流,進入到……。這個須陀洹名字叫入流。但是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不粘著。我們凡夫就是執著境界。。。須陀洹名字叫入流,假名入流。如果他有入流這個念頭,就不叫須陀洹了。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就有了嘛。根據次弟有不同的惑。總的來講,先斷見惑。見惑斷了以後,開始修行了,再斷思惑。思惑什麼呢?貪、嗔、痴、慢、疑。見惑:身見、我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見取見,認為我的知見一定是對的,別人的不對。戒禁取見,各種外道的見,邪見。我們知道思惑比見惑更難破…有時候參禪,「啪」……

第六集上

二果、三果斷欲界的六品、三品思惑。到四果阿羅漢的時候,色界、無色界的思惑都斷掉了。是靠自已的力量,不是阿彌陀佛的力量,出三界了生脫死。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你怎麼想的,斯陀含能作這樣的想法嗎?斯陀含已經斷掉欲界的六品思惑了。欲界的九品思惑,二果斷六品,三果斷三品。二果還要到欲界往來一次,他名字叫一往來,來往一次,一次來好就不來了。他名字叫一往來,實際上不住往來之相。所以實無往來,不住往來之相。有往來之相了,就是住相了。所以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這是二果。三果呢?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就是斷欲界的三品思惑。二果是斷六品。換一句話說,到三果的時候欲界不來了,就到色界。色界就是沒有欲相,物質是有,有色。到三果以後,不到欲界,叫不來。阿那含能不能這樣想,「我得到阿那含果了」?阿那含是假名不來,實際上他不是不來,他不著不來之相。所以假名阿那含而已。不執著這個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講,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佛講我是人中第一的,無諍三昧,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作是念,就有我相、人相、壽者相了。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我已經得道了,那麼,世尊就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樂就是愛好的意思。樂阿蘭那行者,就是涅槃的境界。因為須菩提實際上,雖然修無諍三昧,但是不作我得到無諍三昧的想念。離開這個取捨之心,知道是假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樂阿蘭那行者要不執著。執著的話就不是樂阿蘭那行者了。總的來講,不要著相。下面,莊嚴淨土分第十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究竟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法可得嗎?如果沒有法可得,我們學什麼。如果有法可得,那又是著相。但是我們要聽佛的話,佛怎麼講?如來過去在然燈佛的時候,釋迦佛以前在修菩薩道的時候,到七地菩薩的時候,用般若法門,證到無生法忍,證到八地。八地是什麼?八地就是不動地。八地以後,微細的……,九地、十地微細微細的……。七地叫遠行地。這個時候然燈佛給他授記了,他說,「過九十一劫到賢劫的時候,你就可以作佛了,號釋迦牟尼佛」。這裡無生法,什麼叫無生法?無生法就是真如實相。……那麼,佛告須菩提,對須菩提說,「佛授記啦,這樣子,對真如實相有沒有得到呀?」「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對於這個真如之法他並不執著,「喔,我得到真如之法啦,我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他沒有這樣。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空相。所以佛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各位,現在有許多修行者,「我要見光,我要起飛,我要見到什麼」。這些地方要加以注意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於法實無所得。《心經》裡也講,「無智亦無得」。於法實無所得,這個法什麼法呢?真如實相,無生法忍。無有少法生,無有少法滅,無有可得才叫無生法忍。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呀,你的看法怎麼樣呢?菩薩廣修萬行啦,莊嚴佛土啦,究竟他們這樣做了沒有?是不是廣修萬行,莊嚴佛土呢?「不也,世尊。」不要住相,住相就不行了。(「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我們今天有殊勝的因緣和大家一起學習佛法。娑婆世界這樣殊勝的因緣,實不可多得。……長老這次說的三個內容也很……。自性圓滿,皆大歡喜。今天我們開始學《金剛經》。祝願福慧增長,身體健康,早證菩提。經的內容上次講到莊嚴佛土。「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佛告訴大弟子須菩提,你看來怎麼樣?如來在然燈佛的地方,對於這個真如之法,有沒有得到什麼呀?這個法主要是實相之法,真如之法。於法有所得不?對法有沒有得到什麼東西?實際上諸佛講得真如實相講的是無生法忍。釋迦牟尼佛在然燈佛所聽到的真如實相之法,實際上也不可執著。你執著有一個實相,有一個真如之法,那也是法執。所以說,佛在然燈佛所,對於真如之法實際上是了無所得。為什麼了無所得呢?因為,這個無分別的理體,在證到菩提,真如之法,於法實無所得,實際上無所得。所以《心經》也講,「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這個法如果我們執著它,以為有法可得的話,那就是法執。有人講為什麼沒有可得呢?能得到的是菩提,所得到的是般若波羅蜜多。沒有智慧嗎?實際上,能得,所得,有能有所呀,還是法執。要去掉。所以上次也講到了,於法實無所得。那麼佛再問,「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菩薩廣修萬行,廣度眾生,莊嚴佛土,度無量眾生往生淨土。菩薩莊嚴佛土,須菩提你的意思認為怎麼樣?是不是菩薩莊嚴佛土?世尊看須菩提還執著不執著,住不住著萬行的境界。當然,須菩提他是了解的,「不也,世尊。」不可以住相。何以故?為什麼?莊嚴佛土這件事情不是沒有的,但是即非莊嚴,我們不要執著莊嚴佛土之相。儘管有莊嚴佛土之事,但不要執著在法相上。不住於法相,也不住非法相,是名莊嚴,假名叫做莊嚴。也不是沒有莊嚴這回事,但不能住在這個莊嚴裡面,即不住於相。不住於空,也不住於有。二邊融通,空有不住,這就叫名莊嚴。名莊嚴也說明是假名。二邊融通,二邊不住是中道,但是中道也不住,無有少法可得。因此,「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如果我們用空、假、中三觀來講。莊嚴佛土是俗諦。即非莊嚴是真諦。是名莊嚴是中諦。也可以三諦來分。總的來講,不要執著法相。不要執著空,不要執著有,也不要執著中道;但是也不是斷滅。這上次講過,不再講了。後面上次也講了,也比較重要。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所以須菩提呀,大菩薩。各位諸菩薩摩訶薩。什麼是大菩薩?就是看經的時候,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這些善男子、善女人他們已經發菩提心修大乘法。所以這些大菩薩都是菩薩的根性,因此諸菩薩摩訶薩就是這些善男子、善女人。這些善男子、善女人也是在座的各位,清淨的善男子、善女人。為什麼呢?各位聽大乘《金剛經》,修大乘法門,實際上已發無上菩提之心。發無上菩提之心,當然就是菩薩啦。所以我們要荷擔如來家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菩薩自居。這次受戒的時候,不少居士受了五戒,也有不少居士受了菩薩戒。受了菩薩戒以後,就要向菩薩學習。菩薩的……當然很廣大。受了戒以後,還要修行,修行了以後,一步一步地荷擔如來家業,證無上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我們發大心來成就忍辱眾生,……眾生,覺悟有情的大菩薩應該怎樣來生清淨心?各位,清淨心是什麼心呢?清淨心是我們本有的,人人具有,各各不無的:實相,佛性,真如佛性。清淨心。應該這樣來生清淨心呀。不應住色生心。不要在色相上生心。各位,這個心跟下面「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個心是妄心。下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是真心。同樣一個「心」,有時候是妄心,有時候是真心,我們分清楚以後才容易了解。就好比「法」一樣,有時候一切事事物物都叫法:心生法生,心滅法滅。有時候也叫方法的法:修行的方法,八萬四千法門也是法;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也是方法。還有一種法是真如之法:此法無實無虛,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所以「法」有這幾種用處,我們把它分清楚以後,才能知道,不然的話有時候不容易搞清楚。菩薩摩訶薩生清淨心的時候,不應該貪著色,貪著外面的色相。色就是物質,外面的境界,當然也包括人。這個人是我的親家,看見他歡喜;這是我的冤家很討厭,冤家見面大家就不歡喜。見到外面色就生心,各種各樣的心就來了。有時候執著環境,「哎呀,這個環境太吵鬧,這個環境很幽靜。」歡喜動,歡喜靜,實際上心還是沒有清淨,有動靜二相。《觀世音菩薩圓通章》裡講,「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沒有動靜,靜相是對動相來說,動相沒有了,靜相當然也沒有了。相對之法,二元對待法。所以不應該住色生心,也不應該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不要人家恭維你,哎呀,開心得不了,心裡好受。批評你一句,講你某些地方缺點,某些地方不足的地方,聽了這個心就不高興。這就是住色生心啦。吃東西也一樣,「哎呀,我吃這個味道比較好。」舌根跟味覺接觸了以後就產生舌識,舌識產生了以後,轉到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就不忘記,什麼東西好吃,什麼味道,就是貪吃。所以五蘊境界,淫慾心是由於食慾。這個食慾是個不好的習氣。我們眾生生死輪轉,主要是這個食慾跟淫慾。六道的眾生,欲界的眾生離不開淫慾,離不開食慾。畜生道也是這樣,蟲蟻,最小的螞蟻都是有淫慾,都是有食慾。所以食慾和淫慾是眾生界生死流轉的主要的習氣。觸也是這樣子。法也是這樣子,聲香味觸,感觀接觸了以後,他就把這個感觀的影像轉到第六意識,變為法塵。變為法塵就念念不忘分別計較。現在不應住六塵境界生心呀。這個生出來的心都是妄想分別之心嘛。應該怎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該在六塵境界上不要執著,過而不留。過而不留是什麼?心中無事。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各位,我們學佛就要這樣子,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好處。你儘管念佛,儘管拜佛,儘管做很多好事,當然是有功德的;但是你要離開現在的業障,得到解脫自在是不容易的。

一定要在刀口上用力,應無所住啊,不要住著。不要住著怎麼樣?而生其心,而生清淨心。這個心,而生其心——清淨之心、實相自性。各位,這兩句話,上次我們也講,六祖就是用這二句話開悟。六祖聽了這兩句話就奔向黃梅,去見五祖。到五祖地方,做了粗活以後,傳法的時候,五祖又講這兩句話,六祖頓時大悟,「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他開悟了,「哎呀,自性原來是清淨的!我煩惱這麼多,我這些煩惱,都是自已作業,冤枉作的。」「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哎呀,原來我這個自性本來不生不滅的呀!我生生滅滅都是冤枉的,都是自已迷妄顛倒。「何期自性本不動搖!」哎呀,我這個自性本來沒有動沒有搖的,如如不動的啊!可見我原來境界,貪啊,嗔啊,痴啊,種種痛苦,都是冤枉受苦呀。許多眾生就在這地方不能看破、放下。所以大乘眾生,沒有一個法可得,也就是:沒有一個真正的了解實相的境界。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何期自性本來具足!」萬法都具足,一切法都具足,不取不捨,無欠無餘。「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萬法也不離自性,不離佛性。《金剛經》上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不離自性,煩惱心就是道。各位,這兩句話可以……,上次講的時候,有幾位居士,……,也可以這樣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了嘛,本體就出現了,得體了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起大用了,起妙用了。起什麼妙用呀?起六度四攝度廣大眾生的妙用了,度無量眾生,成就無上菩提。反過來,也可以講「應無所住」是用。為什麼呢?般若觀照,起觀照般若以後,他起用了,一切法來的時候,念念生滅,過而不留,迴光返照,不取不捨;這樣一切妄想就自然熄滅,自然放下。而生其心,起用了以後,妄心頓歇,歇即菩提,當下就是菩提了;而生其心,清淨心就出來了,生清淨心,生實相心了。再反過來講,應無所住……,應無所住才能生清淨心。因為有清淨心才能真正做到無所住。這又是體用不二。這兩句話,無論你怎麼講,只要不違背事實都可以講。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念念之間妄想不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一句阿彌陀佛,明明歷歷,清清楚楚。乃至於其他的法門,觀心也好,修密宗也好,都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是很重要的。我們不住在一切法上,不住在一切境界上,對一切境界不攀緣不分別。不管外面的五塵也好,不管內心的法塵也好,實際上六塵,包括六根六識,都不要住著。一切法都不住著以後呢?清淨心當下就出來了。應生清淨心。所以這兩句可以講它是,體用不二,也是空有同時的啦;應無所住就是空,而生其心就是妙有啊,空有同時。也可以講它是理事無礙,也可以講它是……。這兩句話請各位多體會,多參考,觀照。念阿彌陀佛來講,從前……地方有一個打鐵的人,打鐵的人啊,一天到晚圍在爐子邊上打鐵。他想,人生沒有意思,我辛辛苦苦的,為什麼這樣子?很苦。 第六集下

這時門口有一個出家人。他看見出家人歡喜得不得了,請師父到裡邊坐。我這個心很苦啊,請問師父有什麼辦法可以消除我的煩惱。這個出家人看他很誠懇啦。你要消除煩惱吧,其實很簡單,你只要聽我的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怎麼念啊?打鐵不是要拉風箱嗎?你拉風箱的時候,一來一去,一進一出,拉進拉出,就念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樣子你就不會感到苦惱了。大家叫他王打鐵。他聽到了以後就用這個方法試。試驗了以後呀,本來他一天到晚打完鐵以後,兩個肩膀酸得不得了,心裡都是苦痛煩惱,想到人生太沒有意思了,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念佛以後,他全心歸到念佛上了。他忘記自已的疲勞了,兩個肩膀也不酸痛了,心中很開心。因為什麼?他心裡有了寄託,寄托在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了。他相信念佛,念佛越念越開心,越念越高興,平時沒有什麼煩惱,一般普通的煩惱就過去了。念一句阿彌陀佛什麼都過去了。念一句阿彌陀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華嚴經》裡有的,你這個心念著阿彌陀佛,就是你這個心向著阿彌陀佛,你這個心就是阿彌陀佛。淨土當下就是。不要講什麼道理,你心作佛了,你心是佛。你心作地獄就到地獄裡去。你心作人天果報就到人天。心是什麼心,果就是什麼果。現在好象看不見。過些年,你臨命終時他就變化了。臨終的時候,一念是很重要。在大陸,有個居士跟我講,有個修行居士快要死了,快要死的時候,他話已經不能講了。他用手指比劃,邊上人不懂呀,他不講話,用手指比劃什麼意思?後來有一個大德有所體會了,大德從他的衣服里拿出來。原來他有一個存摺衣服裡面放著。拿出來對他講,你放心我們給你做功德,給你做好的安排,你不要牽掛。他就心裡放下了。當初是煩惱不自在,現在他安心了,他就放下了。各位知道,一切唯心。他心裡放下了,現在也不會到不好的地方了。不然他心裡掛掛礙礙,「哎呀,我這個存摺沒有人知道呀」,辛辛苦苦修行就得不到好處。現在一放放下得到好處,馬上氣色也改變了,念佛也誠懇了。所以各位,我們不要以為平常的時候發點脾氣煩煩惱惱無所謂,臨終的時候要算帳。這個臨終什麼時候是不知道,人命在呼吸之間。總的來講,我們生清淨心就是無所住之心。心如果有所執著以後,心就被污染了,不得名為清淨。所以我們修行要終日無住,終日生心。終日生心,終日無住。一天到晚無住生心,生心無住。這很重要。做功夫!凡夫的人都有毛病住著,二乘人的病也是一個住,住著,放不掉。世間一切諸法,包括涅槃之法,不能得到受用解脫都是因為住著的關係。……教菩薩之所以不能解脫,不能放下,病也在一個住著。所以粘著、不粘著是我們修行人很重要的關鍵。大家不要粘附,不要隨外境的流轉而被污染。下面就是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呀,象恆河裡面許許多多的沙,恆河裡面的沙很細,數量是不少的,不能以我們凡夫的心去衡量的。恆河中這許多的沙,如這許多沙一樣多的恆河。一個沙一條恆河。這許多象沙一樣多的恆河裡面所有的沙不是更多了。寧為多不?你看多不多啊?須菩提講了,很多。須菩提講當然多了,這恆河尚且很多,不要說象沙一樣的恆河裡所有的沙當然多得不得了。恆河尚多無數。恆河尚多得不得了,何況其沙。沙不是更多了。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啊,我老實告訴你。釋伽牟尼佛說,我老實的跟你講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這些善男子、善女人當然是發大心的,是發菩提心的,要成佛的。他以七寶,以恆河沙數的七寶,以七寶滿爾所,爾所什麼意思?爾所就是這許多。以七寶滿這許多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用這些七寶用來布施得福多不多,須菩提?很多。一個沙一條恆河,許許多多恆河裡的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充滿七寶來布施。當然這個布施很多了。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佛告須菩提。比較了。佛跟須菩提講,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對於這個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受持,受就是信受,持就是修持。這是自利。為他人說,跟別人講,就是利他。自利利他。有人能夠自利利他,為他人講。這個福德勝前福德。這個福德更加殊勝,超勝之前的七寶布施的功德。這樣許多恆河沙數的恆河,這樣七寶布施還不如受持四句偈。各位,這裡我們就知道,就能理解文義了。因為什麼呢?受持這個經的道理,受持這個經的妙心。四句偈是文字般若,這個文字般若就是講得實相般若的妙義。通過觀照般若,修這個四句偈能夠了生脫死。能夠為他人說,也是利他。利他也等於自利呀。文字雖然不多,四句偈比如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四句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是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是四句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也是四句偈,都可以的。四句偈里有無量妙義,文字雖然少,所講得都是實相大義,佛的藏心。所以他四句偈就能比過七寶布施的供養。如果明心以後,應無所住。這個人他就見性有份,成佛也有份。所以他的福德超過一切有為的福德布施。所以達摩祖師對梁武帝布施、……建廟、度僧,他說他沒有功德。道理就是一個是有為法,一個是無為法。有為法不是一點也沒有作用,他人天福報是有,福報盡了,他就墜落下來。無為佛性,無為的福報就可以了生脫死,他出離三界,所以這地方是有所不同的。下面,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這是善道,因為善道他能夠求福報,但也不排除其他,一切世間嘛,當然也包括其他世間,其他世間苦惱的眾生。總之,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的話,這個地方,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應該供養。一種叫事上的供養,比如鮮花啦,燈燭啦,衣服啦,……事上供養。還有一個法供養,如法受持,廣度眾生,……不離菩提心,這都是法供養。一切供養裡面法供養最。為什麼?法供養是叫我們成就菩提,了脫生死大事因緣。都應該供養,象佛的塔,佛的塔,……,佛的廟就是供養佛的形像的。如佛塔廟,要這樣的供養。隨說是經的地方,研究《金剛經》的地方,我們當然都是要如法供養,如佛塔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何況有人,何況有人都能夠受持,都能夠讀誦,都能夠背誦這個《金剛經》,讀就是閱讀,誦就是能夠背誦。這樣子,須菩提,當知這個人能夠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最上是什麼?最上就是沒有上了。菩薩還是有上啦,等覺菩薩還是有上,為什麼?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破了四十一品無明了,圓教來講,再破一品生相無明後,才能作為妙覺,所以等覺菩薩還是有上。無上,最上那就是佛的境界,沒有再上了。第一,什麼叫第一?第一義諦,就是空有不住,不住空,不住有,也不住斷滅,這個境界就是第一義諦,這個道理最殊勝了。希有,什麼是希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是希有之法。所以,這個人他就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就是成就佛道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如果經典所在的地方,經典就是法寶。則為有佛,就是佛寶。若尊重弟子,同時所在地方就有尊重的弟子,弟子就是僧寶,就是有德行的修行菩薩。佛的弟子就應該尊重。這就是佛寶、法寶、僧寶。有經的地方都是有佛,修行的菩薩,修行的僧寶。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怎麼成就呢?當然這裡面有個修行的方法。我們修行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由文字起觀照,由觀照而得實相般若。所以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菩薩,就是有法寶了,佛的弟子,阿羅漢這些都是。我們要尊重他。研究這個經不是小的因緣。下面如法受持分。各位,分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分的,大多數的經典流通本里都有三十二分。但是也有許多大德、高僧,不作三十二分,也有二十多分的也有,個人見解不同。只要不違背實相,可以個人發揮。如果你不明白,不了解實相,隨便地分,隨便地註解,隨便地講解,那當然不行。所以象圓瑛老法師,他的《金剛經註解》,他不是這樣分。我今天講這樣分,就是便於大家……,我們不一定受它的限制。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這時候,須菩提跟佛講,到這個地方,差也差不多了,無相無得,大家已經懂了。怎麼樣降服其心呢?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破相見性。那麼這部經是什麼名字?你給個名字吧。我等云何奉持?我們怎麼能夠來奉行受持這個妙法呢?佛就告訴須菩提,這個經名字叫《金剛般若波羅蜜》。金剛尖利得不得了,明亮得不得了,稅利得不得了。智慧象金剛一樣的可以了生脫死,成就菩提,到波羅蜜的境界。你以這個名字奉行受持就可以了。各位,究竟什麼是奉持啊?我們修行的人做功夫只有自已知道,割不斷的地方要能割得斷,放不下的地方要能放得下,這就叫奉持。換句話說奉持就是用迴光返照,起觀照功夫。你不起觀照功夫怎麼知道它念念生滅都是虛妄的呢?實際上由奉持起觀照,由觀照到實相。所以觀照法是般若法門起用的重要功夫。迴光返照,看我念念生滅的境界都是虛妄來來去去。所以《圓覺經》「文殊師利菩薩章」講過一句話,「知是空花,即無輪轉」。噢,他講得是,「圓照清靜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我們修行要圓照清靜覺相,光明圓滿的覺照清靜的覺相。清靜覺相是什麼?就是我們實相的境界啦。永斷無明。把無明煩惱都斷了,當然粗的、細的、微細的,粗的是見思惑,細的是塵沙惑,微細的是無明惑,三惑永斷。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這是「文殊師利菩薩章」講的,「圓照清靜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所以,各位,般若波羅蜜是空觀,什麼法也離不開般若,所以六度裡面,不能離開般若。六度裡面沒有般若的話,五度都是世間的度,世間的法。四禪八定就是定。忍辱波羅蜜,我們世間法也有,孔子講的,「小不忍則亂大謀」。五戒、八戒、世間的受戒,世間法嘛,人天福報,五戒十善也是世間法。只有融入般若以後,它才稱為度,能夠度脫生死。所以般若,經裡面就叫它第一波羅蜜,第一啦。雖然它放在第六,實際上是第一。沒有般若的話,眼睛不開呀。學佛的功夫,叫事倍而功半。花費的力量很大,得到的功效只有一半。所以般若波羅蜜是很重要的。也就是,以這個名字,當我們念般若波羅蜜就可以啦。我們念經的時候,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再加這句話是吧,就說明般若的重要。下面講,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為什麼這樣講呢?為什麼以此文字,只當名字呢?因為佛講得般若波羅蜜,這個般若波羅蜜不為般若波羅蜜之相。有這個般若波羅蜜這回事,但是即非般若波羅蜜。你不要聽我講般若波羅蜜執著一個般若波羅蜜。不要執著,不要住著,是名般若波羅蜜,但也不是斷滅了。它雖然非空但也不是有的。真如之相,非空非有啊,也不是中道啊。中道也不立。各位,有許多人認為,「哎呀,非空非有就是中道。」中道是什麼呀?有兩邊才有中道。沒有兩邊中道也沒有。所以中道也不要執著。般若波羅蜜可以講是般若波羅蜜,這是假觀。即非般若波羅蜜,實際上不要執著它,這是空觀。是名般若波羅蜜,兩邊不著,就是中觀。這都可以。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你是怎麼理解的?如來究竟有沒有說法呢?一般人講來,怎麼沒有說法呢?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因為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講了四十九年,才涅槃了。當然是有說法的。三藏十二部不是說法是什麼呢?但是,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如來沒有說過什麼法。意思是什麼呢?一般的人不容易理解,好象詞語相違,有時候說過了,有時候沒有說過。究竟說過還是沒有說過?實際上這都是實相境界。終日說法而無所說。換句話說,不執著在說法這個相上。不執著在說法這個相上。我們一定要理解「不住」兩個字。能夠不住兩字很簡單。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作得主,不要說了生脫死,處處被環境轉變,被境界拖著跑。境界一起來,自心就跟著它煩煩惱惱,顛顛倒倒,貪嗔痴發生,煩惱無明發生。這樣子,做人實在太苦惱了。所以我常常在想,不管大陸也好,別的地方也好,我看見許多人忙忙碌碌一天到晚,離不開貪、嗔、痴三個字。貪名,貪利,貪財,貪色,貪。嗔心,一個不小心,一個不如我意就發火,嗔的習氣,有的人很重,一碰就跳。痴心,無明顛倒不懂事理,本來是無常的,他認為是有常的。本來是不乾淨的,他認為是乾淨的,世人顛倒嘛。佛就教導我們四念處,或者叫四念住,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不淨,觀受是苦。但是我們眾生做不到這點,就是四顛倒。明明不淨的身體他千方百計打扮,注意保養。保養來保養去還是一個糞桶。各位是不是?這事實上就是這樣子,但是眾生多生以來就是忘記這個事情,還以為有人說身體不是乾淨的是個笑話,好象跟普通人不一樣的感覺。實際上是不是?心肝肺腎哪一樣是乾淨的?大便、小便是不是乾淨的?不乾淨的。從前,倓虛法師,大家知道,學天台宗的,跟天台老法師學習的。他有時候講經時說,觀身不淨,在坐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糞桶,現在有人挑大糞進來了。有人還凶得不得了,不高興。實際上每一個人,五竅七竅都是流露在外面,實際上裡面都是臭的。有痰,有耳根,有眼睛,有耳根,有大小便,都是臭的。它不包起來,比糞桶還要臭。這話聽的人都有很大的啟發。實際上,觀身是不淨的。不要過分貪著身體,過得去就好了。多貪的話,貪來貪去還是一個糞桶啊。這是佛講的。觀心無常,也是這樣子,我們不要把妄想的心以為是個真的,過一段時間就不是這樣的思想啦,思想又變了,不斷生生滅滅。所以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名字叫說。終日說而無所說。說法也要離相說法,不能著相說法。說了許許多多,等於沒有說。說了就是沒有說,心裡沒有掛礙,沒有這回事。所以說,這個叫,有一句話,「坐水月之道場,行空花佛事。」倓虛長老做事很熱鬧,很圓滿,很殊勝。但是他講,「坐水月道場,行空花佛事。」他行所無事。我們說法也是這樣,如來無所說。不要執著,各位,一執著,就不是般若波羅蜜多。許多大德做了許多佛事,不聲不響。……不聲不響做了許多的事情,他自已不講的。心中沒有什麼事,要這樣才能做許多的事情。不然的話,「哎呀,這個人太痲煩……」。凡夫做不來許多事,沒妙用嘛。……是起妙用,做而不做。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各位,我們能夠到這個境界嗎?不能啊。不能,我們就要勤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這是佛教里宗旨。勤修戒定慧,這次我到萬佛城,宣化上人他自已寫的:勤修戒定慧。沒有什麼比它高深的話,就是老老實實,勤勤懇懇,修戒,修定,修慧。不要執著貪嗔痴。我們毛病就在貪嗔痴,痛苦煩惱就在貪嗔痴。不貪不嗔不痴,不就是解脫自在嘛。這個道理講講是很方便。當然我們要做到,這個不是簡單的。每一個修行的人都知道講是容易,做到不容易呀。不然的話,每一個人都是啊,修了十年、二十年早就成佛了,我們今天也不是眾生了,早已成佛了。釋迦牟尼佛教我們過去也聽到了,就是習氣不容易除。所以我們大家互相練一練。

第七集上

見地、修證。見地就是你見到了,明心見性,見到自已的本來面目。你沒有見地怎麼修行?你修了十年、二十年,不得受用。有許多人跟我講,修到後來,自已方向不明,路不清,煩惱來了照樣起煩惱。各位,這樣修法有什麼用?話又說回來了,我們不但要修法,還要在境界上用功。不在境界上用功,功夫靠不住。有見地,才可以修證。明心見性好比是開日光燈,日光燈開了,你不掃地有什麼用啦。習氣沒有掃除有什麼用?所以要修證。日光燈不開,你能掃地嗎?也不能掃地啊,看不清楚。見地好比開日光燈,掃地,打掃習氣……地藏王菩薩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大願地藏王菩薩、大智文殊師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四大菩薩因地……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這裡,佛問須菩提,你看怎麼樣?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依報。三千大千世界這許多微塵多不多啊?須菩提講,當然是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各位,三千大千世界多少?一個小千世界包括一千個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成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成為大千世界。小、中、大成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就是不少的世界。怎麼樣的多?一千的三次方的世界。一個佛土就三千大千世界。按道理可以這樣講。我們看到天上銀河。夏天的時候,銀河很清楚的顯現出來。一條銀河相當於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佛教化的領土。天空中還有許多河外星系,有許多的星雲、星團。現在還有許多世界,報紙上也有登的,新形成的世界,新形成的星球。成住壞空,實實在在有的。世界無量無邊,眾生無量無邊。各位,我們現在的兄弟姐妹就這幾個,也可以說無始以來,大地眾生都是我的兄弟姐妹,都是有靈明覺照的佛性。同體大悲,我們的親人都在六道里輪轉,有的還在惡道裡面。我們能忍心不度他嗎?所以學佛的人要有大悲心。悲就是同體大悲,我們要一樣的悲,我們是一體的,他受苦就是我在受苦。但這個大悲跟愛是不同的。有些外道,道教、耶穌教他們講,愛人如已,愛別人象愛自已。這話說它錯嗎?也不能算錯。愛人能不愛嗎?佛教不這樣講,愛是十二因緣裡面的,愛、取、有,有愛就有取,有取就有生和死嘛。佛經里講的十二因緣。悲。慈,給眾生快樂。拔眾生的苦,這是悲。慈悲都是好。佛教就是……。你這個愛字呀,前幾年有個某居士。……無明。有個某教授他問這個居士,「什麼是佛法?」……愛是佛教里不……的。……你愛欲還有嗎?愛情。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多不多啊?「須菩提講:『很多啊,世尊。』佛就告訴須菩提,『這許多微塵,如來說非微塵。』」為什麼呢?也是緣起性空的啦。是名微塵。也不是沒有,因緣所生還是有的,假相,假名微塵是可以的。如來說,非微塵,微塵是緣生法,是空。是名微塵也可以假名為一個微塵。一個微塵分成幾個叫微塵,也可以分析下去變鄰虛塵。到鄰虛塵的時候,這個塵已經沒有了,變成虛空了,等於虛空。現在科學講的,物質有波動性、顆粒性。波動性就是能量。顆粒最小最小的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最小的顆粒,一粒一粒的,最後我們慢慢就發現是波動性,就是波啦。無線電波啊,衝擊波啊,都是波了。物質變成波了,變成能量了。到那時候,還看得見嗎?看不見,沒有了,這實際上就是空。能量可以變為物質。物質可以變為能量。變來變去,無常嘛。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世界就是這樣,太陽將來也要消滅,月亮也要消滅,不要講我們地球,地球還有地震,將來都沒有了,世界都沒有了。沒有怎麼樣?它另外慢慢又形成一個世界。換個地方。天空中有許許多多星球都是成住壞空的。天文學。變化多變,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現在科學承認的。現在有許多的世界不是我們四維空間。四維空間就是長、寬、高加上時間,變為四維空間。長、寬、高就是三維空間。這一般我們都能理解。天空裡面有許多世界,多維空間。多維空間有十一維空間。這空間不是我們所能思議的。比如說,往生的時候,蓮花化生,化出來的。蓮花化出來的,不是硬邦邦的東西,不是塑膠做出來的,玻璃做出來的東西。所以世界,變化多變是無窮的,我們怎麼能夠了解呢?而且釋迦牟尼佛親自看到的,他還不相信。有的在研究佛學,他還不相信。我們這有個人,在報刊里記載,他學佛以後相信戒、定、慧,相信佛教講的六般若蜜多,但是不相信西方極樂世界,不相信有六道輪迴。哪個人看見六道輪迴呀?他不相信。他根本沒有理解到真如實相、不動不搖的佛性。他如果明白佛性,他就相信有六道輪迴了。人死了不等於這東西一起死掉啊。即使靈魂也不是……。什麼叫能量?我們人就沒有能量嗎?……所以明心見性的人,我們說他識得路了,他不大會退了。他不大會退的原因,因為他親自見到,明心見性了嘛,明明有這個東西,你說沒有,他不相信。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就要抓住根本,從根本上下手。研究心地法門,研究般若波羅蜜多,是修行的重要關鍵。

「須菩提,是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呢,世界是微塵結起來的,也不是真正的世界,但是你不能說他不是世界呀,名字為世界。這地方也是三諦說法。微塵、世界,就是俗諦,假諦。非微塵、非世界,就是真諦。是名微塵,是名世界,不空不有就是中諦。這從天台三觀來講,空、假、中三觀。所以佛法是圓融無礙的。有些不懂佛法的,「哎呀,變來變去,自己矛盾。」他不知道。有時有,有時空,到底是有還是空啦?他怎麼搞得清實相境界?明鏡能照東西的。明鏡里清清楚楚是空,東西一照,這話筒都在鏡子裡面。你說它沒有嗎?有啊。這到底是空還是有?即空即有。這是比喻,不是說鏡子就是實相,比喻。一般人就是搞不清楚,什麼空啊,有啊,以為佛教里變來變去,自相矛盾。他自已不知道。我們沒有辦法,眾生根性因緣關係。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啊。上面講的微塵、世界,依報。這地方就講正報啦。須菩提,你怎麼理解的?是不是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呢?見到三十二相就是見到如來,是嗎?不是。見到三十二相了,由相見性,「喔,這就是如來。」可不可以這樣子?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可以從三十二相上見到法身如來。為什麼呢?如來三十二相是因生的生滅之法。我們不能執著它。執著三十二相。這裡是,足安平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過膝相等三十二相。這三十二相是因生的,也就是生滅之法,也是因緣和合而有。所以如來所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你不要執著它,不要住著它,這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不是真實之相,假名三十二相。音色是有為之相,從相上來講是有為之相,這就是教導我們不要在相上執著,以為相就是法身如來。但是也可以講一句,永嘉大師證道歌,「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這樣講來,相就是性,性相不二。諸法實相,諸法就是實相,相就是性。法華經講,諸法實相,一切諸法不離實相。性相不二。所以佛法你不能領會,不能見到本來面目,這樣講,那樣講,都有障礙。你明白了以後,這樣講也可以,那樣講也可以,圓融無礙的。這地方,釋迦牟尼佛從生滅之相來……,所以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為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的人以恆河沙的身命布施。以前講的是七寶布施,現在身命布施,把身命也布施掉。如果這些人以恆河沙的身命布施。如果有人在這個經裡面他能夠受持奉行,領受、奉行四句偈,而且能夠為他人說,不但自已受持而且能夠為他人說,利他。這樣他說,「甚多,他的福報更加多,比恆河沙身命布施福報還要大。」各位,一般人我們布施還要計較,哪個布施多,哪個布施少。實際上無為布施要勝於有為布施。四句偈的無為布施,四句偈是法布施,身命布施如果不明白無相的話,他還是有為的布施。有為的布施,不是斷生死之因。只有法布施才能斷除自他的生死。所以,最少乃至,乃至就是最少,不是叫大家唯讀四句偈,當然全部《金剛經》都讀更好。最少的四句偈的功德利益超過身命布施。四句《金剛經》的偈語能夠超過身命布施、七寶布施。各位,大家想一想,信得過信不過呀?我想大家學《金剛經》應該信得過的。不要不相信自已,哎呀,我沒有布施,四句偈嘛文字般若,怎麼能夠抵得過我布施?我布施嘛,多少錢多少錢,能布施多少,所布施多少,能布施的我,所布施的錢,中間還有布施的多少多少的東西。三輪不空嘛,三輪不空有為之法,生生滅滅的。四句話什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之法,不管怎樣做都有限的。梁武帝他以帝王的力量造多少寺廟,度多少的僧寶。達摩祖師說他沒有功德啦。有為之法,因為他是有為的。有為的法它是生生滅滅的。好象是很多,多的少的,可以講多講少,因為他是有為的。無為之法沒有多少可講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呀。不多不少的。所以四句偈可以轉凡成聖,了生脫死,得定開慧,轉苦為樂,所以功德是不可以七寶布施,身命布施來比較的。這時候,須菩提哭起來了。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這時候,須菩提聽到這個經,深深地理解它的意義,理解它的趣向,趣向什麼?理解實相道理。實相是什麼?實相是無相而無不相。講到實相無不相,想到有一個公案。夾山禪師大家可能都聽到過。夾山禪師也是一個大禪師,他講經說法很有名。有一次,他講經的時候有一個僧寶問他,「什麼叫實相?」夾山禪師回答,「實相無相。」你說錯嗎?實相無相是不錯的。假使再講得圓滿,「實相無相無不相。」這個時候,也不是。是不是他所問的問題的中心?也不是。你再講道理講得好,也不是。禪宗叫你當下見性,並不是叫你講道理呀。你講無相,你講無不相。講來講去還是道理嘛。所以他講,實相無相以後呀,他看下面有人笑了。笑了以後,夾山和尚很虛心,他知道講得有問題了。他就請問下去,「我是不是講錯了,指點指點。」僧寶很實際,他說,「我講不出,你去問朱涇一個叫船子和尚的。船子和尚明心見性。他是打漁的人。你去問他。他現在在划船渡人。」他船子嘛,划船渡人,他叫德誠禪師。那麼他就到船子和尚那去了。船子和尚看見夾山來了,知道他是講經的法師。他就問,「大德你住在什麼寺院裡?」和尚嘛住在寺廟裡。夾山和尚講,「寺則不住,住則不似。」他說,「我寺廟裡不住,住了就不是寺廟了。」這裡是妙語雙關。不是寺廟的寺,好象,似。似,象的意思。不似,住了就不象了。不象什麼?不象本來。他是妙語雙關。似則不住,住則不似。住了就不象了。各位,禪宗就是互相考驗,師父考驗弟子,弟子考驗師父。互相考驗。看你答出答不出,見性不見性。這時候大家都是這樣子,互相論機鋒。船子和尚看他這樣講,你說不似,「不似個什麼?」他意思是你說不象,不象個什麼東西?夾山和尚說,「不是目前法。」目前法什麼東西?就是實相境界,當然不能講明。不是目前的東西。船子和尚說,「你什麼地方學的來的東西?」你不是自已的。他一聽就知道,你不是自已的,你從什麼地方學的來的,並沒有明心見性,換句話說。你說我學的來的。夾山和尚就說,「非耳目之所到。」不是眼睛、耳朵能看得見,聽得到的。這個東西,實相怎麼看得見,聽得到?非耳目之所到。看你怎麼回答。那麼船子和尚就講了,你話是講得不錯,「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你話是講得合理,不過萬劫的生死逃不掉呀。你萬劫的生死逃不掉。為什麼?因為你學的來的,不是你自已見到的,就是這話。這時,船子和尚問他,「我現在釣魚,我釣魚桿子放下去,離鉤三寸的地方,你講一句看。」沒有道理好講,無意義。禪宗講話都是無意義,不是叫你講道理。沒有見性的人就亂講。一聽就知道你這個人沒有見性。船子和尚問他,夾山和尚就要開口了。正要開口的時候,把他一推,推到水裡面去,不要你講。不要你講,你要開口就不要你開口。推下去。推下去,夾山和尚又游到水面上,他又問他,「你再講,快點講,快點講出來。」要他講。要他講的時候,他正要開口了,夾山和尚要開口了,你要我講,我當然要講了。他又推他,推到水裡面去,不要你講。這個時候,要是我們就沒有辦法了,怎麼辦呀?這就是互相考驗。你要見性這麼簡單啊,講幾句話,講道理就算啦?好,他又過來。又問他,「離鉤三寸,離開釣魚鉤子三寸的地方,你講講看。」不要講,本來沒有道理的。他點頭三下。他這次不上當了,點點頭,我明白了,意思就是,講講不要講,一講,你一看又推到水裡去了。這樣子,船子和尚就講,你能夠這樣,我這個釣魚桿可以給你,讓你去釣魚了。自由自在,不會受到影響水邊很自在地釣魚了,意思就是。還有人講,你現在這樣情況,你把江里的水都釣完了,這個魚剛剛才過去呀。這句話,也沒什麼道理好講,也是考驗。夾山和尚把自已的耳朵掩起來,不要聽,不要聽。不要聽啦,這就對。你要講道理就不對,「哎呀,你釣魚桿放下,江里鉤鉤。江里鉤鉤,我再釣?把魚釣起來?」這裡的意思就是你的話不要聽了,不要理解。我耳朵聽就表示理解你的意思。掩耳。德誠禪師就印證他,你講得是對的。他說,「我在藥山禪師門下,就是只明此事。我在這裡多少年,沒有覓到象你這樣的一個、半個。現在你只要很好的保護它,不要讓法的慧命斷掉。」夾山和尚就和師父告別。告別的時候,回頭看看船子和尚。船子和尚看他好象還認為有別的什麼法?好象還沒有死心塌地。他馬上拿起搖船的槳子,他說,「你說還有別的東西,是吧。」這話講好,掉到水裡淹掉了。你死心塌地,這個就是。見到就是見到,不見到就是不見到。不要懷疑。

第七集下

聽到實相道理,真正能證到實相的話那真是深解義趣,涕淚悲泣。須菩提他是涕淚悲泣跟佛講,「希有,世尊。」世尊,您真是少有啊。因為三世佛能以文字起觀照,以觀照證實相,這不是稀有嗎?「佛說這樣的甚深經典,我從以前到現在,從昔以來,所得到的慧眼。」不是眾生我們的肉眼,是智慧的眼睛,實際上就是觀照般若,這個時候是慧眼。佛不是有五眼嗎?肉眼就是見近不見遠。我們肉眼近的看得到,遠的就看不到。天眼遠近、內外、黑夜他都能看到,黑的地方也能看到。慧眼看空,他知道一切事情都是空,因緣所生,緣生性空,能照見是空的。阿羅漢是開了慧眼,知道空了。但是他這個空是偏空,沒有證到真正的空。空裡面還有假啦。羅漢見到空觀以後,到菩薩從空出假,發願。他知道還有妙假,不是空什麼都沒有。空裡面,還有妙用。一切法門就是妙假,所以從空出假,小乘變成大乘的時候,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廣度眾生。這個時候照見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動不易,空有一如,所以叫法眼。到佛的時候,是五眼具足,中諦妙理一切法,眾生的根性,種種的法門,種種的因果,什麼道理、事理,他都明了;叫一切種智,一切種,一切智,他都知道。阿羅漢不過是一切智,菩薩道種智。所以我從昔以來觀空的慧眼沒有聽到你這樣的經典。我過去聽到的就是無常、無我,就是涅槃、寂靜。小乘……我是聽到過的。今天聽到實相印了。《金剛經》講得當然是實相,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實相印。未曾聽到過這樣的經典啊。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啊,如果有人得聞。聞到什麼呢?聞到這個文字般若,看到經,聽到講,這都是文字般若。聽到這個經,文字般若。信心清淨,就生信心。生信心了以後,就起觀照了。起觀照般若,信心清淨就實相現前。信心清淨,起觀照以後,由文字起觀照,由觀照達到實相,實相境界見到了。各位這個地方,有功夫的問題。我們聽到善知識開示,聽到法師講經,自已研究這個經都是文字般若。當然這個文字,實際上三般若是一樣的。

從次遞上講,由文字到觀照。最後觀照自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見到本來空有雙融,妙用縱橫,這個實相;到這個時候就是實相般若。三般若就是一個般若。由實相生觀照,生文字,由文字達到實相。重要的就是觀照。六祖就是這樣的,以自真如實性,以自已的真如本體,以般若波羅蜜多來觀照,對一切法不取不捨。一切法不取它,也不捨它;就是見性成佛道。《六祖壇經》裡面有的,各位可以去看看。他用的就是觀照般若。觀照般若最重要的是不取不捨。有時候我們打坐、念佛、禮佛這都是準備功夫,不是真正的修行。為什麼是準備功夫?我們殺敵人要把刀磨快呀,刀磨快就好殺敵人了。修一切法都為了入定。入定以後,由定生慧,起觀照。觀照以後,就看到,「哎呀,妄想來了,它是生生滅滅的,如幻如化的,都是我們自心分別。」分別計較第六意識妄想分別,加上第七識我執。由我執而起第六意識的分別顛倒,種種的苦惱就來了。八苦焦煎,生老病死呀,怨別離,冤憎會,求不得呀,各種苦惱就來了。就是因為妄想分別。剛剛看到一有妄想,就不搭理它。一個盜賊他進來的時候,你把他當兒子了,把東西都偷光了。現在用觀照般若以後,時時觀照,妄想一起,馬上照到。這個地方有功夫的。許多的人,我們凡夫不知道觀照。修行的人,妄想來了以後,來了半天,「哎呀,一句阿彌陀佛,忘記了」,趕快提起來,念阿彌陀佛。但是已經妄想很長時間了。妄想在前面,觀照在後面。功夫加深以後,妄想和觀照同時而起,妄想來了,觀照就起來。好了,它就作不了大的主意了,我觀到了。再後來,定慧力量增強,觀照在前面,妄想在後面,看你起來。從什麼地方起?從無中來,向無中去。幻化,如幻如化,幻生幻滅,這是假的,你看的很清楚了。再到後來,就是常寂常照,一天到晚,二六時中,在寂照中,妄想不起,一念不生,但是了了分明。各位這是什麼東西呀?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不要輕易錯過這句話,了了分明,但是一念不生,這是什麼境界?不是文字,不是言語,不是相,也不能執著這句話。

南懷瑾先生他是一位大善知識,大家都是知道的啦。他寫的一本書裡面,《如何修證佛法》寫的就是三際托空。三際托空就是,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中間的東西。各位,這也是一個方便。我們念頭生生滅滅的,它一定有一個時間,前面妄想息下去了,後面的認識、煩惱、家庭事務還沒有來,妄想還沒有起來,這箇中間,是什麼東西?真空地帶,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中間是什麼?請各位注意,這是修行的關鍵問題。根性猛利的話,當下就開悟,不客氣的。不是這個,還是什麼東西呀?妄想不生啦,中間了了分明,你說它有吧,一念不生;你說它沒有吧,了了分明。什麼東西?各位。所以我們講學佛法就是學般若波羅蜜,心地法門啊,不然就走彎路了,費了很多的時間、功夫得不到什麼大的受用啊。這次……我拿到一個小冊,這個小冊裡面,印公長老他有四句話,好得不得了。我供養給大家,這也是修行的境界。他說,「法身本不去來……」 我們的法性本來無來無去。《金剛經》講的,無所從來也無所去。這個時候就明白了,本來沒有來的地方,你說去嘛,也沒有去嘛。沒有來沒有去,這是講佛性。從無所來,亦無所去。我們虛幻的五蘊身體難道能夠離開生生滅滅?都是生滅的東西,都是幻化。房子也是幻化,鏡子也是幻化,我們這個人難道不是幻化嗎?東西吃下去,茶吃下去,晚上睡覺,才能維持這個虛幻的東西。你幾天不睡,幾天不吃飯,不相干了。不是幻化嗎?明明是幻化。但是我們凡夫都當它是真的。可憐不可憐!今天我們聽到佛法了,就要最大的善根福德因緣。「生也不知道,死更加不知道了」,孔子他不講生死輪迴的問題。當然他也是世間大善知識,他一句話到現在還用的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很普通的一句話,到現在還用得到。但是對佛法他沒有講清楚。當然他是菩薩現身也說不定,我們凡夫不能隨便的講他。未生以前,我究竟是什麼?不清楚。除非有宿命通,我前生是個修行人,我前生是個出家人,我前生是一個畜生。已生之後,我是誰呀?已經生我下來了,我是誰?我究竟是什麼人啊?無我啊,有什麼我不我?這是緣起四大和合的。現在講由分子、原子、電子合起來的。一分散沒有了。四大,地水火風一分散沒有了。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風,你身相還有嗎?父母沒有生你以前,你身體有沒有?沒有。為什麼?因緣和合,父母精血合成一個身體。我們思想也是無我的。今天開心了,明天煩惱了,後天發火了,一天到晚的變化,無常啊。無常就是無我,作不了主。他在臨死的時候,作不了主。我不肯死啊,有許多人兒子、老婆都在,他錢也很多,他就是要死,年紀也不大。報紙上常常有的。要是有我的話,我應該作得了主。他不想死啊,但是凡夫還是要死。這就可以說明無我。我的意思就是我能作主見,我能作主意。你現在不能作主意嘛,怎麼執著我?

所以佛講,眾生都是無我的。已生之後,我是誰呀?究竟是誰啊?我們講講這個問題。當下截斷,生死解脫自在。當下我們相續的心念,分別心不斷的相續,這個分別心我們當下把它截斷。斷掉!說斷就斷,說放下就放下。當下,現前一念,馬上放下,各位這是很重要。什麼是生死解脫?一斷就是解脫自在。這兩句話力量很大,修行就是從這個地方下手。所以這樣講起來,你學佛得到受用嗎?當下就可以受用。為什麼?它本來如幻如化,你一放下就沒有了。不斷是分別心,一斷解脫自在。瞬間,一轉眼就是瞬間,很快。所以大德都是自由自在的,到臨終的時候也是來去自由,要去就去。能海老法師,這位老法師,(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紅衛兵斗他,日子很苦。因為他是有名的大法師,到西藏去過兩次,密宗裡面他是有道的高僧。文化大革命時,有一次紅衛兵通知他,明天要對你講話,你準備。老法師想,「日子不好過了。」對於他老人家,他無所謂,他修行多年是有道的高僧。好啦,明天要見他的,他已經坐脫了。你不要審我啦,我跑了。我們凡夫一點小小煩惱都看不破,不要說生死關頭。這些大法師能夠坐脫而去,你明天要對我啦,我今天跑走了。他就坐脫了。古來大德坐脫而亡的不是沒有。有許多法師倒立而死的也有。所以學佛法他有實際功夫在裡面,不光是一個文字上的東西。也不是理論上的,也不只是修修福報,拜拜佛啊,供養供養善知識。這裡面有很多的功夫。

所以總的來講,信心清淨就能生到實相,這個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第一就是佛的功德,得到佛的果位,他的功德當然是稀有的。稀有,少有的功德。世尊啊,所謂實相者,我所講的真實之相。實相就是真實之相。從相來講它是真實之相。從性來講呢?則是非相,無相可得。實相非相。你不要以為實相是確確實實有一個東西,真實之相。名字是叫實相,但是你不能執著它。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但是實相有這個境界,不然涅槃怎麼有常、樂、我、淨呢?四德呢?四德就是涅槃境界,常、樂、我、淨。常,常在裡面快樂;我,真我;淨,清淨。涅槃有四德。不能說它沒有,你說它有也不能執著。各位我們學佛不能執著一個東西。非空非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無實無虛。這什麼東西?各位問問自已,一定有受用的。則是非相,不是相。不是相是什麼東西?是性嘛,實際上是性。性相不二也可以說它是相。這個相是真實之相。不但這個是相,這也是我的性。所以古人有一句話,「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鬱郁黃花無非法身。」山河大地都是我的本體。當然這裡初學的人不容易理解,你坐下去就知道,不但我的身體,山河大地,一切諸法不離自性。萬法不離開自性。諸法不離開實相。天台宗講諸法實相,《楞嚴經》也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諸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諸法都是妙真如性。所以總的來說,我們不可執著有相,也不可執著無相。有相、無相都不執著。這裡面,講實相。因為實相不是有或無可以講的。所以《金剛經》講非法、非非法。空空寂寂是非法,但是了了明明非非法。現在我們繼續地一起研究《金剛經》。上一次講到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上次講到這裡。這時候須菩提講,我聽到這樣子的經典信心信授,理解又能夠受持,現在這樣講,好象不是十分困難,因為這時釋迦牟尼佛親自在講法,不足為難。但是當來世以後,後五百歲就是末法的時間,第五個五百歲。一般講正法、象法、末法,三個時間。佛在世的時候,有許多人有修有證,這是正法,釋迦牟尼佛開示的道理還沒有走樣。到象法時有修有證的人少了。到末法時,相信的人是有,修證的人就不多。所以正法二個五百年,象法二個五百年,後五百歲就是第五個五百歲,就是末法時最初的五百年。也就是現在的時候,二千五百年。如果這個時候有眾生能夠聽到這一部經的話,他能夠信解又能受持,接受行持,那麼這一個人就是第一希有。第一,因為他不僅是菩薩的修法,還是成佛的修法,所以是第一。希有就是不大可能有的。為什麼呢?因為他講的空,不是小乘的偏空;而是大乘的我空、法空、最後空也是空,這樣子三空到底。這個法門是希有的,不大容易聽得到的。須菩提講聽到這部經是不容易的。確實是不容易的,他離相,無執不住。這些道理講來講去。許多的實相道理,佛法的主要的道理就在這裡面。一部《金剛經》我們聽到以後,不管你理解不理解,第八識里種下種子。菩提的種子種下去。……就是出世的種子。何以故,為什麼這樣是第一希有呢?它下面講下去。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為什麼說它是第一希有?因為這個人啊,已經理解到實相無相的道理啦。無我相,就是實相無相。既然無我相了,那麼四相都不執著了。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不執著了。所以者何?為什麼說沒有四相呢?因為我相即是非相,所謂我相是因緣和合的虛幻之相。這我們聽了很多了,是五蘊和合,五蘊假合的。即是非相。沒有實際的相可造,虛妄之相。我相是虛妄的,那麼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當然也是虛妄的啦。有即非有。所以即是非相。四相都是非相,因緣所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何以故?第三次又解釋了,為什麼這樣說呢?為什麼說它是非相呢?因為有即非有。只有離開一切諸相才名諸佛。這句話就是說修持的時候不住有也不住無,離開有無的兩邊。不但不住我相,也不住法相,也不住非法相,一切諸相都不住。我們修行的時候,離開我相是很不容易的。《金剛經》不但要離開我相,還要離開法相,還要離開非法相。如果圓教根性的人修起來,他三個相一起破,並不是先破我相,再破法相,再破非法相,分不開呀。文字上講起來好象有我相、法相、非法相,實際上也不容易分開來。所以圓教的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真一切真,都是同時進行的。《金剛經》當然是圓頓之教了。所以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我相、法相、非法相一起破掉,離開一切諸相就名諸佛了。各位,從這一句話里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個道理,我們要成佛,不要從成佛上面去求,「哎呀,我希望象阿彌陀佛一樣的相好莊嚴,我要成就象釋迦牟尼佛一樣的萬德莊嚴。」這求不到的。因為越求妄心越多。只要離一切諸相。各位,離一切諸相什麼意思?就是不要求真如性,只要歇下妄想。所以古德有兩句話,「不要求真,但須歇妄。」不要求真如本性,怎麼樣,怎麼樣。真如本性怎麼求得到?你求的心就是妄心。能求之心是妄心,見到的當然也是虛妄,不是真如本體。所以不要求真,但須歇妄。各位這很重要。有許多的修行人,他知道我們要證到真如實相,因此他就在真如實相上用功,好象有一個實相被我看到;有一個佛菩薩被我看到我也能成功。各位,這樣子用功,永遠見不到佛性,永遠不能成佛。妄想上面又加妄想。要求清淨之心,這個心也是妄。《六祖壇經》裡講,淨妄,這個淨也成妄想了。對修行的人這很重要。我們只要在歇妄的方面下功夫,離相方面下功夫,不要去求真。一但你離開相了,歇下妄心了,當下就是菩提,當下就是諸佛!所以《金剛經》講,「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佛告訴須菩提,對啊,對啊。如是,如是,我的心是這樣的,你的心也是這樣子的,如是,如是,大家以心印心相應了。你講的一點不錯,是這樣。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如果有人聽到這個經,一點不驚恐,一點不怖畏,你要知道這個人甚為希有。各位,般若大經,沒有般若根性的人聽上去好象要驚怖。「哎呀,原來我什麼都要空呀,佛法也要空掉啊,連空也要空掉,那我還修什麼行?修行沒有意義,什麼都空掉了。」認為斷滅了,好象,就驚怖了。這個人能夠不驚不怖不畏。

第八集上

這個人如果能夠不驚、不怖、不畏,不怕,沒有懷疑,這個人他是甚為希有的。因為我們末世的眾生,末法時代的眾生,聽到這樣深的意義一定是驚怖,談到這樣深的深般若他一定要懷疑,聽到這樣般若波羅蜜多的微妙法門,一定是怖畏。如果我們能不驚不怖的話我們成佛就有份。這是佛對須菩提講的。聽到這個經能夠信受奉持,這個人確確實實是第一希有的。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聞到這個經不驚、不怖、不畏是第一希有的。什麼道理呢?因為他能夠理解如來所說的離相第一波羅蜜。離相的第一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他能理解。第一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因為般若是六度萬行裡面的最重要的一度。沒有這個般若度,其餘的五個度不能稱為度;是世間的禪定,是世間的忍辱,是世間的布施。都是世間的,世間法都能做到。四禪八定看來是定,實際上還是世間的禪定。所以用般若的觀照,他就能出離三界,所以稱為第一波羅蜜。稱般若是這許多度先導,這許多度裡面如果沒有般若波羅蜜多都不能到達彼岸。般若它是離相的,他不但離開其他的許多相,連般若本身也離開。我們修學到沒有少法可得的時候,你還得到什麼?得不到別的東西,得到般若波羅蜜多嗎?也不是。也沒有少法可得。如果有少法可得了,這好比眼目中間放珠粉。眼睛裡面放了珠粉一樣是遮蔽視線,一樣是看不見東西。所以即非般若波羅蜜是什麼意思呢?即非般若波羅蜜他是不執著般若波羅蜜的相上。如來講是講第一波羅蜜,但是不能執著在這個第一波羅蜜。但是也不是沒有,不壞法相,因此是名般若波羅蜜,可以稱它為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也是這樣,如來說,忍辱波羅蜜也非可執著。你不能執著的。因為什麼呢?沒有忍辱之相可得。這就叫忍辱波羅蜜。在這個經裡面一個講到布施般若波羅蜜。布施波羅蜜可以治貪嘛,我們眾生貪心,貪這兒貪那兒。我們就要布施。難捨能舍,難忍能忍,難施能施,這樣子治貪。忍辱波羅蜜就是治嗔。小不忍則亂大謀。小的事情如果不忍耐的話,大的事情,大的計畫就打破了。我本來安排的很好的,因為小的事情大家鬧翻以後,很多的計畫就打破了。所以世間法也講忍辱。不過用佛法講起來難忍能忍是不容易的。忍不住也要忍。一般的人不容易忍,忍不住,難忍。能忍。佛法就是這樣,所以佛法里有八風不動啊。八個風吹過來,我就不動心。八個風裡面,四個是順的,四個是逆的。毀謗你呀,譏笑你呀,苦的事情來了,不利於你的事情來了。我們一天到晚求吉祥如意。它就是不吉祥不如意,你怎麼辦?特別是我們居士,在家的居士,磨練的機會很多,這是我們居士的特點。出家的人他離開家庭了,痲煩就少點了。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優婆塞戒經》裡講,出家菩薩修這個法門不足為難,在家居士修這個法門不容易呀。因為在家居士多惡因緣纏繞故。各種惡因緣比較多,纏繞他,就是圍繞他,妻子呀,女兒呀,小孩呀不聽話,種種不如意的事多得很。所以大慧宗杲禪師他講過一句話,他說:「居士的修行要比出家人難大概多二十倍。」大概多二十倍,就說明在家居士磨練的機會多,進步也比較快。對有許多事情,你不到這個境界,他第八識這個種子不出來。你在這個境界裡面,各種貪、嗔、痴,煩惱都來了。看你是不是用功,對付不對付得過去。對礙障的地方,你忍得過去忍不過去這是關鍵。所以《金剛經》多講忍辱波羅蜜,實際上讓我們斷嗔心。還有書上經常講到第一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斷痴心。貪嗔痴嘛,痴心,就是妄想、無明、顛倒、愚痴就用般若來度它。貪嗔痴就用布施、忍辱、般若波羅蜜來度它。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我們不要執著,噢,有個忍辱可忍。有能忍的人,有所忍的境界,有這個相的話那就不能出三界。所以我們能夠忍辱離相的話,忍辱之相也沒有。但是也不是不忍,是名忍辱波羅蜜。有忍辱波羅蜜這個名字。《金剛經》這樣的話有很多。如果用三諦來衡量。忍辱波羅蜜就是假諦,即非忍辱波羅蜜就是真諦。從三諦來講也是空、假、中。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般若蜜,中諦。忍辱般若波羅蜜就是假諦,即非忍辱波羅蜜就是真諦。所以二諦、三諦都可以講。這是從文字上,從教理上來講就是這樣子的。如果我們忍辱波羅蜜的時候執著有個忍辱可忍。還沒有離開相,還是一個法執。非忍辱波羅蜜,就是講忍辱之法也捨去,也離開了。不住忍辱之相,當然生死的苦因也沒有了。所以忍辱一法是我們修行的主要法門。下面釋迦牟尼佛舉自已的例子啦。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釋迦牟尼佛修行的時候,他修菩薩行的時候,有一次在山上打坐。那個時候,歌利王他帶了一些宮女,到山上來。看見一個和尚在這兒打坐,宮女覺得很奇怪。有些宮女彩女就對他頂禮禮拜。這個時候,歌利王來了,他看到這個情況就發火起來,「哎呀,你這個少年。」因為釋迦牟尼佛那時年紀很輕,大概不過二十九,三十歲。他三十歲成道,成道以後,說法四十九年,八十歲。年紀當時很輕。「你這個少年又沒有得到聖果,你敢調戲觀看我所有的宮女嗎?」釋迦牟尼佛當時說,「大王我是沒有貪心的啦,你不要怪我,好象貪你下面的宮人,才女。」歌利王當然不相信了,「世間的仙人他還要貪呢,你這個小和尚怎麼能不貪色。你又沒有證到聖果。見色而不貪我不相信。」釋迦牟尼佛講,「我雖然沒有證到無貪的境界,但是對於貪的境界,我自已知道我是不會再有貪心的。」歌利王講,「你有證據嗎?」他說,「我能夠忍辱呀,我有這個修持境界的功夫呀。」歌利王講,「你能忍耐,那我試試看,我就把你的耳朵割掉。」把他的耳朵割掉。割掉以後,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還是菩薩。這個菩薩寂然不動,不動心,容顏一點不變。這個時候他手下的宮女看到了,就求歌利王,「你不要再打擊他,不要再割他的身體啦。」歌利王說,「不行,鼻子再試試看。」就把他的鼻子也割掉了。後來把他的手指也割掉。釋迦牟尼佛由於無量無邊世來修的慈悲、憫苦一切眾生,心裡一點沒有嗔恨心。這時,四天王忍不住了。四大天王心裡就憤恨,你這樣不講道理,他就下雨,把石頭象下雨一樣打下來。歌利王一看,「哎呀,驚動天意了。」心裡就慌了。趕快向菩薩求哀,「哎呀,這是我的不好,我向你懺悔呀。」菩薩講了,「大王,我心裡沒有嗔,也沒有貪,如果你不相信的話,我發誓如果我真是無嗔、無貪的話,我身體馬上恢復過來。」發願以後,果然他被割掉的身體恢復了。這當然是釋迦牟尼佛大智慧的願力所感召的不可思義的成就。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還要發大願,「如果將來世成就菩提了,我先要度大王了生脫死。」後來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就度五個比丘,第一個就是喬陳如。喬陳如就是歌利王的後世。各位,這個就是佛教的博大精神,以德報怨。對他來講是怨家,割過他的身體,但是他還要度他。他當時就發願。各位想想,世間的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學問有這樣的偉大嗎?我們普通的凡夫啊,他罵過我一句,當下他不報復他,到一定的時候,他心中還是耿耿耿於懷呀,不放他過去,有機會的時候就要報仇,他以怨報怨嘛。世間有些是以德報德,有些是以怨報怨。釋迦牟尼佛就是以德報怨。當然有些以怨報德那是更加不好。以德報怨,佛教的偉大就在這。

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因為節節支解的時候,我已經空掉我相了,當然人相、眾生相、念念牽留的壽者相都沒有了。不然的話,我怎麼不生嗔恨心呀?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修行佛法,修忍辱波羅蜜最重要的就是要沒有我相。印光老法師《文鈔》裡面有一句話,很多年來我一向記著。他說,「久修大士,」修了很久的大菩薩,「能了我空,」能夠知道我是空的,無我,「一切煩惱皆化為大光明藏。」那個時候,一切的煩惱,不管什麼煩惱,都化為大光明寶藏了。自性本來是大光明。因為種種煩惱感招,惡緣纏繞,所以大光明不能現前。能夠了解我空了,就不煩惱,當下就是大光明。所以各位,知道我空,觀無我相,這是修行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法門。

有時候家裡的事情來了,不是普通的事情,痲煩很多,講到一個「死」還有什麼?我的老師王驤陸居士,他說,「世間無論千萬個大事抵不過一個死。」各位,他講,「不管一千一萬個大事情,跟死比起來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人還是要死的,所以死的事情最大。「千萬個死呢,又抵不過一修。」了生脫死,生死問題我只要修,修行就好,修就可以解脫生死。「千萬個修抵不過一覺」,千修萬修抵不過一個覺字。所以某老先生他創辦的蓮社,叫大覺蓮社。很好,大覺。我們就是要大覺。從前諸葛孔明他講,「大夢誰先知?」我們做大夢呀,哪個人先覺悟呀?先知先覺呀?諸葛亮當然是智慧的人。所以我們講到死,千萬大事變小事呀。世界上實際上是沒有大、小的。

某居士,常常我們倆人聊天,他說,「世上實際沒有大事、小事,也沒有順的、逆的。」對的,講得很好,不住二元分別。大小、是非、人我、好壞無非都是妄想分別。如果不妄想分別的話,都是智慧境界。所以《維摩詰經》講,「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諦而不動。」對於第一義諦是不動,但是他了解一切世間是是非非,一切諸相,能善分別諸法相。諸法相,還是知道分別,因為他這分別不是我們意識的分別,而是智慧的觀照。各位,意識的分別跟智慧的觀照是不同的。有許多人這個問題可能還是沒有搞清楚。有些居士,他把觀照跟思維心混和在一起了。實際上思維心和觀照,一個是有為的,一個是無為的。一個是有分別的,一個是無分別的。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轉識成智。把我們的識轉過來成為智慧。什麼是無分別?無分別不是不知道。六祖講的,「用即遍一切處,不執一切處。」用的時候,一切處都遍滿,到處都很周到,但是一切處不執著。不是執著那個地方,執著這個地方,不執著。就這樣不執著一切地方是大智慧。不執著一切事物,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所以那個時候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須菩提,我過去五百世的時候我作過忍辱仙人。各位,這個忍辱仙人呀,佛也叫仙人。這個仙人不一定是外道。釋迦牟尼佛怎麼會做外道?是吧。他這個仙人叫真仙,佛叫真仙,也可以叫他為真仙。所以他修行的當然還是佛法了。他多生多世布施生命,行所無事,他的心寂然不動。五百歲的時候,他修許多的法,有許多的境界。那個時候我也是無四相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佛法裡面有一個念佛法門。這個念佛法門能夠接引一切眾生,隨願往生,橫超三界。當然念佛法門我們修得好的話,感應也很大,也很方便。只要老老實實地念。有四句話,我們可以給各位參考。我們念佛的人,就要清淨恭敬,口念耳聽。一念清淨,恭恭敬敬,一邊口裡念,一邊耳朵里聽。句句相續,字字分明。一句頂一句的頂上來,句句相續。字字分明,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不快不慢,清清楚楚,兩個耳朵聽。口念耳聽。好啦,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不是有嘛。都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被一句佛號攝住。淨念相繼,清淨心念,一念一念的跟上來。起初,清淨的時候多,妄想的時候也有;後來妄想少了,清淨的時候多了;再下去,慢慢打成一片了,念佛三昧現前,這個時候,寂照不二,就是禪宗的境界,就是《金剛經》的境界。功夫到這就是淨念相繼。這時候就是淨念相繼。繼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念頂一念,淨念嘛,阿彌陀佛就是淨念。到後來,這個淨念是我本來的清淨境界,實相境界。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個淨念相繼就是清淨實相之性。這樣講,禪宗跟淨土宗,跟般若波羅蜜多沒有二樣,沒有分家。當然就是一樣的,下手的方法有不同,歸根到底是一樣的。禪淨不二。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須菩提,我們菩薩離開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什麼心呀?能發的心,所發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發的方法,都是應該離開的,只有離相,離能發之心,所發之相才能得到真正的無上菩提。我們念佛的人如果不知道離開一切相的話,就不容易證到一心不亂,所以念佛的人最好與般若波羅蜜多合起來修,這境界就高。一句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就是應無所住啦。了了分明的時候,念佛的時候,淨念分明的時候就是而生其心了。沒有什麼二樣。所以念阿彌陀佛與般若波羅蜜多合起來修不矛盾。反過來,修般若波羅蜜多的人,再加上修一修南無阿彌陀佛,也很好呀。因為有時候我們觀照的時候容易失照。各位,講到失照兩個字,我給各位講一講,失照是很痛苦的。失照就是你本來用覺照的力量把妄想壓住了。有時候功夫不到家,一念大意妄想又起來了,馬上感覺已經來不及了,那個時候,妄想紛飛呀,好象天下大的事情都倒下來。所以憨山大師在《禪門日誦》(《禪宗法要》)裡面,他講到,一但失照以後,種種的魔呀,種種痛苦就來了。我們修行的人要經常多念念阿彌陀佛,這是觀照法門,就是修行般若法門,念阿彌陀佛還是很好。般若和淨土合修,這個功效很大。須菩提菩薩應該離一切相,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要執著於能發之心,也不要執著於所離之相。那個時候能所因果都是離相的。後面他解釋了。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各位,不應住色生心,勸大家不要在色上生心。看見一個境界,看見一個環境好還是不好,或者看見男女關係的事,我們不要起心動念。《地藏經》講的,「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所以菩薩戒裡面不光是思想上不能動,行動破戒,你剛剛一動心念實際上已經是破戒了。因為你的口和身是由意識起作用的。意識動了,內心在外面表現出來就是口,罵人啦。打人啦,都是觸的因。實際上你心動一下已經破戒了,菩薩戒很微細。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有人罵你,罵當然不好,心裡不開心了。實際上講到底,《優婆塞戒經》裡面,講得很多的,他說,罵的時候,後面的一個字出來,前面的一個字已經滅掉了,再後來一個字出來,前面一個字又滅掉了,念念生滅,怎麼成罵呢?不是罵。各位,《四十二章經》裡有人罵佛,等他罵完以後,釋迦牟尼佛就問他,「你罵好了。如果有人送東西給你,你不接受,不接受怎麼辦呀?」他說,「我就拿回來了。」他說,「我現在也不接受。那你退回去了。」你等於罵自已了。罵我,我不嗔,我沒有影響,你作了惡業,你自已退回去了,你自已遭罪。這是《四十二章經》裡有的。釋迦牟尼佛是教他、勸他,你不要作惡業了,今後受報很苦惱的。你罵人,實際上罵自已。你在作業,別的人沒有作業。當然,所罵的人要有功夫,所罵的人如果動心發火,也是有罪的。發火了嘛。我們不要動心,如如不動,那麼罵的人有罪,我們所罵的人沒有罪。跟我絲毫不相關,沒有影響。所以受也是這樣的,識也是這樣的。色聲香味觸法就是見聞覺知。色聲就是見聞。覺就是香覺、味覺、觸覺這三個覺。法就是知。這個見聞覺知是生死的根本。我們對這些境界怎麼對付呀?應生無所住心。各位,這個非常重要,應生無所住心。要生一個心。生什麼心?無所住的心。請問各位,無所住的心究竟是什麼心呀?不住在六塵境界,不住在色聲香味觸法,不住人我、是非。這是什麼心?心還是有的。以前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話。應無所住,起用。而生其心,得體。兩句話。現在把它並為一句話,應生無所住心。生是生心的,但是這個心是無所住的。文章好就好在這裡。我們仔細體會,這句話就是我們修行解脫生死的重要的地方。無所住,一切境界來了,過而不留。過去就算了。有許多人,現在當然種種的煩惱,過去的煩惱,已經過去幾年了,他還是

第8集下

有許多人,現在當然種種的煩惱;過去的煩惱,已經過去幾年了,他還是攀緣不息;未來的事情,明年的事情,下半年的事情他還是想得很多。這都是妄想顛倒呀。過去、現在、未來,你到時候來的事情不是這樣,一切無常嘛,你算得很好,下半年怎麼樣怎麼樣。來得時候不是這樣子,你人死了,下半年死了,你的計畫都落空了。所以應生無所住心。如果心有住著的話,則為非住。你如果心住著一個地方,那麼,常住真心就住不著了,就為非住了。意思就是,不應住無,不應住在境界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跟這個意思是差不多的。所以佛講,菩薩心不應該住色布施。布施的時候不要有我是能布施的人,對方是所布施的對象;也不要想我布施了好多好多的錢。沒有這回事,不執不住。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因為要利益一切眾生,他應該這樣布施,不住於相。不住相布施也就是離相布施,他的福德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如果住相布施了,他也有福德的,不過他是有限的。他是有為法,只能說他是福德吧,不能說他是功德吧。一般講起來功德還是無為的,福德還是有為的。梁武帝他就是住在有為法上,他的布施就是有相的福德,談不上離相的功德了。這個地方為什麼專門講布施。實際上布施波羅蜜,它可以把六度結合在一起。因為布施裡面有財施,有法施,有無畏施。我們以財物布施當然是布施度。我們不惱害眾生,不冤枉眾生,讓眾生生歡喜心。……講,「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無畏這就是持戒度嘛。有怨的眾生我不報,讓他心裡上不怕,這就是忍辱度。法施,能夠演說各種佛法,教人不倦。教人不倦,不疲倦,這就是精進度。所講的法不錯亂,不亂講,這就是禪定度。智慧分明自在無礙,這就是智慧度。所以這一布施波羅蜜多,實際上六度都包括在裡面了。總的來講是要無相,離相。所以佛這樣子反反覆覆地叮嚀就是說明,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當這樣子的無住布施,方能合乎無為的道理。如果住著,稍微有些住著的話,那麼有人,有我,有法,種種的境界執著了,執著了以後成為有為的果報,他就不能解脫了。怎麼能度眾生呢?讓眾生得到了生脫死的利益呢?下面,佛又講了,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如來說,一切相都是非相,所謂非相者,就是什麼呢?非可執著的啦。緣生性空的啦。即相而離相的了。所以一切諸相即是非相。他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為什麼一切眾生即非眾生呢?因為眾生也是因緣和合的。眾生本來是佛,本來他不是眾生,不是煩煩惱惱的眾生。所以你不要把眾生看死了,他一定就是眾生。緣生無性,當體空寂。所以即非眾生。這樣子,當然我們從相來講。以前我們也講起過,有兩種。一方面,一切相當它是虛妄的,知道它是虛妄的。但是這一切相又是真的。各位,有沒有體會出來。這問題不好講,我講個比喻。那天也講到。用金子,等融化了以後,做成許多的手飾,戒指啦,手鍊啦,金杯子,金茶壺都可以做,是吧。但是這些相,是真的吧?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融化以後,就沒有了,這些相就沒有了。戒子相就沒有了,茶杯相也沒有了。但是呢,「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啊。它也不是完全沒有的,他本體都是金子啊。茶杯也是金子,金戒子也是金子,手鍊還是金子。這樣講起來,相就是性。這個相就是金子。器就是金。器具就是金子。相就是性。一切相就是我的性啦。所以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我們要見自性嗎?山河大地就是我的自性。不過,這要有個前提,就是不要執著。你執著山河大地是真的啦,那就不對。從前有個禪師講這個問題。哪一個禪師,我記不起來了。他說,「未悟的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啊。」沒有開悟的人看到山當它是山,看見水當它是水。當然是這樣子。為什麼呢?因為他不知道這是因緣所生;不知道是原子、分子、電子各種結合起來的;一個大山,一個大海都看得清清楚楚。這是沒有的,執著外相。「用功的人他就不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他知道一切都是微塵和合,一合相,合起來的,實際上沒有這個相。緣塵組合起來的,因緣所生的東西。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乃至房子不是房子,…子不是…子;人也不是人啦,都是父母的精血和合,也是細胞結合起來的。都不是。非相。「真正有功夫的人又不同了,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為什麼呢?那個時候,看見山就是我的本體,看見水也不離我的本性呀。這個山呀,水呀還能夠我本體所分別。山還是當它山用,水還是當它水用。你要見到本體嗎?山水就是我的本體。所以古人有句話,「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鬱郁黃花無非法身。」這當然講得證體一般的情況。實際上就是非相,非非相。一切眾生也是這樣,所以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菩薩不住相布施,一切諸相即非諸相,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這樣講法好象不容易使人相信,恐怕大家又要起懷疑,「佛講的話會不會是虛妄的?」所以這裡馬上用這五句話來說明。說明真語者,佛不講假的。實語者,佛不講虛語的。如語者,佛講的話不變的;不是今天這樣講,明天那樣講,不變的;無常就是無常,無我就是無我。不誑語者,不是欺騙人的,不欺騙人。不異語者,佛佛道同,不是這個佛那樣講,明天燃燈佛又是這樣講,別的什麼阿彌陀佛又是這樣講。不是的,講實相道理,講世間的諸法道理,都是一樣的。不異語。所講的話沒有兩樣的。所以講五種話。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馬上又回到本來面目,本來境界。如來所得的法,這個法,各位我們研究這個法。這個法不是方法,也不是諸法實相的諸法。也不是種種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各種的法門。也不是事事物物。是真如之法。所以我常常提醒大家要注意這個法。這個法解釋很多。「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個法就是方法。方法也應該舍掉,不要看到指頭就是月亮,月亮在天上,不是在指頭上;用指見月,不等於指頭就是月。還有一個法是事事物物,「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心生了,一切是非、人我都來了。心滅掉了,大家忘記了,就算了。這個法就是一切事物。還有一個法就是實相。實相也是一個法,真如也是一個法。這裡講此法無實無虛。如來所說的真如實相之法,你講他實在的,不是實在的;你講他沒有的,不是虛無的。所以說這四個字可以說通篇靈魂,也可以說是必竟的統一,是空有的不二。無實就是空,無虛就是有。也可以說是體用不二。他的體是無實,他的用是無虛呀。妙用還是有的。也可以說是寂照不二呀。無實就是寂然不動,無虛,覺照無礙呀。「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見能夠照見。不是沒有啊。所以實相中道第一義諦,實相般若之法,就是此法,如來已經證到這個法。這個法就是離開兩邊。什麼叫兩邊?又是離開兩邊,又是兩邊都照顧得到。所以說無實無虛。因為它是無實,所以不執著在有的一邊,不執著有諸相可得,也不見有眾生可度呀。因為他是無虛,妙用不虛的,六度萬行,廣度眾生,你說他是虛嗎?也不是。有這個事呀。無量無邊眾生都可以度,就這個事是無虛的。因為無虛的,他就不著空的一邊;不捨掉布施的行為,不捨掉利益一切眾生。即相而離相。利生而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諸佛如來以這個法門來修證,成就菩提。今後我們修行,也不離這個法門。不要執著空有二邊,又不離開空有兩邊。所以佛法確實是圓融無礙。有些不學佛的,是聽不懂呀。有時講空,有時講有,有時講非空非有,有時講即空即有。究竟是有還是沒有?他搞不清楚。我們證到了真如實相以後,明明有這個不生不滅的,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東西。你還說他假嗎?那個時候句句都是好的。你說他是非空,是非空呀,明明是有嘛,了了分明嘛。你說非有,是非有啊,一切都是虛妄的,緣生性空嘛。乃至於即空即有也是這樣子,雖然明鏡照東西的時候,空空寂寂,但是明鏡裡面的東西,種種的形象很清楚。空有不二的。當然諸佛菩薩度生的時候,就是行空花之佛事,做水月之道場。雖然有許多道場,行許多佛事,實際上是水中之月,他不以為是真的,遊戲之事。所以佛教裡面有遊戲三昧。大德、佛菩薩都是遊戲三昧,你看他很忙,實際上他不忙。心中了無一事,了無一人,行其所無事。在《四書》裡面也有一句話,「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能夠行其所無事,這個智慧就大了。我們這裡看,有許多人做事情,行其所無事,好象沒有事。……他實際很忙呀,要打電腦,又要印書,又要管別的佛教上的事情,又要聽經,自已也要禪定,做功課呀,他行其所無事。最近《般若花》印出來了,下面還要印。他很忙。但是你看看他好象沒有事情,行所無事。各位,這就是修行功夫呀。一般我們普通的凡夫,稍微一點事就忙得不得了,苦惱得不得了,「哎呀,弄不清楚,搞不清楚。」這是不容易的,這是妙用。當然諸佛菩薩妙用比我們更大,他是十方世界,救度眾生,化身百千萬憶來救度眾生。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

須菩提如果菩薩心住在這個法上,五蘊呀,六塵呀,六度萬行呀,我證得無上菩提呀,這都是住在法上。這樣行布施,好比人到暗室裡面去,看不見東西呀。所以菩薩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如果沒有觀照般若的話,不知道三輪體空的話,他心住在六塵境界上,行布施,不但不能夠度脫煩惱,度脫根塵。而且他的貪心、他的嗔心,還是很重的。貪心、痴心還是要感招他,纏繞他。這樣子,修道就是障礙。好比眼睛到暗的地方去,沒有太陽光也看不見東西。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這是無住的功德了。菩薩發心修行,心不住在六塵諸法上,行一切布施。用觀照功行,雖然行一切布施,心裡沒有這回事。日光圓滿,頭頭是道。好比有人有眼睛,上面有太陽,光明照耀。這種種的事看得很清楚。這日光就是表示觀照般若了。種種的色是什麼呢?比喻實相的妙理呀。有了觀照的妙住,當然可以親自見到實相的妙理。見到六度萬行,一切無非是實相。實相究竟是什麼東西?實相就是,一切法就是它,一切法不離開它。實相不即一切法,也不離一切法。不是跟一切相相同的,也不離開一切法。就是不即不離。不住它,也不離開它。實相妙用。實相跟一切外境的關係,事物的關係就是這樣。你說,「實相有實在的東西。」不對。你說,「沒有實在的東西,離開它。」也不對。所以不即不離,這是真正實相的境界。我們心中不執法了以後,就契合了這個無實的道理。這個無實的道理來行布施的話,那麼就起了無虛之理了。無實無虛嘛。所以六祖講了,無實就是法體空寂,無相可得;但是恆沙的妙用用不完,所以叫它是無虛,因為有無量恆沙的妙用。行一切布施功德,但是本體是空寂的。所以不應該住在法上。即知道布施,又知道離相。總的來講,我們即要知道布施,又要知道離相。這樣就證到第一義諦,兩諦不著,方才合乎般若的妙用。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今後的世界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對這個經受持讀誦,那麼以佛的智慧,他五眼六通、三身、四智都俱備;以佛的智慧完全了解這個人,知道這個人,見到這個人,都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就是時間了,無邊就是空間了。無量無邊功德,說明功德大得不得了啊。只要我們能夠修持無住之行慧,佛的眼睛清清楚楚見到看到,他都是了解到,都能夠成就無量無邊功德的。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這講利益他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這些善男子善女人當然是大菩薩,菩薩發心的人,不是一般的人,發大乘心的人。他初、中、後日的時間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前面講以七寶來布施,現在講以身體來布施。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這樣子無量百千萬億劫,這樣長的時間以身體來布施。如果有人聽到這部經典,信心不逆,相信,不反對,不反感,認為這是真的。「信為道源功德母」,《華嚴經》講的。信心很重要,信心不逆,其福勝彼。這個福報比恆河沙數身命布施,三世以恆河沙數身命布施的功德福報還要勝過。何況這個人能夠書寫,這個人能夠讀誦,能夠受持,能夠為人解說,能夠自利利他,總的來說能夠自利利他。那當然更加勝過以身命布施了。總的來講,說明什麼呢?主要說明般若無住的功用是無可較量的。只要信心不逆的話,只要對這文字般若,無住的道理不生懷疑,佛法的大海你就能進去,唯信能入。由信而解,由解而行。所以發信心,有信根。……都是由信開始的。所以福德可以超勝。這是比較。一個是有為之法,有為的福報。而這部經講的,就是聽到這部經,無為的種子,菩提的種子種下去了。能夠迴光返照,又能夠書寫,為人解說,福德當然更加勝過有為的功德。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須菩提呀,總的來講,要緊的來講,這個經不可思議、不可用心來思,不可用口來議。不可稱量,不可用稱來稱,不可用斗來量。這裡無非形容功德之大,有無邊功德。如來為哪個人說?為發大乘者說,就是發大乘菩薩心,要自利利他的人,大乘眾生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如來為發要想成佛的人,最上乘就是佛乘,為想成佛的人說的。所以不可思,就是不是言語所能形容。不可議,不是口頭所能測度。不是凡夫可以測度。不可思,不可議。思就是心思。議就是口頭的形容,口頭的稱量。總的來講,因為這部經是為發最上乘者說,為發大乘者說;所以它是圓頓之教。為什麼到這時候方才說?因為眾生根性成熟。佛說法五時八教。從《華嚴經》以後,眾生不了解,就講《阿含經》。《阿含經》以後,眾生慢慢根性成熟了,就講《方等經》。方等以後,開始講《般若經》。般若圓滿以後,就講《法華》、《涅槃》,就是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這部經就是講般若波羅蜜,佛講《般若波羅蜜多》講二十二年。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果有人能夠實行接受,行持,能夠讀誦,而且能夠廣為人講,為人說。如來完全知道,他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完全能夠知見這個人,都成夠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心思不可口議的功德。這些人將來就能擔荷如來的家業,挑起宏法利生的大擔子。荷擔如來家業,能夠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的大事業。能夠信仰這個般若大教,能夠理解實相的大理,這個兩大理。所以我們知道菩提大果就是如來的使命,荷擔如來的家業。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何以故?反問的意思。何以故?必定要發大乘心,最上乘心才能夠荷擔如來無上菩提呢?因為須菩提呀,如果有人,他專門歡喜小法,小乘之法。小乘之法它雖然也講到離我,離我相,也講到空。不過他這個空是偏空啦。他只講我空,不講法空,更不講空空。如果樂小法的人,他雖然能空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但是還有四見。執著見還是妄見了。各位,相跟見有不同的地方。第八識裡面有二分,一分是相分,一分是見分。相簡單的講就是境界。見就是能見境界的心。一個比較粗,相比較粗,見比較細。這個經裡面,以後下面一步一步下去,由粗到細。從空粗的我法二執,到最後空細的我法二執。一步一步地引向到深入。從這個地方開始見到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個見,講到見的事情,如果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比方說拔無因果,這也是見。須陀洹他修行斷見惑以後,他五個見都斷了。這五個見里,首先就是我見。我見,力量很大,也就是身見,我們眾生,大都都怕死,怕損壞我的身體。這個身體是我的,這個身體就是我見。須陀洹破我見了以後,見惑斷了。見惑斷了,才能修二果、三果、四果,到思惑也斷了。見思惑。斷見惑也是不容易的。斷見惑以後就是醒了,叫入流,入到聖人之流的地方去。如果這樣子對見沒有忘,對於這個經他不能夠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第九集上

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見沒有忘掉。意志下的人,不能發大乘之心。不發大乘之心,中道之理他不明了,所以不但不能聽受讀誦也不能為人解說啦。因此我們要發大心,不能好樂小法。發大乘之心,各位,大乘和小乘在發的時候並沒有大乘、小乘。現在講起來小乘就是原始佛教。原始佛教跟大乘有什麼分別呢?原始佛教一般來講,講自利的多,講利他的少。小乘佛教講破我執,不講破法執。它講我空法有,法還是有的。我是空的,我是空的,但是法還是有的,五蘊還是有的,十二處,十八界,種種世間法都有的。大乘就不這樣講,我空了,法也是空的。原子、分子、粒子,到最後,沒有了,變臨虛塵,變波了。波了還有什麼東西?沒有東西。法也是空的。大、小乘境界不同。還有小乘多數都是自利,看眾生煩惱很重,塵沙惑,他就不想度眾生,度自已度掉算數。小乘、大乘就這些分別。《法華經》裡面,化城就是接引小乘,在化城裡住一下,休息好了再前進,登到寶上去。《法華經》講得很清楚。各位,可能都讀過的。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在在處處,如果有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它這裡講是講天、人、阿修羅三個善道,但是本意上講三個惡道也包括進去了,所以是一切世間,並不是講三世間。一切世間都應該供養,不僅僅是人、天、阿修羅。應該知道這個地方就是供我們舍利的塔。有經的地方就是等於有供舍利的塔,都應該恭恭敬敬禮拜,恭恭敬敬唱贊圍繞。身口意三業恭敬,而且以諸華香來散這個地方。前面所講的,「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全經所在的地方呢?四句偈尚且應該這樣做,何況全經呢?所以應該以諸華香,恭敬讚嘆。好象佛親自在的地方一樣,以香華供養,以香華散其處。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還有,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這部經,一面讀經,但是有人輕賤他,看不起他,罵他,毀謗他。這是什麼道理呢?你講《金剛經》功德不是很大嗎?但是研究《金剛經》的人不一定各各人都受到好處呀。受人家的侮辱,受人家的侮辱也有的。要知道這個人先世的罪業應該到惡道里去。因為今世有人輕賤他,他先世的罪業就消滅了。重報輕受,本來應該重報,他就輕受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當來就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就告訴須菩提,持經的人碰到這種情況,你不要懷疑這個經是沒有功德。應該知道這個人本來先世就有惡業,定業本來是不可轉的,應該墮三惡道的。現在因為這種苦了以後,受到侮辱,受到苦惱以後,看不起以後,他先世的罪業就消滅了,重報就輕受了,定業就可以轉了。他意思就是說,不要認為沒有功德,還是有功德的。重報輕受不是功德嘛。各位,定業可轉還是不可轉,有兩個方面的說法。定業不可轉,否則也不叫定業了,有因必有果,過去所做的事情,他還是要受報的。三昧水懺就是高僧過去世殺過人。他尋了幾世以後尋不到他,後來尋到以後,在膝蓋上面生一個人面瘡,痛得不得了。這也是受報,定業不可轉的。當然,他也重報輕受了。但是我們用功至誠懺悔的話,那還是可以轉的。不然的話,我們怎麼說一心念阿彌陀佛消八十一劫的生死重罪。至心念佛,念佛消八十一劫生死重罪。《觀無量壽經》,佛經上有的。總的來講,我們對業障至誠懺悔的話,一切業都是可以消除的。過去無始劫中,因為有貪嗔痴,污染修,所做的惡業是無量無邊。但是這個惡業如果有體相的話,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多得不得了。現在我們以清淨三業,遍法界一切微塵的法塵裡面,向諸佛菩薩面前至誠懺悔,以後不造了。以後就是恆處寂靜一切功德,能夠這樣發心,那定業就可以轉的,不然的話,念佛無用呀。這裡我們要必竟的看待這個問題。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是講經的妙用,我在過去無量阿僧祗劫,在然燈佛面前,值到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那由他就是萬萬的意思,一億,一億就是萬萬。八百四千萬億再加上那由他,這許許多多的諸佛,我都是供養承事,沒有空過。如果有人在以後末世里能夠受持讀誦這部經,他所得的功德對於我供養的功德比較起來呢,百分不及一,我這個一百分也不到抵他一分,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也比喻不到。這就是說明經的功德,經的妙用是不可思議。所以這裡比較。下面總結經的妙用,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以後末世受持讀誦這個經。他所得的功德,我如果具體地講,以前我不過是大略地講,如果具體地講起來呀,一般的人聽到以後,心裡就要狂亂,就是要懷疑,要毀諦。要狂亂,我也不敢具體的講,免叫末世的眾生遭諦佛之罪呀。須菩提!你要知道這個經義是不可思議,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所得果報什麼果報?荷擔如來家業。不是果報嗎?當得無上菩提。不是果報嗎?當下就證到自已的本來性德,當下能夠了生脫死,超登彼岸。所以這個果報是不可思議,經義是不可思議,果報也是不可思議。我們應該相信《金剛經》的功德,斷疑生信。按過去所分,上半部《金剛經》到十六分為止,下半部從十七分開始,就是究竟無我分,梁昭明太子他分的是究竟無我分。上半部跟下半部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在講下半部之前把它說明一下。因為上半部它講的是破掉粗分的我法二執。有些法師說上半部破我執,下半部破法執,這樣講法不很恰當。為什麼呢?因為上半部經里,不是也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也有嘛,無非法相,也講到非法嘛。不是破法執也破嗎?那麼,究竟有什麼不同呢?因為它是粗的,粗的我法二執。下半部是破細的我法二執。所以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是一個不同的地方。還有,上半部它是空境界,下半部是空心。空境界就是所執著的境界,它空掉。下半部就是能執著這個心也空掉。境界就是由粗到細,由境到心,一步深入一步,一步一步深入。同時呢,這個經很妙,實際上它是講是非兩個字。上半部講的一切皆非,一切都不是。非我,非人,非眾生,非壽者,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法相,也無非法相。一切皆非。一切都掃掉,一切都破掉。非法,非非法嘛。都是非。下半部一切都是是。一個非,一個是,簡單的概括一下。為什麼?下半部分它很多地講到證體啟用。「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都是啊。「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什麼是如來呀?諸法不變不易就是如來。它就確定下來了。上半部都空掉,下半部又啟用了。這個經是非常好。也可以這樣講。《金剛經》後面有二句話,它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話也可以作金剛經的總結。上半部就是「不取於相」。不是把相都破掉嗎?我相、法相、非法相,我相、法相、空相,我執、法執、空執都破掉,不取於相,概括的意思。「如如不動」,下半部就是顯體,把本體顯出來了。是一個如如不動的境界,是本來微妙的境界。所以《金剛經》妙呀,很妙很妙。幾句話,一個是,一個非,把它總結出來了。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總結出來了。下面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個時候,慧命須菩提,解空第一,釋迦牟尼佛弟子解空第一就是須菩提。他在佛前說明,世尊呀,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開發無上菩提之心,云何應住?究竟應該怎樣住下來?究竟應該怎樣降服其心?上次也講了,這個云何應住,跟以前的文字差不多。但是按照唐人, 的寫本裡面,云何應住?前面的應該是應云何住?這裡是云何應住?這兩個文字意義是不同的,應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須菩提是代我們問的。我們眾生苦惱就是不能降服其心。哎呀,這個妄心起來不能降服是很痛苦的。對什麼事情都感到很痛苦,沒有辦法看到實相。有許多人他打痲將,看電影,跳跳舞,做什麼娛樂都是臨時的,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你跳舞跳好了,電影看好了,痲將打好以後,他心裡還是煩惱呀,原來的煩惱是原封不動呀,他沒有根本掃除它嘛,所以須菩提代我們問,云何降服其心,應云何住?初步怎麼下手?應該怎樣下手,住下來啊?把心降服下來呀?那麼這個地方又不同了,釋迦牟尼佛已經開示很多了。就是要離相無住,就是不要執著。《金剛經》主要講離相,講無住,講不要執著。一部《金剛經》就是講不要住,不要執著。講了很多,那麼這樣講起來,云何應住?怎樣住,才能真正把心降服下來?這功夫又進了。你說離相無住,那麼住在什麼地方?離相無住,是不是住在真心裏面呀?才能降服妄心呀?我們住在真心對不對呀?住在般若波羅蜜多上對不對呀?各位,般若波羅蜜多也是法吧。住在般若波羅蜜多,那還是住在法上。法還沒有空嘛,怎麼能夠降服其心呢?這兩個,云何應住?應云何住?含義有所不同。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該怎樣住下來?怎樣把心降服下去?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住?如果住在真心上對不對?住在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法上對不對?這裡的問題就進一步了,不是以前的問題了。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佛告訴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開發無上菩提之心,當生如是心。應該生這樣上求下化的心,生無所住心,當生如是心,我應該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以後,但是呢?一切不執著,無有一個眾生是我滅度他,他心中無相,離開四相,也離開法相。如果不離相,幫助眾生是一回事,那又執著了。你執著以後你是凡夫了,你不是眾生啦,那你度眾生,講經說法不過是有為的佛道而已。不是無為的功德了。所以下邊講了,「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如果菩薩有我是能度的人,許多眾生是我所度的眾生,還有我說了什麼什麼法,使他們降服其心,特別是般若波羅蜜多之法,六度之修,這樣子我相、法相、住著在一起,怎麼能夠解脫呢?不能解脫。心中還是掛礙,還是疑惑,怖起來,如果有這個四相的話即非菩薩。總的來講就是應該無所住呀,今後度眾生應該無所住。不要住在六塵境界,不管是因上、果上我們都不能執著它,好象有一個菩提可以得到,好象有一個方法可以得到菩提。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證得之心。這個菩提心,發菩提心的法不光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開發,開發自已本有的正等正覺。勤心起修,修而無修,能度所度都無所住著。下面就說明一下,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講清楚了。不也,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進一步講清楚,為什麼說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須菩提,」又問他了,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在燃燈佛所,有什麼方法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嗎?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法是方法。是不是有念佛法門,懺悔法門、止觀法門呢?或者說有般若法門呢?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是這樣的,根據我所理解的佛所說的意義,「佛在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無有一法可得,也無有一法可以執著的了。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講,對的,無法可得的。所以《金剛經》講,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法不是沒有的嘛,還有什麼可說的?也沒有什麼法可說。這個經以後還是要講到的。佛講,對的,你講得不錯的,須菩提呀,實無有,事實就是講無有一法可得的,無有一法可執著的。你不要執著什麼法,什麼法。所以六祖說,諸佛菩薩說法都是不異語,不是你這樣講,他這樣講。《六祖壇經》裡,我們這裡有許多人都學過。他不是講,實際上沒有一法要給人講。沒有真實的佛法講,都是隨方解縛。根據根性,根據他的煩惱,解脫他的依縛。實際上是沒有法可得,也無有定法可說。各位,這樣我們眼界就開開來了,不被法執所障蔽,不被法執所干擾。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是沒有法可得的。掃掉,法也掃掉了。不但我掃掉,法也掃掉了,空也掃掉。我得到一個空是嗎?心空空寂寂的?不對。空也掃掉。你還有空執嘛,還是法嘛,還是法執嘛。這法執還是我執啦。四法相里有,人我執,法我執。都是不捨我執,不捨法執。我執還是法執裡面來的。法相裡面都講到這個問題。所以實無有法。釋迦牟尼佛講,「如是,如是,」就是印證須菩提講的話。你的解釋是這樣子的,我也是這樣子,如是,如是。因果很自然的。因上是無法可修,果上是無法可得。因為因果相連的,因上沒有法,果上有什麼法可得嗎?所以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心的時候無法,究竟歸到底還是無法。這是很重要的。是不是沒有東西可得到?當然也不是。下面就有了,講到有了,「一切法都是佛法,此法無實無虛。」你說它虛也是不虛的。各位,我們研究經典,一定要和修證結合起來。如果不從明心見性,不從眼見本來面目的實相上下手的話,講到後來自己也莫明其妙。講空啊,有啊;是啊,非啊,兩邊,搞不清楚。證到這個境界,確實是這樣,就知道了,「哎呀,原來是這樣的。是無實無虛的,是非空非有的,是常寂常照的,是不生不滅的,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和修行結合起來,那學習起來更有味道。得到一分境界,再和經上再印證一下,這經的道理就更明了。修行的方面也更能不斷地進步。下面釋迦牟尼佛再講一講,說明很重要。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須菩提,如果有法如來可以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話,那麼燃燈佛就不會給我授記的,說你將來可以作佛,名字叫「釋迦牟尼佛」。因為沒有住著一法,不住在法上,也不住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真如之法上。真如是無智也無得,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燃燈佛給我授記。他怎麼講?他說,「你將來,來世的時候你可以作佛,這佛號叫釋迦牟尼。」這意思就是說,如果有法得菩提,則有能得之心,能得之法,有所得的菩提。這是能所分明,能所清清楚楚。法相還宛然在嘛,我相法相還在,妄心還沒有降下去,真心怎麼能夠住下來呢?怎麼能夠成就佛道呢?所以不能授記。現在你已經了解無法可得了,那麼就授記了,說你當來一定可以成佛。預計這個事情,你以後一定能夠作佛,作佛以後,名字叫「釋迦牟尼佛」。「釋迦」就是能仁的意思。能仁所以普利一切眾生。寂默就是智慧呀,寂然不動啊。所以能仁就是慈悲,寂默就是智慧。悲智雙運啦,救度眾生。以仁慈來救度眾生,也是以寂默來安住無為。這是「釋迦牟尼」四個字的大概意思。下面還有五分鐘,各位大德還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討論一下。已經開始到下半部了,下半部的妙義還是無盡的。我們大家以後一起來受用。請各位還有什麼問題提出來,大家來討論。

第九集下

它主要的就是粗、細以外還有體、用有不同的。上面都是一切掃掉,破相。我相破掉,法相、非法相都破掉。非,一切都非。下面它就肯定下來,有一個諸法實相,有一個諸法隨緣不變的一切法如義,一切法皆是佛法。都是肯定下來,見到本體。也就是說上半部主要是啟用,下半部主要是得體。下半部主要是如如不動。上半部就是不取於相。境界上來講,上半部空境的多,下半部空心。因為我們修行的時候,空境界,第二步就是空心,第三部就是空法,第四部就是空空。一步一步,好比是剝筍皮一樣,一層一層地剝掉。這時候空境還是容易的,空心比較難。心和境本來是一樣的,有境就有心。但是有時候也不一定一樣。比方我看見一個人,一個冤家,很討厭他,冤家旁邊已經沒有了,他心裡還在想。所以心和境有時候不一定同時的。修行的境界一步步深入以後,他不但空境,不但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還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心也去掉。空也要去掉。說到空,《觀世音耳根圓通》裡面講得很清楚,空動靜二相,空覺相,空空相,生滅法都空掉以後,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寂滅就現前了。《金剛經》講一步一步修行。這個時候,我是在修行的,那個時候自然知道,相空掉了,粗的沒有,細的東西不太容易空掉,一天到晚裝在腦子裡,還是有微細的分別,還有微細的。這在禪宗裡面,破初關,明心見性以後,破初關還有一個重關,還有一個牢關。由粗到細,由細到微細。《金剛經》也是這樣先是粗的。法相也是空的,都是空的。破粗的,細的都在下面。還有從修行的執著來講,有二種。一種是分別我執,一種是分別法執;一種叫俱生我執,一種叫俱生法執。分別我執跟分別法執就是在上半部分,破粗的。分別的東西很方便,你不分別了,象初果須陀洹不分別以後,見惑就斷掉了。破俱生我執,破俱生法執,就不容易了。俱生跟生一起來的,什麼呢?貪、嗔、痴、慢、疑、驕傲、懷疑六個根本煩惱還有,這就不容易破。這叫俱生,與生俱來。這也是我執、法執。到什麼時候?到八地菩薩,不動地,好了,微細的俱生我執,我法兩執都去掉了。慢慢以後再證到等覺菩薩。所以這個境界有俱生跟分別,總的來講還可以歸到粗、細兩個方面。大概是這樣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今天我們再繼續學習下去。十七分很長,下面我們學習的還是十七分的沒有講完的部分。先念一下經文,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什麼講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為什麼這樣講呢?何以故?因為如來者,什麼是如來?先把如來兩個字講清楚。如就是如如不動的意思,不變,不變就是如。來是什麼?是隨緣。不變隨緣就叫如來,這就是我們本性的功能。我們的本性經過六道輪轉,無始以來生生死死,但是我們本體實際上是沒有變化的。實際上我們本體還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本體是不變。但是用呢?是隨緣。心裡迷亂了以後我們就六道輪轉。修得好,清淨了以後,我們就成佛,成菩薩,成羅漢,成緣覺,這個心發起。所以十法界都是隨緣顯相,或到清淨的地方,或到污染的地方。不變隨緣這是我們本體的功能。也是體和用。體是不變,用是隨緣。因為什麼呢?如來者諸法如義。各位,諸法是什麼法?諸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什麼?包括因果、理事,金屬的、物質的,事情的、問題的,什麼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就是諸法。也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如義就是一切法不離實相,不離真如這個如是真如本體。為什麼呢?因為一切諸法都是依靠真如本體所顯現的。一切諸法都是真如本體所顯現出來的,所以諸法和本體沒有兩樣。一切諸法就是本體。講得再清楚一點,就是相就是性。事就是理。講這個問題,想起來,《六祖壇經》也講到這問題,《六祖壇經》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離世間覺」就是「即諸法如義」一樣的道理。「即諸法如義」講得通俗一點就是「不離世間覺」,完全可以對起來。「不離世間覺」真如實相不離開世間的一切法。但是要覺悟,不覺悟的話就不是真如實相,當然也不能起妙用啦。所以我們對世間法和佛法毫不矛盾。矛盾在我們碰到世間的事情以後,污染了,於是迷惑了,住著了。住著了以後那當然就迷於世間法,也不能夠解脫自在。所以釋迦牟尼佛開示我們,所謂如來者,如來的本性怎麼樣呢?這個本性實際上不離開真如實相,真如實相能夠顯於一切法的相貌。因為這個道理所以一切諸法都是真如實相。雖然不變而能隨緣。上面不是講了嗎?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實無法發心。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是無法可得的。無住也無得。這樣講恐怕有人講,這樣子修佛法修菩提好象都落空了。無佛可成,無法可得,一切都是沒有了,落空的方面去了。這產生一個空見。所以釋迦世尊為了斷這個疑惑。所以講,授如來之記,就是一定要證到諸法如如不動的境界。如果有得到菩提呢?又不能如如了,又不能如如不動了。所以特別說明了,你要見到諸法實相嗎?諸法實相就在諸法中間,不動的,不變不易。諸法就是實相。所以《法華經》上講得很多的都是諸法實相。《楞嚴經》也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如來藏。各位這樣一想,我們對世間法一點不矛盾。所以有許多人講我們佛法是講迷信的。這句話你再去看,是不是迷信呢?一切諸法跟真如實相沒有兩樣啦。問題就在一個住。不要粘附,不要住著,這是關鍵。如果住著的話,那是凡夫,就是煩惱、無明,怎麼能夠算是諸法實相呢?所以這句話,一共只有五個字,「即諸法如義」含義很深。所以普通的解釋就是「不離世間覺。」這句話就可以解釋它,比較容易理解,比較容易明了。「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不是真的有所得到,有所證到呢?釋迦牟尼佛按照實際情況來談,按照真如本體的實際道理來談,無有少法可得。沒有能得之方法,也沒有所得之菩提。能得和所得,因與果都是沒有少法。因為你稍微有點執著一個法了,那就是法執了。稍微有點執著一個空執了,那就是空執了,空執也就是法執,比較微細的。因此他絕定講了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我們普通講的,「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無得而得這才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落空了。空是不空的,但是你說有得,有這個得之見呢,又是污染了,又是法執了。佛法就是輕不得,重不得。你重了又不好,輕了又不好。所以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啊,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總之,一切諸法跟真如實相是不一不異。你說它是一個東西,也不是一個。一個是相,諸法是相;真如實相是體,是性。性跟相是不一的。不異,相性是不異的。性就是在相上見這個本體。所以古人有一句話講了,「山河大地實際上都是自已的妙明真心」,「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鬱郁黃花無非法身。」黃花和翠竹都是我的法身。這就是相和體不異。問題是什麼?問題就是住著,不住著。住著了以後,翠竹還是翠竹,黃花還是黃花,真如實相還是真如實相。不住著的話,合和成一體,相就是性,體就是用,全妄即真,全相即性。這個道理我儘量這樣講,不知道各位能否領會。以後在實踐中間多體會這個境界。總的來講這是一個實踐的境界。到那個時候自然知道一切法不離自性。不然的話自性還是自性,一切法還是一切法,兩個東西分開來了。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各位,「無實無虛」四個字,我常常講這四個字等於一部佛法。全部的佛法都在「無實無虛」四個字。須菩提,如來無得而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呀,這個菩提實際上無實無虛。無實空的,沒有。無虛,也不空,不虛的,不是空的,是妙有的。實際上我們證到自性之後,它就是無實無虛的,兩邊不住。你說它空,它不空,妙有的。你說它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是沒有。無實無虛,不落兩邊。不落兩邊就是中道。你這樣的,自性不是很清楚的嗎?本來面目不是出來了嗎?所以無實無虛,非空非有。非空非有方才合乎中道。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這裡又講一切法皆是佛法。各位佛法是什麼?佛法就是覺悟之法。換句話說,一切法本來就是真如實相的覺悟的境界。也就是剛才講的不離世間覺。不離世間就是一切法。覺就是佛法。不離開世間一切諸法而能真如。真如實相就是一切法就是般若裡面的。所以如來講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上面講的諸法。「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是上面講的「諸法如義」,兩句話是一樣的。如就是真如實相嘛。佛法就是覺悟之法。所以這兩句話名詞、名相上有些不同,實際上含義都是一樣的。一切法皆是佛法。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啊,佛講的一切法,一切因果,一切事理,一切金屬的,物質的東西,問題,什麼一切總總事事物物,都是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也不能執著它。但是也不是沒有,一切法還是有一切法的體相,《法華經》講的十個如是嘛。十如是。所以也可以假名一切法。不斷滅。一方面即非一切法,是空,一方面是故名一切法,是有。一面是真諦,一面是俗諦。真諦和俗諦,二諦融通。所以在這一段文章裡面,我們最主要了解的就是,因果一切諸法,從相上來講是虛妄的,生死涅槃都是空花;從性上來講呢,全相就是性,一切相就是佛法,一切相就是菩提。再換句話說,一切相都是無相就是無實;一切相都是佛法就是無虛。無實無虛。《法華經》有二句話,可能各位還記得,「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一切世間法住於原來的諸法位置,與原來的諸法的應得的位置不動。也就是一切的世間的諸法不離開世間相。世間相就是一切法。世間一切的諸法都在它本來的位置不離開一切法。世間法都是常住真心。全相即性。每一個法無非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所以這句話講得比較清楚了。《金剛經》我們講到這裡,是一步步深入。上半部講的都是,相不對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非法相都是虛妄,都掃掉。這地方就是見到本體了。上面就是啟用,啟用以後掃掉一切相。下面就是歸體,證到體。一切諸法都是真如實相,一切法都是佛法。從妄上反過來見到本體,這個時候妄也不是妄了,全妄即真,全相即性。所以從理論上講,到這地方又深入了。你只要應無所住就能而生其心。這個心就是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歸到本體了。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各位,須菩提聽佛開示到這個地方,他也就是證到初地的位置。人身長大什麼意思?就是顯法身的意思。自已的法身顯示出來了。萬緣放下,見到自已的本體遍滿虛空。法界光明,智慧光明遍滿虛空,好比是人身長大。如果有人身為須彌山王,須彌山王很大。如果有人見到他身體,見到法身以後,好象人身長大,很大很大。因為什麼呢?如來得到菩提無非是得到本有的法身。本有的法身得到以後,它是遍滿一切處,也就是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到這個時候,好比人身長大起來了。所以有些大德說這一段就是見道位。見道位,各位什麼位?從別教講起來就是初地菩薩,圓教講起來就是初住菩薩。圓教四十二品無明嘛,別教破十二品無明。這裡初地菩薩,就相當於圓教的初住菩薩。因為這地方他開始自性法身廣大圓滿,他自已終於證到了,見道了。所以大乘的見道位,別教初地菩薩就是見道位。見道以後怎麼樣?見道以後就修道了。以後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到破十二品無明,到等覺菩薩破一品無明以後,成為妙覺。圓教來講呢,它破四十二品無明。就是說到初地以後再破一品無明到等覺菩薩,等覺菩薩以後破一品生相無明到妙覺菩薩,這就是修道位。到妙覺的時候就是究竟位,究竟成佛。因此有些大德就講,「人身長大,看到法身,是大乘菩薩見道位。」小乘見道位是什麼?小乘見道位就是初果須陀洹,破見惑。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五個見破掉。這是小乘。小乘破見惑,好象斷四十里的流水。四十里的大水衝下來,能夠斷掉,把它剎住。這樣大的流水能剎住嗎?這比喻破見惑是不容易的。不要說破思惑了。貪嗔痴慢疑就是思惑。修道位是一步一步的。二果、三果不過是欲界的六品思惑。還有色界、無色界的七十二品思惑。三果以後才斷,斷了以後才是阿羅漢。所以譬如人身長大。釋迦牟尼佛下面法身就沒有講下去,因為法身的事情不是言語可以講清楚的。所以就不言語,譬如人身長大就不講了。須菩提發言了,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你如來說的人身長大,實際上,法身有大小的嗎?法身離一切相,並沒有大小可以衡量,並沒有方圓、高低、遠近可以分別。所以佛說人身長大,即非人身長大。無所謂大身,只不過引用人身來比喻。是名大身,但不是沒有,法身開了以後,廣大圓明,遍滿法界,可以說它是大身,是名大身,假名是叫大身。不落於空,也不落於有。非大身就是空,是名大身就是有。非空非有就是中道。中道就是見到我們本來面目。《金剛經》處處地方都在講非空非有,不住兩邊,中道就出來了。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佛在以前講明,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這裡以這個為原則,他說菩薩也是這樣子,亦如是,也這樣子。如果他說,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就不叫菩薩。為什麼?住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實際上,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因為沒有能度之我,也沒有所度之法,也沒有所度之眾生,必竟是無相的。無相他就成為菩薩,如果有相,執著四相,我是能度的菩薩,對方是所度的眾生,有這個相他就不是稱為菩薩。所以實無有法名為菩薩。佛說一切法無佛無眾生。一切法本來是無我,我相既然沒有了,當然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可得了。如果菩薩認為,「哎呀,我能夠度無量眾生」,這個菩薩就有我執。自以為能度眾生,還有一個眾生,能度的眾生在,心裡想以為我為能度,眾生為所度。有能有所,我執,纏縛還沒有去掉。這個心還不是和凡夫的心是一樣的嗎?所以說,不名菩薩。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呀,如果有菩薩他這樣講,我也來莊嚴佛土,這個心念的菩薩不名為真正的菩薩。為什麼呢?他自以為我有功德莊嚴佛土。他有莊嚴佛土,就是有我能莊嚴,佛土是所莊嚴。他人相、眾生相四相還沒有除掉,凡夫之見還沒有去掉,怎麼叫為菩薩呢?不名菩薩。為什麼呢?莊嚴佛土者,佛土是要莊嚴,不是不莊嚴,菩薩修六度萬行不是就是莊嚴佛土嗎?這用普通一句話就是,「佛事門中,不捨一法。」佛法門前是這樣,什麼法門都是佛法。禮拜、供養、懺悔、清明,總總的佛事,不捨一法,都是佛法。「佛事門中,不捨一法。」下面呢,「實際理地,不受一塵。」實際的功夫理地上,實際的真如實相上,一塵不染,一點絲毫的灰塵也粘不上。不是有兩句話嗎?「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也就是不住相,心中常常清淨,這樣子叫真正的莊嚴。心中有一個我能,有一個所,不叫莊嚴了。所以如來說莊嚴佛土即非莊嚴,不要住著莊嚴之相。是名莊嚴,但不是沒有莊嚴這回事,也可以假名莊嚴。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須菩提呀,如果有菩薩他能夠徹底通達了解,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也無法、也無非法相,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第十集上

各位,無我、法者。各位,實際上無我有兩個方面,不光是無我。因為無我有我執、法執兩個執。我執是人我執,法執是法我執。都是我執。通達無我、法者。無我、法,我執和法執一齊消滅。這是大乘。不光是小乘一樣光破我執,不破法執。它我執、法執一起破。所以各位這裡通達無我,通達無法。我、法皆空,空也空。這樣的人,如來說是真正的菩薩啦。下面,一體同觀分,第十八。昭明太子分這一段為一體同觀。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這裡講佛有五種眼睛。並不是須菩提不了解。但是也要我們發覺見地怎麼樣?難道須菩提還不知道佛有五眼嗎?問他的目的,就是考驗考驗他見地是否十分明確了。這五個眼。我們普通人只有肉眼,我們所生的肉眼只能夠見近,不能夠見遠。只能見明的地方,不能見暗的地方。隔一個牆就看不見了。這是肉眼。天眼就不同了,它能看近也能看遠。近遠都能看到。暗的地方,我們認為暗看不見,它也能看到。這是天眼。有些鬼神他也有天眼,一小部分,他各人的業報不同。我們沒有天眼。一般的人修持了以後開始有天眼。當然有些天眼不是真的,是虛妄心。有些氣功家他能開天眼,中間開一個眼晴,他能見到光啊,見到本尊啊,見到佛相啊。這都不是他本體。為什麼呢?他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都是以虛妄相當它是真實之相。所以往往出毛病。從前我聽到有一個居士,他修道家的功夫。修道家功夫呢,觀這個……觀到後來他看見頂上一個小孩跑下來。所以頂上出來一個小孩,他就開心得不得了。功夫到家了,奇怪的事情出來了,就寫信告訴印光法師。印光法師馬上寫信喝斥他,「這是魔啊,這是魔障的境界,不是真實的功夫的境界。」他不相信。到後來這個小孩子跑出去就不回來了。陽神出去了,不回來了。為什麼呢?他是魔,邪道。他趕快拋棄道家的修持法門,拋掉這個修陰神、陽神這一套道家法門。趕快修淨土,後來這個人念佛生西。所以我們對於道家這個天眼不要執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還有慧眼,慧眼就是二乘人他知道一切法都是空,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道空,就是智慧,就是菩提。各位,這個眼不是眼睛的眼。慧眼、法眼不是眼睛的眼。慧眼就是知道空。二乘人知道一切法空,人也是空,但是法不空,沒有空到底。所以證有餘涅槃,他還有餘呢。到了菩薩回小向大,說一切法廣度眾生。他有法眼,他能觀機,這個眾生用什麼方法度他,這個眾生用什麼方法度他。各位,用什麼方法度這個對象,這很有關係。不然不能度眾生。我舉一個故事給大家聽。從前,……。有兩個弟子。叫守墳墓的人,墳墓是很不乾淨的,修什麼?修數息觀。修呼吸,一呼一吸就是一,一呼一吸就是二。他一邊守墳墓一邊修數息觀。後來還有一個人,他叫他拉風箱的,打鐵拉風箱的,叫他修不淨觀。不淨觀,就是我們身體是不乾淨的啦,七竅流出來的都是不乾淨的東西。不管你男女老少,從裡到外,沒有一個身體是乾淨的,可以這樣講。他讓拉風箱的人修不淨觀。二個人修了很久的時間,修不下去,就不想修了,不想修了。「為什麼?」佛問他,「為什麼還住?」他說,「因為修這個法門不相應,沒有用,我們現在還是妄想顛倒。」佛說,「你們不要外馳了,你們把兩個方法換一換就可以了。」守墳墓的人修不淨觀。死人嘛,當然不淨的。經常觀不淨。進進出出都是死人,觀不淨不是很容易修嗎?拉風箱的人叫他修數息觀。一拉,一呼一吸。一拉,一呼一吸。數這個呼吸,一呀,二呀,三呀……這不是很好嗎?後來這兩個人都相應了。觀機施法是很有關係的。這菩薩就是看眾生的機,這個眾生應該修什麼?這個眾生應該修什麼?法無定法,沒有定法。你不能說這個法好,那個法不好。不能這樣講。這樣說,他就是本身不了解。法無有定法,也不是說法。從來祖師大德講,沒有說法的人。所以六祖在《六祖壇經》裡講,我沒有給求法的人講,不過是隨緣方便而解他的束縛。隨方解縛,無有定法。能夠觀機施法很重要的。當然佛當然是有法眼。須菩提!佛當然還有佛眼。佛就是俱足五眼。一般來講佛也能……。他能夠了解諸法的一切相,能夠達到無礙的境界。這樣子呢,就是要發大乘心,回小向大方能成佛。所以跟二乘人是不同的,二乘人光能空,他能從空出假。所以別教菩薩他就是修次第三觀,空、假、中。圓教菩薩他就修一心三觀,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境界是不同的。別教和圓教不同。大乘和小乘不同。所以下面講。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釋迦牟尼佛對須菩提講,問他,「在你的意思怎麼樣?象一恆河中的沙多不多?」這個沙當然多了。「佛說是不是沙?」,「當然,世尊。如來說是沙。」「那麼須菩提,你講講看,一個恆河中所有的沙,這許多的恆河,每一個沙一條恆河。這許多恆河所有的許多的沙,佛世界這麼多的話,這世界多不多啊?」「很多,世尊。」佛告訴須菩提,「爾所,就是這許多,這許多的國土裡面所有的眾生,若干種心,沒有數量好講,若干。若干就是種種的差別很多。各種差別的心,若干種心如來悉知。」為什麼知道呀?知道它也都是虛妄的。而且如來當然知道眾生的起心動念。如來也知道這些妄心離相以後就是菩提真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這些許許多的沙,許許多多的恆河,許許多多的眾生,他們的起心動念無非是妄想執著,他所執著的心也無非是虛妄。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假名是心。各位,這個心是妄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就是這個心,虛妄之心。為什麼說它是虛妄之心呢?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過去的心已經過去了,沒有了。現在的心也不可得。起後一個字的時候,前面一個字已經沒有了。比如罵人,所以佛經裡面這樣講的,罵人你不要當他是真的。他後面一個字一起,前面一個字已經滅掉了;後面再生出來,前面一個字又滅掉了。生生滅滅,那麼成為一句話,怎麼算是罵人呢?不算是罵人啦。佛經里也有的,優婆薩戒經里有講的。我們講這是對的。他生滅法嘛,你不要當它是真的。當然我們凡夫心裡想,他罵人,罵我;心裡不高興。經常要以釋迦牟尼佛被歌利王節節支解的境界,來鞭策自己。才能夠受人惡罵如飲甘露。這是蕅益大師講的,「受到惡罵,不好的罵人,好象飲甘露水一樣。」聞惡言如獲至寶。聽到逆境的事情,不合理的事情,象得到寶貝一樣。各位這什麼境界?大菩薩境界。一切諸佛菩薩他們的修行過程中間,沒有一個不是在逆境當中鍛鍊出來的。安安定定,舒舒服服想得到菩提是不可能的。所以明朝蕅益大師,他在《淨土十要》裡面有,叫念佛偈子。念佛偈子裡面有一段話……。就是說,他所面臨的一切,他所碰到的一切,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跟他不隨順,都是跟他不相應。處處都是煩惱,處處都是矛盾。只有這樣,只有經過碰到有障礙的事情才能成就菩薩。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我們修行並不是舒舒服服地看看經啊,打打坐啊,老實講只不過是做做準備工作而已,直正的境界還沒有來。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也不可得,未來心呢?還沒有來呢。三心是不可得的。一切眾生的生滅妄心,過去、現在、未來,三際牽流,念念不住,沒有實體。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的它無住,無所住;未來的還沒有來。所以過去、現在、未來三方面求這個心,心是不可得的。心不可得,……。因此生死涅槃本來平等。從前,初祖達摩法師到少林寺時候,……,這時候二祖因為要求法,求法時候,……。二祖慧可……,初祖問他,「你要做什麼?」他說,「我要求法。」他說,「你求法有這樣簡單嗎?」他就把左臂割下來。左臂斷了以後,奉獻給初祖。這是我表我的決心。初祖看他確實有決心,把左臂斷下來,為法不惜生命。他就問他,「你要什麼東西?」二祖講,「我心未寧啊,我心裡不安呀,要求老師給我安安心。」怎麼安心呢?首先把心拿出來吧。所以達摩祖師就跟二祖講,「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心。」各位,心怎麼拿得出來。妄心啊,它本來就是生生滅滅。你沒有看到嗎?滅掉的時候已經滅掉,生的時候,已經滅掉,一面生一面滅,所以是剎那生滅。後來慧可祖師,就是二祖說,「哎呀,大師,覓心了不可得。」找不到心呀。本來我心不安,現在你讓我找心,我心拿不出來。正在這個時候,萬緣放下,什麼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什麼都沒有。在大師面前當然……。達摩祖師講,「你覓心了不可得嘛,那已經把心給你安好了。還要安什麼心啊?」「噢,」二祖這樣一聽就馬上大悟,「噢,心原來是不可得的呀。」各位,這個公案,二祖就是這樣開悟。佛法你說它容易是不容易,你說它難也不難。「噢,覓心了不可得,」二祖就明白了。二祖學問很好,他老子、莊子都看過的……。達摩祖師是有道之人所以來度他,經過老師開示以後他就開悟了。這也是覓心了不可得的公案。覓心了不可得還有一個公案給各位講一講。禪宗裡面有個德山禪師。德山禪師可能各位聽過。他本來姓周,叫周金剛。他專門研究《金剛經》的,他叫周金剛。他寫了一百卷的疏鈔。《金剛經》的疏鈔,它名字叫《青龍疏鈔》,一百卷。他聽到人家講了,「南方啊,」他在北方,「南方禪宗很盛,不立文字,見性成佛了,直指人心。」他們那兒邊有什麼資格講這話,他說,「魔子魔孫啦,都是。我去教化教化他們去。」他就背著一百卷的《青龍疏鈔》離開四川這個地方到南方。中途的時候,肚子餓了。肚子餓了以後,見有個老婆婆賣餅。老婆婆問,「袋子裡頭什麼東西呀?」他說,「我這個袋子裡是《青龍疏鈔》,我寫的。」「《青龍疏鈔》講得是什麼東西呀?」「我講的是《金剛經》。」老婆婆一聽,《金剛經》,那大德我問你啦,「經中有一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現在要點心,你要點哪個心呀?」周金剛以前沒有想到這一句話的妙用,他一時答不上來。他說,「你能夠答上來,我就供養你,供養你點心。你答不上來,你到別處去,這裡不賣給你點心。」德山法師想,「南方的老太婆還有這樣的本領,這樣的機鋒,的確南方的禪風很盛,我不能輕視。」給他個下馬威。後來他到龍潭禪師地方,龍潭禪師知道他要來。他來了以後,見面以後,龍潭禪師開示他,到晚上的時候叫他來。來了以後,講完一段話送出去,送到方丈室門外。這時天已經黑了,就給他一個燈燭,燈點亮送他出去,正在點亮的時候,又把它吹滅了。龍潭禪師點好這燈以後,點好以後又把它吹滅。這是機鋒。這個時候,德山禪師突然大悟,「啊,我以前講的青龍疏鈔,沒有用啊,不是功夫啊,不是實際開悟,不明白,只是理解上。」當然這理解不是容易的,但他都是依文解義。各位,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你真正講經說法的人,離開經就是魔說。你依照文字一句一句地講,就是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冤枉。……掃掉,……全部掃掉。這個公案說明三心不可得。所以你不要執著,一切都是虛妄的。各位這在日常中間自已可以衡量。有時候自已發火了,有時候自已有貪心了,或者其他總總的妄想;這個心是念念生滅無常變化。所以四念處有「觀心無常」。這句話很重要。釋迦牟尼佛,臨涅槃的時候,阿難就問他,「今後大師去了,我們以什麼為師?」以戒為師。「以什麼為住呀?」他說,「以四念處住。」什麼是四念處呀?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受是苦,觀身不淨。以這個四念處經常觀察這個情況,道心自然不退。身體是不乾淨的嘛,用智慧來看是一切法是無我的。這一切法無我,但是我們眾生無始以來,我執很重。這些地方就體現,我執來了,各種煩惱都來了。心是無常的,什麼心都是無常的,儘管你講得千好萬好,到明天又是一回事情。所以心是無常的,你不要當它是真的。我的老師王驤陸居士,他有個偈子,好得不得了。他說,「萬事緣空,何苦作真,」各種事情都是因緣所生,都是空的,緣生性空的。「萬事緣空,何苦作真。」不要當它是真的。何苦呢?你當它是真的,何苦呢?它本來是因緣和合起來的。沒有因緣和合,本來沒有這個事情。因緣和合起來有這個事情出來了。得得失失,好好壞壞還不是因緣?過後就沒有了,何苦作真呀!「一切放下,唯有觀心。」一切放下,我們修行的人一切放下,放下以後怎麼樣?觀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自已看看起心動念,動的是什麼念,起的是什麼心?「一切放下,唯有觀心。」後面幾句還要好,「心本不有,」心本來是沒有的。「心本不有,煩惱何起。」還有什麼煩惱?本來是沒有的,你為什麼起煩惱。你自已迷迷糊糊起煩惱了,有人有我,有是有非,有長有短,有清淨有不清淨呀,有大有小呀,二元對待。「一切放下,唯有觀心,心本不有,煩惱何起?但此一轉,即是妙訣。」你只要轉一轉就是修行的妙訣。「心本不有,煩惱何起?」煩惱就是心,心本來是不有的,你起什麼煩惱。各位,能夠從這幾句話領會的人,實踐的人,那是大德、大善根、大智慧。沒有大智慧、大善根、大福德,不可能領會這幾句話。下面,法界通化分第十九啦,講到這個地方。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須菩提你想想以為怎麼樣啊?如果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這樣來布施,以這個心,不可得的心作為因;用這樣多的東西來布施,作為緣,這樣的因緣,你看得福多不多呀?」「當然,世尊呀,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這個人因為他是無心布施,以心不可得的心來布施,當然得福很多的。釋迦牟尼佛上面講了三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我布施的時候以不可得的心作為因,以三千大千世界的寶貝作為緣,以這個因緣來布施的話,那麼福德當然是很多的啦。布施的時候不住相布施,感受到福報的時候,也是以不可得之心來感受福報,不住於相。心不住心,施也不執,布施也不執著,心也不住心。這樣子福報很多。這就是恐怕說三心不可得,怕布施沒有福報。這也不是。……,以無心之因就是得無量福報之果。不執著在福報裡面,也無福報的相可得的,福德無實。「『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這裡就解釋了,這個福德因為有心不可得的話,所以這個福德沒有住相布施。福德有實,就是住相布施。好啦,就象梁武帝一樣,「我造了很多的寺廟,我度了很多的僧寶,我有很多的功德了。」這就是住相,那麼福德有實了。如果福德真是有實的話,成為有為之因,這是有為了,不是無為的境界,因為他是緣生之法。

第十集下

因為它是緣生之福。緣生之福,這個福報不能說它是多的,有限的,有為的。報盡還要墜落下來。福報多了,證到人天福報,享受了以後,業報盡了以後,還要墜落到三惡道。佛教上這樣的例子很多。本來升到非想非非想天,八萬大劫壽命,八萬大劫以後又墜落下來為獸了,做螞蟻。佛教上也有。所以實際上我們人在這個世界上很苦惱,自已迷迷糊糊,虛度一生,幾十年的人生過去了,他不知道有個六道輪迴。不知道我死了以後做來做去到什麼地方去還不曉得。做人做天也不是究竟的,做馬做牛那更不得了,做鬼怎麼樣,做雞怎麼樣。這是實實在在的事情,眼前幾年就過去了,過去了以後,這個苦夠我們受的。所以我常常講,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發菩提心,就是要行願廣度眾生,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就是佛法。也是自已了生脫死的真如之法。看看是眾生,實際上沒有。我現在有親戚,有朋友,有夫妻,有子女,臨終的時候,你的朋友,你的子女,你的夫妻,都幫不上忙。你只有獨來獨往,一個人去啊,中陰身飄飄蕩蕩,到什麼地方去還不知道。各位這樣子想,大悲之心油然而生啦。但眾生對這個問題都不了不解。有些學佛的人知道了,他無動於衷,他以為佛法只不過是要讓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對妄想沒有辦法了,實際上對生死還不得了解。所以古人有句偈,這個偈很好,「一句彌陀作大舟」,一句阿彌陀佛我們至誠懇切的念,在苦海裡邊一句阿彌陀佛能度人出苦海。苦海無邊,各位只要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度人出苦海。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度人到彼岸。臨命終時,一心不亂,正念分明,阿彌陀佛即領眾現在其前。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希望跟各位同修大家一起學習。所以福德有實的話,我們不說他福德多啦。以福德無故,因為離相布施,如來說他福德多。所以如來說福德甚多。因為無相布施,福德象虛空一樣的。因為住相布施福德就不多。因此布施不要執著,連布施本體也不要執著。布施不要執著。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前面講得很多,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我以前講得身相都是應身、化身。這具足兩個字就是色報身。根據《觀無量壽經》觀想諸佛色報身,……。不是我們一般的眾生能觀想得到的。所以具足色身是色報身,色報身是很高大的身。無量奇妙。這樣講起來,你的意思怎麼樣?是不是可以具足色報之身來看佛可以嗎?「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世尊呀,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不要因為是報身了而見到。為什麼呢,如來所說報身,如來所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他是報身嘛,不是法身。報身我們也不可以執著的,報身和應化身也是因緣而生的。不能執著。即非具足色身,不能執著。不能住在色身上來見到法身。是名具足色身。但是法身也不離開具足色身,也不離開色身,法身也可以具足色身上見。所以俱足色身也可以稱之為法身。因為什麼呢?因為色身、報身和法身是不一不異的。相上來說是不一的。但是從本體上講是不異的。因此,如來所說具足色身,雖然即非具足色身,也可以名具足色身。具足色身就是高大之身,這高大之身是無量奇妙的,所以叫具足色身。這個高大之身有二種,一種叫他受用報身。十地菩薩能看到的。就是說修行功夫到一定時候,顯報身,有無量奇妙。諸佛菩薩為了讓十地菩薩看到自已的奇妙相貌,促進他的功夫。所以十地菩薩以上才能夠見到的。我們見到化身。應身化身是不同的。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應身。……布袋和尚是化身。化六道之身是化身。乘願再來是應身。這分別來講,應化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這個具足不能稱為具足,只能叫它,是名具足。實際上許多相都是一樣的。具足諸相的話。就是諸佛成就報身了以後,根據《華嚴經》(如來)現相品里講,有九十七種大人之相。報身啊,有九十七種大人之相。三十二相……,《觀經》裡不是也有。就說明這個大人之相,有許多華藏世界,這樣子微塵來做為大人之相。……。每一個相都是……。這樣子,但是,世尊不應以諸相見,不要在諸相上執著。何以故?因為如來所說的諸相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即非具足,是空的。是名具足,還是有的,你不能說它是沒有,你不能說它是空,是緣生之法,是空有具足。所以講即非,所以講是名。實際上即假即中。佛法就是要離開兩邊,非空也非有。中道究竟有沒有?實際上中道也沒有,般若也沒有,無有一法可得是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下面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不能以為如來有所說法作為方法。不能作是念。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你不要認為如來是這樣想,「哎呀,我要說法去了,我曾有所說法啦。」不要這樣想,為什麼呢?如果有人講如來有所說法,那就是誹諦。這句話怎麼講呢?佛究竟說法了沒有?三藏十二部不是佛法嗎?佛說法四十九年。三十歲成道,八十涅槃,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究竟有沒有說?但是佛講,「如果有人講我說過佛法的,就是誹謗。」為什麼呢?他不明白我的意思。實際上他的意思,不應該取法,也不應該取非法。雖然他講了很多的法,講了等於沒有講。不要執著,不要住相。所以釋迦牟尼佛快要涅槃的時候講,他說,「有人說我說法四十九年,這個人不是我的弟子;有人說我不曾說法,這個人也不是我的弟子。」意思不要住相說法,也不要離相說法。這個意思如果不明白的話,他說釋迦牟尼佛說法了,不是誹謗我嗎?我的意思他沒有領會。所以究竟說法的人,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說了以後還等於沒有說,沒有絲毫的相住著。而且說法也是因緣所成。也是即空即假,也是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所以如來說法實際說了沒呢?實際上說了等於沒有說。但是無說而說,不是沒有說,不是沒有法,是名佛法,叫它佛法。所以法身不來不去。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就不會說,「哎呀,佛沒有說法。」你說他沒有說法也是謗佛,說他說法也是謗佛。所以說了但是不著相,沒有說。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過去有些大德,有些善士,他弟子開座讓他講法的時候,他上座了以後,他把醒木一拍。說法就說好了。這不是法嗎?諸法如義。一切法皆是佛法。這也是佛法嘛,講好了。沒有法好講的啦。從前須菩提在山洞中間坐的時候,空中落下香花。須菩提講啦,「哪個人在下雨呀,把花落下來呀。」他說:「我是帝釋」,也就是我們所講的玉皇大帝。你為什麼下雨,把花落下來為什麼?他說,「供養你尊者,你須菩提尊者能夠解空第一,說般若波羅蜜多。」須菩提說:「哎呀,我對般若法門沒有說過一個字啊。」那麼天帝講了,「正因為你沒有說,我也沒有聽。你沒有說,我也沒有聽到,這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維摩經》也是這樣,維摩詰居士問文殊師利菩薩,「你菩薩怎麼說般若法門。」文殊菩薩講了,「一切法沒有什麼好講的,要離開一切相,離開這個問答,這就叫般若法門。」他問維摩詰,「你是怎麼說般若法門的?」維摩詰不講,一句話不講。文殊菩薩講,「哎呀,維摩大師你真是般若法門。」各位,無說而說。雖然沒有說,實際上說了。

「這個時候,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釋迦牟尼佛恐怕後來的人執著眾生兩個字。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那麼就答覆他,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他不講,是不是生信心呀?他答覆「眾生」兩個字。因為眾生也是因緣所生,所以非眾生,你不要講眾生,他不是眾生。但是沒有成佛以前他又是眾生。他功夫沒有到呀,非不眾生。須菩提一方面他不是眾生,一方面他修行還沒到又非不眾生。佛為什麼這樣講?我說的非眾生,非不眾生,眾生、眾生啦,如來說即非眾生,是名眾生。實際上這些已經不是煩惱的眾生了。但是呢?菩薩功夫還沒有到,也可以叫他大心菩薩。大心菩薩,大心眾生。這地方,已經說明了,生信心自然有大心菩薩,有菩薩發心的人聽到這個法,生起信心。雖然釋迦牟尼佛沒有答覆生信心否。實際上已經答覆了。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這些眾生,都是不是凡夫眾生了,就是發大心的眾生了。換句話講就是,有信心相信這個法了。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

上面講了無有定法,是名菩提。實無有法得菩提。各位,這樣恐怕以後的人想,「哎呀,一切法不可得,那說法也沒有了,佛果也得不到了。」是不是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嗎?佛講,「如是,如是。」為無所得耶?這個「耶」這個文字好象還沒有鄭重決定的樣子,要等待佛來決定。佛講,「如是,如是。」知道須菩提已經契入般若本體,已經明白無得、無修、無證、無得之事了。所以他就講,「如是,如是。」無法可得。這個無法可得,上次我們也已經講了。能得的法門,所得的菩提之果也沒有。沒有能得、所得。因法,果法都是無所得。無所得才是真得,所以無所得以後才能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最後再決定一下,我證無上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假名這叫無上正等正覺。各位,少法對於多法來講。雖然沒有三身、六通、五眼種種諸佛的功德。很少的微塵一樣的法也沒有得。如果有少法可得呢?那就是法見,就是法執。有法見,法執怎麼證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所以無有少法可得。我們學過《壇經》。《壇經》也是這樣講的,「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既然沒有一法可得,還有什麼菩提可證呢?所以一般功夫到這兒就是無修無得無證。沒有這個境界。你看他終日沒有修持,也不修法,也不拜佛,也不念佛,實際上他二十四小時裡面觀照不斷,寂照時時,那個時候,習氣都轉了。很小的一件事出來都照到。所以修行的人不見得離相。當然我們……的人不離開形相。一離開形相什麼也沒有。理也沒有,事也沒有,落空了。「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下面,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有高下,也就是清淨之心,一切法都是佛法,還有什麼高下呢。但是一切法,一切菩薩,一切聖賢都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在無為法裡面還是有高高下下。在《景德傳燈錄》裡面有一個公案。從前,有一天,呂洞賓,八仙裡面不是有一位叫呂洞賓嗎?呂洞賓有一天走過一個山上的時候,看到山裡面好象祥氣充滿,瑞氣充滿,瑞氣很好的。他想這地方可能有得道的高人。他就跑進去了。跑進去以後黃龍禪師在說法。黃龍禪師看見他來了,就大喝一聲,「來的是什麼人啊?」這個時候大家互相論機鋒了。呂洞賓說,「我是雲水道人。」黃龍就考驗他了,「你是雲水道人,他說雲水沒有的時候你怎麼樣?雲也沒有了,水也沒有了,你怎麼樣?」看他答得上答不上來。禪宗裡面,你一句,我一句,講得都是心地法門,都是自已明心見性的事情。你回答不出來,就說明你沒有見性,是從別的地方聽得來的這句話,機鋒答的時候你就講不出來。要是真正見到的話,……。黃龍禪師就問啦,呂洞賓就沒有話好講了。這樣子,呂洞賓就問黃龍禪師,「你怎麼講?」他說我也問問你怎麼講。「雲水沒有的時候你怎麼樣啊?」黃龍禪師說,「雲沉水枯的時候,我黃龍就出現了。」他是黃龍禪師。我是黃龍呀。你說雲沒有,水沒有怎麼樣?我黃龍就出來了。也可以講我們無明煩惱沒有的時候,自已本性就出來了。很簡單。見到佛性以後,沒有障礙了。

「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這個法是平等的,般若本體,人人都有的。是法平等。眾生有,諸佛也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這裡有,你那裡也不是沒有。所以《楞嚴經》講,眾生本來都是跟諸佛菩薩,成佛是無二,無缺。所以講是法平等。但是我們凡夫不見到自已的真心,因虛妄分別,起高下,「哎呀,你高啊,我低啊。你功夫好,我功夫不好。你法門比我的好,或者我的法門比你的好。」執著高下,所以迷妄、顛倒、分別、妄想。他還以為開悟了、成佛了,就是高。不知道心明,不知道自已本性。他認為迷妄就是低下。實際上他不知道我們的本體來講,不增也不減,本來沒有高下。所以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個性佛菩薩也不增加一點。我們凡夫迷妄、顛倒、六道輪迴的時候,也不少的。你把妄想煩惱去掉,妄想息滅,本來就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是平等的。三無差別的。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以無有四相,一切不執,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四相都沒有,來修一切善法。四相沒有是什麼?一切不立,一切放下。修一切善法時候一切法非。並不是說一切放下,說什麼都沒有,佛法也不修。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一切不立就是空,修一切善法,就是有。空有雙融。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是「應無所住」,修一切善法就是「而生其心」。這句話很妙,功德也很大。有許多人不了解。聽到佛法講空,我空、法空、空空。好啦,以為善法也不要修。實際上不是這樣。所以要修一切善法。問題在什麼地方?修善法不要執著。一執著又是有實了,只是升人天的福報而已呀。福報享完了,還是要墜落下來。執著一個善,不是究竟的。放棄修善也不是究竟的。應該無四相修一切善法,就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釋迦牟尼佛上面講的平等的性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下面講,修行功夫。你不要執著四相來修一切善。善有善報。六度示現。一切唯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善法我們都要修。我們跟其他宗教,跟道教什麼教不同。……。不執著以後……。釋迦牟尼佛比他高明,高明在什麼地方?就是不執著。善事儘管做啊,不是不做,心裡沒有這回事,說法沒有說,做一切善事,布施,沒有這一回事,心中無事。所以他無往而不自在,什麼地方去都是自自在在的,菩薩心裡空了嘛。所以有沒有掛礙,能自在不自在,有智慧光明沒有智慧光明,這是學佛的跟不學佛的分界線。不學佛的和學佛的一樣吃飯,一樣睡覺有什麼兩樣呢?他心是兩樣的,受用不同。

第十一集上

受用不同,修持不同。現在我們凡夫當然我們有些人……,你還不了解……,他也不要你看出來。所以說非善法,如來讓你這個法執也掃掉,你不可以執著它。是名善法。不要說善法沒有,是名善法是可以的。即非善法就是空,是名善法就是有。真空妙有。不落空不落有,空有二邊不住。《金剛經》這樣的很多。也可以用二諦來形容,也可以用三諦來形容。所言善法者,是有諦,俗諦。即非善法,空諦,真諦。是名善法,中諦。三諦合一。下面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四句偈雖然文字是不多,大家容易記。在這個四句偈裡面妙義無盡。這四句偈用文字般若來引起觀照,就能得到離相無住的妙用,就能生起實相般若的境界。因此這裡說明,福德用一般的七寶布施,以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七寶象諸須彌山王這樣高大的數量布施,福德當然是很多了。如果有人來以《般若波羅蜜經》甚至以最少四句話,四句偈來受持讀誦,為他人說。領受、受持、朗讀、背誦,為他人說,這個與前布施福德比較起來呢?七寶布施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下面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須菩提在你的意思怎樣理解,你不要認為如來有這樣的想法,「我要度眾生了,我要廣度無量眾生成就菩提了。」有個能度之我,有個所度眾生。我是能度,眾生是所度,能所分明。須菩提莫作是念,你不要這樣說。如來不會有這樣想法。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因為什麼呢?無有眾生如來可度,因為一切眾生本來他是佛。每個人都是有真如本體,都是有實相境界,個個都有的,個個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如來雖然是說法度生,但是他並不是這樣想,「哎呀,我要度眾生了,我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了。」沒有能度所度,也沒有所度之眾生。能所都不執著,這樣子就進入了平等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在平等的法界,佛不度眾生。實際上講起來,都是他自已來度。不然的話,好象醫生開藥方,藥方開好了以後,吃藥還是要靠自已,你不吃藥的話,你病還是要犯的。所以佛不度眾生。當然我們要依靠佛菩薩,不經過佛菩薩開示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自己有這個不生不滅、非空非有、無實無虛這個本性,哪裡有啊?所以下面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須菩提,你的意思是怎麼想的?是不是可以三十二相有相的音聲,觀有相的音聲,來得到無相的法身行不行啊?可以通過三十二相來觀如來嗎?須菩提言,「如是,如是,可以用三十二相觀如來。」須菩提是大善慧命,他怎麼會不知道法身是離相的道理呢?為什麼又講起來,「如是,如是,可以用三十二相觀如來呢?」因為以色身、諸法平等當中,平等一如諸法,法身如來本來是不離一切諸法。在諸法平等中間呢?不離一切諸法也就是諸法如義。實際上就是平等。前面已經講了,不可以色身、音聲見如來。……有……以前的講,有……以後的。所以我們說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我們前面講,見如來不。這裡講,觀如來不。見與觀不同。見如來,現量境界,如來現,現身,見到。觀如來不,是修觀的方法。可以以三十二相,通過三十二相觀相,觀有相的音聲來得到無相的法身,這可不可以呀?因為什麼呢?觀相就是觀性,本來就是不二的嘛。但是性和相也不是一樣的,也不是兩樣的,所以不應該執著在兩邊。因此這個地方見和觀有些不同。總的來講,有許多眾生他不明了法身的離相。所以他說,「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並不是須菩薩自已以前的話跟後面的話矛盾了,好象是矛盾了。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是修行的方法,為眾生安排下手的方法。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如果以三十二相觀察如來,以為有三十二相就是如來。各位,這樣講起來,轉輪聖王就是如來了。轉輪聖王有四種聖王,金、銀、銅、鐵。這四種聖王他是領導四大部洲的。金王就是領東、南、西、北四大洲。銀王領三洲。銅王領東南二洲,鐵王領南方一洲。他是以十善來教化世間的眾生。如果有不好的地方,他就乘輪寶到這裡遊行,來考察,來降服不善的地方。所以轉輪聖王就是金輪王,他……,他有三十二相。所以修行的時候以為有三十二相就是如來,那豈不是轉輪聖王也是如來了?他意思就是法身不住一切相,不可以在相上見到法身的。前面已經講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諸相非相才能見到如來。你執著三十二相,那怎麼能夠見到法身呢?怎麼能夠見到如來呢?所以下面,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主要說明這個問題。這時候世尊就講法了,講四句偈。若以色見我。這個「我「不是我、你、他的「我」,是法身。如果以色見我,想從色身上面來見到我的法身。聽到這個聲音了,「哎呀,釋迦牟尼佛出現了,諸佛出來來加被我了,法身現前了,我的功夫到家了。」以音聲來求我,是人行邪道,這個人所行的是邪道。跟法身如來是兩回事。這個人是不能見到如來的;入魔有份呀,他入魔倒有份。釋迦牟尼佛講這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音聲就是以相為真。但是所以相皆是虛妄,已經講清楚了,你還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現在有許多的人,各種各樣的外道。他們就是以什麼東西來引導大家?就是以色,以音聲。看見什麼東西了,他可以放光,他可以離地三尺飛,他有天耳能夠聽到講話,別人聽不到的東西他能聽到。總總的特異功能。特異功能我們眾生有沒有呀?特異功能當然還是有特異功能,是本體本有的功能,只要我們障礙沒有了,特異功能就現前了。但是特異功能他是一時妄想的,不是根本上法身見道的境界。識自心,見到本體,從根本上下手,也不至於著魔,也不至於逃避世間。釋迦牟尼佛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在大陸有許多外道,有許多氣功家,他講到……。我就問他這兩句話怎麼解釋,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不是我講的。他答不出來,他沒有話好講。《金剛經》哪個人不佩服,你說它假的,不可能的。釋迦牟尼佛這部經真是追根到底,從根本上下手,給我們無量的智慧,給我們無量的底氣,辯明是非、邪正。看來下面再講一次,這部經就講完了。現在講到,法身無相分第二十六,下面還有六分,這六分很短。那麼下次我們講得時候再歸納一下,分析一下。使大家有一個比較簡單明確的概念。我們下次再學習一次就可以了。好,現在大家回向。

各位大德,上次我們說到,「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地方主要說明不能夠讓人執著這個常見。斷見和常見都是邊見,兩邊。不是常就是斷,因為眾生就是:說有啦,就當它真是有回事;說空了,就以為斷滅了,什麼都沒有了。實際上不是這回事。這一段就是恐怕我們眾生執著常見,叫我們離開常見。離開常見以後,不在「有」的一邊執著,也就是不執著見聞覺知。我們眾生就是執著見聞覺知,見聞覺知執著以後就是生死流轉。因此這一段主要是讓我們離開常見。下一段就是要我們離開空見。離開常見以後是不是空了,什麼都沒有了,他就到空的一邊去?所以…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對須菩提講啦,你如果這樣想,如來不具足莊嚴之相。不以具足相,就是講如來沒有莊嚴之相;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候,什麼都沒有,莊嚴之相也沒有,不具足。佛是圓滿具足的。一個人證到真如本體以後,自已遍滿十方,十方圓明;不是沒有的境界。所以「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這樣想是不對的。所以下面,須菩提,莫作是念,你不要這樣想啊,『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沒有莊嚴之相,換句話說空,什麼都沒有,斷滅了。這樣講是不對的。所以上面執著這個有,就失掉本體。下面這一段呢,執著空,就成為斷滅。各位有些大德學過了,《壇經》裡有這樣一句話,「如來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就是真如自性能夠起念,我們六根雖然是見聞覺知,「有」,但是呢?不染萬境,一切境界上不污染。不污染在一切境界上,這是諸佛菩薩的境界。也就是我們修行到後來,我們也能證到這個的境界。這許許多多的境界實際上不受到影響,實際上沒有危害。各位,我們學佛就在這地方下手,當下就得到真如,並不是臨終以後才得到真如,並不是下一世才得到真如。我們修般若波羅蜜多,就要眼前就得到真如。這樣子學佛才有利益。所以釋迦牟尼佛對須菩提講,「你聽到聲音了,看到顏色了,以為這就是佛教了,那是邪道。」如果不以具足相,這又是落空了,落到空無的一邊去了。這又不對。所以要離開常見,要離開空見。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發無上正等正覺的人,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不要這樣想。「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對於真如之法。這個法是真如之法,不是方法,也不是一切事事物物。真如之法不說斷滅,好象真如之法是沒有的。我以前講,般若波羅蜜多即非般若波羅蜜多,實相即非實相。你可以講這個法是斷滅嗎?但是你也不可以講是斷滅。我們學佛法關鍵就在這地方。什麼又是空,又是不斷滅?能夠認識這東西,好啦,非空非有,你說他空他不空,你說它有它沒有。無實無虛。你說它是實的吧?它不是實的,凡所有相都是虛妄。無虛。斷滅了吧,沒有了吧?也不是,所以於法不說斷滅相。講得很清楚,它本體就出來了。所以有人說《金剛經》下半部都是講本體,上半部都是講起用。下半部本體現前,本體現出來了。下面是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這麼多來布施。若另外有人知一切法無我,無我就是人無我,法也無我,這兩個。得成於忍,能夠認可這些,能夠認可無生,無生認就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就是初地菩薩的境界。他對一切法不執著,當然就是無生。法忍,對於這個真如之法,能夠認可,心不動。所以無生法忍就是大乘菩薩修行的境界。大乘的見道位。到七地、八地功夫更加深。所以在初地菩薩已經有這個境界。八地以後無生法忍寂然不動,所以八地是不動地。到八地是無功用道。你說他修行,他不修行,一天到晚好象是逍遙自在,實際上自已在觀照不斷,但是他沒有功用,你看不出他。所以有些人你看他好象一天到晚無修無得無證的樣子,不用功。實際上他一天到晚觀照不斷的,沒有形相。當然有形相也是好的,理、事般若,事就是理,並不是拜佛不好。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事不二。所以如果「有菩薩能夠知道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這句話力量很大。我們碰到煩惱的時候,碰到違緣的時候,碰到不如意的時候,知道「一切法無我」,我這個人不是真的,是因緣和合的。「得成於忍」,能夠忍過去,能夠忍過去,不動於心。這個菩薩比七寶布施的功德都要殊勝。勝前菩薩所得功德,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這些菩薩不受福德故。他不受這個有為的福報,所以勝過有為的七寶布施。不貪著有為的福報,不貪著有為的功德。受有為的,到一定的時候還要墜落下來,享受人天福報以後又墜落下來。因此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功德比七寶布施的功德還要大。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須菩提領會佛所講的意思,跟佛講,「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實際上須菩提代我們問的。他怎麼會不知道?他是空生,解空第一,是空生,不是斷滅是空。但是代我們問,「為什麼菩薩不受福德?」佛告訴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該貪著。」不應該執著。眾生供養菩薩、法師比較多,但是不要貪,不住,不執著福。所以說不受福德。因為如果菩薩貪著福德就會成為有為的因果。因果是有為的,不能成為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說,只有菩薩所作的福德不貪的話,才能成為無為的功德。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如果有人講,「如來來了,去了,坐了,臥了,這就是如來。」來了嘛,去了嘛,有來有去,有坐有臥這一切行動好象就是如來了。這樣子,這個人不解我所說的道理。他還沒有了解什麼叫如來,什麼叫實相,他還沒有了解。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各位我們證到法身的時候,清淨寂滅,圓滿光明。你說它哪裡來?沒有來的地方,他本來就是這樣。你說它到哪裡去吧?也沒有去的地方。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也就是說,法身周遍十方,沒有來去之相,來去之相都沒有。

所以各位,我們淨土宗里有句話,「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我們生到西方的人一定能夠生到西方世界去,一定可以生。釋迦牟尼佛不騙人的,「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那麼極樂世界去了。去實際上沒有去,這話怎麼講呢?如果從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道理。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我自性中間的淨土,並不是外來的。娑婆世界也是我自性中間一土的。諸佛世界也是我自性中一土。自性無所從來也無所去。所以生到西方等於沒有生西方,生自性的土嘛。淨土宗這句話,就是根據如來這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總的來講,如果有人以為如來去呀,來呀,坐呀,臥呀,這就是如來;這個人不解我的意思。什麼是如來?就是諸法如如不動的意思。有來去坐臥之相的,這樣子,法身之理體就不周遍了。無所來也無所去嘛,法身遍滿十方。既然無所從來,去也就無所從去。無來無去,這叫如來。

還有「如來」實際上包括體用的意思:如者就是不變,來者就是隨緣。不變隨緣就是如來。我們的本體就是這樣,本來不變不動,這是體。用呢,就是隨緣。你不乾淨的緣,帶污染的話就是六道輪轉。清淨的緣就是成佛的,成菩薩,成羅漢,成緣覺。四個聖界,六個凡界,十法界都是隨緣的。……。聖人凡人都是自已自造的。下面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你想想看,這個微塵多不多啊?須菩提言,「甚多,世尊。」當然多了,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這個微塵還不多嗎?當然很多的。說明什麼?世界可以成為微塵,微塵合起來可以成為世界。都是緣生之法,不要認為世界是實有,也不要認為微塵是實有,所以變來變去。各位我們現在地震發生的地方很多,也可以說明這一點,世界不是永遠不變的,它是變化的。

第十一集下

世界不是永遠不變的,它是變化的。碰到因緣不好的時候,地震,粉碎,大地可以化為微塵。世界沒有的時候,遇到這個火啊,風啊,水啊,變的時候,大地就沒有了,也可以把物質化為能量。物質化為能量,能量化為物質,所以變來變去。緣生之法,沒有一定不變的東西。世界化為微塵。所以總的來講,下面再講世界和微塵的關係,也就是實相和妄想的關係。

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為什麼這樣講呢?如果微塵眾是實有的話,佛就不講微塵眾了。因為微塵眾都是緣生性空了,所以佛說是微塵眾。實際上這個微塵眾並沒有實在的體性,則非微塵眾,假名微塵眾。所以我們這樣子來看世界,是微塵,更明白更清楚地知道一切法都是緣生。世界可以成為微塵,微塵可以合為世界,世界和微塵都沒有自性,都不是實有。但是我們眾生往往因為沒有智慧,沒有般若妙智,所以處處執著。看見世界就執著世界,看見微塵就執著微塵。實際上,世界有,但是多個微塵。多個微塵實際上也是世界合一。一多互相交換,一多也是互相沒有防礙。這就說明什麼呢?說明真妄是不二的。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世尊,如來所講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為什麼講即非世界?因為世界也是緣起性空,也是因緣和合的。把微塵合起來了,稱為世界了,微塵分散以後,世界就空了,成住壞空。則非世界,是名世界。微塵合起來的時候,沒有世界,是微塵;沒有世界,不過這個世界假名而已。……,有名就有世界的,所以世界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西洋的唯心論就是這樣講,「我思故我在。」我一想到了就是有我,我沒有想到,我沒有起心動念這世界就沒有,客觀的東西都沒有。我們從唯識道理上講,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緣起,都是唯識。唯識所變,唯心所現。所以佛法講空、假、中,假相還是有啊,這就是圓融了。西洋的觀點不能執著它。說他有啊,但是假名而有啊,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為什麼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果世界實有的話,那不過合而唯一之相了。合而唯一了有世界了,分散了又沒有了。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世界可以散為微塵,微塵可以合為世界,即非一合相,假名一合相而已。「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本來一合相是不可說的,為什麼?你講物質,它是相,相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相是假名,不可執著的。從性上來講,把我們的煩惱比為微塵,一合相比作真如。我們的真如本體是一合相的話,可以說嗎?也不可以說。為什麼?真如離文字相,離言語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不過呢,一般沒有修行的凡夫,沒有功夫的凡夫看見妄就是真,看見相就是性。執著假相。貪著這件事。貪著外邊的境界,隨外邊境界而流轉。所以他就是以妄為真了。世界,微塵所成的,一合相。真如,我們煩惱息下來才現這個相。總的來講,正報、依報不能貪著。如果我們不明白自已的真心,貪著事相的話,貪著其事,不得了解真如的本體,不了解不生不滅的境界。以妄為真,貪著其事。這樣子呢?流轉生死了,不能證到真如實相的本來境界。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的本體,我們的本性不是實有的,是空,不是實有的。就象做夢的時候,做夢的時侯好象有,醒來以後,了無一物。講四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四句偈非常好。須菩提,眾生迷真起妄了,從妄心來講有八萬四千多煩惱妄想,就象世界碎為微塵一樣的。……。各位我聽見……。……分別越多,煩惱的事情越多。好比是一棵樹,……。這樣子,……是不行的,你分別越多,煩惱的事情越多。不能解脫,放又放不下,去又去不掉,不能得到自在解脫。……。因此我們想到世間沒有學佛的人,不知道佛法的真理的人,……煩惱很多。他一天到晚,貪嗔痴慢疑,邪見,不識心王。所以我看現在不學佛的人乃至學佛的人,能夠解脫自在的很少。所以學佛法要有福報善根。……,只是勸人為善,實際上不是這麼簡單,所以……很大。因此我們對於真心兩個字。真心不離煩惱。所以我們放下煩惱就是真心。就象微塵合起來就是世界,道理是一樣的。不過我們眾生貪著其事,看見微塵就是微塵,看見世界就是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這樣子才能不落文字言語。真如本體就是離開言語相,離開心緣相,離開一切相。所以不可說,不可說。當然不可說不至於講不清楚。但是你落在文字、言語上,……。講空非空,說有非有。你說無住到有住上去。你說真空,真空不空。

從前,老子,……老子是道家的祖師,他講得很有道理。他有一句話,「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他說,「我做學問越作學問越多,修道的不是這樣的,是越來越減少,什麼都放下,什麼都看破。為道日損,損之又損,減少還要減少,放下還要放下。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無為而無不為。不是我們消極逃世了,什麼事都不做了。……他事情做了不少,但是他無為。他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沒有這回事。……這話如果不是真正見到實相的話,講不出來。……。

對於微塵煩惱和真心的問題。要明白可以息妄顯真,妄想息下來後,當下,了了分明的東西是什麼?……幾個地方講到,「前念已滅,前面妄想已經滅下來了,後念未生,後面妄想還沒有生出來,中間是什麼?」如果這地方我們能夠體會的話,修行很便當的,明心見性也不是難的事情。前念已滅,它生滅法嘛,一定有生有滅的時候,是吧。後念還沒有起。又不是木頭,又不是石頭,無實無虛,了了分明。是什麼?各位參參。這裡有幾位居士在修心中心。當修心中心兩個小時以後,萬念俱空,……,但是了了分明。這究竟是什麼境界?如果迴光返照的話,當下就見到本來。……。下面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須菩提,如果人講: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話,你看他這樣子,理解我的意思嗎?我是不是這樣講,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不但不能住著四相,也不能住四見。見是什麼?見是心。相是外境。境是粗,見是細。境在外面,心在裡面,粗細的不同。實際上心境是一如。但是不一不異,有時侯是一個,有時候不是一個東西。我看見一個人,看見以後,這個人的相貌如何,到這個人跑掉以後,我的心裡這個人的相貌還有,第六意識的影相。所以心和境又是一個東西,又是二個東西。人跑掉以後,影子還有。這就光有心,沒有境。各位我們修行,大體上是空境、空心,妄心空掉了,再空法,法空掉了,再空空。如果有一個法沒有空,一個空沒有空,都是不能自在的境界,至少不能大自在的境界。如果人講: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人也不知道我講的道理。這裡不是講我相,講我見了。「不也,世尊。」須菩提言,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為什麼呢?佛講的四見是不見而見,並不是我們凡夫虛妄分別之見。你說他不見,他還是見的,見聞覺知照常有。這是六祖講的話。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還是有見聞覺知,但是不染萬境。見聞覺知還是有,他不是在色聲香味觸法上起念。不污染在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六塵境界上。所以見聞覺知照樣,不污染,他就是有這樣的妙用。這就是佛法與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就在這。寂然不動,了了分明。《金剛經》講,……在事上不動心,在事上保護。所以,「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如來講的四見實際上沒有自體可得。他是不見而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安這樣一個假名,並不是真正有所見。好象跟凡夫一樣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有我見就有身見,邊見。有我見就有邊見,有邊見就有邪見。不信因果呀,這是邪見。斷常不分啊,這就是邊見。我見就深了,我見是見惑裡面最重的一個見。須陀洹,初果,斷見惑的人,首先斷我見。我見最難破,我們無始以來的無明……,法執、我執一起破掉。這個破了,以後第六識就好辦。第六識的根就是第七識。第六識的根就是我執。什麼事情來,他就先來個我,對我來考慮,我應該嗎?我有好處嗎?對我有沒有損害呀?第六意識是分別的……,這個心是污染的。……所以如來所說四個見實際上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假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四見是沒有自體可得。因為對治眾生的執著之心,佛就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假名而已。不要以為如來還有我相,如來還有我見。這樣的眾生不理解佛所說的道理。總的來講,這地方講見。比以前要深一些,深入到心地法門去。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須菩提呀,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對一切法,應該這樣子來證知它,證知,證到了;不是我分別而說第六意識的知。如是見,見性的見,明心見性的見;並不是第六意識的見。如是信解,應該這樣子信受,應該這樣子圓解。信受、圓解,不生法相。這樣子知見,信解,不生法相。法相也舍。不生法相。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恐怕大家聽到法相兩字,又執著法相了,法相也掃掉。《金剛經》一邊立,一邊掃,到最後了無一法可得,無少法可得。《金剛經》真是成佛的經。……,證到實相以後才到涅槃的境界,證到菩提。……名相不同,道理是一樣的。……《金剛經》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所以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即非法相就是無相,是名法相就是無不相。即非法相,是名法相,也可解釋為,無相而無不相。無為而無所不為。佛法也是這樣,妙用無盡,但是一法不可得。「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一個灰塵也不受。下面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須菩提如果有人以這個有住相布施來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用有住相布施來布施。各位,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勝過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布施的人。福德因緣勝過他,因為他住相。演說四句偈是不住相。下面就講清楚了,云何為人演說。為人演說,其福勝彼。怎麼來演說?並不是用文字來演說。望文生義講不好,離經一字也講不好。所以古人兩句話,望文生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如同魔說。依文解意,依靠文字來解釋它,就是三世佛冤。三世的佛也冤枉。不能光是依文解義。……,但是離開這個經一字就是魔講。所以輕不得,重不得;輕不好,重也不好。不要亂講。……怎麼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話意義無量無邊,一般的講,應無所住就是不取於相。而生其心就是如如不動。離開一切諸相,是名諸佛。不取於相就是離開一切諸相。是名諸佛,就是如如不動。前面講的此法無實無虛。無實就是不住於相,相都是虛妄的。如如不動就是無虛。如如不動以後有一個不動的境界。我也講過,到那個時候,十方世界什麼也沒有,如如不動。你說它虛吧,說他沒有?也不是。無實無虛。不取於相就是離相了。如如不動就是無虛了。這兩句可以這樣講。上半部就是不取於相,下半部就是如如不動。為什麼這樣講呢?上半部就是起用,一切相都是虛妄。諸相非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什麼相都掃掉。下半部是顯現如如不動。

第十二集

一切相都是非有的,都是非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什麼相都掃掉。相是現相,我們見到的世界,都是相,包括思想,包括我們的煩惱都是相。各位,凡所有相都是虛妄。這地方我們就可以說煩惱是假的。心生種種法生。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有生有滅,不是真心;破相。下半部就不同了,顯本體。上半部就是空諸相,下半部就是顯本體。……

這地方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有為法都是如夢的,不是實有。為什麼說它是夢幻泡影呢?做夢的時候,我們都有體會。做夢的。什麼叫夢?第六意識的分別是夢。我們白天還是第六意識的分別。為什麼好象是真的?因為是跟眼耳鼻舌身根結合起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根跟意識結合起來,好象是真的。因為它在起作用,眼睛也在起作用,耳朵也在起作用。實際上這還是第六意識,追根到底還是第六意識。夢是怎樣?夢裡還是第六意識,你做夢的時候……。它跟醒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呢?叫獨頭意識……它睡著了以後,眼睛也不看了,……不起作用,但是他意識還在活動嘛。活動的意識就是夢。醒了以後,跟眼睛、耳朵、鼻子打交道了,好象不是夢,實際上還是夢。

諸葛亮說,大夢誰先覺?做人就是大夢,哪個人先覺悟呀?平生我自知。諸葛亮,《三國志》裡面講的。李白講,「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人生就象一場夢一樣的。要歡娛、歡喜、快樂還有多少時間啊?實際上是沒有多少時間。有人這樣講,如果我八十歲,一半時間睡覺,那就四十歲。四十歲裡邊,結婚呀,養子呀,做工作呀,什麼呀,又去掉一半,還有一半睡覺、吃飯呀,其他生活上的料理,又去掉一半。真正的我們人生的時間沒多少時間。如夢,假的,跟夢幻一樣,假的,變來變去,不是真的。這個假的東西現在很多,現在有許多氣功師,他講的境界,放光啊,見到本尊,菩薩啊,……。泡,水泡泡,小孩子玩吹水泡泡的時候,一吹就有很多很多水泡,大大小小的,它有顏色的。我們做人就是這樣。人生就是悲歡離合,生老病死,我常常講人生就是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親人來了以後歡喜,離開了以後就是悲傷。悲歡離合……。有時候,運氣好了,……。影也是這樣,好象是水中月境中花。影子嘛,哪裡是真的。他是水中月。露也是這樣子……。他說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早上的露水一樣的,太陽一出來就化了。露水是有的嘛,你不能說它沒有,太陽一出來就沒了。人生苦短……這六個是如幻如化的。人生就是這樣。我們智慧的人一定要禪定觀照,看破。這都是真理,不是騙人的,不是迷信。不相信這個真理叫迷信。……應作如是觀。

江味農居士,他的《金剛經講義》講得很詳細,很慈悲。他裡邊有一段話,我供養大家。他講我學佛用各種方法去學佛,沒有進步。有一天,他對這個四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四句話,好象明白了,好象開悟了。他就用這四句話觀心。那時候功夫還沒有成片,妄想很多。觀觀妄想又來了,觀觀妄想又來了。以後一觀再觀。碰到一切境界,很小的小事情,都是用很深的信仰心觀察它。不管順的事情也好,逆的事情也好,來了,都是夢幻泡影。用這四句來觀想。學佛法的時候他也是用夢幻泡影觀。佛法也是夢幻泡影呀,你念起來的時候,能觀之心,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個法尚應舍。好象木排一樣,好象渡河的船隻一樣。佛法也是這樣子,……。他後來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功夫。行住坐臥不離開這句話,都是夢。大的、小的事情是夢。他這樣子後來慢慢地理解。一切境界來了都是夢,不動於心。大的、小的事情,乃至生老病苦,寂然不動。他就是老老實實用這句話。再供養各位,後來的人呀,他是慈悲心。這四句話好得不得了。總的來講,我們無明沒有破的時候,不知道這是一場夢。緣生性空,都是第六意識所起的作用。我們破除這個生死離開四相,看到他是緣生性空的話,那麼夢的境界,六塵分別的境界,一步步地清除。特別是,我們起夢、幻、泡、影、電、露這六個法。從這六個法裡,我們起妙觀,觀察虛妄生滅之相。虛妄生滅之相就是我們不動的實相。這句話怎麼講?就是虛妄生滅之相,當然是緣生,我們不動不搖,把妄想息下來,那麼當下就是真空。不要去另外找一個真空,找一個實相。所以有一句話,只要我們能夠把妄心息下來,實相就現前了。所以說,不用求真,但需歇妄。不要另外去求一個真如境界,只要把妄心息下來,就是真如境界。這句話,有許多人想,「我要修真心啦,我要找真心,要見到佛性。」但是你越是要見到,越是見不到。有些人他越是要明心見性,越不能明心見性。為什麼呢?你要明心見性,這個要明心見性就是不對的。我能明心見性,我要明心見性都是不對的。明心見性不是要的。放下,當下就是。所以《楞嚴經》講,「妄心歇即菩提。」妄心歇下來就是菩提了。不要另外去找個菩提。我們修行,不要找真如本體,主要是歇妄,歇煩惱。煩惱歇下來,你自然知道,不來不去是什麼東西?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生不滅的是什麼東西?無實無虛的是什麼東西呀?你那時候自然知道,不用從文字上解釋。所以這裡很重要。

aaaaa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講好這個經以後,長老須菩提,跟這個比丘,比丘就是和尚,和尚就是乞士,乞士就是討飯的。為什麼叫他乞士呢?因為乞東西來養活生命,乞佛法來養活慧命。上求佛道,下面還是要吃飯,所以叫他乞士。還叫怖魔,魔看見比丘害怕了,比丘三百肆拾捌種戒,受戒清淨,魔看見就怕了,魔宮要震動了。魔在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就是魔。當然他也是修善的,不然也不能升到天上去。還有就是破惡,比丘破一切惡的事情。比丘尼就是尼師了。優婆塞叫近善男。近善男就是跟佛菩薩可以接近,可以接近佛菩薩身邊學習佛法。優婆夷就是近善女。一般來講佛的弟子,三寶皈依之後就是三寶弟子。受了五戒以後就是優婆塞,優婆夷。不然的話,不能成為優婆塞,優婆夷。優婆塞,優婆夷叫清信士。清信士某某人實際上就是優婆塞,優婆夷。有時候叫菩薩優婆塞,受過菩薩戒,……。一切世間,不光是人、天、阿修羅,三善道。一切世間。人、天、阿修羅修行更方便些,因為是善道嘛,惡道就不容易修行。聽到佛這樣講以後,講般若波羅蜜的大法,皆大歡喜,法喜充滿,信受奉行。各位,《金剛經》我不成熟的,自已沒有研究,希望跟大家一起學習。講了許多的法,實際上是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無可說,沒有說法。而且對我來講,講了有許多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多多的諒解。

今天是最後一天,我們還是要把這部經的道理,重複理一下,總結一下。我們通過對這部經的學習。首先講得是離相的道理,也就是講的無住的道理。上半部它許多地方講了離相。他講的離相的道理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菩薩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都是離相。還有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也無非法相。無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還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是非住。這些地方講得離相。相來了以後,當然我們應該考虛的問題還是用我們的智慧來觀察。還是要做,不是不做。不是我稀里糊塗地讓他去。但是處理的時候,這裡還是用功的地方。應無所住而生清淨之心。這樣的話才得受用。不然的話,一天到晚被這個無明,煩惱,公事、私事究纏不清,人生還有什麼意義?一天到晚是跑得很辛苦,沒有什麼意義。我們學佛就是自我解脫,自強不息,不是一般隨隨便便的世間的,但是我跟世間並不反對,……不取不捨,心、佛、眾生平等,眾生都有真如佛性要尊重他,但是……。了脫生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學佛法也不是小的因緣,它是大事因緣。但是世間的人,沒有福報享受不到,煩惱拖著他,家人拖著他,他沒有辦法,沒有機會,沒有時間來學習這部偉大的經。

上半部到十六分這個位置,講得都是起妙用,掃除一切相。起用。下半部顯本體,相掃掉以後,本體不是出來了嗎?不住於相了,下面就是如如不動了。下半部很多體現本體的地方。什麼地方它是體現般若本體呢?譬如講,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如來本體就是無實無虛,他說得都是本體。他並不掃掉,不掃相,跟以前不同。話就不同了。還有,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不是一個法。能得所得都不是法。什麼都沒有,但是又不斷滅。各位,這地方是關鍵的地方。又是不斷滅,又是一法不可得,究竟什麼東西?當然這道理講不出來。要修,修到後來以後,它自然出來了。了了分明了,一念不生,寂然不動啦。所以……講,「一切不留,無可記念。」一切不要留它,沒有什麼好記念的。妄想息下來,本體自然出來了。這個裡面還有很多。譬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切法皆是佛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若人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如來者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是名如來。不住於相,如如不動。很多,

各位可以從經上去看。各位可以去看,上半部都是講得非相,非相就是起妙用。觀照,你觀照以後知道了。下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後,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了。全部經前後上下貫通的。我們這樣子來領會它。還有《金剛經》裡面許多話前後是貫通的。講法是不同,道理是貫通的。一切法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觀我也常常講很妙,可以從觀妄心下手,觀心可以分兩個方面,一個是觀妄,一個是觀真。觀妄就是觀一切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我們的妄想,觀妄心下手。有許多時候從觀真心下手也可以的。有人講,你還沒有修怎麼觀真心呀?如理作義,從道理上觀真心。修止觀有這兩個方面。來從哪裡來,去到哪裡去,從真如本體來觀照這個妄心。則慢慢妄心息下來,再用般若智慧來掃掉如理作義。天台宗有兩種觀。實際上,……但是呢如夢幻泡影。從妄心下手,從一切有為法下手,觀一切有為法,一切妄心,一切虛妄的境界,都是虛幻。不取不捨,你不取不捨了,妄心息下來了,你就是本體。不取不捨是個好辦法。所以大乘佛教裡面,佛教大手印講的就是真如實相,名字叫大手印。它這個法,後來,最高境界「恆河大手印」 ……,它把「不取、不捨」做為最高的、最好的妙訣。為什麼呢?你不去取它,妄心不起,你不去舍它,它就沒有。到那個時候,本來面目自然現前。你不要取它,不要舍它。本來就是煩惱,你去舍它又是煩惱,煩惱上又是煩惱,降服不了,纏繞不清。所以要不取不捨。《金剛經》上講,若見諸相非相就是應無所住,即見如來就是而生其心。即見如來就是而生其心,生清淨心出來了。話是兩樣,意義是貫通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就是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法都是有相的,皆是虛妄就是夢幻泡影。不住於相,無實;如如不動,無虛。到如如不動的時候,不動不搖。我們要領會貫通來看。都是圓融無礙的。總的來講,這部經是真指心妙,觸及實相。講的都是最上乘道理。圓頓圓融。

有許多人以為般若境界就是講空。有一個很奇怪的事情,這部經裡面沒有空。它講空地方有講虛空,東方虛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虛空可思量不?上下虛空可思量不?講虛空的空,其他地方沒有講空的了。這部經不光是講空的,它是講空、假、中三觀圓融的境界,並不是光是講空。……。無實無虛,諸法平等無有高下……。它是圓教,它是頓教……不是經過多少時間,多少時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說明:本錄音文字版儘量保持徐老的鄉音原貌,讀者最好作為配合聽《徐恆志老人弘法音像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錄音時的參考,由於方言關係和錄音有模糊之處,文字錯漏難免,請謹慎理解,文中虛線為錄音中斷處,特此說明。】

二、《金剛經》要義

徐恆志老人開示

1.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2.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3.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法執),亦無非法相(空執)。

4.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5.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法空、空空。)

7.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8.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不離自性故。青青翠竹即是真如,鬱郁黃花無非般若。)

9.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真如之法)

10.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執,有為法。空執,無為法。)

11.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12.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3.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14.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15.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16.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無住無相)

17.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8.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19.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20.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21.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22.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23.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4.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25.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在諸法中,法性不變,如如不動。)

26.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劉志強老師提供徐老手稿整理)

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眉注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徐恆志 注

弟子許洪亮輯錄

說明:經中括弧內黑體字為徐老眉注,下劃線為徐老所劃。

釋名——法喻為名。

顯體——實相為體。

明宗——慧照無住。

力用——破我滅罪。

教相——至極圓頓教。

[金剛,堅(體)利(用),明(相)。

「般若」五種不翻之一。1、秘密不翻;2、含多義不翻(如薄伽梵、大義);3、此方無(如閻浮樹);4、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5、生善不翻(「般若」常存梵音)。鳩摩羅什大師,譯為「童壽」,幼年有壽者之德,十二歲大徹大悟。

經,修多羅,譯為「契經」,貫攝常法經。姚秦,晉朝後符秦(前秦),別於符堅之秦朝,曰姚秦(後秦)。姚興。]

法會因由分第一

[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所分] [證信序——六成就,信、聞、時、主、處、眾。]

如[不變(信)]是[無非(聞)]我聞,一時[時],佛[主]在舍衛國[舍衛國,波斯匿王京都,譯為豐德和聞物。]祗樹給孤獨園[處][舍衛國祗陀太子樹、須達多長者園,此園作佛講經處。],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眾]。[「怖魔」、「乞士」、「破惡」,「大比丘」即是回小向大的比丘。「眾」即「和合眾」,身、口、意、戒、見、利名事和,六和僧。]爾時,世尊食時,著衣[五衣,作務衣。七衣,入眾衣。大衣,僧伽梨,講經,乞食穿。]持缽,入舍衛大城[舍衛國京都]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顯實相理體和觀照妙用,合之,穿衣吃飯即文字相(三般若)]

善現啟請分第二

[二—八,生信。九—十六,開解。十七—二十三,起修。][從第二分到第八分是生信,到第六分就生起清淨信心。]

時,長老須菩提[空生(生時七寶空),善吉、善現,青龍陀如來再來。]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印度以右為上]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已發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問二大問題][應該怎樣使真心安住,與十七分既應無所住後,那麼『怎樣是應住』,怎樣才能降伏妄心。二者意義深淺不同。一是教下手,一是解義趣之後——住心無住、降心離相。]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加護懷念]諸菩薩,善付囑[付與、叮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大乘正宗分第三

[降心、離相,離相度生即能降伏其心(妄心)。]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色界]、若無色[空無邊處];若有想[識無邊處]、若無想[無所有處]、若非有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離相度生,不住能度、所度。眾生本有佛性,自性自度。]。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相能度,人相所度,能度、所度眾生不一,眾生相;執著不捨,壽者相。一發嗔心,即具四相,以我為主。]

妙行無住分第四

[住心、無住]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即一切法——六塵],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無住行施,即能安住真心。][降伏妄心即安住真心。二而不二。]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如理實見分第五

[丈六金身三十二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凡所有相……上二句是一念不生,下二句是了了分明。上二句是空,下二句是有。]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初五百年解脫堅固,二五百年禪定堅固,三五百年多聞堅固,四五百年塔寺堅固,五五百年斗諍堅固。]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即一萬年中的第一個五百歲,一萬二千年中的後一個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持戒修福為大乘佛法基礎。若偏執空理,成「惡取空」。]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眾多人相法相的差別叫眾生相。執著壽命叫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我空、法空、空空]。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 [不應取我、法,執四相(法包括我、法二相,非法即空。)],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如來說法應病與藥,不可執著]、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非有法、非空法][ 不可執著、非有非空]。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同依無為法,但有修證差別。][三賢十聖雖有差別,卻同依無為法而修。]

依法出生分第八

[第一次校量持經的功德]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福德] [是世間福德,非無相的出世間福德本性。]即非福德性[出世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文字般若出生諸佛]。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法尚應舍,不能執著。]

一相無相分第九

[按俗諦有迷悟凡聖,按真諦一切皆空。]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名為入流,斷三界見惑盡。]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對六塵不起分別,而無所入。],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心不分別,一往來之相。],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不起『不來』的分別心],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無生、殺賊、應供] [前面是小乘分位之果,阿羅漢近於佛的覺道]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互說是非即諍論]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欲者,欲望。]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阿蘭那行譯無喧行,也即寂靜行。]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授記成佛離相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莊嚴」是俗諦,「即非莊嚴」是真諦「是名莊嚴」是中諦。]「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虛空未碎,仍該吃棒。],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則清淨心生。][不偏『有』—空;有,六度萬行。不偏『空』—有。]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報身]如須彌山王[身如須彌山王,即報身。][高八萬四千由旬],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非身、大身均指法身。]」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第二次校量持經的功德]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塔廟在印度即寺],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法身]第一[報身]希有[化身]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及也]尊重弟子[如來可尊可重之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第三次校量持經的功德]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依名去憶,去信受,去奉行。]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要當下離相,生無住妙慧、妙行。]」「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因緣假相,本無自體。][ 因緣生滅,不住世界之相。]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從依報到正報,三十二相,亦因緣生法。]「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從第九到十六分,是開解——深解義趣。但到十三分本意已說完。來作總結。]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實相非相,當體即空。便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禪宗見性即名成佛]」[離一切相,即名為諸佛。此人雖未成佛,所悟之理與佛不別。]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由般若引六度故曰第一],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以般若引五度,隨立隨掃,可以空假中釋之。]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能所雙亡,三輪體空。]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仙人』仍指學佛人。佛未出世尊稱為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發起:順事發心,開發:緣理髮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無所住心是什麼心?心若執著,即非真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平等行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眾生相亦是因緣生法。]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不差別、不自相矛盾。]。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無實不住有,無虛不住空。真空妙有含融無礙。][無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虛—— 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為』即『得』。]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第四次校量]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秤]量[斗]、無邊功德。[三種皆大數]如來為發大乘者說[通、別教(二諦)][ 發大乘,即權教大乘——始教(包括空宗、相宗。)],為發最上乘者說[圓教(三諦)加中道第一義諦。][ 發最上乘,即實教大乘,通於終頓、圓。]。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印度十大數之名:一、阿僧祗,二、無量,三、無邊,四、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量、不可思、不可說…。]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小法尚有法執四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四相是所見,四見是能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無端、非天、與帝釋斗之神],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舍利寶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第五次校量]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重罪輕報],當得[當得,即當來要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當信佛語不虛,義理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從此以下講起修,到二十三分是為止。][第十七分到二十五分是『深解義趣』後開始起修。]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菩提心的善男信女,已經開悟的善男子、善女人。]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問題相同,深淺不同,前是去『心外境界相』,此是去『心內執著相』——四見。]」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此處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前是『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前是空所度眾生相,此是空內心執著相。]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實無有法』,一切法當體即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法可得才是真得,才能舍離法執。]」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法身如來,與一切諸法圓融無礙,性相不二,器即是金。]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法即金器,『如』即黃金,諸法隨緣,而真如不動。諸法即法身。]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非有]無虛[非空]。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不離自性]。[無實即空,無虛即有。無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虛—— 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悟後皆成妙有)]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人身長大,是報身。],則為非大身[『非大身』指法身,報身不能執著,執著報身就有大小。],是名大身[非大非小之法身,才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六度法當體即空,遠離我法二執。]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無我無法叫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法眼見到差別相,慧眼見到是我空理。前是菩薩眼。後是二乘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生滅無常皆為非心。『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非校量之文,重在說明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有實數可計],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福德無相],如來說得福德多。」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具足』意為完全圓滿,指報身。][具足色身此處指報身佛]見不?」「不也,世尊!如來[法身]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法身無不相],即非具足色身[法身無相],是名具足色身[無相不相之中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報身亦是因緣生法,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不也,世尊!如來[指法身]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是名諸相具足。」[前面『可以身相見如來否』—— 指應化身。『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否』—— 亦是指應化身。][ 『具足色身』是報身,總相。『具足諸相』是別相,是諸相的隨形好。如頭上肉髻,就有無量相,無量好。]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若著法相非真說法。不執著說法相。]」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已生信心非是眾生],非不眾生[仍是凡夫,故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菩薩發心非眾生],是名眾生」。[報身仍是凡夫,名眾生。] [能生信心已非眾生,但果報仍在凡夫,彼非眾生,非不眾生,故曰眾生。眾生者發心是菩薩,故曰非眾生,果報是凡夫,故曰是名眾生。]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果無住,若有法相未空,未得菩提。]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成佛不高,眾生不下,理體平等,人人具有。]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起修之文,故曰『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無相修善,即得菩提。一切善法即六度萬行。]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第六次校量][前面用校量辦法共五次:一、⑻分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布施;二、⑾分以沙等恆河沙之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布施;三、⒀分以恆河沙數身命作布施;四、⒂分每日三分以恆河沙數相等的身命布施,如是乃至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五、⒃分佛以因位來比較,他親近過八萬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此分(24分)是第六次校量,只用三千大千世界裡所有須彌山王的七寶布施。照理本應越比越多,現反而減少,是華嚴所說『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開悟後的修行水順風順,功德任運現前。校量在三十二分還有一次,共七次,這次是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與乃至持誦四句偈作比較。]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眾生性空,緣生緣滅,當體即空。]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不執於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觀者,觀想。曾教二乘觀佛三十二相,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今說離相法。(在《觀經》第八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飛行空中,領四洲,轉輪寶降伏四方。]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六塵不能見佛]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偏空,諸法斷滅。]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不說斷滅相、斷滅見。]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無我』:人無我,法無我。『得成於忍』即證果。生忍:即眾生忍,忍侮辱。法忍:寒熱饑渴。無生法忍,是真知不動的無生忍力。]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法身無來去之相]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不二不散]。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可分可散],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 [合而為一之相,可分可散。非可定說是一合相;至於一合的實相之體,非空非有,亦不可言說。] ,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凡夫執世間、身體、實相為實有。]」[因緣生滅,並無實體。世界微塵並非實有其體,不應執著,唯心所變,唯識所現。]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總結不但離四相,亦應離四見。此即降伏其心。]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信解』即信分解分,修即無修,故不生諸相。],不生法相。[修即無修]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總結怎樣降伏妄心,不生心動念,不執心外四相,亦不執心內四相。]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總結怎樣安住真心,第七次校量。]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雖是無住行施之人,但不曾為人演說此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我相、法相、空相。]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怖魔、乞士、破惡]、比丘尼、優婆塞[近事男、清信士]、優婆夷[近事女、清信女] [受五戒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據徐老手稿整理)

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述

徐恆志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一本學佛必讀、婦孺皆知的大經。大般若經在四處,講了十六會,共有六百卷,這經是第九會所說,譯成中文共有5837個字。念誦的很多,但知義的較少。世親菩薩著《金剛經論》用二十七疑來破除疑惑,闡明經旨。現在按照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大略講解其要義。在三十二分中,第一分是序分,第二至三十一分半是正宗分,半分是流通分。學習般若法門,先須了解三種般若,即由文字般若下手,引起觀照般若,而達到實相般若。「般若」是梵語,是五種不翻之一(1、秘密不翻;2、含多義不翻,如薄伽梵;3、我國所無,如閻浮樹;4、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5、生善不翻。)「般若」是生善不翻,因不學佛法,不能領悟「般若境界」。古人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所以要即文字離文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方與般若相應。金剛是堅固、透明、銳利,用來比喻般若的體、相、用,所以此經是以"法"、"喻"為名.(佛經取名有七種:即單的三種,單"人",如《佛說阿彌陀經》;單「法」,如《涅槃經》;單「喻」,如《梵網經》。復的三種,「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法、喻」,如《妙法蓮華經》;「人、喻」,如《如來獅子吼品》。還有一種人、法、喻都具足的,如《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波羅密譯漢語為「彼岸到」,意即「到彼岸」。實際上,此岸、彼岸都是比喻。具足煩惱即名此岸;解脫自在,即名彼岸。 「金剛般若波羅密」是別名,「經」是通名,也叫「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經名的含義是:以金剛般的智慧,轉化煩惱妄想,到達解脫的彼岸。另外,此經以實相為體,以無住為宗,以破我滅罪為用,以至極圓頓為教相。這是此經「五重玄義」的提要。現在簡略地講一下譯經的法師。鳩摩羅什大師,譯為「童壽」,是一位有名的譯經大師,《妙法蓮華經》、《維摩詰所說經》、《佛說阿彌陀經》等,都是他翻譯的。七歲便隨母出家,精通大小乘經論。在姚秦也即後秦時代,由姚興在長安集中八百多人,譯出經論98部。臨終火化,舌根不壞,證實所譯經典沒有錯誤。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從「如是我聞」到「千二百五十人俱」,其中有六種根據,也即六種成就。「如是我聞」意思說:這些內容是我親自聞到的,這是一般的解釋。真「如」之理,決定「是」而不錯,這是較深的解釋。這裡包括「信」和「聞」兩個成就。「一時」即在說法的一個時間裡,因各國曆數有所差別,所以不用具體年、月、日,以「一時」說明之。這是「時」成就。「佛在舍衛國」,舍衛國是波斯匿王的京都,譯為豐德——物產「豐」富,道「德」高尚,名聞全國。「祗樹給孤獨園」是太子祗陀的樹,給孤獨長者的園,這園是給孤獨長者向祗陀太子用「黃金鋪地「買下的。這就是說法「主」成就和「處」成就。「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六種成就中最後一種「眾」成就。他們是常常隨佛聽法的。「比丘」是梵語,譯為「怖魔」、「乞士」和「破惡」三義;「大比丘」即是回小向大的比丘。「眾」即僧眾,也即「和合眾」,在事相上要有六種和合,——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總之,身、口、意、戒、見、利六種都要和合。"千二百五十人俱",佛常隨弟子有1255人,舉大數,叫1250人。其中佛成道後,在鹿野苑先度五比丘;次度了三迦葉,即優樓頻螺、迦耶、那提三位迦葉。三人學外道,名氣很大,弟子也很多。佛就用火光三昧和慈心三昧,制服了口吐毒氣的毒龍,這就折服了優樓頻螺的驕傲,師徒共500人,皈依了佛陀;其他二人師徒亦有500人也同時皈依。舍利弗和目犍連本來也是外道,佛的威德感召,也棄邪歸正。另有耶舍長者及同學50人,受度歸佛。這樣,實際上是1255人常在一起。以上是通序,也叫證信序。以下再講別序,各經有所不同,故叫「別」。當中午、即日不過中,吃飯的時候,世尊依照規定,穿了僧伽黎大衣,即25條的袈裟,手持應量器——缽,入舍衛城中去次第乞食。「次第乞」也是一條戒規。過去迦葉尊者乞貧不乞富,為了讓貧窮的人多培些福報;而須菩提卻是專化富人,恐怕他們福報享完,要他們繼續行布施。佛知道後就定下「次第乞」的規矩,平等利人。現在東南亞的泰國,還實行托缽乞食。「還至本處」以後,佛在吃好飯,收好衣缽,洗了足之後,展開座具,結跏趺而坐。上面這些動作,正是般若放光,全理成事,全事即理,體現了世尊不開口的說法。 "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這以下是正宗分,正式開始講這部《金剛經》。 「善現」是須菩提的譯語。在佛的弟子中,他是解空第一。原是青龍陀如來再來。他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這都是印度的禮節,表示恭敬,也就是「三業虔誠」。然後須菩提讚嘆世尊。「希有世尊」是說佛陀大慈大悲,一舉一動無不加護懷念諸菩薩,無不付與、叮囑諸菩薩。一切從有利於菩薩出發。須菩提隨即請問如來:善男子、善女人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應怎樣使心安住,應怎樣降伏其心。這裡必須注意,所謂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指一般的善良之人,而是指已發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的大乘根性的菩薩。佛當時允許了須菩提的請求,「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須菩提也欣然應諾,「願樂欲聞」。這裡所謂「如來」,是佛的名號之一。十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所謂"如來"即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這是指應身如來。經上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是指法身如來。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以下開始談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修行方法。古德把經分為信、解、行、證四方面,第二至第八分,是開示無住以生信;第九至第十六分是推廣無住以開解;第十七至二十四分,深觀無住以進修;第二十五分至三十一分半是圓滿無住以成證。脈絡分明,層次井然,經中都有語句可作證。所謂「菩薩摩訶薩」,翻為大菩薩,也即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髮大乘心的覺有情的人。佛教導說,一切大菩薩應當這樣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包括卵、胎、濕、化。其中依水濕而生的叫濕生,有些小蟲,也是依濕而生。諸天與地獄是無而忽有是化生。蚊子由小蟲脫皮而生,也屬化生。此外,也包括「若有色」,指欲界和色界的眾生。「若無色」,指無色界的眾生,也指滅色歸空的空無邊處天眾生。「若有想」,指以識想為命的識無邊處天眾生。「若無想」,指伏住六、七兩識的無所有處天眾生。「若非有想非無想」,指八識似轉未轉的非想、非非想處天眾生。佛告須菩提,所有這十大類眾生,我都叫他們入於無明已斷,迷惑已盡,二種生死(分段和變易生死)已了的「無餘涅槃」。但雖然滅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際上我沒有滅度他們,因為離相度生,並不執著於能度所度;而且眾生本具佛性,實際上是自性自度。這是為什麽呢?因為菩薩如果有能度的「我相」,有所度的「人相」,有很多差別的「眾生相」,有執著不捨的「壽者相」,就不成為菩薩了。 "

妙行無住分第四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還有,須菩提,菩薩修行布施時,對於六塵諸法,應無所住著;也就是說不住著於色、聲、香、味、觸、法上去行布施。須菩提,菩薩應這樣不住相布施。為什麽呢?菩薩能不住於相而行布施,其福德是不可思量的。須菩提,你以為怎樣,東方虛空可思量嗎?須菩提說:不可思量的呀!佛又說,那麽南、西、北方及思維、上下虛空可思量嗎?須菩提亦說,不可思量的呀!佛說,菩薩布施而不住於相,福德廣大亦象這樣不可思量!佛告誡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此離相布施,無住生心,如我所教,把真心安住下來。經中「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不正是四維空間的描述嗎?現在科學家,叫虛空的長、寬、高,叫三維空間,在三維空間的坐標上,加上時間,時空互相聯繫,就構成「四維空間連續區」,空間維數愈高,境界愈不可思議。《金剛經》到這裡,已把離相度生、無住行施的道理講清楚,故佛說:「如所教住」,就可以了。以下是詳細發揮離相、無住的妙旨。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又對須菩提說,你的意思怎樣,是否可以把眾生身相就認為是法身如來呢?須菩提說,那是不可以的,為什麽呢?如來所說的是眾生身相,並非法身、實相。佛便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條件具備就產生了「緣起」現象;既是「緣起」,還是生滅的。但在緣起事物上,知其「非相」、本空,就能見到法身如來。這樣迷時性相不同,悟時性相不二。如鏡顯人影時,鏡即是影,影即是鏡。所以《楞嚴經》說:色身、虛空、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須菩提對佛說,可曾有眾生,聽到這樣言說、章句,生起真實信心嗎?佛就告訴須菩提:不要這樣說。如來涅槃以後,「後五百歲」(即末法一萬年中的最初五百年),還有持戒修福的人,對於所說離相度生、無住行施、非相見佛的章句能生深信,以此為實。我們知道,戒是定慧基礎,福是修行資糧,持戒修福都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如果聽到這些章句,乃至能生一念清淨心的,如來能以五眼六通,盡知盡見,能得如十方虛空不可思量的福德。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眾生,已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法相」,也沒有「非法相」。慧徹三空,功圓諸行。如果這些眾生,取執「我相」,就著「我執四相」;如果取執「法相」,就著「法執四相」;如果取著「非法相」,就著「空執四相」。所謂舉心即錯,動念即乖。因此不應取著「我、法二相」,到了我、法兩空以後,也不應取著「非法相」。正因為遠離「四相」,自心才能清淨。所以我常說,比丘們知我說法,比如借筏渡河,到岸即舍,惑業若盡,「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之空。這裡「法」即是有為法,「非法」是無為法,兩邊不著,正是朗然大覺呀! "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上面講到一切皆不應取,為什麽如來還得要說法呢?為了防止這個疑問,佛就設問,如來是否得無上菩提,是否有所說法?須菩提說:根據我的理解,所謂"無上正等正覺",實際上,是個對待的假名,是無有定法的;而且是對機說法,應病與藥,也無有一定的法則可說.為什麽呢?如來所說的法,本來不可取著,也不可言說,非有非空.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一切聖賢都依止"無為法"修心,究竟無智亦無所得,但境界卻有高低的差別.如按別教說:有的入於十信、十行、十回向的三賢位,有的證入十地的十聖位;從圓教說,一修等於一切修,一證等於一切證,是初後不二,解行俱頓的.但從破惑來說,圓教是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經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共破四十二品無明而成妙覺。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這是第一次較量持經的功德。所謂三千大千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有四大部洲,有一個太陽和月亮,合起來成為一個「小世界」,大略相當於一個太陽系。一千個小世界,名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故稱「三千大千世界」。據現代天文學說明,我們所看到的銀河系,有各種類型的恆星1,000億顆以上,宇宙中還有許多超級銀河系。真是世界無盡,眾生無盡。佛對須菩提說,用充滿三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福德可否算多呢?須菩提回答:那是很多啊!為什麽呢?我是按照福德事相說的,不是依照福德的理性說的。但福德相有限,而福德性無量,按福德事相說,所以如來說福德多。佛說,如果有人乃至受持實踐經中「四句偈」,且能為他人講說,其福德能勝過七寶布施。為什麼呢?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無上正等正覺之法,皆從此經所出。所謂此經,不僅是指的文字般若,因為可由文字起觀照,而達實相,更主要的是領悟「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妙理!這裡所謂「四句偈」並不限定指哪四句,只要出自《金剛經》,能正確解釋它,都可算是「四句偈」。佛說《金剛經》處處隨立隨掃,所以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所謂佛法」是俗諦,「即非佛法」是指真諦,真俗不二,二諦融通,就是中道第一義諦。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佛又對須菩提說,你以為怎樣?能否作我得須陀洹果之念呢?須菩提說,不可以的。這是因為須陀洹雖斷三界見惑盡,入小乘見道位,名為「入」 聖人之「流」,但實際上,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並無所入,不起分別和貪著之念,假名叫須陀洹。佛又問,那末已斷欲界前六品思惑的斯陀含,能否作我得斯陀含果之念呢?須菩提也說,不可以的。因為斯陀含雖一來天上,一來人間,在欲界再受一番生死,而實無往來,不執著於往來之相,假名為「一來」。佛又問,那末阿那含能否作我得阿那含果之念呢?須菩提說,也是不可以的。因為阿那含雖已斷欲界後三品思惑,稱為「不來」,而不執著於不來欲界之相,假名為「不來」。佛又問,那末阿羅漢能否作我得阿羅漢道之念呢?須菩提也說,不可以的。因為阿羅漢雖已斷三界見思煩惱,所以譯為殺賊、應供和無生。既是無生,還有什麽實在之法可得。若阿羅漢作我得阿羅漢道之念,便著了我執四相。怎麽能得阿羅漢道呢?世尊呀!你說我得無諍三昧,是得無諍三昧人中的第一人。還讚嘆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但我不作「我是離欲阿羅漢」之念。因為我若作我得阿羅漢道的念頭,世尊便不說須菩提是樂於寂靜的行者。由於實無所得,才叫須菩提是樂於寂靜行的。以上三種果位,都是小乘分位之果,到了四果才算得究竟道法,所以稱四果為「阿羅漢道」,也就是近於佛的覺道。「無諍三昧」就是不生諍論,不說是非長短的無諍正定。「離欲」即斷除財、色、名、食、睡的五欲,沒有一切慾念,不僅是指淫慾的。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告須菩提,你以為怎樣,如來昔在燃燈佛處,是否獲得了授記成佛之菩提法呢?須菩提明確地回答:「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若有所得,「四相」未空,怎能成佛呢?妄心不住著,就能安住真心。這是授記成佛亦無所住。佛再問:你以為怎樣,菩薩是否廣修六度萬行,來莊嚴自性佛土呢?不是這樣,世尊,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須菩提以三諦道理來回答:「莊嚴佛土」是俗諦,因有假相,還須任運莊嚴;「即非莊嚴」是真諦,不住於莊嚴之相;「是名莊嚴」即是非空非假、即空即假,會歸於中道第一義諦。所以這三句話,可以用真俗中三諦來融通。這是莊嚴佛土無所住。一切事物都可以作如是觀。佛告訴須菩提,所以大菩薩們應生這樣的清淨心,不應住著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上生出妄心,應該無所住著,而生清淨之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的經眼、核心,十分重要,包括了佛法主要修證內容。應無所住,就是「真空」,而生其心就是「妙有」;終日無住,終日生心;終日生心,終日無住。當年惠能在五祖處,三更入室,聽五祖說《金剛經》,聽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時,惠能言下大悟,說了五個「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五祖便傳頓教及衣缽,成為禪宗第六代祖師。所以此語我們必須精心體會。如果不出生清淨之心,便斷滅了佛性,而且既無「妙有」,「真空」也成為頑空。清淨之心,是既不偏「空」,也不偏「有」;既不落「常」,也不落「斷」。如果執常,就成為「常見」外道邪見;如果執斷,就成為「斷見」外道邪見。外道的六十二種邪見,就是以「斷」、「常」二見為根本的。須菩提,你以為怎樣?譬如有人,報身的大小,象須彌山王,你認為這身大不大呢?須菩提說,很大,世尊。為什麼呢?有相之身可以大小來衡量,但佛所說的是非有身相的法身,假名叫大身而已。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這是第二次較量福德。佛又問須菩提,如果以一粒沙比作一條恆河,這許多恆河的沙數多不多呢?須菩提回答,很多,世尊,恆河尚無數之多,何況所有恆河中的沙數。佛說,我今實言告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充滿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來作布施,得福多嗎?須菩提說,很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有人,在此經中,乃至受持實踐四句偈等,且能為他人說,那末所得的無相福德性,勝過有漏的福德相。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佛又說,須菩提呀,如果你能隨緣解說《金剛經》,乃至只說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如法供養,象供養佛塔、佛廟,更何況有人能全部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這個人成就了最上(法身)第一(報身)希有(化身)的法、報、化三身之法,凡經典所在的地方,即是有佛及佛的可尊可重的賢聖弟子,三寶具足,十分殊勝。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這時須菩提對佛說,此經應稱什麽名字,我們又當怎樣去奉行受持呢?佛告訴說,這經名叫「金剛般若波羅密」,你當奉持這個經名。我們必須知道,經名是全經的總持,憶持經名,就是修行的一個妙法;又因為「經」是文字般若,依文字起觀照般若,而達實相般若,由經名就可具足「三般若」。但「般若波羅密」,是假諦,「即非般若波羅密」是空諦;「是名般若波羅密」是中諦,即假即空即中,三諦圓融,不可思議。下面為了說明般若離相之用,指出說法離相和依報、正報離相。佛問須菩提,你以為如來有所說法嗎?須菩提回答:「如來無所說」。為什麽呢?說法也是因緣和合,緣生性空,徒有假名;雖佛說法四十九年,並非無所說,但三輪體空,不粘不著,雖有說法之相,而是說即無說,無說而說。這段是說法離相。佛又問,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塵多嗎?須菩提說:甚多。佛就告訴須菩提,所謂微塵和世界的依報,分散即成微塵,合之即成世界,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所謂微塵和世界,緣起性空,只是假名,並無實法。這段是依報離相。佛又問:那末可以三十二相正報來見如來法身嗎?須菩提回答: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為什麽呢?三十二相乃是應身,緣生如幻,非是法身清淨之相,不過假名為三十二相而已。這是正報離相。至此佛又第三次較量功德,告訴須菩提,若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與受持經中乃至四句偈,並為他人說相比較,其福甚多於前者。 "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從第九到十六分是推廣無住以開解——深解義趣,但到十三分本意已定,這裡是作個總結。這時,須菩提聞到佛說此經之後,深深了解義趣,涕淚悲泣對佛說,我昔來已得解空慧眼,但不曾聽到這樣的微妙經典。如果有聽到此經,得清淨信心,而生實相,當知這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所謂實相,乃是真實之相,不是虛妄之相,所以說「即是非相」,假名為「實相」而已。世尊,我現在聽到這樣經典,信解它、受持它,不算很難。可是到佛涅槃後第五個五百歲,也即「後五百歲」,有眾生能聽到是經,並信、解、受持,這人就是第一希有啊!為什麽呢?這個人已經沒有四相。什麽原因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本來是空,何以故呢?「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今世人處處著相求佛,真是離道彌遠。佛印可須菩提所說,「如是如是」。若有人聞到此經而能不驚、不怖、不畏,此人很是希有。為什麽呢?如來所說般若是第一波羅密,但不可執著第一波羅密,只不過假名為第一波羅密。如來以離相妙行來降伏其心,的確是十分希有。佛又進一步引證忍辱度的修法,要三輪體空,內無能忍之心,外無所忍之境,中無打罵毀辱之相,即空、即假、即中,圓滿成就忍辱度。佛並以事實來證明,我昔日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節節支解時,如果心有「四相」便會生嗔恨。又過去曾五百世作忍辱仙人,那時我也沒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所以菩薩應離一切相,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著於色而生妄心,亦不應住著於聲、香、味、觸、法上生起妄心。應該心無所住,但靈知不昧,出生清淨心,不同於木石,也不同於斷滅。如果心住於六塵,便不能安住真心,所以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應這樣行於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本來是空。按二諦說,「一切眾生」是俗諦,「即非眾生」是真諦。因為眾生也是眾緣和合,其性本空。佛告訴須菩提,如來是真語不假的,是實語不虛的,是如實而說的,不欺騙,所說也不自相矛盾。如來所得的真如之法,既無實,也無虛。佛又告須菩提,若菩薩心住著於法而行布施,則智慧障塞,如人入暗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則智慧明朗,如人有目,了了徹見。須菩提,未來世中若有人受持讀誦此經,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就能佛智悉知佛眼悉見,都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以下佛又作第四次較量。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上中下午,以恆河沙等身進行布施,經過了百千萬億劫,如果有人聽到此經,深心不疑,其福勝過上述布施,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身口意三業恭敬?須菩提,主要說來,此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權教大乘心及發實教最上乘心者而說,也是對三賢位及十聖位者而說。如果有人能受持、讀誦,廣泛宣說,自利利人,如來悉知悉見,皆能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這些人就是荷擔如來家業,弘法利生,肩負無上正等正覺的重任。為什麽呢?樂小法的人,由於著了我等「四見」,就對此經不能聽受、讀誦,也不能為他人解說。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主要是天、人、阿修羅,應即供養,當知此處即舍利寶塔,都應恭恭敬敬作禮、圍繞,並以華香散布其處。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這是作第五次較量。佛又對須菩提說,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讀誦此經,卻為他人所輕賤,要知道這人先世所作罪業,按理應墮惡道,由於今世受到別人輕賤,那末先世的罪業,就能消滅,重罪輕報,當來還能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我回憶在然燈佛以前的過去無量大劫中,得遇到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億)的諸佛,我都供養、承侍,沒有空過的。如果後世有人能受持實踐、讀誦此經,所得功德,與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相比,供養一百分,抵不過受持一分;供養千萬億分甚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有受持、讀誦此經,具體說其功德,聽到之人,心便狂亂,疑而不信。當知離相、無住的經義,不可思議,所得果報,亦是不可思議啊!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

前面講了信、解二部分,現在開始十七分到二十五分是講行持、起修。這時,須菩提對佛說,世尊,已經信心不逆、深解義趣的善男子、善女人,怎樣才能悟後起修,開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前既說「應無所住」,當然是一切不應住著,但為什麼獨應住在發菩提心之上呢?故須菩提繼第二分所問之後有第二問。佛就告訴須菩提,發菩提心的人,應滅度一切眾生,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因菩薩若有「四相」,就非菩薩。為什麼呢?「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發心之法尚無,還論什麽住心和降心呢?前面所問是破心外所執的境界相,後面所問,是破心內所執的執著見,前是破相,後是破見;前者粗,後者細。佛又問,如來在燃燈佛所有得菩提之法否?世尊,以我所解,一切法空,並無法得無上菩提。佛印可其說,實無有法如來得無上菩提,若如來有法得無上菩提,燃燈佛就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因我是無法得菩提,燃燈佛才與我授記作佛。為什麽這樣呢?因為「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真如理體遍一切處、遍於一切法上,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雖諸法隨緣生滅,而真如卻如如不動。離一切法差別之虛相,便證一切法平等之真性。譬如金器形狀種種不同,但金體則完全一樣。所以一旦證悟,則一切諸法與真如無二無別,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性相不二,色空一如。也象全鏡即影,全波即水,煩惱即是菩提,妄心即是妙用了。佛對須菩提說,若有人說,如來得無上正覺,實際上,如來所得無上正等正覺,於中「無實無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無實;「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是無虛。所謂「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一切法成為妙有了。所謂「一切法」者,是假諦;「即非一切法」,是空諦;「是故名一切法」,是不即不離的中諦。佛又比喻說,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如報身。須菩提馬上插語,所說的大身,非是大身,乃是法身,不過假名大身。佛說:菩薩亦是這樣,如果說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就不能稱為菩薩。為什麼呢?一切法緣會而生,畢竟無性,能度所度,都不可得,實無有法可名為菩薩。所以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菩薩若認為我當莊嚴佛土,這就不稱為菩薩。因為所謂莊嚴,其性本空,不能執著,但可名為莊嚴。須菩提,如菩薩能證悟無我無法,如來才說他真是菩薩。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有肉眼嗎?是的,如來有肉眼。又問,如來有天眼否?是的,如來有天眼。又問如來有徹見我空之理的慧眼嗎?是的,如來有慧眼。又問如來有徹見差別之法的法眼嗎?是的,如來有法眼。又問如來有「五眼圓明」的佛眼嗎?是的,如來有佛眼。又問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嗎?是的,如來說是沙。須菩提,假如一沙一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一沙一佛世界,多嗎?須菩提說:甚多,世尊。佛就告訴須菩提:那麼多佛土中,所有眾生的種種心念都在如來真心裡顯現,如來悉知。為什麼呢?因為這諸心念皆本非實有,當體即空,假名為心。這又是什麼原故呢?因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心都是不可得的呀!從前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在達摩初祖處,請求安心,說「我心未寧,乞師為安。」初祖便說將心來與汝安!但心是幻生幻滅的,怎麼拿得出來,二祖半晌說:「覓心了不可得」,初祖便說:「與汝安心竟」。二祖言下大悟,真是乾淨利落。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佛說,須菩提,若有人把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用來布施,這樣以離相布施的因,七寶布施的緣,你認為得福多嗎?須菩提說:「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佛告須菩提,但若福德有實數可計,不算得福德多。若不住著於福德,得福離相,福同虛空,如來才說得福德多。有些大德說,這次不是較量之文,重在說明「以是因緣」。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佛又問須菩提,您以為怎樣,佛可以從完全、圓滿的報身上來見到嗎?世尊,法身不應以具足色身來見到。為什麽呢?如來所說的具足色身,是指報身。法身無相,空無自性,假名「具足色身」而已。前面「具足色身」是指報身佛的總相,「具足諸相」是指報身佛的別相。佛有無量相、無量隨形好。是否可以在這諸相、諸隨形好上見到如來法身呢?答說:不可以從具足諸相上來見到法身。為什麽呢?報身能說諸相具足。但法身無相,無相即非具足,但能悟到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是假名為「諸相具足」。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有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須菩提,你不要認為如來有這一念:「我當有所說法」,不要這樣想,為什麼呢?如果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他是在謗佛,因為他並不了解我的意思。須菩提:「說法者,是無法可說」,說而無說,不生執著,這樣才假名說法啊!這時,能續法身慧命的須菩提問佛,未來世可能有眾生,聞此法要生信心否。佛說,這樣般若大法,末世不無生信的人,此等眾生已明了離相無住,本來無我執、無法執,這就不是眾生。但是解悟雖圓融,修證未臻終極,故又非不眾生。為什麼稱這些眾生還叫眾生呢?如來說實非凡夫眾生,名為菩薩眾生,能荷擔如來無上菩提。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佛得無上菩提,是無所得嗎?須菩提這時已深入悟證,以反問的口吻,表白他自己體會的境界。佛便同意他「如是如是」,說得很對。我於無上菩提,甚至沒有微少的法可得,不得而得,名為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還有,須菩提,是法——無上正等正覺的理體,是人人平等,個個不無的,沒有高下之分。要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遠離四相,修五戒、十善、六度、萬行一切善法,就能得無上菩提。但是須菩提,不能住著在善法上。所謂善法,如來說即非善法,因緣所生,當體即空。處處修善法,而處處不著相,這才名為無漏的善法。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是第六次較量功德。佛告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諸須彌山王,這樣多的七寶,有人用來布施,若人受持讀誦此般若波羅密經乃至四句偈等,並為他人解說,前面所說福德的百分不及一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亦所不能及。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須菩提,你以為怎樣,你們不要以為如來有「我當度眾生」的念頭。須菩提,不要起這個念,為什麼呢?如來實沒有度眾生。如來若有我度眾生的念頭,即有「我等四相」。須菩提,如來所謂「有我」者,乃是方便度生,並不執著我相。但世間凡夫,卻處處執我,佛隨立隨掃說,所謂凡夫者,也不可執著,即非凡夫,不過假名為凡夫而已。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佛對機說法,過去對二乘人說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話。因此對須菩提說:你認為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嗎?須菩提認為過去佛曾說過,便說對的,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說,如果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轉輪聖王亦是如來了。須菩提當下領悟,改變所說觀點,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來觀如來。這時世尊便說偈語: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你可能作這個念頭:如來不具足相、離相就得無上菩提。須菩提,不要起這個念頭。如果這樣的話,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就說諸法斷滅。不要起這個念頭,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不說諸法斷滅相,不誤解一切法空。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這個是菩薩與菩薩較量功德,不是與凡夫行布施較量功德。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用來布施;另外有人,知一切法無我,不但人無我,而且法無我,能夠成就無生法忍,這位菩薩的功德勝過前面菩薩所得的功德。「無生法忍」,是真智不動的無生忍力,初地及七八地菩薩所證入的實相理體。須菩提,為什麼會勝過前面菩薩呢?因為他不受福德,什麼叫不受福德呢?佛說:須菩提,菩薩所受福德不應貪著,所以說不受福德。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有人說:如來有來去坐臥之相,此人對我所講的並不了解,為什麼呢?法身盡虛空、遍法界,如如不動,並無來去之相;既無來處,亦無去處,故稱為法身如來。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須菩提,若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這樣的微塵眾算多嗎?很多,世尊,但微塵眾並非實有,微塵眾即非微塵眾,但名叫微塵眾。三千大千世界,可散為微塵,世界亦非世界,不過名為世界而已。如果說世界是實有,只是一個和合之相。如來說,所謂一合相,可合可分,都非實有,本不能說定,但一般凡夫卻貪著其事。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為了說明問題,又問須菩提,若有人說「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人了解我的意思嗎?世尊,此人不解如來所說的義理,為什麼呢?世尊所說「我等四見」,即非「我等四見」,假名「我等四見」。佛說,須菩提,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對降心離相,住心無住的道理,應這樣知、這樣見,這樣信解,無修而修,修即無修,不但空我相,亦要空法相。佛隨說隨掃說:須菩提,所謂法相也是緣生性空,即非法相,假名為法相而已。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分是第七次較量福德。須菩提,如果有人以無量阿僧祗劫世界七寶用作布施,另有人發菩提心,對於此經,乃至四句偈受持讀誦,並為他人演說,其福勝過前人。怎樣演說呢?要以如理的智慧,契合於真如的本體而寂然不動,為什麼呢?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有為之法,都是因緣和合,幻生幻滅,如夢、幻、泡、影、電、露一樣,套用這樣觀照般若通達實相般若,達到離相降妄、安住真心的自在解脫境界。 「不取於相」,即離相,是啟用,可說是總結前半部。「如如不動」,即見性,是證體,可說是總結後半部,靈文玄義,真是不可思議! 佛說如是經,長老須菩提,以及許多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近事男、近事女,還有一切世間的天人、阿修羅,聽佛所說,都生大歡喜心,信受奉行。續佛慧命,傳燈無盡。整個《金剛經》的涵義,可以用「不粘不斷」四字概括之。經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都是不粘的涵義。另一方面「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一切法皆是佛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都是不斷的說明。不粘即是真空,不斷即是妙有,真空妙有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妙諦天然,略述如是,不當之處,敬乞大德們指正。

五、慧徹三空 功圓萬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語體文版)序

(一)

《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則得現前。」經中明確指出,如來智慧人人具有,但因無始以來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所以佛法流傳世間,以無量法門濟度群生,莫非轉化人們的妄想、執著習氣,修證方向,十分明確。經上所謂妄想,是指我們第六識的分別顛倒;所謂執著,是指我們第七識的我執、法執。如果我們對症下藥,時時返觀自己的起心動念,雖能對一切事物,照常應付,但不取不捨,不粘不著;無住而生心(清淨心),不入斷滅,生心而無住,不起分別;特別應知一切事物,無不是因緣和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此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正恁麼時,了了分明,不同木石,這是什麼?!實際上,這時兩邊不著,非空非有,無實無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正是我們的實相理體,本具佛性。

但近代以來,許多修行人,往往怕談般若,以致這一佛法的綱要,棄而不究,尋枝摘葉,捨本逐末,茫茫苦海,不知何時才能獲得解脫。江味農居士對這一現象很有感觸,認為有些學人,「對般若不敢問津,甚至相互警惕,不談般若,可悲之事,孰逾於此;違背佛旨,孰逾於此;誤法誤人,孰逾於此!」真可謂悲心激切,大聲疾呼了。

(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諸部般若的綱要。佛說《大般若經》四處十六會,共六百卷,此經是第九會所說。全經共5837字,雖義理玄奧,卻家喻戶曉,普遍持誦。古今大德也各出手眼,紛紛註疏,真是妙諦互呈,美不勝收,其中江味農老居士的《講義》,更是義理周詳,觸類旁通,深淺結合,辯才無礙的巨著。江老曾說此經是紹隆佛種、傳佛心印的無上甚深法寶。他在判經時,認為上半部是約境來說明無住,以彰明般若的正智,下半部是約心來說明無住,以顯示般若理體;並以信、解、行、證判釋全經,脈絡貫通,條理分明。他還認為上半部是遣除粗執,也即分別我、法二執,是對境遇緣分別而起的,例如說不應住六塵布施,不應住六塵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等等,是遣除其在境緣上生分別心。下半部是遣細執,是遣除與心念同時俱生的俱生我法二執,例如說:「於法不說斷滅相」、「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此法無實無虛」、「一切法皆是佛法」,都是遣除多生以來隨念即起的習氣種子,而入於般若理體。但所執的幻相,是起於能執的妄心,能所不二,並不局限。總的說來,江老認為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慧徹三空、功圓萬行、至極圓頓的大教,與過去把般若判為帶通教、別教,正明圓教,有所不同。江老說:「正因為此經是諸部般若的綱要,而般若又是一切佛法的綱要;且經中明明指出,『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佛語當信,不可誣也。」真可謂獨具慧眼,發前人所未發,深符佛旨,功在萬世!

(三)

鄭鍾褔、呂家森、聞妙三位居士,對江老的講義仰慕已久,從1982年起,發心學習,每周一次。至1985年,前後經過了四年之久。在學習中,他們至誠恭敬地讀,悠遊涵詠地讀,再存養觀照,以行持來幫助學習,寫成筆記三厚冊,成為這次編寫語體文的重要基礎,並積極努力印刷流通,以利於廣大讀者,特別是方便青年一代的薰習。雖然江老的《講義》原版,是三十年代的文本,不算古奧難懂,但從發展趨勢來看,可能與年青一代的閱讀能力,不相適應。三位居士弘法利生的悲願,深可敬仰!

總的來說,我們幸聞此經,一切佛法無不包羅,經中的一字一句都關係到全經宏旨。深願法界有情,念生死苦,發菩提心,深入學習此經,依文字,起觀照,悟實相,開示悟入佛知佛見,報四重恩,濟三途苦。經說:「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有些同修也可以從念佛法門下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轉化狂妄亂想,而得定開慧,明悟本地風光。正象江老所說:「念佛的念,雖然不是真如本體,卻是趨向真如的妙用。為什麼呢?因為真如是清淨心,念佛是清淨念,兩者都是清淨,才能達到相應之故。所以念佛之念,如能念念相續,是能達到無念的,故念佛是勝方便。」我們應知般若與淨土,本來融通,象車的兩輪,不能偏廢。一切佛法離開般若,勢必著相粘境,心外取法,成為邪見外道。我們務必仰體江老居士的清淨大願,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宿,蓮生九品,果證無生,謹愿與天下道侶共同黽(音敏)勉之。

徐恆志

一九九九年七月五日序於上海

附 錄

呂家森、鄭鍾福、聞妙老居士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語體版)【2000年上海佛學書局出版】編寫後記中說:「這本由上海佛教界前輩江味農老居士於1934年間,在上海省心蓮社講述、由蔣維喬居士親聞編錄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以下簡稱《講義》),是一部近代各家《金剛經注釋》中內容詳備、解義圓融、見地獨到、具有權威性的佛學巨著。1940年初版,1942年再版。1943年收入《普慧大藏經》,1947年由民國增修大藏經會出版單行本。……使我們原定的出版考慮(還不是計畫)足足推遲了整整十四年(1985-2000年)。但我們都還健在,出版語體文《講義》的願心未泯。在這一瞬即逝的十四年中,我們並未中斷嘗試的努力,爭取時節因緣的到來。有關《講義》改用語體文的決心,我們從未動搖,因為這是時代的要求,是我們的責任和弘揚佛法的需要。只要能聘得因緣具足的顧問,為我們的語體文《講義》審閱、鑑定、潤文,我們認為有以上(1)、(3)種想法的居士是可以疑慮頓釋的。十四年來,我們最感為難的就是聘請一位既要身體健康,又要不影響他本人日常生活、修持秩序的德高望重的長者。現在,終於禮聘到宗通、教通的徐恆志老居士,擔任我們的顧問,徐老真是慈悲,滿口應允。同時,在與上海佛學書局領導的協談中,竟不謀而合。終於,時節因緣成熟了。這不是佛菩薩的加持力又是什麼? ……語體文版《講義》的完成,少不了眾緣的和合。我們對上海佛學書局出版流通和上海佛教居士林廣大居士結緣贈送深表感謝。對顧問徐恆志老居士的辛勤總審、作序,和所有參加校閱,為本書作出過貢獻的勞松、景懿、紹銘、關連、吳豐諸居士表示由衷的感謝!」

六、徐恆志老人追思法會紀實

中國當代著名佛學家、上海市佛教協會第八屆諮議委員、寧波佛教居士林名譽林長、弘一大師研究會顧問、廣東省元音古寺顧問徐恆志老居士於公元2007年3月5日凌晨2:36在上海寓所「幻齋」安祥示寂,享年92歲。徐老半年前就預知時至,遺囑安排周詳。臨終手結法界定印,環視眾人,之後仰望虛空,含笑而逝,走得安詳、瀟灑。

2007年3月17日「徐恆志老居士往生西方淨土追思法會」在上海益善殯儀館隆重舉行。早晨8點30分,追悼儀式正式開始。徐老的親屬和生前友好以及眾多佛教界人士約上千人參加了此次追思法會。教界大德以及徐老的親友、弟子為徐老題寫的輓聯掛滿了整個追悼廳,花圈、花籃一直從大廳四周擺到了門外。當日凌晨2點,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的弟子們便陸陸續續趕來追悼上師。大家恭送恩師法體往殯儀館。此時雖然已是後半夜,來瞻仰上師的人卻越來越多,達數百人。令我們感動的是有許多老年人、還有許多帶著小孩的居士全家來給上師頂禮。瞻仰過上師遺容後,我們發現恩師相貌比在世時更年輕了,頭髮也黑了許多。瞻仰過上師遺容後,由法師帶隊排成長龍在寂靜的廣場上繞佛念佛,表達對徐老的緬懷。燈火映照下的上海夜空祥雲朵朵,寧靜的殯儀館,佛號聲聲,連綿不絕。

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煥老和尚及常住大眾、廣東雲門大覺禪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揚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慶慈雲寺方丈惟賢老法師、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師、蘇州靈岩禪寺方丈明學老法師、上海真如寺方丈妙靈大和尚、普淨寺方丈智正法師等,他們為徐老的圓寂,特意派代表送來了花籃;澳洲淨宗學會、淨宗學院、淨空老法師和全體僧眾、台北海明禪寺悟明長老和全體僧眾、浙江三門多寶講寺方丈智敏老法師和全體僧眾誦經回向等。另外,從全國各地送來無數的唁函、花籃和輓聯,用不同方式,表達了各界人士對老人的無限緬懷和哀悼,其中有全國政協常委鄧偉志先生、英國華夏文化協會會長貝學賢先生、台灣法爾禪修中心張玄祥居士等。臥龍山普淨寺智正老法師贈聯:

現居士身虛懷若谷照大千當今維摩詰示般若花實相明燈懸萬古一代人天師

主持法會由上海市佛教協會陳妙麗副會長致詞,寧波居士林林長徐文芳女士、廣東元音古寺代表道西法師、在家弟子劉志強居士和朱慶生居士、徐老兒子徐覺哉先生先後致詞。上午十點,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無錫市佛教協會會長、靈山祥符禪寺住持無相大和尚為徐老著荼毗法語。

荼毗後,在灰燼中又奇特地發現了數千七彩的舍利,其中有指骨、顎骨、鎖骨、頭蓋骨等,呈現出種種神異的現象,其形有珠粒、有花瓣、有蓮花、有珊瑚,其色有赤、有白、有綠、有碧,真所謂五光十色、煙白如雪、晶瑩剔透。更為殊勝的是其完整的頭靈骨和舌舍利,金剛不壞,且舌抵上顎,見者無不唏噓讚嘆。史載僅聞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和唐三藏法師玄奘有此希有瑞相。這是徐老一生精誠修持,為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

荼毗法會第二天,家屬及上百位弟子護送部分靈骨到蘇州靈岩寺,並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靈骨安放儀式後天降花雨,瑞相昭著。徐老之骨灰安放完成,當一切回向和紀念完畢後,在院子裡,從天空中紛紛飄落如雪花一樣潔白狀物;到院外看,院外並沒有,只有院子中有飄落。此時天空安詳沉寂,白色花瓣狀物紛紛飛舞和飄落,情形如同下雪,但比雪花大,有的大如指甲蓋,接到手上,一抹即無,也並無水跡。院外其他地方並沒有。參加追悼的師兄都看見此稀有瑞相。

全國各地眾多佛弟子也紛紛自發為徐老舉行放生念經法會。在浙江臥龍山普淨寺由住持智正老法師主持,舉行了為期四十九天的念佛追思紀念活動。徐老的部分靈骨和舍利花也在法會期間供奉,供佛弟子瞻仰禮拜。

為紀念徐老終生為法忘軀,廣行慈悲喜舍之道的厥功偉德。寧波市是徐老的桑梓故里,寧波市佛教居士林徐文芳林長攜全體同仁與家屬及弟子信眾共同發心籌建「徐恆志紀念館」。館址位於寧波市佛教居士林安養院西側,館內佇立徐老塑像,還有水晶塔供奉舍利瞻仰,並陳列徐老生前的藏書、著作及書法等墨寶珍品。 雖然徐老已經舍報生西,但他老人家廣大宏深的悲願、愛國愛教的精神、身體力行的教化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祈願有緣佛子因此而痛念生死、發菩提心,為莊嚴佛土、利樂有情而精進不懈,真修實證,早證菩提,方不負徐老倒駕慈航的慈悲恩德。

徐恆志老居士生平介紹及追思詞

上海佛教居士林林長 陳妙麗

尊敬的上妙下靈大和尚、各位長老、各位道友:

2007年3月5日凌晨2:36分,我國當代著名的佛學家徐恆志老居士在上海家中幻齋安祥示寂。在此,我們懷著無比沉重和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這位對中國佛教事業作出貢獻的大德。 徐恆志老居士,法名定真。1915年生於浙江鎮海,少年時受其父親影響歸信佛教,25歲正式學佛,並在能海上師處受三歸五戒。同時,與正在天津弘法的王驤陸師通信,蒙示以般若要旨,並函授觀心方法。1945年抗戰勝利後,王驤陸師蒞滬弘法,隨之學無相密乘心中心法,直入無相門,截斷葛藤。後來,又在清定老法師座下受瑜珈菩薩戒。 徐恆老很早就為當時的《覺訊》等佛教刊物撰稿,其中1953年所著的《學佛是怎麼一回事》和《怎樣實踐佛法》兩文系多年實踐的心得,為初學者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指引,深受讀者歡迎,因而被印成單行本多次在各地再版,還被譯成英文流傳於海內外。另外,署名定真的《靜坐入門》也在大陸有大量流通,接引學人無數,影響十分廣泛。40年代末50年代初,徐恆老還與諸多居士協力上海佛教青年會的活動,舉辦星期講座,同時協助清定上師的金剛道場。

徐恆老的一生,是愛國愛教的一生。他認為,佛教的根本精神與今天中國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佛教倡導的慈悲、平等、寬容,就是奉獻的精神,無私無我的精神,他希望廣大佛教徒應在修行中奉獻社會,利人利己,從而引導宗教與社會相適應。為此,數十年來,徐恆老不顧疲勞,奔走於各佛教居士林、佛學院、禪宗寺院、淨土道場以及高等學府,弘法演講。90年代,還赴美國洛杉磯、舊金山等地弘法利生,續佛慧命。

徐恆老才學橫溢,精通經論,生平修持嚴謹,慈悲為懷,對後學諄諄善誘,深受海內外佛教界人士的敬重。趙朴初會長生前就曾親筆為老居士題寫了《般若花》一書的書名,予以稱頌。該書1991年出版後,迄今已多次再版。他的《幻齋隨筆》、《書簡吟草》以及《佛教常識問答》,語言質樸,深入淺出,對現代人在學佛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給予了契理契機的回答,讀來如沐春風,非常適應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是接引初機和深入研習佛法的讀物。其他著述還有《心經的理論和實踐》、《佛教的人生價值觀》、《法藏碎金》、《中國歷代養性進德格言、詩偈、楹聯》等。晚年,老人還在各類佛教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的論文、隨筆、書簡、問答和序文,為法忘軀,筆耕不輟,普利群機,令人景仰。

他曾是上海市佛教協會第八屆諮議委員、寧波佛教居士林名譽林長、弘一大師研究會顧問、廣東省元音寺顧問。生前,他為中國的佛教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的解行風範,將永遠留給後人仰慕。

金爐香冷,日月潛輝,江河垂淚,草木同悲。徐恆老的示寂,是佛教界的損失。我們祈盼老居士倒駕慈航,乘願再來,繞益娑婆國土一切有緣眾生。我們希望,更多的四眾弟子繼承老居士的遺願,弘揚愛國愛教精神,受持淨戒,發揚大乘菩薩精神,利益人天,為和諧社會的構建作出貢獻。

徐恆志老人追思法會部分發言:

上海市佛教協會陳妙麗副會長致詞:

祈請阿彌陀如來,十方諸佛如來,諸佛菩薩降臨道場,加持護念。

爐香贊:

恭請十方諸佛如來加持護念徐恆志老居士往生西方極樂國土,蓮品增高,乘願再來。頂禮三拜。南無阿彌陀佛!(三聲)

現今徐恆志老居士與在場一切同仁及不同維次空間的一切有情皆在阿彌陀佛法身光明中靜心念佛,我們念十聲佛號,我念一聲,大統跟一聲,一心歸命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十聲)

我們借著徐恆志老居士生前的願力,及其眷屬的囑託,召開今天的追思紀念法會。徐恆志老居士八十年代以來連任上海佛教協會理事及諮議委員會委員,老人家一生愛國愛教,精心弘法利眾生是其一生根本的心愿,老人家具有智慧,能把修行弘法的功德利益與國家人民的利益融合起來,而且他老人家始終將自己修行的功德利益回向給國家,回向給人民,回向給一切眾生,所以徐恆志老居士不僅在修行弘法方面是我們的表率,在愛國愛教利益國家利益人民諸方面也是我們的表率。特別在修行弘法利益眾生方面老人家更是為我們作了好榜樣,老人家的弘法著述以及法音流布在全國各地及海外,深得海內外同仁的推崇和敬仰,老人家可謂是末法修行人中的典範,猶如一盞明燈。

八十年代以來,老人家一直關心上海居士林的修行、弘法工作,有老人家如此願力慈悲關心愛護護持,所以我們上海佛教居士林有今天,也就是說上海佛教居士林的成長和進步與老人家的願力分不開。所以老人家在居士林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得居士林廣大信眾的尊敬愛戴和敬仰,老人家深入經藏,真實修行,一生致力於弘法事業,老人家如法修行,自行化他,悲願深切,他不僅是上海居士界的表率、楷模,也是全國居士界乃至全世界居士界的在修行、弘法方面的表率和楷模,紀念法會上我們特別要說明的一點,老人家他不僅在生前為我們大眾做好榜樣,而且在臨終解脫時為我們大眾做了好榜樣,三月臨終的前一天,雖處於病危狀態,然而老人家心地安閒坦然,充滿了定力和智慧,慈悲祥和,手結彌陀法身定印,在病痛生死中得大自在,我們要問老人家何以能如此超越呢?因為老人家生前在修行當中已經虛破生死幻緣,老人家何以能如此超越呢?因為他對於念佛生淨土具有堅定不可動搖的信願,這就是念佛的力量,所以在病痛當中能夠得自在,凝神注視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面露微笑,還詮釋大眾,秘義囑託,老人家在默默地告訴我們,我已經念佛生淨土了,願你們大家也如是,念佛生淨土,這是第一個秘義;第二個秘義,老人家仰望虛空,含笑而去,其秘義老人家在臨終的一剎那,當下與不生不滅的本來地心相應,契入法身光明,如此安詳,如此自在,徐恆老大慈悲也,大善知識,慈目悲心,以身示現,教導眾生,徐恆老他老人家已經安然解脫,圓滿地往生西方極樂國土,留下來的這個色身就是給我們眾生結緣,結什麼緣呢,讓我們真正地醒悟,醒悟什麼,也正如老人家生前常開導的,世界上一切萬法皆是自心所顯現,如夢如幻,當體緣空,當體性空,如幻不可得,也正如老人家生前所開導的,世界上一切萬法都是生滅無常,無常相是世間的共相,以此我們都深深地認識到,世界一切法的共同特徵就是無常,包括我們身體也在無常當中,我們的身體即使再過上一百年還是會消亡,因為始終在生老病死的規律中,誰也不能倖免,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無論處於什麼地位,或者貧賤,或者富貴,還有我們畢竟始終處於生老病死的規律中。從與無常當中,說白了我們每一位都將面臨死亡,如果臨終之前不能解脫,那麼我們又入輪迴,無窮無盡的憂悲苦惱,生老病死,乃至於三途惡道,在生死中漂泊十分可嘆,而像徐恆老他老人家臨終安然地解脫,圓滿地往生西方淨土,這是真實地大福報,根本的大福報,所以我們歡喜,我們讚嘆,我們敬仰,我們學習,紀念大會是學習大會而不同於世俗一般的追悼會,那些花圈哀樂對徐恆老來說是毫無意義,我們學佛大可不必,我們今天參與這一會,要給予老人家以真實的利益,要給予自己以真實的利益,怎麼給老人家以真實的利益呢?淨心念佛回向,使老人家往生西方淨土蓮品增高,這才是真實的利益,我們怎麼給予自己真實的利益呢?我們淨心念佛,能感得諸佛菩薩加持護念,我們能夠消除業障,增長學佛的智慧,世間出世間悉皆圓滿,才是真實的利益,同時我們參與這一會,我們要結上可貴珍貴殊勝的因緣,所以我們以一隻鮮花,一隻檀香表法,以此與老人家結上菩提因緣,老人家往生西方淨土得不退轉,一定會來加持護念我們身心安樂,道業精進,同時我們要與西方淨土七寶蓮池結上殊勝的因緣,蒙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慈悲加持護念,我們至心念佛,增長般若智慧,具足信願,將來同樣生淨土,與老人家相見,這是最最殊勝的因緣。所以,我參與此會,一定要非常地珍惜,全心力地投入。全心力投入就是我們表明以師為父母,我們列出三點:其一,徐恆老圓滿地往生西方淨土,這就證明念佛決定能夠生淨土,讓我們看到以後生起真實的信心來;其二,徐恆老他老人家何以能有如此成就呢?因為他老人家生前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所以我們在一生修行當中,一定要注重般若智慧,以般若智慧驅走諸患,心無旁騖,以般若智慧拓開心量,化解情執,調伏煩惱,如此念佛,才稱得上老實念佛,如此念佛,歸心淨土,必得成就,正如古德所謂萬修萬人去;其三,老人家何以能夠順利地成就,因為老人家在生前修行的時候,理事並進,解行相應,若我們總是在文字上打轉,……,口頭佛事,沒有真實地行止,那不可能解脫,永遠不可能解脫,所以,一生修行當中,要向徐恆老學習,注重行持,行持就是我們的修行要和生活結合起來,徐恆老一生的心地和行持,我們概括起來可以用十六個字來表述,「淡泊名利,如篤修行,虛懷若谷,無私奉獻」,這些體現了徐恆老他生前的定力和智慧,是定力和智慧的顯現,這就是真實地行持,我們要向徐恆老學習,真實發菩提心。徐恆老一生自行化他,在行持上老人家曾經給我指點引導,所以我很尊敬徐恆老,把他老人家視為自己的一位老師。今天,徐恆老圓滿的往生西方淨土,與一切有緣眾生永別,他堪做一切有緣眾生的老師。徐恆老他一生全部的精力,都奉獻給了佛法事業,不辭辛勞,無疲無厭,致力於修行弘法的事業,可謂是全心力投入,身口意供養上師佛法僧三寶。

我們今天紀念徐恆老,我們要繼承老人家的志願,老人家生前有兩個志願,我深深地知道老人家有兩個殷重的期望,很深的願力。他希望他的家親眷屬及一切道友能夠真實的發起菩提心,讀誦大乘,依照奉行,贏得根本的利益。還有一個願,徐恆老他老人家希望上海居士林能夠修行弘法,利益眾生,有一個良好的學風、道風。同時他老人家希望居士林後繼有人,希望中青年居士能夠挑起弘法利生的重擔,續佛慧命,紹隆佛種,自行化他,普願一切有情同樣往生西方極樂國。我們今天紀念老人家,我們一定要明白他的心愿,落實他的心愿。

下面請維妙居士秉承佛力帶領大眾志心發願,我們每一位觀想自己在阿彌陀佛法身光明中志心發願。

維妙居士領眾念頌發願往生淨土文:

阿彌陀佛!

祈求阿彌陀佛慈悲加持護念,弟子某某,一心歸命阿彌陀佛,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盡形壽永不退轉,南無阿彌陀佛。

祈求阿彌陀佛慈悲加持護念,弟子某某,深信因果,受持戒律,持齋念佛,深信切願,生生世世永不退轉,南無阿彌陀佛。

祈求阿彌陀佛慈悲加持護念,弟子某某,弘揚佛法,護持佛法,利益眾生,全身心奉獻佛法事業,直至菩提永不退轉。南無阿彌陀佛。

寧波佛教居士林徐文芳林長發言:

今天我代表寧波市佛教居士林全體同仁,懷著十分沉痛和哀思的心情,悼念為我們佛教界做出不平凡貢獻的老前輩。

我們尊敬的名譽林長徐老大德,徐老他生前曾多次到寧波佛教居士林以及居士林安養院,為全體居士弘法講座。徐老是寧波佛教居士林青年學佛處的導師,為我們佛教青年處處充滿了關愛之情。徐老的舍報,使我們痛失依估,是我們佛教界的一大悲痛。但他並沒有離開我們,他愛國愛教,慈悲濟世,廣化有情,這些無畏的一樁樁,一件件,偉大往去的事件,更使我們難以忘懷,他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我們在沉痛悼念徐老大舍的同時,要化悲痛為力量,為繼續從事佛教思想去操作,為弘法事業的振興,為構建和諧社會,為世界的持久和平,為佛教事業在新世紀做出更大的貢獻而努力,徐老恩師大德,安息吧,乘願再來,普度眾生,南無阿彌陀佛!

廣東省元音古寺和山東元音寺代表道西法師發言:

道西法師:

阿彌陀佛!得知一代大德徐恆志老人舍報的訊息,我們心中十分悲痛。從此我們失去了一位傳道、釋疑、解惑的明眼宗師,佛教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德,廣大佛子失去了一位深刻仰愛的大善知識。值此追思法會之際,我謹代表元音古寺和山東元音寺對徐老的眷屬親朋表示深切的慰問!

徐老的一生,是光明坦蕩的一生,是虔學益眾的一生,是弘法利生的一生,徐老自青年時期師從王驤陸上師修心中心法,直入無相門,截斷葛藤,後尊師命,弘法利生,隨機施教。弘法中徐老毫無門戶之見,不計個人得失,棄絕名利,顧全大局,並以自己謙虛謹慎的偉大人格和真修實證的巍巍功德攝受學人,使學人如至春風,如沐春雨。

徐老一直關注後學,不辭辛勞,培養人才,不僅為元音老人的著作題詞、作序,還以九十歲高齡,欣然一起參與元音古寺的修復工作,多方護持,默默推移。本來徐老還答應蒞臨元音古寺指導工作,奈何因緣不具,今成憾事。雖然徐老已經舍報生西,但他老人家廣大弘深的悲願,愛國護教的精神,身體力行的教化,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願勇猛學子,痛念生死,勇猛發心,為國家的繁榮富強,為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一切眾生的福祉,而精進不懈,真修實證,如此方不負徐老慈悲護佑的深恩。

最後,謹為眾言:興世示現,弘法利生,潛修密證,即成定真,般若花開,指點迷津,大悲為本,即心傳心。阿彌陀佛!

西安劉志強老師發言:

深切懷念恩師恆公上人

諸位長老大德,諸位道友,女士們,先生們:恩師恆公上人示寂住世、名住世,是名住世,圓寂,非圓寂,是名圓寂。緣生,緣滅皆是幻;不生不滅本來真。恆公上人,九十餘載,虛懷若谷,謙恭寬厚,慈悲喜舍,忘我辦道,披肝瀝膽,慈攝眾生,傳佛心印,一代余師,人天敬仰,人品典範,令人仰止。般若乃諸佛之母。《般若花》乃學佛之津梁,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三藏十二部之精髓,乃三藏十二部之詮釋。乃末法之明燈,乃破無明之一乘。恆公上人,開示之學佛宗旨:「息妄顯真,轉迷成覺,得定開慧,明心見性,了脫生死」字逗珠璣,猶如天降梵音,甘露普灑,醒醐灌頂,見自本性,識自本心,直入大般若之性海,乃學佛之根本。恆公上人,當今維摩,九十三載,以身示範「無我」兩字,不僅言教,而且身教,只有「無我」才能究竟圓滿無上菩提。恩師恆公,恩重如山,唯其發心求正覺,忘已濟群生,以不負恩師一片苦心,以報佛恩,師恩,眾生恩於萬一。恩師恆公,大悲度迷群,慧光照大千。永遠、永遠。阿彌陀佛!慚愧弟子劉志強頂禮,頂禮、再頂禮二00七年三月十七日

徐恆志老居士往生西方淨土追思法會答謝詞 徐覺哉尊敬的無相大和尚尊敬的陳妙麗、徐文芳林長各位親朋好友、各位來賓:2007年3月5日凌晨2時36分,慈父在多位居士的佛號聲中,與世告別,走完了他富有人生價值的一生,永遠離開了我們。今天,我們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在這裡舉行告別儀式,寄託我們的哀思。可以告慰的是,老人家病危期間,神志始終清醒,還為守侯在身邊的學生筆答有關修持的問題,一派與病痛相安無事的神情令人慰藉。同時,他預示我們「此次病情可能會惡化」,並一直手接彌陀定印不散。3月3日徐老決定出院回家,3月4日有部分弟子為徐老看護助念,期間徐老閉目躺在床上。但3月5日凌晨2點,他氣息顯得微弱,預知生西時至,學生將三聖像送到眼前,他凝神注視10餘分鐘後,面露微笑,環視眾人,之後仰望虛空,微笑著合眼而逝。老人家的確走得很安詳、很瀟灑,以至在場的人個個為之讚嘆!這是他平時以般若為先導,密淨雙修,以淨土為歸的修持,終使臨終時達到心無掛礙、正念分明、寂然安祥的境界。老人的圓寂,帶給我們深深的思念。作為兒子,我無法用簡單的言語去總結先父的一生,因為他不僅是我們慈愛的父親,也是你們尊敬的老師,他是屬於我們大家的。老人的一生,是自強不息的一生,是「處處與自己逆」的一生,是嚴謹治學的一生,是高風亮節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淡泊名利,慈悲為懷、祥和、低調、不張揚、無分別心,是他一生的寫照,尤其他那虛懷若谷,謙和待人的氣度,使我們頗受教育和啟迪。他那獨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已經飲譽海內外,為世人所感佩和尊敬。我們為有這樣一位先父而感到驕傲,同時為失去這樣一位先父而感到悲痛。在這種時刻,請允許我代表全家,首先向江蘇省佛協副會長、無錫靈山祥符禪寺住持無相大和尚主法點火,表示我們的感恩;向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煥老和尚及常住大眾、廣東雲門大覺禪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揚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慶慈雲寺方丈惟賢老法師、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師、蘇州靈岩禪寺方丈明學老法師、上海真如寺方丈妙靈大和尚、臥龍山普淨寺方丈智正法師等,表示我們誠摯的謝意,他們為徐老的圓寂,特意派代表送來了花籃;向澳洲淨宗學會、淨宗學院、淨空老法師和全體僧眾、台北海明禪寺悟明長老和全體僧眾、浙江三門多寶講寺方丈智敏老法師和全體僧眾的誦經回向,表示我們深切的感謝;其次,還要向今天參加追思法會的各位來賓和親朋好友,道一聲「感謝!」,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來到這裡,與我們一起向先父作最後的告別。在先父生病住院期間,承蒙各位的關懷,多次探望、慰問,給了徐老莫大的安慰!作為家屬,我們也心存感激。另外,這些天從全國各地送來了無數的唁函、花籃和輓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各界人士對老人無限的緬懷和哀悼。其中有全國政協常委鄧偉志先生、英國華夏文化協會會長貝學賢先生、台灣法雨禪修中心張玄祥居士等。在這裡,我們對這些匯聚著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慰問,再一次表示由衷的表謝意!他的逝世,不僅使我們失去了一位慈祥的父親,也是佛教界失去了一位大德。老人走了,可是他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卻深深地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目見一個有著自強不息精神的老人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可是老人留下的德望和他給予佛教界的貢獻,無疑是現代中國佛教文化的一筆財富,必將永載史冊。謝謝大家!

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無錫市佛教協會會長、靈山祥符禪寺住持無相大和尚為徐老著荼毗法語:

娑婆緣盡西方去,蓮池會上遇彌陀!

恭維徐恆志居士,原籍浙江鎮海人氏,終於親居府上,生於1915年1月,大象拂已,2007年3月,借時修道,享年92歲。老居士早年皈依三寶,開始學佛,虛心律己,刻苦專一,證得真如正果心之後,寫作《學佛是怎麼一回事》,《怎樣實踐佛法》、《心經的理論與實踐》、、《關於佛教經論的研究方法》、《佛教的形式、教理和人生價值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述》、《佛海拾趣》、《淨宗講話》等書籍,在佛教界廣為流通,深受廣大學佛信眾歡迎,老居士並在海內外多次講授佛學,接引信徒,廣結善緣,深受佛教界敬仰,同時一生顯密齊修,各宗並弘,行解相應,勇猛無畏,可親可敬,今日舍報緣盡。此如《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老人如是觀,此為正法解脫。

畢竟舉火一句又怎麼道?

是火真性本來空,能所萬行歸心中。

今日舍壽西方去,他日有朝再相逢。

燒!

徐恆志老居士往生西方淨土追思法會上部分輓聯:

現居士身虛懷若谷照大千當今維摩詰示般若花實相明燈懸萬古一代人天師(臥龍山普淨寺智正老法師)

噩耗傳來,無比震驚,人天眼滅,痛失依估!末後一招,安祥慶快,生西無疑,得大自在!

驚悉長輩圓寂,如雷灌頂淚滴滴;舉目誰能還您歸,讓我長跪拜師禮。(永光居士)披肝瀝膽佛海拾趣續佛慧命;嘔心瀝血書簡呤草指歸淨土。

幻齋隨筆拈法藏碎金示三藏妙旨,浮軀應世豎般若之花傳正法眼藏。

借禪淨密之三法,說法利生別開生面;融戒定慧於一爐,最後一著真實工夫.(智海)

弘禪密圓法定慧真濟十方,揚彌陀大教般若化浴三界。

時時佛知見,處處不粘著,時時處空空,空空即是道.(順著山路走)

蒙師傳法六年前,殷殷慈誨恩如山.忽聞金蓮西歸去,追思直上寂光天.(聖凡三人)

恆承慧光點迷誤,志導群邪入正途,本來無滅亦無住,願回娑婆度群徒(滬眾學子)

有來必有去,有去方再來,他年相逢處,萬點心花開 (獅子)

語默動住儘是自性妙用,句逗篇章無非般若放光。

示生九十餘載娑婆無異極樂,行化七十多年演教即是弘宗(李從義)

恩師涅槃,人天眼滅;外顯凡相,內密大行.禪密淨教,傳佛妙心;

戒定莊嚴,誓願宏深,般若花開,法海碎金;常住寂光,無量分身;

祈師再來,廣度群倫.(河北許洪亮)

般若花開,菩提果成,慈光久住,法鼓恆鳴;悲願宏深,慧炬長燃,祈師再來,度盡眾生。

七、般若為導 總持為法 淨土為歸——紀念當代佛教大德徐恆志老人示寂六周年

師尊徐恆志老人,1916年1月30日(農曆1915年12月26日)生人,原籍浙江鎮海。少年即受其父親影響歸信佛教。25歲到能海上師處受三皈五戒,法名定真。親近太虛大師,與大師書信往來,函示顯、密異同,慧照觀心用功要旨,獲益良多。同時,得王驤陸上師蒙示以般若要旨,並函授觀心方法。1945年,隨王驤陸上師學無相密乘心中心法,潛心修持;自覺念寂心空,而見聞仍了了不昧,並不斷滅,頓悟諸佛心要非此而何!經師慈悲鉗鎚,截斷葛藤,悲欣交集。20世紀50年代,在清定上師座下受瑜珈菩薩戒。

早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師尊與鄭頌英、陳海量、方世藩、李行孝等居士協力上海之佛教青年會會務,並為當時《覺訊》月刊撰稿,同時協助清定上師的金剛道場事。1953年師尊受心密阿闍黎灌頂位後,開始為上海佛教青年會講授佛法。以明心見性為主旨,顯密圓通、導歸淨土。1990年夏師尊與鄭頌英、倪維泉居士根據《瑜伽師地論》和《虛空藏菩薩經》,編輯了《瑜伽虛空藏菩薩戒本及誦本》,便於如法誦持,由清定上師作序。1992年1月任《上海佛教》編委會編委。1996年徐老與清定、隆蓮、照通、智敏、觀空、興法、清涼、宗順等法師及任傑、劉明淵、張繼寅、徐伯榮、鄭建邦、倪維泉、溫光熹、朱泠、馮定戡、李鴻、馬慶雲、周滌民等居士同寫了《能海上師永懷錄》。恩師與陳海量、鄭頌英、蔡惠明、郭大棟等大德弘揚佛法,數十年不遺餘力。曾與鄭頌英、孫文淼一起補充編輯了《覺海慈航》,此書廣泛流通,利人無數。多年來在國內各道場、學府宣講佛法,提倡明心見性,弘揚淨土念佛法門,宣講《金剛經》、《六祖壇經》、《楞嚴經》、《彌陀要解》、《無量壽經》、介紹佛教教理、人生價值觀、佛七開示、講演等,受到信眾的熱烈歡迎。上海佛教居士林、寧波佛教居士林、臥龍山普淨寺、高旻寺、蘇州靈岩山寺、三門的「多寶講寺」、奉化的「雪竇寺」、閩南佛學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美國萬佛城、美國舊金山、洛杉磯法印寺、洛杉磯法鼓山道場等,海內外很多禪宗寺院、淨土道場、高等學府都留下了師尊弘法的足跡。

師尊與趙朴初、陳海量、元音老人、黃念祖、鄭頌英、郭大棟等大德居士是至心道友,弘法數十年,佛門歸望,海內欽仰,得到本煥老和尚、佛源老和尚、德林老和尚、智敏老法師、隆蓮老法師、惟賢老法師、圓霖老和尚、紹雲老和尚、昌明老和尚、明學老法師、隆蓮老法師、智正老法師、道生老法師、淨空老法師、白光大法師、戒忍大和尚、妙靈大和尚、台北海明禪寺悟明長老、化來老和尚、無相大和尚(排名不分先後)等高僧大德的高度評價,被尊稱為「當今維摩詰」,譽為一代耆宿,誠法門砥柱、續佛慧命者。著名學者陳兵教授、王雷泉教授在著作中均提及受教於師尊。

師尊法幢高懸,傳佛心印,與元音老人一起弘揚心中心法。二老互相推崇,提攜後進。元音老人復齊志軍的信中說:「閣下如一心求心中心法,不畏辛苦,不怕艱難,可請徐恆志老師傳授。徐老師住「上海某某路某弄某號」。徐老師與余同一師承,功夫、道力均較余優深,如得伊指授心中心法,當不能有誤閣下也。余因年邁力衰,早已不再傳法收徒,不情之處,深望原宥!」牧牛老人復沈洪的信中說:「師公王驤陸、師父元音老人,還有徐恆志師叔,皆是當代大德,是荷擔佛的事業——心中心大法的傳人,所以他們的著作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有事有理,理事圓融,是大菩薩的品位,要作為必讀的『論藏』來看。因為光讀經,往往會忽略真實意義,通過菩薩的論文,一解釋,一分析,就可深入了。」恩師雖九十高齡,仍不遺餘力,言傳身教,書信答疑,受法弟子遍於全國各地及海外。許多學生師從於師尊和元音老人兩位老師,深受教益。元音老人圓寂後,心密弟子共尊徐老,在弟子們的心中,兩位老人家是無二無別的。

為蒐集王驤陸上師的著述,與同門元音老人、曹崇芳、潘家瑞、王變章、朱宜佐合力,協助王驤陸上師的後人王科祥、趙曉梅完成《王驤陸居士全集》。應元音老人之請的校閱《佛法修證心要》、《中有成就密笈》、《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恆河大手印》等著作書稿並作序,2000年3月恩師續筆、修正勘定完成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一百零六條以後部的最終校勘工作。

師尊應佛教界高僧大德妙靈老法師、常濟·乘一法師、鄭頌英老居士、張秉全、聞妙老居士、鮑翔麟、李銳鋒、林克智、林凡音、金慨夫、劉東亮(排名不分先後)等之邀,為他們的著作校閱作序。應金慨夫之請,師尊出面聯繫上海佛學書局,出版了牧牛老人著作《心經體會》,並將書名改為《心經蠡測》,正式的版本得以公開流通。應范業信居士之託,兩次校對修改《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自度度他(它)簡捷法實施法要》書稿,並支持印可,簡化了中陰救度法,利生無數。經恩師校對、作序、題簽的佛教書籍不計其數。

師尊為各道場寺廟如廬山東林寺、上虞的「普淨寺」題聯、詩、記,三門的「多寶講寺」、奉化的「雪竇寺」等各寺廟均有師尊的題匾、木質的楹聯。「普淨寺」的寺名、雙龍亭碑也是師尊所題,石刻楹聯多數也是恩師手書。為法師、居士書寫的墨寶更是數不勝數。

恩師與當代大德黃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經因緣,更是讓我輩後學敬仰。1986年黃念祖老居士完成了《大乘無量壽經解》,師尊受鄭頌英老居士和黃念老之託,校對原稿,細為校閱,歷時一年,校正七次。編者聽一位老師兄講,恩師為此敖紅了雙眼。並與黃老居士往返通信二十次,慎思明辨,共同切磋。1986年11月19日,黃老來信說:「拙著蒙大德發無上菩提之心,獨力校對改正,既以所提之四項原則,修改印刷錯誤,復重審拙稿,親校古籍……念祖讚佩感嘆,無以復加,惟有頂禮、頂禮、再頂禮,以表感謝之忱……對念祖所下文,內中如有欠妥之處,敬祈一併校正,因當前正是良機。敬請大德把住此關……」至誠懇切,感人肺腑!師尊在1986年12月曾寫信給黃老,對他的道德文章表示敬仰:「素聞大德乃久修大士,戒德嚴淨,定慧圓明,顯密融貫,宗說俱通,愍眾生之沉溺,作苦海之慈航,發願釋經,冀廣弘化,今復得鄭頌英老居士之贊助,付之梨棗,時節因緣信不可思議也。行見《大經》重光,澤被含靈,蓮公與大德剖心瀝血,功在萬世!後學德薄慧淺,難副厚望,愛語相攝,彌增惶恐!」1987年《大經解》印成,流通海內外,使法界有情,普沾法益。據劉志強老居士講,黃老曾讚揚「徐恆老是娑婆世界般若第一」。嗣後,黃老又以通俗筆調撰述《大經白話解》,亦由徐老精心校對,終告印行於世;可惜此書只寫到三輩往生品的開始部份,未及全部,惜化緣已盡,未能完成。由師尊對黃念祖老居士未竟之作《大乘無量壽經解白話解》,加以整理補充,恰到好處;並承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施資印送,廣結法緣。2001年恩師應邀為果晨居士整理的黃念祖老居士遺著《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座》作序。

師尊的著作《般若花》由上海佛學書局印行,多次在全國各地再版,還被譯成英文流傳至美國、新加坡及港台等地區。1995年1月香港中華佛教圖書館釋暢懷法師和上海胡慧鳳居士發心捐資增印《般若花》。上海佛教居士林講師陳妙麗居士建議把《靜坐入門》編入《般若花》。正值此書三版付梓之際,收到北京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的手書及題簽《般若花》書名。當代高僧大德本煥老和尚、佛源老和尚、昌明老和尚、惟賢老和尚、圓霖老和尚、道生老和尚、戒忍大和尚、紹雲老和尚等老和尚及鄭頌英、俞德蔭、張秉全、翁宗慶等大德居士為《般若花》題詞,這些珍貴的題詞墨寶都收入2006年印行的《般若花》中。

2007年3月5日(農曆正月十六),徐老化緣已畢,在上海寓所「幻齋」,手結彌陀定印安祥示寂,享年九十二歲。徐老半年前就預知時至,遺囑安排周詳。臨終前神態自若,手結彌陀定印,仰望虛空,微笑念佛三聲,聲音響亮,念佛聲落,安祥西逝,走得相當瀟灑自在! 6日早給老人換衣服時,老人的身體柔軟而且仍是溫暖的。遺體停放於居室內,數日異香不散。

3月17日「徐恆志老居士往生西方淨土追思法會」在上海益善殯儀館隆重舉行。當日凌晨2點,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的弟子們便陸陸續續趕來追悼上師,大家恭送恩師法體往殯儀館。此時雖然已是後半夜,來瞻仰上師的人卻越來越多,達數百人。令我們感動的是有許多老年人、還有許多帶著小孩的居士全家來給上師頂禮。瞻仰過上師遺容後,我們發現恩師相貌比在世時更年輕了,頭髮也黑了許多。大家由法師帶隊,眾人排成長龍在寂靜的廣場上繞佛念佛,表達對徐老的緬懷。燈火映照下的上海夜空祥雲朵朵。肅穆的殯儀館,佛號聲聲,連綿不絕。

早晨8點30分,追悼儀式正式開始。徐老的親屬和生前友好以及眾多佛教界人士約兩千人參加了此次追思法會。教界大德以及徐老的親友、弟子為徐老題寫的輓聯掛滿了整個追悼廳,花圈、花籃一直從大廳四周擺到了門外。

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煥老和尚及常住大眾、廣東雲門大覺禪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揚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慶慈雲寺方丈惟賢老法師、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師、蘇州靈岩禪寺方丈明學老法師、上海真如寺方丈妙靈大和尚、普淨寺方丈智正法師等,他們為徐老的圓寂,特意派代表送來了花籃;澳洲淨宗學會、淨宗學院、淨空老法師和全體僧眾、台北海明禪寺悟明長老和全體僧眾、浙江三門多寶講寺方丈智敏老法師和全體僧眾誦經回向等;另外,從全國各地送來了無數的唁函、花籃和輓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各界人士對老人無限的緬懷和哀悼。其中有全國政協常委鄧偉志先生、英國華夏文化協會會長貝學賢先生、台灣法爾禪修中心張玄祥居士等。

17日上午8點30分,追悼儀式正式開始。與會大眾先是一起唱頌三寶歌。然後由主持法會的上海市佛教協會陳妙麗副會長致詞,並由維妙居士領眾念頌發願往生淨土文,令與會者同沾法雨、共發菩提。接著寧波居士林林長徐文芳女士、廣東元音古寺代表道西法師、在家弟子劉志強居士和朱慶生居士、徐老兒子徐覺哉先生先後致詞。諸位代表的講話字字磯珠,發自肺腑,無不令人動容。上午十點,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無錫市佛教協會會長、靈山祥符禪寺住持無相大和尚為徐老著荼毗法語。浙江上虞臥龍山普淨寺智正老法師贈聯: 現居士身虛懷若谷照大千當今維摩詰 示般若花實相明燈懸萬古一代人天師

荼毗後七彩舍利無數,頭靈骨完整、舌舍利不壞,且舌抵上顎,見者無不唏噓讚嘆。佛教史上記載的著名高僧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和唐三藏法師玄奘等少數高僧大德有此希有瑞相。這是徐老一生精誠修持,為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荼毗法會第二天,家屬及上百位弟子護送部分靈骨到蘇州靈岩寺,並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靈骨安放儀式後天降花雨,瑞相昭著。徐老之骨灰安放完畢,一切回向和紀念完畢後。在院子裡,從天空中紛紛飄落如雪花一樣潔白狀物。到院外看,院外並沒有,只有院子中有飄落。此時天空安詳沉寂,白色花瓣狀物紛紛飛舞和飄落,情形如同下雪,但比雪花大,有的大如指甲蓋,接到手上,一抹即無,也並無水跡。院外其它地方並沒有。參加追悼的師兄都看見此稀有瑞相。全國各地眾多佛弟子也紛紛自發為徐老舉行放生念經法會。在浙江臥龍山普淨寺由住持智正老法師主持,舉行了為期四十九天的念佛追思紀念活動。徐老的部分靈骨和舍利花也在法會期間供奉,供佛弟子瞻仰禮拜。為紀念追思徐公金剛上師,浙江臥龍山普淨寺住持智正老法師主持連續三年紀念徐恆志金剛阿闍黎示寂法會。

師尊生前歷任上海佛教協會各屆理事、上海佛協第八屆諮議委員、上海佛教居士林講師、弘一大師研究會顧問、寧波佛教居士林名譽林長、廣東省元音古寺顧問等職務。為紀念徐老終生為法忘軀,廣行慈悲喜舍之道的厥功偉德。寧波市是徐老的桑梓故里,寧波市佛教居士林徐文芳林長攜全體同仁與家屬及弟子信眾共同發心籌建了「徐恆志紀念館」。館址位於寧波市佛教居士林安養院西側,館內佇立徐老塑像,還有水晶塔供奉舍利瞻仰,並陳列徐老生前的藏書、著作及書法等墨寶珍品。

恩師示寂後,大家覺得恩師教言更加彌足珍貴,還有很多寶貴的手稿應公諸於世,廣利後學。在恩師愛子徐覺哉先生、愛女徐蘊文、浙江上虞臥龍山普淨寺智正老法師、上海崇明三佛講寺住持常濟•乘一法師、法爾禪修中心善祥法師、陝西法門寺演峰法師、吉林省永吉縣淨心禪院正照法師、寧波佛教居士林林長徐文芳、石家莊春江書院、心燈精舍劉東亮、范業信、劉志強、金慨夫、陳峰、楊振剛、卜年華、段惠禧、胡智金、劉建才、吳瓊等大德的支持下,由許洪亮執筆整理恩師遺稿及音像資料,以永流後世、利益眾生,數年來陸續發表了《徐恆志居士佛學書信集—幻齋心鴻》、《徐恆志居士淨土集—淨土眼藏》、《徐恆志居士佛學文萃—涵芬集》、《元音老人和徐恆志老人指導學人書信集萃—大音希聲》、《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徐恆志佛學集》(1-6卷)、《徐恆志老人弘法音像集》,以報師恩。

恩師諄諄教導我們:「息妄顯真,轉迷成覺,得定開慧,明心見性,了脫生死。」、「學佛之人,應以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為要領,否則縱有修持,難以究竟。」、「佛法的要領是般若,般若法門是根本法門。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攝,是條捷徑,要想即生了脫生死,成辦大事,非此法難以滿願。所以修任何法門,都宜以淨土法門為指歸。『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宿。』實是修行證果的圭臬。」、「信願念佛是手段,一心不亂是要求,往生極樂是目的。故一心不亂很重要。」能幸遇恩師是我輩的無上福報,今生了脫是真知恩報恩啊!祈願諸同仁奉之,把定要津,一念回光,識自本心,悟自本性,同歸安養,究竟圓滿無上菩提,則不負師恩矣。

雖然恩師已經舍報生西,但他老人家廣大宏深的悲願、利樂眾生的慈心、身體力行的教化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祈願有緣佛子因此而痛念生死、發菩提心,為莊嚴佛土、利樂有情而精進不懈,真修實證,方不負徐老倒駕慈航的慈悲恩德。

二零一三年歲次癸巳後學弟子劉東亮 楊振剛 許洪亮 拜書

回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內部資料歡迎流通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