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0/9/2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五

(大日經卷五)

阿闍梨真實智品第十六

大唐天竺三藏善無畏共沙門一行譯藥師山紫雲居士批註

摘要釋題:此品是說明阿闍黎的修行方式,修行者應持本尊咒修本尊,由本尊入空,再由本尊以相法度生,福慧具足可以漸形成三十二相及八十隨形好的佛身相,若修行者到八地不動地時才可稱為阿闍黎。

爾時持金剛者,次復請問大日世尊諸漫荼羅真言之心,而說偈言:

云何為一切,真言實語心?:所有一切真言(即真實語)的心是什麼?

云何而解了,說名阿闍黎?:阿闍梨是如何了解用真言、咒語做一切佛事業?

爾時薄伽梵,大毘盧遮那,慰喻金剛手,善哉摩訶薩!令彼心歡喜,復告如是言:解秘中最秘,真言智大心:在秘密漫荼羅中最秘密之處即為真言智大心。解秘中最秘:前一個『秘』指漫荼羅。

今為汝宣說,一心應諦聽,所謂阿字者,一切真言心:現為汝說何謂真言智大心,專心聽好。「阿」字即為真言智大心。

從此遍流出,無量諸真言:由阿字可以流出無量多種的真言咒。

一切戲論息,能生巧智慧:真言可以消業障,使一切無意義的言論息滅,因內心業障消除,即可生巧智慧,如此即可以真言度眾生。

秘密主何等,一切真語心?:秘密主!什麼是真語心(即本尊咒)?

佛兩足尊說:此佛指毗廬佛,已福慧具足的佛。

阿字名種子,故一切如是,安住諸支分:阿字名叫種子字,以種子字、真言故可成就一切法,將各種不同的本尊安住。

如相應布已,依法皆遍授:如肉體、身相、布字完成,依法灌頂加持遍入許可後,才可持咒修成精神本尊。

由彼本初字,遍在增加字:由彼本初字是指阿字。遍在增加字是指咒語。

眾字以成音,支體由是生:以咒語持咒,本尊可在名色中生出。支體是指本尊。

故此遍一切,身生種種德:本尊在名色中建立,可以以本尊度生、以光音遍一切處到各道度生。本尊因度生而具有種種功德,漸形成三十二相及八十隨形好的功德相。

今說所分布,佛子一心聽:現要說明本尊身所分布的種子字,佛子要專心聽。

以心而作心,余以布支分:以阿字做佛心,其餘種子字分布於本尊上。

一切如是作,即同於我體:若修行如是持咒可作本尊,此本尊即同於我的佛體。(本尊與佛體是有相連的關係。)

安住瑜伽座,尋念諸如來:本尊安住蓮花座上,由本尊念佛恭請如來。

若於此教法,解斯廣大智:若以本尊式的教法可以了解佛的廣大妙智慧。

正覺大功德,說為阿闍梨:本尊具有正覺能力,因度生而具有功德力,才可說為阿闍梨。阿闍梨又稱為地上修行者。

是即為如來,亦即名為佛:一般阿闍梨已到不動地的果位八地;具正知見,有正覺能力。又稱為應身化佛。

菩薩及梵天,毗紐摩醯羅:菩薩是指七地以下的菩薩果位;梵天是指大梵天;毗紐摩醯指大自在天。

日月天水天,帝釋世間主:日天、月天、帝釋天等天界。

黑夜焰摩等,地神與妙音:地獄、焰摩天、地神、妙音天。

梵志及常浴,亦名梵行者:梵志及常浴是指清淨修行者。未入地菩薩及各天各界修行者,若也以此本尊法修持,即稱之為清淨修行者,清淨修行者又叫地前位修行者。

漏盡比丘眾,吉祥持秘密:修行無漏比丘眾,若持此秘密種子字及咒語。

一切智見者,法自在財富:修此種子字咒語,最後因度生,法財、福報可具足。

若住菩提心,及與聲智性,不著一切法,說名遍一切:若本尊住空性,修持咒語、種子字,以不住相度生,可遍入一切處,即入各道度生。

即是真語者,持吉祥真言,真實語之王,持執金剛印:若能持真言、咒語阿字,那是真實語之王,可受執金剛護持。

所有諸字輪:種子字會形成字輪,阿字在中心。

若在於支分:若種子字布於本尊身時。

當知住眉間,吽字金剛句:兩眉之間是吽字,此字又叫金剛句。

娑字在唇下,是謂蓮華句:娑字在唇下,此字又叫蓮華句。

我即同心位,一切處自在:我是本尊,本尊是我,二者同一心,度生時自在無礙。

普遍於種種,有情及非情:各種不同咒語遍及於各界眾生及非眾生,作修多羅事業。

阿字第一命,[口縛]字名為水:阿字是金輪中第一個字,又叫地輪。[口縛]字又叫水輪。

囉字名為火,吽字名忿怒:囉字又叫火輪,吽又叫風輪。

佉字同虛空,所謂極空點:持佉字即可入空,此法是由月輪入空。極空點即為月輪,入空只是開悟現性之一段,指初地果位。

知此最真實,說名阿闍黎:以上金輪觀修習有成就即可說是阿闍梨。金輪是指地、水、火、風、空等五輪。

故應具方便,了知佛所說:所以應有正知見及度生時的各種方便法,明白知道佛所說各法。

常作精勤修,當得不死句:修行者要精進修持,即可成為不動地(八地)的應身化佛。不死句即了脫生死,不再輪迴。一般修行至八地才有此能力。由初地至八地修持,以六波羅蜜為主,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此期因果已無,但怨氣、情緣、知見的調整、願力的擴大,須達二見完全破除,修轉識成智的智慧,要福慧具足才可成為八地修行者。其本尊化佛可以住本心,以陀羅尼放光遍及一切處。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