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10/31

第二節 真情與愛心的關懷

在每個人的死亡過程中,臨終者必須面臨肉體的摧毀和觀念的衝擊,如果僅憑臨終者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想境界,一般而言是很難順利安祥地走過死亡通道的,特別在四大分離之時,環境對他的影響也非常之大,幾乎是無能為力地受到了環境的制約。所以,創造一個適宜安心的氛圍——改善環境,引導其觀念逐漸趨向解脫——正確觀念,就是臨終基本關懷的關鍵所在,也是最基本的世間之孝。

佛陀就是宇宙人生的究竟覺者,宇宙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人生就是我們的生命,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真理,環境的每個角落也都有真理。覺悟真理始終是佛法的根本目的所在,即使到了生死關頭的時刻,這種覺悟究竟真理、徹見生命真相、實踐生命價值的機會依然存在。

注意!不管以什麼樣的方法來關懷臨終者,都必須建立在人間真情和至誠愛心這個層面上。也就是說,臨終關懷並不是一種公式化、機械化的運作,更不是一種作給別人看的虛偽擺設,而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碰撞,是一種悲歡離合的交接互動,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情透露,也是完全出自於內心深處的同體大悲,一切為了彼此生命的莊嚴!是故,所有的行為舉動都必須落到實處,都要能夠讓臨終者真切的感受到:給他力量,改變他們那孤苦無依的脆弱情緒,給他智慧,指導他們光明寧靜地走上死亡之路。

一、改善臨終者的環境

當一個人瀕臨死亡的時候,他的意志就會顯得比原先薄弱很多,神經也更加衰弱了,尤其容易受到環境的刺激,所以會對外在的環境以及他人的行為挑剔起來,環境對他精神上的影響也就會比原先更加巨大。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兩個方面的努力,對於臨終者的環境予以改造,一是停止負面作用的行為,二是提供正面影響的關懷。這也是佛教戒律裡面所說的「止持」和「作持」之意。不應該做的事情,要是作了,就算犯戒;而應該做的事情,卻不去做,也同樣是犯戒。所以,我們要知道這種「雙向」的關懷,非常重要!

1、停止負面作用的行為

由於人們對死亡的逃避心理,又缺乏對死亡的正確認識,因此常人遇到死亡事件的時候,就會心慌意亂、六神無主,從而在行為方面造成慌亂的景象,致使臨終者亦受影響,倍受其苦。更有甚者,大肆宰殺、喧鬧、哭喊等,驚天地、泣鬼神而無所顧忌,擺宴席、會親友而講究體面,更令臨終者情緒混亂、心神頹廢、苦痛不堪。所以,必須停止各種對臨終者極具負面作用的行為。

第一、切勿急救

如果明知病危者已回天乏術,必死無疑,急救亦無從延長其生命時,就應當機立斷,免受無謂痛苦。與其讓病危者插滿管子,忍受煎熬,不如助其安詳辭世。

臨終者處於昏迷狀態的時候,而其意識還是清晰的,雖然維生系統、復甦器或許可以暫時延長壽命,但是因為肉體的疼痛而產生嗔恨、執著,致使無法安祥往生。如此權衡之後,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應盡其所能,令臨終者心境安寧、祥和。若能於熟悉的處所斷氣,可促使亡者安詳辭世。就常人而言,自家住處較令病者感覺安適,若能於家中死亡最為理想。假若不能,亦應要求院方撤除監測器、摒棄一切檢驗,務必使其不受醫療儀器的干擾。

聽說有些人在病危之時進行搶救,因輸送氧氣、壓縮心臟,致使口吐鮮血。幾經折騰之後,死者往往雙目怒視,口張舌吐,嗔恨恐懼之相顯現,可見痛苦難忍。所以,倘若已經明知到了群醫束手、無法救活的地步,那就切勿急救。

第二、切勿碰撞其身

臨終之際,色身四大分散,彷彿生龜脫殼、螃蟹落湯,眾苦交煎,痛不可言。若是碰撞其身,則如刀絞火燙,倍加苦痛,因而嗔恨無比,猶如烈火焚燒。經典上說,阿耆達王臨終之時,邊上有人持扇不慎落在他的臉上,即時疼痛不堪而生嗔恚,轉世墮為大蛇,更加受苦。特別是在臨終者的身上拍打推動,必定如抽筋剝皮一樣極受苦痛,而導致了心神慌亂,錯投門路,更加墮落,所以切切不可碰撞。

第三、切戒搬動

人將命終,身不由主,只要一動身體,就象受盡拗折之痛。此時,任其或坐或臥,側臥仰臥,都要以其感覺舒適為宜。如果已經昏迷而未斷氣,縱然有些便溺沾身,也不能為其擦拭、沐浴,以免增加他的痛苦。如果搬動而導致產生疼痛,則會使其生起嗔恨憂惱,甚或墮於毒蟲蛇蠍之類,那就更加不好了。病者氣絕之後,無論採取任何姿勢,都不要將其身體隨便的移動,應該任其俯臥或側臥。

如果因為病重而插有鼻管、尿管等,見病危時就可以將之拔除,但宜細心緩緩抽出才行。插管時極為疼痛不適,但拔出時則不致於太感疼痛,因此可以放心地拔取。切不可依照世俗習慣的知見,認為亡者手足不直,來生將成折肱跛足之人,此乃大謬不然。佛陀入涅槃,即採取右脅側臥,有些修行成就的人,也多是採取吉祥臥而逝,或坐化立亡的。這正是顯示了生死自如的灑脫。

依據中國人的民俗習慣,人死前必須「搬鋪」,男性則搬至正廳右側,女性則搬到左側,不讓他們在自己的寢鋪裡面斷氣。殊不知,此舉貽害病者甚巨,大違天倫,焉可不慎!

在身體尚未完全冷透之前,應該留意亡者面部、身上,勿使蚊蠅叮咬、停留。因為他的氣息雖然已經斷絕了,但體溫沒有冷透,神識尚未完全出離肉體,此際,雖是些微之物觸及屍體,但亡者仍然會感受到痛苦。

人死的時候,身體的熱氣自下(腳底)而上(頭頂)逐漸冷透的,是為超升之相;自上而下逐漸冷透的,即為墮落之相。所以才有「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傍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之說。然而切切不可屢做試探,倘若神識尚未脫離肉身,稍有刺激,即會心生煩惱疼痛,對亡者有害而無益。所以屍體不可隨便搬動,應該等到亡者全身冰冷,毫無體溫,神識離去,確已死亡之後,方可移動。但若有大修行人或者內行的人在場,可以中指指背輕輕試探則無妨礙。

據慧律法師說:某次,為一信徒之姑母助念。亡者斷氣時為俯臥。家屬本欲將亡者遺體翻轉為仰臥,他交代大眾,屍身保持原狀,繼續助念。俟四、五小時後,亡者臉色紅潤,相貌莊嚴猶勝生前。法師因事,先行離去,稍後亡者之子聞訊趕回,進門即嚎啕大哭,邊責備在場出家眾,草率處理亡者,邊搬動遺體。頃刻間,亡者面呈黑氣。當知:此刻乃亡者最痛苦之際,所需者為佛號,而非其他不當之舉啊。

但如果遇到如下特殊狀況,則不可拘泥,應先搬動再作助念等處置。如:在浴室摔倒,無法爬起,應立即將人抬出。若就診醫院不便於助念,亦須將臨終者抬出。此等乃是極不得已之情況,方可採取特別的措施。

第四、切勿急忙更衣

民間習俗常於臨命終或斷氣後急為亡者更衣,這種舉動甚為不妥。因為移動屍體,將導致亡者痛苦不堪而起惱怒。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以為臨終時沒有更換衣衫,等到斷氣之後才來更換,恐怕亡者死後就無法得到更換的衣衫了。這些都是無稽之談,不足採信。要知道,不等到斷氣十六小時、全身冰冷之後再行更衣,那就無異於肆虐亡者。如果病者能夠自行沐浴更衣那就最好,倘若不能,則不可預先為其抹澡、更衣,以免破壞正念,不得往生。印光大師曾經開示說:「病者臨命終時,搬動臥處,更換衣服,實是增其痛苦,促其速死,孝子仁人,何忍出此。若謂死於臥床,後人臥之不吉,則是以寇讎視其親矣!若謂衣冠不整,為鬼將襤縷裸程,果如所言,則何不將食物塞滿其腹,免彼為餓鬼乎。臭皮囊且無用,況衣物哉!」

慧律法師著《臨終備覽》說:某次,一信徒前來,謂其祖母平日黎明即起,昨日九點多尚未起身。家人至房內探視,始知其已往生。斷氣多久不得而知,但見其全身僵硬,動彈不得,遑論更換衣衫。此時應如何處置?正確處理方式為:先將亡者安放妥當,慎勿搬動,全力為其助念。二十四小時後,亡者身體逐漸軟化,相貌改變,面容似有笑意,念佛之不可思議可見一斑。翌日,筆者建議家屬為亡者熱敷,以熱毛巾搭附關節處,令筋骨活絡,始為其更衣。若有死未瞑目者,亦待全身冷透,以毛巾熱敷雙眼,數分鐘後即可合攏。當知死不瞑目有二種情形,一為生病過久,藥物服用太多或生前即為植物人;二為臨終業障現前,痛苦不堪而現窮凶極惡之相。

第五、切勿立即送進冰庫和注射防腐劑

臨終者才斷氣的時候,神識尚未完全脫離肉體,仍可感受痛苦,倘若立即將屍體放入冰庫,將陷亡者墮寒冰地獄之苦。因其雖然感到寒冷,但是口不能言,箇中苦楚,不言而喻。依佛教對屍體之處理方式,往生時停置客廳或不礙出入之處,立即為其助念。萬不可急於送往冰庫,若擔心屍體腐壞而早早送入冰庫,使亡者無端受盡苦痛,更生嗔恨,甚是不當,最為不孝。賢良後代,焉可不慎!

同樣的, 剛剛斷氣的時候,即施打防腐劑,這也會殘害和破壞了亡者的正常覺受。恐怕最後還會導致屍骨不化,而使亡者淪為守屍鬼,所以切不可行此不智之舉。

第六、勿使蟲蟻爬上屍身

如果病者大量出血,為免蟲蟻爬上屍身,可於病床四腳放置水盤。這是從人之常情可以想像得到,揮趕蚊蠅蟲蟻的時候,往往存一置其於死地的念頭。為免病者不勝蟲類所干擾,揮拍之時產生惡念,就應該預先考慮周到,勿使蟲類靠近亡者,不令屍體難以處置。

第七、勿令其所執著者靠近

臨終之際,身心皆承受劇烈苦楚,如果平日裡在感情上特別執著的人靠近身邊,往往會因為見到了冤家而心生嗔恚,或者見到最疼愛的人而眷戀不捨,這一念執著,就會使其無法自在往生,不能臨終隨念而去。生死大事,可不慎乎?

就醫學的觀點來看,凡是心跳、呼吸停止或大腦死亡的時候,就可以宣告死亡。而佛教則主張,四大分離之時,神識尚未脫離色身,猶有知覺存在,必須等到全身冷透,神識完全出離,才算是真正的死亡。所以在斷氣之後,神識尚未完全脫離之前,乃是心靈最為痛苦之際,畢生種種情景,於剎那間歷歷重現,此是悲苦交集時刻。倘若見到了平生有所執著的人,勢必令其遭受莫大的精神衝擊,從而牽動神識,喜怒無常而莽撞痛苦地邁上死亡之路,怎麼忍心啊?

第八、切勿哭泣

臨終之際,尚未昏昧之時,有二方面的忌諱。一忌家屬與病者作溫柔曖昧的軟語,以世情牽纏,徒增恩愛之悲傷;二忌臨床揮淚,未死先哭,喧譁吵鬧,擾亂正念,令病者心生悲戀、執著,或將淚水滴亡者身,觸動其情執,使之不忍離去,而深受無可奈何的極苦。若是此等情形出現,縱然彌陀極力接引,亦將無濟於事,因為臨終者若沒有能力與彌陀相應,其結果就只能墜落三塗更受大苦了。

或有人說:「父母劬勞,養育深恩,臨別之際,竟未能淚眼相送,豈非不孝?」吾人以智慧深思,與其啼哭哭也不能令死者復生,不如強忍悲痛,做些利益亡者之事。倘若不能忍受別離之苦,也應該迴避一下,到其他地方進行,以免病者聽聞而生情執之痛。據說:隨侍在身邊的人呢如果悲啼涕淚,對於臨終人而言,猶似雷聲冰雹。最恰當和重要的,應該是鼓勵病者念佛,並為其助念,令病者的心念貫注於佛號。

有一位在家居土,平日裡念佛精進,曾感得佛現身,往生前數月即預知時至。俟時候一到,自行沐浴更衣完畢,召集蓮友助念,此時他的相貌十分莊嚴自然愉悅,居士也表示佛已現前。不料業障突然現前。他的元配夫人在旁助念,小妾陡然闖入,啼哭不已,搖撼居士的身軀。此時,居士自己也覺得尚未跟佛往生,還在執著情感,割捨不下,潛意識中就對佛說:「放不下小妾!」然而,他的病勢已很沉重,遂不能支持下去,面色泛黑,蓮友加緊助念,仍無法奏效。應該切記「往生是平日放下之功夫」。能否往生,端視日常生活是否用心了。

古時有夫妻二人,信佛持齋,鶼鰈情深。一日夫死,妻悲傷啼泣,夫聞此聲,心生愛念,神識即隨此念投入妻身,為鼻孔中蟲。妻悲泣時,自鼻孔墮下一蟲,欲以腳踐踏,一僧出言阻止。妻驚疑而問其緣故。僧答以:「汝夫奉持齋戒,本應生天,因聞汝悲泣,致投生為汝鼻孔中蟲。」故當冷靜三思,自身是否萬緣放下?是否予人希望、予人方便?應感恩佛陀安排,不以抗拒心態面對世界。恆不與眾生敵對,永不與命運爭吵。何以自古以來,念佛者眾而安祥往生者寡?就是因為未能於心性上下功夫暨臨終時錯誤處理所致的。

第九、切勿吹打吵鬧、燒紙錢等

傳統習俗,在人死之後,馬上延請民俗樂隊或彈唱團伙,敲鑼打鼓,彈唱喧鬧,破壞了亡者的環境,完全沒有顧及亡者之心靈感受。然在亡者斷氣之後的二十四小時內,神識還沒有離開肉體,情緒非常容易受到外界聲音的干擾,致令亡者煩躁不安,思緒混亂苦惱不已。所以不應於此期間吹打吵鬧。如欲熱鬧,也要在二十四小時之後,再行不遲。實則,此等吹打毫無必要,對亡者無絲毫益處,徒增其煩躁而已。

另外,許多習俗都在人死之後燒紙錢,如焚化冥紙、往生錢、燒紙厝、紙車等燒紙紮冥具,以及接棺、乞水、辭生、戴頭圈、著草鞋、哭喪棒、梅花球、撐傘送葬等,還有拜腳尾飯、塞手尾錢等亦應革除。這些都是以陽間的觀念,強加在亡者身上而已,並沒有實際上的作用,反而污染環境,使亡者減損福報,有弊無利,切不可為。

第十、切勿殺生靈、食葷酒

病者飲食,應以素食為主。臨終之際,需要有人助念,助念者儘量不食酒肉五辛;其餘相關親人客友也不應大食酒肉;更不可殺害六畜生靈。因為殺生靈、食葷酒,破壞了臨終者清淨安寧的環境,會直接影響到他的正念和情緒,從而導致難忍之痛苦。

無量劫前,有孝女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魚鱉及其卵,死後墮地獄,經光目持念佛的名號,做諸功德,才得以出離地獄之苦。殺生之罪,果報無邊,由此可見。

弘一大師曾言:「殺生之人,現生即短命、多病、多難、無子及不得生西也。命終之後,先墮地獄、餓鬼、畜生,經無量劫,備客群苦。地獄、餓鬼之苦,人皆知之。至生於畜生中,即常常有怨仇返報之事。昔日殺牛羊豬雞鴨魚蝦等之人,即自變為牛羊豬雞鴨魚蝦等。昔日被殺之牛羊豬雞鴨魚蝦等,或變為人,而返殺害之。此是因果報應之理,決定無疑,而不能倖免者也。」

虛雲老和尚則說:「佛制弟子,若欲行仁,首持殺戒。殺戒若持,輪迴自息。殺業之始,無非以強凌弱,或貪圖口腹,或因財害命,故有人殺人,畜殺畜等,都屬於嗔殺、慢殺。若貪口腹而殺者是屬痴殺。然將他肉以補己身,豈君子之所忍為哉?」

印光大師亦曾云:「家中常願吉祥,若日日殺生,其家便成殺場。殺場乃怨鬼聚會之處,其不吉祥也,大矣!凡是動物,皆知疼痛,皆貪生怕死,不可殺害。若殺而食之,則結一殺業,來生後世,必受彼殺。 凡屬危險大病,多由宿世現生殺業而得。」

乃至太虛大師亦告誡:「能不食肉,殺念乃除;能除殺念,慈心斯成;能成慈心,祥和可致;能致祥和,災厲自無。於是人生仁壽,皆可期於賢聖,世界清淨,永能保其安樂。有情肉身皆淫慾生,全身血肉皆淫慾種,人若食之增長淫慾,因淫慾故愈貪食肉,因食肉故愈貪淫慾,遂令人身變成畜身!愈淫愈殺,愈殺愈淫,妄殺妄死,亂淫亂生,生死死生,不獲解脫。人所食肉,皆從殺來,殺習沿傳,殺機時動,遂令殺念不去人心,由微而著,從物及人。炮火彌天,刀光蔽地,人之與人,殺以繼殺,屍積千里,血流百川!由人殺人,供禽獸食,殺生食肉,因果如是。因有食肉之人,遂有漁獵、屠劊之者,使人類中有此一類專以殺生害命而圖利謀財者,皆食肉之人致之也。」

唐朝的寒山大師見人娶親,實則新婦乃其祖母投胎,席上賓客則為其畜養之牛馬轉世,鍋中豬牛雞鴨皆是其六親眷屬所轉生,是以悲唱偈云:「六道輪迴苦,孫兒娶祖母,牛羊席上座,六親鍋內煮。」生命景象之迷悟升沉如此,豈不令人感慨萬千啊!

《楞伽經》說:「為利殺眾生,因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叫喚獄。」《楞嚴經》也說:「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而依經典所說,殺生當墮三途受報,及至報盡,轉生為人,尚須遭短命、多病之苦。

就科學上而言,人類亦宜吃素而不宜吃葷。癌細胞繫於血液呈酸性反應時始行滋生,攝取肉類、卵類、酒類等,雖具極高熱量,但將導致血液呈酸性。為中和酸性,保持細胞滲透壓的鈣會因此減少。倘鈣之數量銳減,滲透壓即產生變化,鎂將自細胞中釋出,使細胞老化,此時,附著於老化細胞皺壁中之病原體立即侵入,使細胞突變而致癌。倘能攝取蔬果等鹼性食物,無適合癌細胞生長之環境,身體方不致成為培植癌細胞之溫床。印光大師曾言:「肉乃穢濁之物,食之則血濁而神昏,發速而衰早,最易肇疾病之端。蔬系清潔之品,食之則氣清而智朗,長健而難老,以富有滋補之力。」

就人體結構來看,人類之消化系統、牙齒、下巴與草食動物較類似,而迥然不同於肉食動物。曾經學醫出身的孫中山先生即曾言及:「素食為延年益壽之妙術,已為今日科學家、衛生家、生理學家、醫學家所共認矣!」又說:「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無肉料之毒。」

米勒爾醫師曾就兩隻老鼠做實驗,分別飼以葷食及素食,結果素食老鼠壽命較長,對疾病之抵抗力及復原力均較強。何以如此?這是因為動物被殺時必心生恐懼,致使體內生化作用改變,產生無量毒素。再說,有些不肖的飼主為令動物迅速生長而注射各種化學藥品,故食其肉者,亦將化學物質攝入體內。再者,動物體內或有寄生蟲,或感染疾病,食用之後,反生害處,所以素食之利必大於葷食。

以上僅是就因果報應和科學醫學方面來探討食肉之壞處,如果從破壞臨終者的環境角度來看,一切眾生都是貪生怕死,殺生之場地必定充滿嗔恚、報復、怨恨之氣息,直接影響了臨終者的氛圍,如此殺戮驚恐之怨氣,必使臨終者倍加煩躁哀痛。

中國傳統稱婚嫁喪葬為「紅白喜事」,凡是遇到喪葬哀事,就宰殺生靈,大擺宴席,吃肉喝酒無所顧忌。而臨終者雖然肉體毀壞,但神識依然清醒,正是孤苦淒涼之時刻,睹此情形,心如刀絞,恨之入骨。由此嗔心,又墮惡道,孝順子孫於心何忍啊?所以必須戒殺禁酒。

總之,上述這十條務須「禁止」之行為,都是破壞臨終者外在環境的做法,而亡者又是心知肚明、有口難言,天下沒有比這樣的欺人做法更為殘忍卑鄙了。儘管許多行為都是活著的親人難以忍受之痛苦反映(如哭泣、嚎叫、碰觸等),但許多做法(如大肆吃肉喝酒等)都是活著的人自己愛面子、講排場而已,並未真誠為亡者著想,還借人死之名義豪飲,亡者更是冤枉無辜啊!如果是真心關懷親人,就必須在這關鍵時刻,忍受一己之哀慟,全面為亡者的安祥幸福著想。切記切記,切勿作出擾亂、障礙臨終者心緒的過激行為。

2、提供正面影響的關懷

我們真心地關懷臨終者,不但不能給他們造成負面的影響,而且還要幫助臨終者營造正面的氣氛,畢竟常人很難知道自己會在什麼時候走近死亡,也不可能事先做好適合死亡的環境布置。因此,在環境方面也需要予以改善,提供正面之關懷,因為適當如法的環境,非常有利於臨終者對人生最後時刻的把握,也有利於臨終者對生命真相的體悟。

第一、提供安息的場所

如果到了病重而回天乏術之時,或者年老接近死亡之際,就要安頓一個乾淨安寧的地方。一般人都喜歡死在自己的家裡,如果已經藥石無效,那就儘快送回家中,讓臨終者能夠於熟悉的環境中斷氣,壽終正寢。這樣,他的心靈就比較安適,而不會產生過多的恐懼感和陌生感。死亡前後對於不熟悉的環境,對於陌生的人和物,都會有更多的孤獨感和恐懼感出現。因此,為亡者提供一個舒適安然的場所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在亡者最滿意的地方,走向一期生命的終結,這個地方將給他們帶來難以言喻的安全感。對其心靈將是一個莫大的撫慰!

第二、保持清新的空氣

死亡是殘酷的,但生命是尊嚴的。許多老人在瀕臨死亡之際,卻被親人們弄到空氣不太好的地方,也有的病人在醫院裡臨死之時,被調換到簡陋或空氣不好的病房。這是對臨終者的極大侮辱,也是對於死亡的盲目無知。實際上,臨終者更需要有清新的空氣,更需要在清潔的臥室或者病房裡走過生命的最後時刻。如果條件有限,那也要注意門窗的通風,但必須禁止人為的污染空氣,比如喝酒、抽菸、葷腥等味道太重或者亡者生前就極不喜聞的味道。污濁的氣氛令人思緒混亂,清新的空氣使人頭腦清醒,生者和亡者都需要有這樣一個舒適清淨的氛圍。

第三、營造溫馨的氛圍

營造一個溫馨、和睦、融合的氛圍,對於臨終者來說,真是天大的要事。而提供溫馨氛圍的方法也是多樣的,可以從許多方面來做,例如:保持臥室的安靜而不蒼涼、在臥室里布置臨終者最喜歡的房間布局、使用其最喜歡的色彩、經常給臨終者贈送鮮花、以微笑的神態來看望臨終者(而不是哭哭啼啼憂愁滿面)。這樣會使房間裡面的氣氛祥和溫馨,臨終者最需要這樣的關懷了,特別是飽受病苦折磨的人,在醫院那白色蒼涼的氛圍里特別容易產生恐懼、孤獨的情緒,更是需要提供溫馨的氛圍,來撫慰其此生末日的慌亂心態。

第四、調節適宜的亮光

光,對於任何人的情緒都會有巨大影響的。強烈的光明容易使人心情明朗起來,但許多人難以承受;陰暗的燈光容易讓人情緒低落,但有時候會更有安全感;適中的亮光給人安詳、平和、自然的感覺,而且給人隨意、自由的享受。還有光亮的顏色也很重要,色彩過於強烈的光對人的視覺效果會產生強烈干擾,所以採取明亮而又寧靜的光最為合理。對於瀕臨死亡的人來說,最好是自然光的照耀,如果不能享受自然光,那就使用稍微溫和一點兒的光,能夠給臨終者視覺上的溫馨感,安然而坦淡。

第五、供奉神聖的物品

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一種宗教情緒,那就是對於死亡之後的無知和恐懼,無論平時多麼理直氣壯的不相信神靈,到了深夜的冢間去一走,自會毛骨悚然、脊椎發涼,原因就是每個人都有一種對於未知世界的神秘感,這就是宗教情緒。

因此,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神聖的角落,在死亡面前將會更加清楚的顯露出來。死亡是無欺的,臨終者在死亡面前對於這些神聖之物品,更是一種渴望和皈依。必然張貼懸掛臨終者的崇拜之聖像,或者擺設其崇拜之聖物,但要設定在他一睜開眼睛就能看到的地方,使其心中多一分可依賴的神聖感。如果是宗教信徒,最好就是懸掛、供奉其教主的聖像或者聖物。假如是佛教徒,那就供奉一尊他平時恭敬禮拜的阿彌陀佛、觀音菩薩,或者釋迦如來都可以。創造這樣的環境,主要是讓臨終者能夠在瀕死之際,得到教主和教義的直接影響,使其安心。

第六、播放聖歌般的音樂

音樂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情緒乃至氣質,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了,特別是許多古老宗教的音樂,那更是和雅哀暢,感人肺腑。臨終者的耳根要比眼根靈敏得多,所以應該播放一些他平時常聽的聖歌或者音樂。比如佛教徒就可以播放阿彌陀佛的聖號,還有不少佛樂等等,這都能夠給予亡者心靈上的洗禮,令其在佛號聲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乃至走向圓滿究竟的覺悟。

第七、燃一炷幽幽清香

瀕死病人和一般老人的身體都會有一股氣味兒,這多少會影響臨終者和探視者的心情,特別是久處身邊伺候的人。如果能夠燃燒一炷上好檀香,其香氣一定是發自原始的香木,而不是化學的香水和香料,且不宜太濃,適中即可。清香撲鼻,提神醒目,沁人心肺,情緒就能好轉。這對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極有幫助,若有能力和條件,一定要能夠做到才是。

第八、提供清淡的食品

前面我們講過「切需戒殺、勿食葷腥酒肉」,但對於普通人而言,並沒有素食的習慣,所以也不能過於苛求,那樣反而影響了臨終者的心情,得不償失,最划不來。然而,無論是老人還是病人,對於瀕臨死亡的人來說,在味覺上絕對不能過於刺激。同時,其身邊的人也不應食用味道特大的葷腥食品,這會影響到臨終者的情緒。一般而言,最好是供給味道比較清淡的食品,如果能夠素食,那就最好不過了。伺候在身邊的人或者其餘親人,最好也都能夠素食,清淡平和的食物,充滿寧靜和慈愛的信息,能夠給臨終者感受到慈悲和博愛,這是真心關懷者應該做的事情。但如果環境條件不允許,比如西藏蒙古等地,遊牧的地方很難素食,還有南傳佛教區域沒有這些觀念,或者難以接受,那就隨緣而安,不用過於執著了。但也要提供較為清淡一些的食品,更為合適。

第九、給予愛心的安撫

撫摸臨終者的身體,這對許多病人和老人來說,也是莫大的享受和安慰。但這要看其病情的深淺程度而定,如果在四大已經開始分離之際,當有任何東西碰觸到臨終者的身上,他都會感到極大的疼痛,難以忍受,那就不可以再撫摸他的軀體了。而對於還未到四大融化之時,則需要有親人好友的愛心安撫,動作一定要輕微仔細,用心一定要真誠懇切,不可有痛苦或者難捨難分的情緒出現,不可令臨終者產生貪生畏死的念頭,要以平常心和誠愛心來撫摸。這是撫慰臨終者心靈的一種較好的方式,真心關懷的親人,應該克服自己的情感衝動,而輕輕淡淡地給予愛心的安撫。

第十、準備後事的安排(秉持遺囑之意)

除了上述營造一個美好的死亡環境外,還要提前探問病者的遺願和遺囑,並依據臨終者的遺願而準備善後事宜。假如臨終者已經不省人事,那就不可過分的在其身邊追問遺囑等事,免得他有了想法卻說不出來,眼看大家並沒有按照他的意思去做,而心生怨恨嗔怒,引來巨大的痛苦。

對於後事的安排,要有充分的準備,最好在斷氣二十四小時之後再移動屍體,再舉行與此相關的喪事。死亡之後所穿走的衣服最好是舊的衣服,不要太講究了,那樣不但無助於亡者,而且也會波動其心念。辦理喪事的時候,除了上述所說絕對不能大肆殺生、大擺宴席外,最好能夠放生,就是到市場去買一些動物來放生,這雖然是佛教的主張,但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和臨終者環境的改善,都具有極大的良好作用,望讀者慎思!

以上就關懷臨終者的環境,作了全面的提示,必須禁止的「止持」和必須遵行的「作持」各有十條,然亦只是秉持大乘佛法的精神特色,提出一個大綱而已。在某些地方實行起來或許不很妥當,那就要根據各地的風俗民情和社會環境作一個靈活的調節,也就是說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死板教條,而是一種能夠給臨終者提供更多安心和力量的權巧做法。總結為一句話,那就是:一切都是為了彼此生命的尊嚴!

二、改善臨終者的觀念

死亡之痛,不應受到人類的漠視!一切痛苦都是來自於心靈的錯誤覺受,一切覺受又都是從錯誤觀念而來。也就是對於生命和死亡的錯誤認識,而導致了人們對死亡的迷茫和恐懼。所以,正確觀念的養成,對於臨終者來說極為重要!佛法中尤其注重對於臨終者觀念的改善,從根本上關懷迷惑孤苦的臨終者,亦即善於為臨終者做思想工作,使其獲得對生死的正確認識。這也可以通過兩方面的努力予以升華:一是消除負面的思想觀念和情緒,二是啟發正面的生命價值觀。

1、消除負面情緒

每個人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就不停的會有許多負面情緒出現,這些情緒的出現就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質量,也是生命正常運作的一大障礙。到了臨命終時,此種負面的情緒就會越發顯得突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轉化,那就勢必造成嚴重的後果,從苦入苦,輾轉不息。因此,消除臨終者的負面情緒,就是每個人都要努力的基本關懷了。我們必須幫助臨終者消除以下這些負面情緒。

第一、消除貪戀情緒

螻蟻尚且貪生怕死,何況人乎?所以,一切眾生皆愛生命,乃是常規之理。所謂人生之痛,最大莫過於生離死別,特別是平時就對親人、愛人、友人等感情至深,愛戀至深的人來說,生死闊別真是有如萬箭穿心、粉身碎骨啊!

但是,因為愛惜生命、執著情感而產生了嚴重的貪戀情緒,又因為貪戀而產生了極大的痛苦,這就很不應該了。所以佛法才常說「息滅貪嗔痴」,並稱這貪嗔痴為「三毒」,因其能夠毒害眾生之慧命,使眾生流轉於無奈、不滿、無知的生命低谷,而不得自在受用。

佛陀告訴我們:世間一切皆是無常、敗壞、不安之相。榮華富貴猶如朝露,妻兒子女亦如聚沫,名利財色象是毒蛇,親朋好友恰似浮塵,一切所求無可愛者,終必敗壞歸於空寂。高者有墮、合會有離、生必有死、聚皆有散,此是世間諸相之真實,無人能免,無人能改,法爾如是,何必於此而生貪戀執著,猶如作繭自縛,何苦來哉啊!

《罪業報應經》說:「水流不常滿,火盛不久熱,日出須臾沒,月滿亦復缺。尊榮豪貴者,亦復過於是。人身既易失,不鬚生貪著。」《摩耶經》說:「譬如旃陀羅,驅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復過是。」蘇軾也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實際上,對於一切事物擁有得越多越好的觀念,就是貪戀情緒的教唆犯。正如莫里老人所認為的那樣,這是文化和教育灌輸的結果,他說:「擁有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商業行為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們反覆地對別人這麼說——別人又反覆地對我們這麼說——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大多數人會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斷能力。」因此,我們必須消除這種錯誤片面的觀念,我們必須從生命本身的角度,做一次全面徹底的清理,消除內心中那些不切實際的思維活動——貪戀情緒。

對於臨終者而言,所能貪戀的東西還很多,肉體、生活、人事、情感、資生產業,種種身心世界。如果對於這一切都必須作最後告別的事物不能放下,而貪著於心,那就會對於死亡的事實產生恐懼、逃避等不良心理。所以必須使其消除貪戀情緒。注意!真情關懷他們的人,切切不要只顧自己的一絲愛念而致使臨終者受盡痛苦之折磨,如果真是充滿愛心,那就發自內心的勸其放下貪戀,獲得安然自在,這比別的舉動(如哭鬧著叫他別死)更加重要、更加有效!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做太無情了,但事實上,許多人正是受一種文化的誤導,人們認為必須哭喊著挽留臨終者,就可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卻漠視了臨終者的承受能力,喚醒他的貪戀情緒,從而導致了他更加深刻的痛苦。猶如在受傷的創口上,又狠狠的猛扎幾刀,直到他抽搐著無奈地離開人間。這對臨終者來說,是多麼殘忍的行為啊!

因此,佛教主張在臨終者將要辭世之際,必須勸慰他放下對於現實生活乃至情感的貪戀,只有消除了這種貪戀之後,才能夠更加輕鬆自在地感受生命的又一次偉大經歷,才能更好地去接受前方將要出現的生命景觀。

第二、消除恐懼感

瀕臨死亡的人,由於對生活的貪著和對死亡的無知,直接反應在心板上的就是強烈的恐懼感。所以必須通過思想觀念的改善,來消除臨終者的驚恐畏懼之心理。否則,其死亡之過程將是痛苦不堪,受盡折磨的。

為什麼會有恐懼感呢?一般而言,恐懼感的原因有三種:一是因為怕失去已經擁有的喜愛的東西,二是因為怕遇到本來就討厭的畏懼的東西,三是因為對於死亡真相的無知,畢竟死亡是今生從來未曾經歷過的事情。佛陀告訴我們說:「生者有死,自世之常,何足怪哉!」又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是說死亡不但只是一種非常符合生命規律的現象,而且在這個現象的背後還包含著極大的快樂。所以,我們有必要闡明臨終者恐懼心理的前因後果,並且指出這不但是多餘的,而且也是不應該有的。

因為已經擁有的現實生活,將要成為過去,宛如夢痕般消逝在死亡之前;討厭的畏懼的人和事,也只有在內心不安和念念不忘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如果內心平靜沒有是非恩怨所障礙,那就不可能顯現可惡的情景;對於死亡之後的道路,雖然目前還是無法清楚的看到,但是現在自己能夠清醒地把握當下,隨著生命的長河慢慢流動,死亡的到來就是走向死亡之後的世界,到時也就身臨其境一目了然,因此對於目前當下心念的清醒把握和決定超然才是要務。實則,這些情緒都是來自於貪嗔痴。

針對於貪、嗔、痴三毒,我們想要幫助臨終者消除恐懼情緒,就必須斷除其三毒之根源。儘管「息滅貪嗔痴」是整個佛法修學的總體內容,但就面對茫茫死亡之海的臨終者而言,還是具有非常重要之現實意義的。

對於已經無法挽回的事實,得到清醒的認定了;對於將要出現的怖畏情景,也給予開導和疏通了;對於未來的未知世界,也已經胸有成竹了。這樣,死亡就會如同我們對於明天一樣的期盼,充滿希望和激情,帶著現實生命的理想,趕赴在莊嚴完美的死亡之路上,坦然而寧靜。

臨終者的恐懼感消失了,死亡就象生活一樣,重新回到了平靜、祥和、激動、奮鬥上,生命的每個角落都散發出愉悅安祥的光明,照亮一切眾生的身心世界!

第三、消除罪惡感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這眼花繚亂的社會裡,在這污濁不堪的苦海中,在這充滿誘惑的世界上,世道炎涼,人情冷暖,令多少英雄豪傑在陰溝裡翻船?使多少王侯將相腐敗墮落?既便是一介草民,純樸百姓,哪個沒有或多或少犯過錯誤呢?所以很多人到了死亡跟前,便會產生一種罪惡感,而這種情緒又使臨終者墜入更加痛苦的深淵。

佛法教導我們,有了罪業行為,就要至心懺悔,懺悔得安樂!就是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產生悔改的心理,有了悔改的心情和事實,即可得到安樂。並且特彆強調不可以「悔箭入心」,這是說:不要因為後悔所做之事,而使自己的心情處於痛苦不堪的狀態中,難以自拔。懺悔就是看清所犯錯誤的來龍去脈,知道其利弊得失,然後輕輕的放下,再也不犯,再也不想過去的是非好壞,如此便可當下解脫了。

有很多人在臨死之際,都想問一問身邊的人:「上帝能原諒我嗎?」這就是他覺得自己有罪,希望能夠得到上帝的寬恕。記得莫里老人說過: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原諒自己,然後再原諒別人。是的,原諒是對臨終者一個極大的關懷,世間沒有比這更讓人感動了。

據佛經記載,阿闍世王曾經與提婆達多一起謀害佛陀,又殺害父親幽禁母親,算是犯了五逆十惡的極大罪業,按照因果律的規定,他應該是墮落在極深的地獄中受著極苦之惡報,並且在他臨死之前就已經全身潰爛,極為苦痛了。當時,阿闍世王明白自己造了極惡之罪,現報已經病痛難忍,將來還必定要墮落無間地獄,所以非常懊惱痛苦。佛陀就對他說:「一切諸法,性相無常,無有決定,王云何言,必定當墮阿鼻地獄?」同時直接指示他「五蘊、十八界皆無自性,畢竟空寂的道理。」並且還說:「王若得罪,諸佛世尊亦應得罪。何以故?汝父先王頻婆娑羅,常於諸佛種諸善根,是故今日得居王位。諸佛若不受其供養則不為王,若不為王,汝則不得為國生害。若汝殺父當有罪者,我等諸佛亦應有罪,若諸佛世尊無有罪者,汝獨云何而得罪耶?」[1]

阿闍世王聽完佛陀的教導之後,他的罪惡感消除了,身體上的重病也隨之痊癒,後來還精進修學佛法。佛陀對他的這種開示,就是超越了平時的一般說法,真是令人感動!

通過這種邏輯,來開脫阿闍世王的罪惡感,實為佛陀苦口婆心之處。當然,如果能夠當下體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般若妙理,那就能夠立即「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了。所以,法無定法,因緣果報都能夠融入於清淨自性之中,而無有任何障礙,生命的任何情景,也就都能釋然解脫了。正如蓮池大師所謂:焚香擲戟渾無事,魔佛空爭是與非!

總之,即使有很深的罪業,也不能在心中留下罪惡感,比如摔了一跤已經很痛了,卻還要因為摔跤而悔恨著急,那就更加痛苦了,所以只要站起來,什麼也不受影響,繼續往前走,那才是最好的做法。臨終之際,同樣要放下心中的任何不快情緒,特別是罪惡感非除不可。慎之慎之!

第四、消除怨恨

由於生活在這個濁惡的世界上,現實人生充滿了爭執、嫉妒和怨恨,八苦之一的怨憎會苦,實乃人人難免之痛。因此,許多人在臨終時,仍然心懷怨恨,極為不安。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業報現前,無能為力的收到了折磨,所以也必須予以消除。

怨恨來源於嗔毒,那是平時生活中有太多看不慣和過意不去的事情,為了生活所迫,生前也許只能淤積在心裡,而到了臨終的時候,就會一一播放出來,嚴重的猶如排山倒海怒火焚燒,輕微的也是身心悸慟不得安寧。這對死亡而言,極為不利,它會影響臨終者自我把握的能力,嗔恨之火燒灼身心,其中苦痛不堪構想!還會牽動臨終者的念頭前往痛苦憤怒的世界,從而再度沉淪於生命的低谷——生死輪迴之中。如《楞嚴經》所說:「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如何使其消除怨恨呢?

首先,不要在他面前講述令他難過的事情,特別是不要提到他所怨恨的人和事。也就是不要在這種容易受傷的時候,戳破他的舊傷口。

其次,無論是臨終者還是旁人,即使提到了令其懷恨的人事,也要認真的予以開解,使他能夠從思想觀念中放下痛恨之苦。比如說對方已經在某種時候象是有悔改的意思了,事情都已經過去了,那就把握現在當下更為重要,等等。

再者,不要對他過去的行為進行批評或抱怨,不要談論他的隱私或令其難堪的事件,可以幽默地對於他過去的錯誤給予完全的理解,原諒他所作所為的任何錯誤,這樣就會使其對別人和對自己都產生諒解,怨恨就容易消除了。

最後,可以經常講說一些讚美他的話,但要實事求是的說,不能過於誇獎,也不能漫不經心的說,就是要很認真、很誠懇的讚美他,這也有助於臨終者消除怨恨的情緒。

如果在死亡面前而沒有絲毫的怨恨,那麼死亡的歷程也將十分順利了。古德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通過真誠和愛心的關懷之後,抱怨和嗔恨都沒有了,恐懼感和孤獨感也就減輕,也會很有自信地看著死亡的到來。身邊的人和物,也都會變得和藹可親,融洽無礙。

第五、消除疑慮

多疑乃是人之常習,也是根本煩惱之一。臨終者行將辭世,而對於未來的世界毫無知曉,這就難免會產生種種疑惑和顧慮了。禪門有句話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這是對於正在參禪的人來說的。要是到了臨終時刻,還對生死真相有疑惑和顧慮,那就勢必造成無奈的情緒,痛苦不堪,從而直接影響了對死亡真相的把握,這是很可惜的事情。因此,臨終者在死亡之前,必須消除對於生死來去的各種懷疑和顧慮。

一般而言,臨終者懷疑的事情包括了對自己的死亡和對親人的生活兩個方面。前者,懷疑死亡之後有沒有來生?後者,是顧慮自己死了之後,親人們會不會受苦?

多疑來源於不信。懷疑自己有沒有來生?來生會不會受苦?就是對自己的生命缺乏自信;顧慮親人們會不會受苦?那就是對於親人們也沒有信心。實際上,這是多餘的。

疑慮不但是多餘的,而且也是負面的,具有很強烈的危害性,臨死時應該毫無保留地消除它!

俗諺說:「愁棺材裡沒處拉屎。」有些人擔心自己死了以後埋葬的地方不好,正象這句俗語說的一樣了。人們對於生死真相的無知,而導致了種種猜測想像,通常都是以現實的生活作為參照系的,這多少有些令人啼笑皆非。

那麼,臨終者如果對於未來的世界產生了疑慮,那就要我們從思想觀念上給予悉心的關懷了。

首先,無論臨終者是否信仰宗教,無論他是否相信還有來世——未來的世界,我們都必須告訴他:有來生。生命就象一條河流一樣,都會永遠流淌下去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未來的世界一定如同今生的這個世界一樣,他可以是涓涓細流,也可以是激盪江河,甚至可以是茫茫浩海,然這一切的形成,就是我們過去、今生、今天、現在——哪怕是到了死亡來臨的時刻——所積累而來的。也就是說,現在的思想觀念和情緒,就是走向未來世界的引導者,情緒觀念的是非好壞,就會編織出未來世界的依正莊嚴。所以,把握了現在目前的一心一念,也就可以把握住未來世界的一花一草,自心就是自己的皈依,就是自己未來世界的主人。

其次,可以勸其認真的觀照自心,看住自己的這顆心是不是隨著肉體的衰壞而模糊不清起來了?是不是依然那麼清楚明了?是不是也有消失的跡象出現?然後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景而分別解釋。實際上,肉體消逝了,心靈對這個世界的感受也逐漸衰退了,但那顆靈知之心卻始終沒有變化,輪迴的主體——神識,也益顯活躍起來。所以,未來的世界一定是存在的,一定要讓臨終者充滿信心走向死亡之路。

再者,死亡是無欺地到來了,一切親人朋友都無法伴隨而去,這是每個人的業力福報不一樣,所以不能勉強的,也是勉強不來的。與其牽掛、懷念、著急,不如輕輕的將其放下,因為任何人對於死亡的到來都是無能為力,親人們也就是擔心臨終者受苦。如果臨終者不能保持自己的清醒和安祥,那麼,親人們也會因此而不快。如果親人們遭遇了不幸,亡者的擔心只會增加他們的痛苦,而不會得到緩減。因此,顧慮親人們的一切,都是沒有必要的。

甚至可以舉例說明,使臨終者感覺到他的生命是尊貴的,他的未來世界也一定是美好的,他的親人們都能夠秉持善良的願望,等等。如此就能解脫人生最後的諸多顧慮!

上來討論的是如何消除臨終者的負面情緒,當然,這些負面的情緒並不是每個人全都有的,有的具有其中的一兩種,有的具有更多一些,有的很嚴重的受到了這些情緒的影響,而有的只要一經開示解說,就能夠立即消除,如此等等,情況不一。我們就要識病與藥、對症下藥,一一給予解釋,用真誠的愛心來幫助臨終者放下藤葛,令他們真正的——瀟灑走一回!

2、啟發正確觀念

一般人平時都為了衣食住行、名利財色奔忙不已,碌碌終身,直到死亡跟前,還是懵懵懂懂,無暇顧及生命的本來面目,對於生命的真相毫無知曉、毫無把握,真是天下最為不幸的事了。再也沒有比這件事更加滑稽,更加荒唐了。逃避痛苦,卻不知真正痛苦的人是誰?追求快樂,也不知真正快樂的人是誰?忙忙碌碌,亦不曉得忙碌的人是誰?並且從來就不問不聞,也不思考,真是稀奇!

但是,任何人都具備完美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等觀念,只是由於沒有做過適當的觀察訓練,從而隱埋了這些有益於身心的思想觀念。到了臨終的時候,許多人就會從內心中發出這種良知,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就是啟發臨終者產生正確觀念(正知見)的良機了!

啟發並不是灌輸或者傳教,而是隨應著臨終者的希望和意願,適當地作些符合邏輯或者真情的引導,從而開啟那扇光明正大的生命寶庫之門。特別是對於死亡,以及與死亡相關事物的看法想法,都要隨時應機而談,使臨終者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生命的羅盤,安全地在生死的海洋中航行。

第一、啟發灑脫感

有些豁達的人或者很有修為的人,能夠在臨終之時,非常灑脫,毫無牽掛,甚至在談笑風生中逝世,令人倍加讚嘆!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奢望。因為,大部分人平時沒有時間來考慮生存與死亡的問題,也從來沒有對自己的情緒做過任何的訓練,更不知道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常常是受到了情緒的牽引來做事情,這樣的人,一旦自己遇上死亡的情緒衝突時,就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了。而平時有過觀察思考,甚至也有過某種心地訓練的人,則能夠在死亡面前顯得比較坦然。另外,還有一些意志力很強的人,具有臨危不懼的精神,也能夠在老病死面前來去自然。

就基本關懷而言,我們要針對大部分不能灑脫的人,在消除了上述的諸般消極情緒之後,接著只要有機會,就要啟發他們正面的積極情緒。但這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安排,而是見機行事的關懷。相對於貪戀情緒而言,我們所要給予啟發的就是灑脫感了。

如何才能令其生起灑脫感呢?

我們要著重介紹死亡過程的後面三個階段都是光明淨潔、沒有痛苦的境況,以及未來的世界充滿生機和自由,這樣就能夠使其放下對於現實的種種掛礙。但對於某些知識分子來說,最好就是讚嘆他們過去曾經有過的灑脫行為,這樣就促使他的思慮回溯到灑脫的感受上來。

當然,要使一個執著很深的人,能夠灑脫地離開人世,這是件極難的事情。猶如我們平時安慰一個受到挫折的人,勸其放下失敗的慘痛而灑脫起來,真是談何容易?更何況是面對一個看似「一切都將失去」的臨終者了。不過,我們這是在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忙的,只要能夠使臨終者有所改善,哪怕只有一念之心的灑脫,也就沒有白做了。所以,灑脫是在死亡路上首要具備的心情!

只有在灑脫的情緒下,其對死亡經歷的把握,才是準確無誤的,對於一期生命的終結來說,也算是劃上了一個真正圓滿的句號。

第二、啟發安全感

很多人對死亡都有恐懼感,這是由於不了解死亡的真相,不明白死亡就是生命頻道的一次轉換而已。就象某次出差的中途轉車,帶著隨身行李和心情,走向另一個陌生的車廂,繼續往自己的目的地出發。其實,死亡對我們來說,就是我們將要乘坐的那輛陌生的車,而生活也只是我們現在已經乘坐的車,到時候都不是我們自己的,因為我們必須回家——回到生命徹底覺悟不生不滅的淨土。

如果對於現在所乘坐的這輛車感到很安全,而對於將要換乘的那輛車卻感到很不安全,這就有如杞人憂天般的沒有道理了。

再進一步說,我們現實生活的這輛車,其實也是很不安全的,生老病死的苦痛、天災人禍的頻繁、巧取豪奪的欺詐、人我是非的蜂起,時刻充滿挑戰與毀滅,哪裡才是我們的真正港灣?哪裡才是我們的究竟歸宿?這樣看來,死亡或許要比起現實的這種「不穩定」更加穩定吧!

知道未來的世界是由現在的努力而造成的,那就要更加注重現在的身心狀況,這是因果循環的道理。所以,臨終之際的不安也會導致未來世界的不安。如果是不安的死去,那對臨終者的未來世界和身心感受,將是極度的孤獨、淒涼、寂寞、痛苦,我們必須注意到這點!

啟發臨終者的安全感,使之找到生命的重心和依靠!

通常,可以提到臨終者所崇拜的人物或者聖靈,必要的時候,可以提供圖片給他們觀摩,並且讚揚這些被臨終者所尊敬的崇拜者,這會給他們心靈上極大的安慰!

如果是一位宗教信徒,那就比較好說了,畢竟宗教的教主都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能夠給臨終者以莫大的安慰。

此外,還可以通過談話閒聊的交流來活躍氣氛,也能夠使臨終者感到安全。注意燈光和環境的布置,探視者的眼神和表情,都會給臨終者強烈的感覺,不可草率!

第三、啟發善念

人,與生俱來就具有完美純粹的善良,也具有與生俱來的邪惡和執著,善惡原本各有體系,互不相妨。只是落入到現實生活的局限狹隘之後,才不得不有善惡戰爭,是非紛陳!當一個人的一期生命即將終結之時,這種是非善惡的紛爭就更加激烈起來,佛法中稱之為「善惡業現」。

當惡業的顯現戰勝了善業的顯現時,生命便趨於低谷墮落的狀態——三惡道,充滿痛苦的折磨;當善業的顯現戰勝了惡業的顯現時,生命便邁向上進升華的狀態——三善道,充滿了歡喜和善良。

在臨終者處於善惡泥潭裡掙扎的時候,我們就要幫助他發起去惡從善,啟發他的善良天性。古人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就是啟發臨終者善念的重要契機。

啟示的方法是讚嘆臨終者過去的善行,思念他的功德莊嚴,回憶他的善行給別人帶來的幸福和快樂,就是要歌功頌德般的予以讚賞。這使臨終者沉湎在歡樂的記憶深處,從而模仿著過去那顆善良的心,相續中自然就被善念所莊嚴。

也可以讚嘆臨終者平時景仰的人或者聖者,比如讚嘆歷史上的自由灑脫者,讚美宗教家和慈善家,讚頌其所信仰宗教的教主和名人。為其解說這些歷史人物的偉大善良之處,以及聖人們面對死亡之時,仍然念念不忘善言善行,乃至種種豐功偉績,為人類文明所作的傑出貢獻等!

善念本身就是一種希望能夠做好人、說好話、行好事、得好結果,也就是一種嚮往美好世界的心裡表現。

更重要的是,有了善念之後,其內心世界的感受就立馬好轉,對於老病死苦的承受能力也會立即增強,能在死亡面前忘記死亡的痛苦,而更加願意為眾生著想,誠為置生死於度外啊。這是在緊要關頭給予真情和愛心的關懷,不但免除了死亡帶來的諸多痛苦,而且直接引導其來生能夠走向快樂的天堂,或者充滿愛心的人間,真可謂雪中送炭!

第四、啟發慈悲心

前面所說的啟發善念,就是從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之行為來說的,而從生命的內在意義上看,慈悲心才是真正名副其實的大善念。因為慈悲心不是可憐他人的同情心,而是尊重他人也有完美的生命,與自己無有任何差別,平等不二,只是他人並不知道,因此希望自己能夠使他人明白如此莊嚴美麗的生命真實,為此而無窮盡的努力、無窮盡的付出,這就是真正的大慈悲。

慈悲心是愛心的升華,很多人只有愛心,卻沒有慈悲心,因為愛心常常是伴隨著親情愛情和友情才產生的善良心態,而慈悲心卻不然,它是愛心的升級,沒有局限狹隘的個人觀念摻雜在裡頭,沒有一絲一毫個人的目的,只有一味的希望對方得到安樂,除此之外,別無用心。

慈,就是給人以快樂;悲,就是替人而受苦。死亡到來之際,滿心希望別人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誠懇希望自己所受之苦都能夠代替別人之苦。這是臨終者的大慈悲心。

就象妙湛老和尚臨終前所寫的「勿忘世上苦人多」一樣,這是臨終者發自內心的慈悲心,就是與樂拔苦的真誠心,真實而感人,莊嚴殊勝難以形容。其實,所有的臨終者都可以啟發諸如此類的信念,眾生之苦誰能救護?這就是慈悲心生起的根源所在。

諸佛如來因眾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發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覺。生命的徹底覺悟就是從眾生本身開始的,豈不玄妙而不可思議啊?!

就把所有病痛、老痛、死痛的種種苦難,當作是替眾生受苦;也把歡喜坦然的心甘情願,當作是給眾生的快樂。這對於臨終者改善思緒來說,非常有幫助,可以直接讓臨終者感受到生命內在的莊嚴和神聖,可以使其面對死亡而坦然受之,也可以讓生死之間更多一些溝通融合。慈悲心會給人無盡的力量,儘管到了臨死之際,這種力量依然顯著,因此必須啟發臨終者的慈悲心。

第五、啟發自信與勇敢

臨陣畏縮也是凡夫眾生之常情,這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沒有自信的人,也就不可能勇敢。特別是面對誰都不能倖免的死亡,令人有太多的畏懼和猜測,所以大部分人到了這個時候,也就自然失去了自信和勇敢。然而,這並非生命與死亡的真相。

生命與死亡的真相是充滿智慧、慈悲、自信與勇敢!

對於臨終者來說,此時最需要智者慈悲的鼓勵!

可以通過回憶的形式,讚美臨終者過去的豐功偉績,可以告訴他大家對他都很有信心,他一定能夠勇敢地超越生死關頭,穩定地走過獨木橋的。注意!這不是虛偽的哄騙,而是一種方便的引導法,引導臨終者的情緒回歸到充滿自信上來。實際上,自信就是生命中原本具備的東西,不需要別人給他,也不是偽裝的產品,而是真真實實的可以受用的內涵。

人們常常在生活中失去了自信,但這不是說他的生命中就真的沒有自信了,而是被他自己給掩埋了。臨終者也是這樣,常常會把自己的自信心埋藏起來。如果能夠得到強而有力的啟發,自然就會顯現出來了。

有了足夠的自信,生命也就隨之勇敢起來。

死亡是需要勇敢地去面對的。

當臨終者的積極情緒都被調動起來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勇士,就是一個充滿力量的英雄,對於死亡過程的任何景象都會順利而輕鬆地加以了解、適應、改造、超越,真是生死路上的覺者,來去自如,灑脫自在,沒有痕跡!

因此,給臨終者以力量,開啟他那扇自信和勇敢的大門,伴隨著生老病死的痛苦,走向終極、走向光明、走向喜悅!這難道不是我們夜以繼日地希求的最好結果嗎!

上來我們把臨終的「基本關懷」作了介紹,就一般人而言,能夠通過對於環境和情緒兩方面的關懷,使其放下內外兩重障礙的痛苦,令其獲得內外兩重情緒的自由。這是整個世間法的關懷原則。假如我們能夠做到這樣的努力,那麼,有緣得到我們關懷的老人、病人、臨終者,都將在一期生命的最後時刻,獲得嚴格意義上的世間之樂。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出在臨終時刻的關懷,就是能夠幫助臨終者獲得人生的最高修養,此種修養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是很難完成的,但在臨終之際卻更容易達到。這是因為「死亡」這個事實誰都不能改變,「死亡」這個看似遙遠的故事已經降臨在身上,無可躲避。所以,在生命歷程中,「死亡」也是一個極其微妙的老師,他教我們甚至就是強迫我們放下現實生活的執著、傲慢、貪戀等煩惱,使心處於回歸的狀態!

傳統認為「人死為鬼」,《說文》解釋為:「鬼者,歸也。」這可以看作:人到臨死的時候,必須放下一切向外界的追求、攀緣和馳騁,必須回歸到自己生命的真實。

然而,就生命的局限和不穩定這個層面看,僅僅對於一期生命的終結盡到了最大的關懷,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未來的世界依然如同現在這個世界一樣,也有生老病死的現象,終究不能真正得到徹底的解放。

所以,佛法在臨終「基本之關懷」的基礎上,又有更為深入的「殊勝之關懷」,也就是智慧與慈悲的關懷。此是佛法不共世間法之處,也是佛教正面臨終關懷的特色所在,因此我們接下來繼續加以詳細介紹!

--------------------------------------------------------------------------------

[1] 見《大正藏》卷十二,第483頁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