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澄觀的三聖圓融觀
韓煥忠
(蘇州大學哲學系,江蘇蘇州215021)
摘 要:清涼澄觀認為,《華嚴經》所說的毗盧那如來與普賢、文殊二大菩薩都是「託事表法」,其中毗盧遮那如來為果,普賢、文殊二菩薩表因。 「相對明表」展示普賢、文殊所表法門的差異:文殊表示能信、解、智、普賢表示所信、行、相、理;「相融顯圓』』展示普賢、文殊二聖所表法門之間的圓融以及因果之間的圓融。經過澄觀的發揮,佛教界確立了對「華嚴三聖」的信仰和崇拜。
關鍵字:澄觀;如來;普賢;文殊;圓融
中圖分類號:B94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6176(2007)01-029-03
《華嚴經》卷帙浩繁,包羅萬象,所說義理,十玄無礙,六相圓融,充分展現了華嚴一乘相即相人、重重無盡的圓教境界。自杜順以來,華嚴宗人都致力於開發、體悟、領會這種圓教境界,至賢首法藏,可以說已經是曲盡其妙。對於《華嚴經》中的奇特想像和生動敘事,華嚴宗人歷來都認為是「託事表法」。所以,當有人問澄觀普賢、文殊二聖所表何法時,他就華嚴圓教的義理旨趣,並綜合、吸收方山長者李通玄居士的觀點,撰成了《三聖圓融觀門》的高論,從「表法」的角度上闡釋華嚴宗的圓教境界,從而使宗教的神話敘事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意蘊。
「三聖」是指毗盧遮那如來與普賢、文殊二大菩薩。其中毗盧遮那如來為《華嚴經》的教主,普賢、文殊二大菩薩是華嚴眾會中的會首。如來為果,菩薩為因,修因可以證果。所以,澄觀極其重視普賢、文殊二聖的表法,「若悟二因之玄微,則知果海之深妙」。」「」」他從「相對明表」和「相融顯圓」兩個方面深入揭示了二聖表法之間的關係。
1.相對明表
所謂「相對明表」,就是在普賢、文殊的對應之中確定二菩薩所表之法的不同。澄觀就能信所信、解行、理智三種對應關係對此加以解釋。
其一,文殊、普賢二聖表示「能信」與「所信」的相互對應。在這一層對應中,普賢菩薩表示所信的法界,即生死煩惱纏縛之中的如來藏,一切眾生本自具足;文殊菩薩表示眾生的能信之心,即可以對如來藏發生信心的那種主觀能動性。在澄觀看來,《華嚴經》中之所以先說文殊,後敘普賢,是由於眾生可因發生信心而成為菩薩,但有了信心並不見得就能認清本自具足的如來藏,只有證道之後才能真正實現所信與所證的合而為一。也就是說,文殊居先意味著信心為佛教的初門,普賢居後表示體悟如來藏法界之理是佛教的最終目的。
其二,文殊、普賢二聖表示「解」與「行」的相互對應。在這一層對應中,普賢表示主體所發起的各種各樣的修行,即《華嚴經》中所謂的一切行是普賢行;文殊表示修行主體的理解能力,修行者憑藉這種能力可以通達事理,熟悉各種方便法門。澄觀認為,一切修行都是首先從對這些修行的理解開始的,由此可以看出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我們說,這種因「解」起「行」的主張是由澄觀作為教理學家的本色決定的。
其三,文殊、普賢二聖表示「理」與「智」的相互對應。在這一層對應中,普賢表示修行者所證得的法界之理,也就是從生死纏縛中解脫出來的清淨無染的如來藏;文殊表示修行者能證清淨如來藏的大智,這正是佛之所以為佛的所在,在佛教經典中就意味著般若的化身。因此在澄觀看來,佛經中先見文殊而後見普賢,就是為了表明有文殊之智方能證普賢之理。澄觀認為,這一層對應還表示「定」與「慧」、「體」與「用」,因為如來藏法界之理本來就是寂靜無為的,為眾生心性的本體,而能證之智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智慧,是從寂靜之體中開發出來的大作用。
總而言之,澄觀認為文殊菩薩在佛教中代表著能信、理解和智慧,普賢菩薩在佛教中代表著所信、修行和法界之理,二聖在這種相互對應關係中各自表述著不同的佛教法門。
2.相融顯圓
所謂「相融顯圓」,就是通過二聖所表法門的融通來顯示《華嚴經》一乘教法的圓滿和圓融。澄觀認為,普賢、文殊二聖雖然表法各異,但還是可以相互融通的,這正是《華嚴經》教法圓滿與圓融的體現。對此,澄觀從二聖所表法門的各自圓融以及相互圓融兩個方面進行闡釋。
如上所言,二聖所表法門有三個層次,在澄觀看來,這三個層次之間是相互圓融的。
就文殊所表示的信、解、智而言,必須具有對佛教的真誠信仰,方能成就正確的理解。如果只有理解而沒有信仰的話,就會增長邪見;如果只有信仰而沒有理解的話,就會增長無明。只有信仰真誠和理解正確,才能徹底究盡諸法的本原,成就最終極、最高級的佛教智慧。從這種最終極、最高級的佛教智慧反觀、理解當初的信仰,就會發覺終極之智與初發心時之信並無差別,故而謂之「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澄觀將信、解、智之間的相互融通稱之為「文殊三事融通隱隱」。[1](P671)
就普賢所表示的體、行、理來說,如果沒有修行的話,如來藏法界之理將無法顯現。依據眾生本具的如來藏法界之理髮起修行,那麼這種修行必然與如來藏法界之理相符合。從修行而證得如來藏法界之理,此理自然就是修行中的理,修行因理而得以開顯,這種修行自然也就是理內之行。因此,依體起行,由行證理,「隨所證理,無不具一證一切證」。澄觀稱此為「普賢三事涉人重重」。[2](P671)
二聖所表的法門不僅各自融通,而且還相互融通。澄觀對此解釋說:首先,必須依靠對佛的信仰方能了知如來藏法界之理,如果對佛的信仰不是信法界之理,不相信自心具有如來藏,就不能算是菩薩,這種信仰便是走人了邪路,澄觀謂此為「能所不二」。其次,要憑藉對佛法的理解,方能發起修行,解行相稱,即為「解行不二」。再次,佛教的智慧是從如來藏法界之理生起的作用,體悟如來藏法界之理可以成就智慧,以這種佛教的智慧反觀如來藏法界之理,使智慧與法界之理完全合一,才是真正的智慧,這就是「理智無二」。此理為法界之體,寂靜無為,此智為法界之用,常照此寂靜之體。因此,澄觀又有「定慧不二」、「體用無二」之說。
澄觀因此認定,「文殊三事融通隱隱,即是普賢三事涉人重重,此二不異,名普賢帝網之行」。[1](P671)所謂相即相人、重重無盡的普賢行,在澄觀看來,就是文殊與普賢所表法門的圓融會通;而之所以以普賢命名而不以文殊著稱,澄觀認為這是「攝智屬理」,即佛教的智慧不可能逾越如來藏法界之理的範圍。因此,命名普賢行也就意味著各種法門之間的相即相人,無盡圓融。普賢行為佛果之因,行因滿足,即名田比盧遮那,是只有體證才能與之相應的光明遍照境界。這一層圓融實際上就是因果之間的融通。
澄觀還以三聖圓融解釋《大方廣佛華嚴經》的題目:普賢所表的法界理體無所不包,故而普賢是「大」;文殊所表的佛教智慧是從理體生起的作用,所以為「方廣」;文殊、普賢所表的信、智、解、行等法門,猶如莊嚴佛果的各種各樣的花朵(「華嚴」,即雜花莊嚴),都是成佛之因,而融通圓滿了各種因而證得了體用的盧舍那即「佛」,佛所說法,就是用語言來顯示所證得的法門與境界,故名之為「經」。所以澄觀認為,圓融三聖就意味著將整部《華嚴經》的義理揭示無餘。
澄觀更進一步指出,非唯此一部《華嚴經》,就是「一代時教」,也都不能離開普賢、文殊所表的理智、解行等法門,而這些法門,又都不能離開佛與眾生無所差別的心。因此,澄觀認為,如果能對心有徹底的了知,那麼就會「念念因圓,念念果滿」,眾生如果能「依此修行」,即便是「一生不克」,那麼也會「三生必圓」。[1](P672)由此可見三聖圓融觀門的殊勝。
方山長者李通玄居士首先揭櫫三聖圓融之旨,而清涼澄觀繼蹤前修,不僅使之發展為一種表述華嚴圓教的義理方式,還使之具有了禪觀修習的作用,成為悟人華嚴圓教一乘境界的法門。經過澄觀的發揮,佛教界確立了對「華嚴三聖」的信仰和崇拜:上智者固可以欣賞其理論思辨的精微和玄妙,下愚者也可敬畏其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廣大深通。華嚴一乘圓教由此獲得了接通禪觀與草根的捷徑。
參考文獻:
[1]澄觀.大正藏(45冊)·三聖圓融觀門[M].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中華民國72年6月再版.
摘自:《五台山研究》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