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1/3/3

「人間佛教」的實踐者——論真禪法師的思想及其對當代佛教的影響

上海大學社科學院哲學系 沈海燕

一、「人間佛教」思想的淵源

當代中國的「人間佛教」,以關注現實人生為特色,而此一理念,始自太虛大師提倡的「人生佛教」。他在《人生佛學的說明》中如是說:「佛法雖普為一切有情類,而以適應現代之文化故,當以『人類』為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佛法雖無間生死存亡,而以適應現代之現實人生化故,當以『求人類生存發達』為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是為人生佛學之第一義。」這一人生佛教即是強調人的中心地位:「由人向下為一切有情眾生,由人向上為天及三乘、菩薩、佛。上下總以人生為轉移,可見人生之重要性。」

具體而言之,太虛大師以為,學佛必須依序漸進,學和行並重,謂:「可知學佛,教、理、行、果為應有之程式,非可躐等。今世學人,大多昧教理而妄談行證,不為邪魔所誘,即同生盲摸象,反使真理愈晦,招世人譏謗為迷信。」

由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的理念而發展出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的倡導。雖然「人間佛教」一詞是由太虛大師首先提出的,那即是他1933年發表的《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一文,其中說:「人間佛教,並非人離去世界,或做神奇鬼怪非人的事。即因世人的需要而建立人間佛教,為人人可走的坦路,以成為現世界轉變中的光明大道,領導世間的人類改善向上進步。」

印順法師自述「人間佛教」來歷,說他自己「讀到《增一阿含經》所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深有感發:『釋尊之為教,有十方世界而詳此土,立三世而重現在,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釋尊之本教,初不與末流之圓融者同,動言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也,吾為之喜而淚。」,

印順認為佛教乃人的宗教,既非太虛大師反對的鬼神教,更進一步的,佛教亦非天神教,如此使佛教同時擺脫鬼神的痕跡和天神的痕跡,而把佛教真正落實在人間:「我是繼承太虛大師的思想路線(非『鬼化』的人生佛教),而想進一步的(非『天化』的)給以理論的證明。」 。

印順在論證其「人間佛教」的提法之合理性以及與「人生佛教」的區別時說:「佛不是天神、天使,是在人間修行成佛的;也只有生在人間,才能受持佛法,體悟真理『法』而得正覺的自在解脫,所以說:『人身難得』。『佛出人間』,佛的教化,是現實人間,自覺覺他的大道,所以佛法是『人間佛教』,而不應該鬼化、神化的。有鑒於此,「天神化』的對治與否,是『人間佛教』和『人生佛教』的分野。」

印順法師顯然是從佛教之對人類的利益的角度出發,而強調「人間佛教」的。其在「談人世與佛學」一文中說:「真正的佛學研究者,要有深徹的反省的勇氣,探求佛法的真實而求所以適應,使佛法有利於人類,永為眾生作依怙。」

對於「人間佛教」這一口號的依據,印順則從佛教思想的演化中來探求:「從印度佛教的興起、發展、衰落而滅亡,我譬喻為:『正如人的一生,自童真、少壯而衰老。童真充滿活力,是可稱讚的,但童真而進入壯年,不是更有意義嗎?壯年而不知珍攝,轉眼衰老了。老年經驗多,知識豐富,表示成熟嗎?也可能表示接近死亡。』存在於世間的,都不出『諸行無常』,我以這樣的看法,而推重『佛法』與『初期大乘』的。童真到壯年,一般是生命力強,重事實,極端的成為唯物論,唯心論是少有的:由壯年而人老年,內心越來越空虛(所以老年的多信神教),思想也接近唯心(唯我、唯神)論。是唯心論者,而更多為自己著想。為自己身體的健在著想,長生不老的信行,大抵來自早衰與漸老的。老年更貪著財物,自覺年紀漸老了(『人生不滿百,常有乾歲憂』),多為未來的生活著想。所以孔子說:老年『戒之在得』。印度『後期佛教』與『秘密大乘』,非常契合於老年心態。唯心思想的大發展,是一。觀自身是佛,進而在身體上修風、修脈、修明點,要在大歡喜中即身成佛,是二。後期的中觀派,瑜伽行派,都有圓熟的嚴密思想體系,知識經驗豐富,是三。我在這樣的抉擇下,推重人間的佛陀,人間的佛教。」

這裡,我們暫且不論印順法師的依據之合理性,但他繼承太虛大師「人生佛教」而倡導的「人間佛教」之理念,顯然已經在當代佛教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海峽兩岸均不約而同地奉行「人間佛教」即是明證。

二、「人間佛教」的主旨

「人間佛教」的核心,乃涉及到整個佛教對人類和生態的關懷。對於人類的關懷,體現在淨土思想的終極關懷,而此關懷是與傳統佛教張揚的死後往生淨土有異,著重的是身前之當下的人間淨土。此一淨土是靠人們自己的力量創造出來的淨土,強調的是發揮主體作用去「莊嚴淨土」的理念,而非仰賴阿彌陀佛之力。印順法師說:「中國淨土宗,發展得非常特別。但知發願往生,求生淨土……而不知阿彌陀佛,並不是發願往生而得淨土的。大乘經中,處處都說莊嚴淨土,即菩薩……修無量功德,去莊嚴國土……現在只聽說往生淨土,而不聽說莊嚴淨土,豈非是偏向了。」」

從這個「莊嚴淨土」流衍出來的便是其「人菩薩行」的理論。而此理論也同樣是太虛「人生佛教」的濫觴。太虛指出:「今人生佛教,側重於人生之改善,特出者即能依之發菩提心而趣於大乘之佛果。即於此上,消極的則對治佛法向來之流弊;積極的則依眾生之改善而發菩提心,行菩提道。此中自亦含攝後世勝進與生死解脫,故第二第三,亦即融攝其中。故人生佛教雲者,即綜合全部佛法而適應時面之佛教也。」「今倡人生佛教,旨在從現實人生為基礎,改善之,淨化之,以實踐人乘行果,而圓解佛法真理,引發大菩提心,學修菩薩勝行,而隱攝天乘二乘在菩薩中,直達法界圓明之極果。即人即菩薩而進至於成佛,是人生佛教之不共行果也。」

太虛和印順的這一於人間行菩薩道,以莊嚴淨土的宗旨也在大陸佛教界得到了積極的回應。趙朴初在中國佛教協會四屆二次理事會上作的《中國佛教協會三十年》的報告中,提出了中國佛教應向何處去的問題,認為「在我們信奉的教義中應提倡人間佛教思想」,「要奉行五戒十善以淨化自己,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自覺地以實現人間淨土為己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一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崇高事業貢獻自己的光和熱」。這概括起來,不外乎「自利」和「利他」,也就是淨化自己和利益人群。「自利』』指的是奉行人天「五戒…『十善」(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十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利他」則指廣修菩薩行之「四攝」、「六度」(四攝,即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六度,即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般若度。)。

印順法師的人菩薩行,是依人乘而行學菩薩法,也就是以人類的正常道德為基礎,發心直趣大乘。由人菩薩而天菩薩,由天菩薩而二乘菩薩。人菩薩重慈悲,二乘菩薩重智慧,天菩薩重信仰。由於人菩薩之重慈悲,而對一切人類起同情心,進而施設種種利濟的事業。印順視此人菩薩行為究竟解脫道,因為人菩薩行即是行無我的解脫道,由此而獲得忘我為人的最高道德。印順陳述人菩薩行的內容:「人而進修菩薩行的,正信正見以外,一定要力行十善利他事業,以護法利生。」「廣學一切,只是為了利益眾生。不為自己利益著想,以悲心而學而行,那所作世間的正業,就是菩薩行。」

由自利利他的宗旨,踐行人間佛教的當代佛教在現代社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印順總結人間佛教的意義,乃體現在其為改造人間之佛教,救濟人間之佛教,解決人間問題之佛教,超出人間之佛教。由人間佛教而圓滿成無上菩提,由圓成無上菩提而究竟人間佛教。

三、真禪法師對「人間佛教」的詮釋和實踐

在當代佛教界中,真禪法師對於「人間佛教」的思想和內容的充實和實踐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真禪法師對太虛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和「人間淨土」思想有其獨到的體悟,並進行了詮釋。以下從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1、首先,他對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內容作出詮釋:「一個人覺悟了佛法原理,把佛教作為思想信仰的中心,並以此為出發點,去實行救世救人,建設人類的新道德和新秩序,從而使國家富強,人民安樂,這就是人間佛教思想的主要內容。」

2、其次,他將「人間佛教」與「人間淨土」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對太虛大師倡導的創造人間淨土之說作出了詮釋,認為「人間佛教」就是要積極地投身世間,去改造世界,並進而建設一個新的世界:「作為一個佛教徒,不應厭棄現實世界,而是要用自己的一片清淨之心,去改造和建設現實世界,使之變成淨土世界。」

3、真禪法師以禪學思想和華嚴思想豐富了人間佛教的內容,認為禪學思想就是人間佛教思想,弘揚禪法就是弘揚人間佛教。這是因為禪法「存在於人間,而且要利益人間。如果離開了人間,就不會有禪法,也就談不上修禪」。

禪的可貴就在於其實踐的精神,真實的修持。真禪法師主張:「真正的禪學實踐,真正的參禪,還應該繼承禪宗的優良傳統,嚴格遵照禪宗祖師所制定的禪門清規進行修持。也就是說,要嚴格遵守戒規,嚴肅道風。我們每一位僧人,在寺院中必須堅持早晚課誦、過堂用齋、修禪參禪、半月誦戒、夏季安居、冬季打七以及在佛教傳統節日舉行法會等。」「通過這些修持,使我們每一位僧人都具足正信。因此,從廣義上講,這些日常的修持,也就是參禪。」

另外,真禪法師認為,學禪,除了真實修持以外,也要學習佛教經典,即注重佛學思想研究,把它看成是禪學實踐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引用其恩師震華法師的論述來說明他自己是如何秉承教誨,運用禪學思想,以指導自己的修行實踐的:「修禪的人,一定要把禪的精神貫徹到學習、研究、工作和待人接物的各個方面,貫徹到日常威儀和自我修持的生活之中。這樣,就能將禪與我、我與禪融為一體,達到我空、法空的境界。」

作為「自利」之淨化自己的主要內容,真禪法師以為不僅只是奉行五戒、十善,在理解上範圍應該更寬廣一些。所謂五戒、十善,實際上應該包括禪宗祖師們所制訂的一切戒規和所樹立的一切道風。它除了要求每個禪僧都嚴格遵守所有的戒律和各種禪門規定外,還應該堅持早晚課誦、過堂用齋、修禪學禪、講經說法、半月誦戒、夏季安居、冬季打七以及在佛教傳統節日舉行法會等。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淨化自己,具足正信,成為一個真正的禪僧,一個名副其實的佛教徒。

對於「利他」的人菩薩行之四攝、六度,真禪法師認為,從廣義上講,包括了利益人群的一切善事、好事。諸如歷代禪宗祖師所踐行的植樹造林、造橋修路、保護文物以及救濟貧病等慈善事業;近代高僧大德所推行的扶助傷殘、救濟災荒、敬老慈幼、施捨醫藥等等偉業。都應該屬於四攝、六度的範圍之內。只有這樣,才是實踐佛陀遺教,真正地利益人群,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禪僧,一個名副其實的佛教徒。

對於「利他」的內容,真禪法師不僅用禪法來概括,還用普賢精神來發揚。認為「利他」的精髓就體現在「恆順眾生」這一行願上,因為「這也就是利樂有情、普利人群的意思」。作為近代華嚴宗大德應慈法師的人室弟子,真禪法師以弘揚《華嚴》、發揚普賢精神為自己的職責,每年在上海玉佛寺和靜安寺等處開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一至二遍,有時還應各地之請,到一些寺院講演。聽過他講演《普賢行願品》的僧俗弟子及善信,不計其數。

同時,真禪法師還將普賢十大行願的精神落實到實踐中。把「恆順眾生」即普利人群的這一宏大誓願,化作為關心和贊助社會福利事業和公益事業方面,不遺餘力地捐款資助殘疾人基金會、兒童福利院、賑濟災民等等。

4、真禪法師資生福利的事業是他實踐人間佛教思想的具體產物。他反覆強調資生福利事業的重要性,認為是自利利他理念適應現代社會的途徑。「資生福利事業,不僅直接利樂眾生,而且有助於道德的提高和完善。我們佛教徒救濟傷殘、衰老、孤兒、寡母等不幸者的義舉,不僅是佛教慈悲情懷的流露,也體現出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捨己為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展現了人性的美好與尊嚴。所以,資生福利事業,是內益於己、外益於人、生益於時、死益於後的偉大事業。它既體現了佛法的根本精神,也適應了新時代的道德要求。因為,通過這一利生實踐,有助於形成有難共當、有苦共擔的社會風尚,有助於創造和樂共處、相親相愛的社會氛圍,可以引導人們向善、向上,從而使整個社會變得更文明、更美好」。

5、除了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外,真禪法師還非常注重佛教本身的素質和內涵,他認為,「佛教是一種文化現象,佛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們要講中國傳統文化,就應該把佛教文化也包括在內」。(u在文中,他從兩大方面論證了佛教之為文化現象:首先是佛典的翻譯、佛教藝術、繪畫、音樂等方面,其次是佛教教義反映出來的佛教哲學思想和佛教道德觀念等方面。並澄清了佛教信徒去寺院燒香磕頭祈禱等現象,乃屬於較低層次的佛教表面現象的一個側面,不能將之看成就是整個佛教。換言之,高層次的佛教應該是在文化內涵上來提升自己,以使佛教流傳千古,即「不僅僅是開放寺廟,供信徒瞻禮和供遊客遊覽。主要還是要繼承和發揚佛教文化,要撰寫佛學著作,整理佛教經典,發揮佛教義理」。因為,「只有撰寫一些佛學著述,可以傳之後世,代表著這一時期佛教發展的水平」。e

6、「人間佛教」的核心顯然是佛法與人生的緊密聯繫,真禪法師對此深有體會,並在《佛法與人生》一文中詳加論證,顯示了他對「人間佛教」思想創造性的發揮,使傳統的佛教教義以「人間佛教」的思想而得到了新的詮釋。「首先,佛法要求我們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國家,正確地對待人民民眾,因而提出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基本教義。其次,佛法要求我們正確地對待自己,正確地對待人民民眾,因而提出了『奉行五戒、十善以淨化自己,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的教義。第三,佛法要求我們以自己的努力,去創造人間樂土,因而提出了『農禪並重』的教義。第四,佛法要求我們發揚大乘佛教慈悲眾生的精神,因而提出了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教義。第五,佛法要求我們廣作資生福利事業,因而提出了『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的教義」。

四、真禪法師對當代佛教的影響

真禪法師對人間佛教的詮釋和實踐,對當代佛教具有相當的影響。這從玉佛寺佛教事業的蓬勃發展即可見一斑。覺醒大和尚繼承了真禪法師的遺志,堅持「內抓素質,外樹形象」的治寺方針,以創建「模範叢林」為寺院的發展方向,對發揚佛教文化極為重視,大力開展各類佛教文化活動,頗多創新的理念。這包括整理佛教文化遺產,研究佛學理論,舉辦佛學研討會等等。正如覺醒大和尚所言,玉佛寺基本形成了音聲佛事與佛法講演緊密結合、僧伽教育與居士培訓互為補充、通俗弘法與專門研究齊頭並進的良性發展的文化態勢。玉佛寺的各類文化活動包括《覺群》雜誌、弘一圖書館、星期佛學講座、梵樂團、覺群學院、玉佛寺網站、覺群編譯館、覺群沙龍、以及最近剛剛成立的首家佛教書店「覺群慈善書店」等弘法文化教育形式,並通過選送多位法師到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習四年來培養高層次人才。這些文化活動和創舉,使玉佛寺充滿了生氣,生機勃勃地活躍於當代佛教界。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開始的一年一期的《覺群·學術論文集》,廣集高質量的佛學研究論文,每年定期出版,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在國內寺院主辦的學術期刊中堪稱魁首,聲譽日隆。另外,《覺群·學術論文集》中,不但有英文目錄,而且自始至終都有每一篇文章的英文論文提要,為國際佛教學者了解中國佛學研究的現狀提供了方便。每篇論文皆配以英文提要這一做法,在國內學術雜誌中也是鶴立雞群的,顯示了覺醒大和尚國際性的眼光和氣魄。相信玉佛寺一定會在創新發展中,不斷地為當代佛教界樹立與時俱進的楷模。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