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石經
方廣昌
石經,即刻在石頭上的經典。
刻石記文,這在我國有著古老的傳統。現傳世且年代最早的石刻文獻,是周宣王(前823-782年)時代工石鼓文。其後,刻石被作為一種傳世久遠的記事方法而得到廣泛套用。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著名學者蔡邕鑒於傳抄的儒家經典往往訛誤百出,影響了學術的發展,建議正定經本文字,然後刻石,永世垂範。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議,如集一批學者訂正了《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等七經,共刻成46塊石碑,立在太學前。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經」,它對規範當時流行的儒家經典,促進學術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熹平石經有部分殘石一直流傳至今。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佛教徒也採用這種形式來勒刻佛經。最初,佛教徒們石刻佛經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這一舉動來修功德。所以,所刻的大部分是一些當時比較流傳,認為念誦、流通它們可得到較大的功德的一些經,如《金剛經》、《觀世音經》等。後來,在三寶思想的影響下,人們認為藏經是佛法的體現,因此,也有人挑選一部或幾部經典當作大藏經的代表,刻石供養。如《白居易集》卷六九載《蘇州重玄寺法華院石壁經碑文》談到法華院刻了《法華經》、《維摩經》等八種佛經,它代表了「三乘之要旨,萬佛之秘藏,……火水不能燒漂,風日不能搖消,所謂施無上法,盡未來際者也。」此外,還有人在未法思相的影響下,為了永久保留佛法而石刻佛經,房山雲居寺石經就是這樣產生的。
從形態上看,佛教的石經有如下四種形式:
(一)、摩崖石經即刻自然山崖岩上的石經。它的典型代表是山東泰山經石峪所刻的《金剛經》和徂徠山映佛岩所刻的《大般若經》。這兩處摩崖石刻經都是南北朝北齊時所刻。摩崖石經氣勢宏大,刻造亦非常不易。它主要分布在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四川等省,其中山東鐵山所刻的《大集經》規模比泰山《金剛經》還大,有北齊經主和僧人的題字,保存完好。從總體上看,我國的摩崖石經主要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尤以北朝為盛。這與北朝當時重宗教實際修持與積德的風氣有關。
(二)、石柱石經即刻在石柱上,然後藏於洞中。主要代表是山西太原風峪的《華嚴經》刻石。由於風峪石經三面被掩,今所見拓本都是露出的一面,故此經文殘缺,無法接續。有人認為刻石經刻於北齊,也有人認為刻於唐代。
(三)、經幢石經即刻在經幢上的石經。經幢是一種柱表佛教石幢,它盛行於唐代,上面主要雕刻各種陀羅尼經咒,大多為漢文,也有刻梵文與其它文字的。幢蓋和幢座上往往有浮雕的人物及其它圖案,各時代有不同的風格,有的相當精美。嚴格講,經幢也是一種石柱,但它與石柱石經的不同是有特定的形制,並且它不是藏入石洞,而是立在寺廟中的。現有很多寺院中都可見到這類經石幢石經。
(四)、碑版石經即刻於碑版,鑲嵌在寺院牆壁或貯藏在山洞中的石經。前述蘇州重玄寺法華院的八部石經,就是鑲嵌在牆壁上的。現存此類石經還有杭州西湖孤山的石壁《法華經》、北京西郊八里莊摩訶庵藏明代刻於漢白玉的64塊《金剛經》石板等。貯藏在山洞中的,則有著名的房山雲居寺石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