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2/1/6

佛教的稱謂及職稱

吳立民

〖編者按語〗

吳立民所長這篇文章是應趙朴老的建議而寫的,我們覺得在本期當代佛教文化專輯上發表有其特別的意義。一般來說,提到佛教文化人們很少會想到稱謂及職稱與文化的關係。但讀過《岳傳》的我們知道牛皋向一老者問路是一聲:「呔,老頭」,而岳飛則下馬拱手稱其「長者」,說明稱謂反映不同的文化是很直截了當的。

過去人們相互稱呼同志,覺得很自然,但有人見到領導如不稱呼其官銜就誠恐讓對方感到不恭。至於老闆、太太這類稱呼那時說不出口,而現在這些稱呼給人的感受早已與過去不同,這都說明了稱謂與文化的密切關係。

就佛教本義來說「名」本是「說是,即非,是名」而已的,無需過分認真,但就世法而言,教內的稱謂及職稱則同樣反映了不同心態的文化。

本文後段作者將趙朴老關於稱謂的意見較完整地作了轉述,這些意見值得大家思考,而作者將作為歷史文化現象的佛教稱謂及職稱詳細闡述出來,對於解行相應,名實相符也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薛西)

佛教觀法入微,名相繁多,加之梵語譯漢,梵漢合字,音聲衍義,較為複雜。表現在稱謂及職稱上亦是如此。但佛教強調解行相應,因而非常重視名實相符。但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隨著機緣條件的變化及適應世法的方便,這方面的參差也很大。例如佛教稱在家女眾叫大姐,平輩或同修叫同事,俗語佛源,至今沿用甚好。又如梵語僧伽,漢譯曰:「和或眾」,僧字就是僧伽之曰,怎說眾呢?本來一個人,不能稱僧,一個人只能稱比丘某甲。義淨三藏是到過印度的人,他說:「僧伽是四人以上之稱,一個人稱僧,西方無此法也。」又如和尚是和合一眾的上首,是一人的特稱,今俗稱出家人,皆呼和尚,按正名之義予此一人稱僧,或稱貧僧,同樣不合;再如阿羅漢,義譯為殺賊,今簡稱羅漢,直呼為賊,也屬不當,然均習以為常,人亦不察矣。

考之典籍,諸如對法師、經師、論師、講師、律師、禪師等等稱謂或職稱,均有特定內涵,不能隨便亂用。據載:法師指通曉佛法又能引導眾生修行之人。又作說法師、大法師。廣義之法師,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狹義則專指一般通曉經或律之行者,稱為經師或律師。據北本《大般涅?經》卷十八載,佛菩薩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眾生根機之利鈍而為之演說,故稱大法師。

關於法師之資格,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十住毗婆沙論》卷七、澄觀之《華嚴經疏》卷四十三等所載,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法師十德,即:

(1)善知法義;(2)能廣宣說;(3)處眾無畏;(4)無斷辯才;(5)巧方便說;(6)法隨法行;(7)威儀具足;(8)勇猛精進;(9)身盡無倦;(10)成就忍力。

《華嚴經》之第九善慧地菩薩,修行一切功德行願而作大法師,善能守護如來法藏,以無量之善巧智慧辯才,與大眾演說妙法,令眾生得大安樂,具足如是十德者,方稱為法師。

二、行四法

(1)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詞章句;(2)善知世間、出世間諸法生滅之相;(3)得禪定智慧,於諸種經法中,能隨順而無諍;(4)不增不減如法而行,言行一致。

就法師之類別而論,據《法華經》卷四法師品、卷六法師功德品載,依法師之專長及其弘法之差異而分為受持、讀經、誦經、解說、書寫等五種,稱為五種法師。後又演為六種法師、七種法師或十種法師。

[三藏法師]印度早已採用此名詞,指精通經、律、論三藏之法師。又作三藏比丘。中國則專指通曉三藏,並從事翻譯經、律、論之高僧,其中的玄奘最為著名,稱為「玄奘三藏」或「唐三藏」、「唐三藏法師」。

[經師]通曉經典或善於讀誦經文、諷吟梵唄之僧。在印度原指通曉經典之僧侶。《四分律》卷十三列舉贊偈、多聞、法師、持律、坐禪等五項。特別是指善於讀誦經文者。在中國,原專指巧於諷誦經文者,梁《高僧傳》列有十多位經師傳並詳述經師之沿革,後泛指通曉三藏中之經藏者。

[論師]為梵語阿毗曇師之意譯。指通曉三藏中之論藏者。《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三舉出經師、律師、論師之別。阿毗曇眾特重論藏,而對論藏作解說者,稱為論師。後成為造論闡揚佛法者之稱,主要指大乘之行人。如造唯識論疏之十大論師即是。

[律師]又作持律師、律者。即專門研究、解釋、讀誦律之人。如北魏慧光,唐法礪、道宣、懷素等皆稱律師,以嫻四分律見稱。後則指通達律之人而言,與經師、論師、法師、禪師相對。據《寶方經》卷五載,菩薩以十法得名為律師。據《善見律毗婆沙》卷六舉出律師者應行下列三法,方不愧為律師。即:(1)本毗尼藏,毗尼,律之義;(2)堅持不雜;(3)受持不忘。

[講師]可大別為講經、講律、講論。在印度,阿育王時代已有講經說法之事。中國之講經,始於後漢末年,曹魏時,朱士行開講《道行般若經》,為講經(僧講)之始;東晉尼師道馨開講《法華》、《維摩》二經,為尼講之始;元魏時,法聰敷揚《四分律》,為講律之始;姚秦時,鳩摩羅什授僧嵩法師《成實論》,為講論之始。有關講說者之稱謂,或稱為講師、講僧、或稱講主、講士、講近。唐宋之世,立有講經科、禪定科、持念科、文章議論科等,以勘驗僧尼,後一般以能講經說法之師為講師。

[禪師]指通達禪定之比丘。原始佛教時代,阿羅漢為通曉一切禪法者;以後至部派佛教時代,比丘間產生各種專門人才,如經師、律師、論師、三藏師、法師、禪師等。其中專意坐禪,通曉禪定者稱禪師。在中國,因禪宗之興起,禪師之稱,不限用於坐禪,擴為參禪,且多用於禪宗名德。但對於天台宗、淨土宗等專習坐禪者,亦稱禪師。後朝廷亦賜有德之僧予禪師號。中國以禪宗北宗祖師神秀獲謚「大通禪師」為最早,後有南宗祖師慧能於示寂後百餘年獲「大鑒禪師」。生前即有賜號者,以宋宗杲之受賜「大慧禪師」為嚆矢。

以上諸稱,可說都是僧人學行的職稱,雖不如禪林職位那樣明確固定,但其本上已形成為佛教的不成文法。

中國自姚秦以後,由於禪宗的興起和百丈清規的制定,逐漸形成寺院管理制度。職位制度比較明確,宋代以後,諸宗融合,除密寺外,一般較大寺院皆循此制,以迄於今。

此外,佛教寺名、剎名,亦復多樣複雜。大體上說,中國寺院開始,一般均是律寺,因戒律為修行基礎之緣故,禪宗興起,參禪者與持律者往往不能協調,且禪法多有創新設施,於是禪宗脫離律寺而別建禪寺。禪宗之前,有專以講經說法為主之寺院,如天台宗之講寺。宋以後,禪、教、律三派並立,寺院亦大體分為禪寺、教寺、律寺,亦有稱為禪院、教院、律院。鑒於現今寺院,特別是重點寺院,大都是古寺院,歷史悠久,命名有由一仍其舊,不變為宜。新建寺廟命名,可暫一律名寺,待佛教寺院新的管理制度明確後,再行統一規定為好。

時代在前進,歷史在發展,時至今日,由於佛教自身建設不夠,加之世俗影響滲透,稱謂的泛濫已到非整頓不可的時候了。誠如趙朴老所指出的:

「現在人們稱呼有時太濫,往時『爺』、「少爺」、『老爺』、『老太爺』、『太老太爺』等等,流至佛門,『師』、『法師』、『大師』等等,乃至將古代之『三藏法師』改稱『三藏大師』。『大師』難道比『法師』尊貴?

「鑒於佛教界稱呼頗濫,任何比丘皆被稱法師,有時對法師尚不過癮,改稱『大師』,已發現將『三藏法師』改為『三藏大師』者,與世俗之『老爺』、『老太爺』、『太老太爺』無異。稱『法師』、『佛爺』,連雲南上座部佛教也沾上了這一不良習慣,必須矯正。」

朴老鄭重指示:「對比丘(一般僧人)稱『師』即可,『法師』稱號不宜輕易給予。具有法師資格者則稱法師」朴老還指出:「還有『活佛』之名亦宜改,此系漢人之不懂佛教者叫出來的。藏人僅稱為『朱必古』,即『轉世者』,可譯為『轉世尊者』,簡稱為『尊者』。」

朴老這些指示,對目前佛教界(包括三個語系)稱呼太隨便太濫的敝病,真是一針見血,一語破的。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儒家重視「正名」,「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何況佛教「八正道」中,「正語」一道是其他七個正道的載體和表現,講經說法,舉辦佛事活動等等,都需「正名」、「正語」,方能弘法利生,成就法務。而且佛教稱謂,不但關係佛教教義的正確發揚,關係佛教自身建設的健全,而且關係社會口語的淨化,關係眾生口業的修持,作為歷史文化現象來說,它產生的潛移默化作用,是佛教所說「共業」的重點之一。密教以「真言」命宗,即因三業集中表現於口業,「真語即真言」。佛是如語、實語者,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喪邦,世法如此,佛教亦不例外。

鑒於茲事體大,建議中國佛協教制委員會與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契約組織研究。可分為兩個方面,每個方面都分 兩步走。一個方面是關於佛教通常稱謂的問題,如上述「大師」、「法師」、「活佛」之類,第一步,通過七屆佛代會,作出決定,並報有關部門審批後實行。第二步,對佛教稱謂問題,經過調研,作出統一規範化的規定。這是佛教教制必做的基礎工作。另一個方面,是關於佛教學位和職稱問題,它與佛教教育制度是緊密相連的。第一步,也可通過七屆佛代會或常務理事會,作出必要的決定。第二步,聯繫佛教教育制度的健全,建立較為完整的佛教教育學位學術及修學職稱制度。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