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3/8/5

淺議唯識學的種子論

胡曉光

大乘有宗是由法相學和唯識學兩方面理論所構成,法相學與唯識學的學術問題密切相關但不相同。近世佛學泰斗歐陽竟無先生認為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學內容,八識二無我是唯識學內容。唯識學與法相學在研究的對象和內容上是有區別的,即使在方法論和認知思維上也是有區別的,然而在基本原理上則是絕對相同,都是基於佛陀所開創的緣起義而展開的。有宗是與空宗相對的學派,其立論維度在「有」上,所以稱為有宗。佛法是講辯證思維的,空與有是緣起無礙的,在俗諦上空有是二,在真諦上空有一如,有宗與空宗的關係就是如斯。在印度大乘佛學中,只有空有雙輪,別無其它學派。唯因空有是相輔相成至極圓滿的,無需別立宗義。有宗晚出於空宗,但對空宗義理則能全承其要。法相學就是有宗的中觀學,它繼承和發展了空宗中觀的般若思想,如法相學的三自性理論就是對空宗的二諦論的超越。有宗的精純在於唯識,唯識學乃轉識成智之學也,是佛學的實證方法論。唯識學的妙義在於談阿賴耶識與種子論,在佛學中,只有唯識學對心識深層次的認識和解釋是徹底圓滿的。唯識學在講諸法唯識緣起時,是以種子論方式建立的,這與其它學宗是不同的。本文僅就唯識學「種子」論的哲學思想及理論意義進行一番研究和分析,尚請教界明士指正。

1、何謂「種子」?在唯識學中,「種子」是比喻詞,指能生諸法果相之勢能為種子義。種子有許多名目,如「功能」「習氣」「氣分」等。關於種子名相的運用,在有宗里,有法相義種子和唯識義種子。在法相學中,種子的定義如《瑜伽師地論》五十二捲雲「云何非析諸行別有實物名為種子,亦非余處?然即諸行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為種子。亦名為果,果與種子不相雜亂,若望過去諸行,即此名種子,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猶如真如」。由上可知,法相學的種子概念就是指存在的一切法之因果關係的因方面,種子就是因,現行就是果,佛教的核心觀念是緣起論,所以法相學在講因果論時,也是以緣起論為特質的。所謂緣起者,就是講一切法無自性,皆從因緣而生起。一些學人不知法相學的真實義蘊,妄執法相學之種子是多元論,這是一種倒見。法相學是緣起論的法相學,因此在邏輯上,不可能承認有一實體自性存在,如《瑜伽師地論》對種子下了七個定義:一常法不能為因,二無常法已生未滅時與他性為因,三無常法已生未滅時與後念自性為因,四必得余緣,五須成變異,六與功能相應,七必相乘相順。我們從種子的這些規定性上看,根本就尋不到多元實體的痕跡,倒是一個無盡的緣起相對相關網路存在。法相學言種子僅於所觀法相上論及,比較寬泛。法相學的種子就是因緣,是親生自果的功能差別。與法相學相關的唯識學,對種子義的闡釋則重在精純。在某種意義上講,唯識學十分重視對種子義的研究。唯識學種子與法相學的種子在巨觀定義上是一致的,兩者不同是方法論的取向不同。《成唯識論》講種子有六義:一是剎那滅,二是果俱有,三是恆隨轉,四是性決定,五是待眾緣,六是引自果。這六個義蘊與《瑜伽師地論》七個定義是完全吻合的。唯識學的種子理論重在講述種子與藏識關係,而法相學重在講種子的緣起因緣性。唯識學通過對種子性質功能的揭示從而為觀心治心轉識成智提供有效的方法論。法相學則以詮解種子性來揭示一切法緣起性空之真理。法相學是真理論,唯識學是實證方法論,真理與方法是統一的。[

2、種子的類別。唯識學的種子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劃分,一在存在上,可以分為業種子和名言種子兩類,二在起源上,可以劃分為本有種子和始起種子,三在認識上,可以劃分為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關於種子的存在性,我認為唯識學的業種子和名言種子就是構成存在的基本條件,在唯識學中有因緣緣起義和增上緣緣起義,業種子與名言種子就是這兩個緣起義的主因。業以思為體,思是心所有法,名言就是概念符號信息。業能助名言種子起現行,故業種為名言種子之增上緣,業種本身也是名言種子,只是對其它名言種子而言方可稱為業種子。從唯識學的種子論可以看出,唯識學是在認知上構造以心識為主體的符號圖景世界,這是因為人所認知的都是心所變現的相分,而相分又都不離識體存在。業是一種力能,是心力能,然而人的心識活動都是一系列符號程式的運動,這些符號就是名言種子(信息)。業之思是助推與拉動名言種子活動的增上力,就本質而言,業思就是主體自我意向性活動。唯識學的存在論意義在於揭示認知關係,不在於澄明存在的自在性,從這一點就可以斷言,唯識學不是哲學意義上的本體存在論,而是一種獨特的心智學。關於種子的起源問題,歷史上有三種不同意見,一是主張本有說,二是主張始起說,三是主張調合說。前二說據理不成,調合之說符合實際,種子有本有之種子即先天性的種子和始起種子即後天性的種子,這就是調合說的主張。所謂先天性種子就是人的與生俱來的潛能力,所謂後天種子就是人的經驗薰習而成的信息潛藏態。從三世來講,先天與後天是辯證的。從現見上講,思考和思之者是有區別的。思者是與生俱來的先天能力,思之者則是經驗薰習的觀念符號存在,是後天的。種子的來源是一個辯證性問題,講本有或講始起都是片面的主張,只有將本有與始起辯證地統一起來,才會很好的解決種子的來源問題。關於認識上的種子問題,唯識學的種子論是為認識的發生關係而建立的。唯識學認為人的認識能力有兩種潛力,一是有漏種子,二是無漏種子。漏者煩惱之義也,煩惱是一種心情狀態。唯識學的心智學,是將知情意統一在一個主體上來研究,不象西方的認識論,僅從理性上大講概念,忽略人的實際存在的心性意知,西方的認識論是無人身的理性抽象表現。所謂有漏種子者,就是指凡夫心識活動的潛力,它包括兩方面,一是自私性(情執),二是執實性(不正見),於心識上是隸屬於第七識和第六識的功能。由於對一切法生遍計所執性心,所以不能如實親見一切法之實相,執實性是依自私性為根,自私性由執實性而增勝。自私性是情思惑,執實性是見解惑,超情離見是佛法的宗教旨趣。唯識之心智學是排除主體心識情見之惑的方法論,所謂煩惱就是情見。在認識上,由於主體心識有情見存在,所以無法親見體悟諸法實相。作為認識活動,不能如實盡心知法,這個心知就是有限性認識,反之無漏性心識則是無限性的圓滿認識。無漏法種子就是排除了情見之後的心識潛力,佛學也稱為佛性。所謂佛性者就是成佛的可能性或成佛的因性即種子。《法華經》雲「佛種從緣起」,也就是指修佛必須要有緣起種性。無漏種之現行就是圓具四智的心識成智,種子的類別無窮無盡,但略舉大端三類即可統攝種子論之內蘊。

3、種子與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藏識,它含藏由前七識所薰習的經驗。種子是經驗信息,阿賴耶識是信息庫。唯識學認為阿賴耶識有三藏之義,一是能藏義,這就是阿賴耶識之當體功能;二是所藏義,這就是種子;三是執藏義,這就是第七識恆常執第八識體為內自我。種子與阿賴耶識是不即不離的關係,種子離識別無自體,種子是第八識之相分。唯識學是以認識論為核心的理論,把人的認識活動本身當成反思體悟的對象是唯識學的根本課題。人的認識有三種思維方式,一是形式邏輯思維方式,二是辯證邏輯思維方式,三是直覺邏輯思維方式。唯識學從認識發生論和認識結構原理方面著眼,在處理主體認知問題上是採用了形式邏輯思維方式即因明論理觀念,這是合乎思維的演進規律的。在對種子與阿賴耶識的關係之分析,唯識學沒有用有機辯證方式來說明,在論及世俗諦因果關係上,為了證明「因果不亂,作受不失」「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之理,必須用機械性的因明方法才可以,否則就會無效。有機性思維方式把一切法都歸於一個統一性,那樣雖然見體,但無從論用,機械性思維方式雖然於見體方面,有失圓融,但於法相之用上則善巧無邊。另外唯識學為有宗之學,其立義就在於世俗諦上。唯識學是轉依之學,它有能對治的作用,歐陽竟無大師曾雲「唯識學詮用義為一大要旨」,就是此義。

4、種子與真如。唯識學的真如是一切法的理體,是不生不滅的大道,它是一切法的依因,而不是生因。一切法之生起皆由自體種子所生,種子是有為法,真如是無為法。在法相學中,種子就是因緣,它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本原因,所以稱為種子,這個種子是現象論的原因。在唯識學中,種子是被人為規定了的符號信息,它是觀念論中的存在,並不是一個實體性的存在物,所以稱為名言種子。心識與種子都是有為法,但它們都有其法爾的真實性,這就是其理體,也即真如,《成唯識論》雲「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是唯識實性」。真如是體(是依之體,不是生之體),種子是用(是依體而生用,不是從體起用),真如是所,種子是能。真如之理須無漏種子生起現行智時可照見,無漏種子依附於第八識體,但不是第八識所藏,這是因為無漏種子(功能)是八識自體的法爾之性德。世間學人不知唯識學立論的善巧處,妄批種子論,斥為多元論,斥阿賴耶識為靈魂論,這都是倒見。唯識學是徹底的緣起論,它是承認一切法無自性的,所以多元實體論、靈魂神我論都與唯識學不同,倘若說唯識學是什麼論的話,那就是究竟無我論。真如是無我之理,種子是因果變化之事相,理與事相關,理與事絕對不是一個東西,這就是唯識學的真如觀。

5、唯識學建立「種子論」的理論意義。呈現在我人面前的世界,是多樣性和變化性的世界。為了在觀念界把這個世界因果關係闡明,唯識學建立了符合自身理論旨趣的種子論。人是通過心識功能來認識世界和自我的,心識的有意活動,就是一種模擬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講,唯識學就是內心模擬思維學,種子是內心虛擬世界的單元。唯識學認為,轉識成智首先要對心識內在功能進行如理認識和向智化方面轉移。唯識學是了別學,是對符號性世界的認識學。不知道唯識學的特殊性,就無法真正得到唯識學的底蘊。唯識學為了說明認識的發生,當然認識與存在是同一規律,對認識的認識就等於對存在的認識。認識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認識,在方法論上,不建立種子論,就無法描述認識存在之過程。中觀學講發生論只在因緣無性上講。真常學講發生論,全在於一心真如之體上講。唯識學與它們都有不同,唯識學認為中觀學式的因緣論可以把現象實理講出,但無從說明認識的邏輯關係,種子論的提出就是要克服中觀學在認識論上的不足,真常學之發生論是一種一體多用論,在唯識學看來,這違反因果規律,至少在世俗諦上是這樣的。為了說明什麼因得什麼果,或者說什麼果必有什麼因,所以唯識學才建立種子論。在佛教中,只有唯識學的認識論、方法論、實踐論是完整的、有效的,所以玄奘法師才極盡全力弘揚闡發唯識妙理。我人不能離開思想進行思想,我人不能離開邏輯來理解事物,唯識學的種子論就是構成我人的思想邏輯的基本要素。學習唯識學種子論是徹悟唯識奧蘊的玄機。種子論的理論意義在於為唯識學的內在認識論提供了堅固的基石,唯識學把世界的原理,納入種子的範疇中進行研究與揭示。在某種意義上講,唯識學就是研究種子與現行之原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