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3/10/22

佛教淨土法要(第一卷)

淨上白毫觀修法

第一章 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義

在佛教經論里處處呈露出智慧的光輝,處於學處的佛弟子是應依據佛陀從果證上演示的教法去修習,方能逐步沿著正確的方向而悟證佛道。

佛曾在《觀無量壽經》裡面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便是我們學修佛法,尤其是在觀想的修持法上的兩條最根本的原則,把握這兩條原則,在修學時才不致落於偏邪,亦才能夠迅速獲得三昧的成就。

我們知道,心與佛是佛教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兩個概念,同時也是貫穿學修整個過程的核心問題。一切眾生都有心,而此心又是本具佛性的,那麼,怎樣的學修才能成佛?所成的佛又有那些不同層次?這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條原則所要闡釋的內容。

一、「是心』的內在含義 「是心」指的是現前一念即妄即真之心,一切修持活動都離不開「是心」的作用。因此,「是心」既有眾生界的種種煩惱,而又具諸佛心的清淨圓覺之性,修行也就是「是心」從迷轉悟,從妄顯真的一大過程。

《觀無量壽經》中云: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諸佛正循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心想也就是第六意識的緣慮功能,即日用現前的思惟分別。因為初修法的人不認識真心,所以,想下手做工夫也只能依第六意識開始。著相輕的人可以直接從第六識的體性上去觀照,而著相重的人則須觀想佛國淨土的清淨相,從而轉化對染相 的執著,逐步證人三昧。

由此可知,無論是直觀識心而見本性佛,或托他佛淨土以顯本性佛,卻都離不 開「是心」的轉化之功。不過一個是觀於相的屬想心,一個觀於性的屬寂心,最後 是異途同歸,都達到悟證三昧,成就佛道的結果。所以在三觀上雖有從相、性、圓 照不二的三種不同,而立觀的內在基點都是「是心」的功能。

二、如何「作佛」

在「是心」的這一基點上,又如何去「作佛」呢?「作」是依於本性的德能而生起的修行之道,「佛」即全修是性的覺心本態,有因地與果位的差異。

「作」也即是我們修持時的觀想或觀照,在通過觀想或觀照的一步步深入,則修德也就逐步開顯,所以在修行者的心中就有不同層次的境界與悟證。茲從「作」的角度將境界分為業識與真心的兩個層次:

㈠、淨心能感他方應佛 修行人通過觀想,心地逐漸清淨,煩惱雜念也已伏止,此時便能招感他方果地佛垂示應化身來入心中,加持慈照。因為諸佛的法身本來沒有色相,由於眾生修持所達到的清淨心地,在業識未完全斷盡之前,於是就依這業識的緣影功能力,熏於果佛的法身智海,所以在心中便呈現了果佛的殊勝的應化身,以及淨土莊嚴的色相,或者有各種法音與異香等的感應事跡。

㈡、三昧能成自己果佛 修行者通過觀照,深證念佛三昧,頓斷業識流注,煩惑消除,心地開明,此時自他一體,相即無相,便由妄心之境而證入真心妙用,所以在三昧力上自己也最終圓成果地佛的一切功德妙用。

以上兩個層次是「作」的境界:

第一層是在觀想中,以清淨心而感「作」他佛來應,是未證三昧以前的現象。

第二層是在觀照心中,以清淨心而悟「作」自佛開顯,是證得念佛三昧後的真實境界。

由這兩層的境界可以明白,果佛是從修證而圓成,並非說眾生有了佛性就自然會成佛。所以學佛者應是即「是心」而努力去「作佛」,「全性而成修」,方能由觀想而證菩提。

二、何謂「是佛』

「作佛」是從「全性成修」的一邊而言,而「是佛」則從「全修成性」的角度而論。這「是心」怎樣才算是「是佛」呢? 「是佛」雖也站在業識與真心所現所證的兩個層次上來立論,但它更重在說明一切功行境界上所出現的感應與實證,都是不離心的,也即是說當下「是心」的。這一目的無非是打破修行者對於現境與證境產生相對分別之心,從而融入不即不離的中道正悟之中。

「是佛」的兩層境界如下:

(一):心即應佛

前面「作佛」的第一層次,說到佛的法身本來無相,由於眾生業識清淨心招感的緣故,而有應身佛的現前之境。那麼,心與佛、有與無,都完全是不同的對立面。此時,修行人要在「是佛」的一面去消泯這相對立的隔礙見解,應明確悟解現前觀想之心,當下全體即是應化之佛身,除此之外,更無他方的應化之佛身。於是在觀想之中,不取不捨、安然不動,就能於觀想中直證念佛三昧了。所以心佛不二、一體無殊的原則,便是「是心」即是應佛的「是佛一義」。

(二):心即果佛

前面「作佛」第二層次,是說修行者通過觀照而證三昧,而這不免會產生三昧是由於觀照而得成就,同樣就有了修與證、心與佛的相對立的法執,對深達實相便就有里礙。因此,應悟知眾生之心本具果覺心一切功德妙用,成佛不是靠修行的因緣,三昧正受是眾生本然的狀態,於是在三昧而不執三昧,於觀照而不落觀照的痕跡,一心無寄,湛然清淨,慧光普照。於此無執明淨心中,即有一尊如來跏趺安坐,無來無去,非自非他,正在此時,當下即是果佛,何必等待當來之世而成佛?如仍存修證之覺,等待之念,則於佛道必又退轉了。

以上兩層境界的應佛與果佛,都是當下「是心」的,而這「是心」的當下,沒有相對的執著,不落於修證的痕跡,在修證心中,本來全體「是佛」的,所以全部修德全都融入性德而消泯執著,超然無住、無為,這即是「全修成性」之義。

四、「作」與「是」的三觀義

以天台宗的三觀義去觀照「作」與「是」的兩番意境,更顯得觀法的完備與殊勝。

㈠、「作」的空觀義

正在觀想時,了知能觀之心與所觀之法,都了不可得,不生情見、分別等的計著之念,在觀相分明的同時,又即一念不生,無我無法。當於觀境上忽起一念時,立即用空來破除掃蕩,或輕念一聲「斷」來轉而化空,使心境雙泯,入於空寂。

㈡、「作」的假觀義

假觀即是觀想佛國淨土的妙德,從而轉移一切世俗的雜念與幻覺。因此,要使觀想之心明顯地住在妙境上專一不移,了了分明,相應不離,淨照相續,必須是心與境合一之後,才能轉凡成聖,開顯本覺。

㈢、「作」的中觀義

在「空」與「假」二邊作觀時,因為一是掃蕩,一是建立,往往會一邊倒,產生偏頗的心理——偏於「空」觀則易入昏沈無記,偏於「假」者又會生起亂想煩惱,所以都是功行中的用心之道,未能證入三昧。此時套用「中觀」來消泯住空住假的偏頗心理,既不破亦不立,一心融絕二邊的痕跡,湛然不動,自然無為,則了了分明之際,正是一念不生之時,即觀離觀,即法無法;由無分別的正智妙觀之力,剎那之間直入念佛三昧,深達無生之體!

總而言之,「作」中有「是」,「是」中有「作」,從因至果,從果至因,一一都體現了三觀的妙義。因此,從「全是而作」的角度來看,三諦既是破又是立;從「全作而是」的角度來說,三諦即不是破亦不是立。如在一切觀修之中,自始至終符合於中觀的無為直覺的照用來適當地進行「破」或「止」,才是一切修法過程中的關鍵要妙。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兩條原則——觀修原則,其意義極為深遠,是一切觀修行持的準繩,如果能深入理解「作」與「是」的內在真義,然後依此去一心一意地進行修習佛法,則必能得到事半功倍,速證三昧的利益。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