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4/1/12

印度觀音信仰的最初形態李利安「觀音信仰」是大乘佛教體系之內的一種菩薩信仰,它以觀音為崇拜對象,包含了各種不同的信仰形態,如現世救難、淨土接引、智慧解脫、密儀持咒、解疑釋惑、行善積福等。探討觀音信仰的最初形態及其同其他各種不同信仰形態之間的歷史演進關係,對完整而深刻地理解觀音信仰的歷史真相與本質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對觀音信仰最初形態的探討又和觀音信仰的起源問題密切聯繫在一起。一、對學術界己有觀點的評析1、關於觀音信仰的起源關於觀音信仰的起源,歷來是眾說紛紜。我們可把這些觀點分為兩類,一類是從佛教之外尋找借鑑的來源,一類則是從佛教內部探尋起源的線索。從佛教之外尋找來源者多是根據後世佛教關於觀音特徵的描述來追尋其在其他地域與文化中的相關影子。如Mallmann認為,早期觀音信仰非常重要的一部《無量壽經》中描寫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作為該佛脅侍的觀音菩薩也被描寫成充滿光芒,所以,觀音菩薩是從伊朗襖教中衍生出來的一位太陽之神。另有學者認為觀音與古代波斯的女性水神Anahita有淵源關係。有人則說觀音是古代希臘的阿波羅神與印度濕婆(Svara)神的混合。有的學者把觀音的原形與伊朗女神Nanania及該女神在坎達拉的變形Ardoso聯繫起來,或認為它受到流行在以波斯為中心的地區的米托拉神的影響。另有學者認為,婆羅門教的主神化身為魚、龜、野豬等十身,顯然是觀音化身的一個來源。以上這些觀點都是試圖從佛教以外的文化中尋找觀音起源的線索。從佛教內部探詢觀音信仰起源的觀點也有很多。如日本學者後藤大用從「內在觀察」和「外在觀察」兩種渠道進行研究,認為觀音是以釋迦牟尼佛為本源,由具體實在的生身佛進展到形而上的法身佛,由法身佛進到應身佛,並體現為理想化的觀音菩薩,期間又在名稱、形象、特徵等方面受到希臘和印度婆羅門教的影響,最終於公元前1世紀時期完全形成。美國學者霍特(Holt)則以大眾部典籍《大事》中的兩部被稱為 《觀經》的經典為依據來探詢觀音信仰的思想淵源。Holt從該經中舉出許多讚揚佛陀的辭彙,如「世界之光」、「純淨如盛開之花」、「照亮世界就像太陽照亮天空」等等,認為這些特徵正是後來觀音信仰的源泉。Holt還直接引用了《大事》中的一段文字,其中說到「他將變成全世界的眼睛,一束驅散黑暗的光,他將驅散處於不幸當中的人們的黑暗」,「他將成為全世界的遮蔽、保護、海島、避難所和休息處」,「他舉世無雙,值得敬奉,他對世人永遠慈善、慈悲」。Holt認為這些都成為後來觀音的基本特徵。Holt認為,該經中所說的世尊「觀察」這個世界的「觀」(avalokitam)後來便被用到觀音(avalokitesvara)的名稱之中。有的學者認為這些內容是後來添加進《大事》的,所以難以判定準確時代。但是,Bhattacharyya堅持認為,這些經典是在公元前3世紀時就產生了。Chutiwongs認為,根據中國的譯經史,觀音菩薩的觀念依然可以劃定到公元2世紀之前。印順法師也是從佛教內部來尋找觀音信仰起源的依據。他認為,觀音信仰的來源不外乎是佛陀大悲救世信仰在世俗社會的適應。以《長阿含經》卷三《遊行經》為例,經中說佛以神力(「精進定力」)隨意在任何地方顯化各種身相(「在所能現」),認為《普門品》中所說「應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正是從這裡來的。在早期佛教中,大悲是佛的十八不共法之一,是只有佛才具有的功德。不』同於凡夫與聲聞聖者的「悲」,佛的大悲是六時(意指一切時)中觀察世間眾生的善根與苦難,用各種方便之法來救濟。「大悲觀世」是大悲救苦信仰的來源。筆者認為,由於觀音是後來加入淨土體系的,所以並不能從觀音在淨土信仰中的特徵追尋其最早的起源。另外,神靈顯化不同形象的信仰在印度有悠久的歷史,佛教開始神化佛陀時代,便吸收了這種信仰成分,以後大乘佛教的各種神靈幾乎都具有顯化不同形象的能力,這在古代印度是一種非常普遍的信仰現象。觀音最大的特性也並不在可以變化形象,而在於他的聞聲救難。所以,以印度教的神靈顯化和早期佛教的佛陀顯相信仰作為觀音信仰的起源,還顯得勉強。至於印順法師關於觀音大悲信仰起源的觀點,筆者認為這對理解印度觀音信仰的思想淵源有重要意義,但這僅僅是思想方面的影響或者說僅僅是一種借鑑,很難解釋觀音信仰與釋尊救世信仰二者之間直接的聯繫。2、關於觀音信仰的最初形態關於觀音信仰最初形態,主要有兩種觀點值得商榷。金克木在其《梵語文學史》中描述:「他們的主要能力是救苦救難,尤其是治病,能使瞎子復明,殘廢復全,使無奶的奶牛有奶,閹人的妻子生子,又使老女得夫,沉船獲救。」《宗教詞典》「雙馬,童」條在介紹了雙馬童的特徵之後說:「大乘佛教受其影響,塑造了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形象。」韓廷傑也認為,佛教在塑造觀世音菩薩的形象時應該借鑑了雙馬童的本質特徵。徐靜波在《觀音菩薩考述》中更詳細的闡述:「公元前三世紀,佛教大乘教產生,佛教徒們考慮到佛教中也需要有一位慈善的菩薩以安撫眾生之心,便將婆羅門教中的『善神』觀世音,正式吸收過來成為佛教中的一位慈善菩薩,名叫『馬頭觀世音』。那時的觀世音形象依舊是一匹可愛的小馬駒。到了公元前後,佛教徒們考慮到諸菩薩皆人身,而觀世音為畜身,便將『馬頭觀音』改作男人身。於是,觀世音菩薩又由一匹小馬駒變成了一位偉丈夫。」筆者不敢苟同徐靜波等人的說法。筆者所能看到的國外各種觀音研究成果中也未發現有學者就此提出明確翔實的論證。另外,從印度佛教思想發展歷史的角度來看,不論是原始佛教時期還是部派佛教時期,都尚未出現後來大乘佛教所宣揚的那種超越釋迦牟尼之前身的菩薩神通信仰,至於「馬頭觀音」,應該是密教產生以後才出現的一種特殊形態的觀音信仰。而且,密教中的馬頭觀音具有憤怒之相,與雙馬童的美麗相貌也是截然不同的。從取意來看,密教的馬頭觀音意指觀音像轉輪王的寶馬能巡迴天下一樣,具有精進之力,隨時隨地救度眾生。另外,婆羅門教的雙馬童與佛教觀世音之間有許多不同之處,如雙馬童是以雙身或雙頭出現,而在密教產生以前,觀音是沒有雙頭和雙身形象的;雙馬童經常駕一輛金色的三輪車,有時則騎老鷹或天鵝,經常在黎明出現,像太陽一樣划過天空,而觀音沒有駕車的形象,也沒有騎鳥類的記載;雙馬童經常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甚至還為了美女而同別人展開爭奪,最後失敗,這些都與觀音的形象不同;雙馬童經常靠咒語達到目的,而早期觀音信仰中還沒有引入咒語。不過,筆者也同意,佛教觀音信仰與婆羅門教的雙馬童傳說之間應該有一定的淵源關係。雙馬童的兒個重要特徵觀音都具備了,如美麗、善良、神力無邊,特別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品格和稱其名號、受持其咒語的救度法門等。另外,作為觀音信仰重要淵源的寶馬救海難傳說,也與馬有關。觀音信仰傳到中國後,與馬也有很深的因緣。總之,佛教的觀音信仰受到婆羅門教雙馬童的影回響該是沒有問題的。關於觀音信仰的最初形態的另一種觀點是由國外的一些學者提出來的。日本學者後藤大用推測,「觀世音菩薩出自阿彌陀如來,他的思想史起源也可能從淨土思想誘導出來」。Soper等西方學者認為,古代印度最早的觀音信仰形態體現在《無量壽經》等有關西方淨土信仰的經典當中,他們在探討印度觀音信仰起源時,才會從阿彌陀佛的特徵特別是「無量光」這個特徵展開追尋。Mallmann也是從這一思路進行研究的。美國東方大學哲學博士聖印法師也認為,「大乘佛典萌芽的時候,淨土思想出現,而觀音菩薩在淨土經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次就是《法華經》,在其《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中,就是專門敘說觀音菩薩的聖跡,大大稱揚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胸懷和救苦救難的精神,令人感動,也就很快地被人們信仰與接受。」在這裡,他也是把淨土接引型觀音信仰作為最初的觀音信仰形態。筆者對這種淨土觀音為最初觀音信仰形態的觀點表示懷疑,原因是:第一,印度現存最早的觀音造像不支持淨土往生型的觀音。因為在淨土型的觀音信仰中,觀音是阿彌陀佛的弟子,所以他頭戴的寶冠中有其師阿彌陀佛的像。這成為後世觀音造像的一個重要標誌,而且有許多造像是以「西方三聖」的面目出現的。可是,根據Chutiwongs的研究,最早的觀音造像中並沒有這種類型的觀音形象。認為公元1世紀時期中印度摩菟羅地區的觀音形象一般是頂有頭巾,髮飾華貴,穿著豪華,手持甘露瓶,呈現出生動、莊嚴、高貴、寬容的個人特質,那時並沒有各種淨土經典中所描述的觀音形象。第二,在印度佛教佛陀觀的演進過程中,最先出現的是過去多佛,其次是未來也有佛,再後來才是他方世界也有佛。他方世界和他方佛信仰對早期佛教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轉型,與菩薩救難信仰相比,肯定要出現的晚。第三,從淨土信仰和救難信仰的關係來看,救難信仰內涵廣博,可以包納淨土信仰,應該是救難信仰發展的結果。第四,觀音信仰的發展是在承前啟後的過程中進行的,後出的觀音信仰形態會繼承已有的觀音信仰形態,所以,如果來世淨土往生信仰是最先的觀音信仰形式,那麼,在早期現世救難信仰中應該存在淨土信仰的痕跡以及與淨土信仰相調和的內容,可事實上在早期印度稱名救難型觀音信仰的經典中看不到這些內容,而淨土信仰中所包含的觀音接引往生信仰卻是現世救難信仰的自然延伸。二、筆者的基本意見1、關於觀音信仰的起源關於觀音信仰的起源,筆者提出一個沒有為學術界所注意的新線索。觀音的道場在普陀山。東晉佛馱跋陀羅所譯《華嚴經》中說:「於此南方有山,名曰光明。彼有菩薩,名觀世音。」唐代般若的譯本說:「於此南方有山,名補但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海上有山眾寶成,賢聖所居極清淨。泉流縈帶為嚴飾,華林果樹滿其中。最勝勇猛利眾生,觀自在尊於此住。」,唐代實叉難陀譯本曰:「於此南方有山,名補但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即說頌曰: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淨,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將這三個不同譯本綜合起來看,有兩個信息非常重要:一是在南方;二是在海邊或者海中。佛經中所記載的這座山是真實存在的。唐代玄奘旅印期間,就曾經到過這座山的附近,並作了詳細的記載:「國南濱海有秣刺耶山。……秣刺耶山東有布咀洛迦山。山徑危險,岩谷欹傾。山頂有池,其水澄鏡,流出大河,周流繞山二十匝入南海。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游舍。其有願見菩薩者,不顧身命,厲水登山,忘其艱險,能達之者蓋亦寡矣。而山下居人祈心請見,或作自在天形,或為塗灰外道,慰喻其人,果遂其願。從此山東北海畔有城,是往南海僧伽羅國路。聞諸土俗曰,從此入海東南可二千餘里,至僧伽羅國(唐言執師子,非印度之境)。」玄獎是從南印度著名古國達羅毗茶「南行三千餘里,至秣羅矩吒國(亦謂積秣羅國。南印度境)」的,他的記載與《華嚴經》所記完全一致,而且更為清晰準確。他提供給我們的信息是:一、觀音道場名叫「布咀洛迦山」;二、這座山位於南印度的海濱,大海在它的南邊;三、此山不應該在小島上,因為山中有大河,注入南海;四、信徒朝山需要「厲水」,可見山雖不在島上,但要登山就需要涉水;五、山旁邊有城,是通向僧伽羅國的出海口;六、僧伽羅國位於南海之中,在該山的東南方向。現代學者認為,《華嚴經》和玄奘所記載的這座山就是現在印度西高止山南段,秣刺耶山以東的巴波那桑(Pa pang sam)山,位於提訥弗利(Tinnevelly)縣境內,北緯8度43分,東經77度22分的地方。觀音的道場為什麼在這裡?為什麼當時其他的大菩薩在印度尚沒有白己專門的道場而觀音卻已經有了自己的道場呢?我認為,這與觀音很早便被賦予救難這個最主要的職責有關;而這種救難的信仰又是從救「黑風海難」和「羅剎鬼難」開始的;古代印度民間傳說中最常發生這種災難的地方就在與僧伽羅國隔海相望的印度東南沿海地區。古代印度人認為,羅剎鬼居住在楞伽島(又稱僧伽羅國、師子國,現在的斯里蘭卡),所以那裡被稱為「羅剎鬼國」或「羅剎女國」、「羅剎國」。此說源於古印度史詩《羅摩耶那》,謂羅摩為救回其妃私多而攻陷楞伽島,殺羅剎鬼王邏伐孥。古代印度大陸盛傳那裡多金銀財寶,所以自古以來冒險過海到那裡尋寶的人很多。這可以從佛經中大量有關赴楞伽島探寶的故事而得知。可是,在古代從印度南端越過現在的保克海峽去楞伽島是非常危險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說:「往師子國者不須水路,海中多有惡風、藥叉、濤波之難。」《賢愚經》說:「又聞海中,多諸劇難,黑風羅剎,水浪回波,摩竭大魚,水色之山。如斯眾難,安全者少,百伴共往,時有一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乘大舶船,入於大海,向東南隅,詣其寶所。時遇北風,漂墮南海,猛風迅疾,晝夜不停。」《佛本行集經》說:「於大海內,有諸恐怖。所謂海潮,或時黑風,水流漩洄,低彌羅魚蛟龍等怖,諸羅剎女。」傳說在楞伽島北端的海濱有一個寶馬,神通廣大,可以解救身陷羅剎之難的探寶者安全渡過海峽,返回故土,這匹神馬成為印度大陸和楞伽島之間的海上保護神。這個傳說中最著名的要算「五百商人」下海尋寶遇黑風海難和羅叉鬼難的故事。說有五百商人在一個商主的率領下,下海尋寶,不幸被「黑風」吹到了羅剎國,被五百個羅剎女誘惑,誤入圈套,面臨生命危險。後來商主被寶馬營救,得以渡海返回,並最終救出其他的商人。後來,解救這種「黑風」「羅剎」難的主角逐漸發生了變化。《撰集百緣經》把拯救五百商人擺脫羅剎黑風之難者視為佛陀的前身和成道後的佛陀。釋迦牟尼成佛後,他的這一救濟功能被闡釋得更為清晰,如該經中還說:「值大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回波赫風。時諸商人,各各跪拜諸天善神,無一感應,救彼厄難。中有優婆塞,語商人言,有佛世尊,常以大悲,晝夜六時,觀察眾生,護受苦厄,輒往度之。汝等鹹當稱彼佛名,或能來此,救我等命。時諸商人,各共同時,稱南無佛陀。爾時,世尊遙見商客極遇厄難,即放光明,照耀黑風,風尋消滅,皆得解脫。」這裡明確指出,救難者之所以能救難,是因為他「常以大悲,晝夜六時,觀察眾生」,而遇難者之所以能獲救是因為其「稱」救難者之「名」。救難者晝夜六時對世間眾生的「觀」與世間眾生「稱名」的音彼此契合,這成為這種信仰的核心環節。這裡還強調,其他的「善神」都不能解救這種「黑風」「羅剎」之難,依此來看,即使有寶馬救黑風海難,也不是一般的善神,而是佛教中的佛或菩薩。後來,印度大乘佛教進一步完善其理論體系,凡是已經成佛者則是「覺」與「行」都圓滿者,所以,救世的任務應該由菩薩擔任才對。解救「黑風」「羅剎」之難的聖者便固定為菩薩,以這種信仰的核心環節即觀察世間眾生之「觀」與世間眾生稱名之「音』,的完整結合來命名為「觀世音」。這種轉變應該是在公元前後時期完成的,並經過長期的傳播後,被正式寫成文字,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該經一開始對「觀世音」含義的解釋與上述解救「黑風」「羅剎」難如出一轍:「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車磲、馬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普門品》也稱《觀音經》。最初該經單獨流行,後來才被編入《妙法蓮華經》之中。當觀音救海難信仰形成以及逐漸擴大到整個救難信仰的時代,傳說在印度人陸和斯里蘭卡之間救海難的寶馬逐漸轉變為仙人、佛陀,最後則被定位於觀音。在觀音代替寶馬之後,觀音並沒有和昔日稱為寶馬的聖者之間建立一種直接的溝通關係。經過兒百年之後,在密教經典《大乘莊嚴寶王經》中才對此作了明確的解釋。該經以釋迦牟尼佛向除蓋障菩薩敘說往昔因緣的方式,對除蓋障菩薩說「聖馬王者,即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是,於是危難死怖畏中救濟於我。」這是佛教經典中首次承認,古來傳說中在印度大陸和楞伽島師子國之間救海難的寶馬就是觀音。學術界一些學者的觀點與筆者的上述論述與結論很相近。如美國東方大學博士聖印法師認為,「當時(指5世紀—筆者注),印度人航海經商,尤其是往師子國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貿易,來往船隻就都供奉觀音菩薩以求平安。這麼看來,南印度人已視觀音菩薩為海上的守護神,正如同福建及台灣地區以媽祖為海上的保護神一樣。」「觀音菩薩在佛滅後四、五百年,即西曆紀元之前,已成為印度人入海求寶和攜帶金錢財寶、貴重物品的商人一起信仰的對象。由此更進而成為民間普遍的信仰。」聖印法師認為,「觀音信仰由印度的南部發展到中部、北部」。但是聖印並未對觀音為何起源於印度南部作更多的分析和論證。另外,孫昌武先生的觀點也與筆者基本相同。他認為,「比較謹慎合理的推測是,觀音信仰起源於南印海濱地區,本是具有海上守護神品格的菩薩。在後來關於他的傳說中,也有不少海上救護的故事。而在《普門品》所救『七難』里,『大水所漂』是其中的第一項。以後的普遍的救濟品格,大概是從具體的海上救濟發展而來的」。2、關於觀音信仰的最初形態起源於海上救難的信仰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與淨土信仰各自獨立發展,後來才逐漸融入淨土信仰,不但促成了更加完整的西方淨土信仰體系的確立,而且在稱名救難型觀音信仰的基礎上又出現了一種新的觀音信仰形態—淨土往生型的觀音信仰。由於觀音是一位因專司現實救難而名聲顯赫的大菩薩,各種新的教義和新的信仰都很樂意與他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聯繫。於是,如何平息新的信仰同原有的信仰之間的矛盾,或者說給這種新的信仰合適的解釋,便成為後起各類經典的重要任務。淨十型觀音信仰產生以後,在佛教信仰體系內部所出現的一個明顯的矛盾便是,本來在這個苦難世界中拯救眾生的觀音為何又成了另一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菩薩呢?為了消除這個矛盾,佛教內部特別是淨土信仰內部相繼出現許多經典來進行闡釋。如《佛說無量壽經》中說,西方極樂世界的兩大菩薩,「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是止菩薩於此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就是說,觀音最初是在這個世界修菩薩行,救度眾生,後來才往生到了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授記經》試圖進一步解決觀音身處兩個世界的矛盾,又詳細描述了觀音如何從西方極樂世界到我們這個世界跟隨釋迦牟尼佛的經過。淨土經典對淨土接引觀音與現實救難觀音之間的解釋,正說明淨土接引觀音信仰是晚出於現世救難觀音信仰的一種信仰形態。《觀世音菩薩授記經》等經典從宗教理論上為淨土接引型觀音信仰與稱名救難型觀音信仰的融合奠定了基礎,在宗教實踐中,淨土接引型觀音信仰一方面附屬於阿彌陀佛信仰而傳播,另一方面又同救難型觀音信仰緊密聯繫在一起,進一步豐富了印度佛教的觀音信仰。這種相互聯繫和適應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表現西方淨土信仰的觀音造像,即頭頂有阿彌陀佛化身像的觀音形象,成為後世標誌性的觀音形象,並為現世救難型觀音信仰者所接受;二、詮釋觀音的西方淨土因緣、特徵、形象等的淨土信仰經典進一步激發了救難信仰者的宗教感情;三、救難信仰者一般會把往生西方作為他們最後的歸宿,而這並不影響他們在現世祈求觀音對現實問題的解救,於是便形成了這樣一個基本格局:念阿彌陀佛、期觀音接引,以解決來世的問題;念觀音,求感應,以解決現世的問題,兩者並行不悖;四、兩種不同的法門互用,即求往生西方淨土者可能也會使用救難型的觀世音菩薩法門,如念觀音名號,而求解決當下苦難的信仰者,可能也會使用淨土法門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觀想觀音在西方的莊嚴法相,膜拜西方三聖等。總之,本來兩種截然不同的信仰逐漸融合起來,構成統一的大乘佛教觀音信仰體系。觀音信仰後來又融入般若學的體系之中,從而產生了另一種新觀音信仰形態—智慧解脫型觀音信仰。許多人認為,最早出現的般若經典是成立於西元1世紀左右的(《八千頌般若》,其後才漸次成立各種般若經。對此,呂微先生提出不同意見,根據胡海燕、林光明和許洋主等學者的研究,各種《金剛經》梵文本中均未出現觀音的影子。留存到現在的7個《金剛經》漢譯本無一處出現「觀音」「觀世音」或「觀自在」等名稱。可見,就是發展到(《八千頌般若》的時代,觀音依然沒有融入般若的體系之內。到了《二萬五千頌般若》時代,發生了變化。在該經4種譯本里,觀音作為眾多參加釋迦牟尼佛講法大會的一員,出現在經文開始的說法場景裡面。隨著般若經典的不斷擴人和完善,觀音最終成為般若經典的重要宣示者、闡釋者、弘揚者,成為具有無上智慧的得道菩薩,從事賜予人類智慧、引導一切眾生證得實相涅槃的事業。最能表現觀音這種角色擴充的經典是《悲華經》。該經在印度佛教歷史上第一次對觀音的身世進行了說明,將觀音塑造成一位從狹隘的修福升華到崇高的修慧的往昔修行者,最終掌握了般若智慧並發誓要使一切的眾生都像他一樣掌握證悟般若,實現最終的解脫。到《般若心經》出現,觀音因般若智慧的超拔而獲得「觀自在」之名傳遍天下,智慧解脫型觀音信仰形態終於為整個佛教界所接受。綜上所述,觀音信仰源於自古相傳的在印度大陸南端海上解救「黑風海難」和「羅剎鬼難」的信仰,既不是淨土接引信仰,也不是智慧解脫信仰,而是現世救難信仰。經過不斷完善,最終定型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並於後來被收入《妙法蓮花經》之中。現世救難信仰不但是最早的觀音信仰形態,而且是後來各種不同觀音信仰形態的基礎。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