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4/2/5

慈法法師《圓覺本起章》講記

――乙酉年初于海城保全寺報恩堂

原文

圓 覺 本 起 章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撰

夫欲運心修行,先須信解真正以為其本。本若不正,所修一切皆邪,縱使精勤徒為勞苦,權宗多云:先且漸修功成後自頓悟。若華嚴此經教相儀式,皆先頓同佛解方能修證。故彼縱十信位滿便成正覺,然說三賢十聖歷位修行,故此文殊段中頓彰信解之境,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後普賢等十菩薩節級顯示總別觀行,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今初言信解真正者,華嚴三聖觀云:有信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信增長邪見,信解圓通方為行本。今則頓信本有圓覺,本無無明、頓出生死名為真正,真者揀妄則不同迷倒凡夫,但將妄念修行,正者揀邪則不同執見異宗及諸外道。三聖觀又云:信若不信法界信則是邪。

復雲成本起因者、最初發起之因也。然此經說因意深文略,若不會通諸教、管窺者信解難生,今於文前懸為開示。

根尋本末總有三重:初了圓覺性,次發菩提心,後修菩薩行。了覺性者,四大非我五蘊皆空,空病亦空瞭然自覺。聖凡相異、異則不真,生佛體同、同豈增減,依此悟解終始無殊,然堪發心學菩薩行,見聞影響何實何虛,雖應形聲誰主誰宰,不依此悟所作非真,自謂修行元是結業。

故華嚴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又云:設有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具行六波羅密,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聞不信順悟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若聞此法信解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具菩薩法,離世間法深入如來境界。

故論中亦先開示二覺、次令發三心後方修五行,顯著若是幸不踟躕。

二發菩提心者,既悟圓覺則堪發大心為萬行本。故華嚴二千行法最初以菩提心為所依。

然有心體心相心德。

言心體者,大悲、大智、大願三種心是。大願是總、悲智是別,願者樂欲、樂欲何事、唯發心愿樂通達諸法,救度眾生故成悲智。是故論云:信成就發心者略說三種: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即是大智無所執著。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法故即是大願謂四弘等。三者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故。

心相者,所發之心,要無分齊。謂約悲願則大悲盡度眾生,大願盡修諸行,約大智念真如則上無菩提可求、下無眾生可度、中無萬行可修。故淨名云:當令此諸天子舍於分別菩提之見,皆為無分齊也。

心功德者,若依上發心,一念之德過於虛空,諸佛同贊多劫不盡。故善友翻禮童子、羅漢推敬沙彌、雖始終不殊而先心難矣,是以彌勒二百二十二喻廣顯功能,懇勸善財再親妙德。此上二門正是本起因也。

三修菩薩行者,即已發心當修諸行,故善財所見諸善知識,一一云:我已先發阿耨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然對上了悟,即是依理而修、對上發心即是以行酬願,難思佛法即之於心,非向外求非數他寶。廣有萬行統之三學,要唯定慧車輪鳥翼互闕無能、以是菩薩所依賴、故天台宗於止觀意在斯焉。此第三門,即普眼章以下皆是。

上三重因兼果成四。故我清涼大師答順宗皇帝所問諸經了義論貫,始終亦如次,全同此四,一明識不思議境,使信解居懷。二真正發菩提心,令棲志高尚。三巧安止觀萬行助修。四迥向菩堤因果圓滿。今本起因即彼一二,隨根修證即三四。是知顯示從凡至聖,始終炳著者莫尚斯焉。

若約從本起末、攝末歸本論因果者復成四句,一所從之本是因因、二起末正是其因、三攝末正是其果、四所歸之本是果果。

然一與四但是覺性,故華嚴所宗性因性果。是以因該果海、果徽因源,初心即得菩提果後猶稱菩薩。

善財初後俱托文殊智身位地始終同會普光明殿、皆斯義矣。

然本起之義泛釋難明,故此一章拔茅連茹,實藉因果相照、教理相符,文雖稍繁為後綱領。

圓覺本起章終

慈法法師講解

修行以信解真正為本

夫欲運心修行,

你看這個文字多簡單啊。你想修行嗎?怎麼修?運心修行。過去人這個文字啊!直指功德藏啊!

先須信解真正以為其本

真正!!!字字千金,不象現在人寫的文字,一點味道都沒有。「先須信解真正,以為其本,」

本若不正,所修一切皆邪,縱使精勤徒為勞苦,權宗多云:

權宗者,就是所謂漸次修持啊,權教就是漸次之教,非究竟說,非了義說,是為權宗。因為《圓覺經》呢,它所講的是總持法門,是實教,是真如門,非是權巧方便,但說一乘,是那樣的教誨。

先須漸修功成後,自頓悟,

就是所謂的權說。

若華嚴,此經教相儀式,皆

它這個「皆」就是必須、全部,

先頓同佛解,方能修證。

頓同佛解,因為華嚴宗,它是以教相所表明,說先起圓解,解後起修,大開圓解呀,方能起修方便。很實在、很有力。

故彼縱十信位滿,便成正覺,

所以說在《華嚴經》上的這種說法,還未入賢位,(因為十信位未入賢位,)那就可以頓成正覺了,便成正覺,信位就可以以八相成道、轉妙*輪、饒益有情啊。

然說三賢十聖歷位修行

三賢是十行、十住、十回向之類的啊,十聖是初地到十地歷位修行。(編註:三賢:指雖得相似之解而未脫凡夫之性的住、行、向三位菩薩。十聖:指已發大智而舍凡夫之性的十地菩薩。)

故此文殊段中,頓彰信解之境,

信解就是開明圓解呀,這十二位菩薩,最初出來啟教的時候是文殊菩薩,承佛威神功德,啟釋迦正因之教。

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一切修法,離不開根本即所謂真正的緣起,要不然緣起不真,果就肯定不真。

後普賢等十菩薩階級顯示總別觀行,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

後面有五種根性種類,二十五種修行方法。

今初言信解真正者,華嚴三聖觀云:有信無解、徒增無明,

就是所謂迷信,現在迷信的人還是挺多的,什麼叫迷信?說:「師父,你給我說吧,你說怎麼地,我就怎麼地。」這些人多是迷信之類,我不說你咋辦?你就不活人了?那麼要有信要有解,信解得力方能正行啊。現在這樣迷信的人比較多,迷信不行,還要正信。

有解無信,增長邪見,

你濫解,無有信仰的守護、信順的守護,這樣的人徒增邪見,這樣的人妄自發明啊,恣解經教,自己沒事解一大堆,徒增邪見。

信解圓通,方為行本,

就是起行之守護。

今者頓信本有圓覺。

你看看這開始啟我們的正信了,本無無明,頓出生死名為真正。這是所謂的「本起」,講的「本起章」。今則頓信本有圓覺,

本無無明、頓出生死名為真正,

這個信講的直接明了,這個地方就是果地教,什麼果地教呢?就是所謂的本有圓覺、本無無明,就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實際念佛也離不開這個,古來已久真正的念佛人,不學《圓覺經》的人很少很少,十分少。因為啥?沒這個印契的東西,他不知道什麼叫果地覺,果地覺是什麼東西呢?你沒有一個可知可察可證的一個文字,沒有可依從了,所以說大部分人需要學《圓覺經》了。

真者揀妄則不同迷倒凡夫,但將妄念修行,

現在妄念修行的比比皆是啊,徒受其惱。

正者揀邪則不同執見異宗及諸外道。

他講的異宗就是所謂的權教之說,

三聖觀又云:信若不信法界信則是邪,

這個就是所謂的法界緣起,法界緣起是清淨圓明之緣起、圓覺之緣起,你不信圓覺之緣起,就是所謂信邪,就是從圓宗所說,非權所攝,這個地方說的十分肯定與直接,不粘糊!不模糊!講法要是一模糊呀,你不知道怎麼來用它?所以說這個圓起章一定要學一學。尤其像***,迷迷信信的,顛顛倒倒的人,每一次來,「哎呀,師父我聽懂了,這回聽懂了。」下次來了還問:「這往生,這咋能往生,能往生嗎?」迷啊。

復雲成本起因者,最初發起之因也,然此經說因意深文略,若不會通諸教,管測者信解難生,今於文前懸為開示。

修行次第

根尋本末總有三重。

他把這根末用三重來表達。

初了圓覺性、次發菩提心,

要了解圓覺性了,你有發菩提心的善巧,若這個次第一亂,發菩提心就模糊,無有遵循。所以先知一切眾生本具圓覺,無散無壞,那下面你再發菩提心,實際說本具圓覺菩提心自然彰顯,這是次第。

後修菩薩行。

實際說這個次第,你要是離開了本無無明,無以起修,所有動念皆是造作。那麼這是三個次第——初了圓覺性,次發菩提心,後修菩薩行。他寫的特別的清晰,無次第中的次第,就是所謂的圓滿的次第,這些文字特別得力。

初了圓覺性

了覺性者,四大非我五蘊皆空,空病亦空瞭然自覺。

這後面的文字是直接啟用的。

聖凡相異、異則不真,

這是直指根本,現在人哪有這種心力呀,現在人在這不敢清淨的守護,異則不真啊!聖凡相異,異則不真!

生佛體同、同豈增減,依此悟解終始無殊,

這樣自然歸入圓覺性,發菩提心,依此修菩薩行。頓同佛解,修行無礙,觸者皆菩提道業,十分的得力啊,菩薩們!讓人感覺到真是直指修行根本動源。

然堪發心學菩薩行,見聞影響何實何虛,雖應形聲誰主誰宰,不依此悟所作非真,

實際要知道沒有什麼虛實!也沒有誰主宰誰呀!但看發心,但念所緣,

自謂修行元是結業。

若不依這個圓覺性啊,本具圓覺性,本有圓覺性,若不知本無無明,依此頓出生死的這種真正信解,那你就不能生起凡聖無異的這種決定的心智,那你不能從凡起修啊。生佛同體,同豈有增減,若不依此無始無終的圓滿心智,無以引發無上菩提心,多是結業之行為,你怎麼舉心動念就不是法界之信,不能全體法界。你不能依信來行,一舉法界全體再現。那你的修行決定是結業,所以說「自謂修行元是結業」,這個話說的了了分明。

故華嚴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又云:設有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具行六波羅密,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聞不信順悟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若聞此法信解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具菩薩法,離世間法深入如來境界。

這是決定說,沒有含糊,沒有任何可含糊的,此生必得不退轉甚深功德利益。若依頓解頓悟法門中切入,一生決定能成就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得以成就的清淨髮心。

「若聞此法,信解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具菩薩法。」這裡沒有說要經過多久多久,就是信解悟入之剎那,當下起修啊。

故論中亦先開示二覺、次令發三心後方修五行,顯著若是幸不踟躕。

踟躕:就是徘徊的意思。

次發菩提心

二發菩提心者,

下面這是告訴我們菩提心了,

既悟圓覺則堪發大心為萬行本。

因為心者,策勵有情啊,你雖知圓覺性,若不去引發菩提心,不堪運用於圓覺,你不能啟用這個如來藏啊。

故華嚴二千行法最初以菩提心為所依。

實際我們現在學任何法,都離不開菩提心,不能昧失菩提心。

心體、心相、心德

然有心體心相心德。

宗密大師不可思議,讓我們觸摸得到這個心。一說菩提心,蒙了。我在廣化寺時,每天都去書裡撈摸這個菩提心,我說菩提心是個什麼東西呢?查啊查啊查,作了好幾本的筆記,說句實話沒有把菩提心搞明白。寫了很多菩提心,寫了幾本子,但真正能用的菩提心,沒有搞明白,就是沒有具體的到底菩提心怎麼來拿得起、用得上呢?沒有找到。不能說文字沒有講清楚,只能說不當我的機,記了幾本子,後來我就把它燒了。幾大本子,只要碰到菩提心的文字都記了下來,抄抄抄……。後來想想後悔了,不應該燒掉,要印出來,都是菩提心的文字,關於菩薩心的文字,幾本子。為了明白它啊,抄抄抄……,後來碰到這個地方,還抄什麼抄啊,對不對?這裡面講的很明白,就幾句話。怎麼講明白了呢?心體心相心德。以前搞幾本子都沒有搞明白,為啥?太多了,太繁雜了,反而失心了,越看越不知道講什麼了,那時候也可能是剛學佛,根性不純熟。

心體

言心體者,大悲、大智、大願三種心是。

體——什麼叫體?就是你感覺得到,碰得到東西,有感覺。

大願是總、

願力能策動人心啊,是總,

悲智是別,

悲智所謂是手足吧,大願是體。

願者樂欲、樂欲何事、唯發心愿樂通達諸法,救度眾生故成悲智。

悲智是願之所用,所以是為別,總別之說。華嚴宗這一脈的教化,它一講就是總別,別總,什麼四種因果,因中果,果中因。他是講這些東西,什麼賓主,主賓,講的太多道理了,講四種因果可以寫多少書,四種無礙­——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可以寫幾本書,你一看寫無什麼……我搞不懂,反正特多,不實用,不需要懂那個道理就可以了。所以說大願是總,就是大願是主,悲智為賓,主一現前,賓為所用。所以有大願者,必具智悲。大願啊菩薩!沒有願,做事馬馬虎虎的。有人說我怎麼老想睡覺,啥也不想做呢?這是沒有願!沒有願他都不想做事,人感覺痳木不仁。所以大願是主,是總,悲智為別、為賓。我加的「賓」字,比較好清晰判定它。「願者樂欲、樂欲何事?」沒有這種意樂的心,沒有這種嚮往的心,人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掉到無明窟里,無思窟里去了。

是故論云:信成就發心者略說三種: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

這個說發心有三種,它表達這個東西的。

即是大智無所執著。

這是一種表法,

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法故即是大願謂四弘等。

大智是正念無所執著,深心是大願樂一切善法,象四宏誓願之說。

三者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故。

要沒有大悲心,我們修法總是不相應的,總是沒有力量。有人說:哎呀,我坐的可舒服了,念佛的氣息可均勻了,可靜了。這樣人四六不成材,永遠不成佛道。但現在這樣的修法到處都是,一把抓一把。說:「現在念佛怎麼樣?」「哎呀,可清淨了。」這樣人成不了佛道,沒有拔濟眾生苦難之心,貪圖修法之安逸,但為自身修持,多是以法墮入世俗,不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這樣的人啊,一把一把的,包括我,或者以前是那樣子的,起碼說沒有發現這個法門之前有那樣的東西。哎呀,坐在那個山窟窿里可好了,別人還來磕頭,說「去!」裝模作樣把人攆走,「滾下去,以後不要來了,我靜修呢。」實際說這靜靜的坐著舒服啊,一坐一天,有時候天人給你唱首歌,可好聽呢。真是的,你們不知道,當我說妄語吧!你坐久了,它真是舒服啊。我說紅綠鴉不要叫了,那紅綠鴉哇哇哇還在那個石頭窗叫,我說:「今天又來人了,討厭。」你能成佛嗎?一會上來一群人,給法師頂禮了,我說「去!」打擾靜修,擾道人心,紅綠鴉趴在窗上一叫,下邊來人了,半個小時、兩小時以後這人就上來,紅綠鴉是天人啊。貪圖安逸時你不知多安逸,哎呀,可好了,人要想安逸那可好了,但我知道,那成不了佛道。所以救護一切眾生,「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編註:引用的是文殊菩薩的發心。法師在不同的環境中多次提及發心的重要性。)就是這個心——救護一切眾生,救濟一切眾生。

心相

心相者,所發之心,要無分齊。

沒有差別呀。

謂約悲願則大悲盡度眾生,

就是不要漏一個啊,有人說:「那個人糟糕死了,把他攆走,不可救藥,朽木不可雕也,你看那樣人跟你在一起。」——這樣人那你發心不平等,有時侯我經常這樣想——這個人不咋地,攆他走。

大願盡修諸行,

有時我們修法感覺這個法可修,那個法不可修,實際你能不能修一切法呢?利一切眾生呢?這心量一大了,舒適安樂自在威神,不加修持,本具圓明。人往往不相信這個,有人認為打多少座多少座,都來問我,他們打五千座的問我說:「法師,你老人家修什麼法那麼自在啊?」我說:「你打多少座了?」「五千座了」。我說:「坐一萬個小時還沒成佛。」不知本心圓明功德啊,不開玩笑啊,發心不明,修法總是無益啊!這我給你們修心中心的菩薩們,講講……(聽不清)保證再一上座就放光了,真是這樣子的,我真想給你們這些心中心的弟子們講一講……(聽不清),保證一上座就放光了。(他人答:好!)好啥好?不是,我怕心中心老師仇恨我說:「你什麼東西啊?你給我們弟子講法?」怕這個……(笑)好,我們不管它了,我們還接著說,「大願盡修諸行」。

約大智念真如則上無菩提可求、下無眾生可度、中無萬行可修。

這個大智表現是什麼呢?了無染著之心智啊,

故淨名云:

《維摩詰經》,

當令此諸天子舍於分別菩提之見,

分別菩提之見,說的這個菩提心分要徹底的捨棄。

皆為無分齊也

就是所謂的圓滿菩提心、究竟菩提心、無上菩提心,念佛法門真是離不開這個,末世修一切法都離不開這個心,要離開這一生沒有成就的份,很難有機會。因為在次第修持中,過去必有賢聖攝化,否則漸次修持必得退轉,進一退九之地,多生懈怠。

心功德

心功德者,若依上發心,一念之德過於虛空,

何以故?虛空無量無邊,此圓覺性無動無染,真實不虛啊。

諸佛同贊多劫不盡。

十方諸佛一時讚嘆此發心者,這是真實不虛的,十方諸佛都守護,一切菩薩為伴侶,你根本不會畏懼。這不是誇張,你說……(?),跟這話不相類比,不是此類話,跟××(?)沒關係。

故善友翻禮童子、羅漢推敬沙彌、

這是一個故事,就是所謂為了喻法的說法。

雖始終不殊而先心難矣,

這經典上最多最多的是什麼?這兩個故事,前面舉了兩個典故就是什麼呢?有沙彌發大乘心,說欲拔一切眾生苦,同成佛道。阿羅漢一看,這沙彌德相圓滿,頓時生起禮敬之心。就這麼個典故,發心之剎那,威德者所見。像我們這裡面要有一個人在發無上菩提心,十方諸佛一時起座,你關鍵你不信啊,你看不見啊,你說我動啥心念誰也不知道,實際十方諸佛一時了知,你相信就對了,不相信就慢慢來吧,我也不知道,這兩個故事是這樣子的。所以先者為難,何以故呢?諸佛不過是先發之心者,我們都要同入此心,諸佛只是先發此心、先證此心、先用此心、先傳播此心者,就是為尊貴、為難發、為稀有,為我所頂戴、所皈依,這才皈依佛,要不然我們有同樣的心智皈依他幹什麼?所以先心之難得。

是以彌勒二百二十喻廣顯功能懇勸善財,再親妙德,此上二門正是本起因也。

他舉這個說法,發菩提心呢,先同圓解,次發菩提心,那麼你要先初了圓覺性,這是二嘛,這什麼二呢?一二三講三重次第,前面不是講根尋本末總有三重,講的這三重的前兩重,所以二門正是本起因也。那第三重。

三修菩薩行

三修菩薩行者,即以發心當修諸行。

你有信解沒有行持呀,就象美餐具足,有人餓死掉是一樣的,沒有法味呀。

故善財所見善知識一一皆云:我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所以說這個發心之後啊,所有遇到的善知識都是能導引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這時候你就不管他是老人、孩子、外道,知道尊重一切了。那是個小孩子你不要尊重他,那是個老人你不要尊重他,那是個外道你不要尊重他,不是,要發起廣大尊重之心,象密乘里講的一樣——時時得見一切有情皆是上師所再現。發起這廣大圓滿心智之守護,平等一味之供養、愛樂、尊重。念佛法門嘛,念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人人皆佛之心智的守護。這麼好的東西供養大家,有點於心不忍呢,本來我想把這個東西裝在口袋挺好呢。(笑)

然對上了悟即是依理而修,

這個了悟就是頓同佛解,這了悟,雖是解悟,決不可思議,實是以菩薩為伴侶,你能這樣的解悟,菩薩就是你的伴侶,沒啥好說的,諸佛就是你的根本守護者,你與無上道決定得不退轉。所以我們真是很慶幸啊,遇到宗密大師這樣的大善知識與我等開清淨教言,實在是令人感動。所以即是「依理而修」。

對上發心即是以行酬願。

善哉!你看這句話是什麼呀?以行酬願,酬什麼願呢?諸佛之大願,原來我們不離凡夫身就可以行諸佛之大願,講的甚明甚為清晰。所以以佛願為己願就可以行了,要不然我們說以佛願為己願是大話嘛,對不對呀?跟你了不相干,所以「以行酬願」。象一些法門講,但講佛心是眾生,眾生即佛體,不離此體即成佛道,敢嗎?不敢就慢慢來,次第修。真是這麼好的文字,這個好的法呀。

難思佛法即之於心,

難思,用你那妄想心去分別了知它太可憐了,永遠沒法了辨呢。

非向外求,非數他寶

這個寶是自家珍寶,

廣有萬行統一三學,要唯定慧、車輪、鳥翼、互闕、無能、

要缺一個膀子就不能飛,

是以菩薩所以依,故天台宗止觀義在斯焉。

就說要有這樣的翅膀,所以有願就要有行啊,有所了悟就要有去親證。

此第三門,即普眼章以下皆是,

在這個《圓覺經》中普眼所啟教。

上三重因兼果成四,

這第四重,重什麼呢?就是講這個功德利益,

故我清涼大師

因為他是華嚴宗的第五祖,清涼國師,我們都知道他是華嚴的祖師。

答順宗皇帝所問諸經了議論貫,始終如次,全同此四,一、明識不思意境使信解具壞。二、真正發菩提心令棲忘高尚。三、巧安止觀萬行助修。

這是清涼國師所回答的。是回向是迥向?應該是回向吧,這個是「迥」字,迥向,因為是回向菩提還是有意思。

四、回向菩提因果圓滿。

因為一切萬行不離菩提,菩提指導一切萬行,是為圓滿。

今本起因即彼一二,

一二就是他這四重所說,清涼國師說這四重,

隨根修證即三四,

就是這一段文字是特定的排布,是清涼國師排布出來的四重義,他這它分成兩段。

是知顯示從凡至聖,始終炳著者莫尚欺焉。

從凡至聖呀,炳著就是很清晰地看得到。

若約從本起末,攝末歸本,論因果者復成四句,

他用下面四句來說的,就是把它總結成四句話,

一、所從之本是因因。二、起末正是其因。三、攝末正是其果。四、所歸之本是果果。

後面他有解釋。

然一與四但是覺性,

一四所解呢,就是因因果果,就是「本是因因」與「本是果果」,這個地方講的是覺性,是這麼個說法,你可以對照。那麼中間說起因「正是其因」也好,「正是其果」也好,說「起末」與「攝末」,這是個運用的東西就是過程。

故華嚴所宗性因性果,

就是不假造作,全體大用,性非修證呀,性非不修證,非修證,非不修證,說修證有造作相,說非修證有斷滅相,所以這個地方非是此對待說,是真如說。所謂果果與因因之說了,

是以因亥果海,果徽因源

因果同時呀,通達無礙,因果無一始終,始終暢明因果。這個地方懂不懂倒無所謂,有個感覺就行。

初心、即得菩提,果後猶稱菩薩。

這個因亥果海呢就是初心,就是跟佛的果等知等量,那證佛之後還為菩薩,說果徽因源,後面是解釋,因亥果海,果徽因源。淨土一法……念佛之時,就是成佛時,成佛又是菩薩,雖用佛果尚是菩薩。

善財初後,俱托文殊智身為地始終,同回普光明殿,皆斯義矣。

就是說在普光明殿中啊,始終作業不離圓滿菩提,不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然本起之義范釋難明,

若解釋太多就痲煩了,故此一章拔毛連茹,茹就是根。

實籍因果相照,教理相符,文雖稍繁,為後綱領。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